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只是一艘沉船
1.
“我当兵那会,老苦了。装甲车里没空调,冬天最冷的时候,在里面坐久了,撞到小脚趾都不觉得痛。”
这是去年春节,堂哥一边喝酒,一边教育村里想当兵的毛头小子。
“最操蛋的还不是条件差。后来我成了团长的警卫员,到是不用挨冻了。就是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为什么?”
“县城有个夜总会,我每天晚上10点送团长过去,团长选好一个,搂着上楼,我在楼下和老板娘结账。”他对着瓶子吹一口,眼神犀利扫过听众。“第一次去,我不会用公务卡,老板娘叫来一娘们,说她会用。她是团长刚挑剩下的。那娘们,嘿!要多骚有多骚,舔我的卡,还冲我抛媚眼。”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我就退伍了。”
2.
这和《太平轮》有毛关系?
有的。当时我正往厕所方向跋涉,弯着腰跨过条条大腿,突然听到一句台词。应该是佟山炮的屌丝兄弟说的,大意就是只有“他们”尊重劳苦大众,睡马路不睡民宅。就像大脑玩了把蒙太奇,我马上想起堂哥的故事,无缝衔接。一张酣睡的脸,左边是旷野,右边是客房。
其实山炮说的没错,许多国产神剧说的也没错,在那个时代,这帮人真的不拿一针一线。渡江战役之后,上海人一觉醒来,发现马路上整整齐齐的睡着疲劳的士兵,衣服几乎和国军一样,只是少了青天白日徽。这件事的宣传效果怎么说都不算过分,美国人都有报道。事儿事儿的上海人也感动的一塌糊涂,左翼愤青们更是奔走相告:王师来了。
在那个时代,山炮是对的。正如在这个时代,堂哥是对的。
3.
时代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人说,是人类故意分割历史,创造出所谓时代。而我觉得恰恰相反,是时代区隔了人类。现代韩国人和高丽人祖先有任何共同点吗?他们连脸都不像。类似的,同一支军队,在不同的时代,睡不同的东西。时代富有个性,无所不在,相同的东西(民族、军队),被不同的时代拓上不同的烙印。
但是,尽管区别如此明显,当时代变迁时,身处其中的人们反而懵懂不知。只有最伟大的灵魂才能参透时代,并在某一瞬间推动它。正如茨威格所说,“一位天才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泱泱百万之众。千百万无所谓流逝的时光过后,真正的关键时刻才会出现”。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在早晚高峰的地铁里、在双十一的电脑前、在永远买不起的楼盘下,被时代推搡、拉扯、勾引、吞噬、蹂躏、埋葬的普通人,大概只能感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吧。
或者,也不必如此悲观,我们至少可以困兽犹斗。时代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偶尔给人轮回之感,这种似曾相识就是与之战斗的利器。举个栗子,当费迪南大公坐着气派的马车巡游巴尔干时,他一定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和千年前雅典的10艘小船一样。他们为和平而来,却捅出了天大篓子,把所有人卷入了所有人都不想参加的战争。囚徒困境跨越千年,一视同仁的笼罩在1914年的欧洲大陆,和公元前5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时代每次登台演出,都带着不同的面具,演绎相似的剧本。如果我们足够火眼金金,似乎也能剧透。
而且,时代的敌人还有逻辑。这玩意不拘泥于时代的起止时间,而向过去和未来伸展。现代的困境,是上个时代的果,是下个时代的因。举个栗子,在当代华人世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此起彼伏的躁动着。对此建峰同志应该颇感欣慰。当初就是你们教会中国人这么干的,是你们扛着民主的大旗发动道德轰炸的,自食其果罢了。追本溯源,发现起因,理顺逻辑,然后才有希望理解当下的问题。至于能不能解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看透已属不易。能做到穷途之哭,足够亦圣亦邪,让后人傻傻分不清楚。
4
这和《太平轮》有毛关系?
