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重视故事的歌舞片,只不过现在的眼光看略简单。 电影《西城故事》讲述了在西城的某条街道,本地年轻人和外来的西班牙年轻人互相仇视,以至于和西班牙女孩相爱的东尼为之殒命。 很现实题材的爱情悲剧。一面是迷茫的问题少年,已经成为社会病,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得不到关爱。另一面是追求美国梦的西班牙移民,只能做底层工作,毫无安全感。影片为了娱乐效果,失去了一些深度,这点上好坏难以评判。 现在再去看歌舞片,带着不少情怀成分。因为本身歌舞表演在现代就已经落伍,人们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更追求更有内涵的故事。而歌舞片用了大量的歌唱台词讲故事,也是乏味的,因为人们看了太多电影,对视听语言的接受能力提高,对感官刺激也有了更高需求。
影片在文本上的亮点,第一个是女权思想的表现,女主角玛丽亚的设定,并不是一个只懂得依附于哥哥的权力或者是命令的女孩,她一直都有一种反叛的心理,影片第一个镜头就是要求嫂子把自己衣服的领口再裁剪低一点来展示自己的魅力,还有她对于爱情的执着与自我争取,让人对这个角色的结局感到悲伤,还有另外一个努力想融入帮派的假小子,她作为一个女孩子,但是他想要打架,想要为自己的帮派出口气,但是别人都因为她的性别瞧不起她,可是到最后,是她救了男主角。
另外一点,影片更多的其实是想要表达移民美国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也就是影片中的鲨鱼帮,美国作为一个自由之邦,外表看起来好似光鲜亮丽,但是内里却无比黑暗,令人感到恶心。而电影中有很多唱段都在表现这一问题,用欢快的音乐和自嘲的台词表现令人无奈乃至愤怒的现状,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喜欢歌舞片的原因,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多么黑暗,主角都能在其中找到光明的地方,找到生活的希望,或者是继续下去的勇气,这便是一种伟大的人性之光。
而火箭帮则代表着美国底层阶级的人们,没有工作,整天游手好闲,是游荡在街头,影片中的警察看他们就是一群小混混,每天看到就要骂,但是没人去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沦落在这种地步,难道是他们心甘情愿没有家?心甘情愿天天受人冷眼以对?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美国阶层的问题,他们以嘲讽的口味讽刺那些以医生、律师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伪善与道貌岸然,这些人口口声声宣称要关注弱势人群而从来没有实际行动,口惠而实不至,当音乐终止时令人心酸又无奈,
说起自嘲的唱段,不得不提的就是舞蹈,《西区故事》里的舞蹈我认为是我看过最有特色的歌舞片,电影里不仅仅台词在诉说生活的不幸,就连角色的肢体动作都要一起调配起来,很多打斗的段落都是由舞蹈演出的,但是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反而极具美感。还有便是其中的舞蹈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比如在American这首歌里,角色们在谈论移民美国到底是好还是坏,女性角色们都在说美国的好,舞姿飒爽动人,结果每说完一句话男性角色都能找到反驳的点,而在他们的舞蹈中能看到很多关于美国社会的“欺骗”,“背叛”,“冲突”等等元素。
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应该远比我所看到的要多得多,才能够在当年的奥斯卡十一项提名,十项获奖,而在明年,有消息说斯皮尔伯格即将要翻拍这部电影,希望也能够获得当年那一样的荣誉。
