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7.4的评分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她简单的情节,但从某种意义上她值得更高的评价,也值得你宝贵的90分钟。
制片方A24:一家美国独立电影公司,因为旗下电影风格鲜明,思想深刻,剑走偏锋,逐渐获得了一群庞大的影迷群体,因为近年在各大主流影节奖项中屡屡夺魁,A24得到好莱坞“新锐、”“新贵”、 “破局者”等称号。
肉眼可见,A24直接对标的即是好莱坞传统制片公司,有这般底气让我们相信其必有杀手锏。前卫的理念、新锐的班组、特定的人群,这里不再细讲。仅从镜头特色上看看,A24更着眼于某种意境的现代呈现,放几张A24电影剧照,供大家品味:
制片公司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风格和类型,像A24这种独立制作公司的电影还是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下的。
好了不说题外话了,大哥小弟镇楼:
笔者眼中的mid90s:
1. 笔者为什么看了这部电影?
原因有二:想A24的电影了;想看个短点的,不想熬太晚。
A24保证这部片风格内容内涵手法艺术性至少得有一点足够突出,不到90min的时长减少了观影成本,稳赚不亏。
2. 该片一大特(cao)色(dian)是采用了1.33(4:3)的电视画面比例,相比于传统的2.37(64:27)画面比例增加了纪录片式的现实感。当然对电脑、电视用户来说,画面可能会偏小,没有那种满屏的快感了。
3. 阵容上:我仅仅认识卢卡斯·赫奇斯(Lucas·Hedges),他因参与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曾获得8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的提名。其他演员并不是很知名,但演技都十分出色(这也是A24特色吧)。
4.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童年:为令父母满意事事顺从,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几乎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父母之爱往往体现于约束。我们或痴想着梦中的那位姑娘,或想象着与兄弟并肩单枪匹马战斗于社会。但当心中的火花被长辈的善意扑灭,我们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摇头叹息,从此认定这就是生活。
5. 相信“平凡”“平静”是我们这代人成长的代名词,如果你缺少一种传奇性的成长经历,又曾经有过一种叛逆的愿望,渴望体验一把加利福尼亚少年的叛逆成长,考虑一下Mid90s吧。在这里你会从一个儿童的视角见证一种美国式的自由,还有与之而来的痛苦、迷茫,当然还有他们的亲情、友情与梦想。
6. Mid90s的故事并不复杂,但里面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我们最好戴上耳机,慢慢沉浸其中。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一种自由的童年,但她传达的,却是对一种无拘束成长现象的思考,这关乎少年的前途与家人的感受,假如你有一个叛逆的孩子,想办法让他陪你看一看吧;假如你有一个不靠谱的哥们,拉他坐下来90分钟,看一看大洋彼岸的自己,相信这部片子会带来他们内心的共鸣。
8.这里面的人物,大多数面临生存的问题。我们常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但这群加州男孩却在窘迫的生活里选择滑板,微笑着追求没有拘束的自由。电影里呈现出的生活与我们的是存在极大反差的,然而这种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难道不是我们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吗?我们选择成熟,并享受成熟带来的安宁生活,而Mid90s给我们带来的,便是我们梦中的那个放荡不羁的平行时空。
7. 还想提一句,这里面有一个白人摄影小哥,“摄影”元素在电影里往往会有一个画中画的结尾,这可以普遍理解为导演对电影的的一种深沉的爱吧。
个人打分仅供参考:
艺术性:8分;
情节:6分;
情感:9分;
受众面:9分;
个人评价:5星;
推荐分:8分;
这里是希望给你提供观影建议的Evan Wong,目前本人也在积极学习电影知识,欢迎交流,再会。
I kept guessing if this was an autobiography of the writer-director, who I previously recognized as the fat mad man in Wolf of Wall Street. He could be anyone, and this movie could happened anywhere in America in the mid 90s. Why is studying and going to harvard corny? Why is Stevie always alright and free of head injuries after fatal accidents? Why is the closet where everyone keeps their secret wounds so broken but simply put? Why is being a mom breastfeeding two children in her 18 birthday so real of a character in the movie? Why do I keep thinking about Bryan.
The film was shot in the aspect ratio and quality that very much misfits in this era. I was taken back to a time when I was probably not born, in another city that I would not have heard of till middle school, but I felt so connected to Stevie, who would poke his wounds after he gets beaten up by his brother Ian, and gives a gift after he sneaks into Ian’s room and listens to his CDs. He was not appreciated, and the wind of social/racial inequality haven’t became articulated reality for a boy yet. “What’s black people?” Ain’t that genius?
