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2009年的《遁入虚无》,昆汀这么说道,毫无疑问,这是本年度最好的片头字幕,或许会是一个时代最好的,同时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片头字幕之一。如果仿造昆汀句式,毫无疑问,《伤心小号曲》有着2010年度最好的片头字幕。拿昆汀和《遁入虚无》作类比是有原因,首先,《伤心小号曲》拿下了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评委会主席正是以恶趣味和恋足癖著称的昆汀。由于索菲亚·科波拉《在某处》恶评如潮,昆汀的大奖被很多人宣布为不受信任。但就像2004年的戛纳,当昆汀用《华氏911》耍了世人一把,他同时也选出了一部重口味电影《老男孩》,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重口程度上,《伤心小号曲》与《老男孩》相近,不时来一个自虐,大玩血浆。它又跟《遁入虚无》一样,主题黑暗、痛苦绝望,这样的片子很容易会导致观众不适,引发不满。
片头字幕从图形标记开始,然后是三位主演,再到电影片名。这一过程中,绘画、雕塑、建筑物和地图交相出现。再后来是通缉照、大头肖像和历史照片,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对比强烈。这中间,带有强烈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像让人印象深刻,宗教元素更是必不可少。后面几组叠加的人物形象,一个人物模板变成其他人物,中间就有掺杂恐怖片的人物形象。从弗朗哥到肯尼迪,片头不断前进的历史线索背后,充满了惊骇和恐怖,由此也种下了后面电影的狂乱气息。
然而,《伤心小号曲》并没有在一开始便放上这段片头字幕。影片先是交代了父亲被强迫充军,留下孩子一个人。他身后跑出了一头狮子,预示着危险的到来,更多的则是一生阴影。这个开篇交代了不少重要信息,一是内战的残酷、黑色和荒谬,没有卸妆的小丑也要上战线,手拿弯刀肆意砍。从画外音的孩子笑声开始,一路到结尾,《伤心小号曲》就成了两个男人的无声悲泣。如此说来,很多人会以为影片是悲喜交加,有如悲伤小丑和快乐小丑的对决。但事实上,《伤心小号曲》把重心放在了悲伤上面,喜剧笑料经常让人笑不出来——就像赛奇奥的餐桌笑话,幽默得诡异骇人。
电影前半段有如水银泻地,节奏飞快。片头宁静刚被战争打破,立马是残肢断臂,血肉横飞。枪杀战俘刚一落幕,转眼便是只身救父,以身试险,结局惨烈。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政府修建烈士谷(阵亡将士山谷,西班牙最大的弗朗哥时代遗迹),小哈维尔长大成人,发胖、沉默寡言,以失败者形象出现。他到马戏团应聘,梦中缪斯从天上掉下,可一转眼,他便要遭遇人生和工作的最大敌人。酒馆内尴尬刚刚解除,立马便是情欲交织,色情露点,汹涌猛烈。可以说,直到进入光怪陆离和充满隐喻的马戏团,《伤心小号曲》的好戏才刚刚开始。前面的战争只是冷盘,并非正餐。
几乎是必然的,《伤心小号曲》把矛头指向了专制独裁的弗朗哥。他劣迹斑斑,又强行霸占着西班牙,奴役本土人民。但人有功过,也有人觉得他还是有好的地方。就像出于国家利益的媾和,几任美国总统也待他不薄。由于变色和站队伍及时,晚年弗朗哥跟法西斯脱离了干系,西班牙在他统治下还算安定。可《伤心小号曲》始于西班牙内战,左翼阵营和右翼阵营对立,导演看法无须言表。片中赛奇奥酗酒暴力,他对待女人的手段很容易让人想到弗朗哥,尤其是先不管受虐和奴性与否,娜塔丽亚始终倾心于他,满足于情欲欢娱。然而西班牙内战是如此复杂,很难去一概而论。立志复仇的哈维尔站在了弗朗哥的对立面,但后面很多时候,他表现得又像无政府主义者,肆意破坏,无差别开枪,成为了血腥恐怖SHOW。在复仇问题上,向谁复仇、跟谁复仇,当弗朗哥平静死去,愤懑的西班牙国民也是无可奈何。剩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诅咒,咒他下地狱,被烈火烧。
