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还是喜欢这个名字-卢纳莎之舞
最深的印象:整个电影含着重重的爱尔兰口音
最爱的片断:5个女人在电台音乐响起时候蠢蠢欲动的表现
最难忘的部分:美丽深情的片尾曲,女歌手低沉的嗓音似乎可以令人可以看到爱尔兰美丽的景色,听了很多遍。歌名: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Down by the Sall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She passed the Sall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 white feet.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could not agree.
She bid me take life easy , as the grass grows on the weirs,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am full of tears.
爱尔兰乡村。。。美丽的景色。。。
海街日记分崩离析版
17号要去national theater看同名改编话剧,就先看了电影。感觉有点失望,主题有些松散,不过梅姨确实演出了很让人讨厌的感觉。
这个译名有问题…
很美丽的片尾曲
要讲女性成长,还想讲时代变迁,还想讲亲情伦理,哪个都没讲好。
卢纳莎之舞
卢纳莎之舞我觉得片名应该是——多尼戈尔的夏天片子快要结束的时候,格里修好了收音机的天线,五姊妹一个个起身跳舞,从屋里到屋外,尽情舞蹈…我竟然觉得鼻子发酸,渴望啊,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只是太短暂了,只是那么一刻,一时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多尼戈尔一样美好…
文学课作业,意外的好看,故事缓慢流淌。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躁动的夏天,激起了一点浪花,最终还是回归平静,消匿,悲伤。
戏剧课第三次课的文本
那些困在旧时光里不得喘息的人和那些与时俱进的人一样鲜活啊,那些因循守旧、苟延残喘和爱上异教徒、离家出走一样都是属于人的勇气啊。虽然叙事手法上有硬伤,但是我却觉得与画面淡出的设计相得益彰,每一帧都很美,像是在看打上孔的一卷胶片。片尾的down by the Sally gardens是我听过最好听的版本,也是难得可以跟电影画面水乳交融的音乐。另外《异教徒之恋》这个译名着实有些港风,难道是想蹭蹭商业片的热度吗,却让电影失去了点睛之笔啊!
多一星給葉芝
片名还是叫《卢纳萨之舞》更准确。古朴的爱尔兰乡村,田园风格绮丽。五姐妹在其哥哥回来后,发生了一系列家长里短的变化。家在分崩离析,出走的两姐妹,从此不再相见。天各一方,生死两茫茫。梅姨的英式口音也能驾轻就熟,真服了。
大三drama night第四剧组
苏格兰版契诃夫 多两人版《三姊妹》译名确实卢纳莎之舞更合适
阿梅口音赞,听了好久才肯定不是配音
6.7 / 梅梅的爱尔兰口音练得不错。剧情主要就是姐妹之间悲喜交加的家庭故事,那段解放天性的自由之舞我笑裂了:格里修好了收音机的天线,五姊妹一个个起身跳舞,从屋里跳到屋外,尽情舞蹈,这种自由的快乐真的很打动我;豆瓣干嘛翻成《异教徒之恋》,改成正常翻译的《卢纳莎之舞》吧
中文譯名這樣簡直要一口鮮血噴湧而出!梅姨演技絕佳~看之前關於這個舞台劇的劇本解析和電影跟舞台劇效果的論文都看過了,所以也沒直接的感受好談,Mundy五姊妹跳舞的畫面感動哭醬紫。影片重點是Home對個人的牽制不是異教徒之戀啊⋯⋯拜託。
爱尔兰口音真的难听,梅姨花功夫了
五个单身姐妹相互扶持的一个家庭,卢纳莎之舞舞动时是高潮也是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