It’s such a cliche to make a film about a boy who doesn’t fit in and feel appreciate at home and thus tries so much to cover for his real self. It’s such a cliche to talk about skate like it’s the freest and most healing thing in the world. Doesn’t this remind you of Minding the Gap? Of course this is more subtle in some ways and more deliberate in others. The domestic abuse, the absence of good fathers and helplessness of a gentle mothers, the “skate to live” philosophy, the senselessly hilarious jokes all move me so much I couldn’t even begin to analyze it while I watch it.
Many of the shots were brilliant and original, like the long still take on the road when the group skate among the cars, the chasing police, the cutting between moments in the party, the last second before the car accident, etc etc.
I have seen another film about a coming of age girl finding a community and a calling through skating too. That film also explored racial dynamic and sexuality, youthful rebellion and helpnessless, probably unintentionally. But compared to this one that was just a pretentious kitsch.
This film is, nothing short of a poem. The boy so devoted in his anger and joy, so genuine with his voice seemed to be too real to be fictional. I know this is a beautifully constructed reality of all the best (with most modified harm of drugs and domestic violence and most un-dramatic human relationships) that could happen in this context. Los Angeles in the summer, no school all play very much far from the adults’ problems.
“You look serious, kid.” “I’m alright. I just can’t deal with this shit sometimes.”
The boys emotions and concerns are demonstrated by them spending the night out sleeping on the street or on the couch, and their lives looks so much cooler than it would have been without all the fantastic music choice.
I love it, you know?
《90年代中期》,美国演员乔纳·希尔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小成本青春片,纪录式半自传,最大的宣传点是内容中所涉及的滑板文化,出彩的部分除了人物情感还有导演本人优秀的音乐品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小男孩史蒂夫的一段成长经历,他因为对滑板的热爱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交环境,而在之后的几个月中,惊慌、满足、享受、暴怒,各种各样的青春期情绪都与滑板文化一起进到了他的生命中去。
在点开之前,其实我一直都以为这部电影会是部编排精巧的美式青春喜剧,有意思点就类似韦斯安德森的《青春年少》,脱离主流点最差也是《八年级》那样。不过,惊喜感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开始了,与以往那些专注于青春故事和少年少女叛逆心理的影片不同,《90年代中期》以粗颗粒的画质、接近正方形的画面比例、偏缓的镜头运动方式和开放的结局向观众展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粗糙与真实。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的主角,小男孩史蒂夫出场的方式极具冲击力——是字面意义上的极具冲击力,因为在影片的一开始,男孩就是通过被哥哥狠狠地从里屋推到外面的墙壁上而入画出场的。“砰”的一声,紧接着便是哥哥对男孩的一顿毒打。这才是全片的第二个镜头而已,迟迟不移动且略带偷窥感的画面,一下子配上的就是如此强烈的肢体语言,影片的基调就这样被打下了。
暴力、受伤和滑板一样,都是史蒂夫这段青春记忆中不可避免的部分。男孩喜欢自虐,体外和内心都有常年带伤,但他的体外伤不止来源于哥哥的暴打和滑滑板时的跌落,当纠结和不顺心拷牢了他时,他用键盘线勒自己的喉咙、用钢梳疯狂擦破自己皮肤,越是痛苦他就越平静,释放得越彻底他越觉得自己完整。同样,正是在这种无止境追求释放的过程中,他爱上了滑板,也因此认识了一群在旁人眼里毫无疑问都是小混混的人,而后来,他一步步收获了自己和同伴的认可,或好或坏,他开始变得越来越“酷”。