一旦无法进入这个文化语境,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那《伤心小号曲》就真的只能是一部疯狂的CULT片,大打鸡血,大洒狗血。导演伊格来希亚把故事时间点确立在了上世纪70年代,反思着30年代的内战,但在电影语言上,他选择了一二十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毕竟在国民心理上,西班牙人总要面对独裁统治,一再反思,痛定思痛。伊格来希亚直言不讳地说,就像在电影里,我们常常更喜欢坏人。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或许在这个层面上,它跟西班牙人看待弗朗哥不谋而合。阿莱克斯喜欢把他的视角集中在变态和怪人身上,《伤心小号曲》也不例外。一直到最后,他们成了面目可怖的疯狂野兽,只为争夺猎物——虽然他们将她理解为心爱之人,但不如说是玩物。神奇的则是,在150米高的十字架上,两只野兽争夺金发女郎,下面一堆人开枪助兴,火箭飞人代替了战斗机,《伤心小号曲》无法不让人想起《金刚》。
除了对黑白老片的致敬,《伤心小号曲》直接涉及了历史战争、恐怖喜剧、记录片等多种类型。像必不可少的电视新闻,导演解释说那是他童年时的记忆,埃塔(ETA)炸死了首相,电视上的人是一堆小丑。弗朗哥统治时代一结束,西班牙电影也迎来了崛起,这也影响了许多西班牙导演,他们都会有意无意去表现弗朗哥的影响残留。不管愤怒还是压抑,那是一个悲伤的时代。而历史的缺失事实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不可得,那就表现为人物面目的残缺,或者自毁,或者缝合。
就像突然等到的弗朗哥死讯,当年的战争也来得猝不及防。《伤心小号曲》用影像展示了很多的坠落,夸张、美妙或者搞笑。马戏团的摩托飞人是最典型的一处,他不停尝试,屡败屡试,最后枉送了性命。在哈维尔去马戏团时,娜塔丽亚缠着红色的带,从天而降。结尾,她也是从高处坠下,不断旋转。就连哈维尔出逃,在洞穴里当起野人,茹毛饮血,那也要感谢坠落下来的鹿和野猪。就连死敌赛奇奥的几番出现,那也是不可预测。
《伤心小号曲》还掺杂了圣母显灵和宗教救赎的桥段,当复仇而不可得,娜塔丽亚就是哈维尔的玛利亚,所以他甘愿铤而走险。该桥段跟《圣徒秘录》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同是讲解内战往事,罗兰·约菲走的是稳重的主流路线,而《伤心小号曲》属于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内容除了跟弗朗哥是名教徒有关,在高大的十字架下面,那其实是一座教堂。弗朗哥的遗体安葬其中,此外还有其他数万名的内战死难者,其中甚至有不少的共和军成员。生前冲突对立,枪杀对方,死后却要埋葬一起,这就是西班牙历史的荒谬所在。对比快乐小丑和悲哀小丑的结局,你会发现结尾的哭泣对视并非偶然,反而相当微妙。难怪有人常常感慨,面对历史,人类经常只能扮演被愚弄的小丑角色。
几乎所有独裁者都喜爱雕塑和雕像,分布四处。这样在死后,他们还可以供后人瞻仰。然而,独裁者们都难逃一死,即便不会被挫骨扬灰,他们的遗迹也会被一一推翻。在西班牙国内,政府早已开展了清洗活动,弗朗哥已经慢慢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剩下来的只有文字和影像。当《伤心小号曲》用浓烈色彩和扭曲人物去表现独裁历史,它已经比多数CULT片要认真出许多。如果一个中国观众始终无法进入语境,那么他们只要联想下敏感事件和不能诋毁的风光大人物,即便电影只能是一曲哀歌,《伤心小号曲》就已经太过严肃,值得去认真看待。【第一财经日报】
平时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很多流行的电影我都兴趣不大,只有碰到特别喜欢的题材才会去看。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好莱坞华裔女演员白灵到西班牙的一个电影节当评委,我就点开了这个电影节的介绍网页。
页面中充斥着各国的明星和各个参赛电影,其中有一幅海报吸引了我。海报中有两个诡异的小丑和一个女演员,我觉得很好奇,就看了这部电影的介绍。这才知道是一部西班牙参赛影片,讲的是西班牙内战和战后的故事。对这个题材我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弗朗哥对西班牙长达几十年的独裁统治,但是从没看过这方面的文艺作品。于是准备一饱眼福。
