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男孩奥赫(昆东•亚伦 Quinton Aaron 饰)自幼父母离异,无家可归。不过,木讷的他却因为极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天赋,幸运地进入了一家私立基督教高中。虽然,他科科零分,但是一些细节却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一次排球比赛后,他主动收拾垃圾的行为,引起了陶西一家的注意。于是,陶西太太(桑德拉•布洛克 Sandra Bullock 饰)决定收养奥赫,并把他培养成橄榄球选手。陶西太太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同时,陶西的儿子还帮助奥赫训练,使他很快地融入了橄榄球队的生活,不断激发运动的潜能。终于,在一次比赛中,他因出色的表现崭露头角,开始获得了球探的关注,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甜蜜和麻烦……
本片根据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原著《弱点:比赛进程》(The Blind Side: Evolution of the Game)改编,取材自2009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选秀状元迈克尔•奥赫的非凡经历。荣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Sandra Bullock)。
直找不到什么好看的电影,要么太暴力,要么婆婆妈妈的不知道讲什么。但是今天看到了一部电影《弱点》,开始还以为是专门讲什么心理学的东西(和恐怖惊悚电影一类的)。但是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一开始看了就引人入胜,时常伴随着淡淡的感动,触动你的神经,让你时不时的眼泪充满眼眶。导演的尺寸把握的恰如其分,当你眼泪要流出来的时候,却又出现了轻松诙谐的内容。 看了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很有阿甘的形象,但是让你感觉或许比阿甘更真实。
《The blind side》是我大二时,外教在课堂上放映的。当时译作《盲点》,之后不知何故全网用了《弱点》这个翻译,在此不做市场价值判断。单从笔者观后感的角度,《盲点》确实是更好的诠释,原因何故?先从迈克这个孩子说起。
迈克是个典型的问题少年。首先,谈谈什么叫“问题少年”。
依笔者仅仅一年的教学经验,所遇“问题少年”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物质条件缺失的少年,什么是基础条件缺失?在此用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儿童时期的孩子因种种原因而缺失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出现偏离,长期生活在恐惧与孤立的空间中,创伤形成,问题自此而生。这样出身的孩子,大多内向而胆小,无法建立自信。
一类是精神缺失的少年,笔者认为,儿童在满足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后,在尊重需求与自我需求上出现问题,屡屡受挫。可能是监护人的忙于工作而冷落,可能是离异家庭而带来的巨大变故,可能是监护人的强势要求·······总之在得不到尊重需求后,屡屡受挫得不到肯定的孩子也许会出现拒绝交流,反抗叛逆甚至暴力行为。
最后一类,则是物质与精神都得不到满足的孩子,这类孩子十分棘手。缺失的物质需求让他们胆怯,不敢发声。而精神需求的缺席,使他们抗拒外界,紧闭内心。也即,该儿童一层出现了创伤,儿童时期在惨淡与恐惧中度过。二层出现了大门与锁,将“流血的伤口”紧锁在内心。不示众,不求助,放任自流。
毫无疑问,电影中的迈克属于第三类,除了生理需求(影片开头甚至连生理需求他都没法满足),他的任何需求,都没有得到过满足。
所以,电影中的迈克是怎样的孩子?
先来看“大迈”的出场:
寄人篱下👇
母亲沾染毒瘾👇
毫无依靠👇
只三句话,我们就能得知迈克的安全需求与社交需求完全没有得到满足。
接下来,是老师们评估是否能录取迈克的镜头:
看半天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老师👇
关于迈克的材料十分有限,连年龄都没有——没有ID的人,即得不到社会认同的群体👇
甚至没有出生证明,不知道父亲是谁。👇
由此可见,迈克得不到过多社会认同,社会不认同即无人权,无人权即得不到尊重。好了,迈克的精神需求也是一片空白。
那缺失需求的迈克是怎样一个人呢?