有的。第一次看到海报,那个醒目的Crossing就让我充满幻想。摆渡、十字路口,这个浅显的隐喻向世人宣示,这是一部宏大叙事。它通过一艘沉船管中窥豹,再现那段吊诡的历史和普通人倾覆的人生。我以为,它不只是颜值爆表的言情剧,也不只是特效逼真的战争片,而应直面1949,敢于担当,野心勃勃,把上一个时代抽丝剥茧呈现在观众面前。就像茨威格写作《人类群星闪耀时》那样。但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
也许是演员越漂亮,电影就越容易肤浅。主角都预设了惊天颜值,使得影片整体显得太不真实,某些环节缺乏逻辑,难以自洽。师座是一个非常脸谱化的军人,横冲直撞,情商不高。这种角色把妹,要么唐突冒失,要么唯唯诺诺(可参考张灵甫杀妻的故事)。可黄晓明泡起妞来简直在韦小宝的段位上。就因为长得帅,导演赋予他一遇美女情商满格的buff,太不科学了。这种情节设计,等于把脸置于影片整体之上,总裁文的套路。
不过,雷义方还是多多少少触及了深层的东西,尽管尝浅辄止。一切关于1949的电影都离不开民心,“被人民推出来的胜利”早就成了烂大街的论调。但是,面对民心尽失的明显情况,为什么国民党的因应总是慢半拍呢?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三民主义版土改,在大陆无法推行呢?
大概在任何时代,当权者和社会精英总会趋于混同,与之而来的总是巨大的惯力和惰性。CHANGE?离奥巴马宣誓已经5年了,医改法案还在法院躺着。CHANGE!台湾县市选举后,已有深蓝政客喊出全力杯葛服贸。当权者自我革新,本就不易。与之相反,挑战者没有包袱,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多了。心怀不满,张口就骂,谁都可以,毫无难度。但是投身施政管理,实践心中理想,却需要跨过不低的门槛,克服无数阻力。当挑战者变成守成者,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我期待雷义方演出来的东西。但是他没有。
对金城武,我期待更多。他和长泽妹子这条线,也比那对权贵处理的好。日据50年,台湾被缓慢而持续的同化,到1943年,80%的台湾人有使用日语的能力,十二万人被授予日本姓氏,三万台湾士兵被请进靖国神社,满洲国和华北政坛活跃着台湾官僚。1945年,台湾心惊胆战的摇身一变,成为“战胜国”。“祖国会拿我们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必须烧掉长泽雅美的信。但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相思。台湾和日本,就像一对热恋中被母亲分开的恋人。母亲和恋人,在容颜上当然没法比。日本投降两个月后,国军第七十军登陆基隆,破布烂衫,形如乞丐,还随地大小便。对比睡在上海街头的那只部队,高下立判。而且,这个母亲相当暴虐,两年之后就顺手屠杀了2万人,几乎和50年前日本人刚来时一样。今天台湾的省籍矛盾,受害者心理,亲日倾向,都滥觞于此。
从1945到1949,匆匆4年而已。而这4年里,从海峡这边传到台湾的,只有子弹、通货膨胀、败军之将和溃兵。台湾本不具有形成独立国家的条件,是日本和大陆接二连三的粗暴对待,才让台湾主体意识强势抬头。但是,雾社事件84年后,台湾人念念不忘的只是泡日本妞的风花雪月,而把所有的矛头指向海峡对岸。这固然是台湾人集体无意识的愚蠢表现,但我们也应该反省深思。台湾不欠大陆什么,同文同种并不意味着必须回家吃饭,请不要再以母亲自居。相反,大陆欠台湾很多,至少,为1947年和1949年两场悲剧,我们欠对岸一个道歉。
相比于以上两对,佟章这一对更接地气,颜值最低。他们在本集只是铺垫,估计在下一集会成为主线。在他们两人身上,也包含一个我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平民百姓去了台湾?从1946年到1952年,两百万大陆人涌进台湾,他们不仅仅是高官、军人,更多的是佟章这样的普通人。一个将死的政权,风雨飘摇。而山那边是如日东升的新时代。事实上如果不是朝鲜战争,台湾已经回归了。蒋介石抢救学人计划都收效甚微,为什么平头百姓却敢冒风险呢?