在看之前,我先去影评网站看了看。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根本没在中国宣传过的西班牙电影竟然有大量影迷在关注,而且引起了种种热议。评论基本分为几大类,一些人说这部电影恶心、变态,一些人说没看懂是什么意思,还有人说这是部深刻的好电影。同一部电影怎么会让人的评论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我不禁更加好奇。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我看的版本是有中文字幕的。没看多久,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部电影始终游走在阴郁与欢乐之间,时而让人看到希望,时而又让人看到失望,阴郁与欢乐就像一条蛇一样在时时在交错着,扭动着,变幻着,紧紧抓住人们的心。
开始时是在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个马戏团正在给孩子演喜剧,突然外面响起了枪声。恪守职业道德的演员继续演出,这时士兵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马戏大棚,强行要求马戏团所有人员都火线入伍,马上和外面的敌人开战。饰演欢乐小丑的演员甚至来不及脱下小丑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加入了战斗。他带着逗孩子们笑的红鼻头,穿着滑稽宽大的衣服,挥着战斧杀出一条血路。幽默的造型和惨烈血腥的场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异常震撼人心。最后,马戏团成员所在的一方因为寡不敌众,全被被歼被俘。小丑也成了俘虏之一。
第二个镜头已经是若干年后,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找小丑。被关押的小丑说他们在建一座大十字架,这其实是个伏笔,后面会有相关的情节和它回应。哈维尔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像祖祖辈辈一样演一个开心小丑。可小丑告诉他,他只能演一个悲伤小丑,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苦难。而且以后要记住报仇。哈维尔看出父亲很痛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他带着炸药来到父亲的工地,组织了一场暴动,想让父亲趁机逃走。可父亲在眼看就要逃脱的时候被一个骑马的军官杀死了,哈维尔愤怒地打伤军官后离开了现场。
这是哈维尔这个主人公对压迫的第一次反抗。父亲的被害是埋藏在他心中痛苦的种子,也是他日后种种行为的直接本源。
又过了若干年,战争已经结束,但是西班牙仍然在独裁者佛朗哥的统治之下。在这种扭曲的制度之下,社会方方面面也发生了种种扭曲。西班牙当时的经济增速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战后的日本。而且佛朗哥对国民软硬兼施,并不是一味的强硬手段。但是,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暗藏着种种危机,不管外表如何,它的本质仍然是背离民主的独裁,种种矛盾一直在压抑着,压抑着,等待一触即发。
这时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到一家马戏团当一个悲伤小丑。刚一来到这儿,他就被美丽的表演绸舞的女杂技演员纳塔莉娅所吸引。纳塔莉娅是那么阳光,那么快乐,深深打动了哈维尔的心。但是哈维尔发现,纳塔莉娅竟然和暴躁狂暴、独断专行的快乐小丑赛吉是情侣,这让他大惑不解。赛吉对纳塔莉娅稍有不满,就会对她拳打脚踢,而整个马戏团的人为赛吉马首是瞻,谁都不敢管。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哈维尔的心。
