•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无主之地

    剧情片波黑2001

    主演:布兰科·德约里奇  瑞内·比托拉贾奇  菲利普·索瓦戈维奇  乔治斯·西蒂斯  凯特琳·卡特利吉  

    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

    猜你喜欢

     剧照

    无主之地 剧照 NO.1无主之地 剧照 NO.2无主之地 剧照 NO.3无主之地 剧照 NO.4无主之地 剧照 NO.5无主之地 剧照 NO.6无主之地 剧照 NO.13无主之地 剧照 NO.14无主之地 剧照 NO.15无主之地 剧照 NO.16无主之地 剧照 NO.17无主之地 剧照 NO.18无主之地 剧照 NO.19无主之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9 04:41

    详细剧情

    波塞战争期间。雾色中,一队波斯尼亚士兵向塞尔维亚阵地接近,不幸天明时被对方发现,波斯尼亚士兵西基(Branko Djuric 饰)中弹滚入战壕,战友则全部牺牲。塞方派出新兵尼诺(Rene Bitorajac 饰)在一老兵带领下检视战场,老兵将弹式地雷塞入波方士兵尸体下面充作陷阱,找到了武器的西基突然出现,击毙老兵后将尼诺俘虏。不久“尸体”突然醒转,西基看着地雷上的战友无能为力,只好与尼诺二人在波塞阵地之间的无主地带请求帮助。联合国维和部队接到求助赶到现场,维和高层领导本着避免麻烦的原则拒绝施救,英国女记者珍妮获得这一消息后借媒体力量对维和指挥部施压。但是维和部队与媒体的介入,并没能扭转混乱战争中的又一悲剧事件。

     长篇影评

     1 ) 上帝在看戏

       No man’s Land。
      这个故事好像一开始就说好了。没有人会活下来。
        是的。进了战壕。此后都是定局。可是戏场的幕仍然是伴随着女人忧伤的声线被大摇大摆的拉开。
      整个故事就像一个完整的黑色幽默。即使再清澈的晴天都挥散不去影片一开始弥漫着的浓雾。听不懂的沉闷语言低声的笑闹。分不清是对于生死的麻木还是被绷紧的神经得到暂时释放的神经质。
      然后天亮了。所有人都醒了过来。于是开始枪声。
      于是就这样生命暂停了也好。只是时间有些漫长。所以眼神开始仔仔细细的搜索,终于发现在阴暗的角落里有生命在挣扎。就像已经在粘板上寻求逃逸的苍蝇。呼唤同伴。
      沉默,沉默,沉默。又是蓄势待发的枪响。没什么新意。只是刚好遇上的这两个人有点意思。如果不是在这个特别的地方。
      西基有精干的眼和高瘦的颧骨。有点犹太人的神态。伤痛带来的东倒西歪却使他更像个酒鬼。尼诺则很“不识时务”地戴着金边眼镜,微胖的样子,笨拙而有些迷茫。像是在讲台上混的也十分不得意而突然被拉进战场的新兵。(我脑袋里头突然有些歪歪的想到BL漫画。这样的搭配一定慢热但有长久的激情。闪回。)
      总之西基看了看尼诺,就回头继续忙。
      终于开始第一个精彩镜头。尼诺穿条裤衩摇呀摇。像小丑一样。引来的是轰轰轰轰。这一次不止枪响。
      两个人开始无止尽的争吵。喘气。然后继续吵。心情突然变坏。然后西基对准尼诺的头。尼诺就降服了。是我们挑起了战争。(真的很不刘胡兰啊。)
      后来尼诺拿到枪。慌慌张张,又被自己惊吓。慢慢平静呼吸,然而突然就帅气起来了。是谁挑起战争。
      西基委屈的像个孩子。低头。是我们。
      整个争吵几乎有十分之一的片长。看的只让人发笑。
      为什么你得听我的。因为枪杆在我这。两个人的真理。
      第二个精彩镜头。两个人穿裤衩背对着摇啊摇。(继续邪恶的BL思想)于是小蓝帽来了。可是长官眼里只有一双美腿。于是小蓝帽又灰溜溜的回头。
      这时候似乎出现了英雄人物。还是女的。作为第一个出现的女性,我开始是带着点期待的。多么伟大的女性啊。(此处省略若干字)
      总之,在女性特有的唇枪舌剑下,长官投降。小蓝帽们回到那个壕沟。
      对女记者的所有好感在她采访西基的那一刻便灰飞烟灭了。她咒骂着,扭头对尼诺伸出烟。是你把地雷放在那里的吗。
      尼诺伸出中指。(好样的。)
      两位主角终于牺牲。拉长了半天的时间,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摄影机前喷血。这不仅完成了电影更深刻的使命。也让那个英国口音的女记者更难看。
      战争的硝烟还在弥漫。而她刚刚对着镜头振振有词的说,已经有两位战士脱离危险。
      拍下来了吗,这是她看见血拼后的第一反应。
      中立就是他妈的不存在的。
      这句话让许多人深省。然后思索关于战争的种种。关于人性冷漠的种种。我们终究还是看了一场戏。怎么哭,都还是戏。
      所以最后地雷上的塞拉仰望着天空。面无表情。
      这时候上帝该闭眼休息了。

