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场面
听,强盗要杀人放火,借口是主人不许他进屋来偷盗。真是荒谬绝伦!还要恬不知耻地大声宣告!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竟敢这样地横行霸道?就因为中国有辽阔的土地,有金银财宝。他们也有,他们有的是野心和洋枪大炮。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历史把额尔金这个名字,永远钉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众。这个英国的勋爵,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三千五百名士兵纵火焚毁了人类一座最大、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园林。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勤,终于把乾隆皇帝下江南带回来的一个园林之梦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十月十七日,英法联军司令就命令他们的军士,对园中的陈设和珠宝玉器自由地、文明地、合法地选择。于是,一场掠夺野蛮得旷古未闻。强盗们你争我夺,分赃不匀。他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赃物。这就是侵略者的所谓文明。拍卖之后,他们又用三天三夜的大火,来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欲盖弥彰,举世震惊。火,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火,烧毁的是皇帝的逍遥宫,却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梦中人。火,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座圆明园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个朝代的不断增建、修缮,到咸丰十年,整整一百五十一年,无以数计的劳力、财富和智慧的结晶,毁于一旦。这非但是中国文化艺术财富的一场浩劫,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灾难。守园大臣和他同归于尽。皇上和他的近臣、嫔妃正在避暑山庄巡幸,那里有的是好山好水好幽静。圆明园的废墟,今后仍将竖立在田野上,年复一年。他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至今都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2 ) 抗日神剧之清朝版本
此片和抗日神剧没什么太多的区别,稍微懂点军事史的人就知道,真实的八里桥之战中英国军队是靠刺刀打败的清军,当时的清军属于古代军队,而英法军队则属于近代军队,所以人数再多也是没用的。后来,义和团和清军最高人数为10万人,围攻西什库教堂,教堂里总共41把枪,围攻了两个月,竟然没用攻进去!一直奇怪为何没有好莱坞拍摄“西什库41勇士”,这绝对比斯巴达300要更彪悍!(谁问我近代军队是什么,请百度近代军队,你会看到很多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以一胜十,胜百的战例),圆明园被烧的真相是英法两国派了巴夏里等39人的使团找清朝谈判,结果被一般五毛愤青之类的大臣用擒贼先擒王的计策扣押了起来,并进行肉刑,因为他们认为巴夏里是英法最高指挥官,最后只有19个活了下来。英法两国决定报复,最初据说是选了故宫,但最后确定为圆明园。在烧之前,英国官员在北京城贴出了公式,讲清楚行动的目的,火烧时间和地点,呼吁中国百姓不要去,结果中国人偏偏就要去。为何?因为火烧圆明园,英法两兵固然有顺手牵羊,可中国人自己也在哄抢,一众太监、奴才和奸妃也忙于搜刮各种财宝中饱私囊,接下来的几年,更时不时有盗墓者进去偷盗,建国后,居住的居民更是越来越多,有7个生产队,20个大小居住点,对圆明园原有的环境又是一番破坏,所以才演变为至今的破败景象。(附:燕京大学的石狮子就是从圆明园搬过来的)
3 ) 记忆里的声音
在 VeryCD 下载了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正在下《垂帘听政》。李大导(邵氏时得的诨名)的清宫戏自不必说,在邵氏的一部《倾国倾城》,摄影棚搭出来紫禁城的万千气象,胡同里五更清寒吃早点等候上朝的大臣,华贵处又满是细节,我见得世面太少,于是被征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处中港合拍的,内地政府大开绿灯,李导有幸紫禁城圆明园实景拍摄,后来能够享受这个待遇的也就是意大利的贝托鲁奇拍《末代皇帝》。
我下载这两部片子的目的,不是看,是听,听配音。听在大陆听不到的京片子,听共和国之前的世俗原声。
邵氏国语片时代的配音,和电影的布景一样充满戏剧的感觉,然而又没有话剧腔,无论电影内容怪力乱神荒诞简单,但用这种语调叙述出来,总是风流的一塌糊涂,有京剧昆曲(传统戏)的气质——天真写意又世俗世故。
老一辈的港星上海来的居多,国语不错,囿于同期声技术受限制仍要配音。《倾国倾城》里饰慈禧的卢燕北京话一级棒,仍需老牌的国语片影星红薇(姜大卫、秦沛和尔冬升的母亲)来配音。红薇是旗人,口里威严华贵,字字入耳,没有北京人口音的含混和小市民,撒泼骂人也满是教养和道理,后来看《往事并不如烟》讲最后的贵族,两下相比,信然。红薇在《火烧圆明园》里配慈禧的奶妈,俨然又是干练的家庭妇女。饰演奶妈的郑振瑶也是好演员,《我爱我家》饰胡伯母,是前清格格,但台词还是脱不了舞台的味道。
