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导演的自传体作品。作品表现的是孩子们在寄宿学校里的一段生活,它甚至不是现实的,但体现了诗意的思想。
表面上看那是一群不好管教的孩子们的胡闹,但其深刻的背景则是寄宿学校对人性的压抑。
这部影片中,以侏儒教务长的象征着那个应该被否定的不合理的不正常的教育制度。
影片以经济萧条的生活现实作为动作、情节的基础,使孩子们漠视和嘲笑成年人的耻辱。
抑郁寡欢的孩子们在阴暗的宿舍里怨恨自己的童年,最后他们造反了。他们要去战胜大人——穿着白衬衫的小学生(天使),把枕头抛向空中,羽毛飞舞。
这段淋漓尽致地宣泄,把孩子们内心的积怨释放出来。
这一枕头大战,以高速摄影的绝妙处理,突出了孩子们的心理和强烈的动作,造成了一种罕见的形式美和一种诗意的美,将影片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由于这一段落创造出的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而使之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
其他非常喜欢的片段。
高速摄影呈现的慢镜头枕头大战确实妙不可言,已名垂影史。电影里设定的孩子们并非无缘无故的调皮与顽劣,有迹可循:无缘无故的体罚和扣分,老师的偏见,万年如一的餐配……唯一独特的新学监老师成为电影里最活的人物,他和学生们玩成一片,给学生们打掩护,带学生出去的时候自顾自的走和泡妞,下大雨也自顾自的跑回学校,直至最后学生们的反动,也在拍手为学生庆祝,跳出了本身职业和人物所属的社会框架设定,他似乎成了电影中最具无规则可言的自由象征,学生们和他在一起可以享受到自由。权威象征的校长居然是个孩童扮演,颇具戏谑意味,校庆的观众居然是虚假的玩偶,讽刺盛会想展示的是虚假的美好吧,权威、入侵、压迫都有了,那个象征自由的老师缺席了……这确实具有极大的控诉现实压迫与束缚感意味。
电影摄像机的超现实运动与间离
/电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复原_克拉考尔/_P69-70
操行零分
电影使我们千百次地体验到这种类似的感觉。它让我们对习为见的事物感到陌生,从而彻底暴露他们。
例如有这样—个随处可见的电影场面: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谈话。在他们谈话的中间,仿佛对谈话完全不感兴趣的摄影机便慢慢地摇过整个房间,让我不们以局外人的心情看着听话者的脸和多种家具什物。无论这种场面在特定的场合下可能会有什么含义,它必然将起如下一种作用:
把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情境加以分解,使观众注意到他们原先以为是这一情景的当然元素而未加留意或者故意忽视的各种孤立现象。
当摄影机摇拍时,帘幕也变得富有表情,眼前仿佛别有一番景象。习见的东西中出现了陌生的东西。我们常常看到银幕上出现我们自小就熟悉的街道、建筑和风景;我们当然认得它们。然而它们又份佛是身边左右的元底洞里冒出的新鲜印 象。
《零分的操行»的开端场面表现两个男孩正旅行归来,坐着火车回学校。这只是一次平常的夜间旅行么?维果设法把一个习见的火车车厢变换成一间不可思议的奇怪屋子,让那两个沉醉于吹牛玩乐的孩子飘浮了起来。
这种变换之所以可能,部分要借助于一种兼有照相和电影性质的手法。这种值得注意的手法是:使用不平常的摄影角度。
维果有时从斜角和仰角来拍摄车厢,于是整个车厢仿佛在两个兴高采烈的男孩喷出的雪茄烟里漂浮起来,小气球也在他们灰白的脸孔面前晃动不已。
普罗斯特也谙熟这种手法的* 间离效果:
在说到某些风景市井照片被认为是“美妙的”时,又说,“如果我们要迫究贽美这些照片的人所说的“美妙’是指什么,我们将会发现,那一般是指表现其一习见的东西的不寻常的照片——它跟我们习见的所有不同,虽不寻常但又忠实于自然,所以加倍地引人注意!