     2 ) 无奈

    在黑暗中孤独的等待死亡,是一个人用生命诉说的莫大的无奈;
    在险境的围城外遭遇死亡,是两个战士献血昭示的扼腕的无奈;
    在维和的旗帜下遭遇杀戮,是维和部队一时疏忽的可耻的无奈;
    而千年来不曾离开的战争,也许是人类无法摆脱永恒的无奈吧。
     
    在夜色和浓雾的笼罩下,战争中的牺牲品们甚至没有任何享受的自由。漫步在死亡的边缘,他们是在为什么而战呢?他们只看到自己的故土被血洗的惨烈,他们只想到用敌人的鲜血来偿还这城中的债。
     
    但谁才是他们的敌人呢?敌人又在何方呢?任何的战乱,从战争的经典之作《拯救大兵雷恩》,到荡气回肠的《勇敢的心》;从绝美翩迁的《英国病人》,到哀哀低吟的《冷山》,不管电影创作的手法上和流派上存在的天壤般的差距,也不管制作上相去深远的成本费用。这些战争影片中,战争从来的受害者都未曾改变,那就是双方的战士们。他们彼此并无直接的怨恨,但是他们却在沙场上生死相见,甚至还不明白战争的真相。他们一腔热血的唯一原因,莫过于那些用心险恶的政客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仅此而已。
     
    而很快,我们看到了那些玩弄政治者的一张张嘴脸:如猪一般横卧在大寨榻上享乐的"匪首"、在假日酒店的指挥部里与女秘书调情的官员、面对着高举的白旗绝然开炮的指挥官、面对着鲜活生命的流逝视而不见的人。但是,他们真的算是人吗?他们手捧着各自的尚方宝剑,杀戮的是无辜的生命。
     
    而那个敢做敢当的维和部队的战士和那名英国电讯的女记者,竭尽了自己的所能,却终究还是在黑暗的笼罩下哀怨的盖上了装甲车的护盖和采访车的窗。他们也许是这部影片中最能给我们带来一丝暖意和希冀的人了吧,在其它媒体记者看似名正言顺的"不介入"式的纪实的旗号下,在维和部队首长只关心自己的"钱途"和官运的压力下,他们能做到的,都已经作了。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再做更多了吧,但是他们最终无奈的眼神分明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我们的心中。
     
    在那一个低低的战壕中,两方面的战士恶遇,求生的希望让他们彼此忍让,但是长久以来受到的政治教唆造成的积怨却使他们注定无法彼此谅解。死者的仇恨平息于沉寂,而生者的仇恨却莫过于沉寂。他们试图用武力胁迫对方承认是战争的罪魁,但是恰恰可笑的是,战乱的罪魁却莫过于武力本身;他们试图用杀戮来结束战乱的动荡不安,但是恰恰可笑的是,战乱的不安莫过于杀戮本身。
     
    在这样一个真实到近乎于纪录片的没有任何大的特效的电影中,没有绝美壮阔的场景,没有动人心弦的配乐,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线索,但是其震撼不亚于任何一部所谓的"战争巨制"。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和平消逝时的无奈,而导演所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这一点。其实,真正能解决争端的不是其它的任何组织或者人,不论是联合国还是媒体,只有冲突双方的互相谅解才是最好的途径。
     
