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男人(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饰)生命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时幸运的送奶工;第二阶段婚姻出轨爱上情人(莫妮卡·贝鲁奇 饰),第三阶段出家为僧。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2016)
这部是两届戛纳金棕榈得主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的新作,库斯图里卡在内地的口碑很高,人气不怎么旺。这部的资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豆瓣标记看过的人数刚过三千,评价也不温不火,和库斯图里卡之前的作品相比,甚至有库斯图里卡已经江郎才尽论调,鲤鱼觉得这部和之前库斯图里卡几部殿堂级的作品相比,属实有一些差距,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片,鲤鱼给8分。
果说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很难懂我同意,可是要说他电影Boring,我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的。这部和老库以往的作品一样,诙谐,浪漫,癫狂,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这部可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绝对不无聊。
从其他任何角度批评这部电影,我都可以接受,毕竟一部再好的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是正常现象,可是这部无论如何都不能用无聊形容。
今日被奉为神作,可以进入文艺青年装逼十大电影的《地下》,刚出来时同样也是骂声一片,老库挨骂不奇怪,可被骂无聊很奇怪。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一部充满了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电影,无数个看似荒诞离奇的桥段,只看一遍真能了解导演的用意吗?只用无聊来定义属实太草率了。
忘记那部了,可能是科波拉的《教父》,库布里克看过十遍之后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以库布里克的电影修养对一部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看过十遍之后,才给出评价,这绝对不是夸张。一百多年来有很多电影是在反复的研读和解析之后成为经典的,比如希区柯克,比如奥胖。对一部一知半解的作品过早的定性,将失去很多看电影的乐趣。
之前说过当代库斯图里卡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这个定义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鲤鱼很着迷,但是受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此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看第一遍时对于整部作品的理解,好的时候能有五成,不好的时候也就三成左右。这个鲤鱼有些偏执,我觉得是好东西,可我又没法理解,我会之后看很多遍,有些永远也看不懂就放弃了,有些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会逐渐理解的更多。这类电影我也喜欢每次看过之后,搜索相关影评,很多高人的见解受益匪浅。
这部我现在只看过一遍,我的理解肯定不具有权威性,我想这部在之后的很多年,会有人不断的重新解读。我的看法算作抛砖引玉,这些看法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几年之后自我否定也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烂俗的爱情片,爱情只是象征着库斯图里卡对祖国的爱,这个祖国甚至不是塞尔维亚那么简单,这个祖国甚至可以扩大到前南斯拉夫。而电影的主题还是库斯图里卡心底永远的伤痛波黑战争,正向他所说的那样这场战争“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
我之所以人为导演对东欧社会主义时代还有留恋,这里注意!不是说老库是个白左,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无关,再糟糕的时代对经历过的人来说也会有美好的东西值得怀念。是从电影中的这个桥段,莫妮卡贝鲁奇在收容站只看的一部电影。1957年前苏联电影《雁南飞》,这部电影的意义这里不多复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库斯里亚卡这里是致敬,是在缅怀,是对自己电影艺术启蒙的追忆。电影不只是奥斯卡,电影手册,旬报十佳,当年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出过很多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那只闹腾杀人的老吊钟,这里我觉得是库斯里亚卡悲观的民族历史观。这只奥斯曼帝国的老钟,时至电影的年代还在不断的让塞尔维亚受伤流血,而奥斯曼帝国在世界地图上消失,这时已经七八十年了。但是整个大南斯拉夫地区的各族人民百多年来从来无法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奥斯曼,德国,苏联,到之后北约,电影中导演多次表露出这种悲哀,列强决定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些国家和名族的命运,而不是他们自己。
老库骑着毛驴,挂着牛奶桶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却毫发无损。而在双方停火结束之前厨师还在悠闲的做蛋糕。我觉得老库是在表达自己对波黑战争的判断,虽然库斯里亚卡自己是塞尔维亚人,这部里却没有一处明确塞族的立场。换言之库斯里亚卡认为,无论塞族,穆族还是克族之争都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打的再激烈死的人不多,极端夸张的表现手法就是不死人。而电影的后半部分当北约的维和部队介入之后,则是尸横遍野,一片焦土。
女神莫尼卡贝鲁奇,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而是美好的家园,幸福安详的生活,牛奶配送员和她之间也不只是爱情,莫尼卡贝鲁奇代表着库斯里亚卡珍爱的一切。这里吐槽下,再性感的女神,年过半百来象征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有点显老。
三个不死小强,不能确指北约列强,当然波黑战争时期,俄罗斯解体不久国力衰弱,敢怒不敢言,闷声做缩头乌龟状不假。但是时间线放大,俄国人对斯拉夫地区各个民族下的黑手也不少。这里库斯里亚卡还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些东西方列强,不是掠夺,而是要将老库珍爱的一切彻底毁灭。很多人评价电影的后半部无聊的很,可是对于导演来说,上天入地,历尽磨难却还无法保护自己珍爱的一切,不恰好是一种痛彻骨髓的悲哀吗?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鲤鱼并不敢确定自己的看法就是对的,但是这部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部无聊的电影。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只看了一遍,有些背景没经过考察就开始猜测,这里更新纠正一下!Sorry!