《金瓶双艳》里饰演王婆的是著名演员王莱,第一次看便迷上了她。同学看此片时大呼王婆居然“京片子”,大概他认为所有的香港演员只会“王”“黄”不分的。王莱是北京人,《金瓶双艳》里自己给自己配音,只听那把声音,就是贪心的市侩,“你们在床上是要死要活,弄得我老婆子是不死不活”,“行了,你们接着唱二本儿吧”,这种俏皮真真令人绝倒。其实看此片之前,幼时看李安的《推手》,脑子里就有这么个老太太的影儿。重温《推手》,简直为王莱击节叫好。看打扮,分明是港台同胞,然而一张嘴,正经是北京胡同的老腔儿老调儿,但仔细听,又没有革命高音喇叭的烟火气,唉,苦苦寻了好久的声音,简直是配音界的“木心”先生!也算看了不少北京人艺的话剧,《雷雨》《茶馆》《左邻右舍》《万家灯火》《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骆驼祥子》,也算见识了不少人艺老艺术家的表演,于是之林连昆牛星丽朱琳李婉芬蓝天野朱旭任宝贤谭宗尧,可是都有遗憾。这遗憾,是他们身上历史造成的局限性——革命的意识形态注入了血液里,北京人艺风格的诞生也是局限性的成形。他们的台词一流,不缺激情,缺的是世俗的潇洒,缺的是与传统相承接的气质,缺的是见惯世事无常后的淡然。我听他们台词时永远有种刺耳的感觉,他们在疾呼,在表演,在表达主题,在革命,在完成政治任务,在为人民服务。这种腔调遗传给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演员,至今年轻演员仍然不会说话,弄得我都不知道国语怎样讲才好,所以学粤语,说粤语时,感觉自己在说话。王莱的声音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还有这么鲜活的中国人,从民国走过来。《推手》里的父亲郎雄也好,北京话有力气,可惜逝世了。走一个少一个了。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做了两期配音演员的节目,请来一些幕后英雄。考完研后在网上看。当给 83 《射雕英雄传》黄蓉配音的廖静妮喊出“靖哥哥”时,我死死咬住嘴唇,百感交集。她放下了遮住面孔的牌子,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我好像看到了明星真正生活时的样子,然而所有的明星在镁光灯下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表演,包括偷拍得到的举动,所以你不会看到明星真正不演戏的样子。配音员只有在配音时是表演,其他时刻没有必要秀。我没有听过他们不念台词时的说话,他们只活在戏里。
童年是听 TVB 和 ATV 港剧和新加坡剧的国语配音长大的。天生对声音敏感,一人配多个角色立刻分辨出。央视放《水浒传》时,我听出李雪健的宋江用了配音,父亲不信,说李雪健这样的演员还用得着配音,他故意用得那种语气。后来电视报报道李雪健对宋江的配音不满意,我没告诉父亲,自己一个人得意。我看剧也对配音挑剔,至今对 83 《神雕侠侣》(刘德华,陈玉莲主演)不能释怀,原因是当年看的国语版本是台湾配制,嗲得很。
批评香港国语大有人在。然而港片引进来让大陆演员配音,马上不是那个味道。好像酒勾兑了水或者“弗搭界”的龙井和巧克力一块儿吃。他们的不标准是不如邢质斌罗京们的标准,如果标准是“不生活”的话。好多国际大公司的华语广告都交给香港配制,就是因为“不标准”。虽讨厌台湾很嗲的配音,但一些光艳的韩剧和日本动漫如果是大陆配音,马上老了十岁,我们不会活泼,五十多年单一现实主义的审美教育让大家都不会夸张和狂欢。
前几日搜了个配音网站,才知道一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幕后英雄,挑几个我喜欢的:
唐菁
第二届金马影帝,在邵氏时拍片,后做配音领班,声音沙哑苍老,适合城府极深毒辣老道的江湖老大。上世纪 90 年代由 TVB 转入 ATV , 90 年代末 ATV 国语配音组解散,淡出配音界。唐菁的声音听见就忘不了,简直是老头儿的代名词,但偶尔配中年人也很有说服力。 84 《笑傲江湖》(周润发版)他配岳不群(曾江)和任我行(刘兆铭),自己跟自己说话,照样配,这是本事。经典人物:《上海滩》的冯敬尧(刘丹),《千王之王》的罗四海(谢贤),《千王群英会》的屠一笑(谢贤)仇大千(刘兆铭),《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肃顺(项堃)。
王逊
可塑性强,可配油嘴滑舌大奸大恶雍容华贵低三下四。最爱听的还是油嘴滑舌的王逊,像唱戏一样。 84 《笑傲江湖》(周润发版)他配田伯光(刘丹)戏弄仪琳“小师傅,这个水这么凉,不如我们洗个澡吧。”绝倒,配东方不败(江毅)口呼“莲弟”有妖媚之气。王逊咬字轻,有玩世不恭之气,似京剧丑角儿,我最会模仿他配 ATV 《秦始皇》的吕不韦(王伟)口呼“阿政”“赵姬”。经典人物:《上海滩》聂人王(黄新),《大侠霍元甲》霍恩弟(董骠)。
黄法勤
人称 FUCKING HUANG ,公鸭嗓,照理说可塑性不强,但“扮乜似乜”,可配《楚留香》,也可配丁力。经典人物:《上海滩》丁力(吕良伟),《陆小凤之凤舞九天》陆小凤(万梓良), 84 《鹿鼎记》(梁朝伟,刘德华)康熙(刘德华)。
冯雪锐
声音最是潇洒,简直港片风格的代表。经典人物:《倩女幽魂》宁采臣(张国荣),《英雄本色》宋子豪(狄龙),《青蛇》许仙(吴兴国), 83 《射雕》杨康(苗侨伟)黄药师(曾江)。
张济平
全才,可配曾志伟,也可配周润发。大气磅礴。经典人物:《英雄本色》小马(周润发), 83 《射雕》杨铁心(谢贤),《豪门夜宴》曾志伟。
叶琳
最忘不了声音的优雅,似断似续,幽然明灭。经典人物:《上海滩》方艳芸(林建明), 84 《笑傲江湖》任盈盈(陈秀珠),《霍东阁》陈士超(郑佩佩)。
这些声音只在记忆里,传递了一个时代的画面。因为这些记忆,我才选择国粤双语的碟片。老旧的画面配上不老的声音,看着我们在老去。
4 )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是真正不会受人欺负!