首先,他的最显著特征是不言语。无论是在学校里与老师的交涉,还是与同龄人的相处,迈克无疑是被隔绝的那一类,他不说话,或者只说一二词,从不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是众目睽睽下的沉默者,是众声喧哗下的空白地带,是灯下那漆黑的一片······
然而这样的迈克,背地里也是个情感丰富的人。
他是寄人篱下的“害怕少年”,听见主家的争吵而独自在暗夜里哭泣。
他是会偷偷写下内心独白,然后扔进垃圾桶的“沉默少年”
他是会在赛后默默捡起馆场垃圾的“细腻少年”。
他是生物测试不会写,而在洗衣房偷偷看书的“努力少年”。
注意看!手里拿的是生物书。
他是听见生父过世而“无动于衷”的“奇怪少年”
他还是一个占得小便宜而偷笑的“调皮少年”
通过这几个场景的转换,迈克的暗面为人所知。首先,不能忘记他是一个“少年”,是还没长大的孩子,心智不足以成熟到可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人事与惨淡的人生经历。因此他在遭到主家嫌弃后,落魄潦倒地流落街头;他不能理解自己生活在白人的世界,他会有自己的“小嘀咕”,所以他写下了《白墙》;他对唯一一个对自己宽容的生物老师,悄悄地以自己的方式回报——在洗衣房复习生物;对于素未谋面的生父过世的消息,他内心五味杂陈不知作何表示;更重要的一点,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惨淡的人生并没有使他在“诡计”得逞后愁容不改,他会偷笑!!!笔者认为“偷笑”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这部影片起码半小时内,他唯一一次发自内心露出笑容的镜头。
不过,迈克的暗面不止于此,电影还插入了两个易为人忽视也是迈克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未知面:
惊为天人的运动天赋👇
以及“自我防御能力”超高👇
对于迈克这个角色的背景阐释,影片做到了中规中矩,自外而内,从旁人到角色本身,从明至暗地为观众一层层剥离出一个充满“问题”的问题少年。
迈克落魄街头,偶遇有钱善良的陶西一家。被陶西太太捡了回家,从这里开始,陶西一家的强势介入,以不经意的爱之名,润物无声地瓦解了迈克的外层心理防御。
首先,陶西太太的强势介入,令一直得不到重视的迈克无法应对,
第一次偶遇迈克时,陶西太太霸气三连问👇
瞪眼睛👇
迈克下意识地点头(骗她)👇
陶西太太察觉他在说谎,帅气反问!
面对陶西太太的一连串问句,迈克最终说了实话(摇摇头)
第二次把认真叠好被子默默离开的迈克揪回来一起过感恩节时,陶西太太“不经意”地给了迈克一次丰盛的感恩节。
全家取完餐后,陶西太太又找不见了迈克身影(迈克这么大块,怎么总找不到呢?)
迈克一个人默默坐在餐桌吃菜,无法融入。
于是陶西太太关掉电视,全家老实围坐着过感恩节。
小女儿柯林斯与迈克牵手祷告。
迈克睁眼偷瞄祷告的这一家,大概他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可思议吧。
陶西一家很快地开始着手进入迈克的生活,
以沙发为借口,为其准备房间。👇
陶西先生偷偷填上了迈克的紧急联系人👇(陶西先生真是又帅又暖!)
圣诞贺卡上,迈克上镜👇
SJ自告奋勇当上迈克的私人教练(我也希望不想学习时有这么一个小可爱来督促我!)
再放一张小可爱,有模有样的呢!
成为迈克的法定监护人👇
陶西一家的努力,逐渐瓦解了迈克心中的防御。他们的介入在常人看来是是有些不合情理的,不求回报地付出,毫无芥蒂地完全接纳一个黑人小孩,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规划未来。正是在这种不合乎常理的介入中,他们拆卸了迈克为自己所设的外层防线,那道紧闭创伤内心的大门。从未被别人认可的迈克,开始崭露自己的人格,开始学会交流,开始交出自己的信任。
在学校里跟着“小大哥”SJ混·······👇(社交需求)
与老师对话👇(社交需求)
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下意识地说谎。👇(尊重需求)
有想要争取的证照👇
帮助小朋友👇(社交需求)
在陶西一家给了迈克安全而温暖的环境后,迈克内心中白墙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他内心强大的自我修复。
曾经看过一部小说,是孙惠芬老师的《寻找张展》,文中的“张展”也是一个问题十足的少年,童年少年的创伤令其有着无法被世人理解的脾性。而成年后的他,却选择在聋哑学校做美术老师,在临终医院做志愿者,他用自己的柔软,治愈着那些伤痕累累的躯体与心灵,在反哺世人,在自我需求的满足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我想,迈克也是这样一个人,充满创伤的童年在得到疗愈后,他选择了以保护自己的家人,这样的方式报答。迈克最终的强大,是教练对不公裁判吼出的这一句:
笑了,有没有!