故事背景是在波黑战争,女主就是一个落难新娘,作为污点证人正被一个英国将军追杀中,没有什么传奇的背景,不过据说三段剧情都是基于真实故事和一些传奇改编。
--------------------割---------------------------------割---------------------
看之前还以为是六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去的时候已经迟到十分钟了,不过似乎没错过多少。从机械大笨钟开始就发现这是个诙谐幽默的电影,还加入了各种有意思的动物互动,实打实的民风淳朴,全篇也没什么累赘。主角则是为前线配送牛奶,牛奶提供方是一个挤奶工 Milena (女二)的农场,女二很开朗,再加上她照顾的老奶奶。女一则是在某一天从一个难民营被救回来的,女二哥哥(是个光荣的军人,我估计等级不低)的未来媳妇。但这个为平凡的生活埋下一颗地雷!精彩的故事往往就这么开始了。首先就是男主和女一的一见钟情。Oh, NO!
男主是谁?学音乐毕业的好学生,一搞艺术的,却很不幸碰上了战争年代,干的是冒着生命危险送牛奶的活。也是动物的好朋友,喜欢拿着望远镜观察周围,蛇喝牛奶奇观就是这么被发现的,好奇心驱使他开始用牛奶喂蛇(这种细腻的性格怎么归类?哪位专业的解惑一下)。
女一作为一个落难新娘一直在逃亡中,被救回来后过上了做挤奶工的桃园生活。不仅能帮助男主缝上掉落的耳朵。。。还能在屠村清剿下独自躲过一劫,也算非常幸运了。
当然剧情发展不会那么迅速,主要还是靠女二这个催化剂。这里要提一下开头的那个能伤人的机械大笨钟,维护修理这个大笨钟是必备工作之一,女二因为这个手背受了伤,这是背景。女二哥哥是个军人,所以在当地地位也不低,和当地人很是其乐融融,晚上就着音乐和酒玩的非常开心,其中,有两个手下来要求赶走女一,女二则站在哥哥这边坚决反对,两个手下还准备和女二谈判,呵呵了,居然想和女人谈判。喝到深夜,下起大雨,女二雨中醉酒起舞,然后就倒下了,手背肿成了一座山,并得到了男主的关心。女二本来就喜欢男主,这下正好,主动提出和男主结婚,趁着和哥哥一起,两对儿啊!女一这个时候突然也受伤了。。。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奇幻
不久战争签订了和平协议,大家都非常高兴,哥哥 Zaga 也回家了,正是办喜事的时候。但是女一已经不对劲了,主动拉男主进入小房间,可惜还是被女二发现。此时将军还在大喜的气氛之中处于蒙蔽状态,看着二女撕逼估计还想着以后怎么协调家庭关系。男主碍于身份则配合着女二,虽然对女二完全没兴趣。
和平协议是签了,但是英国将军是不会放过污点证人的,该来的迟早会来。然后特种部队趁着男主送牛奶回家结婚之前屠村了。最重要的是将军和女二居然都挂了!女一则躲在井底,真正的奇幻正式开始!剧情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二人逃亡过程,逃亡历程没有表现的那么艰辛,尾随的三个特种兵表现则有点二,毕竟喜剧片嘛,而且也不是办什么正事儿。爱情也是在这个时候升华到了最高峰,堪称魔幻。飘过长河,跳过瀑布,翻过高山,途中也见识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不过女主的命运似乎是注定的,最后也开启了男主的第三阶段。
电影描述的很奇幻,借用了很多动物的互动,也有不少隐喻。我也查到有介绍说,影片就是来源于真实故事。但也有不少疑问,里面男主演员就是导演,所以是不是对角色的把握可以非常到位?女一曾经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女主,是不是也算角色也非常适合?最大问题是他们年龄太大了,难道是年轻演员不能达到要求,演不出效果么?