    但是,当捡起枪来的玻利维亚战士高呼出他的愤怒并在这愤怒中结束了对方的生命的时候,当联合国的战士因此开枪结束了玻利维亚战士的生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随着战士胸膛破碎的,是和平本来就没有多少的希望;当表面热心实际却麻木的媒体们用冷冰冰的镜头对准了淌着鲜血的土地的时候,当面无表情的维和部队长官制造假象放弃营救地雷上的生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随着生命全然消逝的,是政治贩子本来就所剩无几的良知;当战壕中地雷上的战士手握着心爱的人的照片听到那声声枪响的时候,当他不得不在寂寞中无主地等待注定的死亡的时候,我们设么都已经看不到了,我们也都归于心死了。
     
    是的,哀莫大于心死。而这次,死掉的还有我们期冀的和平。

    所以,请不要嘲笑张艺谋在《英雄》中看似幼稚的和平呼唤;
    所以,请不要忘了《英国病人》最后"希望世界上从今再也没有战争地图"的寓意;
    所以,请不要忽视《冷山》在三位耀眼明星的演技照耀下回归的期盼和平的主题;
    所以,请不要只看到《华氏9/11》中对某位总统的嘲讽而忘记了影片本来的目的;
    所以,请不要淡忘列农用一生谱写的《战争已经结束》这首歌的期盼;
     
    所以,请不要觉得那首关于花儿、姑娘、战士、死亡的反战歌曲只是二战的痕迹,因为,战争从未停息。而战争的牺牲品们,也同样从未消失。
     
    逝者如斯乎,愿他们的鲜血总有一天能给无主的热土换来和平。
    逝者如斯乎,愿他们的生命终有一日能给无主的蓝天带走无奈。

     3 ) 战场是舞台,人生也是

           当维和部队和记者们介入之后,这部电影升级成五星了,因为其展现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战争,而是扩展到了人生。
           无主地带的战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舞台,电影里的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不同的角色。波塞士兵回忆到一个共同认识的女孩子的那时候,眼中闪出一丝兴奋的光芒,但最终却因为无法调节的冲突,让他们持枪相向双双惨死。维和部队的中士有正义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拯救沦陷于战争的波塞士兵们,而他的上司却在办公室悠闲地下棋,面对中士汇报的情况一开始官僚地逃避责任,之后又和女秘书乘直升机去现场作秀,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耻,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上司说服了中士接受现实;战地记者貌似敬业,却用普通士兵的悲惨故事来博取观众眼球,很难说最后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她们的推波助澜。影片的结局是如此的悲惨和无奈,而我们却只能选择接受。应该说所有人都是施害者,甚至包括我们这些局外人,因为我们在消费着战争。
           其实人生也是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我们在旁观别人表演的同时,也精心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现实是残酷的,大多数的时候你只能默默地选择,可是最关键的是要管住自己的心,这样才能了解让心有个平静的港湾,去坦然地接受一切。

     4 ) 战争的秘密

    《无主之地》没有战争电影中常见的枪炮轰鸣、鲜血四溅的场面,但没有人不会承认它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在一篇访谈里,本片的导演曾说,他并不喜欢拍摄战争,战争从来不是优秀的电影主题;他又说,拍电影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理主题的方式。他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巴尔干,有拍摄大量战争纪录片的切身经历,作为一个波斯尼亚人,战争是他心头永远挥不去的梦魇。为了缓解这种无时不在的痛楚,他选择了幽默。战争的残酷无情、戕毒人性因为荒诞的力量愈发凸显,在跟随着导演的幽默笑过之后,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无奈。
    是的,幽默被人们误解得太多,它不仅是暂时止痛的麻醉剂,也是一把刀,在灿烂的太阳下闪着刺目的光芒,刀尖上可能还滴着波斯尼亚人或塞尔维亚人的血,尼诺和西基的血,我或者你的血。战争就是对立的双方,就是双方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厮杀冲突,以及这种对立的解决之道。导演用他忧伤的喜剧之眼注视着这种对峙,一点一点告诉我们战争的秘密。

    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

    我试图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在这块小小的弹瓦之地,战火已经燃烧了多少年,我看见的只是蓝天碧野下一队队对峙的人们,一个个相向的枪口。对那些遥远的民族,我们也无法确知谁对谁错,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只好如小孩一般用枪指着对方,让他承认战争是他那一方发动的。到了最后,连他们自己也厌倦了这样过家家般的游戏。就在这样的对峙中,一个个身体倒下了,一张张面孔衰老了,人们只能在断垣残壁之侧、连天炮之下小憩,做梦,听残破的风琴呜咽,学习习惯随时可能中断的生活,天亦荒地亦老,永远见证着动机越来越抽象的战争。
    战争也许会有正义的名义、信仰的名义,一旦发动,却没有哪一方是绝对无辜的,受伤的也不会只有一方。