迈克笑了,他知道,终于有陶西一家以外的人,将他当作成员看待了。前文中提到,迈克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超高的分数,而当教练吼出“i will defend him like he's my son”的时候,他获得了充分的尊重,开始以“自我”而非“他者”行动,自我需求爆发,为其带来了强大的力量,使得球队载誉而归。迈克一打成名了。👇
甚至说起了美式冷笑话👇
像不像一个孩子?
迈克的内心融化,他卸下盔甲后,开始像孩子的内心走去。开始回归自己的本位,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影片后半段,迈克在陶西先生的启发下,写了一篇关于勇气与荣耀的作文:
Courage is a hard thing to figure. You can have courage based on a dumb idea or a mistake, but you’re not supposed to question adults, or your coach, or your teacher because they make the rules. Maybe they know best but maybe they don’t. It all depends on who you are, where you come from. Didn’t at least one of the six hundred guys think about giving up and joining with the other side? I mean, Valley of Death, that’s pretty salty stuff. That’s why courage is tricky. Should you always do what others tell you to do? Sometimes you might not even know why you’re doing something. I mean, any fool can have courage. But honor, that’s the real reason you either do something or you don’t. It’s who you want to be. If you die trying for something important then you have both honor and courage and that’s pretty good.I think that’s what the writer was saying; that you should try for courage and hope for honor. And maybe even pray that the people telling you what to do have some, too.
一向没有勇气的迈克,开始谈论“勇气”,并悟出勇气之向,该为“荣誉”。我们不难知道,迈克正在重建自己的世界观。或者说,他正在建构自己的世界观。
童年的遭遇给了他向内的性格和柔软的内心,他缺乏爱,而蓄积爱。陶西一家的进入,他有了向外的张力,他又了勇气,甚至懂得为荣耀而战。
这,大概是教育者们对孩子的教育中,最想看到的结果吧。
这部影片没有典型的剧情冲突,仅有的冲突所占比例也仅一个片段而已。一切都顺其自然又温馨感人。当然,缺少冲突情节使得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两极分化。一方认为这不过是美国式的“假博爱”,心灵鸡汤加励志校园电影的套路,没意思,不够吸引人。 另一方认为这部影片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它不以冲突来吸引眼球,对边缘孩子的普世关怀,使人觉得感动舒服。
我是一个对教育类电影十分热忱的影迷。从大学开始,每年都会回看固定的几部影片,而这部《盲点》也是其中之一。最开始看,是大二,那时我是站在迈克,即孩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迈克的身世,经历令我动容,得不到的认可也让我有些感同身受。
而今,做过一年志愿教师之后。我再一次回顾这部影片,我的关注角度发生了转换,迈克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我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让迈克变成了大迈?伤痕累累的他是如何应对这残忍的人世?他背面是否有不符合他身世的元素存在?陶西一家是如何瓦解迈克的“心墙”?迈克又是如何重建自己的内心?······
因此,以曾经的教师的立场,《盲点》不失为一部好影片,人性关怀与普世价值的传达是打动我的点,但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的家庭教育并不以语言劝导为主,他们对迈克甚至是自己孩子的引导,没有大谈空泛的人生理想与规划,而是提供给孩子必备的需求后,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虽然迈克最后还是跟随陶西家的脚步,去了密西西比大学,继续打橄榄球,但这是迈克自己的意愿。这样的方式,是润物无声,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赋予孩子完全的张力。
另外,对问题少年的关注,也是我所力荐这部电影的原因。弱势群体是电影或小说常用的素材,而《盲点》中确也关注到了“边缘少年”这样一个群体。“边缘少年”正是那些社会所忽视的群体,他们是社会里的被弃者,是未来规划里的“隐形人”,是我们的视线“盲点”。而电影并没有宏观的历史角度社会角度,没有种族主义的升华或女性主义的宣扬·······仅凭迈克和其两三个黑人朋友的生活境遇,与上层人聚餐的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仅此两段镜头的演绎,我们便得知边缘少年的生存空间与状态。《盲点》出其不意的地方更在于,它将这一切“常态化”演绎,黑人与白人的融合,教育背景的差异,阶层的差距并没有使得迈克与陶西一家有过多的摩擦抗拒与不融合。电影中没有提出的宏观的话题,却也让人深思。陶西一家是以“润物无声”的姿态介入迈克的生命,而这部电影,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介入到“边缘少年”的话题中去。
普世价值一直是人们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在商业化社会的今天,物欲与个人主义盛行,普世价值是否有其生存空间?