摘 要:让·维果(Jean Vigo,1905.04.28—1934.04.25),法国著名的电影大师,欧洲先锋电影运动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过渡期的杰出代表,他短暂的生命中共创作了四部作品(一部长片《驳船亚特兰特号》,三部短片《尼斯的景象》《操行零分》《法国游泳冠军塔里斯》),尽管总长度不超过200分钟,但他的作品饱含开创性的真实记录和诗意现实,以独特而尖锐的思想性和精致而高超的艺术性,对后来的电影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诗意现实 作者研究 操行零分 让·维果
让·维果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四部作品。他在世时,这些作品带给他的只有债务和磨难,他至死都被资产阶级视为异端分子,但历史是公正的。他去世后不久,作品就受到世界广大电影家的注意,赢得了法国人民和电影家的高度赞扬,人们称他是法国社会题材电影的开拓者,就他的充满激情的电影语言而论,他的才情堪与法国天才诗人亚瑟·兰波相媲美。1935年,法国政府设立让·维果奖,以此表彰“勇敢的有棱角的作品”。
让·维果的父亲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他的父亲积极参与反战运动和一系列社会活动,最终被捕,绞死狱中。让·维果父亲的遭遇给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这也使得维果创作的所有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多少涉及对资产阶级的讽刺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让·维果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社会实拍,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道德立场。其中最为代表的是维果走遍尼斯大街小巷拍摄出的处女作《尼斯的景象》。维果将《尼斯的景象》称为“纪录的观点”,而不是纪录片。受苏联蒙太奇电影导演维尔托夫理论的影响,这部影片对有幸来尼斯的避暑者们采取了讽刺的关注态度。尼斯是濒临法国南部海岸的一座以赌博为生的城市,和煦的阳光,四季如春的气候,地中海的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这是有钱的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安乐窝,豪华的饭店、阔绰的游客、一掷千金的轮盘赌赌客、悠闲的英国绅士、海滩上懒洋洋地晒太阳的贵妇人。然而这里也是有穷人的尼斯:旧城的贫民窟、患病孩子畸形的手、污水沟、垃圾、报贩、乞丐、墓地……影片是对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尼斯的真实记录,让·维果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段,极端的美与丑、富与贫突出社会不平等的主题,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倾向。这影片不仅仅是单纯的记录现实,更饱含愤世嫉俗的激情,充满论战色彩,凝结着深沉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让·维果把镜头对准狂欢节上一位往脚上擦鞋油的狂舞的女人;利用叠化和跳切剪辑,使一个穿着富贵、坐在椅子上的妇人下一个镜头瞬间变成赤身裸体的女人;利用突然定帧的手法表现游客们“僵立不动”的窘态;赌徒们焦急不安的面部特写;画面中狂舞的人们一直跳到一座墓地中的情景……萨杜尔称赞这部影片是“先锋派末期一部强有力的作品,是法国第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纪录片”。萨杜尔的这段话也是一个启发:先锋派的革新不仅限于形式,也应当包括内容。内容上对社会生活的写照,对社会问题的真实记录也算是开创者了。除此之外,让·维果在《驳船亚特兰特号》中,除了有脚本的影像叙事,还采用了纪录片手法,坚持拍摄了一系列反映其社会观点的街头镜头,表现了失业、犯罪和社会动荡的真实时代风貌,使这部30年代的爱情片的主题得以深化。让·维果作品本身从充满活力的乐观到抒情的哀伤和纪实的冷峻,其调子变化本身也反映了法国形势和社会心理的客观变化。
