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方向

    剧情片其它2017

    主演:瓦西尔·巴诺夫  伊万·博尔内夫  阿森·布拉特奇基  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尼古拉·乌鲁莫夫  

    导演:斯特凡·科曼达雷夫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方向 剧照 NO.1方向 剧照 NO.2方向 剧照 NO.3方向 剧照 NO.4方向 剧照 NO.5方向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5

    详细剧情

      一个靠开出租车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商贩,在和银行顾问的会面中得知,自己为了挽救作坊获得贷款而准备支付给银行顾问的一笔贿金翻倍了,道德监管委员会在审查他对银行家敲诈的投诉时,竟然也要从中分一杯羹。被逼迫至理性边缘的商贩,开枪打死了银行家,紧接着饮枪自尽。这个事件在广播上引起了全国上下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与此同时,六个出租车司机和他们的乘客正在黑夜中行驶,每个人都希望找到美好生活的方向。  整部影片发生在24小时之内,人们坐着出租车,去偷情、去谋杀,抑或去奔赴自己生命的未知……每个故事都是手持拍摄的一镜到底。为了实现这一技术,导演带着剧组人员开车驶遍了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大街小巷。每年保加利亚出品的影片极少,电影产业缺乏国家资金投入,然而这并没有减弱这部小成本电影的艺术成就。导演史蒂芬•柯曼达瑞夫正在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为保加利亚电影产业和现实生活寻找着方向。

     长篇影评

     1 ) 每个人都有目的地,但不一定有《方向》

    1、

    出租车,狭小的空间,陌生的人们相遇,互不相知的身份,互不了解的故事。

    短暂的时间,要达成心与心的触碰实在艰难,于是欺骗、缄默、隐忍、乖戾成了污秽的帮凶;无畏的劝阻被看成多管闲事的鄙夷;仇恨激化、原罪忏悔,又因为人心的柔软而草草收场;人性的温暖因伤人恶语而转化为复杂的酝酿和堕落的悲哀。

    2、

    小人物小故事,隐藏着大时代、大背景,隐隐约约中你看到社会的危机,人的异化,阶级的对立隔阂、民生的破败、青年的堕落、民族主义的强化、难民移民的冲突

    其实会思考,那些从广播中传来的或激愤抗议,或悲天悯人、或绝望自赎的声音,他们的确同样是被压迫者,但是真的完全站在被害者一边吗?他们难道不是杀害者的帮凶吗?

    这是乐观主义者生活的世界,悲观者和现实者都死去了

    “这些人自杀或纵身火海,很快就会被忘记”

    3、

    许多讽刺的瞬间

    比如“今天会是个好……好日子”——广播里难民冲突新闻反反复复、冷空气降临天气预报

    比如心脏移植说得如此简单,就像这个社会,一个活不下去,那就让另一个活

    4、

    人物的塑造确实强大

    一句话就能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灵魂、鲜明的角色。眼神表情配合简单的一句话,所有的好奇都一清二楚。比如

    ——“你开心点嘛,这么悲伤干嘛”

    ——“夫人,我儿子刚死不久”

    简单不失深刻,简单背后不是苍白,而是丰富

    每个人物都足够的丰富,不是扁平的。

    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复杂的人性是阴暗中有一丝光,比如抚摸流浪狗的温暖的老人,也是不断劝慰年轻人爱惜身体的老人;比如毁弃人一生价值导致因仇恨而疯狂的女人,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抢;比如骂着“贱货"的司机本可以撂下援交女学生却一定要将其送回学校;比如地痞流氓般的社会青年强制拐弯,却还是会说一句”他很穷的, 把钱给他“;当然,还有那位救下轻生者的体育老师,回想起曾经的恋情而湿润了眼眶。

    5、

    镜头的切换是很不错的,夜色下的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冬天,混乱破败凄冷。

    亮黄色的出租车,让人想到一丝温暖。有人的地方还是会有温暖的吧。

    只是车外的世界,太寒冷了。

     2 ) 冷漠断绝方向

    他们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掌握着每一个到达地的方向,可是却控制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正如其他生活在保加利亚的人们,迷失在荒蛮的混乱中,任由方向跌宕丢失,自我崩溃。

