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弗州风情画
其言曼氏此片是“自身弊病集大成”之作——节奏拖沓、事无巨细且情感先行。殊不知曼氏对这部作品还是抱有好感。以往都是别人直径曼,此番则是曼老致敬他人。曼怀着对于《迈阿密风云》系列剧集的憧憬之情炮制这部追怀之作,相比于受观众器重的类型大作此片则应算是曼的《罗马风情画》。如若怀有《借刀杀人》《盗火线》的观看标准显然此片不及水准,但从一开始曼就没有打算制作一部完全面向观众的作品。巩俐和法瑞尔跳出叙事的激情桥段是曼对于弗罗里达南部韵味的抒情式描绘,诚然,曼对于镜头无比珍惜(或许是他有习惯自己掌机的缘故)这也导致了其许多作品时常溢出。但对于功成名就后的这一部“迈阿密往事”,迈克尔·曼的创作心态和个人偏好,都能成为有关这部电影所谓“老套瑕疵、冗长乏力”的批评的解释和回应。回看1984年同名剧集,6分出头的评价也是岌岌可危的。
2 ) 纯格调设计是小清新的浮夸作风
印象里还未接触迈导的作品,但是乍一进入电影又有种似曾相识的触感,看到一般恍然大悟——无疑是深度纪录片的节奏.
剧情自由有剧情自由的好处,留下一大片余白给帅哥们摆造型和观众们感深沉.一部主题并不鲜明的电影,在镜头手法和裁剪取决上极尽能事,实在让人看不懂玩的是哪一出,在许多无台词的场景中,不知观众是会感叹电影的惊深海是整个氛围的才尽.
有时候盲目营造气场是件不明智的事情,让大家会误以为你在炫富或是恐吓他们的感官;有时候盲目乱入独镜也是件蠢事,毕竟你讲的就那么回事,不是每个人都有大把的精神畅游你的精神家园.
也许是对纪录片有好感,让我还是不自觉的打了三分,毕竟贩毒缉毒这回事,对咱小老百姓来说还是蛮刺激的.
3 ) 浅说――《迈阿密风云》
还没有看《黄金甲》,所以暂且评述一下巩俐在《迈阿密风云》中的表现。其实对于演员的表演,除非过份做作的以外,本人是不大关心的,只要能够很好的完成影片在我这里就算基本合格了。
之所以关心起巩俐的此部影片中的表演是由于巩俐这个女演员本身的问题。
巩俐最出名的作品还是属于张艺谋导演的那种农村女性,隐忍的同时具有不可小觑的内在激情或爆发力,这是她相当拿手的角色,而且每一部类似的作品似乎都没有失败过。
巩俐的失败在于转型,主要是到香港发展时出现了一个个莫名其妙的角色,在影片中多少有些只会傻笑的样子。所以有种论调是巩俐不能演商业片。
但好莱坞是一个商业片的大厂房,而《迈阿密风云》又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片,各种吸引眼球的元素都有,巩俐这一次可以说是冒险之极。
说到商业片,女人无遗是筹码之一,从观影角度来说,女人是欲望客体,这里要说明的是,女人在影片中不仅仅是性的欲望代名词,还有勾起观众的保护欲,同情心等等,当然,绝大多数影片中的女人都是以“性”角色出场的,年轻的靓丽,成熟的性感,不可否认,巩俐属于后者。
在中国有种怪现象,这可以应用到大多数女演员身上,即许多女演员所饰演的角色与其真实年龄极度不符,大妈级的扮演少女,少女级的扮演老太,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演员几乎没有独当一面的,即独立一个人支撑起某部剧来,除非象《阮玲玉》这样的女性电影。也就是说,中国电影中女性角色更处于花瓶地位,比好莱坞更有欲望客体的味道。
但由于中国千百年来的意识形态,一般来说少妇的故事几乎很少,即电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年龄设定几乎都不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的。(这里主要指一些商业型的类型片,比如爱情片等等。)换句话说,中国女性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应该处于内敛时期,不但没有爱情,即便是事业也要少一些,这个古已有之的观念很深入地根植在众位编剧的心中。偶有这样的作品,往往都是被性压抑久的角色,仿佛这就是中国女性的唯一追求。所以在中国影片中,这个年龄段的角色多少都有些畸型的意味,当然,除了编剧也有观众心理上的感受。
说上述有关中国电影中女性年龄问题是要谈到巩俐在迈阿密中的表现。
毫无疑问,巩俐在此片中与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一样,是女客体,即是为男人服务的角色,从岁数上也极度贴合美国此类影片中的女人扮象。注意一点,国外大多数商业片,除校园青春片外,女性的岁数都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此时的女性成熟性感,也许这就是老外们的审美标准与我们严重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一些观念和此种审美标准的不同才造成了中国电影中女性与国外电影中的女性的不同境遇。所以,巩俐在《迈阿密风云》中作为欲体出现与中国青春片中二十岁左右的小女生出现是一个道理的。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所以巩俐在此片中的发挥肯定不会太大的,观者也不必抱有什么期望。
