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从来不是抽象的东西,但艺术却是高度概括性的存在。
艺术家真的能逃过政治化的命运吗?或者说政治化后的艺术是不是只能成为一种propaganda?看完Le Redoutable,我不禁想起这个话题。不是什么新颖的题目,但在这部影片里,则成了一切的始与终。
“不选择政治,也是一种政治化的态度,”电影中的戈达尔如是说,一语击中要害。要么选择政治,要么选择电影,要么用创作取代革命,要么用革命取代创作,这在如今是多么可笑的观点,在六十年代的巴黎,甚至世界,却是那么强有力的表达。无论合理与否,那是一种态势,一种急于改变一切的热忱。每个人都被卷入,没有局外人,要么左脚穿鞋,要么右脚穿鞋,可最终我们渴望的或许不过是赤脚。我喜欢这个关于革命的比喻,幽默,顽皮又不过分傲慢。
戈达尔个人艺术生命的转折点是以一种大多数艺术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的,他想要使艺术成为真正革命性的东西,不为任何阶层说话,不代表任何一派,因此他才那么欣赏发动运动的学生身上的那股子年轻的热情。“值得赞美的是学生运动,是运动,不是学生,”这句话由戈达尔说出来,恰如其分。最终他自己杀死了那个从前的戈达尔,却忠于了自己,虽然这个站在“敬畏者”号上的自己显得尖酸、刻薄、冷漠而且愚蠢。但是深彻地了解自己的愚蠢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然而,戈达尔绞尽脑汁想要摆脱的阶级身份却是他无法抗拒的,在那个凡事都需要划分阵营的年代,你不可能做一个旁观者,你的生活不是拍电影,没有人会为你念旁白,被误解似乎是正当的,也应该习以为常,电影中每次戈达尔眼镜摔碎都是他在革命中尴尬身份的暗示。他所热爱的学生们鄙视他,觉得他是敌人,而戈达尔自己既无法认同以前自己所属的那个肤浅愚昧傲慢无知的中产阶层,却也根本不理解工人阶级为何物,他成了被孤立的人,成了那个真正“赤脚”的人。他的革命注定不同寻常,因为他即背离了原先的群体,也无法适应新的集体。他终究还是一个浮浅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罢了。他把自己置于两者的夹缝之间,既不能往前,也不能后退。这样的身份尴尬性似乎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最容易形成的状态,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托马斯·曼《魔山》中的汉斯·卡斯托尔普多多少少都有与这部影片中塑造的戈达尔相似的地方。
而我们也都知道,戈达尔对自己艺术的改造注定是会失败的。这种改造是杜绝私欲的,要求人成为一个圣人,去关切那些苦难中的人民,人民不获救,所有人都没有资格享乐,更不容许逃避和自我麻痹。回想中国当时的现实,所谓权力斗争不过存在于权力内部,而那些无数被鼓动的人,则更多的是相信了、迷醉在了这个“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不愚昧肤浅、不自私自利的人”理想里。
戈达尔在寻求摆脱一种对主流政治的媚俗的同时,却被另一种激进的构想吸引了。当时谁也不知道革命会不会成功,有的人敢于以行动呼应他们内心真实信仰的更好的可能,有些人却也因此备受伤害,但更多的人对此嗤之以鼻。结果是这场革命忽视了人性的幽微之处,忽视了绝对民主带来的暴力和对知识的践踏,但它行进过程中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那种不满足于现状的的反叛者的勇气却值得敬畏。这也便是影片最后一幕戈达尔拍摄《东风》所表达的观点。
无论是艺术还是社会,在“敬畏者”号上,便意味着永远执着于改变和挑战现有的格局,为了更好。这是出于好的意图和正当的目的,无论事实证明它是对是错,是有效还是无效,都不能掩埋运动本身所揭示的东西。
而当我们回到艺术本身,或许摆脱政治性是可能的,因为惠特曼、T.S.艾略特、庞德,甚至艾伦·金斯堡都这样做了,用纯自由的文本,不让语境代替语境。但是他们本身却无可避免地卷入政治中,即使政治不认同他们,他们也无法回避,这同样也可以用来解读Le Redoutable中的戈达尔。
片中还有几个亮点值得提及。戈达尔、安妮一行人乘车从康城返回巴黎途中的争吵配上欢乐的背景音乐,讽刺效果一流,戈达尔在革命中身份的尴尬性再次凸显。而戈达尔回到巴黎后,突然的反色调的处理和背景中不断卡顿在最后几个音的肖邦夜曲,则像是一场冰冷的自我透视,使狂热瞬间冻结沉淀,效果类似于自我审视。
(又是因为短评下不下了只好写在长评区了,算不上影评,几句碎碎念而已)