    影片由六个司机作为切入口,大量长镜头营造的现实感,整个社会的人性融缩在狭窄的出租车里。每一辆车承载着悲哀、绝望、荒谬、冷漠和渺小的希望。电影中一个医生说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死去或者逃离,剩下了乐观主义者。但是剩下的人乐观吗?不过是在挣扎罢了。即使是选择自杀的人都会紧紧抓住桥上的栏杆,等着路过的人能伸出手来拉一把。

    最后,真正断绝人们方向的不是上帝,而是冷漠,当原本糟糕的社会连最后的温暖都缺失了,什么信仰都无法拯救。

     3 ) 车内的众生像

    出租车司机,每天穿梭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这样一个普通到微不足道的群体,这部片的导演却通过他们的视角,拍出了社会的众生像。一个出租车司机枪杀了银行家,银行家向他索贿,他提出申诉,可是监管委员会与银行串通一气令贿金翻倍。从他的同事口中,可以得知这位司机是一位正直善良的人,这样的人,被逼到绝境之后,绝地反击,连开五枪枪杀了银行家,那么他有罪否?这个案件的结果是他导致的吗?这从开头就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引起我的思考。

    由这个案件,本片的故事聚焦到出租车这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每天拉客载人,我们的视角跟着他们车子在这个城市中游荡,看到保加利亚社会的各种现象。枪杀银行家的司机,他载过一位未成年做妓女的学生,出于正义和善良,他拒绝拉她到酒店,并把她带回学校。晚年丧子的老人,载过一对偷情的情侣,老人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情侣却无动于衷。他看见和儿子一般大的小青年沉溺泡妞享乐,善良的老人规劝他们“保重身体,这很重要,小伙子”却被青年暴躁的回道“根本到没什么该不该的,尽情享乐就是了。”到了目的地,小青年还不愿意支付车费,最后才勉强给了钱。孤独的老人最后只能和路边的一只流浪狗倾诉。中年男司机,女友弃他而去,他对搭载的女乘客有好感,跟人家唠了半天,也没得到交往的机会。在天桥上他遇见一位正要自杀的教师,教师因为在学校受到学生的侮辱觉得没脸面对家人想结束生命,好心的中年男司机,以自己是他叫的司机为由,一直和他聊天,询问他自杀的原因,耐心的开导他,最终说服他放弃轻生的念头。唯一的女司机,曾经有过出国留学的机会,却因为当时的大学党委始终不批准,人生急转直下,抑郁,吸毒,无法怀孕,只能做出租车司机的工作,二十年后这个党委恰好坐了她的车,她想杀了这个夺走了自己美好前途的人,却因为对方女儿的一通电话心软最终放弃了报仇。满脸胡茬的胖司机,脾气暴躁,看不惯上来的律师客人,故意把他的车费报高了二三倍,两人因此打斗,搏斗中律师伤了他的头,在律师带他去往医院的路上死去。

    伴随整个故事的是电台热线里传来的对于司机枪杀银行家案件的各种议论,有认为司机的反抗是被逼无奈,司法程序无法给予公正的解决,人们只有通过暴力的手段自己解决。更有人提到移民是一切问题的元凶,而这些都是欧洲国家的尖锐社会问题。最后的牧师司机,搭载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客人,移植给他心脏的正是片头那位枪杀银行家后自杀的司机,路上两人因为信仰产生了争执,客人说当蒙受苦难,社会腐败,青年堕落,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上帝明显是不存在的,就像他说的“上帝已离开这个国家很久了,和那三分之一的(保加利亚)人口一起离开了,我们逼迫他离去,现在留给我们自己一片狼藉”而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儿呢?这是本片想要探讨的问题。本片的每个故事都反映了社会的各种矛盾点,导演的格局很大,他用这部影片在思索保加利亚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这个积怨已久的国家,在这个缺少强劲有力心脏的环境,现实主义和悲观主义都已经见不着了,也许只有乐观主义才能够活下去。