    尼诺和西基

    尼诺的塞尔维亚情人曾经是西基的同学,这带给他们的单纯的欢乐也只持续了短短的一瞬,转眼间他们又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安全算计着对方的性命。如果不是战争,因为种种机缘,他们可能还会相熟,甚至成为朋友,可他们就硬是被莫名其妙地丢到同一个战壕,成为近在咫尺的敌人,连求救都要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我总以为不论地雷能否排除,塞拉能否得救,不论他们以后是否有机会刀兵相见,至少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他们会获救,会回到自己的族人中间——可是真相要残酷得多,他们竟然在获救的一刻,自己杀死了自己,可怜西基死时才到战场一天,连枪都不会开。
    抽象的仇恨竟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让素不相识的人甘愿性命相搏?
    战争由人发动,保护人的生命和利益,但子弹从来看不见单个的人,真正无辜的是卷入战争的具体的个人。恐惧只会教人恨,而不会教人爱。

    维和部队和新闻媒体

    在电影中,维和部队和记者的关系也是对立的。维和部队的官僚和暧昧的不干预,媒体的高效率和无孔不入,使这个战场上普通的援助事件向着戏剧化的方向发展,到最后演变为一场荒唐的悲剧。在当代社会,媒体绝对不会放过战争,军队也只是政客的工具。我不否定部分媒体和记者个人的人道情怀,也更加不能否认所有媒体背后的利益因素。在媒体与政客的利益追逐中,必然产生掩饰和谎言,必然更加无视个体的生命,战争只是政治的继续,是话语的游戏。
    而维和部队和记者对于波族和塞族双方来说,都是冷漠的第三者。
    政治和谎言可以形成同谋,就像为救援行动双方达成停火一样,战争可以暂时中止,对峙却永远不会结束。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仇恨总会重新露头、滋长,硝烟随时随地又会再起,无辜的人继续他宿命的轮回。
    在这个波斯尼亚导演看来,这便是战争、甚至是这个世界的秘密。除了苍白无力的幽默,他还能做什么?

    最后的一个镜头俯瞰着地雷上的塞拉越拉越高,塞拉其实是所有无辜的人,或者在地雷上的整个世界。有人从这个镜头看出了悲悯,可镜头不是上帝的眼睛,也许上帝根本就不在场,塞拉永远离不开地面升上天堂,他只能静静地躺在暮色四合的大地上,绝望地等待他的命运。

     5 ) 寓言

    2001年的最佳外语片,八年之后才看未免晚了些,不过我又怀疑自己01年的时候未必能看懂。那时班上跟我关系最密切的姑娘是南斯拉夫人,家住贝尔格莱德,我们一起逃课,互相抄作业,不时交换CD(我把她变成了齐秦的粉丝),她妈妈来的时候还请我吃饭,送了我一个漂亮的笔筒,并且邀请我去南斯拉夫玩。那时候我只知道南斯拉夫这个地方有点乱七八糟,连传说中的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都只能作鸟兽散,其余的一概不通,英文又不大灵,南斯拉夫姑娘给我讲历史,我也只能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她。
     
    刚看完片子的时候,觉得战壕里这三个人之间的张力和动态表现的很绝,影片里的其他人却都十分单薄,甚至相当的泛政治化。以导演描摹这三个人情态的功力,完全可以把其他人也写得同样立体同样善恶莫辨,可是他没有。后来我明白了,他所讲的,只不过是一个寓言。这三个人并不仅仅是Ciki, Nino, Cera,他们的名字叫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南斯拉夫。而其他人的名字则分别是维和部队、各国首脑和新闻媒体。他们都只是简单的标志,其上的标签分别是热心无奈、老奸巨滑和不明真相,每个标志都必须足够简单片面,才能够衬托出三个主角之间的局面,如此立体、复杂而无解。(给twin:或许写小说也是这样,让每个人都饱满并不是必要的,甚至也许是有害的。)
     
    影片开始不久,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从两个对立的阵营走出来,阴差阳错在三不管地带相遇,中间因为枪的归属,强弱互换了几轮,却都没有杀死对方。波斯尼亚说:“我不能杀了他,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塞尔维亚则好心地给躺在地雷上不能移动的南斯拉夫(其实是另一名波斯尼亚士兵)递烟,因此失去主导地位。虽然不肯互通姓名——“因为下次我们见面的时候,是透过枪上的瞄准器”——他们却聊起了那个金发高个子的姑娘。在他们俩的身上,你觉得人类毕竟是有希望的,而且,热心的维和队员不是就快来了么?