----西区故事影评 一开始看的时候就怀着欣赏的目标,因为老师对这个片子赞不绝口,而且再听说导演是斯皮尔伯格,就更加期待了,他的很多电影我都很喜欢。 听老师的介绍说这个片子是表示对过去的怀念和致敬,所以看的第一印象就是场景和人物装扮都好复古啊,真的有种那个时代的感觉,结果后来证明是片子找错了,是原版,就是当时拍的,才明白过来哈哈哈…… 从类型上来说,它是一部歌舞片,我看过的歌舞片不算多,除了宝莱坞影片之外,有印象的就只有《理发师陶德》和《窈窕淑女》(如果《汉密尔顿》也算的话),有的人会觉得这种形式舞台气息太重,会影响电影观感,但个人来说还是不排斥这种形式的,我觉得它对于情感的表达和人物的塑造有些很大的作用,氛围不同的音乐,可以对情节的展现和人物内心的波动进行传达,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通感。 我觉得拍摄歌舞片可以检验一个导演的功力,和我看过的两部歌舞片相比,本片中的几段歌舞场面都比较宏大,拍摄肯定是不易的,但导演将它们布局筹划的很完美,非常的赏心悦目。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段是
①开场舞(懒得去截图了) ②波多黎各人男女之间有关移民感受的分歧 ③美国“问题少年”对社会对他们态度的讽刺
这三段音乐都非常好听,其中①第一段,奠定了电影前半段明快晓畅的氛围,年轻人活力有力的舞蹈加上略显幽默的情节,生动展现了波多黎各人和美国本土少年长期以来的愁怨之深,初显两个帮派的形象。 ②第二段和③第三段,都展现了在当时美国,两个帮派的处境以及他们对此的态度,波多黎各的男人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移民在美国的地位低、生活质量差、挣钱和维持地位的困难,而女人却觉得美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在这里有新潮的电视和服装,女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而本土的“问题少年”(尽管我很不愿意这样称呼他们)他们的唱词更加表现了社会对边缘人群的冷漠和推卸责任,警察、法官、心理医生、社工没有一个是真正想帮助他们的,反而对少年们表示了极致的厌恶,他们的工作仅仅是走流程,道貌岸然的踢皮球,将他们的问题严重化处理,少年们以嬉笑的口吻表现出来,可我却一点都笑不出来,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有关镜头的调动,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开场的长镜头,以俯拍的影视展示纽约,从摩天大楼到中产阶级的别墅到普通人住的单元楼再到贫民窟,我看到的第一感觉是要表现贫富差异,但还不太理解和故事有什么关系,但看完全片后,差不多明白了,正如上面对移民和问题少年的状况分析,我认为影片表现的是,工业化后的阶级分化更加严重,社会高层、中层和底层人民之间隔着一层永远都无法突破的屏障(先今仍然如此),这个屏障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这个屏障,引发了许许多多的不必要的矛盾,让基层人民的生活变得困苦不堪,让他们的地位变得更加低劣,人性变得不值一提。
我觉得这是本片展示的一个矛盾冲突,也就是阶级间的矛盾,主要是以问题少年和移民内部的两次歌舞侧面表现。
而影片中明晰而激烈的矛盾冲突是移民和本土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是阶级内的矛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镜头是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帮派在网围起的篮球场及其周围的场地中的围堵和威胁,随着镜头的不断推进,帮派人数的逐渐增加和优势势力的不断转换,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两个帮派对场地的争夺,是他们的主要矛盾,镜头非常的流畅自然。
其实说实话,我一开始并不觉得他们帮派之间的仇恨有多么深远,甚至从本质或者社会地位上来说,他们是非常相像的,都是不被社会认可和重视的底层人民,他们本应是相互理解对方的处境的,那是什么让他们之间的仇恨不断累积呢,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所属阵营不同所带来的天然恶意,另一方面,我认为深层原因是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恶意和漠视太过沉重,这样的社会风气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阶级内部不同帮派之间也产生了莫名的恶意,这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只是处在其中的人不太容易脱离和清醒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结束收场的时候,也是在篮球场,镜头固定在网隔的上方,像是一个监控器的视角,我的感觉这个镜头是不带有过多情感、比较肃穆的,因为本身的情节就已经含有太多太多的情感了,和开场的场景不同,这里的画面色彩要黑暗的多,表现了悲剧的本质。帮派间的仇恨从这里展开,也在这里了结。