     4 ) 一辆出租车,竟然是整个国家的浮世绘

    以时光看电影的癖好,时不时挖一些冷门好片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最近看到一部片儿,绝对冷门,

    产自好多观众连国名都不熟悉的保加利亚。

    导演史帝芬·柯曼达瑞夫,用一辆出租车,道尽整个国家的现状,又从形形色色的故事主角身上,挖出了不少让这个社会陷入荒芜的顽疾和症结。

    没错,打赌你没看过——

    方向

    Посоки

    影片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仅仅15分钟的长镜开篇,就足以抓住你的眼球。

    晃晃悠悠的手持镜头中,出现了三个争吵的男人。

    一个男人骂骂咧咧地走进出租车,准备送自己的女儿上学,声称之后会把问题解决掉。

    后座的女儿才十二岁。女儿问及他发生什么事儿时,他十分肯定地说没什么,随后还吐出一句——今天是个好日子。

    他不断回头看着,还在开车的途中祈祷,祈求带来好运。

    送完女儿,他来到约好的地方,和起初争吵的银行家谈判。

    原来这位父亲,是出租车司机,也是一个小工厂的老板。

    因为贷款失败,法院要查封他的厂子拿去抵押,他起初找到这位银行家商谈,对方却告诉他,必须要交钱打点上下,才能获得贷款。

    他不仅不贿赂,反而写信揭发了一切,企图以自己以为的“正义”获得贷款,于是就有了这第二次商谈。

    银行家开门见山——

    因为在这个国家里,我们才是上帝。

    司机也被告知,自己需要交的贿赂因为检举的行为而翻倍,从100列佛变成了200,因为收到信的人都需要打点,

    司机当然不愿意再被勒索。

    后果是什么?

    银行家们会串通一气,没收他的一切,让他流落街头,让他一无所有。

    司机茫然了:“这合法吗”?

    银行家回答说——

    法律是由我们书写的

    (合不合法我们说了算)

    走投无路的司机,此刻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女儿,妻子,店面,从车里拿出一把手枪,连开四枪。

    没错,观众们万万没想到,这十五分钟的长镜,竟然是一起故意杀人案。

    可看杀人的司机,却不像其他杀人犯那样凶恶。他几乎握不紧手枪,满脸恐惧,开一枪身体颤抖一下,同时不自觉的跟着枪的后坐力后退一步。

    他哪像个故意杀人犯,活脱脱个被惹毛了冲出来报仇的孩子。

    这桩在观众看来都毫无征兆的命案,迅速成了整个索菲亚的热点话题,几乎每一辆出租车的每个司机都在听。

    生活在都市,面对血管一样的城市公路网,出租车往往是故事最多的地方。

    它们像一个个血细胞,负责城市的运转,传递城市的信息,记录每个过客的生活。

    正因如此,出租车和乘客往往是镜头中的常客。

    1976年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揭示了越战后美国社会的迷茫;

    1991年,吉姆·贾木许的《地球之夜》,五个国家,五辆出租,五个故事;

    2011年山姆·贾格的《带我回家》,两个失落的灵魂悲伤在车内消解,

    2015年,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中,自己乔庄成出租车司机打破次元壁,跟乘客聊天的只言片语中,描出了伊朗社会的浮世绘,

    当然,还有韩国那部如今都没有条目的《出租车司机》——

    像这所有的出租车故事一样,《方向》的构成,也仅仅有两部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导演为了拍摄出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风貌和现状,乘出租车跑遍了大街小巷。

    之前提到出租车司机被逼杀人的命案,仅仅是故事的一个开端,此时,索菲亚所有的出租司机,都被电台中关于命案的报道联系到了一起。

    史蒂芬镜头中的司机,似乎和开篇的枪杀案定下寒冷暗黑的基调有关,

    每个人都不太正常。

    下面这个年轻的男司机,也不像个好人。

    后座坐着一位年轻的女乘客,他动不动就看着别人咧嘴笑,还时不时回头看一下。

    故意谈起前女友的话题,也毫不忌讳地问她家住在第几栋。

    车到目的地,司机转过身,竟然开始了攻势——

    当一脸尴尬的女乘客问起需要付多少钱时,他竟然也调用了自己的撩妹技能包——

    我该付你多少钱?