与此同时,善良的悲伤小丑哈维尔也吸引了纳塔莉娅的注意。纳塔莉娅很矛盾,她想离开打她的男友,却似乎有什么东西牵绊着,让她离不开,同时她又抑制不住和哈维尔越走越近。她约哈维尔去法国的游乐园玩。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暗示,法国向来是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代表了纳塔莉娅对于自由、对于摆脱束缚的渴望。快乐小丑赛吉就是独裁统治的化身,纳塔莉娅是普通民众的化身,而敢于直言顶撞快乐小丑的悲伤小丑哈维尔是反对独裁的化身。
这三人的关系表现的是,独裁者在给民众暴力的同时也给予种种甜头,让民众觉得离不开它,而当反对派出现时,民众开始摇摆不定。
纳塔莉娅和哈维尔去巴黎玩被赛吉发现,赛吉狠狠揍了哈维尔,带走了纳塔莉娅。当纳塔莉娅去医院探望哈维尔时说,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自己会再回到快乐小丑身边,以此来缓和矛盾。哈维尔听了后非常心疼,在半夜潜回马戏团,正好撞见赛吉和纳塔莉娅在一起亲热,怒火中烧的哈维尔觉得赛吉又在伤害纳塔莉娅,拿起一把铁钩给塞吉毁了容。
故事发生到了这里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哈维尔觉得自己救了纳塔莉娅,可纳塔莉娅却一脸茫然。面对警察的抓捕,哈维尔匆匆逃进了密林。而曾被塞吉欺压的整个马戏团,却火急火燎地为塞吉去找医生,并最终把塞吉破碎的脸缝到了一起。由于时间紧急,他们找不到医生,只好找了个兽医。兽医的老婆非常反对用治动物的方法来治人,警告他们会为今天的做法付出代价。
这段讲的是当反对派给独裁者以重创的时候以为民众会得救,会感激他们,可结果被长期统治、被强奸民意的民众已经丧失了分析能力,只是茫然,而且竟然还为奄奄一息支离破碎的独裁感到惋惜。还想尽办法去救它。但是此时,已经没有正常的办法去救它,这个统治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就像塞吉破碎的脸一样难以复原。而民众不择手段,用兽医去治人的病,对独裁死马当活马医也要把它救活。最后兽医老婆的话是在警告这些民众,会为自己的做法而自食其果。
逃到密林里的哈维尔远离了人类的生活,开始在森林里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有一天,一位上校打猎时发现了他,把他带了回来。这位上校通过哈维尔的项链认出了他。上校就是当年杀死哈维尔父亲、又被哈维尔打伤的那个军官。这种巧合充满了讽刺意义。手下问上校如何处理哈维尔,上校说让他干活。这象征了独裁对民众的压榨。
这时上校邀请独裁者佛朗哥将军一起打猎。哈维尔和猎犬在一起,被要求用嘴叼猎物。佛朗哥看到跪在地下嘴刁猎物的哈维尔后很同情,让他站起来,而哈维尔却咬了佛朗哥的手。这象征了佛朗哥对人民软硬兼施、假仁假义的态度,而民众早已看出他的真面目,并不领情。
哈维尔被囚禁起来。此时,他用火碱、熨斗毁了自己的容貌,和过去懦弱的形象彻底决裂,独裁已经把一个善良的人逼成了鬼。他在恍惚中看到了纳塔莉娅,他再次觉得自己应该去救他。带着这样的自我认为的使命,他找到武器,一路射杀冲了出来。
此时的反对派已经完全演变成了用暴力去推翻独裁,变得和独裁一样暴力血腥。
当哈维尔找到纳塔莉娅时,惊恐的纳塔莉娅已经认不出来这个面目全非的人。与此同时同样面目全非的塞吉也找到了纳塔莉娅。纳塔莉娅又面临在他们之前做出选择。最终纳塔莉娅选择了塞吉。
当倡导民主的反对派也变得暴力起来,民众更趋向于选择已经有些式微的独裁,起码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而对于反对派承诺给予的未来,他们一无所知,更为恐惧。
最后哈维尔准备用暴力手段抢回纳塔莉娅,他走到大街上准备抓住纳塔莉娅时,突然发生了一场爆炸,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一场对独裁者的暗杀。哈维尔把纳塔莉娅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山洞里遍地骷髅。哈维尔告诉纳塔莉娅,他的父亲就死在这里,这就是他父亲所说的修建的那个大十字架所在地。这个十字架是也是真实存在的,是独裁者佛朗哥的坟墓所在地,为修建坟墓曾大量野蛮使用反对派战俘。
