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你早》:怀念旧日的黎明和黄昏
(作孽啊。本来应该写论文的,结果一个不小心又看了电影,今天的论文计划怕是难以完成了。既然兴致所至,索性涂鸦两笔吧,也算是致敬昨日的时光了。)
8.75/10
这部片子对我来说真是太怀旧了。三门两段的红色公交车,两个售票员,5分钱一张票,糖饼,画着金鱼花瓣的瓷碗,BP机,炉子下面的蜂窝煤,地上凹凸不平的泥砖,京广中心,古观象台,赛特大厦,老秀水街,养鸟,亚运会,商场里的售货员,人们的讲话习惯,这些耳熟能详的事物,让我瞬间回到小学时代,我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坐在公交车里向外看,看到的就是这种景象。那个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太多的修饰,看上去特别暗,雾蒙蒙的,看不清,即便是最早一批下海的人,就算穿上西服带上金表,身上也还透着那么点土气。那个时候,哪家店面随便在门口挂上一截日光灯管,就够让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小屁孩溜溜儿地天天下学的时候站住脚瞅上两眼了,那种东西在当下早就被更刺眼的霓虹灯取代了。每个人每天也都挤公交上下班,奔着理想,忙前忙后,可是那和现在的奔不太一样,那时候大家就是单纯地在奔,有生活的气息地奔,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好日子在奔。和现在那些听得一清二楚的吵闹声喇叭声喧哗声不一样,那时候的人们在起早贪黑地奔的时候,空气里有的只是泛着砖瓦味的潮气,晨钟暮鼓的回响是朦胧的,被这个城市的一种积淀所阻挡着,让我一时听不清楚,想要寻觅。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有戒备地羡慕和接受外面的世界,但是他们的脊梁骨是被一代代传下来的生活方式撑起来的,没有拜倒在任何激流之前,那是单纯带来的蒙昧,而不是物欲治下的无知。现金流还没有把这个城市若即若离的韵味一股脑儿冲刷殆尽,多数人的脸上还没挂着山珍海味揣出来的横肉。Idealism后遗症还残留在那时候人们的身上。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以黎明和黄昏作为开始和结束,和现实生活中这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差不多,还没开始多久,马上就消逝了。
该说说电影了。故事方面,它太散了,不是我的菜,虽然我知道很多桥段是编剧有意拖一拖剧情,来把那种朦胧的气息铺陈一下。也许在我看来,拖拽这种气息的不应该是台词,而是画面和音乐,毕竟在张暖忻导演的这样一部视觉语言的变化并不丰富的作品里,表演承担着独一无二的讲述剧情的任务,如果连渲染气氛的任务也要来分台词的一杯羹,很容易打散故事的发展。相比之下,还是《上车,走吧》里句句紧扣一个故事核心的爽利让我更欢喜,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我真是太喜欢《上车,走吧》了。构图上做到了不动声色,不让我出戏,人物在画面里能分清主次,实属不易了。马晓晴天生就是个叛逆的姑娘,她的表现很好。王全安紧锁的眉头很有感觉,能演戏到如此的程度,当导演的时候应该就会得心应手得多。贾宏声还没吸毒,不过他出入歌舞厅和勾搭女孩的范儿相当活络。回想起冯远征曾经提到的,在他还没考上中戏的时候,就被导演招到《青春祭》里当演员了,可见张暖忻导演选演员的功力很不一般。
2 ) 59
打人的那个场景,摄影机开始真正地运动了起来,虽然只持续了一小会儿;第二个剪开的镜头中摄影机再次被置于平地,随着激烈的斗殴场面轻微地摇移——可想而知观众的困惑:经过漫长跋涉偶然见到的绝美景色转瞬间消失不见。这一偶然得之的片段很好地展示出《北京,你早》的影像质感以及暴露出的问题。