1. 好像不踩两脚这个片子显不出自己看过戈达尔哈~~我自己带着并不高的预期,看完倒是有点喜欢上这片子了,它拍出了长久以来我对戈达尔的一个直观印象:革命在他那还就是请客吃饭,就是一边喝着咖啡抽着烟,一边跟漂亮姑娘吹出的牛逼。同时它也拍出了我对戈达尔的一个终极疑问:假如疙瘩觉得别人都是傻逼,那有没有可能他自己也是个傻逼尼?或者客气点说,他也有犯傻逼的地方和时候?
2. 这片子有简化、矮化、庸俗化的倾向吗?就算有,那又怎样呢?耍一耍疙瘩当年玩过的小伎俩,那又如何呢?渎神了?不管戈达尔自己乐不乐意、承不承认,他已经被摆在神坛上供起来很久了,用(至少那个时期)戈达尔会用的语气说,他戈达尔的命怎么就不能革了?
3. 看到(路易·加瑞尔扮演的)戈达尔一脸疑惑地抱怨中国那边居然讨厌《中国姑娘》,说我拍得一坨翔,天知道我笑得有多开心~
4. 我特别好奇,疙瘩本人宅在瑞士的家里,有没有看过这片子呢?这片子以后要是能出戈达尔的评论音轨,那绝对无敌。
5. 我原以为斯塔西·马汀的肉体是全片唯一的精华,看完之后要改口说那只是最精华的部分而已了。我的天哪她也太好看了,不禁遐想在大银幕上观看这么标致的肉体是什么效果——IMAX最好,对了,高达对IMAX会作何评论?好奇 again。
《敬畏》是由戈达尔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的两本传记《勤学的一年》(Une Année Studieuse,2012)和《一年后》(Un An après,2015)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两人从相识相知、到互相赏识、到政治理念上不和而关系崩裂的过程。
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曾凭借《艺术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我身处多伦多,在最大的北美观影盛会的多伦多电影节之地,有幸采访到了阿扎纳维西本人。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制作导演,擅长拍喜剧片和家庭片题材,拍摄技法上他很高的造诣对70年代电影改革时期致敬。
《敬畏》是由戈达尔妻子安妮·维亚泽姆斯基的两本传记《勤学的一年》(Une Année Studieuse,2012)和《一年后》(Un An après,2015)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两人从相识相知、到互相赏识、到政治理念上不和而关系崩裂的过程。新浪潮奠基人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在安妮眼中一定是又爱又恨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世人眼里是神秘而令人向往:胡兰成与张爱玲、徐志摩与陆小曼,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尽管这一对对有情人都未能走向美满,但他们的结合是在过程中塑造了美好的果实了。19岁的维亚泽姆斯基凭借名导布列松的《驴子巴特萨》初登大银幕。第二年,她旋即在戈达尔的《中国女人》中出演,影片反映了196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出生的年轻人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践行革命,她还出演过戈达尔的《周末》和《一加一》。 而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两人戏外的关系。
(可惜的是,2017年10月5日,安妮·维亚泽姆斯基因癌症不治,在巴黎去世,终年70岁。)
用戈达尔的拍摄手法去拍摄戈达尔是本片很有趣的亮点了,唯一和戈达尔自演自导的影片不同的是真实性的剧情(出自其前妻女性视角的)和绚丽的彩色画面。从技巧旁白、对着镜头说话、到生存哲理和精神危机的主观探索、着重人的情绪和心理上都有着惟妙惟肖的致敬。
1968年五月风暴事件爆发,法国群众在政治理念上的盲目本能和冲动、以及人们对当时二战后物质富裕导致的精神空虚困惑,正好致使当年戛纳电影节暂停。17年《敬畏》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有种重返故地的意味,揶揄之下也是面向60年后的第70届戛纳电影节最好的献礼了,回顾这半个世纪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离那一批老新浪潮电影大师们并未走远。
问:影片标题《敬畏》的含义是什么?在电影预告中,您运用其他很多形容词去评价戈达尔这个人,比如:无法分类的、反传统的、有毒的、革命性的,为何选择敬畏的?
