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电影很无聊
我觉得是典型的冗长型法国片,把5min能讲完的故事用了1h40min讲述,当然能起到“从容不迫”的效果了。
我在看得时候只感到无止尽的等等等。
2 ) 隧道尽头的光
喜欢欧洲小国拍的片子,《谜一样的双眼》《死亡论文》《调查者》,还有这部《神秘失踪》。这些片子有一种阴郁,仿佛北欧阴冷的黑森林里蔓延出的片片苔藓。这些片子很注重人物内心刻画,淡化情节,反而增加了真实感,是很严肃的片子。对了,还有《朗读者》,看原著小说时也有这样的感觉。《调查者》的调子跟《神秘失踪》尤其相似,甚至男主角都很相似,没法区分是不是同一个人扮演的,演技很了不得。
看之前当做是恐怖片,看过后觉得不应该是恐怖片;应该说类型片是好莱坞的发明,那也是它们的专利;这部电影不是严格的类型片,就像一幅角落里的好画,作者是独居于小国之人,虽好,但你不能区分是印象派或是具象派,因为它淡化了特点,又在一些地方打动了你,可能是真实,但它不是一件仅供你评论的消费品,它是一件有独自灵魂的艺术品。
这部电影充满着孤独感和宿命感,加上前尾两段配乐(想起了80年代港片),很容易把人拉到阴郁的情绪中去。女主角在开篇的一段梦,她梦到一个金蛋在茫茫宇宙中漂浮,自己在金蛋里挣扎;后来的一个梦是另外一个金蛋撞了过来。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和他的恋爱让她感觉孤独,不是他做的不好,而是一种平凡的孤独,每个人都有的孤独。化学老师也是一样。他善于伪装,而且完美主义(男主角话),有幽闭恐惧症。化学老师在淡如水的生活里渐渐迷失,他在妻子面前是好妻子,孩子眼里的好丈夫,但他那颗完美主义的心和童年时的创伤,在他一次纵身救人起跳前的一瞬间,释放出了。许多事就是一瞬间,就像命运;一瞬间可能变成魔鬼,一瞬间可能摔成骨折,一瞬间可能被陌生人迷倒,一瞬间可能被骗子活埋。其实化学老师很胆怯,他对男主角尤为如此,完全处于胆怯的手段。结尾很经典,我觉得最有心理恐怖的场景就是活埋的棺材,那种只够转个身的封闭空间,数分秒地氧气稀薄殆尽,极端压抑。想起《杀死比尔》里,那部电影的经典桥段是,躺在棺材里等死,竟然生生一拳一拳打穿了棺材顶,只能说太出乎意外了,这段子也只有昆丁能想出来。
最后,男主角躺在棺材里,打火机一点点熄灭,他透过最后的火光,仿佛是那段隧道的尽头,三年前女友失踪前的几小时,他迎着光,那是阳光里的她。
3 ) 虚荣心惹的祸
这片我觉得一切都在那BT的人中控制着,从开始到结束,这里面无论是我们观众还是男女主角,我们为什么被他控制着?我反问自己,就是因为他的阴谋。我发现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不喜欢主动思考而喜欢被动接受,影片中,男猪一直被动或者说不愿意去接受女友已经失踪的事实,这在片中跟新女友有说过他从那次以后在没来到过加油站,为什么他不去加油站去看看,去推断一下他的女友可能发生的情况吗,他宁可相信别人来告诉他他女友的下落,其实他的内心是希望女友死了,为什么希望她死了,是因为他不希望女友是抛弃他而跑了,他想让女友在他心目中是伟大的形象。新女友也对他说过,可能他前女友不希望别人找到她,这是男猪最不愿意接受的!所以男猪不管怎么样都要知道情况,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他那自大的虚荣心,其实现实他就算知道她去了哪里,又能怎么样呢?{被活埋在棺材里}
我觉得生活,是要现实点的好,关心一些毫无意义的结果是没意义的,按照道理来说,男猪已经有了新的生活,有了新女友,为什么还挂念着旧的事物呢不面对现实呢。因为他老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魅力不会使前女友抛他而去!
