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悲惨世界
这是一部相当精准的拥有政治批判与政治诉求的影片。正所谓看待任何问题都不能绝对化,你需要站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境遇来看待同一个问题才能有一个全面且接近客观的判断。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也是如今越来越严重和明显的自由世界困境,关于非法移民和非法劳工以及黑心中介问题。那些从战乱国家逃来的或是受政治迫害逃来的非法移民者不得不接受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远比待在自己祖国生死未卜要好上不少,没有办法,人生来就不平等,不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影片开始时女主因为男同事的性骚扰而离开公司单干创业,她从招工中介起家,乌央乌央的底层移民者围在她身边争取着只有微薄收入的工作,这一幕像极了著名的新现实主义大作《罗马11时》里几百人面试一个打字员工作的场面。对于这些底层移民者来说,生活和二战后的意大利萧条时期并没有太大差别。大量的移民或非法移民需要工作,他们成为了廉价劳动力,并且由于身份的敏感而时常被压榨剥削。克扣工资这样的行为不再是某个老板或雇主的行为,而是发展成了一个类似于潜规则的产业链。女主从最开始的只接受合法移民劳工到后来的接受非法移民劳工,这是一种必然的进程,因为人性使然。到后来演变为克扣工资、为了给自己手下的非法劳工住所而打电话举报了另一个非法劳工居住地,只为给自己人腾空间,这样缺德的做法让她的合作伙伴离她而去,她已经彻底成为了丧失良知的僵尸。但是影片提供的多维度解读空间在于,女主最开始是拒绝录用非法劳工的,她的立场转变来自于那个生活窘迫的伊朗非法移民家庭,他们因为政治原因逃到这里,女主收纳他们并给他们介绍工作在那个时刻是温暖的,是铤而走险但又有人情味的。可利益的驱使和欲望的膨胀让她逐渐变成法外狂徒,从温情变为冷血。但这些非法移民也是进退两难的,而这种进退两难的境遇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女主最后被蒙面大汉们绑住威胁要工资时,这是她在整部影片中最弱势的时刻,可根本上这样的对峙有着更宏大的背景,宏大到让每一个个体绝望。
2 ) 自由不是免费
当你以为来到一个更开放更先进的国家,生活环境总会比从前好;当你以为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从此不必再受权势欺压;当你以为自己的付出必定会有相对的收获……当你还以为自己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头,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话,不妨先敲敲自己的脑袋……
3 ) Ken Loach 上帝,撒切尔幽灵
Ken Loach 上帝71岁了,依然不依不挠。这个永远在关注弱势群体:非法移民,下层工人甚至爱尔兰革命斗士的英国导演是左派的光荣。他对铜臭的钱的藐视在当今社会是大浪漫的一种态度。只为这个世界的不公而呐喊的勇士才能称得上贵族。而被他天才的电影功力连续震撼到后,这个浪漫艺术贵族斗士从此被我称为上帝。
他的新电影《it’s a free world》又撕破了一块英格兰的伤疤。
女主角Angie,白人,创业者,敏捷,充满精力和野心:撒切尔夫人可多么想看到这样的人遍布全英格兰。她被移民劳工局开除后自己创办了中介公司,为东欧劳力在伦敦工业区找工作,为本地工厂主物色乖巧听话愿意受剥削的工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创业阶段和种种冲突和纷争。在她灵光一闪的时候她是出色的,虽然她手臂的长度只能勉强让她操作那辆庞大的摩托车,她还是爷儿们般地叉开双跨,全力前行。当她在各种口角,误解和无法脱身的困境中时,她是无比脆弱的。被群起攻之,被比她老道的狐狸蒙骗,她却无法爷们地反击。
而印象深刻的是她和爸爸的对话。
“爸爸,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我在“做事情”!我开了自己的公司,我从早拼到晚,我活出一条生路,我还还清了所有债务!我不想像你一样三十年做同一份工作。我至今换了三十份工作,因为我想活得更好,我不想像你一样。“ 这段话,浸满撒切尔的口水。个人的觉醒,个人的奋起和个人的成功是她给所有英格兰人的金科调律。