随便打开一本电影史著作,大家对于让·维果的评价与定义就是“诗意现实”,在电影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诗电影现象十分引人注目。一些电影艺术大师基于对电影诗意化的不断探索与执着追求,都不约而同地在某种意义上淡化了“叙述因素”而钟情于“隐喻象征”这种间接表达作者个人思想的艺术形式,如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伯格曼等。大多数在电影史上堪称巨匠的导演无一例外地涉足了这一领域并留下了经典的影像。有的导演看重镜头与镜头之间意义的生成和延伸,他们通过上下两个镜头或者接连的两场戏之间在内容的意义、品质等方面的类似,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对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这种类比,不仅可以使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的某种类似特征突出出来,而且通过观众的联想作用,可以使思想更为深刻、情绪得到升华。像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就用沉睡、苏醒、起身站立的石狮子镜头来隐喻俄国人民的苏醒,让·维果也不例外,他在他的影片中表现出了对前辈艺术家的极大尊重,并把尊重内化,建立了自己的隐喻体系。维果用隐喻象征构成的感官和形式上的诗意世界在《尼斯的景象》中最为饱满:赌桌上散落着的牌码、被打扫的垃圾、狭窄的贫民窟、钢厂里熊熊燃烧的炉火都是让·维果充满隐喻和象征的影像符号系统。有些单独的影像,通过蒙太奇处理就可以有深刻的寓意,如《尼斯的景象》中一个男人在赤裸的脚上抹鞋油,寓意着有钱的资产阶级无所事事;一个躺椅上衣着完整的贵妇正在晒太阳,突然变成了裸体,隐喻着对贵妇优雅生活和道德情操的怀疑。有的影像甚至多次出现:“海水海浪不断涌向海岸”“各种各样的动物”“各种神态的雕像”等等,这些意象在维果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这是与维果的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相关联,成为维果电影中一个固定的表意符号,形成并购 成了维果影片中独特的隐喻与象征世界。这是维果感官上和形式上的诗意。《操行零分》是让·维果最著名的短片作品,是维果按照个人童年生活真实情况倾泻的故事短片,讲述了假期过后,男孩科萨和同学们返校途中遇到总监和新来的学监,孩子们一想到如牢笼般的寄宿学校,就感到压抑,单调无聊且教条的生活令人窒息,孩子们随便干个啥,不是被训斥,就是被关禁闭。学校总监因为几个孩子没听从他的命令,宣布他们操行零分。为了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总监禁止他们外出,由于过度的压抑和专制统治,孩子们无法忍受,密谋逃脱,但未成功。学校里新来的学监出于善意时不时保护孩子们,使他们免受总监的惩罚,出于童心,他也常常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但有天恰巧被总监碰上,受到了处罚,总监再次宣布孩子们操行零分,不得离校!孩子们忍无可忍,他们撕开枕头,鸭绒像雪花一样满屋飘舞,他们高呼“战争开始”、“打倒学监”等口号冲上屋顶,在屋顶上向下抛弃着书本等学习用具,想要挣脱被专制束缚着的这一切。在《操行零分》中,寄宿学校是以让·维果自己童年读书的寄宿学校为模型的。制度森严的寄宿学校犹如牢笼般的束缚着每一个富有青春朝气的学生,让·维果靠着童年的记忆,把现实社会中寄宿学校对儿童童年朝气的摧残用影像语言呈现于观众眼前。导演并没有仅限于对现实的机械呈现,在影片中非常巧妙地加入了富有诗意的段落。如那段以慢动作表现的孩子们在宿舍里打闹的场面历来为人称颂。在宿舍里孩子们用枕头当武器,砸向阻挠他们的舍监,他们撕破枕头和被褥,羽绒和棉花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吓走了探头来支援的舍监。胜利的孩子们,开始欢呼雀跃,其中一个同学跃上象征着胜利的椅子,同学们抬着他游行,他的神情犹如凯旋的将军镇定自若,队伍伴着凯旋的音乐,在漫天飞舞的刚从枕头中扯开的羽绒和棉花下,如宗教巡游般提着灯笼列队慢慢前行,又如在风雪之中踏上征途的十字军,场面非常壮观,极富诗意。在《操行零分》中,维果为了表达自己少年时代的信念:无权无势的人物只要组织起来就可以击败有权有势的大人物,也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雕像被学生砸倒隐喻和象征着有权有势的大人物的不堪一击。影片《驳船亚特兰特号》中岸上的世界与驳船亚特兰特号上的世界的对比也成为一个精彩的隐喻。岸上的世界,表面上是光鲜亮丽色彩斑斓,但隐藏在浮华表象之下的却是那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狼狈不堪;而亚特兰特号却成了世俗中少部分人的避风港和安乐乡,他们在上面可以自由快乐地生活。维果所建立的这一多样而又多义的充满隐喻和象征的具体世界,不仅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也为我们理解维果的诗意现实打开了方便之门。