其实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很多决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总有历史的局限性,在当时的年代,已经是一种被动的进步了。
慈禧在咸丰还在世时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状态,跟着学习也为她后来垂帘听政打下了基础。
最令人印象深刻感到悲哀的还是造成了火烧圆明园,时刻警醒,国家繁荣昌盛!
听,强盗要杀人放火,借口是主人不许他进屋来偷盗。真是荒谬绝伦!还要恬不知耻地大声宣告!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竟敢这样地横行霸道?就因为中国有辽阔的土地,有金银财宝。他们也有,他们有的是野心和洋枪大炮。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历史把额尔金这个名字,永远钉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众。这个英国的勋爵,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三千五百名士兵纵火焚毁了人类一座最大、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园林。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勤,终于把乾隆皇帝下江南带回来的一个园林之梦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十月十七日,英法联军司令就命令他们的军士,对园中的陈设和珠宝玉器自由地、文明地、合法地选择。于是,一场掠夺野蛮得旷古未闻。强盗们你争我夺,分赃不匀。他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赃物。这就是侵略者的所谓文明。拍卖之后,他们又用三天三夜的大火,来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欲盖弥彰,举世震惊。火,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火,烧毁的是皇帝的逍遥宫,却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梦中人。火,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座圆明园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等五个朝代的不断增建、修缮,到咸丰十年,整整一百五十一年,无以数计的劳力、财富和智慧的结晶,毁于一旦。这非但是中国文化艺术财富的一场浩劫,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灾难。守园大臣和他同归于尽。皇上和他的近臣、嫔妃正在避暑山庄巡幸,那里有的是好山好水好幽静。圆明园的废墟,今后仍将竖立在田野上,年复一年。他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至今都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5 ) 朱家溍 为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答客问
故故宫著名专家朱家溍先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李翰祥执导,刘晓庆、梁家辉主演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顾问。该文是朱家溍先生在电影公映后就片中的一些问题答《文史知识》记者问。从中能学习到不少的知识,也可看出拍摄历史剧,要想达到“真实”“准确”的效果,确实是不容易的,要注意到方方面面。虽然这两部电影有着不少的缺点,但总体来说确实是清宫剧、历史剧中的佼佼者了,不是当下的那些古装剧能比的。
----------------------------------------------
按:《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影片公演了,我看过之后,又阅读了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特刊。这本特刊载有一篇《李翰祥导演答本刊记者问》,其中有李先生几句话,“我拍过不少清官历史片,我所追求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也就是说,我念念不忘的就是‘真实’这两个字。”我觉得这两部影片,从真景真物来看,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影片,“真实”二字是很地道的。但情节包括生活细节,却有若干处不是当时所能发生的。究竟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是否有根本的矛盾?如何达到既是艺术手法,又不违背历史真实?为了今后更好地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可以从这两部影片中吸取经验,因此上述问题是值得探讨的。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是有关部门委托故宫博物院协助,并约请故宫朱家溍先生担任顾问的。我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之一,自然很关心这两部影片。我周围的同志也纷纷向我询问:历史真的像影片里描述的那样吗?我带着这样的问题,主动去请教了朱家滑先生,获益匪浅。下面是我和朱先生谈话的记录(问,是整理者的话;答,是朱家溍先生的话)。
------整理者
【问】这两部电影您看怎么样?
【答】这两部电影的导演,李翰祥先生有灵敏的艺术想象力,又掌握熟练的电影艺术表现技巧,镜头很简捷而贯串。老演员和青年演员的表演都很好,能使观众看到人物深邃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还有,运用实景拍摄,场面宏伟,也是这两部影片的特色。所以,我觉得这两部影片一定是到处能叫座的。
【问】关于拍摄历史故事影片,“真实”二字应如何掌握它的分寸?