    然而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你却眼睁睁地看着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从相对和平的状态,冲突一步一步地升级,直至终于不能和解。波斯尼亚咬着牙想:我一定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他!这个时候,他还能记起先前在战壕里,两个人为了究竟是谁挑起这场战争,都已经吵得面红耳赤吗?这个时候,又有谁分得清楚,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
     
    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终于同归于尽了,就在维和部队和新闻媒体的面前。留下的,只有虽然还活着,却躺在一颗无法排除的地雷上,稍一动弹就会粉身碎骨的南斯拉夫。维和部队的排雷专家到来的时候,南斯拉夫苦笑着说:整个世界都在看着我,可我想拉屎。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世界却都已经离去。不论真心假意,没有人能够解救它,只剩下南斯拉夫自己,依旧躺在那颗地雷上,等待着终究无解的命运。
     
    我有种恶趣味,看评论总从评价最低的开始,因为骂人骂得好往往更有内容(豆瓣评论似乎不能按平价排序,这让我很不高兴)。不过这一次,我失望了。基本上,给负面评价的人们都是在置疑这个片子的可信度,为什么塞尔维亚腹部近距离枪伤还可以走动,为什么那颗地雷不能排除。imdb上有人说:我讨厌那些电影里面,情形明明很简单,每个观众都能看出解决的办法,我只花了两分钟就想到了,可是片子里却非把它演得好象很困难,甚至最终都不能解决……(I hate movies in which the solution is so obvious to any member of the audience, but the whole thing plods on as 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even remains unresolved at the end... It took me about two minutes to figure that out.)我想他若非很年轻,就和八年前的我一样是个纯洁理科生,热爱逻辑和理论,而不知道那颗地雷并不叫地雷,它叫人性。

    这片子只是一个寓言,它说的不仅仅是南斯拉夫,不仅仅是战争,是我们逃不开的人类的死锁。

    一个哥们曾经说:Sometimes, there's no way out. 他说的是爱情,而我却惊悚地发现,爱情竟然也与战争相通。其实,爱情和战争都一样,也只不过是人性的寓言罢。

     6 ) 扯淡《无人地带》


    1.
     在《无人地带》里,我们将看到咨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传媒是如何把一场沉重的战争演绎成一出闹剧的。
     
     战争或许是人类基因里逻辑混乱的结果,离我那么远的事情,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事情,我试图在这里对它感慨点什么的时候,立马陷入矛盾重重的悖论之中,犹如那无聊的大专辩论会。
    在我懂事多年以后,我发觉自己是个无立场主义者,甲方滔滔不绝,我给与热烈掌声,可马上反应过来,靠,前一分钟我还是赞成乙方的呢!后来又一次,一个可爱的老外选手让我开怀一笑,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对的,你说的是对的,我其实也赞同你的说法,但是我们是对手,我必须反驳你。从此我不再为自己的善变感到汗颜,水瓶座,我所关注的世事,一切都是先天和后天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无人地带》是一部多好的电影我不敢说,因为了解得越多就发现,即使能拍出那么好的电影,但那个电影拍出来了就不是你的了!《可可西里》,或者其他任何一部电影,后窗看电影论坛上那些家伙可以用极其专业的眼光鸡蛋挑骨头一般的把他说的一文不值,还好我不懂那些,并执著的相信自己的眼光,才不至于在别人的口水中迷失。我的观点是,电影是一个表达的手段,或许有些煽情,夸张,比喻,暗示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本质上他们和你小时候用过的比喻句“就象怀里揣了个小兔子似的”是没有区别的。关键是你所表达的思想,那是最重要的,向日葵班的风间画画这么厉害,野源新之助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致命伤:没有融入感情。
     
