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负担

    剧情片墨西哥2016

    主演:玛利亚·瓦沃德  Horacio  Garcia  Rojas  赫拉多·塔拉塞纳  Eric  Francés  

    导演:艾伦·琼森

    猜你喜欢

     剧照

    负担 剧照 NO.1负担 剧照 NO.2负担 剧照 NO.3负担 剧照 NO.4负担 剧照 NO.5负担 剧照 NO.6负担 剧照 NO.13负担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4-04-13 01:38

    详细剧情

    Late sixteenth century. A Tameme Indian man and a noble Spanish woman flee through the forests of the New World in search of freedom. Their frantic journey soften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m and dissolves their longstanding differences and creates intimate bonds that threaten their very survival.

     长篇影评

     1 ) 上影节的意外收获

    误打误撞看了这片,很冷门以至于票都没卖完,顺便上影节是不是北影节放啥就跟着放?但非常惊喜,如手术刀一般展现也门当下社会和女性的处境。

    看片平均五分钟血压升高一次,台词相当精准。

    男主因时局影响丢了电视台的工作,靠开出租车为生。但他不是没选择,他哥哥他同事都给他介绍新工作,可人家有骨气,“新电视台的人都要阿谀奉承,我不去”,也瞧不上加入军队混的风生水起的连襟。不去当然可以,也门那种政局也完全支持为理想抗争,但你有个老婆+仨孩子+现在又怀孕的家要养。

    为人处事也是稀烂,车被军方撞连车牌都不记,平白又背上一笔债;租赁合同自己看也不看,介绍人说看过就签字了,以后出问题又得完。所谓的骨气就是周围人不停借钱给他,老婆典当首饰。从双方父母的住宅也能看出两家贫富差距,不知富女主是怎么跟穷男主结婚的。

    还那句话,无论啥立场左中右你首先是个丈夫和父亲。社会宏大叙事个人理想崇高,那就自己去,别拖着老婆孩子一起受罪。然后就引出全片核心:自己日子都过成这德行,还不停制造孩子?

    也门是没有避孕套吗?所以要女主长期吃避孕药,上节育环导致大出血,生了三个孩子又怀孕,求爷爷告奶奶自己痛苦堕胎,还要忍受男主的暴脾气+贫困+动手。男主动手后道歉的方式是“我停电前会帮你做饭”,可见平时家务和日常是怎么过的。热知识:最方便伤害最小利益最大的避孕方式是结扎。

    女主闺蜜是医生,独立高知女性,跟女主聊天说丈夫婆婆都很好,说完戴上比女主头巾还保守,只露出眼睛的全黑头纱。

    和上影节其他片比如《夏日细语》一样,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少生孩子多养猪。这环境下,被流掉的孩子是福气。

    但无论如何,虽然台词“这国家就是烂国家”,可允许拍出这种片这种控诉这种展现的国家,总还有希望,正如片中街上随处可见的抗议人群。

     2 ) 被动的疲惫之徒

    电影《家庭负担》的阿拉伯语原名为المرهَقون,是一个表示被动含义的复数名词,意为“疲劳的人们”。电影中,丈夫疲于生计,见底的水桶、迟发的薪资、无端的停电、被撞的汽车使他疲惫;妻子疲于肚中突然而至的生命,然而它的去留却受制于宗教学家口中关于灵魂负载于肉身时间的判定和医护人员笔下的签名;外科女医生疲于或因救人而遭受的心灵折磨,她在宗教戒律与人性之善间犹疑不决;孩子们想要穿衣、读书和嬉闹,但这也只能是个别孩子的特权。租房是为了继续活下去,但等待它的却是对面一片颓唐的墓场和墙壁上斑驳的裂纹。结尾处一家人拥簇车内,蓝色的汽车即是他们飘无定所的寓所,但他们要驶向何处?失联的女医生去了哪里?皮卡车上手持枪械的民兵慌忙地驶向哪里?镜头戛然中断,导演用抛给观众的疑问当作解答,生活去往何处?又能去往何处?导演无意预埋悬念或设置起伏,他只是将也门亚丁之城人民的庸常生活平淡且真实地展现于观众眼前,让身处异国的我们知道,他们是一个个被战争、暴力与贫困剥夺生活与生存权利的疲惫之徒。

