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挣扎于人生和婚姻的双重困境
韵味十足的爵士蓝调,熙熙攘攘的小资聚会,也许这是许多人平淡生活的一幅剪影,但对于April和Frank,那好巧不巧的惊鸿一瞥,和越过人群的彼此凝望,两人的生活轨迹从此重叠。爱情就是这么简单,于茫茫人海中认出他,谈笑情挑时欣赏他,轻歌曼舞中握紧他,唔啦啦啦啦,佳偶天成。
April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二流女演员,Frank是一个困于工作的销售员,两人都在不得志的现实和自视甚高的梦想之间来回兜转。他们的结合简单而经典,是众人眼中出类拔萃的眷侣。事实上,他们激烈地争吵,他们温馨地和好,一次又一次。Frank出轨了,和一个自己几乎不怎么认识的打字员,这是他反击困顿的生活和厌倦的工作的方式。April则寄希望于能去巴黎开始新的生活,自己将不再是平常的家庭主妇,而是支持丈夫找寻梦想,同时自我实现的贤妻良母。开始,他们为这个计划兴奋不已,虽然朋友和邻居都觉得这个计划幼稚却诱人。可惜好景不长,April发现自己怀孕了,而Frank又得到了升职的机会,现实又一次戏耍了他们,April一方面怨恨梦想破灭,另一方面痛恨Frank的妥协和退缩,她开始歇斯底里地挣扎和反抗,想逃脱平凡生活的窒息感,直到最后,她自己拿掉了那个不合时宜的孩子,也扼杀了自己矛盾的生命。
我想很多人都能从这对夫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而不甘于平凡,想要完成非比寻常的人生却耽于孩子、温饱和自己的懦弱,在不甘心的绝望中看着梦想滑落。人生步入三十,仿佛生命不再属于自己,它在为了家庭、孩子和其他琐事疲于奔命中褪去闪耀的光辉,没有梦想保护的生命开始龟裂、剥落,直至千疮百孔,化为一滩碎屑。
April和Frank的争吵总是那么骇人,仿佛下一刻,他们两个中会有一个控制不住自己的躁狂,拿着刀冲过来砍掉对方嚣张无情的气焰。但抛去这种冲动的可能,我能从他们“情之深,恨之切”的争吵中感到彼此的深爱。可在现实面前,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导演的另一高明之处是安排了邻居家的一个高学历而精神不健全的儿子去捅破April和Frank之间的窗户纸。很多真实的想法都由这个疯颠之口道出,对于这对夫妻,尤其是April:原来被这个社会抛弃的疯子,才是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很喜欢两位主角的表演,我对人物在矛盾漩涡中的挣扎和痛苦感同身受,但我不愿意给这个故事满分,因为我害怕这样的真实,我害怕自己最终也将重蹈他们的覆辙。如果拒绝相信,它就不会成真,那该有多好。
2 )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一家,占全了。而且,还不幸住了一间凶宅。还好,他们婚后没有遭遇家有恶邻,否则岂不是衰到贴地?不过他们那家邻居算不上好.
让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美国人简单的一生,如大家常说的那样,因为制度优越导致外国人太过简单,头脑简单,经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只有像我们这样,生活在一个奇异制度下长达数千年的物种,才会一代又一代的『上下求索』怀疑人生。别人用来享受人生的时间,我们统统用来怀疑,所以我们是何等深沉的民族呀。
在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里,一个小孩从小接受基督教的熏陶(或者其它宗教的教育),民主自由观念的洗礼,长大后经历一下摇滚、大麻、左派(也许还有滥交)、社会主义的洗礼,在舞会上认识心爱的姑娘,在洁白无瑕的婚纱、衣领和教堂里完婚,跟着就开始规规矩矩的生活,从此在宗教信仰中获得此后人生的一切满足感,变得保守、节制,虔诚到甚至古板。
即便在困难时期,他们也生活优渥,几乎从无冻馁之患,不明白因制度带来的人间惨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而我们就不明白,因为他妈的感情空虚带来的人间惨剧是怎么一回事儿)事实上,无论历史中还是电影里,你很难看到美国电影将问题指向社会制度,他们最擅长诉诸个人的精神世界,就算探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也仅仅限于一个家庭之中,例如《American beauty》
《革命之路》也是此类探索型电影。
爱波和弗兰克的悲剧也是美国中产普遍的悲剧之一,它来自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对人生意义虚无的上穷碧落下黄泉。故事的结局,弗兰克在爱波的感召下,满怀激情的探索之后发现自己内心一片荒芜,其实,他一直都不愿承认,作为一个小职员,他挺享受这种『身边有个好看的,家里有个做饭的』感情和生活,而充满人生理想的爱波,不得不面对『嫁错郎』的惩罚,虽就死(我觉得堕胎在美国有着宗教上的意义)仍不悔,故事的结局之一,弗兰克眼神空洞的望着两个失去母亲的天真浪漫的小孩儿---他是不是在想,孩子们,你们现在很开心,长大后,生活不过如此啊,又过十几秒钟,镜头切向那一对儿革命路上的老夫妇,老太太饱含深情的摸着怀里的猫猫,对着老头絮絮叨叨谈起那一对儿曾经与众不同的夫妇,老头放下手中的报纸,缓缓的拿下助听器--用中国的话说,黄土埋到脖子了,他不愿再忍受,画面就此定格。