    一个吻

    付完钱下车,司机直接邀请女孩约会,空气瞬间凝固,最后还开车久久不离开,知道女孩进屋才死心。

    难不成是出租车犯罪之类的?

    镜头立马切换至下一辆,一个络腮胡子的司机,载着一位买完东西回家的中年人。

    乘着乘客打电话,他偷偷拿出准备好的遥控器,让计价器飞速前进。

    等乘客打完电话,他开始向乘客推销鞋子,没错,从墓地偷来的那种。

    鞋子不成,又开始推销衣服,

    推销不成,到了目的地,他向乘客索要高于平时两倍的价钱,乘客当然不愿意。

    不死心的司机将车开到偏僻的地方,拉乘客下车,大打出手。

    结果自己被一板砖拍晕。

    慌了手脚的乘客把司机拉上车,准备送他去医院,不想一路上司机还在不断威胁——

    冷静下来的乘客突然停了车,默默抽起了烟……

    难道又是一出命案?

    第三辆车,是个女司机。

    她在机场接到一个商务人士,逼格满满。

    从上车开始,他就高谈阔论,谈着世界,欧盟和国家大事,不停地吐槽保加利亚,

    可慢慢的,画风突变,女司机似乎发现了什么。

    后座的这位专家,原来是当年大学的时候拒绝她移民申请,并毁掉她一辈子的人。

    接着,她把车停在了偏僻的地方,然后悄咪咪掏出一把枪。

    是的,保加利亚看来已经步入了人人有枪的时代。

    前一秒还气场满满的男人,后一秒就怂了。

    给钱,不要,拉关系,没兴趣,最后被枪抵着脑门的男人,竟然吓尿了。

    女司机没有直接开枪,而是挟持着男人,去旁边做引体向上,15个,饶你不死。

    可浑身上下战战兢兢的男人,做一个都费劲,怎么可能做15个。

    出租车司机,三杀?

    没错,《方向》中的每一个司机,似乎都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

    他们要么情感失意,找孤独的单身女乘客排解,要么生活窘迫,靠行骗和卖私人衣物度日,要么苦大仇深,拿着枪逼着仇人,快要变成杀人犯。

    这种最底层司机身上的不正常,却恰恰是保加利亚社会现状的反应。

    我们来稍微看一下,保加利亚的现状。

    东欧剧变后,保加利亚一直被称为“欧洲幸福感最低的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它经历了至少三次经济垮台。

    首都索菲亚的GDP水平,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因为经济不景气和治安混乱,保加利亚的富人和中产纷纷选择移民,导致这个国家近几十年的人口一直是负增长。

    影片中有一句形容国家现状的话非常贴切——

    上帝已经离开这个国家很久了,和那三分之一的人口一起离开了。

    最后这位女司机,去机场前送的乘客,就是一位准备移民德国的外科医生。

    与其说是镜头中的出租车司机不正常,不如说是整个社会,已经快病入膏肓。

    可《方向》真正厉害的,并不是这些神经病般的“异常”,而是在社会将最底层民众逼入生活的死角后,

    在他们看似怪异的行为下,却始终保留着生而为人的善。

    就连开篇的杀人犯,也没有因为社会而扭曲人性,车上还跟女儿商讨着提高成绩的事儿,

    送完女儿后,车上上来一个准备去援交的女学生,得知事实后,他二话没说就把女学生送回了学校,即便经受了色诱和谩骂,也没有丢失人性的底线。

    盯着女乘客的男司机,最后也没有犯罪。开车重新上路后,想起前女友,开始偷偷抹眼泪。

    顺道还多管了一把闲事,救了一位在高架桥上准备自杀的男人。

    拿着枪的女司机,最终也没有扣动扳机,因为这个曾经毁了她一生的男人,如今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就在他吓尿的后一刻,接到了来自女儿的问安电话。