即便这部电影非常标榜性质地被定性为长镜头写实的实践典范,我们还是发觉了问题,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带来稳定感、延续性非常切适于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意大利战后脱节的现实,但到了90年代,已经不太有用了。但我们的额电影人还在围绕着剧本来讲故事的学院拍法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丰富质感转换成影像的过程中已然失效。这要等到五年后道格玛95的宣言才被真正判处死刑。其后,电影上的影像探索自动地分成为两类:固定镜头和手持镜头。
《北京,你早》虽然还停留在学院派的电影语境之下,有点不太一样的是,它超前地通过建立一个丰富的公共空间(公交车厢)来将现实中的实景纳入镜头,从而获得部分的真实观感。故而,展开一种学院式的读解是最保守的方式,下面是个人的一些想法。
剧本的设计围绕着女主角的三段感情自行分为三部分。通过一些留白,让动作尽可能少地暴露出来。这是一些非常日常化的场景,比如等待的成/不成,预示着关系的开始与结束;两次偶遇和一件毛衣,则是另一端关系的起点(这对关系的结束是男人让女人看不到希望)。怀孕暴露了女人的弱势心理,罪人的名号因之落到司机身上——这是通过医院的偶遇那下掴响的巴掌所暴露出来。紧接着这一幕的是两个失败男人间的对酌,中间可想而知省去了大段预想会发生的动作(因为酒席上的对话已经透露出他们已经知悉事件真相):比如男女相互间的对峙、冲突、辱骂和暴行等等。但终归说来,这种不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该放弃的,沉默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更丰富的表达,而电影用留白很好地保留了这点。
女人虽然一直是被诱惑的对象(对于此点,电影丝毫没有避讳),但她同样敢于面对自己选择造成的后果,这是影片最后四人同车的画面表达出来的——女人一件件地将行李搬上公交车,而那位诱惑者带着一副墨镜事不关己的样子,曾经的恋人/同事共处一室,女人的自我解趣瓦解了可能造成的尴尬。
一个女人在寻求更好生活的过程中先后接纳了三个男人,这是不该去指责的。现在看来,似乎理所当然,但在那个年代,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她的主动放弃与接纳,让电影看起来与众不同。《青春祭》用女性视角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经过,这一主题延续在《北京,你早》中,女性的自我已经已经充分觉醒了,面对商品化经济的浪潮,曾经以依附姿态倾就的爱情开始变得像商场里聆郎满目的商品一样,可以自由选择。这一观念在一部1990年的大陆电影中出现是相当惊人的。
3 ) 北京你早,我已经晚了。
第一,我现在觉得北京对我来说已经是幻影了,是记忆,是脑子里的电影。我活过的那些北京感觉都是假的。所以这个电影里的情景都好像跟我隔着一个世界似的,我看到这些幻影便心跳加速,一方面是激动,另一方面我感到害怕。害怕找不到我的老北京了吗?北京不一样了吗?其实不是。其实我知道如果我现在回北京,走在中央音乐学院后面儿的胡同,走在西四新华书店门口,还有隆福寺那个陪俺姐堕过两次胎的胡同串子,一切都没什么不一样的。就跟二十年前一样,北京这些地方基本上二十多年都没啥发展。比起不一样,我更害怕一样。我太害怕一样了,那将让我无法分辨真假,让我轻则五味杂陈,重则精神分裂。
第二,我爱贾宏声,爱他就像爱我自己就像爱生命,我老感觉我的身体里面有他。
第三,我小时候上的幼儿园是“鲍家街幼儿园”,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件事有多么摇滚。知道的时候我幼儿园就已经拆了,但是摇滚的火苗却早已烧制了我的容颜。
4 ) 《北京,你早》:走好,宏声
昨晚为着一个人,将张暖忻导演的《北京,你早》又翻了出来,他,贾宏声,那一年,23岁。