让·维果的创作期处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先锋运动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衔接之处。其影片品格中不可避免地浸透着温暖诗意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美学形态。这几种美学形态在维果的电影中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维果影片独特诗意世界和纪实品格,达到了诗意和现实的完美结合。让·维果作品的现实主义从头到尾包裹着批判现实主义和杂糅着超现实主义,他的作品既有社会原貌的客观记录,也拥有着对社会现状强烈批判表达的强烈立场。《驳船亚特兰特号》是一部描写平民的作品。一个水手娶了一个年轻的乡下姑娘,开启了常年漂泊水上,日复一日的生活。当有一天,驳船到达巴黎郊区时,妻子离开了丈夫,她离家出走,想要开开眼,但现实给她的只有当头一棒,她经历了被偷窃、被占便宜后,还是决定回到宁静的岸边,回到亚特兰特号,和水手重新相爱,重新生活。维果把一个非常平庸的剧本改编成了不乏社会批判意识的诚挚的爱情诗篇,这部影片与其他相比,尤为不同的在于,摄影机不仅记录了现实生活的现实景象:驳船生活的现实空间狭窄和脏乱,乡村一片凄凉与萧索,城市大街上遍布饥饿的小偷和失业的人群,还捕获了世俗生活的超现实瞬间。如昏暗中身袭白色婚纱的朱丽叶特小心地行走在布满杂物的驳船上,四周水流汤汤回回;船旁掠过一对雕塑般肃立的母女正在祷告,她们上方的苍穹上云霞弥漫。新娘轻盈的姿态和幻美的环境形成鲜明对照,沉沉的写实中溢出幻美的超现实感。导演对底层生活困境的现实批判与超现实情趣及梦幻般的抒情往往集中在某一些视觉元素上,如那些无所不在的名副其实的超现实主义物品,被切割下来的几只放在短颈大口瓶里的手、一些木头人、一个令新娘惊讶的留声机、朱尔船舱里会动的可怕玩偶、瓶子里朱尔朋友的断臂、小贩的箱子等等。一群无所不在的猫集中混杂了朱丽叶特对驳船生活的各种感受:脏乱、热情、亲密和失望等。猫不仅是构成驳船生活的视觉元素之一,还成为推动叙事进展的动机,它贯穿全片具有复杂的意义反映着驳船上的生活及船上不同人的性格,同时也是维果用于干扰和戏弄正常剧情发展制造笑料的超现实主义道具,更是集维果诗意现实风格于一体的精灵。写实手法与抒情手法和虚幻手法的糅合,使影片《驳船亚特兰特号》呈现出独特的格调,显示出导演独特的诗人气质,也预示着三十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勃兴。让·维果的才能在于他能“拿来现实,并将其推至其极致——并随后超越这些极限”。维果的作品经常从日常生活的现实场景,发展到戏剧性场面,最后达到超现实的奇异效果。
让·维果用影像为我们创造了具有隐喻象征意义的诗意世界;用电影独特的语言为我们建立了唯美的超现实的诗性时空;用“电影眼睛派”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记下法国历史的一瞬;用自己敏锐而深邃的观察力,实现了诗意和现实的完美结合。维果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电影财富永恒。他的处女作《尼斯的景象》充满神来之笔,他的遗作《驳船亚特兰特号》入选影史十大电影之一(该电影被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选为电影史上十大影片之一),《操行零分》是首次表现青春的狂野与反叛的电影,不仅启发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开山之作《胡作非为》和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后的著名影片《如果》,在美国影片《无因的反叛》和《死亡诗社》中和香港电影《逃学威龙》中也不难找到这部影片的影子。维果在其短暂的人生中虽然仅为我们创作了四部影片,但每部影片都具有独特而尖锐的思想性,又有精致而高超的艺术性,即便是用今天的观众的眼光来看,维果的影片的魅力尤在。2004 年北京国际纪录片展展出《尼斯的景象》,2005 法国电影回顾展展出《操行零分》和《驳船阿塔兰特号》,2006 法国纪录电影展展出《尼斯的景象》。一部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影片必然能经得起电影史的考验,一个艺术电影导演要想名垂影史,其影片就必须经过历史的筛选。维果的影片虽然不多但它经过了电影史的考验和筛选,就是在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看来,让·维果电影中的记录性、诗意性和现实性依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当代电影研究者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