【答】历史上的大事和大人物都不能有所变更,不过电影或话剧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照直只搬历史过程而没有文学艺术创作,所以情节有所创作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但所创作的情节,必须不违反当时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不超出历史条件。
【问】这部电影开始的画面是同治登极,有两大队骑兵跑进太和门,在太和殿前仍骑在马上,我看这就超出了历史条件,不合乎当时的制度。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在拍摄前两天,李先生和我说打算出现太和门内骑马的画面,我的回答是“不可以”,并且说明“法驾卤簿”中的“仗马”是由每一个校尉牵一匹备鞍鞯的马,在全副“卤簿”的队伍中只是牵马而立,不能骑着跑进来。不料拍摄时仍然是骑着马。这次在首映式的招待会上,李导演向我敬酒时还笑着说:“您看电影,一开头看见跑马,就该骂我了吧?”其实,严格说这场戏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例如画面里“中和韶乐”的乐工正做击鼓、击磬的动作,这都是不对的。因为“登极”礼,按清代的制度“丹陛大乐”、“中和韶乐”都是“设而不作”。当时我曾建议这场登极的戏,可以静静地有“鸣鞭”三下的声音和“赞礼”的声音。只要这种自然声响就够了,更能显示出肃穆的环境气氛,不用配衬乐。事先我曾说过:在殿内侍班的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豹尾班侍卫和记注官站立的部位,还提供了大朝典礼的彩色照片,可以清楚地知道全体人员的位置。凡是执事官员都应东西相向站立,可是电影中出现的却都是面南而立,殿内侍班的也超过法定人数太多了,分不出职务的不同。“鸣鞭”的人没把鞭抖起来,只前后摆了两摆,这样不能使观众相信鞭子会有声响。太和殿门前正中的“九龙曲柄盖”,应该先不支起,等皇帝升座时才支起。它的作用是使殿外全体朝贺的人员和执事人员都知道皇帝升座了。可是电影中出现的“九龙盖”,却一直是已经支起的,并且皇帝升座以后,这柄盖还不住移动,没有找准位置。这些细节事先都讲过,但在这种大场面中,对于众多没受过训练的临时演员,实在是不易指挥控制。还因为过度紧张,准备工作仓促,在拍摄时对于演员应先交待清楚的,往往也忘记交待。例如我曾说过:《清宫外史》《倾国倾城》等等话剧或电影,都有很多违背当时生活方式的情节、动作和语言。其中之一是后妃和宫女走路时抡着手绢。这在过去的上层社会,不论旗人还是汉人的妇女生活中,都没有这个动作。而是在曲艺中“什不闲”的表演,常常出现抡手绢走路。这次拍摄,在养心殿又出现了东、西太后穿着朝服,抡着手绢,走向宝座的画面。这是多年来话剧和电影相沿袭的错误的动作。
【问】看了电影之后,您认为哪些情节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答】李翰祥先生还是比较虚心的。他让我修改分镜头剧本时,说最好大刀阔斧的修改,认为不能用的就不客气的打“×”字。我坦率地照办了。这两个剧本,他接受我的意见,删掉很多场。在现在保留的场面里,关于情节和语言的修改,也接受了不少。还有一些是我提了意见,也就是我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地方,导演没有采纳。我觉得应该这样看,顾问不能代替导演,一部片子是由导演负全责的,导演有自己的见解,对于顾问的意见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这是正常的现象。
【问】观众看历史故事片,最关心的是“真事”究竟怎样?“这件事是这样吗?”现在故宫博物院接到观众这类来信数量相当多,有的是向故宫博物院领导提出来的,有的是针对顾问提出来的,还包括不少中学历史教师的来信。我们是历史文物工作者,有责任回答读者的问题,给读者以准确的历史知识。您作为两部片子的顾问,我们想请您谈谈您的看法,这对今后拍摄历史故事片是有益的。
【答】我可以分两方面来谈,一是我在分镜头剧本上提过意见,作过修改,而没有被采纳的问题;一是分镜头剧本上根本就没有,或从文字上看不出问题,而画面上却出现了,发生了问题的。总之,我认为两方面都是与历史、与当时的社会习俗风尚有出入的。为什么要分成两类来谈呢?我想:这样谈有利于观众、读者了解导演的弃取、创作意图,有利于分析剧本的改编和历史的真实。说到底,还是为了帮助读者、观众准确了解历史。下面我就一条一条谈谈。我先谈第一方面的问题,大概有十一处:
1.在召见大臣,商议守北京或退到热河的问题时,电影中懿贵妃突然闯出来,慷慨陈词,大义凛然,俨然是个主战派。我在剧本上修改为:咸丰召见大臣时,懿贵妃只在室内窃听,不闯出来,等大臣们退出,咸丰回到内室,懿贵妃向咸丰建议答应洋人的条件,就可以停战了,也就无须到热河去了。这样改动的理由是因为召见的制度,除皇帝和被召见人之外,一概不能留在室内,更不许任何人闯进来。还有西太后和肃顺等顾命大臣的矛盾,是咸丰死后辅政和垂帘不能两立的表现。在懿贵妃时期,她与肃顺之间并无矛盾可言。而且一副主战派的形象,也过于美化了她。在历史上她不是这样的人物。