     听听顾长卫,贾章柯的谈话,就知道电影是导演如此自我风格和思想的产物。因此我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评论电影,看他们的电影,无非是象看一个人的日记罢了,别人的生活或感悟,就是我们的戏。或者电影也是纯粹的商品,象去年看过一部动机如此明确,剧情如此简单的《千机变2》,除了吐血,我没有其他的感觉,还评论它干什么呢?我可没有鄙视那些看恶俗商业片家伙,我妈妈还看呢!只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已。
     
     如果你拍过电影,你就会发现,你看过的最真实的电影,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是如此真实,毫不含糊的发生在别人身上,如果你想用文字描述给别人听,你必须精心设计语言,如果 你想用镜头描述,那么你试图重现其真实场景的过程,必然加入了主观因素。
     
     如果上帝有架摄影机,把我认识的所有人的生活的每一片段都录制下来,交给我剪辑,那么怕电影还用这么麻烦吗?可是这工作上帝不能胜任,而且我又会怀疑对人家生活的断章取义的解毒,能不能反映出他们的状态。
     
     我担心上帝也许会对我说:看吧,那家伙看了你的剪辑,居然不相信是自己发生过的事情,瞧你把人家的生活解读成什么了,你以为你是我吗?
    2.
     导演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当然就是我们看到的电影。(吵架)
     这部片子第一个出彩的地方是,让交战双方的士兵在双方都无法占领的地带里发生直接对话。那个时候,战争不是炮火,而是真正的口水仗,仿佛两个长不大的孩子,甲说:是你先动手的,乙说:是你先骂我妈我才打你的,最后老师发话,双方互相道歉,化干戈为玉帛。可是枪炮早已不是儿时的树杈,老师也无法成为仲裁是非的上帝,民族的过节在历史的长河中洗不清是非恩怨,如同巴以双方,在无人知晓的谈判桌上,沙龙会这样说吗:犹太人,从耶稣诞生以来就在谋求自己的家园,可是走到哪被人追逐,要不是3000年前你朝我们开枪,我们会像今天一样吗?谁能担当战争的原罪,上帝才知道,因此双方就只有无休止的争吵下去。
     
     如果没有老师,小时候结束口水仗的最好方式是比谁的拳头硬,如果没有上帝,西基用枪对着尼诺问:谁引起战争的。这样,从影片的27:39到29:39,一场持续2分钟的口水仗终于结束。这是一出喜剧,好像我们都长不大,好像我们都是为了正义挥舞自己的拳头。
     
     《无人地带》大部分镜头都发生在战壕里,3个人,为了生存,在谁也无法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出现了两次穿着内裤跳舞的场景,第一次,尼诺被西基用枪站在战壕边上挥舞白色衬衣,结果招来一阵炮火,第二次,两人都站出战壕,向各自的阵地方向挥舞,盼望联合国的维和部队会前来解救他们。46:27的时候一个场景:尼诺和西基坐在一起,如同两个好朋友,

    尼诺:为何我们要相识,看穿彼此的视线。
    西基:谢谢你的这个想法(第二次跳舞的想法),但愿能行
    ……
    西基:他们能明白吗?(朝战壕外望,转头)
    尼诺:他怎么样?(转头)
    西基:你想他怎么样
    尼诺:认识他很久了吗?
    西基:自战争爆发以后…战争开始的时候,你和那个老人怎么回事,(46分)
    尼诺: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西基:你是班加鲁达人?(听口音)
    尼诺:你怎么知道,是的。
    西基:我在班加鲁达有一位情人,桑贾
    尼诺:我也认识一位桑贾的
    西基:她有这个,(在胸前比划一个大圆弧)还有这个(头前比划)
    尼诺:金发?高挑
    西基:对(脸前比划)
    尼诺:漂亮的斑点..桑贾莘奇克,我同学
    西基:不是开玩笑吧?
    尼诺:绝对

     这时,西基向躺在地雷上的塞拉兴奋的喊:**,他认识我桑贾,那一刻世界仿佛是和平的,尼诺和西基象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在絮叨家常。就是在这一刻,我看到他们的人生,透过这个镜头,战争波及到我的心里,这么近,那么远,桑贾远离故土,尼诺书生气还未退掉,连弹夹都不会上,西基说,我不怪她。

