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片子。相对于大量画面描写战争的现场,倒影大部分的篇幅在描写人的内心。面对战争的内心,面对敌人的内心,面对孩子,面对死亡的内心。该片剧情很简单,但是细节很多。救人需要很多人,杀人却只需要人。交代前夫的身份的时候,救一个人需要三个人反复的努力,焚烧一个人的尸体却只需要两个人。 用一个个长镜头,把一个个短故事汇聚成了长故事,是一个很独特的镜头描写手法。观看影片的人就像看话剧一样,在一个完完全全的第三视角,以一个上帝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观看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观看人面对残忍的事情的时候的反应。 长镜头是一种很容易让观众感到疲惫的镜头手法,但是该片把这个长镜头的缺点却变成了优点。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人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当旁观者不能感同身受的时候,就是无趣的。 再来说一说影片中的核心剧情。一只鸟儿,撞到了正在倒立的孩子的脚上,虽然隔着一层玻璃。也因此,在那层玻璃上面留下了鸟儿最后的痕迹。父亲看到了孩子因为这件事而烦心,用拖把把痕迹擦掉,痕迹却越擦越大。父亲努力的擦拭孩子心中的关于死亡鸟儿的痕迹,其实也是在擦拭关于自己在战场上留下的死尸的痕迹。鸟儿尸体的焚烧方式和战场是焚烧的尸体的方式的是一样的。孩子的心中的痕迹有父亲在擦拭,父亲遭受的战争的痕迹又该由谁来擦拭呢? 有趣的一点是,父亲擦拭着鸟儿的痕迹,反而形成了一个人形大小的痕迹。在某个雨天,孤独的父亲,痕迹由雨水洗刷,父亲在流泪,究竟是时间能洗刷掉父亲心中的痕迹还是泪水洗刷掉了他内心的痕迹。亦或是,痕迹永存于父亲的心中,存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角落,但是一旦孤身一人的时候,就能涌上心头,痛苦不已。这大概就是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吧。不仅仅是肉体,更是心灵。 战争是残酷的,很多片子描述着战争带来的死亡,带来的家破人亡。却很少描写战争带给那些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的痛苦。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战士还是战俘,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难受。所以父亲不想孩子的生活还遭受这些,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孩子是心灵,因为他知道,一旦感受到那些情感,感受到死亡,时间在内心反复停止了一样,痕迹一直被刻在哪里。 瓦连京·瓦夏诺维奇用一个个长镜头讲着一个个短片段,描述着战争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迹。《亚特兰蒂斯》描述着战争结束之后的活下来的士兵们的样子,《倒影》描述着战争中,随时有可能遭受战争痛苦的人回到安全地区后的样子。前一个起码是战争结束,起码孩子有了和平的希望,有了不再担忧的希望,后一个却是在一个看不到希望的情景里面前行。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哪一方获胜,那些亲身经历战争的人们遭受的经历是难以想象的。只希望,战争早点结束,时间带不来痕迹的消逝,但是能带来下一辈的希望和安稳。愿世界和平。
兩年前,烏克蘭導演瓦倫廷·瓦夏諾維奇(Valentyn Vasyanovych)才剛以作品《末日荒蕪詩篇》(Atlantis)拿下了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的最佳影片;當年台北金馬影展〈不設防地帶〉特別放映,反應並不是太熱烈。而兩年後,這位烏克蘭導演的新作《倒影》(Reflection 暫譯),成為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不變的是,那一種人類失去生命與尊嚴的窘迫,無論在《末日荒蕪詩篇》還是《倒影》都依然存在。戰爭所帶來的末日感,這些年或許深埋在每一位烏克蘭的內心深處;無怪乎這名導演說:在烏克蘭,你必須當個樂觀主義者。
某種程度,《倒影》是《末日荒蕪詩篇》的延伸也是「開篇」。《末日荒蕪詩篇》描述的是2025年戰後回歸現實生活的軍人塞吉,所經歷的種種戰爭症候群與創傷,所衍生出來對社會的反抗與不適應性;最終導向「黑色鬱金香」計畫,一層層地剝削自己。而《倒影》始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的頭一年,即2014年11月爆發的「頓巴斯戰爭」或稱「東烏克蘭戰爭」。
戰爭的結果不是瓦倫廷·瓦夏諾維奇所追求的命題,即使在《末日荒蕪詩篇》裡,戰爭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場景。這名烏克蘭導演再一次透過「戰爭」將人與家庭、與日常生活分離,甚至與自己熟悉的國境分離;即使最終能平安從戰場上歸來,也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個人。失去的終究失去了,而倖存的,除了是殘喘的生命,與微不足道的自尊之外,會否重拾生命熱情,重新贏回人生目標。
