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女人,本是更加细腻的灵物,或时愁云漫容,转瞬便暖意袭面,对于情感的把控更加随性而不善多加思索。男权社会下,女人的自然灵性反被视作不贞与荡欲,在男性制定规则的社会中,所谓的“道德礼俗”紧紧依附在其后颈,让她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却常在别人转身后指指点点。 女权主义逐渐觉醒,女人们在忙于脱下衣服的同时终于摸到了颈后的异物,有人将其撕得粉碎,还有些旧习难易,把它藏在更隐秘的地方,为的仅仅是是鱼水之欢时男人淡漠的一笑。
与海报主色相同,本片的镜头大都是浅灰色调,为影片清冷压抑的基调烘托了相符的氛围。不同于用配乐表现人物内心的惯用手法,该片几乎摒弃了所有的配乐,为数不多的音乐也都是因剧情所需,不再刻意提醒着观众何时该哭,何时该笑,反而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我感受的机会。 故事以一场晚宴为始,通过人物间的细碎对话,对社会背景,人物关系和各自性格有了一些简单的介绍。90年代初,共产政权在波兰垮台,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思想同样经受着冲击与洗礼。
Agata(白)与Jacek是一对已经结婚15年的夫妻,有一个14岁的女儿,Marzena(黑)是个新潮的漂亮姑娘,丈夫在西德工作,两人只能偶尔靠电话温存。Iza(绿)则是位优雅而有些冷傲的女士。 接下来导演采用的三段叙事,将镜头从饭桌上的女士们转移到了她们的生活。
Agata 晚宴之后,回到家里的Agata哄完女儿睡觉后又为丈夫脱衣解裤,一切都稀疏平常丈夫借着些许酒意想要与她亲热,她却不耐烦地拒绝,而后在阳台独自点烟,若有所思。多年的婚姻,无论是性还是爱,都早已被琐事与时光消磨殆尽。
Marzena丈夫寄来的问候录像带中的一小段色情影片让Agarta颇感兴趣,Marzena则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寂寞。一个因为多年的朝夕相处而失去爱的滋味,另一个则因长时间的分别而对爱猜疑。一小盘色情录影带不仅引起了性冲动,更是唤醒了爱的意识。
Agata爱上了别人,一个神父,本就不道德的暗恋更是蒙上了一层宗教的黑布。她没有勇气面对这份爱恋,只能和丈夫不断地做爱来满足自己被压抑的性冲动,可云雨之后却仍然不愿接受丈夫的爱抚。性和爱本就是不对等的,无论多少的性,在缺少爱的推动下,都会变得机械而低贱。 Agata一直活在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斗争中,她偷偷观察神父,见面前精心的打扮自己,甚至偷窥神父淋浴,但始终不敢将这份情感对他诉说。她能做的只是在性爱中沉沦,用性欲来压抑自己的爱欲,但生理上的快感又怎敌日夜的悱恻辗转。
最后的镜头中,只留下一个Agata的背影,观众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却能看到她身体的抖动,听到她小声地啜泣。小细节虽不如眼泪的直白,但反而能和Agata压抑孤独的情感世界更加相通。
Iza 第二个故事开始,导演没有使用明确的分割镜头或者单独的标题来进行故事的切换,而是选择更自然的过渡,Iza在第一个故事尾段出现,同时第二段故事也因此而起。 Iza是一个学校的校长,无论是她的高贵气质还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都很难让人将她与一场婚外恋联系起来。她虽有美貌与地位,但她的实质更是一个女人,一个对爱执着的普通女人。 故事开始于一场葬礼,医生妻子的葬礼,而医生则是Iza一直以来的偷情对象。多年不见光的感情似乎终于可以修成正果,Iza满心的期待却等来了医生的疏远,她惊慌,她不解,甚至愤怒,她想尽办法来挽回她唯有的这一份“爱”。
而医生,则在温温吞吞中选择逐渐放手。也许是老婆的死和对女儿的歉意让他良心发现,但他却不忘在葬礼后和Iza的鱼水之欢。也许这段不道德的恋情得以光明之时反而让他失去了兴趣,又或者早已另有新欢。在爱情面前,虽然并不绝对,但男性往往受到各种理性的条框限制,而女性往往更加痴情,无所顾忌。男性往往视女性为另一半,而女性则视另一半为所有。 Iza逐渐认识到了这份爱的不可挽回性,但是她仍不愿放弃,她开始采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来试图让两人重归于好。她在医生女儿的书包里放上两人的亲密照片,试图强行公布这段畸恋,可等来的却是医生毫不留情的一拳。但她还是苦苦依求,换来的只是医生的冷嘲热讽。
她大声痛哭,可流泪后还要回归现实,还要继续以强者之势来面对其他人,这种情感的压抑必会将她逼向更加极端的境地。她开始尝试在车站与陌生人发生关系,以此来达到报复的快感,可没想到对方是她曾经的学生,对她再次的打击与侮辱。 她最后一搏,试图说服医生的女儿,反而让女儿更加厌恶。争执中,医生的女儿突然地遇险,Iza站在一旁,四处张望,镜头戛然而止。巧妙的留白惹人遐想,Iza究竟会如何反应,是伸出援手,因此挽回医生的心,还是冷漠观望,尽享报复的快感......