米歇尔:因为《敬畏》(Le Redoutable)在法语中的含义时而褒时而贬。这个标题和我小时候电影标题很相似,类似于让-保罗·贝尔蒙的电影,比如《夺命太阳下》(Le Magnifique)、《野岛真情》(le Sauvage)、《不巧得了一枚共和国勋章 》(Le guignolo)、《危情谍影》(le Professionnel)等。为了形成反讽效果,我取了这个标题。
问:为何选择戈达尔作为拍摄题材?他对你的电影有很大影响吗?
米歇尔 :我是对戈达尔第一任妻子安娜撰写的书着迷的,她是《中国女人》的主演。我受到书所动容,拍摄了《敬畏》讲述安娜与戈达尔的故事。我没太去了解戈达尔的生平,是书让我去叙述这部电影。 书展现了戈达尔左倾政治倾向、毛主义,和法国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现在这个年代要信奉毛主义是很难的,成为毛主义也不现实的。我不可能做时代错误的过程,我更少去叙说其政治倾向,保持距离,也就是说更少地的在按照历史进行绝对参考。书是一部非常女性主义的作品,以一个恋人的视角,我怀疑所有这一切都带来了...她爱上了他的事实,找到一个电影、政治和爱情间的平衡。我们更少地用评判的眼光看待整个过程我们对他保持同情心 。
很多人在五月风暴中也革命,但他们没有变成毛主义,也比较谨慎;戈达尔却变得极其严肃,成为革命的崇拜者,认为以前的电影作品不值一提,对朋友极其恼怒,他完全改变了电影的作风,他摧毁了周围的一切。这也是安娜离开的原因。
问: 让-吕克·戈达尔有欣赏过本片子吗?您是否有咨询让-吕克·戈达尔本人去拍摄本片?
米歇尔:完全没有。当然很多人问起这个问题。 现在让-吕克·戈达尔独居于瑞士,我告知了他并把电影副本发给了他。他以前想看电影剧本,我发给过他。然后我提议他看下剪辑,建议他等影片在瑞士放映的时候来看一下。
问:电影在除了传记式的记录戈达尔关键转型期之外,电影技巧上是有效仿的,是出于什么动机采用这样的手法?
米歇尔:因为这也是一种讲述戈达尔的方式。戈达尔创新了很多电影表现方式,他的电影展现很有自由度。我们对戈达尔电影的印象大部分是停留在60年代,我很喜欢那个时代,因此我创造的是我们记忆中戈达尔电影的样式:会有黑白画面电影、题词、拿摄像机的人、字幕从一幕中出来等等这些形式的表现,用同样形式的电影表现向他致敬。
问:电影中的反讽意义是?
米歇尔:因为首先戈达尔本人就是个非常搞笑的人物,也是个一个不太守规矩的人。我觉得用遵守常规表现很奇怪,也该工不守陈规和复杂的方式表现。因此有讽刺意味,把它置于一些复杂的情况下等等。
问:能谈下演员的选择?
米歇尔:路易·加瑞尔(饰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是很优秀的演员,他父亲导演菲利普·加莱尔是横跨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路易小时候就做了喜剧表演,因此他的魅力与戈达尔紧密连接, 人们很喜路易·加瑞尔在其他电影中小有疯狂的表演。
问:下部电影计划?
