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头脑特工队与抑郁症
趁着工作日人少去看了头脑特工队,被皮克斯满溢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惊艳到。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在观影的全过程都在感叹,这就是在讲述抑郁症的形成和治愈啊。
在过去的11年里,joy一直压制着其他情绪,主管控制台,尤其受压制的是sadness,joy甚至不让她接近控制台。所以莱莉的所有核心记忆和大部分记忆是快乐的黄色。但这样的情绪控制并不合理,sadness突然就失控了,这和我们平常说的“哭出来会好受些”是一样的嘛。于是新学期第一天,产生了一颗蓝色的核心记忆,为了不让它形成小岛,joy和sadness和五颗核心记忆球被抽离了大脑主控室。这是抑郁症的开始,快乐和悲伤两种情绪首先丧失。抑郁症很难说明原因,可能是压抑自己过久(sadness一直无法发泄),而导火索可能只是一件小事(转学时自我介绍失控)。
核心记忆形成的小岛造就了莱莉的性格,但在抑郁症开始之后,却因为很小的事而崩塌:好友有了新朋友,冰球没打好,偷母亲钱包,挂母亲电话。抑郁症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加重病情,像核心岛坠入深渊那样。
故事的高潮在anger决定让莱莉离家出走时,抑郁症也在这时候爆发出来:主控台因为这个念头的植入而被完全冻结,莱莉感受不到任何情绪了。相仿的,抑郁症不仅仅只是让人不快乐,而是逐渐剥夺所有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所以其实抑郁症患者并不是不快乐,而且完全失去喜怒哀乐。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电影里joy拼命想回到主控室,并且意识到了sadness并不是一无是处,要带着sadness和核心记忆一起回去。真实世界里在大脑内部的表现就是,努力找回喜怒哀乐的情绪和曾经的记忆。外界可以给予的帮助是陪伴、倾听和认同。所以电影里莱莉倾诉了自己的感情,并在家人怀里笑着哭的时候,所有情绪都回来了,抑郁症也就治好了。这和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治愈抑郁症的文章有点像,那篇文章里的方法叫“招魂”,抑郁症就像是把魂带走了一样,治愈最好的办法是家人的陪伴。这颗核心记忆球形成的岛,电影里没有给出名字,但我的第一反应是,守护。
电影里有很多用心的细节,真的超棒,比如在控制台冻结时,fear带着记忆球想要逃到长期记忆里去,但却失败了,事实上科学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患者在长期记忆的功能上会出现问题;比如长期记忆总是在睡觉时输送,事实上长期记忆的加工需要在睡眠时完成;比如在造梦剧场里,编剧以当天的记忆为基础写剧本,这和实际情况也完全相符,以及造梦剧场里有驻演临演真的是想象力爆表!比如在bingbong的帮助下joy逃出了深渊才让莱莉没有永远失去快乐的情绪,这一幕让我在电影院没忍住眼泪呜呜呜。这或许正是成长的代价,让一些童真的幻想彻底留在深渊里。让我想起我小时候也有几个像bingbong一样的玩伴,但现在它们的模样也模糊了。说到成长,当joy不再独占控制台时,当黄色的核心记忆球慢慢变蓝时,莱莉成长了,她可以流着眼泪说出那些快乐的回忆,记忆球开始五彩缤纷起来,小岛和控制台扩建,这就是成长啊。顺便期待按下青春期这枚按钮w
那么成人的脑内会是怎样的呢?我注意到,妈妈的脑内是由sadness主控,爸爸的脑内则是由anger主控,难道成人的世界充满了悲伤和愤怒?我想并不是的,虽然主控位坐着的不是joy,但五种情绪分工有条不紊,情绪管理和调节机制逐渐成熟,感受到的情绪也逐渐多样化。PS.喵星人和汪星人的脑内,剧组实在是太有心了!
所以我真心觉得,头脑特工队不仅仅成功唤起了我们的回忆和成长历程,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脑科学科普片呢!