这时电影的象征意义达到了最高潮。塞吉也知道了哈维尔和纳塔莉娅的去处,带着抓获哈维尔的军警一同前往。最后,三人不期而遇,塞吉和哈维尔为争夺纳塔莉娅而展开了的殊死血腥搏斗。三人扭打着爬上了独裁者坟墓上方的大十字架。纳塔莉娅此时似乎有领悟,站在了哈维尔的一边,为了逃脱垂死挣扎的塞吉而用绸缎缠住身子向下荡去。这本是她在马戏团的拿手绝活,绸缎却在半空中被卡住,纳塔莉娅死在了十字架与地面之间,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最终能活着摆脱那个象征着独裁、不自由的十字架。所有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努力都这么前功尽弃、都这么夭折了。
塞吉和哈维尔却安然无恙,被一同带上了警车,影片在两个人怅然若失、似有所悟的哭笑中结束。
电影的最后部分,是所有矛盾的最高潮,已经式微的独裁者和正在强大却变得血腥、渐渐接近独裁的反对者都在争夺民众,而且都同样丧心病狂,不惜一切,可怜的民众在双方疯狂的斗争中受到巨大伤害。最后两股势力都没有得到民众,反而把民众害得更惨,民众也更没有因此而得到所向往的民主。这个结果非常值得人深思。
本片片名叫《伤心小号曲》是因为哈维尔在变得暴虐之后偶然听到了一个小丑悲伤的歌唱,被深深吸引。这首歌充满了迷茫无奈和绝望,就像反对独裁的哈维尔当时的处境一样,他了解民众的痛苦,想解救民众,却苦于不知道该用何种方法,最后不得其法,误入歧途,使用和独裁一样的手法以暴制暴,渐渐也变得独裁,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并没有解救成民众。这首歌也奠定了本片深沉而又悲伤的格调。这是一曲历史的悲歌,在独裁统治的几十年里和后来反对派与独裁者的争斗中,民众在你争我夺、最终变相了的拉锯战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苦难,而且有的苦难并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对社会对文化对话语权对民主的重创。
如果你了解西班牙的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它把用极为夸张鲜明的手法把现实表现出来,就像拉美的魔幻小说《百年孤独》一样,展现了几十年来社会的变化和人心的变迁,让你淋漓尽致地看到了一幅社会生活的浮世绘。让人在反思之余,也被这种鲜明的艺术手法所深深打动。
本文同时收录于我今天写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89a801013xg7.html,欢迎阅读
原创
平时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很多流行的电影我都兴趣不大,只有碰到特别喜欢的题材才会去看。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好莱坞华裔女演员白灵到西班牙的一个电影节当评委,我就点开了这个电影节的介绍网页。
页面中充斥着各国的明星和各个参赛电影,其中有一幅海报吸引了我。海报中有两个诡异的小丑和一个女演员,我觉得很好奇,就看了这部电影的介绍。这才知道是一部西班牙参赛影片,讲的是西班牙内战和战后的故事。对这个题材我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弗朗哥对西班牙长达几十年的独裁统治,但是从没看过这方面的文艺作品。于是准备一饱眼福。
在看之前,我先去影评网站看了看。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根本没在中国宣传过的西班牙电影竟然有大量影迷在关注,而且引起了种种热议。评论基本分为几大类,一些人说这部电影恶心、变态,一些人说没看懂是什么意思,还有人说这是部深刻的好电影。同一部电影怎么会让人的评论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我不禁更加好奇。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我看的版本是有中文字幕的。没看多久,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部电影始终游走在阴郁与欢乐之间,时而让人看到希望,时而又让人看到失望,阴郁与欢乐就像一条蛇一样在时时在交错着,扭动着,变幻着,紧紧抓住人们的心。