我还记得在很久之前,看了娄烨导演的《苏州河》,当时只记住了美人鱼周迅,对于那位沉默的男子,除了举手投足之间,一丝桀骜,便再无其他印象,即便是隐隐之中的错觉,也没做过多的念想。
这应该是一位不错的演员吧,看他的戏,你没觉得他是在演戏,而更像是一个已然的部分,合理地出现在既定的那个角色里,那种刚刚好的程度,没有多,也没有少,既不出挑,也不晦暗。
《北京,你早》,拍摄于1990年,据说是一部让贾声名鹊起的电影,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不多的几部有他参与的电影里,《北京你早》中的陈明克,《昨天》中的摇滚青年,《苏州河》中马达,连王小帅导演的《极度寒冷》都还没来得及看,他就匆匆地走了,而且是选择了以这样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虚无的世界。
在电影《北京,你早》里面,贾宏声扮演了一个倒爷,对于那个特殊年代的中国而言,这一职业无疑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价格双轨制的时期,“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为甚。
那个时期的贾宏声还算得上是外表阳光帅气的,只是笑容里隐隐的一丝苍白是抹不掉的,高高的个子,西装革履,头发梳理的油光油光的,用我们那里的话说就是蚂蚁杵着拐棍也休想爬上去。片中,道貌岸然的大款形象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错落的人生价值观,带着虚高的幌子横行于世,背地里却是一副婊子像,山穷水尽,暗自神伤。
我们看到台上那些演员,王全安、马晓晴、贾宏声,他们是耀眼的,可是人后呢,观众并不能对他们生出对一寸的瞭望,只是冥冥中,我们会收获答案罢了。
张暖忻导演用镜头,把老北京的独特的人文风景、城市气质,和人们的市井生活一一记录,90年代、北京、汉城、奥运会、下海、票子、外企、崔健。。。政府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极力转移六(和谐)四(和谐)学(和谐)潮被血洗过后的惨况,把人们的关注点再次拉拢到经济建设中来,但人们却不再能对其言听计从了,就如同《假行僧》里唱到的“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却不知道我是谁”,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强烈地渴望自由、渴望物质、渴望变革、渴望真实地表达自己,尽管还是一无所有,却已经不再能安于现状了。
无疑,社会正常的民主生活再次被绑架,成为举国上下经济建设的人质,被经济举措大大转了空子,人们愈发开始关心起谁又发了财,谁又成了大款,谁进了外企,谁成了白领,社会正在急速地转变,每个人似乎都意识到了,而大多数人却又无能为力,不懂套路,没有关系,又拉不下面子,一系列的原因左右着人们的选择,我们统统被抛进了社会的洪流里,有些人落水了,有些人踩着别人的身体,用尽一切手段,安全地上了岸,理所当然的成了一个特定时期令人向往的楷模。
对于一个人的死,是需要时刻保持敬畏的,死亡是另一路的开始,据说这条路可以通向永恒,只是我们无法见证罢了,希望如此吧。
我从来就不了解北京,就如同我从来就不了解贾宏声一样,这两者对我而言,都是谜。我看到了老北京空气中跳动的灰尘和冬日迷人的白色雾气,看到了秀水街的地摊货,看到了穿城而过的红白色有轨电车,看到了几百年前宏大的城堡,看到了贾宏声的脸,看到了他桀骜不驯的表情,看到了他满脸的疲惫和无谓,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一路走好,宏声!
你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正常人的表情
你病了!
快告诉我,你是怎么了
我帮你叫医生
你觉得我是在自作多情
闲极无聊罢了
是这样吗?
还是你觉得原来是我有病?