    当我们满腔愤懑,以为《方向》是弹劾国家,批判制度,枕边社会,揶揄人性的控诉片时,

    它却画风一转,变得格外美好。

    可当我们心怀善念,以为《方向》是赞美人性,输出善良的教育片时,

    它又冷峻严肃,细思极恐。

    它涉及到太多社会问题,谈及太多制度错误,讽刺太多国家不公。

    比如贪腐,那个拿着枪杀死银行家的父亲,不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比如教育,那个想要跳桥的自杀者,是一名高中哲学课教师。他拥有巴黎大学的博士学位,精通7国语言,然而却在这个国家付不起暖气费,买不起衣服,还要受到学生的嘲笑。

    救下他的司机,也就是暧昧女乘客的男青年,也是一名体育教师,因为教师的工资太少了,他只能白天上课,晚上开出租挣钱。

    比如养老,同样是出租司机的老人,开车开累了,买了一份披萨,丧子之痛折磨着他,他虽然很饿,却吃不下。

    归途中看到一只流浪狗,就停车把晚餐都喂给了它,狼吞虎咽的狗子,在他眼里似乎是唯一的陪伴,是另一个“儿子”。

    ……

    《方向》的构成极其简单,但触及却极其复杂,

    电影中的每个人,对整个社会都无能为力,却又力大无穷地,撑起这个萎靡社会中,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最后,影片的故事通过出租车,形成一个闭环,背后要说的,是普通人无法轻易改变的社会大背景——

    富人移民,中产挣扎,穷人末路。

    同它的片名一样,《方向》的最大意义,依旧是在寻找方向。

    小小的出租车,不分好坏地承载着社会群像,

    一如载着整个国家,在迷雾和荆棘中探索着未来的出路。

     5 ) 天这么热,打个的吧

    出租车载着这些好坏参半的社会群像,一如装下整个国家,徐徐往前,找寻方向。

    出租车从来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

    跑遍大街小巷的老司机是活地图,不论地址多么复杂,总会准确达。

    上面还有风土人情,不论乘客身份各异,总会留下形色的故事。

    史帝芬·柯曼达瑞夫深谙其道。

    [方向]中,他让六台出租车飞驰在保加利亚首都。

    ©[方向]中的出租车

    寒冬料峭,乘客和司机各怀心事。车内空调升温,将一趟冰冷的行程,温热成一段故事。

    卯足了马力的出租车,穿梭在城市车流里,车辙之间,绘出整个保加利亚的画卷。

    说到底,出租车和私家车就差了个计价器。

    于是,受节拍器启发,1875年,一位音乐老师发明了计价器,但那时汽车还没普及,出租车是马车。

    ©当时的计价器设计图和出租车

    二十多年后,汽车商业化,马车逐渐退出市场,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将计价器改良装在了汽车上,第一台现代出租车出现。

    ©1897年,第一台出租车被命名为“戴姆勒”,右为戴姆勒本人

    鉴于汽车在当时还算奢侈品,出租车的出现,给平民提供了体验机会,很快便风靡整个欧美。

    那会,出租车里配备有真皮沙发,空间高档又私密,加上十分新潮,很快超越咖啡厅,成了年轻情侣幽会的好去处。

    1908年,作曲家杰罗姆·科恩便在歌曲《出租车遇见她》中赞扬道:

    “把她带到一辆出租车里这才是该做的,她和你在一起。你可以用最温柔的语气说话。 如果你想要一个迷人的,兴奋的约会,去坐双人出租车吧!”

    这歌后来被收录到百老汇歌舞剧《蓬松褶边》。

    ©杰罗姆·科恩和《蓬松褶边》

    美国记者索菲·艾琳·罗伊比也曾盛赞道“出租车是轮子上的私人宾馆”。

    ©索菲·艾琳·罗伊比

    这或许是当代车震的源头,但无论怎样,诞生初期的出租车俨然成了高档会所,诱惑着年轻男女们跃跃欲试。

    除了谈情说爱,还可为国争光。

    1914年,马恩河第一次战役,为把士兵送往前线,法国军政长官约瑟夫·加利尼曾临时调用六百辆巴黎出租车。

    其也不负众望,仅在2一天内便运送约6000名士兵,虽然这些士兵在正面战场没派上用场,但这次行动成了法国军方和公民团结的象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当时的法国政府不但为此买了七万法郎的单,更是立了个“马恩岛出租车国家纪念碑”,右为当时正在上车的士兵

    至于出租车跑进银幕里,是1932年的事了,这一年,一部关于出租车司机的黑帮电影[出租车!]上映。

    ©[出租车!]