电影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我更偏向于前者,对于女性来说恨与爱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这种看似处于极端对立的爱与恨却全都植根于一份“在乎”,真正能让人变得冷酷无情的往往是一种彻底的“不在乎”。Iza对这份爱的依恋会让她沾染无尽的痛苦与癫狂,但心中的那份良知却会一直都在。
Renata&Marzena 如同红白蓝三部曲主角之间的巧妙照应,在第二个故事中一闪而过的Reneta成为了第三个故事的主角,而作为整部电影中不断串场的Marzena也终于迎来了专属于她的第三幕戏。 Renata是Iza学校的一名老师,已经是中年人的她,在给学生们讲起关于爱情的诗歌时,仍会显露出虔诚的目光。她的生活简单甚至无趣,在学校和家这两点间的不断辗转。电影中有很多细节侧面地揭示了Reneta的人物特点,和其他孤独者一样,她养花养宠物,将陪伴的需求从人性转移到物性。
与常人不同的是,她常常将鸟儿放出笼子,让它们叽叽喳喳地在绿植中乱飞,而自己则在这种人造的自然气息中吃饭看报。 对于自然气息的渴求,对于放飞鸟儿的执念说明了她自己潜意识里面对于自由和外部生活的向往,有向往就必然有着压抑,多年间的规律生活早已经筑起了一道道欲望的枷锁,逐渐磨平了Reneta对自由与外部世界的热情与欲望,只在潜意识中留存着丝丝残欲,而这些残欲也逐渐从自己的本性转移到物性上面去。
另外一个女主角Marzena是Iza的好朋友,曾参加过选美比赛,现在却只能屈身于俱乐部靠教人健美操来过活。她房间地墙壁上贴着当年选美的照片和惠特妮休斯顿的海报,惨淡的生活中同样没有依靠(前文提到其丈夫在西德工作),支持她也就是那渺小的明星梦。 Renata因为年龄大被校长辞退,多年规律的生活突然垮塌,她手足无措地坐在学校的椅子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想些什么。旧的生活框架被打破,让她的被压抑的欲望喷涌欲出,却苦于没有倾诉对象。
囿于惯性,她只得回家,百般聊赖的她甚至开始偷听邻居吵架,观察着左左右右那些熟悉却从未真正了解的邻居们。很快,她将注意力放在了住在对门的Mrezena。 她开始参加Mrzena的课程,开始偷听Mrzena和朋友的对话,蹲点等到Marzena回家来假装摔倒以此来让两人变得熟络,这些幼稚甚至可爱的手段与她的年龄十分不符。 游泳馆更衣室里同年纪的老妇人松松垮垮的身体不断地提醒她与少女的巨大鸿沟,但她仍视而不见,沉浸在自己的少女梦中,和Mrezena一起跳舞,一起游泳,甚至邀请Mrezena一同用餐。
Renata对于Marzena的这份依恋自然是潜意识中的欲望得到释放的直接结果,但是对于Marzena的选择并不是偶然。在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Renata多年前和姐姐搬来这里,后来姐姐过世。以她现在的生活状况来看,她可能在姐姐死后一直是独身一人,至少没有过太成功的亲密关系。 和姐姐相依为命,必定会对姐姐产生强烈的依恋感,而对于从来没有尝试过爱情味道的Renata来说,这种亲密的关系和懵懂爱情总是会有着说不清的复杂关系,她对女性间的亲密关系有了异于其他人感受,让她更倾向于这种关系,而不是陌生的来自于异性的爱情。当然出了这份对女性的依恋,Marzena的青春美丽必定也是深深吸引早已失去这些特点的Renata的重要原因。
虽然Renata对于Marzena有着道不明的依恋感,但Marzena却没有和她心意相通,对于Marzena来说更多的是出于同情。这种不对等的情感,必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要么是一方的的受伤,要么就是另一方的无奈。 Marzena一心想要成名,请来一位摄影师为其拍摄照片,结果在酒后被摄影师猥亵,与其约好吃晚饭的Renata没能等来她,似乎预知到了一切,默默来到Marzeta家,默默擦净Marzeta身上男人留下的精液,怜惜地为Marzena擦拭身体,为被践踏的青春与美丽而惋惜。
回到家后Renata全身赤裸地上在沙发上,听着鸟儿的叫声。大概这是她真正面对自己身体,自己的年龄,自己的欲望的开始,也是她真正拥抱自由的特殊仪式。
而酒醒后的Renata在呕吐后无法控制地痛哭起来,也许她早已料到一切,只是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当这一切突然地降临时,她留下的并不是悔恨的泪水,而是自己深深的无力感所带来的无奈。
人们在唾弃一些女人靠身体为自己铺路时,并没有意识到,很多情况下,出卖身体是这个传统社会给女人们留下的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而不是捷径(并不是说女人必须要靠出卖身体实现目标,只是为了强调社会观念异化对于女性的压迫)。 出轨,婚外情,忘年恋......对大众来说,这些字眼儿如果是以男性为主体,即使放在新闻头条,人们也不愿多看几眼,可若是与女性产生关联则会显得极其刺眼。《爱情合众国》这部女性电影通过三段故事集中展现了女性的情与欲,让我们得以窥见女性情感世界的一角,女人们同样有着复杂的情感,只不过在传统观念的桎梏下,女人们只能隐忍压抑,服从于所谓的“规则”。 Fim
"你幸福麽? 是的。 我也是。" 1.这个大背景让人回想起更压抑的《别人的生活》,同是物质贫瘠+你所说的真话让你自己都相信那是真话的世界…… 2.要么对女人有憎恨要么多男人有愤恨,要么是对人类太失望……偶尔想换个星球生存,就像迅雷下载最近老TM提示"敏感资源"一样!