也许看完下集会有答案?好吧好吧,一个商业片而已,还是别胡思乱想了。
2 ) 没有主角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军将领雷义方(黄晓明 饰)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中的幸存者还有通讯兵佟大庆(佟大为 饰)以及台湾籍日军军医严泽坤(金城武 饰)。抗日战争结束,雷义方迅速与千金小姐周蕴芬(宋慧乔 饰)相恋结合;佟大庆喜欢上了跟自己假扮夫妻拍照各取所需的孤 女于真(章子怡 饰),两人相遇不久就各奔前程;严泽坤顺利回到台湾,乘坐“太平轮”穿梭于海峡两岸购买药材,却心系青梅竹马的日籍女子雅子(长泽雅美 饰)不能忘怀。内战的爆发迫使雷义方和佟大庆重回战场,周蕴芬和家人乘“太平轮”去了台湾,从此开始漫长的等待。历史的不幸使大家相遇,“太平轮”成了几对情侣此生的牵挂。
3 ) 不会讲故事的人
两年前莫大爷在瑞典拿诺奖的时候用他那略显寒碜的官话,给全世界人们做了个获奖感言,题目是《讲故事的人》。而随着自己读过的书越来越多,看过的电影也不那么少以后,发觉能把故事讲好的人真的不多,书和电影都是一样,电影的故事就是所谓的剧情。
刚刚看完太平轮,总的来说三条线很清晰:主线黄晓明征战思念留居台湾的爱妻、副线台湾医师金城武难忘学生时代女友长泽雅美以及国军通讯兵佟大为思念“假妻子”章子怡(剧中人名有些忘却不如用演员名众所周知)。
主线非常简单,黄晓明在抗战中立攻,回到上海功成名就同名门望族之女宋慧乔相恋结婚。然后就是内战打响,宋慧乔被迫前往台湾“避难”,双方彼此思念的故事。线索很清晰,导演还加入了乔妹爱弹琴谱曲,欲给爱夫谱曲的俗套桥段来增加二人的一个情感寄托。男方是结婚相片,女方则是那首尚未谱写出的曲子。
主线剧情简单介绍完了,那么这影片为什么我觉得差呢?电影题材是战争爱情片,那么就是一部分战争一部分爱情,而吴大导演似乎是在战争场面上花了太大的精力与金钱,把场面搞得宏伟壮观,机位的选取与移动都十分考究,大量的战争场面无疑是在告诉观众:战争伤亡十分惨重,让人渴望和平。但是吴宇森过度的在片首以及片尾加入大量的战争场面,不停的炮火与冲锋兵手榴弹,没有剧情和对白,电影时间已耗去大半。相比同时期的《狂怒》同样是战争题材电影,虽然没有爱情,但影片中还是存在短暂的爱情,而战争时的场景在不输太平轮的同时,它的画面吸引力与剧情紧凑性就要远远甩下太平轮十几条街了。
回到太平轮,黄宋恋主线以及战争场面占去了影片大部分的时间,还要另外叙述两个小人物佟大为何章子怡的生活,附加医生金城武对初恋的回忆。这就是两个小时电影的全部内容了,剧情进展缓慢。
吴大导演还特别喜欢搞一些唯美的画面场景,我承认这些是可以为电影加分的环节,但都不是必需品。
金城武睡觉时怀抱初恋的日记本聆听窗外的雨声;长泽雅美家门前的风铃悠扬;宋慧乔赤脚携子在草地上舞蹈等等等等,导演想用这些来深入刻画几位主角的爱情,可我发现观众很难因为这些就进入到影片中去,觉得那几段感情有多么的缠绵悱恻浪漫迷离。
爱情的不够动人,就无法衬托战争的险恶残酷,哪怕画面再炫,花更多的钱,做更好的特效还是不行。
现在的国内大导演似乎都在本末倒置,一个有历史背景,很好口碑的体裁,拥有强大演员阵容的合作支持,当然还有大把的钱,他们所追求的是最初期的视觉感受,要把画面做好做美,而再美美不过好莱坞,对于内心的感受,剧情的叙述却又输的一塌糊涂。
整个太平轮剧情的推动是依赖和近年来流水账电影标杆《1942》一样的时间字幕,人物的心里活动就是靠给主角特写主角的内心独白。手段之粗鄙,手法之低劣,只能算是糟蹋了演员吧。
不得不提,影片中章子怡、宋慧乔以及长泽雅美的颜值都在9分以上,中日韩三大女星的合作确实很有嘘头,而且她们的演技算得上一流,只是这不是一个好的剧本,好的电影。
最后,还是衷心地希望国产影片越来越好,从最基本的讲故事做起,讲一个好的故事,完整的故事,比什么都重要。
4 ) 打三星总还是可以的吧