    多年过去,人们已失去刚开始的新奇,出租车恢复本质,成了常见的交通工具。

    所以,[出租车!]里,即使银幕上全是出租车,吸引观众的,还是黑帮故事。

    电影里的出租车几乎全是黄色。

    即便1932年的[出租车!]是黑白电影,但里面的出租车实际仍是黄色。

    因为,其在纽约拍摄。

    而在1912年,只因妻子喜欢黄色,纽约一家出租车公司老板便把旗下所有出租车涂黄。

    他妻子可能旺夫,在车流里,黄色最为显眼,很快,他的出租车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1924年,纽约街头的黄色出租车

    消息传开,后来者纷纷效仿,一时间,黄色出租车不止充满纽约,更是流行全美。

    甚至在1950年,还有了部单独的电影[黄色出租车司机],尽管其还是部黑白片。

    ©[黄色出租车司机]海报

    真正让黄色出租车闻名世界的是1976年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

    该片不仅揭示了越战后美国社会的迷茫,更将纽约街头的黄色出租开进了观众心里。

    留着莫西干头,身穿飞行夹克,当特拉维斯开着那辆标志性黄色出租,迷不迷惘不再重要,帅就够了。

    ©[出租车司机],值得一提的是,特拉维斯后来成了美国青年约翰·欣克利的模仿对象,后者在1981年真的行刺了总统里根

    当然,不能忘了[虎胆龙威3]

    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警长带塞缪尔·杰克逊穿越中央公园,硬是把黄色出租车开成了超跑,仿佛低配的[速度与激情]。

    ©[虎胆龙威3]中的黄色出租车

    布鲁斯·威利斯或许是美国电影里最会开出租车的人,两年后,他不仅将出租车开到了未来,更开上了天,[第五元素]里,出租车虽然不走陆路,但依旧是黄色。

    ©[第五元素]中的黄色出租车

    保加利亚的出租车显然深受美国影响,[方向]里索非亚街头的出租车,清一色的黄。

    ©[方向],黄色出租车

    毕竟,据2017年一项调查表明,黄色出租车因为醒目,事故率比非黄色出租至少要低9%。

    黄色安全,辨识度高,尽管全世界的出租车五颜六色,而银幕上,只有那一抹艳丽的黄。

    跑的越远,见识越广

    出租车司机最了解城市的文化生态。

    国内有句行话:“想要迅速了解一个城市的夜生活,就去打一辆出租车。

    虽出入声色犬马,但终究只是过客,杯水车薪加上日夜兼程,司机们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尽管1930年,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车载收音机,但比起听广播,他们最喜欢的排压方式还是和乘客互动。

    乘客的故事与司机的见闻,让逼仄的车内成了都市的情感驿站。

    2011年的电影[带我回家]里,出租车司机是工作失意被房东扫地出门的青年,乘客是刚得知丈夫出轨的女人。

    车上两个失落灵魂少不了碰撞,旅程结束后,所有悲伤都在车内消解。

    ©[带我回家]

    还有柳飘飘,尹天仇家过完夜,出来听到那席话,不敢面前流露,只能躲在出租车里放肆地哭。

    ©[喜剧之王]里,柳飘飘在出租车上终究没憋住

    情感宣泄之下生长出故事,接地气的故事多了,出租车不再只是情感驿站,也成了一幅芸芸众生浮世绘。

    1991年,吉姆·贾木许的[地球之夜],五个国家,五辆出租,五个故事。

    同样的夜,不一样的故事,而故事讲完,乘客司机仍是寂寞,如同夜色。

    ©[地球之夜]