爸爸说:“我的孙子你的儿子,我只在乎他。我不想看到他以后跟这些东欧猪竞争”。白人一直担心自己的饭碗被移民抢去。他老爸略带种族歧视的担忧其实代表很大一部分心声。
Angie 当然不以为然。她甚至还帮助一个伊朗非法移民家庭,为他们找到新住处。 可是转眼之,为了新的商机,她打电话到移民局揭发非法移民的住处。她是善恶并存的,打着自私的牌说是为了活着。
Ken Loach 上帝在采访中说:Angie 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冷漠的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与它同在。听说在法国,为了挽救“经济困境”,撒切尔的老招数又要被抬上桌面。比如降低个人收入税,比如鼓励人们购买固产。
和我同看这部电影的小狮子身为白人,不爽这部电影里对白人的丑化。仿佛白人就是拜金,贪婪自私无情的象征。
我身为外国人,觉得电影所展现的处处在理。有个镜头触痛了我的心:那个伊朗非法移民,说他愿意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但Angie 几次都拒绝了他,因为他没有证件。不久后Angie 看到他在某处街角抓头发。 这个不明显的动作表示他走投无路,极度无助。虽然后来Angie送了他一程,那个拉背镜头还是伤到了我的眼睛。
2008 01 12
4 ) 容易被忽視的《自由世界》(It’s a free world)
Ken Loach留給影迷最深印象的是他在電影裡流露出關心弱勢社群的決心,獨立電影之所以稱為「獨立」,原因是獨立電影總是以低成本拍攝,而儘量帶出當前社會面對的問題。而《自由世界》這部戲帶出的是一群來至東歐、第三世界的人如何面對大城市的生活,又如何能夠在城市裡立足。女主角Angie看中這點,決意為失業的工人提供工作機會,然而她的經營卻是處於黑白之間,即使她明知道是非法的,仍然開辦公司,找尋更多的職位。可是,她看似一方面成功的背後卻有她靡爛的一面。
「夾縫」是電影裡的人都要面對的情況,女主角的夾縫不只出現在她的家人關係,還觸及她的公司。而電影裡的勞工大致也處於同樣的境況,皆因他們脫離了自己國家的生活,寧願到別處苟且偷生,賺點錢財,然後再回到國內做點自己的生意。始終,他們都不是合法的勞動者,在他鄉他們只有過隱蔽的生活,與無家者相互相依。然而,女主角與友人成立的公司滿足了他們的就業需要。女主角以外判的形式把員工出售到不同的工廠,她洞悉僱主相對希望找些平價的工人,便從中收取了回報。本身,中介人的角色就是帶點「雙面人」的影子,在員工與老闆之間周旋,然而角色相當吃力不討好。老闆認為中介介紹的人不盡要求,而中介人有時也要狠下心腸。電影裡的主角大可幹別的工作,但做職業介紹是她的專長,故她寧願犯法也要幹此行業。
在沒有向政府申報的情況下,她與友人無牌經營中介公司,起初也相當的順利。可惜,世事多變。中間在業務上發生了點事,而她們又相信很快可以令公司正式的合法,從中騙取了員工的血汗錢。在這個過程裡,導演安排了心理學上的情節描述女主角的變化。從一開始她認為替別人為工作是「幫助」別人,故此她稱金錢通往的大路為「自由世界」,然而她欺騙了信任她的人,利用別人對她的依賴騙取了感情與金錢。
或者可以說是「代價」,當勞工們都相信只要到了英國就會有好日子過的時候,他們都會心裡覺得好過。但是實際上生活起來時,卻處處碰壁,在原先國土上當專業人士、有技能的人,到現在只能成為沒有生活保障、甚至沒有最低工資的低下層,住在卡車裡。凡事皆有兩面,如果不是受到壓迫,不是不滿現狀,他們會走上這樣的路嗎。
看過部份的難民電影多是闡述主角在國內面對的問題多數是家庭暴力、歧視、內戰。而《自由世界》當中也略略有交代當中的原因,其中一個伊朗家庭為的是政治原因,為的是不讓丈夫進入監牢,全家出逃到倫敦。兩個女兒也輟學了,女主角起初也能感受他們的傷痛,即使她曾經拒絕男人的求職請求,但基於惻隱之心,決定出手相助。但最終卻為了利益而趕盡殺絕,猜想導演為的是表達人的善惡之分,利慾薰心,在追逐名與利之時又應該要面對內心的掙扎,這是人之常情。
自由的路並不容易走,能夠面對自己的內心更加難走,在結尾導演向我們表達了故事只會不斷的循環,人只會重覆犯錯,像是當頭棒喝,道出萬惡的由來不是為時所迫,而是逃不過「貪心」。女主角最終也得到了應得的「報應」,然而她不知錯,