BT化学姥就是利用了他这一心理,BT化学老其实就一BT,他喜欢杀人,还要找个理由说是为了什么什么研究,他其实并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什么他女儿说的好人,伟大的献身家,他本质就是一混蛋,他自己都知道的,所以当他听到他女儿说他伟大的时候,他就觉得好笑,因为他觉得人们只看表面现象,而不寻求本质的东西,所以他就一直想证明一下! 他小时候就因为心理问题跳楼,所以他大了看见落水的人跳下去,也很自然,因为他喜欢,但是在别人看来,那么他就很伟大!为什么绑架女猪也是因为女猪说他男友狠喜欢那个手链(虚荣的代表品)所以他选择了男猪作为研究对象,绑架了女猪!他看到果然虚荣好奇的男猪,觉得更好笑了,男猪就是他要证明的对象,其实男猪也是一坏人,或者说跟他本质没什么区别,只是他自己在蒙蔽自己!他为什么要找到失踪的女友呢,他只是想知道女友不是对他不辞而别吧,他只想知道这个,来证明自己是被女友深爱着的,想叫别人说他是那么的专一,那么的有感情,那么的在乎,因为在电视上别人采访他的时候,他是那么说的!但是现实里,他转眼就跟另一个女的上床了,你们觉得他爱她吗? 他又爱前女友吗?他很明显不爱前女友,这在隧道里的时候已经表现出来了,他只顾自己的就抛弃女友走了那段有表现出,他说他宁愿希望她死了!也不 希望她是活着的,假如他爱她,为什么不 希望她是活着的?他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罢了!BT深刻的知道男猪的虚荣心,所以对他说,他的勇敢也不算什么,他也是个坏人,就是想告诉男猪,“你觉得你找到死的前女友,就能证明你有魅力了吗?”
但是他的新女友却很聪明,她看出了化学BT的心理,知道他对他的家人还是关心的,利用这一点,控制住了他,并且没有去听他说的,而是用脑子用眼用心去想,主动寻找真相,不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一点我觉得才是我们大家要学习的东西,也是影片希望我们能学到的知识。假如她也相信了,她也就被遇害了。影片就毫无意义了。难道影片就是为了我们揭露一个事情的真相吗?
4 ) 《神秘失踪》
一个完全可以被观众思想掌控的情节,却完全按照创作者所掌控的方向发展。
冷峻、漠然的镜头、音乐所带来对真相探究的刺激显得更加剧烈。
与之对比的是最后暖调但绝望打火机火光。
2009-02-10
5 ) 和注定赌一把。与魔鬼做交易。
霍夫曼说,我告诉过自己,想像一下你喝了它,我不喝,注定会怎么样呢?所以,和注定赌一把,我必须喝。
佩服他的勇气。那些不喝的,我们能够理解,但是三年的时间用于漫长的等待,他的挣扎与痛苦只能让他为此一搏。
至于,在他喝咖啡时,大雨倾盆而下,落到那人的车窗上,他的脸越来越不清晰,越来越狰狞,分明已经是魔鬼的脸了。
与魔鬼做交易,怎么能赢。
6 ) 人,最恐怖的其实是自己的内心
《神秘失踪》,收这张碟的时候,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了解,甚至连封套背面的简介都没有看,完全是冲着黑色封套上“IMDB评分高达8.1分恐怖片”这样一句介绍就将其拿下了。两个我感兴趣的因素使然:IMDB的高评分以及恐怖片。
荷兰人Rex和女友Saskia开车到法国度假,在加油站Saskia下车到便利店买饮料,谁知却一去不返,有如人间蒸发般三年间杳无音讯。警方多次调查未果,但Rex不相信女友是不辞而别,三年来从未放弃过寻找。
法国人Raymond,化学教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善良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这个典型的法国中产男人从一出场就表现出各种怪异的行为:拿着装满药水的瓶子来到乡间的度假屋,用麻醉剂麻醉自己,并且一直在演习着什么……种种迹象表明,他应该和Saskia的神秘失踪有关,并且就是用他不断演习的那种方式劫持了Saskia。
两个人开始有了交集,Raymond终于和Rex见面,向他坦白了整个劫持他女友的过程,并向他讲了自己的故事。然而劫持之后发生的事情,他却只字不提,一定要Rex喝下溶进安眠药的咖啡亲自去体验。Rex禁不住获得真相的诱惑,喝下了咖啡……
其实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复杂,并且不具备一般意义上恐怖片、惊悚片的元素,也无任何血腥的镜头,甚至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闷。但它的意义在于:它借助普通人的形象刻画了一种心理,这种心理其实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但如果不能将其控制,其结果难以预料。这也是这部片被称为恐怖片的原因:人,最恐怖的其实是自己的内心。