法国的一座寄宿学校的学生们在假期之后陆续返回校园。然而,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却如同监狱一般欢迎他们。这里的生活单调重复,学生们经常遭到老师的斥责和体罚,稍有反抗就会受到操行零分的严厉处分。教师们如同冷血动物一般,让学生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学习。这种压抑的气氛让活泼好动、想法多多的孩子们终于无法再忍受。他们开始蓄谋一场重大的事件。学校迎来了校庆之日,各种重要领导受邀赶来参观井井有条的教育成果。正在重要嘉宾齐聚操场时,愤怒的学生们将书本、鞋子、罐头等杂物从屋顶抛下,在教学楼顶楼上挂起一面绘有骷髅的旗。他们释放着自己的激情、肆无忌惮地在学校各个场所造反狂欢,让那些重要人物大跌眼镜,虽然惊诧气愤,却又无计可施。愤怒的学生们最终占领了这所严酷的寄宿学校。 一、 背景 (一) 让·维果:《亚特兰大号》 比较热衷自由、反叛的题材 主观和客观、视觉和知觉的结合 (二) 维果让这些孩子们逃跑,表现了他对抗成人、伪君子和坏人们的想象和创新。然而,这部影片并没有传达出善恶二元论的观点,因为这些孩子绝对不是圣人:他们既阴险又邪恶。《操行零分》具有浓郁的绝对自由主义色彩。在自由和幸福遭到牵绊的情况下,反叛是必要的。维果表现了权力机构的支持者们的形象,如国家、教徒和傀儡式的军人,这些人应该在大屠杀中被打倒。 一个名叫达巴尔的学生,冲着一个抚摩他的手的令人腻味的教授说“废物”。这名学生被召到校长办公室,并被要求说明原因,他的回答依然是:“老师先生,我说您是废物!”这个说法来自《社会战斗报》的大标题,阿尔梅利达曾对政府说:“我说你们是废物!” 二、 结构与视听 叙事较为松散,很难从里面找出清晰的故事脉络,更多的笔墨着重点在刻画两方主角的形象和矛盾上。 作为有声年代初期的作品,音画匹配具有很大的问题,结尾运用了升格镜头,与漫天飘舞的羽毛场景相结合,充满了浪漫的隐喻含义。 在人物的设置上,几个老师的性格各异,但都具有讽刺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侏儒校长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权威的一种荒诞和不屑。其中也有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老师形象,但本质也是愚蠢的跟风。 风格明快,轻松,表演较为夸张,在和老师追逐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很传统的打闹特征。 三、 影响 影响了新浪潮运动,比如拍出《四百击》的特吕弗。
电影本身粗糙的地方太多,音画结合尤其糟糕。不知是Jean Vigo有意还是无意,电影里小孩子的表演总带有强烈的成人色彩,缺少他们那个年纪应有的灵气。用成人的方式反抗教育制度难道不正是对教育对普遍价值观的投降吗?另外漫天飞絮中向前行进的孩童总让我觉得导演有某种意识形态上的偏执。
40多分钟的短片,许多经典都从中取材,比如四百下,比如死亡诗社,如老师带着学生在街上走的场景,我自己看出来一个,不知道是罗琳的参考还是导演的意图,哈利波特里狼人老师的出场和操行零分里新来的老师的出场一样,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里面的校长很有喜感。
搞不懂這些老師的權威如何建立?一點也無法體會到他們的絕對地位,觀眾感受到的壓迫感與其來自議題本身,更多來自電影畫框刻意壓抑了四十分鐘不拍天空的封閉。
漫天羽毛拍的太厉害了 8.0分★★★★
好似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又好似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儿童幽默 羽绒飞舞那段经典 40分钟的片长正好 十大法语佳片
在里面看到了《四百击》《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可以说是“元”电影级别的片子了。ps四人帮里的女主扛旗的样子好像《自由引导人民》。
有很多段落都能在之后的影片里找到对应。最逗的校长跟小姑娘说“你再跟XX保持这样为妙的关系,你就会……”+咆哮状“变成精神病”,实在是忍不住笑出来,太可爱了。后来庆典的“领导群演”都是做的纸人么?堪比领导漂浮工作照啊。
摄影机的运动已娴熟无碍,开头场景的表演带有默片痕迹,非常值得赞许。用光到位,表演佳。羽毛如雨般纷纷飞下的场景使用了升格,如梦似幻,给出了态度。对不合理秩序的反抗。学生在街上巡游的场景重现于四百击中。夸饰的校长具反讽意味。主任进入宿舍时学生纷纷起立衬托了恐惧和压迫。
猥亵儿童的老师要求被害学生当众道歉,孩子王新老师倒立、学卓别林走路逗乐,对上谄笑对下严厉、道貌岸然又偷吃学生零食的教导主任真是绝了!