本人现在山西南部一小县城出差,拜社会主义经济繁荣所致,这县城居然也有电影院(虽然每天只放2场……)。机缘巧合之下,昨日获得赠票,遂去看了《太平轮》。
现在这片子的豆瓣评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我也就先不说缺点了,说几个优点吧:
1.本片对各种方言表现得十分到位,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地方说什么方言。国语、日语、上海话、东北话、闽南话都有各自的表现,甚至于蒋的浙江口音、我军某将领的四川(湖南?)口音,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尤其是在台湾的一段,大部分对白是闽南语,照顾宋的老妈子国语会得不多,一着急就说出了闽南语,让人感觉十分真实,非常有生活感。还有金城武回家那场戏,一样的闽南语、相似的家庭陈设,顿时就有了《悲情城市》的感觉(在此再怀念一下女神辛树芬)。更别说后来直接出现了在《悲情城市》中曾出现的演员(貌似演的是金城的舅舅)。不能不说,吴宇森在方言表现这一点上非常有大导风范,配合上字幕,丝毫不影响理解,加强了代入感。(还有一点不吐不快,语言方面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例子就是《一代宗师》。国语配音里,大家都是一口正宗国语,梁朝伟那口型明显对不上,东北人啥时候一点口音都没了……;粤语配音里,好么,这下梁朝伟口型倒是没问题了,但是竟然能与操国语的章子怡对话毫无障碍,二位都是双语侠是吧,在那里炫技呢……)
2.实在想不出来了……
缺点嘛,捡两条实在不能忍的说:
1.战争场面实在不好,明显不如集结号。这不是拍动作片,冯导当年请了韩国团队,不知吴导怎么想的。有一点令我印象很深:表现炮弹爆炸的爆破点相距非常近,而且明显呈直线排列。这可是炮弹,哪有那么整齐的落点?
2.章子怡定位不明。抛开明显可以用方言得知出身的佟、金城、长泽,黄、宋明显出身较好,官面上的人物,国语说得好可以理解。但是章是怎么回事?她明显是穷人出身,怎么会说那么好的官话?难道是大老远从北平跑来的……还有,章是到上海找男人的,结果却做了妓女,你确定这样你男人还会要你?而且,俞飞鸿是出于什么心情租给她房子?楼上的动静楼下都能听见,俞可是有两个小孩子的。
其他的诸如线索混乱、演员演技之类的就不说了,我就算看出来,也不能提供什么可行性意见。
观影之前看了下豆瓣评分:6.3,顿时就有不好的感觉;看完电影再看评分,已经成5.9了,顺便打了个三星的评分;今早再看:5.6……
长泽雅美在片中真的显老啊……只有我这么觉得么……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
5 )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
文/梦见乌鸦
2014年贺岁档这个火热的季节中,第一部迎来的大制作就是12月2日全明星阵容史诗片《太平轮(上)》,导演吴宇森,这个国际级大导演的名字,完全可以与12月另外两位大咖导演姜文、徐克平起平坐,从而形成贺岁档三足鼎立的角逐之势。但这部电影却也是最令人纠结的一部。首先这个关于太平轮的故事被拆分为上下两集就让很多观众摸不着头脑,其次作为一部史诗电影,也恰恰是当今内地影市浮动较大的题材,从《金陵十三钗》到《一九四二》票房成绩虽然喜人,但与动辄数亿的投资相比,毕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内地观众对战争史诗、奇情大戏的还有多少接纳程度将直接反映在电影的票房上,届时这部吴宇森筹备多年的心血之作、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能否证明吴宇森的白鸽如今依旧飞舞在观众心中呢?