看过其他影评,想说明一下:
我看全片后关注点根本就没在什么战争与和平上,因为剧情也没有特别的去描述战争,反而特意去淡化战争的伤害了,连耳朵掉了都玩一样。
那影片是歌颂爱情吗?我倒是感觉仅仅就是男主馋女主,女主则期待平凡和爱情,看到可爱的男主最开始就想调戏一下吧。后来逃亡时,女主反正就是逃亡,男主完全就是处在痴迷状态。没有躲到其他人家里捣乱,倒是有点赞赏两位主角的良心了。
今天算头一回写影评吧,我这个外行居然能闲下来写影评了!写的不对的,做了一些修正。如果都能看到这里了,那辛苦点个赞呗!
“如果你死了,谁还会记得那个女人和你们的爱情”,这究竟说的是战争中渺小又伟大的爱情,还是南斯拉夫这个已经消失的国家?!当科斯塔背着石块蹒跚登山时,那不就是西西弗斯么,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上帝面前做着英勇又无畏的抗争!
上一次看《地下》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后半部分内战再起时,黑仔追着马高围着倒立的耶稣绕圈,而这部电影的结尾,掠过地雷告示牌的墓碑,镜头旋转拉起,则是科斯塔用一颗一颗石块垒起一片无名的墓地,虔诚的记下自己和那些死于战争中伟大的爱情,就这两个镜头,让我对库斯图里卡膜拜到不行,个人的宿命,民族的宿命,国家的宿命,无限轮回中的无奈、悲苦和斗争,都被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更不用说那些动物构成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及动听悦耳的电影配乐。
虽然这部电影的水下和《地下》水下雷同,可爱情就是浪漫的,如此浪漫唯美的拍摄手法重复多次又何妨,就算看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也不会腻烦,当然,前提是看库斯图里卡电影拍摄手法的重复,因为这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如果其他导演用,能不能如此恰到好处就不一定了。
现在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是我最爱的电影导演,原本今天北京是沙尘暴,纠结许久还是决定前往电影资料馆观看,正如导演所说,他的电影绝不boring,能把一个已经解体的国家、多灾多难的民族史拍摄的如此有趣,如此可爱,如此欢快,如此魔幻,又如此现实,这世间只有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了吧!
虽然不爱电影中的将军哥哥,但他竟然问了科斯塔康德那句最有名的墓志铭,虽然我知道,这世间,过去,现在,和未来,还会有无数战争,无数苦难,个人的无辜死亡,民族的无情被屠杀,国家的被迫消亡,但我相信,只要康德的哲思之光在,只要还有无数人像科斯塔一样的善良,只要西西弗斯的精神仍存,人类就还有丝丝希望。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On the Milky Road,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电影,私以为电影名的中文翻译《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有点故弄玄虚,不过大概也是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吧。观后有感:
一、整部电影个人风格极其强烈,各种暗喻的符号比比皆是,一身血水的大白鹅,喝牛奶的蛇,古老的大钟,井里的蝴蝶,片尾的彩色鹦鹉,无一不是导演传递感情的工具,然而并不会觉得突兀,能够有情感上的共鸣。
二、用优美的塞尔维亚自然风光做背景,为片子增色不少。背景音乐选得极好,风格类似《第二圆舞曲》?《Larrons En Foire》? 情感基调是悲的,但是用欢快的节奏反衬,充满戏谑和无奈。