《倒影》與《末日荒蕪詩篇》相同處,在於處理虛無、荒廢與戰爭下的末日景象,有一種奇特的美;也很抽離。主人翁在戰時被佔據東部的俄羅斯軍隊俘虜囚禁,親眼目睹種種暴力與酷刑;畫面一轉,他端坐在客廳裡。外面大雪紛飛,他擦洗著黑膠唱片;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面貌,是殘酷與恐懼的倒影。
無論在敘事與連貫性、攝影及美術呈現上,《倒影》都更勝《末日荒蕪詩篇》;對人類殘酷的景況描繪,更窘迫也愈發平靜。或許正是導演瓦倫廷·瓦夏諾維奇的某種樂觀,生活必須要持續。
固定长镜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前半部分的审讯戏与焚烧戏都让人全程触目惊心、难以抵抗、特别煎熬,也没法回避那种实时性的残忍同步。另一方面电影高开低走,在很多场景都欠缺活力。
【乌克兰】延续同样的关注与主题,却又将《亚特兰蒂斯》的后未来时间线向前拨;末日中获得温存的爱欲取暖,亦曾变为亲情上的联结与强韧。纵然主题与时境不同,却仍然难忘、打动人心。无人机、对暴行的不吝遮掩以及冷静的呈现,变的是故事,不变的却依然是凛冽的风格。因为对(几乎)相同的材料能炮制多种可能,并且与出身相辅相成;所以异常喜欢,也相信未来会更好。
比不过亚特兰蒂斯,就很一般。靠的主题进主竞赛吧。
#78th Venice# 主竞赛。7分。基本乐队指挥机位,有几个长镜头还是挺亮的。家庭的“分离-重建”与俄-乌关系这个梗让人想起《无爱可诉》,对乌克兰内战中亲俄派(所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暴行的描述,还是比起活报剧《顿巴斯》要好一些;虐囚和焚尸都挺狠的。镜头都精心设计过,尤其画框中的画框的用法(射击游戏场,手术室,车窗-汽车影院,家里窗户等等)还是视觉上挺细致的。结尾剧场的“间离”有意思。反而点题的、撞死在窗户上的鸽子,有点做作了。
#Venezia78# 主竞赛 时间让我回到2014年谷歌年度总结的开头Hope 那时乌克兰与俄罗斯进入了战时白热化状态,地区冲突暴力升级,导演或许让所有场景都像窗口倒影在定格机位之间,所有符号堆砌成令人不安的现实~
3.5
乏味。当固定镜头和视点运动相结合时似乎才显得稍微有效,比如被俘前后那两段,完成了跟随(声音-回忆)、旁观、跟随(被带入地下室)的完整动作。其余很多时候像在看一张张独立精致的幻灯片,调度显得炫技又猎奇(对暴力的展示如同打上了舞台聚光灯尽管观众仍然在座位上保持距离),仅仅在文本上费心思感觉还不太够。
我觉得我是因为烧了圣经才摔伤的。
#venezia78 主竞赛
一场戏一个长镜头,这种形式本身很抢眼,这种长镜头在奇观式的暴力审讯虐待戏里,因为缓慢而迸发出的能力非常有冲击力,但在大量对话的场景里,不动又会损失长镜头内部调度所需的节奏和戏剧层次,导演这种极端的创作方式就成了一把双刃剑,优势和劣势都变得很明显。剧本层面上,前后两部分一对比,后半部分的符号可以看到导演的野心和能力,其实视听上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和思考。
#2022台北電影節
反战小闷片
7.5/10 高开低走
全片几乎都是中景以及远景的镜头,给人一种游离在事件之外的疏离感,加上灰度清冷的摄影美术,一股刺骨渗入的冰冷气息油然而生,还有一些刻意设计的方框式的画面布局,彰显着牢笼般禁锢感。做为第三者观望战争,权力之间的博弈,而最痛苦的永远是活生生的每一个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立青映画字幕组翻译)
末世的倒影。历史是抚慰不平的创伤,恐惧是独善其身的预警,乌克兰的冬季永远飘着普里皮亚季的雪,远方俄罗斯的狗吠也吵闹追赶着民族列车疾驰的狂奔。再遥远的距离也逃不出这同片阴暗的苍穹,再温暖的问候也无法抵达地球的两极,威权的酷刑从来都不止面向反抗者。焚烧的骨灰随风飘向亲人泪涌的脸庞,暴风雨将不再庇护远走高飞的自由。难以想象导演瓦夏诺维奇在乌东战乱地区(所谓顿涅茨克共和国)的真实遭遇,能理解把控摄像视点是为了不沉溺于身体机能的刺激,剥离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楚,可这非人猎奇般的景观远不能企及他们日常的真实发生,难以逾越的体验鸿沟正是他们此刻所经历的。悲伤的坟墓能轻易萌生仇恨的种子,郁冷绝望的杀戮将永无止境。但断过的手臂终会因此变得更加坚强,让生的渴望带来更多的希望,带向那片从此不再被阴霾覆盖的蓝天金黄。
2022-03-01 #UKR 倒觉得比上一部要好,视觉上更加统一,几乎每场都划分为明显的前后景两个视区,视区又大多以玻璃作为区隔,此地与彼处经此重叠,日常和监禁相去甚远,但仍旧渗透到了对方的残影。影片末尾,这场辨别的戏份再度印证了一种切身的感知,它是视觉之外的。
流畅 工整 沉稳 毫无意外 (洛兹尼察才是此类当世最强
#Venezia78 倒影/倒映/映射
故事太粗暴了,但这个现实局势下粗暴一点也可以理解,比前作直白了好多,深度也不太够。不过一切都可以理解,直白地发声确实很重要。
【C+】长镜头对称构图的设计感不可避免,然而同类型导演中,对于暴力的展示却是最直观可怖的,控诉依赖力度,哪怕更多表面的,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