而当观众欣赏完电影之后,就能发现电影被拆分为两部的用意,尽管下部要等到2015年,但可以猜测到,上部是一部战争片,下部是一部灾难片,整体则是一部爱情史诗,到头来,三段战火纷飞下的爱情故事,终究汇成了“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
提起吴宇森的名字,离不开暴力美学、双枪白鸽、兄弟情义以及小马哥那浑身是枪眼的风衣。作为曾经全球最知名的华人导演,吴宇森将暴力美学带入好莱坞,推向全世界,《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变脸》、《碟中谍2》,多少经典回忆峥嵘岁月中,而功成名就的吴宇森随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或许喋血街头的日子已经容不下暴力导演的雄心壮志,或许不拍史诗片的导演不是好大师,总之吴宇森在史诗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中有得也有失。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拍史诗片缘于年轻时最喜欢的电影《日瓦戈医生》,因此从这部电影的内核上来看,与其称之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倒不如将这套电影,尤其是《太平轮(上)》,更像是中国版的《日瓦戈医生》。
吴宇森拍摄史诗片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其实就是难以走出的小格局和对叙事节奏的掌握,毕竟吴宇森最擅长穷街陋巷的情义和茶馆中的子弹华尔兹这种偏向小格局的属性,放到史诗片中就行不通了,与注重宏观格局格格不入,这一点在《赤壁》中就能看出来。然而令人惊喜的,《太平轮(上)》中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但吴宇森对宏观气氛的调教和叙事节奏的把握却大大提高。
电影重点描述了三段爱情,三对“恋人”侧重点各有不同,黄晓明与宋慧乔起点为一见钟情,讲述的是离别;佟大为与章子怡起点是相濡以沫,讲述的是聆听;金城武与长泽雅美起点是青梅竹马,侧重思念。这三段故事角度不同、地点不同、层次不同,从而概括出乱世之中的浮华与阴暗,上海滩、台湾、华北战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全的还原出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华大地的风云突变,但从这一点来看就非常了不起。吴宇森在电影中的叙述结构条理清晰、张弛有度,而且很有独创性的采用了书信体的叙述结构来展开故事,通过恋人之间的书信、照片甚至音乐等载体而引出一段段故事,平铺中夹杂着倒叙回忆,且让故事条理清晰。这样的处理方式类似于美国电影《燃情岁月》和《硫磺岛家书》,避免了因角色过多造成了混乱和流水账叙述,而多条线索掌控起来难度也更大。但在这部电影导演却将其整合的条理清晰,节奏方面张弛有度,在华语同类电影中,这样的群戏和鲜明的叙事结构足见吴宇森的功力。而对于人物和情感的刻画,向来是吴宇森的强项,效果自然不俗。
余下填补剧情便是大量的战争戏份,这一点吴宇森在《风语者》和《赤壁》中暴露的毛病还是没有改。依然是格局的问题,战争戏份固然火爆,场景考究,焰火效果等技术环节也做到了极致,但效果却因局部出彩而忽略了整体。最简单的便是交战双方的越轴表现,侧拍、跟拍和迎面拍摄没有控制好,倘若不是军服区分,在火炮效果和浓烟之下,或许观众敌我难辨。且吴宇森在驾驭宏观场面上依然没有走出当年的街头火并的影子,仍是局部出彩,在这一方面,其实属于华语片导演的通病。
电影摄影华丽,服装道具奢华,章子怡风尘中的清纯,宋慧乔端庄中的孩子气,以及长泽雅美惊鸿一瞥的清纯,加之三位型男各有特色,都融化在大气美丽的镜头之中。电影的道具也极为考究,细节出彩,充满了时代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说起来也有点悲凉,上部电影流程的叙述和出色的角色刻画让三对主人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乱世情缘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到了下部,尽管还未曾相见,但史实不会改变。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但这个承诺最终会随着那艘一去不复返的太平轮,载着无限的惆怅而长眠海底,已然自顾自的黯然神伤。
华语电影其实需要这样的史诗电影。
6 ) 除了3D和限价,其他都很满意