爱波夫妇(确切的说应该是爱波本人)以一己之力,凭一张在巴黎的旧照片发起的对未来的探险,对打破生活设置的努力,以悲惨的失败告终了。爱波夫妇闹出的动静,几乎令每个家庭都感到了危机,弗兰克的好同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忽然动感情的跑到后院儿,双手捏在一起低着头站着发呆,老婆追出来,他可怜的说:以后不要提弗兰克夫妇了,好吗?说实话我最鄙视的就是这位,他胆敢在车上和爱波做爱,面对自己的危机却选择了龟缩,小镇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平静,更荒谬的是,透过华丽的面纱,揭示生活本质的人,竟然是个精神病患者。在一次家庭聚会的歇斯底里中,他指着爱波的肚子说:我很庆幸我不是你腹中之婴,不必降生到这个世界(我怀疑,就是这个情景,令爱波最终决定自己堕胎)
片中的场景,大部分是蓝天白云,绿草树荫,西装礼帽,一栋栋绿树掩映百花盛开的小院落,展示了一副所谓太平盛世下一群衣冠楚楚的中产们貌似快乐安静的生活,但偶尔露出的几个画面,才叫惊心动魄,几乎可算是中年丑态百出图,中年男人微微隆起的腹部,女人松松垮垮的皮肤及掩盖不住的鱼尾纹,每日单调的日出日落,锅碗瓢盆.....最可怕的是日益封闭的内心和枯萎的灵魂,比如Milly太太,就算想一下有人居然胆敢告别如今的生活都能把自己吓的大哭,导演还算厚道,他故意弱化了孩子的情节,片中的夫妇们,都是儿女成双的家庭,却鲜有孩子出现,小孩的形象在这部电影里像是无足轻重的纸片儿--因为孩子并不是危机的原因。
作为一个以探求生活多样化为生活目标的爱波,最长出现的场景是不停的神经质的抽烟和流泪,泪水花了她已不再年轻的脸,她如此的与众不同,这种勇气和理想令她在舞会上熠熠闪光,在小镇上被人传说一时,她热情洋溢的对生活的不同可能性进行了探求,用生命完成了对模式化生活的抗拒。
世俗力量是如此巨大,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如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处处充满了一个个的现代化程度发展不同的猪圈,用力突破围墙固然可精神可嘉,但如果不够强大,操作不好,就会头破血流,接着回去过旧的生活,甚至再也回不去了,就此毁灭。如王小波笔下那头特立独行的猪兄一样,对生活的设置不屑一顾并能成功逃脱者,几乎只存在于想象当中,更何况,爱波想要突破的生活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的生活,不再是她一人的理想可以承载的。
探寻人生意义是种可怕的冒险,因为并非每一个躯壳里都装有一个灵魂,尽管美国的小孩,受到优越的教育,年轻时又有Graduation GAP可以到处去游历,见识天下的美景和美女,大学时能感受多元思想带来的冲击,可这不代表他们就能明白人生的意义,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精神危机,如我们所见,进入生活,逐渐成长,不也一样是这个破德行?
我们可以略感欣慰的是,这样的危机不会在中国产生,中国已过中年,尚无中产,中国古训所谓:虚其心而实其腹,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用某领导人的话说:『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人×××××』,连罗素都说:为下一餐而担忧的人,没有心理危机,中国一直生活在生存恐惧中,一代代的人都未曾逃脱饥饿恐惧,《活着》这样的小说已经成功的揭示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生活的伟大成就就是:活着。所以,我们可能很难理解,你丫住着高尚社区的小别墅,后院有花有草,门口还有个小树林,家里有车,儿女双全,老公又有工作,你还想什么呢?目前我们每天兴高采烈孜孜以求的不过如此而已。
大约在我10-15岁之间,有一天,我到地里干活,经过大陆时,有一两四轮拖拉机扬起阵阵黄土,绝尘而去,黄土飘扬之中,我看到开拖拉机的小伙,着一件落满尘土的棕色皮夹克,头发卷在一起微微抖动,他叼着烟卷儿,神气活现的转着方向盘,车轮的挡板上坐着他老婆,扶着老公的后背,颠簸之中,坐的稳稳当当,头巾飘飘,自信满满,幸福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突突突突的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四轮拖拉机拉了一车粮食或者棉花,在那一刻我就想,这就是爱情和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呀 ,普天之下,莫不如是;十几年过去了,美国人民在寻死觅活于中产危机,而爱情和生活之于我们仍然如此,只是宝马奔驰代替了拖拉机,副驾上的小三代替了原配而已。
所以,我们没有如此指向内心的中产危机,因为中国根本没有一个叫做中产阶级的群体。中国亦没有此类型的电影作品,看看《手机》《一声叹息》就知道,所谓危机不过如此啊。
3 ) 如果我不够坚决,你会不会绝尘而去
其实最开始,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我们不一样。
-你的职业是什么?