2.选秀女的一场,咸丰戴着瓜皮小帽,从轿子上看见长春宫院中一群秀女在说笑,就跳下来看她们用手绢做老鼠玩。官员和秀女都叩头称“万岁”,咸丰还说“平身”,这都是不可 能的。这一段我在剧本上是按档案记载修改的。咸丰戴常服冠、穿常服袍褂、乘步舆到延晖阁的楼下升座,看秀女。各旗秀女的车一律停在神武门外,由带领的官员引秀女进御花园东门,一个行列绕到延晖阁前;每个秀女到御案前站定,等唱名后即走过去,不跪,不叩头。选中与否都走过去,出门上车回家。选中的以后另有旨。执事的官员也不跪叩,并且不应有兵丁站岗的行列,更不会有穿甲胄的兵。因为清代中后期,所有官和兵的甲胄,只有在“大阅”典礼时才穿用,平时和战时都不穿。秀女们只应穿家常衣裳,不应穿一律的服色。皇帝不说“平身”,官员们也不呼“万岁”。这是戏曲词,生活中是没有的。
3.关于用被子包着妃嫔,由太监抬着往皇帝寝宫送,这是导演相信了野史的传说。实际的制度应该是每晚皇帝进膳时,譬如在养心殿,则各宫妃嫔们都进养心殿院的如意门到燕喜堂。递绿头签,是养心殿内殿首领太监把写着妃嫔名号的绿头签,摆在皇帝膳桌上,皇帝翻某妃的绿头签,首领太监就到燕喜堂叫某妃,再向其他妃嫔传散,于是其他妃嫔各回本宫,等于下班了。被叫的某妃,在这个晚上就和皇帝共同生活。只有皇后一人不参加妃嫔们到燕喜堂听叫的行列。皇后除自己居住的本宫以外,在养心殿范围内还有体顺堂,也是皇后的寝室。皇帝如果要和皇后共同生活,就主动到体顺堂去,不能叫她。在分镜头剧本中,我是按上述制度修改的。现在电影虽然也有翻牌子,但是却不在膳桌上,而是在太和门、乾清门等处追着递绿头签。这是不可能的。用被子包着抬人,也是没有的事。
4.关于咸丰和兰贵人在长春园相遇,听见唱歌,然后一个跑,一个追。这不仅当时不可能,而且也是电影中早已被人看厌的陈腐旧套。这一段我在剧本上改为咸丰和兰贵人相遇之后,就进入一个坐落,命太监叫兰贵人。兰贵人进门先跪请圣安,太监退出,然后咸丰问话。这一段我只能按着当时的生活方式来这样创作,最后咸丰问兰贵人会唱不会,兰贵人唱了一支昆腔《玉簪记》的琴曲: “烟淡淡兮,轻云。香霭霭兮,桂阴。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自温……”虽然这是我替影片编造的,但还不致于太违反当时的生活方式。我删去了跑啊、追啊的画面,还有现代型的《艳阳天》歌。可是,现在电影还是追、跑,唱现代的歌。
5.皇后和懿贵妃二人为咸丰缝被,这在当时的生活方式里,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6.咸丰死的时候,肃顺用手在咸丰鼻子上试一试有没有呼吸,经过试验,知道已经死了,然后举哀。这个举动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段在剧本上我删掉了肃顺的动作,改为太医请脉,由太医说“皇帝已经宾天”,然后举哀。
7.咸丰死后,恭王奔丧,从午门正中门洞跑出一队骑兵。这个画面在剧本中我也删掉了。因午门的正门,除皇帝出入以外,只有颁诏颁朔等大典出人此门,平时一概不由此出人。即使紫禁城内值班的扩军营兵丁,出入也不走这个门。
8.关于丽妃的情节,原来在分镜头剧本中是写她在暴风雨的一个夜里,跑到锤峰上跳下来自杀。当时我迁就导演,保留了这段描写,但改为丽妃作一个恶梦,不是真事。因为第一,她当时不可能跑到山庄以外的锤峰上去。第二,事实她并未自杀,同治时还尊为皇贵太妃,后来是善终的。现在,电影里出现把丽妃逮捕装坛子等情况,当然是没有的事。不过我所看的分镜头剧本上,没有这个情节,是后来加的。所以在看电影之前,我不知道。
9.关于大丧,梓宫回京等情况。我在分镜头剧本中,把和尚、尼姑、喇嘛送殡,以及撒纸钱等一系列民间出殡的内容,都删掉了。这是按照梓宫奉移的情况改写的,但他们并未照我改的拍摄。梓宫奉移这个巨大的行列,应该是和活着的皇帝巡省一样,用全副“骑驾卤簿”。梓宫前后随行的人员,仍旧是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充任前引,后扈。持豹尾枪侍卫、带弓矢佩刀的侍卫也照旧。梓宫上的罩是明黄色寸蟒缎做成的。在避暑山庄楠木殿几筵的陈设是在梓宫的明黄缎罩前面设宝座,也仍旧设明黄座褥,靠背、宝座前供案,案前设奠酒池,殿前扎素檐彩。而现在电影里把棺材头露出来,在院子里还有挑竿白挽联类似的点缀,这都是不应有的。在“骑驾卤簿”中,乐器也应是“设而不作”,除许多马蹄声之外,别无声响。
10.关于恭王逮捕端华载垣时宣读的谕旨和睿王醇王逮捕肃顺时宣读的谕旨,在分镜头剧本中我都照档案上记载的这两道谕旨原文改正过。因为这两道谕旨的原文都很简短,作为台词也很顺口。可是电影里并没照改正的念,并且还举着一个照戏曲舞台上道具制作的圣旨,给人以滑稽感。
11.石匠听说“叶赫那拉氏”这句回答,立刻吃惊,以致把手打流血。关于这一段对话,我在分镜头剧本上曾经注明,努尔哈赤吞并叶赫的史实,在清代旗人、汉人中并不是尽人皆知的事,读过《皇清开国方略》的人还是少数。广大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叶赫那拉”这个姓氏,更无从知道他们之间的仇恨。这个传说的普遍化是民国以来的情况。以上是在分镜头剧本上写过的书面意见,也有口头上问我时提过的意见。
【问】除了上面十一处以外,是否就没问题了?例如丽妃跳舞,就是清代宫廷生活申不可能发生的事。您怎样看这个情节?