开始时是在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个马戏团正在给孩子演喜剧,突然外面响起了枪声。恪守职业道德的演员继续演出,这时士兵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马戏大棚,强行要求马戏团所有人员都火线入伍,马上和外面的敌人开战。饰演欢乐小丑的演员甚至来不及脱下小丑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加入了战斗。他带着逗孩子们笑的红鼻头,穿着滑稽宽大的衣服,挥着战斧杀出一条血路。幽默的造型和惨烈血腥的场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异常震撼人心。最后,马戏团成员所在的一方因为寡不敌众,全被被歼被俘。小丑也成了俘虏之一。
第二个镜头已经是若干年后,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找小丑。被关押的小丑说他们在建一座大十字架,这其实是个伏笔,后面会有相关的情节和它回应。哈维尔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像祖祖辈辈一样演一个开心小丑。可小丑告诉他,他只能演一个悲伤小丑,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苦难。而且以后要记住报仇。哈维尔看出父亲很痛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他带着炸药来到父亲的工地,组织了一场暴动,想让父亲趁机逃走。可父亲在眼看就要逃脱的时候被一个骑马的军官杀死了,哈维尔愤怒地打伤军官后离开了现场。
这是哈维尔这个主人公对压迫的第一次反抗。父亲的被害是埋藏在他心中痛苦的种子,也是他日后种种行为的直接本源。
又过了若干年,战争已经结束,但是西班牙仍然在独裁者佛朗哥的统治之下。在这种扭曲的制度之下,社会方方面面也发生了种种扭曲。西班牙当时的经济增速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战后的日本。而且佛朗哥对国民软硬兼施,并不是一味的强硬手段。但是,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暗藏着种种危机,不管外表如何,它的本质仍然是背离民主的独裁,种种矛盾一直在压抑着,压抑着,等待一触即发。
这时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到一家马戏团当一个悲伤小丑。刚一来到这儿,他就被美丽的表演绸舞的女杂技演员纳塔莉娅所吸引。纳塔莉娅是那么阳光,那么快乐,深深打动了哈维尔的心。但是哈维尔发现,纳塔莉娅竟然和暴躁狂暴、独断专行的快乐小丑赛吉是情侣,这让他大惑不解。赛吉对纳塔莉娅稍有不满,就会对她拳打脚踢,而整个马戏团的人为赛吉马首是瞻,谁都不敢管。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哈维尔的心。
与此同时,善良的悲伤小丑哈维尔也吸引了纳塔莉娅的注意。纳塔莉娅很矛盾,她想离开打她的男友,却似乎有什么东西牵绊着,让她离不开,同时她又抑制不住和哈维尔越走越近。她约哈维尔去法国的游乐园玩。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暗示,法国向来是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代表了纳塔莉娅对于自由、对于摆脱束缚的渴望。快乐小丑赛吉就是独裁统治的化身,纳塔莉娅是普通民众的化身,而敢于直言顶撞快乐小丑的悲伤小丑哈维尔是反对独裁的化身。
这三人的关系表现的是,独裁者在给民众暴力的同时也给予种种甜头,让民众觉得离不开它,而当反对派出现时,民众开始摇摆不定。
纳塔莉娅和哈维尔去巴黎玩被赛吉发现,赛吉狠狠揍了哈维尔,带走了纳塔莉娅。当纳塔莉娅去医院探望哈维尔时说,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自己会再回到快乐小丑身边,以此来缓和矛盾。哈维尔听了后非常心疼,在半夜潜回马戏团,正好撞见赛吉和纳塔莉娅在一起亲热,怒火中烧的哈维尔觉得赛吉又在伤害纳塔莉娅,拿起一把铁钩给塞吉毁了容。