如果我有的话
那也只是天堂的怀乡症
而你
却永远无法听见那一声呜鸣
5 ) 昨天
内会儿都住的是平房,家家没暖气,生一炉子,上面还烤着馒头花卷包子什么的,每隔一两个星期还得打一回烟筒,打完了整个人就像是矿山里刨出来似的。
公交车当时还是卖票的,一小条儿,几毛的都有,座椅是海绵外面包着塑料垫子的那种,有时候坐公交无聊了就抠座椅上的海绵玩儿。
当时就对售票员印象不好,觉得对人老是没耐心,把人像赶动物一样,我妈就没少在公交上吵架,事实上拌几句嘴之后,也没听说过出了什么恶性事件。
生孩子人流反正是出人命一类的事儿还要单位证明,我就见过那么一张流产的介绍信。
国营商店还都是铝合金的玻璃柜台,挑东西的时候还总得让售货员来拿一下,对了,那会儿还叫百货公司,买之前还得毕恭毕敬的义正词严一句:同志,请帮我拿一下xxx。
结婚可是全院儿人的大事,老奶奶们倾巢出动,这个忙着帮做饭,内个忙着发糖,隔壁的小伙子们还赶紧帮忙搬东西,那时候人都是发自内心的祝福。新人的脸上也像桃花儿一样。
没学上不要紧,反正可以进工厂走社会嘛,虽然书念不成了,但是总归有别的路子可以发挥能量的。就像新华字典那句“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当时是两车道,有条件的是四车道,可是永远也不会堵车,永远是几辆自行车和老式的公交,反而在今天的八车道上,常常被堵得前列腺肿胀。
还得说说公交,公交门是推拉的,人走慢了经常会被挤住,车外形永远有着红色或蓝色的条纹,车有足够长,像一节火车车厢,还都带着大通道。
北京以及周边地区的冬天都差不多,一到冬天了到处朦朦胧胧的,太阳光柔和下来,只有人迷幻不清的脸和哈出的白气,车辆被一团团氤氲的光雾包围着,散开。
那会儿也没有奥运会,只有亚运会。
再说说电影一些扯淡:
导演张暖忻95年因为癌症去世了,四十多岁,汪曾祺书挽联“繁花此日成春祭,云水他乡梦白鸥”。不得不说导演挑演员的眼光非常独到,包括后来冯远征也是张导演看上的。
马晓晴觉得眼熟,后来想起来她演过87版红楼梦,之后她不拍电影了,离开了北京,有段时间一谈到电影她就恶心,想吐。后来想走导演路子,也没什么反响。
同样看到自己过去的片子就恶心的贾宏声最后还是没坚持住,列侬的儿子吸毒了,进精神病院了,最终在2010年跳楼飞了,虽然有时候感觉他有些做作,但我还是喜欢他。
王全安倒是后来在导演的路子上走的更远,好过余男最后娶了张雨绮,今年大热的《白鹿原》就出自他的手笔,只不过因为叙事角度和自家媳妇儿以及剪刀手的关系,让这部电影难以评价。
同样是中戏表演87届的金铁峰之后泯然于众人,就算出现也认不出来了,江珊倒是成了电视剧大户,还唱过歌,倒是我妈有阵子看过她的不少电视剧。
将近二十三年快过去了,太阳依然升起来了,北京,你早。
都变了!
以前的美好已然消失殆尽,可为何它的香气还经久不散?
6 ) 北京,你早
《北京,你早》1990年的电影,通过北京公交车站的司机和售票员的视角,展示了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和北京人,挺有那个时代的风采,原汁原味,对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工作观念的冲击描述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我看的是渣画质,但是片子的画面和构图还是可以的,叙事也很朴实,老片子讲故事总是踏踏实实,有条不紊,看的很流畅,比现在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剪辑和穿插更能体现故事本身的魅力。然而我不是北京人,对于那个时代更是没啥感触,纯当看有故事性的纪录片了。总体来讲,片子还是不错的,可以一看。
那个时代的北京青年,以及少女杀手贾宏声。看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路遥的《人生》。自己也即将迈入社会,更能体会人物做出的选择。心眼儿不坏,只是想要更好的生活,却不断被生活伤害。——我们不都是这样吗?观感特别舒服,视听分析那套工具完全被我抛之脑后。好片就是能激起生命经验,让观众全程投入。
张暖忻的《北京,你早》真棒,亲切的生活气息,很踏实,即将全面降临的商业时代前夜,破旧的老公交,幽暗的胡同,天上吱吱响亮的鸽哨,迷迷瞪瞪的青年,又土又时髦。马晓晴的傻乎劲儿沿袭到了《编辑部的故事》里小保姆身上;江珊的熟女味道带到了《过把瘾》里头。贾宏声痞到天国了。王全安成大导演了。