说《神秘失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恐怖片、惊悚片,还在于没有太多悬念。基本上从Raymond一出场,观众便认定了他便是神秘失踪事件的元凶,并且知道了他作案的方式,连很多细节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显然不同于不到最后一刻不揭晓凶手的希区柯克式电影,不过支持我们继续看下去的驱动力来自于我们更想知道凶手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如何处置自己的“猎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这是一部心理分析片似乎更为合适。
电影改编于一部叫做《金蛋》的小说。在片中,Saskia在失踪前曾做过关于自己被囚禁于金蛋内的梦,而Rex也曾在寻找女友的过程中梦到过类似的情境:他们困于金蛋内,孤独的漂浮于太空,擦肩而过。于是本来决定放弃寻找的他又重新上路,而这个梦似乎成了谶语:他们真的以这种方式重逢了,代价是永远的不归。
还是让我们把更多目光投向Raymond吧。他承认自己性格里有不易察觉的轻微的变态,并且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解释了他古怪行为的来由:16岁的少年,为了反抗命运、打破常规,义无返顾从二楼阳台跳下,代价是摔折左臂和摔断两根手指:“注定了我不会跳下去吗?怎么会有可能注定我不会跳下去呢?所以为了打破这种注定,必须有人跳,我就跳下去了。”26岁时,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小女孩,他毫不犹豫跳进乡下肮脏的河水中,被女儿仰慕,骄傲地称他为英雄。于是他又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个赞美一文不值,“除非我可以证明我自己绝对没有能力做任何邪恶的事情,就像水火不容一样。”正是这些古怪的念头(古怪吗?是不是也曾经出现在你我的脑袋中呢?)直接导致了最终悲剧的发生。在片中,Raymond患有“幽闭恐怖症”——在狭小,黑暗的空间而产生恐惧,这是他给出警察的开车不系安全带的理由。于是,他用一种自认为高明的方法来化解这种恐惧——将这种恐惧转嫁于人!毫无疑问,在那对苦命鸳鸯梦中反复出现的“金蛋”象征了另一种黑暗、封闭的空间,他们的梦也成为了一种他们的命中注定。而Rex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恍惚中似乎在隧道的尽头和Saskia重逢。在这里,幽长黑暗的隧道也成为封闭空间的象征。
还有很多关于Raymond的细节。比如他的谨小慎微:用自己当试验品来检验麻醉剂的剂量与昏迷时间的关系、反复演习每一个细节、测试自己和家人在家中的尖叫声能否被邻居听到、记录每次跟女人搭讪后的脉搏;比如他的冷酷无情:对漂亮女人下手毫不留情,用约会折磨Rex,自己却躲在暗处,一点点挑逗起他的好奇心;比如他的高智商:他深谙普通人的心理,因此把Rex玩弄于股掌之间,知道好奇心必定会驱使Rex选择体验和女友同样的经历——找到真相的唯一方式,即使结局是恐惧与死亡也在所不惜(但这种结局对Rex来说也是种获得真相的满足,尽管代价注定是毁灭)。所以Raymond这个形象我觉得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是有其典型意义的(个人认为这个形象的意义丝毫不亚于《精神病患者》中的男主角)。
我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影片这样的评价:“这片子你忍受上近100分钟的铺垫。最后的4分钟一定会让你震惊。如果要评选有史以来最好的10大结局,我会给它投上一票”。结局看似意外,但其实细细想来,由于影片前面的层层铺垫,这样的结局是唯一合乎情理的。这部片拍于20年前的1988年。在这部片子上映5年之后的1993年,由导演本人拍摄了此片的好莱坞版本,并且有了一个邪恶受到惩罚的似乎更加光明的结局,但反响平平(IMDB评分仅为6分)。导演在DVD花絮中也提到,新的结局受到了影评人的批评,那是因为电影公司和制片人想给电影更积极向上的结局,决定邪恶必须被惩罚;但这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愿,而是电影公司上层的权利游戏最终改变了电影的结局。
最后想说的两点是:第一、不要轻易和陌生人搭讪,有困难还是要多找警察叔叔来解决;第二,如果你是Rex,你会继续追求真相还是选择解脱?