故事发生到了这里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哈维尔觉得自己救了纳塔莉娅,可纳塔莉娅却一脸茫然。面对警察的抓捕,哈维尔匆匆逃进了密林。而曾被塞吉欺压的整个马戏团,却火急火燎地为塞吉去找医生,并最终把塞吉破碎的脸缝到了一起。由于时间紧急,他们找不到医生,只好找了个兽医。兽医的老婆非常反对用治动物的方法来治人,警告他们会为今天的做法付出代价。
这段讲的是当反对派给独裁者以重创的时候以为民众会得救,会感激他们,可结果被长期统治、被强奸民意的民众已经丧失了分析能力,只是茫然,而且竟然还为奄奄一息支离破碎的独裁感到惋惜。还想尽办法去救它。但是此时,已经没有正常的办法去救它,这个统治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就像塞吉破碎的脸一样难以复原。而民众不择手段,用兽医去治人的病,对独裁死马当活马医也要把它救活。最后兽医老婆的话是在警告这些民众,会为自己的做法而自食其果。
逃到密林里的哈维尔远离了人类的生活,开始在森林里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有一天,一位上校打猎时发现了他,把他带了回来。这位上校通过哈维尔的项链认出了他。上校就是当年杀死哈维尔父亲、又被哈维尔打伤的那个军官。这种巧合充满了讽刺意义。手下问上校如何处理哈维尔,上校说让他干活。这象征了独裁对民众的压榨。
这时上校邀请独裁者佛朗哥将军一起打猎。哈维尔和猎犬在一起,被要求用嘴叼猎物。佛朗哥看到跪在地下嘴刁猎物的哈维尔后很同情,让他站起来,而哈维尔却咬了佛朗哥的手。这象征了佛朗哥对人民软硬兼施、假仁假义的态度,而民众早已看出他的真面目,并不领情。
哈维尔被囚禁起来。此时,他用火碱、熨斗毁了自己的容貌,和过去懦弱的形象彻底决裂,独裁已经把一个善良的人逼成了鬼。他在恍惚中看到了纳塔莉娅,他再次觉得自己应该去救他。带着这样的自我认为的使命,他找到武器,一路射杀冲了出来。
此时的反对派已经完全演变成了用暴力去推翻独裁,变得和独裁一样暴力血腥。
当哈维尔找到纳塔莉娅时,惊恐的纳塔莉娅已经认不出来这个面目全非的人。与此同时同样面目全非的塞吉也找到了纳塔莉娅。纳塔莉娅又面临在他们之前做出选择。最终纳塔莉娅选择了塞吉。
当倡导民主的反对派也变得暴力起来,民众更趋向于选择已经有些式微的独裁,起码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而对于反对派承诺给予的未来,他们一无所知,更为恐惧。
最后哈维尔准备用暴力手段抢回纳塔莉娅,他走到大街上准备抓住纳塔莉娅时,突然发生了一场爆炸,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一场对独裁者的暗杀。哈维尔把纳塔莉娅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山洞里遍地骷髅。哈维尔告诉纳塔莉娅,他的父亲就死在这里,这就是他父亲所说的修建的那个大十字架所在地。这个十字架是也是真实存在的,是独裁者佛朗哥的坟墓所在地,为修建坟墓曾大量野蛮使用反对派战俘。
这时电影的象征意义达到了最高潮。塞吉也知道了哈维尔和纳塔莉娅的去处,带着抓获哈维尔的军警一同前往。最后,三人不期而遇,塞吉和哈维尔为争夺纳塔莉娅而展开了的殊死血腥搏斗。三人扭打着爬上了独裁者坟墓上方的大十字架。纳塔莉娅此时似乎有领悟,站在了哈维尔的一边,为了逃脱垂死挣扎的塞吉而用绸缎缠住身子向下荡去。这本是她在马戏团的拿手绝活,绸缎却在半空中被卡住,纳塔莉娅死在了十字架与地面之间,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最终能活着摆脱那个象征着独裁、不自由的十字架。所有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努力都这么前功尽弃、都这么夭折了。
塞吉和哈维尔却安然无恙,被一同带上了警车,影片在两个人怅然若失、似有所悟的哭笑中结束。