米歇尔:我计划做一个家庭喜剧电影, 很棒的,像Pixar。我喜欢做个人的电影,喜剧很受欢迎,不无聊,有趣。
去年戛纳,法国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敬畏》受到了两极分化严重的评价,说好的人喜欢他恶搞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自由和幽默,说坏的人也讨厌他恶搞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自由和幽默。
诚然,107分钟还原这样一位伟大而复杂的导演的一生是不可能的,影片截取了1968年这个对法国、对戈达尔来说的转折年。
1968年发生了什么呢?五月风暴,法左和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抗议政府的新闻政策,抗议越战,带着一种全球化和无产阶级的口吻要求和平,要求平等,要求马克思和毛泽东。这场红色运动激起了戈达尔心底的激情,作为生于一个布尔乔亚新教家庭的叛逆子,他从小便有着一种自发的割裂倾向,他离家出走,跟富有的祖父断绝关系,自甘成为巴黎街头小流氓,与另外一些孤儿(特吕弗)和浪子(里维特)鬼混。
他的身上有着一种深深的不平衡,或者说无所适从:
他生来就是小资产阶级,却对此深恶痛绝;他渴望与穷人、学生和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朋友,但他身上深深的精英气质却将他们天然隔离。
五月风暴一来,戈达尔燥起来了,要跟学生、工人们站在一起,砸了戛纳的场子,甚至要跟自己决裂,宣称自己过去拍的电影都是垃圾,所有过去的导演也都一文不值……
戈达尔的理念一直在游移,无法把握,提出“作者电影”,又反对它,拍出一部杰作,再痛恨它…… 就像他曾说的,“人生就是两点之间的运动,停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的过程本身。”
《敬畏》试图呈现戈达尔的分裂与矛盾,戏仿了他当年创造出来的许多电影技法:跳切、不知从何而来的画外音、不匹配的字幕、声画分离…… 若你熟悉戈达尔,甚至会从中窥出一幕幕致敬的场景。导演的幽默和他对大师的解构也在许多时候让人笑出声来:“哈哈!我就知道,戈达尔就是个情商为零的笨蛋!”
在这一点上,《敬畏》确实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导演传记片,至于它的表现手法是否公允,那就无人可以评说了。
P.S 让-吕克·戈达尔89岁了,仍然在拍电影,很想知道他看完会有什么评价,但他可能压根不会去看吧。
不了解戈达尔的生平 只是觉得看着蛮好玩的 调侃和情绪的控制也恰到好处 我觉得不错 看到评分这么低 评论里也不外乎都是说导演没资格调侃戈达尔 电影与戈达尔本身经历不符之类的 我只想说 呵呵
你们选择把戈达尔摆上神坛是你们的事 但你们不仅自己要对着他上香磕头还不许别人说他一句半句的不是 这就不太好了吧
毕竟这片子只是个喜剧片 符不符合事实也并没那么要紧吧?人家也没打着纪录片的名号啊~到底戈达尔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状态是怎样 也不是每个观众都想要真正去了解的 大多数人不也只是想看个热闹而已嘛 因此导演极尽调侃 突出一下戈达尔的自我 戏说一下戈达尔的情事 到底又有何不可?我倒也没有想说这片子有多么多么好 只是想说 个人崇拜情结还是稍加收敛比较好🙃
还有 说导演想拿这片子来黑戈达尔的…也真好笑 人家至于这么费尽心机的专门拍一部电影出来黑你们家男神戈达尔么 少在那边阴谋论了 导演也最多不过就是耍个小聪明 塑造了一个自我矛盾冲突明显 观众喜闻乐见的剧中人物罢了 只不过这个人物碰巧跟史上某位导演的经历雷同 碰巧也叫戈达尔 也许换换思路 这么想想 大家的精神洁癖就会好很多了