如果电影题材均涉足爱情、战争与灾难!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态去影院观影?是牵着伴侣之手忠贞呵护?和好友谈战争残酷与现实批判?还是纯粹猎奇灾难中浮生之象?不管有木有人陪,不论你是为了满足哪一点,倘若以鉴赏角度观影,可能会在意影评网综合评分的公信力(不该这么低分)。
说真的,我对电影只上3D版本很无语,也从圈中朋友了解到不上2D至少无法怪院线是另有原因。然而这部是2D后期转3D的作品,3D作用对影片视觉感官提升度绝对不超5%(体现在:爆炸、飘雪),但代价就是票价涨了5-10元,而且还有限价政策护航……
影片名称叫《太平轮(上)》,其实用上副标题:“乱世浮生”更合适,“上集”的主旋律是战争,从1945年抗日到1948年国共内战,当中穿插了几段诗篇爱情;所谓的“沉船灾难”事件也要等“下集”才出现。
吴宇森是个功力深厚的名导演;首先,镜头画面非常唯美,显然是经过润色还带点日式奔放情调;其次人物轮廓乃至性格常从服饰特写中展示,细节处理得不错,只是有点刻意美化;再是,演员阵容华丽:黄晓明在“上集”影片中几乎是第一男主角身影,与金城武相比,他的眼神犀利、豪迈气派很抢眼。宋慧乔的淑女气质溢出,配搭洋装长裙颜值不是一般的高。还有很多日影迷包括我在内关注的长泽雅美,很遗憾是活在回忆中的角色,出镜不足3分钟;如无意外应该在“下集”有更多戏份。其他演员受角色定位原因表现不错也不一一点评了。
虽然这是一部披着战争外套的爱情故事,但战事场面也下了不少成本:血浆、爆破、尸骸、兵器、尘土、伤痛都具现无遗。有史诗般的质感,还能在其中穿插三段无交集又与战争交织的爱情:
* 义方(黄晓明)与蕴芬(宋慧乔):两情相悦、生离死别
* 泽坤(金城武)与雅子(长泽雅美):青涩回忆、禁忌之恋
* 大庆(佟大为)与于真(章子怡):镜花水月、各安天命
战乱中的爱最让人珍重也最无法完整,几乎奠定了“下集”的命运旋律基调。
影片中还有好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照片:与所爱之人分别了,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合照。义方与蕴芬的照片最美丽也是最真实的,但照片的结局……泽坤与雅子相爱但无法在一起,泽坤找照相馆了老板合成让惦挂延续(我也很惊讶1947年已经有PS技术);大庆与于真抱着一个别人家的娃摆出合家团聚的Poise,更在队友或邻居面前炫耀,其实照片中的三人毫不相关。照片就是故事对爱情线的另一面投影。
食物:于真(章子怡)这个茕茕孑立的角色是可圈可点的,她能在饥寒交迫时把一小块馍分给野孩子们,又在伤兵临终前拼命为他送面包,最后还为伤兵的尸体套上(好像很名贵的)指环。义方(黄晓明)为严冬中疲惫待命的将士们含泪宰马也有点感触。食物在慌乱中是生存之根本,也是几乎是展现人性的最后底线。
和谐:虽然影片以国军视点出发,也涉及共军和平民百姓的描述,但都没有添加立场色彩;当中最有趣的暗示:有一段捉兔子的桥段,幽默和谐;估计也是导演所乞求的方向。
对影片整体评价:有笑点,有泪点,商业与艺术均衡,制作水准很高;如果要说缺点,就是历史感和残酷感受到大幅削弱变成一部用于“观赏”的电影。
如果要多给华语片一些宽容;凭良心说,这部影片不论镜头美感、细节处理都在平均线之上,若不是纯黑就是被烂片熏陶得审美缺陷,给差评合理吗?另外,观众是否对“乱世佳人”这种题材感冒也会影响其观影价值取向。
可能有人问,既然影片有欠缺,为何你还打高分,我会解释到:因为这部电影,使我今天干了迄今为止最土豪的事:在首映日包了个134座的数字影厅独享吴宇森名导最新3D贺岁大片:只花了30软妹币;如果换作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
12月4日补充:
本人热爱电影(深度日影迷),乐于挖掘并记录好电影的“闪光点",影评从“审美”而不是“审丑”角度出发,分享给喜欢影片的豆友们,仅此,请“纯黑”自重。
其实比较散,更像是序篇,战争并没有将这些集中起来,依这个势头下部会更好看。我好像能在吴宇森导演的镜头下看到了他的触觉,他抚摸过的这个面对生死的在挣扎的生命。章子怡和俞飞鸿演得尤其的好,我觉得她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是非常惊人的。我没办法去断定这部电影好不好,因为它是有生命的。
两星半,较平庸。太平轮仅是噱头,更想写乱世众生。可惜几条线处理得都不太好,少有亮点。尤其最后超长的大战,无聊无新意(尤其对抗战剧熏陶的内地观众),也不敢有突破。而角色都缺少核心目标,没有向心力,这也是觉得故事松散的原因。黄晓明仍是老派吴宇森电影英雄(发哥)的形象,不过气质差太多。
如果吴宇森还有那么哪怕一丁点的顾惜名声的想法,他就该把这所谓的第一部立即免费放到网上,作为大家去看第二部的背景资料。另外,黄晓明真的不打算去找个配音吗?