-我正在上课,要当演员。你呢?
-我是个码头工人。
-我是真的。
-我也是说真的。虽然下星期一才开始,不过我会做比较迷人点的事。
-那是什么?
-自助餐馆的夜班收银员。
-我不是问你靠什么维生。我是说,你的兴趣是什么?
-亲爱的,我要是有这答案。我保证接下来的半小时,我们两个都会无聊到死。
我们清楚地知道,我是理想主义者,你是现实主义者。
我执着于理想并为之奋斗;我很情绪化;看电影会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而高低起伏;会为一朵花的盛开欣喜,也会为它的凋谢哭泣;会专注于每个小细节;专注于相处的感觉,需要精神的契合,认为身体和灵魂是一体的。。。
而你,不是这样。
你周旋于柴米油盐之间,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为了电影戏剧这些东西感动,即使感动了,你也克制自己,不愿意承认;你认为风花雪月的浪漫只是浪费时间,你也羞于表达欢喜和悲伤;为了大方向,你可以舍弃一切的细节;你需要的只是恬淡的人生,认为身体和灵魂是分开的。。。
瞧,我们多么不一样。可是就是这样的我们,恋爱,结婚,住进革命路那所斜坡上的温馨小屋,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小孩。
有人说,生活就是不断地妥协,其实我们的内心都堆积着许多的不满,只是沉甸甸的爱与过往,让我们一次次地选择原谅。只是我们的心都慢慢地厌倦了。终于,我们的生活有了转机的可能,唯一的可能。
亲爱的,我们去巴黎吧!抛弃已有的一切,去巴黎吧!从此,你不用年复一年一直做着无法忍受的工作,每天回到你无法忍受的地方,看到一个一样无法忍受这些的我,我以为你会喜欢。最开始,你的确欣喜的,你告诉每个人,从今天起,你要做个幸福的人。巴黎,梦想,解脱,开始。丢掉包袱的你,工作顺手,家庭和谐,一切都不同了。。。
你却退缩了,你舍不掉这些,你舍不掉初见成效的工作,你舍不掉大男人的自尊,你舍得的是我们的机会,唯一的机会。我只专注我们之间,而你专注的很多。大概你还没有意识到,单单是要去巴黎的美好心情,就已然让你的生活起了大变化。大概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或许这只是你和我的区别。你的现实让我太寒心了,我做好早餐,收拾好房间。我的希望,我的梦,我都随那个孩子而流产了。我依然爱你,只是我对这样的爱充满了绝望。
亲爱的,都是因为你的不坚决,我要走了,永远地走了,绝尘而去。
4 ) 革命之路的尽头,是死路一条
十年前,《TITANIC》摘走了奥斯卡十项大奖的桂冠。虽然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什么都没拿到。
十年后,只获得了三项提名的《Revolutionary Road》在《Slumdog Millionaire》这种四星片的面前输的一败涂地。不过没关系,奥斯卡已经不算什么了。
十年。套用一句早已滥俗的话,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一算之下我几乎被吓倒——看《TITANIC》的时候我才14岁。14岁!遥远的靠想象和回忆都够不到的年纪。
十年放在别人身上,变化也是一样。当年意气风发的画家Jack变成了微微发福的无聊上班族Frank,当年珠圆玉润的大小姐Rose变成了有着深深抬头纹的家庭妇女April,当年伫立船头深情对望的恋人变成了住在革命路转角每日吵的地覆天翻的普通夫妇。十年啊,白驹过隙啊,白云苍狗啊,看着《The Reader》里真真正正美人迟暮了的Kate Winslet,真是怎么感叹都不为过啊。
可我也必须承认,岁月终究没有白白把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变老啊。
《Revolutionary Road》绝对是2008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影片结束,清冷的钢琴声犹在耳边,满心纠结说不出口。导演提了一大堆问题丢到我们面前,却一个答案都没给。
想起最好的朋友出国之前,我们坐在大排档聊了一晚上人生道路的话题。我说,你还记得中学时候我说过的话么?即使不要家庭,不要婚姻,我也要有自己的事业。现在我不这么想了。24岁的我对未来的理想,已经变成了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家庭幸福,第三才是有份薪水够我每年出去旅游的工作。至于工作的内容,只要能对社会多少有点意义,不算浪费了地球上的资源就好。我怎么觉得我的想法开始向父母的方向靠拢了?我是不是变老了啊?朋友莞尔一笑,我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妈妈对此的评价是,这是思想变成熟的表现。
可我现在这么写着,为什么突然就很心酸。