胤祥发自戛纳 http://cinephilia.net/57328 评分:★★★★(场刊体系,四星满分)
哈扎纳维希乌斯的新作《敬畏》(这个译名不够好啊,应该翻成“革命时期的戈达尔/1968年的戈达尔”之类才能抓住重点嘛)在今年戛纳之前普遍不被媒体看好,被认为是扑街片的最大热门之一;但在经历了史上最长排队(之一?)之后,推迟了45分钟才开始的媒体场放映却,出乎意料地让全世界记者在此起彼伏的笑声和掌声中心满意足地离开(为啥没有标喜剧!!)。其实我看到一小半就觉得此片处处惊喜,看到一半就觉得70周年纪念金棕榈大奖非本片莫属——本片对1968年的戛纳电影节吐得一口好槽,真是十分欢乐;但又因为手法比较复杂,大概有几位评委很难明白片中的槽点,估计更get不到本片的笑点和精妙之处……所以大概顺水推舟发这么一个纪念奖是最平衡的选择。
影片根据戈达尔的前妻安妮·维亚泽姆斯基(Anne Wiazemsky)的自传《一年之后》改编,讲述戈达尔从拍摄《中国姑娘》之后政治倾向愈发激进,最终与妻子分手的故事。故事看上去是部普通的传记片,但阿扎纳维修斯在影片中完全挪用或戏仿戈达尔惊世骇俗的电影手法,堪称最大的惊喜。影片分为十个以小标题字幕卡开始的段落,并包含一段“尾声”,片中则不时就蹦出一些戈达尔的技巧,比如跳切、变速、突然变成负片、间离性旁白、不匹配的字幕(以表达人物潜台词)、声画对位式的配乐、音轨混录的各种突然变化、材料的混用(如超八摄影机)、没事儿就打破第四堵墙,并且直接挪用如《中国姑娘》中的横移镜头,甚至让扮演戈达尔的路易·加雷尔直接说出“我又不是戈达尔,我只是个扮演戈达尔的演员”这样让全场会心大笑的台词,可谓是一部有关戈达尔的自反式传记片。
除了这种戏仿或者自反的典型后现代手法之外,影片最具喜感的部分就是对戈达尔“小资产阶级性”的嘲讽。影片从前妻的角度,把戈达尔塑造成一个善妒的、控制欲极强的、难于交往的、夸夸其谈的、刚愎自用的、自视极高的、极为情绪化且极为自恋的“天才”(与影片开始安娜描述戈达尔的那些美好的词语完全相反)。从这个角度看,本片在戈达尔和安娜的关系上,事实上构成了一个失败的皮格马利翁故事:戈达尔试图按照自己的理想状态去塑造或者调教安娜,但最终他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在安娜看来,是戈达尔在事业上的自负与自恋,同时也是在两人关系上所要求的极度控制,并完全无视安娜的情感与需求。但影片剧作的高超技巧就在于对调子或曰“尺寸”的精细把握,因为安娜逐渐认清戈达尔的“渣男本质”之余,对他仍然崇拜得无以复加(“你是伟大的戈达尔”);从这个角度出发,阿扎纳维修斯很好地用一种揶揄而并非刻意丑化的方式写出了戈达尔的复杂性:这包括他对自己“不再年轻”这一事实的恐惧以及导致的不自信和控制欲;因为思想愈发激进而陷入的创作焦虑——包括对自己得意之作《中国姑娘》受到恶评的“恼羞成怒”,对自己此前作品的勇敢否定却不得不面对路人、粉丝和同行(甚至包括贝托鲁奇)更加喜爱他此前《筋疲力尽》《蔑视》等作品的事实而感到的无奈;因为被“革命小将”们频频打脸而进一步强化的自我怀疑;以及综上所有因素而导致的脾气反复无常和与朋友交恶……