在如此深厚的仇恨下,男女主产生了爱情,这也是老师说的本片的中心主题,爱可以跨越一切,爱可以穿越时空(《星际穿越》《触不到的恋人》)爱可以跨越文化和种族(《辛德勒的名单》《血战钢锯岭》《杰伊·比姆》)爱可以跨越生死的距离(《你好,李焕英》《寻梦环游记》),本片中,爱跨越的是仇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女主在知道了男主杀了自己哥哥还是愿意和他发生关系/私奔,我想导演可能也知道这样拍出来会不被部分人理解,但为什么还要这样发展呢,我觉得它可以更加地凸显它的主题,在感情面前,没有什么理性可谈,女主也知道男主这么做不是他的本意,她只知道自己是爱他的,觉得她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宽恕,去谅解。
我并不想吹嘘这样的爱有多伟大多值得去学习,但我认为这样的爱在今天的时代是可贵的,现在呢,很多人或是因为社会和家庭压力,或是因为年龄差距,或是因为距离的遥远,或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我们在开展一段关系的时候总是考虑的太多,而弱化了自己对感情、对感性的在情感关系中应有的引导作用,这样的想法导致了多少陷入爱河的男女们无法在一起,产生了多少的遗憾和悔恨啊。
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镜头是,男女主在舞会上相遇,在双方看见对方的那一刻,镜头周围虚化了,只突出那两个人,虽然说我看过的电影也不算多,但印象中这是我看过第一个这么处理的,在觉得幽默的同时也觉得奇妙,就像《大鱼》中男主第一次见到女主的奇妙场景一样:“当一个人遇见自己那个爱的那个人的时候,时间会停止。”我觉得这种独特的镜头在突出自己爱上一个人的奇妙感觉的同时,还表现了他们对他们所属文化、背景不同的无视,在爱面前,它们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第一次写比较完整的长篇影评,而且对电影专业技巧的了解并不太多,不太能把握整体的结构,就想到哪写到哪吧,That's all.
如此突出而优美的爱情刻画让对移民和社会底层的现实主义反映变得微不足道:寥寥数语胜过千言万语的一见钟情、相逢真爱后的独行高歌、婚礼中十字架下的金色圣光、纠缠在帮派歌曲里的爱情宣言和血色预兆,以及最后唱不完的半个音符.经典莎剧在好莱坞歌舞片中实现了一次华丽的奇峰突变,个人Musical最佳之一.
很享受的观影过程,有些歌不太对口味,但是舞绝对可以补足,就是无法不被拉丁系的舞蹈conquer吧。台词和歌舞的过渡还有情节和歌舞的结合堪称天衣无缝。剧情本身比较狗血,最囧的是俩人被小刀捅一下即刻毙命,有人中枪后还示了个爱。
7分。名气很响的片子,看下来感觉一般。歌舞片并不是说不要剧情,而是要在剧情上加上歌舞。本片借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壳这没有问题,但舞台剧和电影对逻辑的要求不一样。男猪刚杀了女猪的哥哥,一首歌还没唱完女猪就投怀送抱了,这尼玛也太假了吧?还好《AMERICAN》很好听~~
舞台味太重,看着闹眼
蓝光画质嗲爆,《西部往事》口琴和亨利方达巷战那段的“自然声”运用感觉是借用了这里的伯恩斯坦;两位好友三十年后一起演了双峰,真有意思
流光溢彩,沉郁悲怆,好几段歌舞看得人下巴都掉了,可看性和批判性上都是“神片”一样的存在。
歌舞总体不错 特别是舞蹈 有着60年代特有的夸张表现力 配乐也很难忘 Tonight Tonight 可惜故事本身不好 罗密欧与朱丽叶系列的 打了折扣
这么给气爆棚的色彩、布景、舞蹈和演员,竟然演了一出如此中二直男气质的戏码,实属暴殄天物;通过一场帮派斗争引出美国彼时移民、教育、治安的重重问题,然而都蒙上了一层欢快的滤镜,歌舞片可能不太适合表现悲剧;Tonight一场,爱情的告白在挑衅的宣战声中引吭高歌,竟有一丝悲情壮美。