《90年代中期》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片子,优点是节奏风格和情感的真实,缺点则是剧作和视野上的局限。以及,这部影片很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导演乔纳·希尔在还原他的少年记忆之时并没有为影片添加太多的刻意,虽然影片里的戏剧冲突也不是绝对的自然流畅,但在营造时代氛围方面,希尔并没有像某些导演一样固执地为影片添加时代符号。这么做也好也坏,在防止了它变成意象的堆砌的同时,这部影片的格局也相应地被大大收紧了。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部影片中的年代感其实并不强烈,而这80多分钟也终归还是属于私人。
另外,在说这部的同时,不能不提的还有美国近几年的其它青春片。在很多影评中,大家总要把《90年代中期》和去年大火的那部《伯德小姐》放到一起去,不过于我而言,这两部片子除了都由同一家制片公司发行(A24)和都融入了导演自身的青春记忆以外,并没有其它过多可以相提并论的点,更何况《伯德小姐》和西尔莎·罗南本身也都不太是我喜欢的类型。
如果一定要用什么来对比的话,我所认为的、最能与《90年代中期》放到一起去说的影片其实是2016年安德里亚·阿诺德所拍摄的《美国甜心》。
《美国甜心》与《90年代中期》,一部是温和女性主义与公路元素的融合,一部是粗糙男性视角和街头亚文化的碰撞,前者剧本成熟,后者真实随性,但它们都聚焦于叛逆青少年的成长,以歌曲堆砌时代,以偏向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还原人物形象。
除此之外,可以顺带着提一提的还有A24公司去年出品的那部《八年级》。从主角的年龄方面,也许《八年级》才是能和《90年代中期》真正对应上的电影,不过这两部影片,一部局限于家庭和校园,另一部却绝口不提男主角的校园生活,不同的视角使得两部影片的关注点也完全不同,而且在我心里,《90年代中期》之中那种直击人心的情感与共鸣并没有在《八年级》中体现出来,《八年级》中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真实,但很可惜,也只有真实而已。
90年代中期,那是属于83年出生的导演的青春时代,不是我的。但这时我又想起了《周末情人》开篇的那段话:
“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历了每一个年轻人都经历过的那些事,当时我总觉得没有人会真正理解这些属于我们年轻人的事情,后来才发现我错了,因为所有的人都曾经年轻过。”
坦白点说,这是一部比任何我看过的同类型影片都更能让我直面自己曾经叛逆心理的作品,毕竟,褪去时代的痕迹,导演所讲述给观众的其实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成长故事。我们可以把《90年代中期》简单地理解为一部少年的成长史,但是,当我们跟着人物心理的变化一路走到影片结尾时,或许我们也该去想一想,少年真的成长了吗?我们自己呢?相比起自己的十三四岁,周遭环境所带给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理智,和成熟?
青春可能就是这样,三五个家长印象里坏孩子的好友,享受那无忧无虑的日子,我也为了能融入那些Dope的朋友像Sunburn那样尝试Be cool ,变得大胆,变得暴躁,变得学着仰着头,拿着Enjoy the life的借口,去学会浪费,无所事事。这部电影我觉得最清醒,最理智的男孩是Ray,How to be cool,Keep practice hard ,Be a pro.在Ray受到pro skaters认可时,朋友们可能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夏天在悄悄流逝,友谊也慢慢因为How you choose to live而悄悄变味,到最后只留下录像带里那我们逝去的夏天,耐人寻味,我们都在成长中学会了成长。
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加州导演拍这类题材的电影,确实要更生动自然一些。Mid90s,导演以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时代为背景,再次将美国街头文化搬上了银幕。就像这篇的题目一样,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已经不再是他人生中导演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对滑板文化充满热忱的加州boy,是他朋友们的dude,可能还是个想永远活在90s的伤感中年人。从larry Clark 到 Harmony Korine。从滑板鼻祖Dogtown Z-boys 到青年亚文化的享乐主义。一代又一代人的老去,还是有人会像对待信仰一样向街头文化致敬。
看过两部Dogtown(一部纪录片,一部带有写实意味地drama)的影迷们再看这部时会更有助于对滑板文化的了解和带入。Dogtown讲述的就是滑板文化的起源以及skater们的一些习惯是如何来的(有的人经常问为啥他们这群毛小子非要在人家泳池里滑板??)看了就会了解。像这部里面出现多次不同的spots,以滑板商店为‘聚点’的方式,Sunburn如何融入他们的朋友圈子,喝水的方式,谈话用语的方式(比如最开始Sunburn生怯害羞的和他们交谈,大家说他不要像一个gay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贬义),party上的sex part以及女孩们对于男孩的抱怨,都是滑板文化的一部分(或者可以看作导演版教程-菜鸟如何进入滑板圈子)。个人认为比起Harmony的Kids,这些细节刻画少了些drama更多了些真实的味道,实实在在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只是那个时候的滑板文化已经不同于最开始的Dogtown,更为成熟,已经构架起自己的一套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体系,说得暴力一些:要按我们的规矩办事(这在商店party那场戏里Ray和fuckshit与别人交谈时也有所体现)。