就像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幽默睿智的少年畅谈着巴黎,笑容甜美的女孩梦想着舞台。而十年之后,Frank俨然一副标准上班族模样,西服领带公文包,在通勤列车上翻着报纸,在办公室里糊弄着工作。曾经发誓绝不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现在却成了和父亲一模一样的人,a real joke,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让天地都黯淡的落寞。努力扮演着挣钱养家的好丈夫好父亲形象,偶尔偷个情心虚的回到家,妻子准备个惊喜就感动的眼泪汪汪。巴黎?那不过是年少轻狂的梦,谁到了这把年纪还抱有这样的梦想,简直成了ridiculous的事情。
可偏偏就有人不能没有梦想。而这个人偏偏还就是他的老婆。做饭洗衣倒垃圾,April每日重复的程序都在昭示着她家庭主妇的形象。偶尔参演的蹩脚乡村舞台剧,在成为演员的梦想面前分明就是讽刺。她幻想去了巴黎就可以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不再于日复一日对生活的copy paste中走向衰老,而能展开一片充满激情多姿多彩的天地。不幸的是丈夫意外的升迁和自己意外的怀孕打乱了她完美的计划,最终,在革命之路的尽头,April走向了失败,也迎来了死亡。
他们有谁想错了做错了什么吗?谁都没有。
我们都年少轻狂过,然后现实会以各种各样的挫折来磨平我们的棱角。高中时候我一直深信,被社会磨成光滑的鹅卵石是件让人恶心的事情,我做不到,也绝不要成为这样的人。现在有人对我说“如果日子过去了,并没更成熟而只是苍老了的话,大概就是最可悲的事了。”,在下举双手赞同。
所以Frank没有错,他是我们很多人的缩影。曾经壮怀激烈,挥斥方遒,而最终流于平庸,陷入循环,向往安定,用些许偶然的小满足自我安慰,于生命的流逝中,将梦想遗忘。
我们都不甘寂寞过,我们都热恋过。可连医学研究都宣称热恋的感觉只能维持18个月,那之后的漫长一生我们还要不要和这个人继续走下去了?April不懂得爱情就像冬天里的柴火,以为它可以一直熊熊燃烧而不必面对薪尽火熄之后的漫长寒冷。所以她失望甚至绝望了,她想不通当初这么出色的一个总是能把她逗笑的男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副德行,曾经和她是天造地设一对儿的完美伴侣怎么就剩了现在这么一张令人生厌的嘴脸。她受不了乡下平淡无奇循规蹈矩的生活,她想去华丽的异国为人生谱写熠熠生辉的新篇,可身边的人们,连同自己的丈夫,怎么就都不能明白这种像要窒息的痛苦呢?直到爱情烟消云散,梦想得而复失,那继续行尸走肉的活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吧。
所以April也没有错,她是我们很多人最终被压抑了的自我。执着于哪怕是虚无的幻想,追求变化,渴望激情,希望爱情永远充满新鲜与活力,而最终被现实打败,于梦想的破灭中,将生命埋葬。
有人说,《Revolutionary Road》就是Jack当年没有淹死和Rose一起上了岸的后续故事。也许吧,我猜Kate Winslet在促成这次合作的时候一定也这样想过。你看现实是多么的残忍,它把当年才子佳人的外表和内心都改掉,扔给我们一个血淋淋的悲惨结局,告诉我们王子公主永远只能在童话里幸福。
写了这么多,影片要讲述的东西还远远没说一半。是我太啰嗦了,还是Sam Mendes实在太深沉了呢?
记得有次和同事说起来很期待这部电影云云,已经看过了的同事大摇其头说这片子超级无聊且莫名其妙,那个April简直就是个疯子。确实,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Frank真够可怜的,他总是以非常温和诚恳的态度开始和April的对话,掏心掏肺的想来一次深入交流,最后却总是以失控的对吼吵架结束。同Frank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沟通是很好的,甚至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但在这里不是。
因为沟通的前提是“通”,而April已经关闭了她的大门。因为没有人懂。她说的最多的话是leave me alone。
于是我不禁要问,还有什么方法能拯救这场婚姻呢?至少在我看来,April确实犯了一个错误,她没有预见到即使他们真的搬到了巴黎,故事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路路断绝。革命之路的尽头,是死路一条。
可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让人郁闷。本来是多好的一对恋人啊,怎么最后就弄成这样了?