電影的結構大致用了三條線交織整個故事,第一條是面對勞工的線,第二條是面對女主角家庭、第三條是面對女主角的內心。故事帶出大城市的喜與樂,相助與欺騙、兩代人對家庭觀念的大不同、還有的是隱約地透露出校園的暴力。女主角兒子杰米是一條不可忽視的線路,杰米出身至單親家庭被同學取笑,又或者女主角本身是小國後裔的移民,將這條線與伊朗家庭的線索看起來不謀而合。伊朗家庭的女兒因害怕點名而輟學,而杰米卻不喜歡同學笑他的母親而出手打同學。或者是建基在種族、口音方面的問題,即管是大城市也有這樣的問題所在。
故事雖然選材倫敦,然而在國際的大城市也有一定的黑工流入城市人口當中,比如《心靈港灣》中的越南人就是持假護照的非法移民,《戰線之間》裡也有出現同樣的情節。這都是面對文明所產生的社會問題,即使是香港也有同樣的問題存在,只是情況嚴重不嚴重罷了。偏偏處於這個社群裡的人害怕向外界求助,一單發生什麼都會被送上移民局,被迫遣返。故此,他們就像是螻蟻,只能用自己的方法生存與生活。社會上對於他們的存在一方面是擔心影響治安,另一方面又「隻眼開隻眼閉」,這就是人類的自私而造成社會上各種的剝削與資源分配不均。到底我們要用怎樣的角度思考這樣的社會問題,大致就要看我們有多大的包容度、支持度,或者要引用法律的程序、刑罰才能警惕類似的事。正所謂,有得必有失,世界並不如想像中的美好,總是要經得起挫敗、經過教訓才會懂得人不值得完全相信。
文/Dorothy
5 ) 沼泽
伦敦的一角被放大了
也许这不只是伦敦的一角,也可能是发达的社会,或是整个人类世界的一角
它也许就是一种写实,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却又经不住期望它是值得怀疑的,或是遥远的
为了生存,有时道德就是代价
对物质的向往在这个自由世界没有错
甚至在规则之外寻求暂时的栖身,获取虽然廉价甚至需要冒生命危险的工资,这样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自由
那些剥削者因人们寻求一个缝隙的容身之地而获得剥削的自由
那些被剥削者因剥削者的存在而获得了逃脱政治迫害抑或是在一个新空间生存的自由
他们共生共灭,寻求自己的出路,同时也为别人支撑着生活的必需,谁也不比谁更值得批判
只是这样的自由太沉重,触到了人们道德的底线
她的铤而走险,她的不顾一切,她作为剥削者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却仍然越陷越深,也许这是一个外人看来的错误
但最初的动机曾经是她渴望成功,甚至渴望能够帮助他人获得他们所期望的自由,
她为了自己的理想,也为了别人的期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是这样的情感承担不起现实和物质的逼迫
她踏入他们的小屋子,替他们办假护照的时候,怀着一种怎样的母亲的怜悯之心
她拨通电话的那一刻,又是怎样把这一切怜悯之心抛开
遭遇过欺骗,恐吓,指责
倘若不是真正无路可退又怎会一再心甘于选择这样危险的生活
善与恶不过是界限的两边
也许人们批判她的冷酷不是她动机本身的改变,而是这种动机的变化使得她脱离底线越来越远,终于轻视起他人的生命了
曾经单纯的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在现实中一步步沦为为生存挣扎,道德太重,在每一步的挣扎之中,似乎都本能地将它抛弃一些,以求保全自身,
原以为道德与生存的矛盾本不至如此尖锐,但终于发现自由世界中有这样一片临近底线的沼泽,它不必真正存在于第三世界,可能只是在一些规则的边缘,
有一群人无意中发现了它,曾经以为它就是通往实现自由之路,却在每一步的求生之中,越过了善恶的边线,终究连脱身的自由也失去了
6 ) it's a free world
It’s a free world
是的,这是个自由的世界,电影里是英国,或者其他任何发达国家的合法或非法的移民,向往着在资本主义社会掏到金子,养活孩子,他们生活在那个社会的最底层,住着铁皮搭成的“房子”,还要随时冒上被人告发而遣送的危险;同时,那样一个不容易的女人,苛扣下一笔又一笔的廉价劳动力们的血汗钱,不择手段地要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爬的更高,从要求有身份证才能介绍工作到给非法劳工们寻找合适的居住窝点(为此,告发了上面提到的住在那些“房子”里的人),从咖啡店后废弃的园子开始到租用高级办公楼办公,从借机车代步到驾驶5座商务车——期间经历险些失去儿子,家里遭到洗劫,在路上受到毒打等等——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电影外是我们,一个德国和土耳其的混血,一个意大利人,一个瑞典人,一个哥伦比亚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学生,我们享受父母的照顾或者奖学金的资助,来到异国感受非同从前的风情,我们的生活不算富裕,却也衣食无忧,我们还能看个电影混个咖啡厅,我们还有闲钱和闲情旅行——去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思维就很呆滞,完全受到电影中那种压抑,紧张,无奈,和艰难生活的痛苦的影响,不晓得该如何自处,如何面对即将步入的没有围墙保护的社会。