     3 ) 《家庭负担》

    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还是很平淡的故事不是很波折,讲的是在沙特政权不稳一家贫困家庭的故事。一对夫妻养育三个孩子他们只能买得起五万元的环境很差的房子,忧心着最小的孩子上学的学费和制服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妻子缺意外怀孕(在承受戴节孕环导致出血和吃避孕药犯恶心的情况下,还是怀孕了),丈夫的报社工作已经难以为继,政法大规模欠薪,他只有开车赚钱供家庭的开支(这个点还是比较有特色的,是薄荷绿色的小面包车,那里的人不少以这个为营生,很像"私人公交车线路",面包车后面不关闭,随用随停,即使这样仍有不知道哪个政权载着枪支以及配套使用着的车去故意追尾小绿车而后扬长而去)。所以夫妻俩共同做了打胎的决定。 可是这个在他们的宗教信仰里是不被允许的,医生在得知妻子的想法后几乎是蔑视她的。妻子像她的医生朋友(女)请求,也遭到了拒绝,其实妻子和丈夫本身也一直面临着信仰和良心的折磨,而十分痛苦,可是贫穷带来的何尝不是痛苦呢,他们终是要面对惨白而现实的生活。最终妻子的医生朋友同情她而同意了为她做手术,有一个细节是,手术前,小护士以为被引产的婴儿是死胎(夫妻的谎言),就用类似古兰经上的话语安慰女人:孩子必于审判日在天国等着你们。被麻醉的妻子突然叫了一下医生,但是继续睡着了,手术完成后她"一刻也不想在医院多待" 我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是有可能一些人会觉得平淡,或者说不够戏剧化。导演没有撕开伤口继续或探究或讽刺,而是以较为客观的方式展示这主人一家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家的痛苦是我们带入后感受到的,而不是富有张力的散在人面前,我觉得其实是很合理的,同时我觉得这和沙特的文化有关,导演也是沙特阿拉伯人,在电影中的主人公一家面对生活或者说贫穷带来的痛苦,依然选择平和有尊严的姿态,(有很多细节都让我觉得这对父母的教育观念很好,无论什么情况他们都不在孩子面前揭家庭的伤疤,会带着孩子买5000元的贴画装饰家(妻子的手术费是五万),会维持父亲以山为内核的形象。)所以我觉得导演也是在平和的有尊严的叙述国家的苦难。

     4 ) 砌墙既可以分开一个世界,也可以创造一个影院

    73Berlinale30 全景单元 全球首映 柏林电影节的第一部也门电影

    电影拍摄于2021年8月-11月的也门艾登(Aden Yemen) 导演说 他们非常幸运 开拍前就筹集到了资金 但是同时非常不幸的是也在此时 汇率在这三个月之间从1USD兑900变为1500也门里亚尔,他们筹集的资金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够了,我查了一下汇率,2021年的货币贬值,像马里亚纳海沟一样的凹陷下去(图一),且这是官方数字,1:250左右,按照导演的说法,当时的真实汇率是1:1500

    导演说“阿拉伯之春之后,一切都崩坏掉(collapse)了。

    2018年至2023年2月的美元兑也门里亚尔

    巧合的是,在看电影的这一天,我在路上听了《文化有限》的166期聊刘瑜老师《可能性的艺术》中提到的【裂痕动员】,聊的就是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说的就是这段正在发生的动荡:从2011年的埃及开始,革命让多个阿拉伯世界的威权政府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但是,在埃及,短暂的民主实验后政变的军事政体比穆巴拉克时代更加高压;在利比亚,多个政府内战;在也门,什叶派和逊尼派内战,成为伊朗和沙特的代理战场;在叙利亚,根本没来的及转型就陷入了内战,唯一例外的是突尼斯,艰难的站稳脚跟但治理绩效乏善可陈。

    拍摄地点:导演说,我来自Aden,我热爱这里,我们这里除了那些四五千年的建筑,还有许多没有那么古老(一两千年)但也美丽的的建筑,ta们很多都被炸毁了,我想用我的电影,为我们的后人,记录我们的城市,和ta古老的建筑(so sad)

    有关于Aden的背景check,多来自于维基百科:在八十年代是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有大量的影院剧院大学,80年代开始内战(南北也门分裂,源于冷战);1990年5月22日,北、南也门宣布统一,组建成立也门共和国。1994年5月,南部再度宣布独立,随即爆发内战。7月结束内战但分离主义盛行,恐怖袭击不断。2011年1月23日,伴随著阿拉伯之春浪潮,也门首都数千人参加抗议活动反对日前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总统有权提名自己无限期连任,此处莫名熟悉之感。

    2011年11月23日,萨利赫在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王宫签署由海合会和联合国斡旋下达成的协议辞去总统之职。