这两日与一个外教探讨教育的问题。他说,就目前来说,他是不会有想要孩子的想法。
我问其原因,他说这个世界对孩子太不美好了,或许只有当世界上的人将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对待,只有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存在时,他才值得去养育一个孩子。
撇开他这空泛也不切实际的理念,我想到了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世界。《盲点》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这样一个理想世界。许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抨击,很大方面来自于这部电影的普世价值观,他们不认为这样的普世价值观是应该存在的。
而这部影片,正是改编自真实故事。
所以,普世价值观真的不该存在吗?普世价值观真的不能成为国民情怀吗?
笔者在此不做价值判断,仅持乐观态度。
后记:昨天与人争论教育问题,回来后又看了一《盲点》。有感而发,在自己的公号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写不动了,作业还没做完,先这样吧。
愿内心柔软而胸怀天下的人,能多一点!
看了《弱点》这部影片,想起了一句话,生活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那个喜欢打橄榄球的黑胖子奥赫,可怜的身世却掩盖不了他的运动天赋,他的木讷自卑在寄养家庭的爱和帮助下,渐渐变成了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他自己的努力。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世上本没有可怜人,越是觉得自己可怜也就成了可怜人。
做最好的自己。
我从未有过这个——一张床!
太感人了,在电影院笑着哭了。 男主角演的太好了。在美国看的第九部电影。
桑德拉布洛克 迎来事业第二春!
励志的成长史
啊哈啊啊 只要每个富婆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真实感动
为什么你要去密西西比大学?因为我的家人都在那读过书
很温情的电影,和常见的美国大片不一样
一开始,老师那里我以为会有冲突,结果没有,兄弟姐妹那里我以为会有不愿意接纳他的意思,结果也没有,夫妻会因为到底要不要收留他而激烈争吵,最后居然还是没有,没有,都没有,这是一部有很多很多好人的电影,看电影都说喜欢看冲突,可是真的关心一位角色的话,我愿意看到他生活在这样的世界。
桑德拉布洛克的演技,莉莉柯林斯的惊艳
关键是你是什么人,还有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ps,不管是否太美式温情励志,但他始终是真实发生并且存在着的事情。★★★★
給劣評的人們新賽季開始記得要去看看烏鴉隊的比賽!!!
本来四颗星 看到片尾的那些真实照片真是忍不住~很感人,桑德拉布洛克很赞!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为这装逼温情打二星,但看到结尾发现竟然是真人真事,好吧,人性还是光辉的,四星
比我期望的还要好,一个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好电影,励志、温情+美式幽默。妈妈不是自私的功利心,而是真诚付出,呼吁有能力的人们拿出自己的力量拯救那些边缘孩子。桑德拉.布洛克给出了她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表演,但仅仅是突破称不上很出色,不过仍然希望上帝把今年的小金人赐给她~
励志温情,值得一看。
复读一下这段话:一开始,老师那里我以为会有冲突,结果没有,兄弟姐妹那里我以为会有不愿意接纳他的意思,结果也没有,夫妻会因为到底要不要收留他而激烈争吵,最后居然还是没有,没有,都没有,这是一部有很多很多好人的电影,看电影都说喜欢看冲突,可是真的关心一位角色的话,我愿意看到他生活在这样的世界。正因为这些我想象中的冲突没有发生,我才对这部电影充满好感。
看了觉得假,但它居然是根据真事儿改编的。这让我感觉很复杂。
傻大姐傻大婶和傻大个儿,统统都爱!
也不知道说啥,但愿每个被遗弃的孩子,都能像Mike一样遇到温柔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