     怎么看,这部片子都像是一出讽刺的闹剧。不仅直接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讽刺意义,而且展现了这种讽刺意义是如何因为科技进步,媒体得以无孔不入的介入,因此以新闻方式满足广大群众的偷窥欲望的。
     
     我们无法经历战争,但是我们想了解战争的一切,正是在这种与生俱来的思想支配下,传媒代替我们设身处地的经历枪林弹雨,让我们安全的在电视机前,在新闻频道中,在随军记者的眼睛里,在无人地带之流的电影里,我们看到总统正义激情四射的演讲,看到联合国的高尚理想,看到炮火纷飞,看到平民士兵的心理活动。
     
     这不是戏剧吗?我们为之感动,愤怒,同情,怜悯,憎恨,不解,可是终不能改变他们的一切。
     尼诺和西基在战壕上跳舞之后,引来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可是联合国的部队有多么的无助,他们可以暂时让炮火停止,但是却无法化解双方心理的仇恨,最后西基朝尼诺开枪,同时也被联合国的士兵打死,而地雷上的塞拉则永远躺在了那颗地雷上,担架抬出来的是排雷专家,高层官员处理事情的方式如此简单却深刻,在普通的联合国士兵被人性,感情,之类的情绪困扰时候,是高级军官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而他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正如他所说:你知道的,我们不能改变任何事情。

     西基枪口指着尼诺,和联合国士兵对峙,媒体迅速跟进,西基怒道:你以为这是在拍电影吗?发问的对象不是媒体,而是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观众。于是,和媒体中心的编导一样,那一刻,我什么感觉都没了,西基的话却在耳边回响:你以为这是在拍电影吗?你们赚大钱,赚我们可怜的钱吗?
     枪响,我甚至来不及思考。
     
     很多网站上对这部片子是这样开头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的会话语言其实是相同的。可是今天,塞尔维亚人称之为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人称之为波斯尼亚语,而克罗地亚人又称之为克罗地亚语。只是当他们相互说话时,彼此都很清楚地明白对方的意思。

     短评

    真实的战争片都一样,就是有真实残忍的结局。片子中时不时的幽默和最后三名士兵的死亡构成了一部另类的好片。在这部片子里我又看到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丑恶,和卢旺达饭店里同样的丑恶,政治是最为主要的,平民的生命毫无价值,这个无政府主义的世界,这个主权高于人权的世界,政治是必要作秀的谎言。无论何时想起都会觉得很操蛋,想想这次联合国驻黎巴嫩的观察站被炸的事情吧,又有什么丑恶的内幕在里面。

    7分钟前
  • Trailleo
  • 推荐
  • 战争状态时,和平和中立只是打酱油而已。

    9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 本片获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二十余项褒奖

    12分钟前
  • (๑⁼̴̀д⁼̴́๑)
  • 力荐
  • 最可贵的还不是讽刺的深刻,而是导演一个都不放过的态度。

    15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 和《美好的一天》差不多故事,从细节小故事出发,讲述一个大的环境,也包含在让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与自欺欺人的谎言,结尾太震撼了,有什么比躺在地雷上等死更让人觉得可悲与凄凉的的呢。

    1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 这种大的战争背景下,囚于一方空间,靠寥寥几个人来撑起的剧情,想到了阿布哈兹下的《金橘》和二战下的《平安夜》。讽刺意味无需赘述,对南斯拉夫这片土壤的情愫从大使馆开始,到铁托,再到老库的一系列作品。于是又问自己一遍悖论:如果一开始在巴尔干半岛上就没有这个国家,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悲剧了

    1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 虽然是用正剧的形式讲的故事,却有些喜剧,黑色的,味道,极具讽刺性。一大堆人忙活了大半天,三个人还是都得死,留在战壕中静静等待黑夜等待死亡到来的战士是某种结束。200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2002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 人物太脸谱化,剧作也过分戏剧化,毕竟有一个太过明确的政治图解在前。比较有趣的是媒体介入之后的事态变化。法国中士真是可爱(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是因为法国给钱么呵呵)。

    2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8,战争讽刺悲喜剧的佳作,几乎跟战争有关的所有人,包括联合国军还有新闻记者都受到影片创作者无情的奚落,结尾那个阿族士兵躺在地雷上等待死亡的画面绝对能震撼到看过电影的每一个人,战争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们一辈子都不会懂的