关于演员导演也是做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直接用真正的skater。他在一个采访中被问及选演员的事情。他说:“我认为那些曾经以滑板为特色的电影的问题是,他们有演员,他们试图教他们如何滑板。我认为我和我一起长大的孩子,很有魅力,而滑板运动吸引了某种人类,一个愿意堕落并且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来的人。作为一个群体的那种个人主义 - 对我而言,我宁愿将滑板运动员变成演员,而不是将滑板运动员变成滑板运动员。我不认为反过来是可能的。这些孩子非常有才华,我很清楚,如果他们想要的话,他们就会成为伟大的演员,而整个体验的最大部分就是看着他们加强并认真对待并成为如此伟大的演员。”此处无限掌声。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选择,也给了这部电影新的可能。你不会听到真的skater看到这部电影时吐槽说:Wtf is this?要知道,滑板小哥最不怕的就是碰瓷。你要是把我们文化拍烂了,不但骂你 ,还要拿滑板砸你。
这段重点写Harmony Korine。巨大的彩蛋出现在Sunburn母亲的房里(只有几秒中)。也算是导演对那个时代的另一种缅怀。以Harmony Korine的做事风格,他的出现也足以说明对90s的热爱。毕竟只有90s,才能造就Harmony Korine。人到中年他胖了不少,但是招牌式低靡眼神出卖了他,有一秒我觉得他在笑 :) 和我同行的同时代成长的滑板基友也是当作他是个中年大叔而已。这位美国青年亚文化的教父就此变成了Sunburn母亲的男人。其他现场的美国人不得而知,铁粉估计都认得没什么好解释的。
摄影方面,胶片画面质感尺寸没什么好说的,颜色层次丰富有内容。一些细节的安排,配色上相比其他很美式的电影,更讲究。道具比如橙汁,演员之间肤色,发色的变化。都成为画面丰富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Fourth的DV相机也是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质感很90s,只是最后结尾放映的片子制作过于“精良”。再“糙”一些,或许更有味道。
每个人爱上滑板文化的理由不尽相同,抛去所有的外界因素,导演真的说出了滑板文化的精髓-一个愿意堕落并且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来的人。
这是我人生第一篇影评,曾经有个影响我很深的人问我 我想追求什么,我说,我不想追求,我想一直去体验,去感受。他说,你要的太奢侈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我一样每天做梦都想飞的人。I am never in control.
90's : 童年以后,青春期以前
用16mm胶片机派拍出的无滤镜复古色调,Wu Tang, Cypress Hill 和 Mobb Depp唱出的专属于九零年代的剧烈节奏,为这部半自传影片奠定了相当得体的基调。仿佛名角登台,还未开口,扮相已先声夺人。
90年代,电脑手机还未横扫世界,人们的社交生活也还几乎未被电子产品侵占,这是本片发生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那个年代的魅力之一。
剥掉90年代这个壳,影片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可怜少年的成长困境。
缺失的父亲,严肃的母亲 (母亲这个角色本来定的人选是Michelle Williams,后来因为档期问题换成了现在的 Katherie Waterston),霸道的哥哥,压抑的家庭让十二岁的Stevie急需一个逃生的出口。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朋友,友情替代了亲情。他开始玩滑板,开始抽烟喝酒讲脏话,开始体会到融入,尊重,关爱,以及最重要的-释放。
有些释放是显性的: Stevie拎着一瓶酒咕咚咕咚不停往肚里灌;被哥哥半夜暴打,却被威胁不许发出声音,只好用枕头蒙住头捶墙大喊;和好哥们在众人面前大打出手(长期生活在暴力哥哥阴影下的报复转移);在车上和妈妈吵架,高声骂着脏话叫她闭嘴。
有些释放则是隐性的,片中的两次重大事故(滑板高空坠落和车祸)都是以Stevie的受伤流血告终。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事故后Stevie都表现得极为平静甚至安定,而不是痛苦,因为无论是高空坠落还是车祸,本质都是碰撞,也意味着强度更大的力量喷发,释放和宣泄。
导演既仁慈又残忍,他给Stevie一颗暂时的解药(友情和滑板),但药效一过Stevie似乎就得靠伤害和摧毁(别人和自己)才能镇定下来。绕来绕去又回到了源头:不幸的是,原生家庭压抑了他; 更不幸的是,原生家庭还教会了他暴力。
Stevie就这样跌跌撞撞地结束了童年,纵使血迹斑斑,因为导演是回头去看,所以总是美丽动人的。
如同在水面费力扑腾,结果发现离池底只有一米。与好莱坞大多数猎奇式边缘人物浮世汇一样,导演又一次滑向爱能治愈一切的创作死循环,将人物包裹在软绵绵的沙发海中。
朴实的处女作,音乐品味绝佳得以掩盖叙事碎片。种种文化符号+社会问题如同PPT(褒义)展示--包括录像带文化、滑板甚至是Lucas身上那件RL的polo衫,此外还有种族、毒品、社区类似的表现。从《圣鹿之死》初识到这部,Sunny Suljic更加自然,或许和他本身就是一名滑板手有有关。
缺点当然是故事太短太简单,假如按照商业片的节奏来拍摄基本上60分钟就拍完了,从最后一个滑板场景就开始故意激化人物矛盾去凑最后和解的结局,刻意的戏剧化处理打破了之前努力营造的还原生活的氛围;优点是前半段对小男孩自卑的性格尝试融入一个看似高高在上的不良青年小团体的描写,无论是剧本上台词的打磨还是对演员状态的指导都非常到位,另外就是4:3的画幅创造DV和电视显示器质感,“真实捕捉”底层青年的迷茫与渴求认同。一开始觉得母亲最后的转变太突兀了,后来想想她平时带儿子看的都是好家伙啊!