9.5/10。①短片。一群学生孩子的学校生活以及他们的反叛。②通过随意轻快的运镜(不仅指运镜本身【如校长要那个长发男孩子道歉那段】,也指固定与运动镜头的肆意且充满韵律地混合使用【如跑操那段】)和剪辑节奏(时快时慢,但都较快)+明快的配乐+小孩们的活泼表演+各种轻笑点+各种微妙的超现实幽默(如无声动画、灵异镜像、会动的骨骼标本、木偶假领导)+大量俯视角镜头渲染了一种充满「权威压抑下活泼欢快的反叛」的诗意。这种诗意在结尾枕头大战的慢镜头(羽毛飘飞极其浪漫自由)和上房揭瓦破坏学校典礼(以及最后小孩们走到房顶的仰视角)两段褪去权威的压抑变成了彻底的反叛浪漫。③几段学生大闹(如枕头大战、餐厅起义)尽管剪辑节奏较快,但运镜上固定或缓慢,这种克制让场面欢快而不喧闹。
“零分操行”和“四百击”都是法国对顽劣孩童的俗语表达,让·维果的反叛情绪也延续到了特吕弗的《四百击》,前者是集体主义的一种无政府倾向,而后者则是个人存在主义的孤独和迷茫。维果将浪漫诗意和现实主义用镜头作用在学校这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一环”之上(阿尔都塞语),孩子们的行为(破坏教室、戏弄老师、说脏话等)都是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极大嘲弄。他们爬上房顶,践踏上层建筑,丢弃意识瓦块;挥手,是向整个世界的宣战。
重看@中华艺术宫;是20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社会运动的先声,是启发无数四百击们的先驱;当孩子们爬上屋顶举起大旗,向制度和权威发起挑战,已然不是隐喻,而是吹响革命的号角;开头音效接近默片感觉;教师形象奔溃千里,讽刺十足;枕头大战酣畅淋漓,影史经典场景之一。
@和平 一群叛逆的小孩。大街上遛学生想到《四百击》,笑哭。结尾rebel 想到安德森《如果...》,笑点频出。“他们的友谊已经失控了”彻底笑疯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开头在火车上孩子们所吐的烟云就已经和窗外的雾气形成完美对照,说明反体制的孩子下了火车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来自寄宿学校的朦胧的未来。小校长进办公室放帽子时,头上的镜子投射到站在门口的学监身上,两人用不同的方式出现在同一画框,非常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很多地方都可以发现这部片子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四百击》,尤其是学监带孩子到大街上那段,《四百击》进行了非常明显的继承。校长让小孩子戴胡子扮演,宾客拿假人来凑,不知是否是为了迎合孩子看待世界的目光。结局通过升格镜头,如大雪纷飞般的绒毛衬托着孩子们的脸庞,很好地体现了诗意现实主义的主旨。尽管生活有多么不堪,还是得用艺术的目光营造诗意,安慰受伤疲惫的心灵。
让·维果首部剧情短片,叛逆青春片鼻祖。1.矛头直指压迫性的学校制度,直接影响了特吕弗[四百击](街头跑操是致敬场景之一)和林赛安德森[如果]。2.默片风格表演,画纸上的动画,升格镜头。3.扯棉絮场景被无数后人模仿。4.侏儒校长、搜查课桌偷糖吃的教导主任与为学生放风耍倒立的老师,反讽。(8.5/10)
让·维果是法国先锋电影与诗意现实主义过渡的重要人物。在《操行零分》中他既承袭了超现实主义的基本基调(内心活动“物化”而出的奇异幻想),又将其颇为流畅柔和地嵌入到现实主义叙事中,而使得超现实主义原本应塑造出的混乱疯狂的原始欲望与人物精神领域深层次探索在这里全部变为一种盎然诗意与幽默点缀,这种化用为己有的技术也足以看出让·维果天赋所在。
校园才是造反的温床。
可爱的孩子们。《if》的亲爹。《if》的少年版。天啊,让·维果只活了29岁。天才啊。
#亨利•朗格鲁瓦上海回顾展# 关于大人之恶(及其反讽)与孩子的反叛。校长的声音效果,仿卓别林的青年舍监及几段音乐皆是妙笔。枕头羽毛戏太精彩。DCP效果大赞!1.37:1的画幅构图超美(如今也只有Xavier Dolan能熟练用近乎1:1的构图了吧)。(来回艺术宫近1小时,看41分钟电影也值了)
维果大师的作品总是能让我感慨万千,原因就在于诗意写实主义的悲凉,伤感。封闭空间内的俯拍镜头营造出一种压抑,虚无的氛围,昏暗的的侧面打光和绝望,泯灭人性的情节也在继续渲染着这种氛围,而诗意写实主义的精髓就在于氛围而不是叙事,在于呈现而不是说教,在于共情而不是煽情。在压抑的环境中却上演着温情可爱的市井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压迫力下却透着一种诗意的抒情,在黑暗的社会中却散发出人性光辉的美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关怀。本片对后世影响太大就不多说了,特吕弗的《四百击》根源于此,本片是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束缚之争,具有普世意义,而《四百击》聚焦群体中个人的边缘化,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