一,神秘失踪的女孩,念念不忘的男人。执着,是源于爱还是更深层的自恋?但后果只有死,只有死。二,不要相信跳水救人的英雄。能够冲破恐惧极限的人,做出什么都不稀奇。
像文艺片的惊悚片,或者像惊悚片的文艺片。讲述了一个很怂的变态和一双很倒霉的情侣的故事。荷兰语太难听了,前面太难看了,要不是后面30分钟,我真想给两星。此片唯一的亮点在于,它有一个敬业的——尽管怂的要死——不耽误时间的变态。
你想过那些突然离开、失去联络的爱人去哪里了吗?我是常常会想。乔治·斯鲁依泽1988年的《神秘失踪》惊悚得很平实,男人强迫症一般寻找毫无征兆就失踪的爱人,不是多爱这个人,是有点不甘,想知道她活着没,在哪里?信爱得爱,凉得彻骨。片子比弗朗索瓦·欧容的《沙之下》早很多年,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神秘失踪的女孩,一个念念不忘的男人,一部彻底让人丧失希望的心理剧,结局不想让你震惊,只想让你有点不安,有点后怕。(唯一缺点节奏有点慢)
总有种被戏耍了的感觉。。。。。。
除去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的让人惊叹和绝望,整个电影其实真没多大意义。如果之前所有的都是铺垫,那么这个铺垫未免太长了点。
記得十年前大一寒假的春節前夕,我在“心中的陽光”論壇無意中遇到這部片,於是下了之後在以前的臥室看了起來。結果看著看著睡著了,然後肚子又餓,於是穿著睡衣的我騎著自行車到墟上的“深記”小食店點了個乾炒牛河的外賣。回到家吃完之後,也把這部看了一半的片刪掉了……
一度闷,中间好长一段时间情节没有任何进展。简直就是坑爹悬疑。两个疑问,杀人者的动机是毛?另一个,那女的怎么那么笨,同一个人同一辆车同一个地方竟然还会上当,也太……推荐指数★★
十年后二刷。勉强及格。一起随机杀人案,引入了两个独特的男人,一个是年少时为突破恐惧不惜跳楼摔骨折,成年后偶然跳河救人在女儿眼里成了英雄,但他身体力行要证明人类的复杂与矛盾——于是策划随机杀人(片子很详细展现了他策划和练习的过程);一个是对失踪三年的女友念念不忘,不惜以生命填补疑问。这俩反套路的角色撑起了这片子,要说它是悬疑片,还不如说是种生物学的对人类的观察记录,只不过它在形式上不像敕使河原宏、今村昌平那么鲜明,它用的是一种冷硬的自然主义笔触,机位稳,有临场感,俩男主打架那段也是结实的拳拳到肉。其实88年出品的话,这片子里还藏着点政治指向,生命的意义为何?它给出了一声虚无主义的叹息。杀人者和其他路人的互动也透出一种隔绝感强烈的冷漠
谜题也忒简单了吧
荷兰心理恐怖片,注重心理描述。看了一会儿发现似曾相识,却原来已经看过的,但结局真的不记得了,所以不影响观看效果,呵呵~~
这片子真够虚无的,它想说明什么?两个相爱的人最终难逃一死?还是这只是隧道里男人抛下女人的报应?男人为了真相为了爱情去喝咖啡,可他忘了,他不是在跟上帝交易,他只是在跟一个疯子谈判。
屁悬疑、屁惊悚、屁剧情,白纸一张,毫无兴奋点,再意外结局也显得无力。
从容散漫的表面,重重编织的细节和线索。黑色结局——情境和结局非常像缩小版《活埋》,或许就是灵感来源。全片明显能感觉是为一个中心情节——出于对爱人的执念不惜殉葬——而铺设展开,能做到把表面逻辑难以说通的情节,收束到这个公认母题上,而且大约弄得观者信服,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终于,你什么都知道了
很遗憾我没看出好来,个人不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但是在1988年算是很突破了吧,3+
原来这部电影有续集,叫活埋(Buried 2010)...
传说中的荷兰电影经典作品之一。其实导演是法国人。所谓“飞蛾扑火”,人有时候太过好奇,太过执着,就会向着明知道是悲剧的结局飞奔过去,不要以为每个人都是聪明人,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可能就是你我,“当局者迷”,抱着自己想要看到的幻想,去走向死亡的“海市蜃楼”。
被坑的男朋友看着好像小罗伯特·唐尼。里面一段主题旋律好像Cowboy Bebop的Space Lion。最后简直可以无缝联接那部活埋电影。
不想还好,越想越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