Jonah Hill是要挑战华尔街之狼的F Word纪录吗?明白他在台词方面努力塑造人物性格的想法,但毕竟只剩下脏话,需要内涵的时候太无力。犯了美国青春片只是为了记录叛逆而已的老毛病。原声倒是还不错吧。其实困惑的少年为何选择滑板是很值得说的,今年同样是讲这样一群少年的的纪录片《Minding the Gap》就好得多
3.5 林克莱特那套,影调是真·90年代。
《阳光灿烂的日子》美国版。
剧本烂透了,没有哪两场戏能连上的,一看就是新手拍片,各种花式越轴,不是说越轴不行,越得我不舒服就说明问题严重了。中间稍微触及一点成长伤痛马上就收回来,这个题没有说透。前18分钟无聊至极。但是几个人聊sunburn那段还挺逗的,有几处确实比较幽默,台词虽然非常口语但听上去也不至于厌烦。从没想到“美国李淳”Lucas Hedges居然能演坏小子,这出戏算他一个小突破吧。
像去年的《伯德小姐》,今年轮到男生致敬自己的狂野岁月了。Jonah Hill用球鞋、滑板、和那些充满时代印记的音乐(音乐有点滥用),在酒精、药丸、和旺盛荷尔蒙的催化下,完成一次很好的导演初试。只是这种“放养”少年的故事近几年实在太多,难免审美疲劳。
非常的VICE了
黑人会否被晒伤?耶稣是个老烟枪;CD和DV,橙汁家暴,夕阳滑坡,坠楼断臂真汉子……故事一般,但九十年代小古惑仔情谊和歌单确实太加分,Suicide it's a Suicide~
练会豚跳的那晚觉得自己有一点酷,和女孩接吻的那晚觉得自己是进阶的酷,喝醉了与伙伴斗殴的那晚觉得自己是无敌的酷。那时候从屋顶上摔下来都不觉得痛,被母亲拉到弟兄面前训斥只觉得烦,暮色里跟某个人踏着滑板穿行熙攘的车流,不用思考以后。哥哥从口袋里掏出两瓶饮料,摇了摇递过来,比喝啤酒还酷。
吹得夸张一点:乔纳·希尔,一个被耍贱耽误了青春的林克莱特&贝克。
赋予电影真实感的不是随处可见的时代印记,而是一个个像从我们记忆中走出的电影人物。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总是跟着大孩子的身后效仿他们的行为,以为这样就长大了,那时候也许没有毒品、酒精,但有辣条和色素饮料;没有两指划过丛林的欣喜,但时间总在玩乐间从指缝溜走;没有人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但一些记忆发酵后,越发醇厚,永远留在了心里。
属于那种会被多数家长视为大毒草的片。尽管片中不乏跟斯坦尼康长镜头、mv式剪辑,但就像最后Fourth Grade搞的那个同名DV短片一样,整个影片都有很强的home movie感觉。虽然片内容其实并不多,也基本上没啥内涵,不过对于这么一部没心没肺的小屁孩街头成长的一瞥,也算挺合适的
超好看!!!Jonah Hill可以说酷就酷真的服!A24的电影都很对我胃口啊!
3.5 剧作不免刻意但好在拍得挺随性,部分得益于乔纳希尔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因此很难复制和延续。
年少轻放
。
我有一个不太好的童年,但我我有几个好朋友。Ray真的是知心好兄长,泪崩。
在小孩儿身上还是能看到黑人白人那么chill的在一起。那个时候Dope就是dope,A-hole就是a-hole,你在马路中间滑滑板,昨晚女孩儿温润的触感还留在指尖,你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在能做一个完美的heel flip之前,你也想不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