但有一点,在美国影片中虽然三十到五十岁的女性大多以性感出场,但她们的戏份却绝不少的,尤其是个体魅力,不仅仅是性感,还有自觉性。自觉性表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主动,有意志,象个男人一样也是故事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花瓶,这一点是中国女性或说中国剧作中最缺乏的。能够演好这样的花瓶,在国外必须是真实的年岁,其阅历,其表演水平都可以与剧中角色贴合。
但十分不幸的是,巩俐在此片中几乎没有个性可言,完完全全地只是一个花瓶。在影片中,这个女性的自觉性只有两点,第一点与法瑞尔的爱情,第二点则是在老大面前说句话暂时救了法瑞尔一下。
女性角色出场,尤其是这种商业片中没有爱情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第一条即便是个花瓶也无所谓的,但巩俐的表演还是稍显木讷,尤其开始之时,脸部几乎僵硬,没有表现出那种很吸引人的地方,与法瑞尔的接触也好象没有全心的投入进去,所有一切都表明这两个人不来电,所以,即便这个俗套的爱情花瓶巩俐也没有完全演好,倒是影片结尾处,那句“who are you?”才将巩俐内在的那种野性发挥了出来,看来她的确是一个爆发型的角色,可以看当时的人物心理,法瑞尔欺骗了她,黑帮也将她弃之如履,这种爆发才形成了。巩俐在诠释人物内心变化的时候的确很有一手的,但可惜的是这是一部商业片,还是美式的商业片,她的性感,她的主动性都没有得以体显。
第二点其实不是巩俐的错,因为导演在这个情节上几乎没有特意让巩俐发挥,仅仅是坐在床上的一段戏就过去了,她的表演尚可。
总体来说,巩俐这次好莱坞商业片的实验还是失败的,但这其实是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女影星的失败,我很难想象哪一位适合于这种商业片的演出。但毕竟迈出这一步了,也许会给中国许多电影故事一个启迪,让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们不再那么尴尬。
2006-12-22于通州
韩兮
4 ) 《迈阿密风云》
《迈阿密风云》
2006-11-01 14:00:30
《迈阿密风云》
昨晚正佳飞扬影城。
挺多人说不好的。
可是我观后却不觉得失望,甚至到了不关心故事圆否的地步。
比如前面说要抓卧底,到结尾却把这事完全忘掉了。
但我竟然也不关心,也忘掉了,而且也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后来翻看卫西谛的影评,才想起这一茬来。
其实有些喜欢的。
电影中的人逼在眼前,有很强的代入感。
比如结尾巩俐和法瑞尔相依偎在海边时,
观众就完全不是旁观,而被代入进角色互相凝望。
其实本来我会觉着巩俐和法瑞尔为什么就相爱了,
似乎欠缺交代,
但还是相信。
回想一下,好像就是因为挨得这么近。
真的很喜欢现在的巩俐,
尽管在这个电影里,人不再像往常那么光鲜亮丽,
灰扑扑的。
不知何时巩俐突然有了一种很镇得场的气派,
好像生活经过发酵后终于散发出醇香,
这个女人终于来到她生命中最自信最好的一段时光的开头。
原来不一定青春时光才是感觉最好的。
巩俐现在的状态就让我有这种感觉。
说起来这是个很MAN的戏。
5 ) 可预料之中的结果
这部电影当年争议很大,我都不记得是否在国内上映过。好像那阵很多国内的一线女星都争相奔往好莱坞,接下许多让人咋舌的角色,结果在银幕上的表现差强人意。说到底,这些女性角色大部分都是西方男性对东方女性的意淫,很难真正地跟当下的好莱坞女明星平起平坐,更不用说跟电影中的男主角平分秋色,最终沦为可有可无的花瓶角色也是实属无奈。所以,巩俐的表演招致众人垢病也是可预料之中的结果。
关于导演,我看过他的作品不多无法给出太准确的评价。唯一好奇的依然是他为何会找巩俐来出演这个女主角,这样南辕北辙的选择让人大呼意外。
6 ) 什么和什么呢
迈克尔曼在干什么呢?倒腾出这么一部傻兮兮的片儿,是在向老版电视剧致敬吧,难怪把色调弄得和电视剧一水儿,剧情也原地退化到八十年代。
巩俐阿姨保养的还是不错的,就是眉宇间隐约还有秋菊在附体,那口儿英语啊……很有西班牙味儿
床戏呢?激情戏呢?
肉呢?大波呢?
枪呢?炮呢?
老曼的枪战戏是真的喜欢,可以用冷峻来形容了!