真是热烈又绚烂,很多段落(包括开场)都给人印象很深。"You'll never see people dance like this",好想看舞台剧,从电影就能想象舞台剧会多好看了。伯恩斯坦的音乐真是太精彩了。
关于社会问题的探讨相当厉害,六十年代的言论开放度竟然如此之高,问题展现如此深刻,波多黎各人的舞蹈真的大美,让人瞠目。不过这片子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歌舞的出现把节奏基本拖垮,这也证明歌舞部分发展出叙事功能的必要性。
虽然得了奥斯卡,虽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可是我还是觉得这部电影我不喜欢,脑残的女主爱上了杀死哥哥的家伙,在明知道这厮杀了她哥还跟他上床,这是有多傻逼呢。里面女主的哥哥衣冠楚楚,是唯一干干净净的男生,为什么所有男生都看起来那么脏?好吧,我承认我有洁癖,看见那么脏脏的人,啥兴趣都木有了
7/10。使用了许多当时就落伍的视听语言,例如男女主角在舞会对上眼的片段,采用了明显模糊化配角、突出主角的红蓝两大原色灯光。片头航拍渡轮、立交桥和摩天大厦的镜头满眼尽是大工业化的产物,而帮派头目决斗先后丧命的场景警铃大作,小流氓们翻越铁丝网或钻入地下管道慌忙逃窜,头顶大面积的红色钢筋桥身再一次控诉工业化的社会病。暴力动作的舞蹈化流畅感十足,序幕篮球场的对质与互嘲毫无做作地表现出贫民窟的混乱和危险。改编最好的两幕:裁缝店中男女主角模拟婚礼,十字架的天窗投射下一道金黄色光束,玛利亚卧室里五彩缤纷的花窗和圣母像是宗教的藉慰,结尾代表老一辈的店铺老板和警官未能及时制止青年人羞辱女性和冲突发生,玛利亚在情人死后也产生愤怒一度拿枪指着所有小流氓,理性战胜情感包上黑头巾离开,莎剧中偶然化的悲剧被赋予理性色彩。
论音画结合,还是雨中曲强悍。但是。。。但是。。。。这五十多前的胶片画质也太牛逼了吧!!!还有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原来真的是从这片子中而来!!!
女主和男主一共见了三面,就要结婚,男主把女主的哥哥杀了,女主还要跟男主去私奔。傻骚傻骚的。
那些烂俗的老套的莎士比亚变奏曲的爱情故事就是从这种片子里发扬光大的。所以我真的不好说它什么。不过就像看《Rent》一样,对于全部的百老汇电影我都在脑子里自动过滤掉感情戏。他的音乐不咋样,舞蹈却跳得真好。尤其是片子开始没有多久的两段,一个是讲移民问题的,一个是讲不良少年的,特赞。那么欢快的移民那段我居然看哭了。
现代歌舞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员非常出色,从音乐剧改编为电影后,舞台表现力和戏剧张力依旧强大,即使知道最终的故事走向也还是对黑色的结尾唏嘘不已。仇恨,是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最虚无的。
What an experience! Genius choreography! All the songs and dances are integral to the narrative and done splendidly; keep you intrigued and leave you wanting more! The most fun and interesting modern Shakespeare adaptation for sure. Left me in awe of its creativity and originality, which still holds up after nearly 60 years!
女主Maria好牛逼,亲哥死了还有心情跟男主滚床单,可见爱情的力量好神奇╮(╯▽╰)╭
【B-】一般般,歌不好听,剧情弱(我看了评论才知道是改编的罗密欧朱丽叶ORZ),不过还是比窈窕淑女那个大烂片好。至少有娜塔莉伍德和漂亮的布景
【B-】开场的城市俯拍就已经让我沉醉,随后的帮派斗争中又通过舞蹈化的肢体冲突带领观众深入街道,触及城市的肌理。哪怕是棚拍场景,也同样弥漫着炽热的城市气质。作为歌舞片当然在视听方面做到了最好,但故事自然也是腐朽到家了。哪怕注入移民群体和帮派斗争的社会话题也不足以消解生硬尴尬的观感,反倒充分体现出好莱坞是如何排除话题本身的严肃性从而将其转化为另一种可供消费的思考与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