    30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 “为什么?因为我有枪而你没有”“顺便说一句,是谁先发动战争的”“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着我,我真想大便”“你会说法语吗?……你会说英语吗?”“悲观的人认为事情没有比这更糟糕的,而乐观的人认为这确实很糟糕”“据说一名拆弹专家一生只能犯一次错。“”不,两次,第一次是选择这个职业”

    33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 联合国维和部队不仅草菅人命还欺骗百姓,军人忠心耿耿、为国效力到头来只不过是一枚棋子,太令人心寒。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 没想到一部战争片让我一直笑,结果最后还是悲剧收场,转折的好突然。波族一队士兵在雾中闯入两军前线之间的空地,赛军开炮,只有基掉入战壕躲过一劫。波族两个士兵查看情况,老兵把跳雷放在尸体下设置陷阱,基趁机开枪,打死老兵重伤新兵诺。基逼迫诺挥舞白衣求助,没想到赛军又开炮了。跳雷上的尸体拉居然还活着,三人之间从剑拔弩张逐渐可以和平相处,两人一起挥舞白衣求助。两军都不敢上前,只能联系维和部队。维和部队的领导不想介入军事,但是热心的特来到现场并答应带走基和诺,但是对拉无能为力,基想留下陪拉,并打伤诺逼迫他也留下。记者简监听了维和部队的电话,利用国际舆论向维和部队施压。所有人都来了,记者问题尖锐,基和诺拔枪相向同归于尽,领导用尸体欺骗记者已经拆弹成功,记者也不求甚解,热心的特也无能为力,只剩下拉继续等死。

    37分钟前
  • 赫安
  • 力荐
  • war=we are right,最后一个镜头和片尾曲+1星。希望随落日西沉,上帝视角下满满的荒谬。

    42分钟前
  • Белка
  • 力荐
  • 抽离于现实之外的“舞台剧”风格,very well-done though.

    4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 真不错!一开始看两个人互相“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互斗,还在发笑,没想到真正讽刺得厉害的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和战地媒体啊。。。(德国人的准时梗,喷了)虽然故事格局很简单,但以小见大地把战争对各种人(普通人、政府、联合国等等)真正的意义都说得透彻

    4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9 有点才华。故事不错,可惜几处伏笔略生硬,波族士兵的爆脾气也莫名其妙,人物小传有缺陷,许是导演是波族的缘故,觉得波族人有诉求是理所当然;拍成讽刺喜剧的设想也好,但导演掌控力不够。

    50分钟前
  • 小A
  • 力荐
  • 南斯拉夫内战期间的种族悲剧。影片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批判上,更多的是突出一种无力感,在抢救地雷受害者时,英国女记者、法国军士、拆弹专家都曾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但他们的努力都显得很苍白。凯特琳·卡特利吉可谓女记者专业户,在另一种反映种族冲突的影片《暴雨将至》也有她的出演。

    52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 困在无主之地上的三个人,他们的名字叫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南斯拉夫。而其他人的名字则分别是维和部队、各国首脑和新闻媒体。他们都只是简单的标志,其上的标签分别是热心无奈、老奸巨滑和不明真相,每个标志都必须足够简单片面,才能够衬托出三个主角之间的局面,如此立体、复杂而无解。

    53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 2002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格局中的大视野。本片和14年外语片提名《金橘》有许多互文之处,讲述三不管地带中两个偶遇后被迫和平共处的敌对士兵及第三人之间的故事。纪实般冷峻镜头,配乐缺失,只在首尾出现悲凉的女声清唱,结尾极具讽刺性。战争的荒诞,媒体的无良,政客的冷漠,中立的无用。(8.8/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1.电影不仅可以用来娱乐,也能拓展见识、学习知识。若不是《无主之地》,对历史兴趣度有限的我都不会晓得「波黑战争」的存在:波黑战争是发生在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进行的战争。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2.波塞两士兵在战壕里为谁先发动战争而争论的段落和我预想的如出一辙,谁拿枪谁掌握了控制权,战争就由对方“发动”。3.面对屠杀你无法中立,中立永远帮不了战争中的任何一方,拒绝中立。4.-他们说炸弹专家只能犯一次错误。-是两次错误。-怎么说。-第一次是他选择这份工作的时候。5.老兵钱包里竟然掏出一张裸体肌肉男的照片,真是始料未及的“同性”元素?……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