    多年后,阿根廷人模仿贾木许的午夜出租车,拍了[出租车上的遭遇],行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出租车,拉了一晚上的客。

    每一位乘客在车上吐露衷肠,构成了城市的秘密。

    ©[出租车上的遭遇]

    2015年,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则充当了那个出租车司机,行驶在德黑兰的街道上,乘客来者不拒。

    互动式的提问和粗糙的摄影,打破电影[出租车]的虚实边界,观众也如同上了车。而乘客的答案中,藏着伊朗的精神风貌。

    ©[出租车],该片获得了当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贾法·帕纳西却因其被伊朗政府通缉

    而[方向]里,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故事。

    六辆出租车上,有暗调计价器的司机、背叛妻子偷腥的有钱人、未成年的援交女生,腐败的律师。

    也有为寒风中的狗而停车的失孤老人,挽救自杀教师的司机,劝诫援交少女的中年男子,为病患祈祷的牧师。

    出租车载着这些好坏参半的社会群像,一如装下整个国家,徐徐往前,找寻方向。

    保加利亚夜色灰蒙,出租车鲜黄刺眼,街头还是很冷,车内依然炽热。

    -

    作者/夭夭酒

     6 ) 惯于长夜过春时

    保加利亚版的《Crash》。一场因出租车司机被人索贿引发的命案成为全国头条,群情激昂的观众打爆了电台的热线。入夜,在首都索菲亚街头穿梭的出租车都锁定了这条新闻。就像击鼓传花,电影的摄影机顺着电波进六部出租车,跟随那些去偷情、去酗酒、去自杀、去卖淫、去换心的乘客,遭遇了另一些正在失独、失恋、失业、失心、失智的出租车司机,上演了一幕幕夜索菲亚的失魂落魄。长达两小时对保加利亚的怨怼和吐槽,每个故事都是长镜头一镜到底,剧情饱满,戏剧的张力像批判力一样劲头十足。最让人感到错愕和隐痛的是:偶然晃进镜头里的街景竟然与通州、望京、五道口,与郑州、常德、宜昌、海拉尔、平顶山的街市一模一样……

     短评

    2017.12.26欧盟电影展,这次欧盟影展看下来最大的感觉是欧洲要完。。

    8分钟前
  • Arcadia
  • 推荐
  • 援交女生离校赶工,的士佬怒刺银行家;偷腥阔佬坏阿飞,老人与狗共pizza;演员生涯讨一吻,跳桥叫车救一命;不愿黑车多十块,缠斗脑壳碎大石;现实主义和悲观主义都已移民,前党委之子引体向上……保加利亚众生相,和咱们太相像

    10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 出租车司机提供了一个视点(只有这个群体能够时刻感知到社会上发生的细微变化),而导演正是用这种视点审视这个国家的种种问题,枪杀后的一夜间,有人迎来新生,有人走向毁灭,有人直面孤独,也有人将新仇旧恨一并了结。这样的社会状态有点像东欧剧变的前夕,尽管每个故事之间并无太大的联系,但整体呈现出一种趋势(趋向于混乱)。灯红酒绿的夜店里人满为患,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垃圾遍地,上帝离开了这个国家,人民也失去了未来的方向。

    1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 @欧盟影展。这片儿有点意思,用几组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关系勾勒社会缩影。保加利亚和中国挺像,建筑什么的以及某些。还有那种喷薄而出的戾气,和潜伏期间的温情。感觉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社会主义。

    18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 这是一群需要心脏的人民,这是一个失去方向的国家。车水马龙的夜色里,人们因为口角大打出手、因为旧怨持枪威吓;东欧剧变的时代后,国家系统积弊已久,基础设施凋败落后。广播里人们议论白天的杀人案,为谋杀拍手称快;桥头上人们偏爱选择这里,了结无味的人生。不知出租车接下来会载上谁,找到方向。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 本届欧盟展最喜欢的片子,散场时有个打扮考究的中年女人说没看懂。生活优越、舒适的富裕阶层感受不到贫穷带来的崩溃,因为他们处处看到的是社会的另一副面孔,尊重甚至恭顺。被歧视、羞辱、践踏、剥夺生存权利不会出现在他们的人生中。出租司机劝说自杀者、老人对流浪狗的倾诉,绝望中还有些许温情。