开头的那间光明照相馆,其实是三对恋人生离死别的起笔。三组合照,一张真婚,一张假意,一张是合成未完的夙愿。吴宇森在上部抛撒一地杂乱线团,各奔东西零碎铺洒,影响整集叙事,但上部只是国共之争,下部应该才是巨轮沉浮中的大灾难大悲喜人性刻画,愿他下部能好好绣出一朵惊心动魄的乱世浮生花。
看了首映很失望,电影主线凌乱,剧情滥俗,转场更是生硬。黄教主犹如许文强上身,端着脸耍帅扮酷,台词也造作,表现太差了......就这水平也好意思弄上下部,3D IMAX圈钱,对导演失去尊重。
海上灾难前充分的情感铺垫,悲戚厚重却不失浪漫色彩。极力弱化暴力的战争戏份营造出一种庄重的美学氛围,与各级主角情感体验的部分相得益彰,节奏铺展与转接做得异常舒适,显然由吴宇森扎实的技法与王蕙玲细腻舒展的剧作共同成就。唯美的影片本身使3D效果显得多余,期待下集。
毕生致力于用歌剧式的华丽影像来表现草民身上的高贵的吴导啊,万恶的好莱坞终于还是把你掰直了。
战争场景很不错。国际章演技牛逼,如果没有黄晓明+乔妹那段,专心写国际和金城武2条线,绝对是部好片
看了首映,没失望,极赞,吴宇森对于这部电影的镜头处理极其到位,上半部充满了铺垫。这是一部极其难拍的电影,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诉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诉一个线索。只是看完之后心里各种难过与感伤,国家情仇和诗与远方,这是我唯一认可的华语电影上二战中国战场的电影,也是最棒的,没有之一。
1.开场战争戏的两块五特效和镜头运动就奠定了难看的基调;2.这片调色是个大问题;3.黄晓明满脸写着自恋两字,那下巴是要翘到天上去; 4.宋慧乔的韩剧演技也是蛮出戏的;5.章子怡全片除了帮伤患抬抬手什么也没干,哦还被干了两次;6.一星给金城武,一星给长泽雅美,好歹养眼;7.期望有点大,失望也蛮大
不知道吴宇森所说的终于拍出了想拍的电影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两个小时内我如坐针毡。主线模糊,剧情冲突缺乏,演员演技平庸,毫无想象力的战争场面……我明白上集导演和编剧的思路,但大量情绪化段落和泛滥的配乐只能让观众觉得疲惫不堪,体验重复。也许下集会精彩,但我也不再关心后面的故事了。
“老板。把这几张照片接在一起,要唯美的那种”。吴宇森:“没问题!”
固执的吴宇森将其典型元素和个人偏好集结于此,这么多年他仿佛憋着气,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或评论,意欲拍成史诗片最终不可避免滑向悲剧,可叹;战争场景冗长且平庸,爱情段落稍好,画面太远离尘嚣;教主和宋慧乔过于美貌,重见金城武真好,长泽雅美的背影;演员调教颇有问题,看看章子怡吧。
小明,你本不该来的。
是连接着格瓦拉吗。。我还没标就恶意标了推荐。。狗屎!电影一般,在开头一会就觉得像赤壁,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不是我的菜,我爹拉我去看的,我想看一步之遥,可惜没上映,唉。剧里有杀马镜头,伤心!伤心伤心!唉,那人也是无奈,蛮难过的,对于战争这个话题。
时而是日本小清新幻想片,时而是韩国公主病意淫片,时而是八一厂抗战历史片,时而是赵宝刚谍战爱情片,类型多元主题多变,看一部顶五部不费劲儿。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四川话、闽南语、东洋话,对谁都公平轮番练听力。这样宏大的跨语境文本,这样敏感的党际历史区域,恐怕还真得是吴宇森拍
上确实是铺垫,但是整部电影来说也还是不错的,豆瓣给的分着实低了些
上部是战争片,下部应该就是灾难片了,画面超赞,又见吴宇森的白鸽,情感刻画和上海滩的浮华阴暗描写的比较细致,书信体叙事足见功力。三对恋人重点讲了两对,其中一对还跟太平轮没关系,还挺期待下部,想知道金城武为什么会回到船上,我大麻酱上部几乎没戏份
把教主换成张震就完美了
问题很多。全片给人一种往《建国大业》里塞三段爱情戏的感觉。生硬的转场破坏好不容易铺垫出的一丁点感情,导致最后三段爱情的刻画都不深刻。几位大牌显得束手束脚,黄晓明拗造型不亚于《狂怒》里的皮特。多余的慢镜头、做作的台词...即便又现白鸽,即便很有美感,但这样的美感极大破坏了电影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