    2015年1月20日,政府军与胡塞武装组织再爆发冲突,1月22日叛军挟持的也门总统哈迪宣布辞职,但该国议会拒绝了其递交的辞呈。也门议会23日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政治后果。2月21日,哈迪逃离首都萨那,前往原南也门的首都亚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纷纷将使馆迁至亚丁,以表示对哈迪的支持。3月26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多国联军发起果断风暴行动,针对胡塞武装目标的持续空袭开始。

    外界普遍担忧,这个贫困阿拉伯国家将会再陷三分局面,停战无期。

    影院:1994年北也门赢得内战,即保守伊斯兰赢得内战,所有影院剧院都被封禁了。导演与剧组在Aden的一个阶梯空地上,砌了一面白墙,买了便宜的投影机,开设了1994年以来的第一个影院。


    以下是剧情与电影节的问答环节,我没有记录所有问答,只记录了我认为有趣的部分。

    剧透:妻子得知自己怀孕了,很绝望,他们已经有3个孩子了,没有钱没有能力养第四个,想打掉,但如果尝试提这个话题,要么会被指责,要么说孩子是阿拉的赐福,要么就岔开话题。

    丈夫开小巴补贴家用,被全副武装的军用吉普车撞了,什么办法也没有,但是丈夫拒绝加入军队,工资拖欠多个月发不出来,一公斤土豆,要2300里亚尔,剧中的第一幕就在菜市场展开,单价震惊了我。

    夫妻两个一起去医院,门口保安背着半自动步枪搜身,每个人都神态自若,无论是搜身的,还是被搜身的,仿佛这再正常不过。

    产科大夫拒绝了妻子的要求,夫妻决定冒险邀请非法医生来帮助她们,被妇产大夫发现而制止。妻子陷入绝望。

    妻子曾经给产科大夫看过一个视频,(火急火燎火急火燎的想知道这个视频是啥),也许因为这个视频,也许因为妻子的绝境,大夫决定给她实施手术。

    手术结束后,大夫便拒绝跟夫妻有任何沟通,想来是违背了教义。


    导演Q&A剧情有关的部分

    片名:遗憾的是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这对夫妻其实第三个孩子就像打掉,但是因为没人能帮他们,所以生下来,片名也源于此,因为丈夫一直叫自己的3儿子“负担”,当第四个孩子打掉之后,丈夫才开始慢慢爱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妻子与妇产医生的关系:手术结束后一年,她们两个冰释前嫌。

    群众演员:导演说到,里面的所有场景都是群众演员配合演出的,所以特别感谢Aden市政府已经Aden人民的支持。主持人问,那么你是如何在目前由穆斯林保守派控制的也门说服这么多人来参演一部讲述堕胎的电影呢。回答令所有人惊讶。就是,群众演员并不知道。由于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喜剧《婚前10日》//movie.douban.com/subject/30346188/ 在本地的大受好评,当地人民以为参演的是另一部喜剧。。。。并不知到实际讨论的是这么“禁忌”的话题。。。。

     5 ) 《家庭负担》:一个关于堕胎的也门故事

    《家庭负担》:一个关于堕胎的也门故事

    意外怀孕,怎样才能堕胎?一个关于堕胎的也门电影故事,如此牵动人心。

    一、堕胎故事:是生存问题还是社会议题?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家庭负担》,讲述也门亚丁一个遭到失业打击的三孩家庭,妻子再次怀孕后艰难堕胎的故事。影片围绕堕胎这一核心事件,以发现意外怀孕、医院堕胎不成寻求黑游医,最终勉强堕胎为主线,真实呈现了当下也门百姓在内战冲突中的生存状态和也门时局动荡的社会现状。

    或许,中国观众很难切身体会妻子伊斯拉内心的煎熬。伊斯拉夫妻因为家庭陷入贫困,无力再抚养第四个孩子,决意堕胎,然而,因为宗教信仰和教规难以实现,旁人要么说是阿拉的赐福而岔开话题,要么指出不能违背教义。影片因而在平淡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拿捏出一波三折的故事线,营造了令人揪心的戏剧冲突。伊斯拉向好友穆娜医生求助,被拒绝。一转。伊斯拉陷入绝望,丈夫别无他法,只能找非法游医上门来家里做手术,幸好被赶来的穆娜制止。二转。因为穆娜看到伊斯拉发给她的一个短视频,教义说120天内的胎儿被视为没有灵魂。穆娜在宗教信仰和救助好友之间十分纠结为难,又不忍心看到好友冒着生命危险去堕胎,终于同意给伊斯拉做手术。三转。医院堕胎,也是阻力重重,当班医生发现日期不符不签字,护士想辙贿赂,终于以死胎刮宫术的名义给伊斯拉做了人流手术。穆娜为此经受灵魂的拷问和职业的道德规范而痛苦,不再理会伊斯拉夫妇。四转。堕胎目标的最终达成,身体获得了解放和自由之轻,但灵魂却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一次普通的堕胎,撕破了社会禁忌,揭示出女性在重重规训之下的艰难生存困境。影片并没有局限于一个女性生育话题,而是更多地聚焦于个体和家庭在时代和环境中的囚徒困境,因而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让人审视宗教信仰、冲突纷乱、经济危机给人的生存带来的多重问题。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一家五口坐在那辆维持生计的蓝色破旧小面包车里,将走向何方?