3.全片多处男女露三点,但都以纯纯的写实为主,就像你每天早上看见三十年的枕边人那样……
用一种冷峻的视觉语言,描摹出了一群女性在波兰社会变迁中的情感遭遇,她们的人生变故,从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社会政治氛围、经济萧条、以及宗教保守主义的外部影响。影片并没有刻意强调女权主义,但男性角色的走向,还是尖锐地突显出了女性的被动地位,这部女人构建的群戏不仅情感张力饱满,且拥有着难得的妙趣。
剧本奖拿得立得住,如此大的母题该如何解?想必就是这般缠绕这般说不清这般绝望没希望。聪明的阐述,这样靠状态细节撑起的剧本难度极大,稍不留神就令人作呕了。
聚焦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期波兰社会几个女性空虚寂寞冷的生活状态,当然尤其关注的是她们的性和爱情观,所以全片耻度还挺大的,比较有意思的是几位女性的出场方式都被巧妙地联系了起来,至于粗暴的剪辑、冷厉的影像也无一不在预示着她们悲剧的人生。★★☆
失爱合众国。太抑郁绝望的波兰艺术片,黑暗的隧道尽头并没有看到光亮。打着爱的片名,却讲了三个无望的单恋故事。整个电影的感觉跟摄影的色调一般,冰冷冷的,打动人却谈不上会多喜欢。
#Berlinale##Wettbewerb# 说实话这部才是私人主竞赛最期待 对导演前作的冷酷印象颇深 这一部同样的剪辑和情绪点在他精心的构图调色下观感翻倍 加入了大量的手持跟拍 虽然故事略显繁杂但满分还是给最终的不负期待 [Friedrichstadt-Palast]
冷色调画面,各种不明所以的剧情,我以为我又看了一遍红白蓝...
强忍着看下去的,最后颁奖的瞬间给编剧跪下了,已经无语了
欲求不满的女人们。
她的焦渴,喷一身香水求不到一丝眷顾;她的落寞,守半生岁月爱不得一点怜悯;她的颓败,喝一瓶红酒盼不回一缕爱恋;她的枯萎,做一桌餐饭等不到一次光顾。低饱和固定机位下,四个女人在等一场垂爱,一个时代却在等待崭新巨变。爱是这般卑微早已跳下高楼,爱是如此无望猛然跌入冰河,惟有上帝可以比拟。
影片给四个女人最后的交代就是一个个静止又蕴含无限深意的长镜头,冷色调,节奏缓慢主题致郁,片子是好片子,但不喜欢。
泛着冰冷寒意的色调,几乎趋于白色,场景和人物情感一样静寂、干枯、荒芜,四段无望的爱,在隐约透露的社会背景映衬下,彻骨的绝望。
喜欢色调和摄影
爱比死更冷,性也救不了你
冷到心疼
这么冷的天儿窝在床上不开暖气浑身冰凉的看色调阴冷单一剧情阴郁湿漉的波兰片子也是一种自我释放的方式…每个故事都没有具体的结束…女人们,热烈的期盼和冷漠的摸爬、焦虑古板又失智般迷人痴恋,总是着迷于隔绝而冰冷的个体,模糊的爱意相隔了千山万水,期盼是一顿有人陪伴的晚餐…
这个冷色调的滤镜也太好看了吧!
欲望和绝望。金熊最佳剧本。但确实拍得太闷了。
3.5 竟然拿了最佳剧本.... 擦
以三段式结构和低饱和度的色调作为极端的间离手段来讲述四位女性在内心欲望外化的过程中面临的痛苦与挫败,从而展开九十年代初波兰小城阴沉单调的景象。女性常常被置于镜头边缘来作为权力关系的暗示,成功地把握社会转折的细节,但这一全景更多地因缺乏内部张力而成为充斥着悲观态度的女性陈列馆。
不是我爱上了你,是你终结了我的理智,在最性冷淡的影调里上演着最不性冷淡的戏码。摄影美的不像话,女主角们也是冷艳波澜的似火似冰。剧本取巧结构主义,三个因爱迷乱而背德的女人像镜像般互相映衬,用女人们的情欲觉醒隐喻着一个国家即将面临的巨变。我开始有点喜欢波兰电影了。
我和我妈一块儿看完了。我洗了个澡,又看了半天公众号,她一直跟着剧情走……所以我觉着,这个电影和我妈都挺牛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