三、人物个性也很突出,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性格特点,帮厨、杀手、牧羊人,这些小配角都是推动情节、交代剧情的因素。
四、听说有莫妮卡女神特意来看看。西西里之后她演过的角色都没有留下什么涟漪,这个角色真的可以脱离西西里了,不会再认为她只有西西里的传说。
五、最后部分男主叫女主放弃逃亡因为不值得,女主说不,这是她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说到底战争是原罪,没有战争就不会有杀戮,就不会有生命的消亡爱情的毁灭,主人公也不会经历这些“奇幻人生”,用生命和爱情的美好反衬战争的罪恶。
六、喜欢结尾部分幻想的结婚场景,飞满金刚鹦鹉(目测是),这是长寿并且长情的鸟类,颜色很鲜艳美丽,象征爱情,简直神笔,主题也得到升华,完美。
第一次看老库的电影,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一见如故”最为合适。
如果要找一个全片的文眼,我会选择这句台词。对着鹰鹫称兄道弟,首次提起梦这个字眼,各种意义上都预示全片主题:荒唐一梦。
从战争开始,老库饰演一个幸运的配送员,他穿梭战火之中却总安全无虞,“幸运”一词,也成了男主角的人物弧光。全片很容易就能讲完:男主被两个女子所倾心,其中就包括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新娘。幸运的男主,就这么在她们之间周旋,可本该举办的婚礼,被战火打断,角色们一个一个死去,只剩下男主和新娘用尽办法躲避士兵的追捕,最后新娘也死于枪口,而幸运的男主,再次幸运的活下来,出家为僧。就像做梦一样离谱。
幸运一词在男主身上尽显,可到最后,周围的人一个个地死去,才发现这或许是最大的不幸,最后渴望自杀的男主选择活下来,正是为了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为什么说公路片呢,因为男主走的实在太久了。片名叫做On the milky road,而全片也紧紧契合着这个主题,男主的一生,似乎一直进行着一场路上的追逐,年轻时在硝烟中送货,为了躲避追杀,一次次的巧妙逃亡,后来出家为僧,更是进行着一场灵魂的修行。
除此之外也逃不开荒诞。饮奶的蛇,边跳边下蛋的鸡,还有屡次出现的鹰和驴,都让我想起了少年派里动物喻人的手法,诡谲而又神秘,之所以我觉得“一见如故”,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而这些“神奇动物”的出现,塑造了整个电影背景的荒诞感,魔幻现实的主题也就这么被刻印了下来。
我对这电影本没兴趣,最吸引我的或许就是莫妮卡贝鲁奇,但看完后观感太过特别,细细想起颇有姜文风范,可再一想,或许说姜文有老库风范更合适8⃣️,相比姜文拍的不少艺术商业两头不讨好的片子,倒觉得这样一本正经扯淡的荒诞戏更合胃口一点。对了,这片子配乐也很不错,节奏感很好,据说导演之前玩过几年乐队来着。
愿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milky road上,正如永远幸运的男主,和那场永不停息的追逐。
今天在赤塔电影节看到,是参加比赛的影片之一。库斯图里卡保持着自己一贯招牌似的导演风格,战争、奇幻、音乐、人与动物的“杂耍”、快速饱满的画面及声音组接,复杂、魔幻的场面调度,等等,还是显示了大师极强的制作能力和奇思,但多数不是妙想。片子过长,因为主要人物的三角或四角命运无足够的发展变化,光靠场面、奇观就很难吸引观众眼球了,更不要说思想感情的表达。还有自恋式的自己出任男主角,他倒是过足戏瘾,形象太老,又无魅力,丢分不少;只有尾部15年后成为僧侣部分才较合适。
电影界有许多成为“大师”的人,往往自我膨胀,恣意地随心所欲,在作品里炫技、炫富;身旁多是吹捧献媚的人,难得听到真正批评、置疑的声音,所以作品常常大而无当,败笔不少。这样的毛病和现象在中外影坛上屡见不鲜,人人都可看得清楚,就是大师自己往往不知道。可悲,可叹!