    二、纪实风格:记录平静生活下的矛盾冲突

    第一次看也门电影,《家庭负担》镜像中的阿拉伯风土人情以及故事冲突的焦点问题,乍看之下以为是伊朗名片《一次别离》的原画重现,影像风格也颇有阿斯哈·法哈蒂的既视感:缓缓流淌的日常生活流,克制隐忍的情感表达,不着痕迹的演员和群演表演,客观真实犹如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没有刻意的空镜头,而是大量跟拍人物的镜头中闯入被炸毁的楼宇、荷枪实弹的军人、破旧不堪的租住房、习以为常的停电断水,使得环境和人物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导演阿姆·贾马尔将一个静水深流下充满矛盾的生活故事,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观众被带入电影情境之后,因为影像和现实如此贴近,特别能感同身受。

    导演阿姆·贾马尔是也门一位非常成功的戏剧导演,他曾执导了第一部在欧洲演出的也门戏剧。《家庭负担》在202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进行首映,并获得观众票选第二名。

    一个聚焦丝路电影的新公号,主打短视频影评。

     短评

    拍的真好,特别真挚。导演对于空间内群像活动有特别独特的风格,专门挑主角离画后的群像活动展示,用镜头带我们了解战区下的人们的生活常态。人家还是战区就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哎,中国电影赶紧入土吧

    8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推荐
  • 《Al Murhaqoon》My Children, The Burden.子宫宽敞,小家凄惘;羊水温暖,生活多舛。新生不总代表希望,也会伴随啼哭,堕胎也不总是残忍,也能推迟绝望。家的对面就是坟场,但是死人帮助不了自己,活人不能睡进墓里,教义规定不允许打掉孩子,却没说清现实的一地鸡毛该如何治理、贫穷死循该如何终止,第三世界的“普通人”,拆开理解才是正解——普遍的痛,通篇的苦,普通人想普通却不普通,孩子不想生却必须生。当生命成了生活不可承受之重,他们选择了赌,无论输赢生死,都算救赎。尾灯刚补的面包车驶向未来,穿越斑驳破碎的祖国,一言不发,一路到底。BJIFF 2023.4.23——18:30——首都电影院(西单店LED巨幕)——8排14座——我

    9分钟前
  • R.D.Jr
  • 还行
  • 2023柏林全景。不狗血的法哈蒂社会剧式的也门堕胎故事(堕胎故事是不是都可以叫做《四月三周两天》哈哈哈),第一次看也门片子,还是相当可以的;影片把也门内战的背景(用了很多俯角大全景)和普通人的艰难生活铺陈得不错,故事也具备法哈蒂流“只能在此发生”的独特性。不过实在是,太通畅到以至于到平铺直叙了,毫无波澜……当然本片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最出乎意料的是,这么中东风的作曲,居然是陈明章的手笔!!!

    1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 太沉重了

    14分钟前
  • 丘奇之书
  • 力荐
  • #BJIFF13#为什么第三世界电影相对好看,因为他们更苦难更惨吗?可能还真有这个原因。无论多平静的情绪和平稳的叙事节奏,都有一个极度拉扯的故事拖底。本片所呈现出来的议题非常适合激情开麦,再佐料以导演平缓的表达,更加无奈了。

    1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 非常立体的亚丁城中产家庭展示,理论上可以表达出的东西几乎一定不是这里出现的平面化理解——包括现代穆斯林知识分子自身的视角。包括他们的我们所有人完全缺乏对另一套伦理的感知力与想象力,而能够想象的能力其实只是为了得到评价的权利,这份规范与“何时堕胎/杀婴堪称人道”应该是同样重要的(如果这是一个县中也是某种人道的世界的话)。现代框定了一份稍宽的边界,但显然没有区别太多,很遗憾那块布作为一个直观到扎眼的符号在实际上遮掩了那么多的东西。另外,画面很好看