【答】丽妃跳舞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清初继承明代的教坊司,宫中还有女乐,后来撤消了教坊司,完全废除了女乐。宫中一切戏曲、音乐、舞蹈都没有女人。如果了解一下清代历史上妃嫔的规章制度,以及平时对妃嫔们的要求,就知道不可能使妃嫔跳舞。在给我看的分镜头剧本上没有这段情节,后来加上跳舞也没向我征询,所以我不知道。
【问】分镜头剧本上没有,而画面上出现了,发生了问题的还有哪些?
【答】这大概也有十余处,我也分条谈谈:
1.在懿妃生儿子,丽妃生女儿时,太监向皇帝奏称“生了一位太子爷”, “生了一位公主”,这两句话,都是不对的。因为皇子在尚未被立为太子时,书面上称皇×子(中间是排行数字),口头上称×阿哥(前面是排行数字),内廷行走官员和太监称他们为×爷(前面是排行数字)。例如咸丰十一年七月,总管太监的记载上写着:“万岁爷宾天,大爷立为皇太子”。这个“大爷”,指的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在初生时可以说,生了一位阿哥。公主是封号,在未受封以前,只能称“格格”。
2.皇帝召见大臣,无论在某个宫殿,都是在暖阁或次间,不应像电影中几次出现的在明殿正中的宝座上。召见时,皇帝和大臣应穿同一类的冠服,如吉服,则君臣都是吉服。如果常服冠,常服袍褂、或挂珠、或不挂珠,君臣也是一样。不可能出现大臣穿补褂,而皇帝戴瓜皮帽的情况。
3.电影在商议战守问题时,咸丰说: “调南军勤王。”南军的意思,是指南方的军队,但当时却没有这样一个语汇。在当时的上谕和奏折中,常见的譬如“江南”“湖广”“各提镇”或“某人所节制各营”。
4.电影中通州会议桌上的烟灰碟是现代物,老的洋货盛雪茄烟灰的是各种造型不同的铜制品。如用中国式的,可用铜香盘。
5.电影中咸丰到热河的时候穿黄马褂,清代皇帝的马褂。在《皇朝礼器图》《大清会典图》都明载着是石青色(深蓝),遇忌辰穿元青色(纯黑)。故宫所藏有大量实物,除上述二色外,还有红青色(黑中含紫)是会典所未载的。清代历朝皇帝穿马褂的画像也都是上述颜色,所以说皇帝不穿黄马褂。黄马褂是赏给立下特殊军功官员的一种特殊待遇。另外,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等,在随扈皇帝出巡时,都穿黄马褂,是作为制服性质穿的。这种黄马褂的扣绊是石青色的,赏穿黄马褂的扣绊是黄色的。
6.电影中几次出现宫女随着后妃们的车轿在地下跑路。按宫女随着后妃出门,都是坐车,不可能在地下跑。
7.电影中几次出现从北京到热河的“折差”,在路上骑马奔驰,背景都在长陵的神道上,一个个石雕的文臣武臣像一闪而过。明陵在清代,仍然是被保护的禁地,绝对没有人敢闯入。即使“折差”必须经过昌平州,也自有当时的大道,不会闯入禁地。
8.电影中有皇后和懿贵妃命总管太监把《起居注》拿来查一查的镜头,按清代制度,后妃没有调阅《起居注》的权利。
9.电影中有“哨鹿”的特写,一个人用手指放在口部,做吹哨的样子。这是误解“哨”的含义,以为是用手指和嘴唇来吹响。实际上,“哨鹿”是人吹的一种号角,声音很像鹿鸣,可以把鹿诱来,鹿来之后就不吹了。真的鹿鸣可以诱来更多的鹿。咸丰那次到热河,没有打过猎,也没有进过围场。
10.电影中咸丰和丽妃有一个穿甲胄骑马的镜头。清代皇帝自进关以后,擐甲冑只有大阅、杩祭、还有对凯旋将士的郊劳等仪式,才作为军礼服的性质穿用,打猎照例是不穿的。电影中丽妃的甲胄样式大概是取材于一幅印刷品。这幅印刷品的来源,本属古物陈列所的一幅油画屏,来自避暑山庄。这幅油画是个中国女子的肖像,穿着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甲胄,无作者款,画的背后也没有其他附带的文字记载。1914年,古物陈列所开幕时,内务部总长说,这大概是香妃的像,古物陈列所就作为香妃像,制版发售了很多。这幅油画是谁的肖像,至今无可考,画这种装束肯定和雍正戴假发,穿欧洲古代服装的画像是同样性质的游戏画像,并不是真穿这种服装。这幅油画的印刷品和乾隆皇帝一幅骑马像的印刷品,又被一位造假画的人把它们捏合在一起临摹,造出一张乾隆携带香妃打猎的画,署款郎世宁。在国外这幅假郎世宁画,也被许多不明真象的编者引用,编人有关的画册,于是常常被人当作根据。电影中这个画面是不应出现的。