电影的最后部分,是所有矛盾的最高潮,已经式微的独裁者和正在强大却变得血腥、渐渐接近独裁的反对者都在争夺民众,而且都同样丧心病狂,不惜一切,可怜的民众在双方疯狂的斗争中受到巨大伤害。最后两股势力都没有得到民众,反而把民众害得更惨,民众也更没有因此而得到所向往的民主。这个结果非常值得人深思。
本片片名叫《伤心小号曲》是因为哈维尔在变得暴虐之后偶然听到了一个小丑悲伤的歌唱,被深深吸引。这首歌充满了迷茫无奈和绝望,就像反对独裁的哈维尔当时的处境一样,他了解民众的痛苦,想解救民众,却苦于不知道该用何种方法,最后不得其法,误入歧途,使用和独裁一样的手法以暴制暴,渐渐也变得独裁,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并没有解救成民众。这首歌也奠定了本片深沉而又悲伤的格调。这是一曲历史的悲歌,在独裁统治的几十年里和后来反对派与独裁者的争斗中,民众在你争我夺、最终变相了的拉锯战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苦难,而且有的苦难并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对社会对文化对话语权对民主的重创。
如果你了解西班牙的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它把用极为夸张鲜明的手法把现实表现出来,就像拉美的魔幻小说《百年孤独》一样,展现了几十年来社会的变化和人心的变迁,让你淋漓尽致地看到了一幅社会生活的浮世绘。让人在反思之余,也被这种鲜明的艺术手法所深深打动。
夏日旋律summer
《绝妙的政治隐喻--西班牙电影《伤心小号曲》影评》//movie.douban.com/review/5223142/
我是电影的观众,我是小丑的观众。电影要我严肃,小丑却要我笑,尽可能地笑。为什么不笑呢?所有观众都应该哈哈大笑,因为战争、嫉妒以及这一切不值得哭泣,也不值得伤心。除非你成为哈维尔,成为破坏悲剧表面张力的那一滴眼泪。
又是看了不開心的片子……不開心……太不開心了……
结尾的戏份实在太令人震撼了,以至于不断加分。以夸张的、血腥的近乎变态的外形去暗指悲伤的内心及一整个弗朗哥时代的创伤。阿莱克斯·德拉·伊格来希亚始终是个怪咖导演,难怪昆丁会喜欢这片。
悲伤小丑,让人难过、心痛,影片暴力、荒诞、黑色、怪异、癫狂,暗示着弗朗哥时代的种种悲剧,怪咖导演用这样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诉说着那个时代难以磨灭的创痛。后面的一场戏张力十足,激烈、震撼,过目不忘啊~
《伤心小号曲》是今年除了中岛哲也《告白》之外,看完直接打满分的电影,它的混乱疯狂,贴片式历史画卷,暴躁一气的精致纯洁,狂放的肉体存在感,粘附着血浆体液的巴洛克式美感,像苍蝇一样骑着摩托在天空飞行一次次撞向墙壁却死不悔改的侏儒,阿莫多瓦、比格斯·鲁纳之后的西班牙电影就看伊格来希亚。
总体不是很喜欢,但结尾不错。
小丑在哭,历史在消逝
黑色、血腥、混乱,开始一直带着对待一部隐喻系电影的态度去看的,西班牙内战,哭泣小丑和悲伤小丑,可最后流于暴力滥觞,加上语境难以介入,最后没获得什么信息。
快乐和悲伤小丑,从平常人变态并未彻底成魔,爱情的力量有多强大已不值一谈,性虐呢?洗
歇斯底里用力直截的比喻與表演(相軋權力之外,更是難以捉摸美麗畢露的女/神/母/國)--only death unites people, only when the sad clown(s) cry...may all R.I.P.
有些场面太over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和题材
男人越胖 鸡鸡越小
一股子奔流的糙劲儿
极致的癫狂暴戾,不仅仅是精神与肉体上的狂欢,更是映衬着西班牙这段弗朗哥时代历史的状态。
正是由于纳塔莉娅的贪心,犹豫才会滋生两个小丑的内心…至于政治寓意什么的可深可浅(>_<)
(11.07.2011;06.08.2012)
将癫狂和暴力不断加剧,难得的是这种暴戾的情绪可以一直延续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一切尽癫狂!残酷的极致竟然可是喜剧!★★★★
小丑的眼泪,为谁而流?
7.7;行雲流水的無政府主義
每个小丑都有过去,他们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