喜欢这部电影,特有感情,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些行将被忘却的人的人生。时间的维度在明暗之间显得特别的残酷。无论是电影的内容,还是里面的演员,都让人感慨丛生。他们走过了,他们离去了,带着不可复制的岁月,现在,轮到我们了,多年以后,我们的流逝又是怎样一种被记忆呢。
如果你也喜欢贾樟柯的《站台》那么绝不能错过张暖忻导演的《北京,你早》,没想到一位51岁高龄的女性能够通过公交车这一载体,如此真实地捕捉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大地上关于理想、金钱和爱情的种种变化。尤其是通过影像使得贾宏声、马晓晴、王全安的青春风华正茂时期得以永远保存,今天看来真是感慨万分
姑娘跟每天来接她上班的售票员同事好着,结果接上班的干不过给姑娘买50块钱一条裙子的司机王全安(就是那个导演),买裙子的司机又干不过会在舞厅唱《假行僧》的贾宏声。故事表达了近30年前,年轻人面对“是不是要为钱而奋斗”的迷茫。30年过去了,如今的年轻人正在为“强迫吃屎”而迷茫。
几乎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深深记着单车一晃而过的镜头,当然,还有假行僧灯火恍惚的一段。
贾宏声真帅啊,马晓晴放现在出道,还能这么出名吗?看片子时候想,贾宏声这样的才能在新北京混得好,可他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老实巴交的司机居然是今天的王全安。现实跟戏剧真是混乱。
⒈来北京参加电影节的第二天早上,如计划观看了《北京,你早》;⒉公交车司机/售票员的生活故事,联想到《上车走吧》+《帕特森》,哎,可惜如今国产电影里关注民生的作品越来越少了;⒊李队长的爸爸给儿子擦屁股→李队长叫同事把车窗擦干净点,这个转场设计觉得好妙好有趣;⒋邹永强→王全安 ,惊喜!
90年代初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就是结尾硬要说完似的,不说完更好(或许也是被迫的...)。贾宏声可真帅... 王全安当年毕竟也一头秀发,物是人非唉
张暖忻去世了,王全安和余男分手娶了张雨绮,马晓晴不演戏了,贾宏声自杀了。电影结束了,生活在继续。
听说了吗,现在北京可有28个亿万元户了。
北京公交站牌二十余年未变风格,感动。
如果没有最后的意外怀孕或许会更好。女性在追求经济独立、情感自主的道路上,不该总是以“意外怀孕”为结局。片子是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上映,那时的王全安还很嫩,那时的贾宏声帅得惊为天人。25年过去了,再看现如今的北京城,有时候生活似乎并没有改变,只是那些人,都不再是从前的了。
原来王全安那会儿那么帅,原来贾宏声还是婴儿肥的美好少年,清爽干净,娇而不嗔==
果断五星。张暖忻的长镜头调度颇为精到,跟《本命年》一样,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心态被精确地记录下来。当然最大的亮点是王全安的表演,萌得惊天动地。
2019-8-31重看;那时的公交车那么长,那时一辆车上有两个售票员,那时女孩的脸不是锥子,那时男孩的眼神足够明亮。经济转型期的人们真如早班车一般充满勃发的愿望,任何挫折只要被晨曦中的水一洒,便能恢复劲头。被贾宏声帅倒(堪称国内最具个人魅力的演员),王全安可以加入「被导演生涯耽误的演员」协会。
越到后面越好看,故事叙述地流畅又自然,贾宏声很帅,不过演了个最后被暴打的坏人,最后俩人一前一后走在大街上洒水车过来的时候,画面太美了
那时候北京还没那么多高楼大厦,人们还是质朴又天真。那时候王全安还不是大导演,贾宏声还没有死,马晓晴的大肉脸还是美的标准......好强烈的对比。
90年那时候,人们站在十字路口,面对金钱资本的时候还不像今天这样厚颜无耻,至少还有犹豫,尽管这犹豫可能是胆怯,却也是碍于良心。但这样的犹豫还是太孱弱,瞬间被浩浩荡荡的时代卷入,无影无踪。
真是恍若隔世啊。估计又得好几天回不过神来。贾宏声真挺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