难道生活真的就糟糕到了这种地步么?卖房子给他们的胖房东,在他们搬走之后转眼就换了评价他们的论调;邻居家的男主人说我们不要再提Wheeler夫妇的时候,心里无非在缅怀一段来去匆匆的风流韵事,如同贪恋一张线装书里的铜版纸彩页。难道真的只有胖房东的神经病数学家儿子才能洞悉他们的想法并说出真话?生活的本来面目不该这么让人绝望和悲哀。
没有答案。
所以说,《Revolutionary Road》实在是一部需要看很多遍的电影。
最后,还是让我把话题转回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吧。奥斯卡没有把最佳男女主角颁给这部影片里的他们,进一步坚定了我认为奥斯卡越来越不靠谱的想法。岁月的确把他们的青春美貌都带走了,可从那几场吵架的戏你就能看出来,两个人现在的表演是多么有张力多么引人入胜——即使演的略微有点过了。
5 ) 生活在别处
不久前,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和我聊到中国的“剩女”现象。她居然在专门研究这个话题,访谈了很多人家。连她这个老外都注意到,“剩女”问题,很多是父母逼出来的。父母怕自己的女儿嫁不掉,或是儿子娶不成亲,所以四处张罗。
这又何苦?亨利·大卫·梭罗曾言:大部分人过着默默而绝望的生活,带着心中尚存的歌谣,走进坟墓。(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and go to the grave with the song still in them.) 默默而绝望的婚姻,可能比当剩女打光棍更为惨烈。
这种绝望,有时候是会造成悲剧的。青年演员白静,被丈夫扎死,其夫随后自杀。 此后,我们州一个在外人看来是模范夫妻的家庭里,29岁丈夫杀死了妻子和女儿,自己跑到拉斯维加斯一旅馆自杀身亡。
《革命之歌》就好比是用故事的方式,重述了梭罗的那句话。当初在《泰坦尼克号》里完美搭档凯特·温斯莱特和里昂纳多·迪卡皮奥即便双双幸存,如愿配对,婚后是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革命之歌》仿佛就是《泰坦尼克号》改变了结局后的续集。我在微博上建议未婚青年不要看,这跟少不看水浒一个道理 —— 不要年纪轻轻,就被这样的作品看得失去志气,怀疑爱情,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还未登台,就颓然离场。有朋友回复,建议已婚青年也不要看。七年之痒、危机四伏的中年夫妇更不要去看,否则更会怀疑人生。
这样一来,此片的目标观众是把女儿、儿子急着往婚姻里头赶的老头老太。真的,好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婚姻的恐怖片。真正的恐怖片发生地不是在古堡或是森林,而是在你熟悉的环境里,好叫你去对号入座。片中的弗兰克和爱波的生活让很多人看了不寒而栗:他们是一中产,有两个孩子,住在郊区一个漂亮的房子里。他们的家在一个叫 “革命之路”的街道上,生活平静得一趟死水。当年《泰坦尼克》里的美女已经成了黄脸婆,她想当演员的梦想破灭了,做着家庭主妇。丈夫做着一份自己不大喜欢的销售工作,其实也不过是接父亲的班,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一天,爱波突然想起丈夫参战时曾经喜欢的巴黎,于是突发奇想,说动丈夫准备一家一起搬去巴黎。
孰料生活充满讽刺,就在弗兰克准备辞职的时候,有人看出了他的能耐,给了他一份更为吸引人的工作。他动心了,找借口不去巴黎了。薪水多了,但不过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过绝望的生活。
除了婚姻之外,更可怕的,是电影搅动了人灵魂最深的幽暗: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片子中的爱波不怎么喜欢自己的女儿,事实上也未必喜欢自己的儿子,孩子似乎只是一种累赘。周国平作品《妞妞》中说过的一些父母,生孩子不过是给自己投资,这种人是不配当父母的。电影中的弗兰克说爱波不过是“女人的空壳”。只不过如此空壳一样的父母,有一些还不承认自己内心深处对子女、或是个别子女的冷漠,而试图将其转嫁到他人身上,好叫他人代他受过,把他的内疚感打发掉。把账算到他人头上,会让他们得到片刻的平安。假如没有了爱,仅仅靠内疚、责任这些东西来经营的婚姻家庭,实在不如独善其身。
诚然,人生的繁华会退去,归入恒久忍耐。这时候的婚姻兵分两路,一路是认命,不再过多言语,接受自己得到的一切,并试图把对方变成自己的朋友。我在美国看到很多老夫妻,号称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我们中国人说的“老伴”,这也不错。片中爱波和弗兰克夫妇的好友米利夫妇,最终就这样对生活妥协。而带助听器的老夫妇,应对的方法是关掉助听器,拒绝聆听,等于是过一天是一天。美国好多中国夫妇,好不容易熬到绿卡之后,发现所谓的美国梦其实一无所有,无法继续面对再无指望的生活,于是一方离开,去海归。名义上有很多是事业发展,但恕我像片中约翰那样直言,很多人其实是要逃避无奈、无趣的生活。这倒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说不定鲍威尔将军并不是开玩笑。他说他和老妻之所以婚姻能保持快五十年,关键是他长期在外。距离好歹还能保持一点温情。
另一路,则陷入慢性的相互毁灭,这才是更要命的下场。很多人把这种绝望,轻描淡写地说成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片中有个高智商的数学博士 —— 疯子约翰,一语道破天机:空洞的生活很多人都可以承受,但是直面绝望,真得有种的人才能做到。或许这个疯子是平庸世道上唯一的清醒之人,他本来看到了这对夫妇的卓尔不群,打破中产阶层对于幸福人生的各种迂腐界定。无奈最终弗兰克打了退堂鼓,这连疯子都承受不了,崩溃了。疯子大不了回精神病院。而爱波面对的,则是走也不能走,留也不能留的无边的绝望。
小说或者电影有时候就这么可怕,它们不提供答案:我们只是被带到这绝望的边缘,听着相互回应的一代一代的叹息。
6 ) 路之尽头
(一)
惠勒夫妇住的那条街竟然叫“革命路”!