1.真·夜戏,迈克尔·曼对于真实夜戏的追求执拗至近乎癫狂,有种粗犷美感;2.不理解巩俐接这个角色,在枪林弹雨和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撒泼打滚...与她的形象以及其他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有点对冲,观感不适;3.结尾的配乐有够燃。
这两个人根本不来电~
勉强及格。140分钟版。配乐太差了,和画面都是脱离的。迈克尔·曼的冷色调能把迈阿密也拍的这么阴冷,挺有意思,画面有份刻意的电视剧感,可能是向原版电视剧致意,也可能启发了阿耶后来的《警戒结束》等片子。故事主线是双卧底主角因一起内部泄密的卧底案,以送货人的角色打入拉美毒枭内部,法瑞尔捎带和毒枭合伙人兼情妇巩俐来了段禁恋,引出毒枭手下的陷害和最终混战。全片的枪战戏处理的有声有色,开场就有大狙击碎人体的画面,后期救人质的爆头,最终战的血花四溅、打击力等等都逼真利落,迈阿密警察在这片里够强硬和专业。41岁的巩俐吃30岁法瑞尔的嫩草,她刚在《艺妓回忆录》里甩扇子,又跑这里跳恰恰说西语,老实用功,她的古巴家族故事有份浪漫主义,这个人物写的挺立体,片尾透露出一种无边的寂寥,她的角色才是全片戏眼
镜头恶难看 故事恶无趣 jq戏恶狗血 偏偏还恶长- -||
故事的剪辑和片子的色调真是很不错,就是故事内容单薄了些。就算真的是猫爱上了老鼠,老鼠也爱上了猫,但是仍然不能摆脱不是一个世界注定不能一起生活的命运。坏人得到了应有的灭亡下场,好人最终得到了好报,只是海边阴暗的天气和冷冷的海风让人心头的悲伤和无奈也是那么寒冷。。。
31分钟,巩阿姨出场;51分钟,巩阿姨激情戏,但是数次均没有到肉。不知道导演要干什么。
别的就不说了 就那蹩脚的英语口音已令我受不了 幸亏用越来越快的快进看完 警匪片还是看港片吧
【140502】毫无新意的剧本,毫无亮点的表演(科林法瑞尔的poker face,呵呵)和突兀插入的各种烂俗摇滚乐都让人惊讶这竟然是曾经拍出<盗火线>的导演。剪辑渣,too many unnecessary shots.摄影跟04年的<借刀杀人>比差远了,土豪气质的航拍,手持摄影瞎JB乱用(迈克尔曼还真是喜欢拍夜总会scene)。
对白平心而论不失水准,可惜戴上耳机观影,声音录制的不少瑕疵立马就显现了出来。巩俐的故事线太傻白甜,以及她一开口我就出戏(。全片下来必要的张力是维持了然而总体感觉一般。称不上是迈克尔曼的好作品,尽管不能算烂片。
这是一部被人忽视的杰作。虽然没有5星那么好,但仍是杰作。(20161128重看导演剪辑版,仍然认为是一部被忽视的杰作)(20210630 再次重看导演剪辑版,那些当初打动我的东西,仍然能打动我。这部电影里有一些东西,战胜了起码 15 年的时间。)
@ 徐东金逸 / 剧情老一般了 但予我则是记忆犹新的疯狂影院之旅 一路跑着进的放映厅可happy
坚持了40分钟,俺毅然按下了出碟键。没看到什么水准,也不明白巩利阿姨怎么会接这么一部戏。这40分钟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到巩阿姨和张阿姨的英文水平差不多。
【3.5】#140min# 这数字摄影简直了,从《借刀杀人》中差强人意的探索性运用彻底滑向极端的怪异质感,或是刻意为之,却难以理解。视线聚焦于复杂而罪恶的城市生态,也出现了此前未曾拥有的浪漫的情感牵引。而夜色与枪火,永远是迈克尔·曼的密宝,一直特别酷。
迈克尔曼萎了,然后最后十几分钟突然给力,想玩死爹啊
卧底故事支离破碎,情感分支喧宾夺主。巩俐分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被强加上南美口音。Film Noir辞典中所写独特的摄影和还原真实的故事换句话说就是摄影不知该拍什么。关于Neo-Noir的界定,我是越发看不懂了,再提老问题:为何TDK不是Neo-Noir?!
40岁的巩俐姨越老越清纯,某几个镜头看着那么象棒子国的妞——大概是化妆原因,难不成是整容???Colin Farrell演这片的时候才30,看着可真tmd老!In a word,该片与时俱进地满足了相当一部分米国白人男的性幻想和征服欲~
色调太暗,看着费劲。剧情也不吸引人,可惜了那么大的成本。大毒枭为了生意连女人都让人家随便睡,这职业精神......
昨晚最佳女主角訪問的一個重點, 鞏小姐似不太接受劇本, 因此和導演米高曼商量多次, 她最後接受那個女主是那樣的女人, 不是傳統的中國女人, 可惜成品評價卻不行....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一个通俗的警察捉贼的故事,但是总是希望在有了大导演迈克尔·曼,有了奥斯卡影帝,有了巩俐阿姨之后,能够展现出一点不同的风情,然而事实却是电影是老掉牙的类型,情节安排和故事发展更是老套中的老套,警探做卧底,然后和黑帮老大的情妇发生感情纠葛,最后警察身份必定暴露,好人坏人终于RP大PK。可能是因为我本来就不是喜欢这样的类型电影,再加上事先期望有点高,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电影就是失败中的失败。
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导演出了问题,还是剧本。。。。不过他拍这种纯犯罪片好像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