11.电影中有桂良到恭王府去和恭王商量事情的镜头。桂良穿袍褂,恭王穿便服,戴瓜皮小帽,这是不对的。从前人家有客来,门房上来回事时,除了向主人说××拜会之外,还要说明来客是穿官衣,还是便衣,主人和来客要一致,不论主客的地位谁高谁低都是这样。
12。电影中有一幕在承德普宁寺祈祷的场面,喇嘛很多,拍摄大佛像的几个角度选择的很适当,画面感染力很强,遗憾的是音响效果不对。这一幕是由和尚念经录的音。虽然同是佛教,但喇嘛与和尚的念经,声音、腔调、音乐都完全不同。如果这一幕请喇嘛念经录音,藏语叫作“冈栋”的大号筒声音,将使这一幕的气氛显示出特点。普宁寺是喇嘛庙,不是和尚庙。
13.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后檐墙上原有个朱红笺写的“福”字,是属于“贴落”性质,从前经常居住使用的地方,“贴落”随着房屋用途的改变,或重新裱糊时,都可以保留或揭下来。譬如烟波致爽在咸丰死后,可以揭下“福”字来,但绝对没有换上一个“孝”字的习惯。实际应该在拍摄时,避开大红“福”字就可以了。贴上这个“孝”字是道具工作的“露怯”。
14.电影解说词说,梓宫回京途中,肃顺安排了四个高手,要把西太后一网打尽。当然史实是没有的,作为设想也是不合逻辑的。譬如电影剧本情节中,有肃顺劝咸丰效汉武帝诛勾弋夫人的话,这也是根据传说发展为戏剧性的设想,但这种创作在逻辑上还说得过去,还是可以允许的。
15.电影中有宗人府衙门挂着宗人府牌子,菜市口挂着菜市口牌子,这都属于道具工作的“露怯”创作。衙门标志只能出现在大门灯上有一行印刷体字,不是像现在政府部门挂着某局某院的牌子,街道的标志只少数有牌坊的地方,如西四牌楼上有“大市街”三个字。府学胡同牌坊上有“育贤坊”三个字。菜市口是属于没有牌坊的地方,有“西鹤年堂”字号,也就等于菜市口的标志。街道上挂个地名牌子,是民国以来的事情,清代是没有的。
16.电影中杀肃顺一场,群众愤怒气氛的描写是不必要的。剧中情节肃顺是被害者,而此处百姓突然忿怒,令人不解,于情节有矛盾。肃顺除少数政敌以外,当时因国库空虚,曾一度停发八旗的犒赏,是肃顺奏准的,引起旗人对他有些不满是可能的。这与广大老百姓无关,老百姓无非是看热闹而已,对肃顺并无仇恨,况且中国老百姓也没有拿鸡蛋打人的习惯。一般思想还认为摔鸡蛋是暴殄天物,吃还不舍得吃,哪里舍得摔碎呢。
菜市口行刑的场所,即在平地上,并无高台。电影在这一场面中,还出现了“大理寺”的官衙牌,这是用不着的。因为大理寺不管行刑,照例监斩官是刑部侍郎。
17.《火烧圆明园》的景中有《永乐大典》,按《永乐大典》,贮藏在皇城内,不在圆明园。
以上一些细节问题,是因为与我们探讨的问题有关才提出来的。还有一些,不过看过就忘了。前面我已说过这两部电影总的成就,所以就不一条一条的谈优点了。
【问】您在前面说过,历史故事片不能只照搬历史过程,在不超越历史条件的原则下有所创作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请您在本片内容中举例说明一下。
【答】譬如我们从史料上知道,在和局破裂时,僧王逮巴夏礼解京,没有任何记载说僧王和巴夏礼摔跤,而且僧王也没有参加议和。但这一段摔跤情节,我觉得是可以允许的,并且在放映时还得到热烈的掌声,说明这个创作是观众批准的,欢迎的。这一段创作在写分镜头剧本时,李翰祥先生把这段读给我听,问我可以不可以,我表示可以。他当时是连说带演,旁边还有副导演王淑琰同志,也表示赞成。不过,传统的摔跤,没有啊、啊的嚷,拍手的动作也是没有的。还有一个近年来相沿袭的错误,就是僧王准备摔跤时把辫子绕在脖子上。近年来,一些电影、电视剧、话剧,还有京剧《火烧望海楼》等,都有准备打架先把辫子绕在脖子上的动作。在生活中,这是绝对没有的。请设想,先绕上自己脖子,如果给对方揪住了,一把勒紧,岂不是给自己制造一个弱点吗?实际上,在有辫子的年代里,打架都是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劳动时也是这样。
【问】电影里八里桥之战,中国兵完全用刀枪弓箭,可能不合乎当时的情况吧?