维基百科上定义的革命,是“一种激烈的变革。往往是一个利益集团采取暴力等激烈的方式打击另一个利益集团,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益格局的系列性变革。”革命代表变化,打破原有的和谐关系,寻求并建立新的秩序。
惠勒夫妇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争执基本可以说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革命,对婚姻围城的革命。但革命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婚姻关系上吗?换句话说,如果惠勒夫妇最后离婚了,他们是否就能各自冲破那沉闷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找到新一层的精神自由?
《革命之路》是作家Richard Yates 的第一本小说,这部发表于1961年的作品是充满政治意图的,代表了一种对程式化美国梦的叛逆,和对美国五十年代反叛精神消亡的强烈不满。小说改编成电影,从导演到演员选择都可谓精益求精。导演Sam Mendes 以指导《美国丽人》一举成名,对美国中产阶级中年危机的刻画可谓传神之至;男女主角Leonardo DiCaprio与Kate Winslet在1997年《泰坦尼克》中的情侣早已成为银幕经典,十一年后再度携手合作饰演一对要打破围城桎梏的夫妇本身就十分令人期待。二人在片中的表演几乎无懈可击,每个人都被推搡到无路可退的边缘之上恣意爆发,真实得可怕。
纵观全片,Yates属于六十年代的政治主张在电影中已经淡化到踪迹皆无,Sam Mendes 似乎刻意的将重点全放到了惠勒夫妇身上,就事论事,避免谈到April或者Frank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尽管缺少了原著的政治气味,这个也许“降格”了的围城事件竟也相当的恐怖,灰暗得让人毛骨悚然。
(二)
故事中居住在康州的惠勒夫妇努力打破定势追求理想生活的出口是去巴黎,尽管巴黎与近在咫尺的纽约恐怕并没有多大的实质差别。“革命”的具体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上“革命道路”的勇气与决心。这样的决定,在沉闷保守的康州社区真可谓惊天一炮,邻居大囧,同事震撼,就连惠勒夫妇房产经纪人的精神病儿子约翰(Michael Shannon)也敬佩加赞叹的说:“很多人都能意识到生活的空虚。但承认绝望,这可真需要胆量!”
这样的决定让本来已走上下坡路的夫妻关系重新振奋,二人都着实的自我感觉良好了一番,一边享受人们的异样眼光,一边为自己脱离绝路的出脱与不俗沾沾自喜。
这里,我想一个非常关键的“革命”动机便是这种超然大众的源动力,与极尽全力保存这种超越性的努力。在惠勒夫妇的邻居眼中,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是不被理解并令人怜悯的(如果不是更为激进的鄙夷的话)。但“超越大众”的想法本身有错吗?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如何界定自己究竟是普普大众的一分子,还是在某个角度某种程度上超越一般大众行为准则与思维理念的不凡之士?再追问一句,思想上的超越与行动上的超越是否常常脱节?而这种脱节,是否本身便是大众的,普遍的,是一种常态?
(三)
Leonardo DiCaprio饰演的Frank可以说是他近年来最为成功的银幕形象,许多细节堪称经典,比如他穿着旧式灰西服,带着呢礼帽,从火车站出来,混入无穷无尽相同穿戴的上班族人潮中,画面几乎就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René Magritte 1951年的名作Golconde再现!这里有一个安排非常出彩:Frank的西服是敞开的,露出里面的衬衫和领带,很明显,比较其他中规中矩墨守成规的上班族,Frank有一种内在的活力要爆发出来,他的表情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而他在生日当天带公司秘书出去吃饭,说起自己老爸在Knox公司当了一辈子的推销员,自己本来多么不屑步其后尘的时候,满脸的落寞孤寂让人心疼;但与April几乎大打出手之时二人恶言相向,他的表情扭曲变形,眼珠凸爆,又让人不寒而栗。影片接近尾声暮色中他在绿树掩映的街区狂奔,人影树影屋影飞快掠过交汇一体,与他开始的意气风发和落寞相对比呼应,感慨,心痛,遗憾,五味杂陈,万语千言却只能化作一声沉默的长叹,随着音乐稀释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
电影中的Frank做错了什么?