影片把戈达尔思想和艺术创作的激变时期与1968年红五月(连带着当年在开幕式上就闭幕的戛纳电影节)的社会背景,以及戈达尔与安娜的情感危机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更为难得的是,阿扎纳维修斯非常准确地再现了戈达尔这一时期的思想困境。这包括他对电影的资产阶级属性的反思,以及他要从电影语言到创作方式全面革新电影的勇敢尝试以及失败过程。阿扎纳维修斯成功地揭示了因为戈达尔本人的局限性(用我们熟悉的批判话语来说,主要是无法摆脱他的阶级属性,比如贝托鲁奇指出的“你根本不了解工人阶级,只是对他们抱有幻想”),他所设想的那种纯粹的革命电影必然失败——正如法国1968五月风暴必然走向失败,但他成功地革新了电影语言——正如五月风暴留下了从社会运动到批判理论的丰富遗产。虽然关于戈达尔如何改变了电影并不包含在影片故事文本之内,并且结尾从安娜的角度来看,维尔托夫小组的《东风》完全是一部不可理喻的失败之作,但戈达尔在电影史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然是不言自明的、或者是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事实,是并不需要安娜或是不知戈达尔为何人的普通观众认可的事实;而且本片采用的复杂形式(甚至包括这种嘲讽的调子),恰是对戈达尔的丰功伟绩最直接的赞美和歌颂。
所以这部影片最终完成了两种彼此分离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叙事:显而易见的是一个盲目崇拜著名导演并嫁给了他的年轻女演员,从亦步亦趋到发现他的偏执与嫉妒难以忍受,同时逐渐自我意识觉醒并离开了他的故事;而另一个需要大量电影史知识与背景的故事则是伟大的戈达尔在孤独地自我质疑并尝试完成“创造一种新的电影”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最终悲壮失败的故事——比《八部半》更令人扼腕叹息。戈达尔的举动无异于堂吉诃德挑战风车,但安娜所谓的觉醒也不过是离开戈达尔的革命电影,去担任一部意大利软色情片的女主演(简直嘲讽到了极致)。最终影片唯一的主角当然还是近乎小丑的戈达尔(忽然想到如果能用40岁的伍迪艾伦来扮演这个角色会多么的出彩——当然路易·加雷尔真的完成得很好,他的敏感、脆弱起码值一个凯撒奖或是欧洲电影奖的影帝提名),而最高级的喜剧正是这种在嘲讽之余令人难过,主角令人发笑却又引人同情的喜剧,更难得的是这部影片同时又有着极为精致和高级的形式,还难得地能引入电影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反观无比重要的1968年——跟这个一比,其他的简直都是噱头。
硬要说点遗憾的话,大概最主要的是对1968年的戛纳电影节只能通过广播报道来交代,而并没有再现(实话说片中对五月风暴的再现已然很棒了);同时并没有对五月风暴的终结极其后续影响,显得不够完整——当然这一点也可以理解成戈达尔最终的逃避。片尾戈达尔在意大利探班时候的企图自杀一方面有点太情节剧化或者说是矫情,另一方面也使得结尾欠缺一个视觉上有所提升的场面;而最后落到《东风》上,其实也有点力度不够,如果稍稍往思想上面翻一下可能会更好。但言而总之,本片的完成度甚至比《艺术家》更高,关键是它更为欢乐(居然还有专供中国的笑点),一扫前几日的疲惫,我差点手一抖就拍出个本届最佳……
人有轻蔑你有敬畏。基本就是个恶搞喜剧,导演在迷影复古以及喜剧方面的才能尽情发挥,一方面完全复原戈达尔作品的形式,美术、剪辑,间离……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恶搞和吐槽,比较嗨
非常轻浮、浅薄、符号化,装B之作,摄影布景演员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带领的人和跟随的人都洋洋得意;创造的人和重复的人都满心欢喜。
他需要一副不会碎的镜片、一双不会滑倒的皮鞋,以及一位知己般的女人。现实却是他粘了一手指胶水、废了一整卷胶片,带着一份注定破碎的爱情上了敬畏之船。潜艇下沉到艺术的深海,他的生活也置于密闭的真空。戈达尔的刚愎变成爱情中的毒药,自负成为创作里的独裁。他为爱情死过一次,又因电影重获新生。