    24分钟前
  • babynana
  • 推荐
  • 比「在世界转角遇到爱」好,跟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是一个路子,虽然也聊了点保加利亚电影但比帕纳西老师舒服多了。算是用数据库叙事做了众生相;长镜头对车窗外城市空间的展示很考调度和表演。就是絮絮叨叨控诉社会问题实在有点烦人(老头与狗那段还是剪掉吧)。黑色幽默不错(尤其最后神父那段)

    2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一种关注佳作。人才流失、阶层分化、价值危机、共产遗毒、信仰崩塌、极右翼横行……貌似跟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很像,其实无论是结构、内涵还是拍摄手法都有很大区别。多线叙事巧妙,有一种蓝白红的感觉。导演在现场说这一部跟他之前拍摄所有电影都不一样,大概是有感于国内停滞不前的现状。

    3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 过于简单重复了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 所以,我怕的不是北京四环以内的的哥不敢像当年那样如《出租车司机》一样云集响应。我怕的是多年以后他们会像本片一样,丢出一句:艹,还他妈不如当年。

    3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 3.5。又一出「官逼民反,屁民史诗」,国家的概念,正在消亡。《天注定》开场,《地球之夜》结构,拍法很罗马尼亚。◎欧盟电影展

    43分钟前
  • Jeannels
  • 还行
  • 长镜头和演员演技带来的张力,感觉会拿奖。

    45分钟前
  • 郭连凯
  • 推荐
  • 质朴的现实主义浮世绘。诚恳地讲故事,不炫技,但丝毫不会减弱片子透析的社会意义,就连的士每次晃过的街景细节都能领略到导演选景的用心良苦。把故事框架架设到出租车行列,匠心独运,看似松散但通过第一个悲剧把所有故事涉及的人物关联起来。全片基本由二十个左右的长镜头构成,这也是讨喜的一点。★★★★☆

    48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 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出租车经过的几个小区都恍惚以为自己住过。

    50分钟前
  • 涂笛
  • 推荐
  • 由几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所串起来的保加利亚社会面面观和现实众生相,精心算计的台词苦口婆心地道出了对于整个民族未来发展方向迷失的担忧,应接不暇的手持长镜头既捕捉到了索非亚光怪陆离的城市环境也记录下了底层市民普通却不平凡的遭遇,最终在看似绝望的语境下又满怀了新的希望。(76)

    55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 90年代的萧瑟感- -IFD的旅游宣传都白做了233 Arena Mladost Imax马克- -

    59分钟前
  • 犯怵中的嫌疑喵
  • 推荐
  • 又是一部贫穷小国揭社会伤疤的电影,保加利亚被称为欧洲最穷、幸福感最低的国家之一,破败的街道、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有点像《危楼愚夫》里的俄罗斯。本片的剧情和立意都不错,唯独跟拍镜头是个败笔,总能让人感觉到摄影师的存在,弱化了影片的代入感。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 简直以为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压抑太现实了。特别是第三个男司机跟女顾客抱怨又索吻(遭拒绝)之后又去桥上救了一个要跳桥自杀的老师,很复杂的人性但太真实了

    1小时前
  • 知蛛養殖與按摩
  • 推荐
  • 在贫富差距日趋分裂的语境下平行的“方向”最终汇聚成了“对立”这一个。问题正如这部保加利亚电影分析的那样:每一个在路上的人都主动将这场“社会价值观危机”仅仅看做是一个极端且可以接受的个案。然而在这个意识形态当中知道踩刹车打《方向》的司机却偏偏成了那个可忽略不计的主角,这是多么令人心疼的现实啊。

    1小时前
  • Muto
  • 推荐
  • 最后质问神父那段是《局外人》吧。#2017北京欧盟

    1小时前
  • 五加皮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