罢了,也许我永远也不会面对那样一群人,那样一个社会,题目很恰当,很美好,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连篇的遐想。
姑且,我还是相信,我要走向一个美好的,自由的,明亮的,明天的社会。
A woman tried to redeem herself in such a negative way。realistic、convincing filming、but too many characters hard to follow。
本子真的挺好的,通过在女主安吉身上发生的变化展示了社会和人性的种种问题。在线http://dianying.fm/playlink?url=http%3A%2F%2Fwww.56.com%2Fu74%2Fv_NTU3ODYwNzk.html&id=50ccceb9342f1068381a9c5e
About Freedom
Ken的眼光永远朝着社会的最低层
女主最后被蒙面大汉们绑住威胁要工资时,这是她在整部影片中最弱势的时刻,可根本上这样的对峙有着更宏大的背景,宏大到让每一个个体绝望。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还是底层。
移民
Ken Loach对准的是“自由世界”背后的不自由,人们在这里受困于身份、文件与条款,唯一实现诉求的手段是暴力与威胁,而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剥削也从未走远。即使是有了之后的brexit,有了抬头的民粹倾向,片中诸多观点与描写相隔十余年仍然有着可贵的意义。新人演出的Kierston Wareing赋予给Angie的转变、不惧与决绝,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算是锦上添花;在“政论片”的框架下,也变成平凡女性为了生存与理想反抗的勇气故事。
越发社会学家了
黑中介和移民的故事。看完才知道片名“自由世界”是什么用意:资本主义社会总是告诉你这是个自由的世界,想做什么做什么,拼命了工作就能挣钱,就能过上舒服日子。肯洛奇说得很明白,在这个所谓自由世界里,不是被剥削就是剥削别人,大家为了生存其实都毫无选择。自由?只有剥削,何谈自由!
一方面,这是一部关于全球化、种族主义和剥削外国工人的社会问题剧。另一方面,它是关于一个年轻白人女子在困境中努力生存的女性主义故事。拉弗蒂塑造了一个可信而复杂的角色,他的主人公无情地剥削社会的受害者,但后来屈服于同情的冲动并帮助了一个伊朗政治难民家庭。安吉的生活是关系破裂、背叛和与权威擦肩而过的目录,直到她的帝国在某个脆弱的链条最终崩溃。她摹仿顶级富人“适者生存”和自由放任、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在经历自身和儿子的生命威胁后破产,她的旅程可以被视为英国殖民主义的贪婪及其影响的隐喻,包括其良心的限度。电影表明,更大的罪责可能在于已经失去对局势的控制的管理机构。这部电影的基本内核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展示了人类性格的不同方面,例如对眼前的、熟悉个人的同情与对抽象群体、遥远的他人的冷漠。
我并不对里面的政治视角有兴趣,因为那都是此类影片惯常循守的,我关心作者如何从一团混沌的社会现实中切割摘取出这么个故事,那切割那摘取有无疑问。
自由是有限度的
你甚至可以挑战法律,但是你不应该触及自己良心的底线。这个自由世界,到底多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这种资本主义的原罪
真心覺得angie真的長得很cheap
残酷的现实
What is free? Cynic.
肯洛奇根本不给你设置困境,感觉这个挺高明的,社会残酷到没有时间像达内兄弟那样给你选择题的权利。
有些震撼。政治剧,很少看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