作为狗蛋儿黑慕名前来观影。其实各位看完愤而给低分的朋友的评价已经让我感到乐不可支了。我很少干这么狭隘的事,但今天必须快乐地狭隘一回(更新,在被戏仿手法恶心了数次后突然能接受并看下去了,看佢自黑太好笑了,满意(我对狗蛋儿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深了
形式玩儿出花样的小品喜剧,比起主竞赛更适合作为开幕片或者70周年献礼,斯塔西马汀比原型好看太多了,简直理想型。
哈哈哈哈哈,实在太搞笑了。片子又可以叫做《戈达尔和他碎了无数次的眼镜》。用戏访戈达尔的风格,塑造了一个又丧又蠢、大男子主义、自我中心、还有点小可怜的戈达尔。听说导演拍完电影,第一时间寄给戈达尔,请他提提意见,但戈达尔没鸟他,还好戈达尔没看。。。。
庸俗化革命也是时代症候之一
看好70周年纪念大奖。全场欢腾。阿扎维修斯真是戏仿吐槽高手,这片子模仿戈达尔的手法,比他「艺术家」模仿默片的完成度还好。黑戈达尔之余顺手黑了五月风暴,最后连带着把68年戛纳电影节黑了个透。看样子可以发个个人年度十佳了#2017个人观影十佳#
有一点做得好,就是影片的自反性:将叙事嵌入了这次叙事本身所描绘和记录(或恶搞)的现实中,因此呈现的效果是超过了简单的布景模仿,而稍稍触及到了戈达尔本人。同时,如果观众能够看到最后能产生厌恶——戈达尔自相矛盾摇摆不定恰如我们每个人——电影其实就及格了。但整体还是有些肤浅。
关于戈老头中年时期的纯爱故事:从“我一开始就知道她会离开我”,到最后“我那么努力让全世界其他人都不喜欢我,然而你居然也抛弃了我”。细节各种致敬,导演特别特别懂,夜车反光、唱片卡带、裸戏吐槽、潜台词字幕、与观众对话都是神一样的梗,太可爱了。作为被戈老头嫌弃的影迷的一员,表示满足。
满屏全是小聪明,却无任何可回味的智慧。愈发觉得Michel Hazanavicius是个饶有趣味的投机主义者。
导演用戈达尔风格的影像构建戈达尔的影像(新闻、漫画随意插贴,超长推轨横摄,音画非完全对位,红蓝黄色块铺张,打破第四面墙),影片展现的是一个走下神坛,醋意浓浓的戈达尔,这让那些用散落碎片捏塑起一个他们自己一厢情愿想让其成为那个戈达尔的影迷们感到了侮辱,但这可能就是真实的戈达尔。
創作者當然可以「笑」當時的Godard,連他在80年代尾也要來一次重構自身,但抽空了各種問題,難道Godard 只是一個和戀愛、生活過不去,陷入中年危機的藝術家嗎?(這就是回到平凡人的方法?),正如我不明白電影為何要「戲仿」他的電影裡各種片段,一個以「主流」製作成功的電影導演,真的能去拍Godard嗎
本来困得不行,笑精神了,太搞了。从头到尾一脸丧的戈达尔,哈扎再次把形式玩出了新花样,用疙瘩的方式刻画出一个自私刻薄、大男子主义、可怜可爱的疙瘩形象。“政治就是左右脚,最终都会想光脚”、“我连疙瘩都不是,我只是扮演他的演员,而且是个烂演员!”、“谁TM会去戛纳这种电影节?”女主真美呀
一个傻了吧唧的戈达尔。
黑的漂亮,仿的漂亮,Stacy Martin更漂亮。你问我资辞不资辞,批判1968我怎么能不资辞?(导演Q&A说戈达尔艺术上天才政治上he sucks简直太对了,Stacy Martin真人比银幕上还漂亮!
开心就好
馬汀的肉體,在我的眼裡真是完美~構圖、配色佳。加瑞爾真會‘毀’自己⋯
本届戛纳个人最佳。手法复杂多样,花式间离让人目瞪口呆。戈达尔、伍迪艾伦都成为哈扎纳维希乌斯的食材,包裹在一个爱情的外壳里,简直外香里嫩。路易·加莱尔奉献了顶级表演,把戈达尔这个智商超高情商超低的怪咖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对电影制作探讨极深刻,也是一次历史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