【答】是,当时固然还保留着弓箭,但兵丁已普遍使用旧式的火枪,也有炮。在这场战景中,有许多官和兵穿戴甲胄,也是不对的。前面说过,甲胄只是阅兵时的军礼服,作战时是不穿的,有许多书面记载和清代遗留下来记实的图画为证。
6 ) 那座曾经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
想必大家都知道万园之园——圆明园吧!曾经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璀璨辉煌,如今就有多么的破烂不堪。那片废墟在中国人的心里埋下深深的耻辱,挥之不去。这一部《火烧圆明园》就记载了万园之园被火烧的事件。
咸丰年间,英格兰和法兰西等“强盗”觊觎中国的土地和财产,于是便打着详细讨论条约的旗帜强行来到北京。胆小如鼠的咸丰皇帝听从了一众大臣的规劝下,抛下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借着“秋猎”之名带着嫔妃们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奢靡的生活。留下了城中的百姓们独自面对可怕的英法联军。而英法联军们却闯进了圆明园“文明地拿”走了圆明园中的珍宝,并举行拍卖会,将中国几个世纪的宝物全部夺走,还放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将圆明园烧毁以掩盖他们的罪行。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历史把额尔金这个名字,永远钉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众。这个英国的勋爵,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三千五百名士兵纵火焚毁了人类一座最大、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园林。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勤,终于把乾隆皇帝下江南带回来的一个园林之梦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慈禧升职记与国运没落之始。真没想到影片中取景的圆明园竟然是真实搭建的实景,最后一把火把实打实建起来的“圆明园”烧了,真是大手笔,还原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屈辱。梁家辉的表演真是无可挑剔,不愧是当年回国拍片第一人。
细节没问题,整体进退失据
開場夠恢弘,李導專擅的走路調度相當適合圓明園的視覺美感。就是後半段那粗俗的民族主義刻寫壞了一切,那凡洋必糟的旁白寫得更是讓人懷疑劇本是從十九世紀穿越來的保皇黨代筆。
有一个镜头是英法联军的统帅看着清兵“不顾生死”的冲杀而来,摇了摇头,这个镜头真的精髓;我看到这战斗场面都气死啦,前面已经有过战争场面,是同样的战斗法,上一次大败亏输,这次又是同样的战术——同样的傻,tnnd谁指挥作战的,拖出去斩了,兵书看到哪里去了,大战中敌方死的人,还没有敌人进村被巷子里的游击乡勇杀得多!!!! 洪武大炮呢?火绳枪呢?我怎么没有看到!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故事性,但历史的沉重让我不得不打五星。
拍「火烧圆明园」连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都不提,直接一句「英法联军已经打到广州」就完事了。前面1/3慈禧的部分,一股李翰祥一贯的宫闱片与风月片气息扑面而来,和正片毫无关系!
艳阳天,艳阳天,桃花似火柳如烟
如果只看前半段,我以为还是相当不错的清宫戏,即便放在今天也还是不错。可惜,自从慈禧跑出来义正辞严一通演说之后,我就郁闷了,后面越来越看不下去……
太意识形态了,很平庸的作品,考虑到梁家辉演得不错,加一星
半文献纪录片,现在的香港对大中华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导演怕是不多了。真景实物正典野史正是李翰祥的拿手好戏。梁家辉与刘晓庆的分寸极好。尸阵战场接锦衣玉食也很有力,最后忽拉拉大厦倾,劫掠焚烧,能感到导演的心痛(不怕抢就怕毁)
梁家辉啊~~那时候觉得这皇帝的模样好病坏,捂脸,后来才知道是他,顿时觉得这片好豪华(并不,当时他还不出名,照说应该是不贵的),现在五分给情怀,毕竟不记得好不好看了,当时看得蛮焦虑的,天朝这么大曾经这么光辉的国家这么弱,被人压着欺负~。偶是在电影院看的,当时相当卖座的片了~出名的很~。从此刘晓庆就当了一段时间慈禧专业户~,当时真的觉得她演得好,跟皇帝恋爱的时候很纯洁的味道,后面权斗宫斗又心黑手狠~,皇帝死前往她手心塞了个印,皇帝对她挺真心的。那时候西太后无论官方还是坊间都是批定她是坏人祸国的。
小学老师给放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军和英法联军打仗那场戏,真人怎能敌得过大炮?清朝的落后暴露无遗。看着一个个勇敢的士兵倒下,圆明园在大火中毁灭,爱国情感被激发出来,心痛。要培养每一个小学生的爱国情操,无需讲很多大道理,此片足以。
很多年后知道咸丰其实是梁家辉当时狠震惊!
李翰祥眼神儿有点儿涣散呢,张弛不够有度啊。刘晓庆不愧是基佬领袖,演起这些心狠手辣的女王角色来真是得心应手,值得广大男女基友学习。梁家辉的妆化得真心娘,演得也娘,不过当年的他真是很嫩啊。马背上骄傲的民族最终亡于该死的儒家思想和奴性思维。也怪不得谁。
83年国庆前后跟着大人去四川路上的永安电影院看的第一遍,那天还下小雨。两部(后一部是《垂帘听政》)连着下来确实有点晕,不过还是被李翰祥给震住了。刚才对着完成台本拉了开头的一场,开篇到小皇帝登基,一共八分钟,103个镜头,这个节奏是当时大陆故事片所绝对没有的~~
在当时应该很震撼,但现在看来布景服装道具化妆以及最最重要的剧情都不行了,尤其剧情没起伏,看起来像是纪录片不是剧情片~不过刘晓庆那时候还挺好看,水嫩嫩的~
据说那里面的东西都是导演找来的真东西 啧啧
小时候看的啦,记忆里是很不错的。也许现在重新看一遍再来评论更合适吧,不过,暂时偷懒了。。
有些矫情,尤其是旁白!慈禧主张打洋人那段,就算是真的,也很是反感!~
电影真实叙述了英法联军侵入中华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 横行无忌 任意抢劫 残杀无辜 一幕幕血与火的惨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激起满腔怒火 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创造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 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 它是美的化身 然而 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 是世界的悲哀
8/10。李翰祥确有民俗风情的考据癖,红毯、舞鞭、大鼓等气派的入宫仪式,太后初次干涉朝政应皇上要求下跪于后门的礼节,假山假水、长廊停阁的构图安排和旁白解说“凤在上龙在下”石雕,以及京城群众反抗外敌驱屠的高旋踢腿这种超前打法,每一处每一景都照顾观众的审美视觉。PS:短评居首的路痴请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