他不是一个十分称职的丈夫,但也还不坏。正如他所述,他日复一日做着毫无兴趣的枯燥工作,拼命赚钱养家,人父人夫的职责确实都算尽到;但他同时又是个懦弱而虚伪的人,他的言行不一体现在他对理想的不坚持,对婚姻的不忠实,和对自我的不诚实。Frank当然不是坏人,充其量就是有点小猥琐,把他放到现实生活中来分析他究竟做错了什么,还真没什么实质性有意义的答案。
但往往,婚姻的解体,生活的崩溃,并不是因为有一方真做错了什么。表面对错掩盖的,从来都是更深一层的不调和:世界观,价值观,或者,生活的基本理念。
Frank与April的悲剧总结起来,终是因为一个肯与生活达成妥协——不管途径是自我麻痹还是价值再发现;而另一个,固执己见死活不肯让步。
(四)
April的遭遇与英国导演Stephen Daldry于2002年拍摄的电影《时时刻刻》中的Laura Brown (Julianne Moore) 几乎异曲同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April的心路历程也许正反映了Laura走上绝路的原因。
很多人并不同情April,就是因为以她为代表的这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生活态度,侵犯了大众的平凡堡垒。若在网络上,April也许会被称作“二文青年”(“文学青年”+“文艺青年”)嘲笑一番,甚至可以对比顾长卫《立春》中王彩铃的遭遇延伸一下如果她真的去了巴黎,境遇与孜孜不倦做着北京梦的王彩铃会有何不同。
有意思的是,《时时刻刻》中的Laura找到了出路,《立春》中的王彩铃也找到了与生活妥协的方法,倒是April义无反顾的走上了绝路,如同伍尔芙,与命运殊死抗争。而引致April终上绝路的家伙,竟然就是那个疯子数学家——他对世事的洞察何等精辟,措辞何等犀利,而由此带来的伤害又是何等的致命!疯子的母亲,房地产经纪人吉温斯太太(Kathy Bates)不停的为儿子的疯狂言语辩解,说“他有病,他有病”——可作为观众的我们禁不住颤栗着扪心自问,现实中,究竟谁才是颠倒黑白的疯子?
是April欲望太多么?不甘平凡?
我想这并没有正确答案,每个人对April的理解大概都有不同。但我个人不能认同压制欲望的处理方法,就如同妥协与不妥协根本性质的不可调和,欲望并不能被压制,它一旦产生便不可消除,只能被满足,或被转移。被压制了的欲望不过暂时隐身,将来会以遗憾、悔恨或者白日梦等各种方式跳出来如影随形。
何况,April所寻求的,用Frank的话来总结,是对世界最纯粹最真实的感知("I wanna real feel things, really, feel them."),她不想浑浑噩噩度过余生,她想要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所有这一切都是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人之常情。婚姻不该是放弃自我实现需求的藉口,甚至家庭也不该是。April真正被囿的,是眼界,是自我实现的途径。
April当然是固执的。一方面,她所处的时代有特定的局限,如果故事搬到现代美国,堕胎合法,或者离婚像在街边买苹果一样平常,独自旅行更是时髦,那么恐怕悲剧不会是唯一的结果。但正如同Sam Mendes对故事原本的时代意义的弱化,April面对的真正两难抉择觉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消失。 另一方面,即使历史局限消失,April依然面临着梦想现实不能照进的矛盾:如果无力改变现实,我们是否一定要放弃梦想才能继续生存?理想主义的消亡是否如同生命的衰老一样不可避免?当一个人走到路之尽头只能原地踏步的时候,是该用虚假的自我麻痹来给出剩下的生命意义呢,还是坦然承认绝望的境地?承认后呢?如何开辟新途满足那些不能被压抑的根本性欲望?
我没有答案。
我只有一个有趣的观察:在《时时刻刻》中,Laura躺在鄙陋旅馆房间中任凭绝望的洪水淹没全身,可最后还是想到了儿子;《立春》中的王彩玲领养了孤儿小凡(这名字的象征意义无法被忽略),终于放下了歌唱家的架子,洗手做羹汤;更有趣的是在另一部Kate Winslet饰演的相同题材的影片《身为人母》(2006,导演兼编剧Todd Field) 中,主人公萨拉对生活的最终回归,依然是因为孩子。
孩子,是人类永恒的希望。用孩子与路之尽头的绝望相抗争,似乎无往不胜。但在《革命之路》中,迫使April与Frank最终解体的,除了精神病数学家,还有才刚三个月的胎儿。这一场“革命”绝对提出了比以往相同题材的作品都更为艰涩灰暗的问题:如果连永恒的希望都被绝望吞噬,如果眼前所有的路,所有的路,都走到了尽头,谁还能绝处逢生?