三星主要给其绚烂的制作团队。
库斯图里卡说:评价我电影唯独不会/不能有boring这个词。
老库三板斧,婚礼,战争和动物。库老三主题,死亡,重生和离去。大师老兮,美人迟暮,众舞不如独舞。
电影最大的敌人是完全的自然主义。看似炮火连天,实则心如止水。姜文只学了个皮毛,差得还远。
用鹅来象征那些强国,满身是别人的献血,从而带来自己的食物,最终也难免被烧到羽毛。那些羔羊就像无辜人,在慌乱中被杀掉,正如他们的对话,你的美貌,我的善良,都为我们带来不幸。魔幻现实主义的情节,真的是一流的反战电影。
超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 前半部分不错 鸡照镜子蛇喝牛奶隼和驴粘人通人性等 利用这些反动物习性来构建出一个战争中动荡不安但不乏多姿多彩的村庄生活 具有很强的反战意义 可是遭三个傻兵洗劫以后整个片子变成了沉闷的风景片 哪怕结局感人 也掩盖不了过分拖沓的败笔。多加一星给两女主 太美了!
银河路的翻译其实很牵强,这就是挤奶路啊。第一段让人想到《通往蜘蛛巢的小径》,非常酷。二三段有点扯大没刹住,不过跑散的线最后还是被石头山拉回来了,满目疮痍的土地只剩最后一点裸露的悲伤记忆了。喜欢电影里的一切动物特别是浴血燃烧的鹅,没忍住多加了一分。
到第二个故事的中段还是好的,魔幻疯狂又极尽浪漫。后一个小时就跑偏了,感觉像是库斯图里卡为了和莫妮卡贝鲁奇缠绵一番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怎么说呢……库斯图里卡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但食材用得好像没那么好了。对比《地下》的史诗和《黑猫白猫》的神曲,这次的《送奶路上》故事内核好像薄了点,是个加长版的“精卫填海”小神话。BJIFF17S14
假如没有战争,是不是我们就能在一起。我骑着小毛驴肩上负着鹰隼每天去送牛奶,你着碎花裙子在家缝补剪裁。节庆日子里与村民舞蹈狂欢,养一只对着镜子下蛋的母鸡,还有一群我们的崽。假如没有战争,我又怕遇不见你。看不到你穿上彩鸟衔来的婚纱,与我奔逃峭壁山崖,不能用十五年垒出巨石阵来向你求爱。
非常非常的浪漫!每次看Kusturica都像又谈了一场恋爱!万物有灵,懂每一个关于动物、古树的情节!激情、浪漫、狂欢、神秘、死亡、魔幻如故。男主角艳福不浅!(还是导演?哈)片尾带走我不少眼泪……/电影节
莫妮卡贝鲁奇真的是,欧洲谢大脚。
仍是满满的库斯图里卡元素,狂欢、歌舞、动物开会,残酷与浪漫。又一次的自我复制,其实还好。不过,觉得库斯图里卡与莫妮卡·贝鲁奇都不太适合这个角色啊,有点老
银河译名完全是错的。老库游离十年回来,自编自导自演,还是熟悉配方熟悉味道:战区交火地带,一条运奶小路,动物都通灵有趣:浴血的鹅,饮奶的蛇,照镜子跳着下蛋的鸡,聪慧的鹰,忠实的驴;依旧魔幻现实主义,炮火下热情奔放的人民。不同是这次爱情吃重,老库自己演被两大绝世美女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
片名叫《送奶路上》,基本是平行版的《地下》第三段,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元素,甚至包括水中的新娘和被烧死的军阀。音乐非常强,画面的律动感也没人弄的出来,看来乐队这么些年是没白玩。
感觉库斯图里卡完全是为了花式泡莫妮卡贝鲁奇拍的这个片……不过还是最喜欢他的魔幻现实了
简直是一个神奇宝贝训练家的奇幻人生。“阿柏蛇使用了技能 缠绕!目标本回合无法行动!”“比比鸟使用了技能 龙卷风!效果拔群!”
咬人机械钟,缝耳真情郎;枪林弹雨小阳伞,蛇蝎喝奶识报恩;左轮霰弹喝喜酒,屋顶漏雨挡两妹;蝴蝶大战火焰兵,一山全羊飞漫天;瀑布银河下九穹,失意情郎地雷阵。三件真事和一堆胡扯,巴尔干魔幻现实,赞
五星都给第一个故事,酒神设宴,生死俱欢。第二场追逐戏就有些冗长不够奇幻,有些廉颇老矣。
重燃对电影的激情!永远的库斯图里卡
可以看一辈子的库斯图里卡。在资料馆恸哭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