    17分钟前
  • 剪刀手赛马红
  • 力荐
  • 沉重的真实感,建议美国也跟进这个题材

    20分钟前
  • ETBRO
  • 力荐
  • 这个家庭只是一个切片,肯定有比这对夫妻幸运的人,也有比这对夫妻更绝望的人。但他们的窗口侧写了国家的带给人的不安负担(工资无法正常发放;水电没有保障;国家内战让人民对枪支检查习以为常;美元汇率问题带来的贬值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生活进而引发到了堕胎的合法性的矛盾冲突点)就像男主自己说的不被保佑的过多祝福只能带来不幸,这种被贫穷的现实迅速撕拉开的巨大生活裂口就如他们的新房墙壁,让人不期待入住却又不得不住在这里。最后的那辆面包车镜头的两相对比:孩子们担心新学校的老师而喳喳不停,而父母则为看不到未来的前途而沉默。结尾音乐还混有汽车的鸣笛,我们并不知道这辆车最后开向了哪里,但它们一直在说明与现实之间相近的距离。

    21分钟前
  • 南橘北枳
  • 还行
  • 阿章师的音乐好出色,影片用得好克制啊~ 剧情有些地方嫌生硬,几个边配角色偏于工具人;街市上废墟与坟墓处处,生活里的变化或急遽或细微,而孩子们继续上学去,“家累”之隐忧暂时留给尚未崩溃的大人们;其实很喜欢那一方孤岛似的绿色小地毯;先蒙住眼睛,再露出眼睛

    26分钟前
  • Bon
  • 力荐
  • 内战废墟间查岗常态,因异见言论而被整改的电台工作欠薪数月,军车肆无忌惮剐蹭老百姓用车不需负责,面罩的几种程度和胎儿灵魂的领袖意见,落仔流程求情贿赂信仰背叛比进卡夫卡的城堡还难……当代也门社会人类学考,挺好#北京电影节

    2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 是谁自作聪明加上“家庭”二字

    32分钟前
  • Narziss
  • 力荐
  • 1、太三了,这槽多无口得女性/女权主义者不得起立大骂吗?去第三世界吧,那里有广袤的战斗空间!2、我们看这种片子,和西方看八九十年代的我们,甚至我们自己看八九十年代的我们,都多少有些路径一致。应当警醒成为他者,而不是想当然的把世界的错位带来的红利当作某种荣誉和奖赏。

    37分钟前
  • 安小安
  • 还行
  • 6.5,感触最深的情节是支付堕胎手术的诊疗单前还需要ER医生的批准,生育权从来都不掌握在长着子宫的人手上。 #2023 Berlinale premiere

    38分钟前
  • 核仁烤排骨
  • 还行
  • 73Berlinale30 全景单元 全球首映 柏林电影节的第一部也门电影,片中妻子给产科大夫看了一个视频,谁知道这个视频是什么,非常想看一下。

    39分钟前
  • ChenChill
  • 推荐
  • #13th BJIFF 第六部 起码人家敢拍,而且能走出国门

    43分钟前
  • •᷄ࡇ•᷅
  • 还行
  • 23.04.23 西单 D3-4

    48分钟前
  • mr.left
  • 还行
  • 第13届北京电影节第43部。战后社会对家庭影响的典型代表,当然还有女性地位不公的体现。用了不少跟随人物摇镜头展现空间,大量的大景别的画面里信息相当丰富。

    52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推荐
  • 可能最无力悲伤的是丈夫也不是什么特别坏的丈夫。失业也不是他的错。会努力开车养家,帮忙家务,发火会道歉。要面子放不下身段去寻求不是很合拍的妹夫的帮助也不算什么十恶不赦的品质。可能生而为女就注定悲剧。

    53分钟前
  • kitten诶
  • 还行
  • 亚丁这座港口城市的大海,都要显得比别处的更加焦躁和暗淡,不过也都是拍打一下岸边就悄然退去,就像这个故事,更多的冲突被隐在这块幕布之后。平常人家的故事,之所以能牵动人心,不只是因为它的真实,更是说,在这日复一日的琐碎中,是每个独特又鲜活的人,总能引发人类的共鸣。是即便伤痕累累,充满愤怒和绝望,也不乏偏见和仇视,依然在谈论爱和宽恕,依然在坚守,依然对朋友保持慷慨,依然在期待着明天的到来的人们。

    5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 每个人的立场和情绪都处理得非常好,普通人的困境也是很惊心动魄啊……市中心车来车往,炮弹炸烂的大楼废墟,背后是带有神圣感的险峻高山,这十秒空镜让我对也门产生了深深的同情。PS:有一句英文字幕”C’mon, knock me down like you knocked me up!”翻得真好

    1小时前
  • twisted icy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