电影中April 尝试了演员,主妇和未曾谋面的巴黎三条路,可惜纷纷落败;逃不成了,又回不去邻居夫妇那种麻痹状态,只有以死相拼。我同情April,尽管她清高,固执,不切实际,且最终“革命失败”,但她如同伍尔芙,至少是抗争过的。清醒的死亡未必可取,但抗争的态度应该赢得尊敬,尤其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社会大潮中。
(五)
惠勒夫妇的例子也许是个极端,冲突在银幕上被戏剧化夸张化,而真实的生活中像April那样坚持钻牛角尖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觉得有些可笑,这样的想法,竟然是影片结束后我唯一的安慰。我想从《革命之路》的细节中寻求一些残留希望的启示,哪怕只是星点微光,可结果一片漆黑,冷酷得如同余华的小说,让人倒吸几口凉气,从头冰到脚。
影片所激发的深层思考离不开原著小说的深度,也离不开导演的视角,更离不开精湛而逼真的表演。Kate Winslet与Leonardo DiCaprio自不必说,尤其Leo,进步惊人;但片中最为出彩的并不是主演,倒是各个配角精彩纷呈,微小细节精益求精,让人眼前频频闪亮。其中最为突出的,当然是Michael Shannon 所饰演的精神病数学家约翰:两次出场,均负责“点题”的精辟台词,每次都是将影片推向高潮的原动力,他若摘取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绝不为过。Frank在城里的小女秘书Maureen Grube(新星Zoe Kazan)娇俏可人,为影片收尾的吉温斯老先生(Richard Easton)也令人难忘:关掉与外界关联的助听器,没入彻底的孤寂与黑暗……
这样密集而优秀的配角表现,让Kate与Leo很难在缺乏绿叶衬托的情况下在表演上脱颖而出。我预测二人大概都不会以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或男主(提名是必然的),但影片整体非常有望摘冠第81界奥斯卡最佳影片,Sam Mendes与Gus Van Sant也许会较逐最佳导演——我衷心希望如此。
《革命之路》提出的问题远超过它给出的答案,或者说,它并没提供脱离绝路的任何具体答案。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存在着解决的方法,有时候,也许只有通过承认脆弱才能开始坚强。如果一定要总结这部脱离了时代背景淡化了政治主张的电影留存何种现实意义,我想,那便是让我们每个人都仔细的重新审视生活并真正开始思考吧。
而思考后,愿你我都终能看到,那绝路尽头的希望。
十一年后的杰克和露丝啊...如果杰克那时候没有挂在海里的话...现在他和露丝会不会是这样呢...?...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十年间两位主角的演技进步不少啊...但依然还是那么有火花...他们两位之间的彪戏让人看的非常过瘾...邻居还有神经病人等配角的表演也可以用精彩来形容...故事来说依然是Sam Mendes先生中意的那种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调调...说实话...有点审美疲劳...而且这部节奏也稍显拖沓...最重要的是我并不是太喜欢片中人物的价值倾向...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性
莱昂纳多还是很傻逼,kate winslet真是从the reader才开始发现她演技很棒
这不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但却是我恋爱中每感悲伤失落彷徨的时候第一时间浮现在脑子里的电影。它告诉我生活不是两个人的扶持相爱,而是真正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孤独,是从里到外的自私残忍,是这么靠近这么靠近,都不能完全拥有对方的一种深深地绝望和无奈,在夜半透着冷,让人寒心刺骨。
看到谁给了一句评论:“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大概就是我自己的理解了,婚姻的革命能否胜利,就看你怎么去承受与忍让。但要记住: everyday is another day !
我们拒绝“生活在别处”,我们又拒绝“生活在此处”;我们拒绝落空,我们又拒绝尝试;我们拒绝放弃,我们又拒绝责任;我们拒绝对话,我们又拒绝正视;我们拒绝别人,我们也拒绝自己。我们拥有生命,我们拥有工作,我们拥有爱情,我们拥有一个“目的地”,但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都突然想不起这些事情的意义。就在此时,你问我为何不说话,我看着你,不知道如何回应。
【在女主和疯PHD身上看到自己。【结尾太狠了——deaf husband lives longer.“婚姻的后来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TALK在各执一词时便是争吵。【巴黎,也TMD一样。无处可逃。
1、女性对生活的触觉敏锐感是无法逃避亦无法说服的,对日复一日生活的视而不见最终只会窒息自己;2、巴黎的梦是一个变化,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改变上时,坚韧又脆弱;3、kate演得真好,女性在追求幸福中左顾右盼直至不自由毋宁死;4、帅哥为什么要放弃做偶像派?5、结局很小说,很喜欢,后来发现真的是小说改编;6、描述的并非现代吧,然而这种桎梏却生生世世繁衍下去;7、有这样的妻子多幸福吧,因她心灵从未干涸;8、男人真的是鲁莽又不知足的动物么?
He fucked a girl, and she fucked a man. They loved each other, and they hurted each other. Being happy needs to fool and blind yourself, do you wanna to die or live in a whole big li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版,他和露丝现在就是这副德兴。
你无法不去想,10年以后,Jack和Rose过上如此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电影平淡如水,透露的却是刀刃般的锋利。中年发福的小李子和消瘦迟暮的温丝莱特,奉献了两次极致的争吵,看两位飚戏简直爽得不行。婚姻的本质触目惊心,两个人不断地互相折磨争吵,暗涌下脉脉温情都殆尽,最后人工堕胎简直给婚姻判死刑。
she is a man
得用多少无脑喜剧才能冲淡它带来的压抑和无望啊!!!!我要看部长换换脑子!!
在选角上暗示是对于泰坦尼克号的一种暗讽 结尾很能够看出耶茨的调调 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空虚的表象 是由一群“不同”的人们看穿的 珊农演的疯子 自始至终维持观点上的统一 而如果用理性的观点来看待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雷的计划 风险自不必提 甚至可分析出凯特悲剧的一系列心因 另一面想 却完全可以理解
原来只有疯子才能说出我们的真心话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痛苦与挣扎。比大刀阔斧改变生活更需要勇气的,是接受日复一日的平淡,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
現實,夢想,現實,夢想... 我第一眼看見你,便知道你與眾不同。問題是,像你這麼不安份的理想主義者,要麼癲狂,要麼死去,要麼痛苦終老。
话要对那个愿意听又听得懂你的人说才有用
夫妻、情侣请谨慎观看
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