2 ) 十万个脑朋友
为什么有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找理由使自己开心?而有时候,你又觉得整个世界都失去了意义?丢失的记忆去了哪里?洗脑神曲为何循环不断?第一人称的梦境为何那么逼真?潜意识里又隐藏了什么秘密?青春期少女因球赛失利而离家出走,是什么驱使她做出傻事?是理性的崩塌,还是情绪的暴走?欢迎收看本期的《走近科学之头脑特工队》。
说真的,我没有想到《头脑特工队》是一部这样的“科普”电影,比起蓝天、索尼,皮克斯的动画风格,一向比较写意,类比到武侠片,就是《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那样的新武侠,见不到硬桥硬马的招式,只有飞来飞去的影子。皮克斯从不按理出牌,却又能立足于真情实意的支点,这是他们艺术上的至高成就。《头脑特工队》像小时候读的《十万个为什么》“人体大漫游”那样浮涌着科学精神,相比《盗梦空间》,《超体》对意识世界、大脑奥秘作宏观处理,它钻进了小灰细胞之下,揭示一切思维活动、情绪反应都是有源之水,而且源头的故事异常五彩缤纷。
它告诉我们,任何情绪都有独特的功能,乐观开朗固然是极好的,但也不该占据永恒的主导,愤怒、恐惧、厌恶等负面情绪亦不是敌人,它们引导我们远离麻烦,保护自己,更深刻地体验生活,更睿智地规划人生,塑造我们的性格与品格,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片中,惹出了大乱子的伤心,最后化为拯救局面的关键角色,更与我们的情感经验挂上钩:回忆起曾经的欢愉,时光已逝,唯有记忆相随,不免笼上了一层天蓝色的伤感。
一座座宛如天空之城的个性之岛,构成我们与众不同的核心人格。激活时充满活力,休眠时黯然沉寂,有时轰然倒塌,形象的展示了“三观的崩毁”。我们的成长中,很多价值观、兴趣点一去不返,也有更多则是经历这样的崩塌后重建,变得更宏伟和牢固。我们需要类似的考验,对生活做出取舍,懂得捍卫那些值得坚守的信念。
然而也有些东西,从诞生之初就注定终将逝去。童年时的虚拟玩伴,造型拼凑,举止滑稽,不管曾经多么亲密无间,当你不可避免地长大成人,拥抱更多的新玩意时,它的最终归宿都是暗无天日的遗忘深渊。当然,你至少可以让它离开地像个英雄,那也是影片最催人泪目的一刻。它明白自己的命运,对此并无怨悔,并衷心祝福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与童真的诀别,不也总是这样笑泪并存。
幽暗的潜意识里藏了许多我们尽力想忘记的东西。他们通常挥之不去,顶多躲在厚厚的大门后面打个盹,一不留神受了惊,就会跑进你的噩梦大闹一番。小丑在美国少年的文化中是恶意陌生人的恐惧化身,斯蒂芬•金还专门写过一本《死光》,而我的梦魇中经常包含小学时看过的《异形》。皮克斯电影主调阳光灿烂,但他们绝非不擅长吓人伎俩,《怪物工厂》是变奏的惊悚片,《玩具总动员3》有巨婴和焚化炉,再稍微用力一点,就能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而他们总是一触即放,迅速嫁接到喜感场面,保证可怕的东东不会潜入观众的梦境。
将大脑组织拟人化,很喜人地呈现了我们想象中脑部的工作状态,并让我们有兴趣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比BBC的科普纪录片更启发求知欲。片尾一节指明了续集的方向,人人都有一个精彩无限的脑内指挥部,其中的情绪司令官们造型、个性迥异,遭遇千奇百怪,按照这个思路,银幕上的每一部电影,都可以衍生出一部“头脑版”。而同样传奇的故事,正在我们每个人脑内上演。皮克斯的动画,从来不止是一个虚拟空间里一群萌态角色的打打闹闹,它的世界观总能让人在现实中找到照应,不仅刺激视听,也轻轻触碰着心灵。
《头脑特工队》的真正魅力在电影结束后才开始发酵,它带我们引见了每个人脑中独有的情绪小伙伴,在你清醒的时候,它们想尽办法逗乐你,惹恼你,警告你,让你百感交替,保持鲜活,在你入眠的时候,他们也在不遗余力制造精彩的梦境剧场,让你的生命不至于在床上荒废。你的每一次情绪变化,都是跟这群小伙伴玩耍的结果。无论你身在何处,它们永远与你同在,它们是绝不抛弃你的朋友,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后,你永远不会感到孤独。被群体遗弃而落单,是皮克斯动画一贯的母题,它们也总是提供各种治愈,但从没有这样inside out的颠覆疗法。因此,我挺喜欢香港的译名《玩转脑朋友》,大陆翻译海外动画,不是“总动员”就是“特工队”,冰冷无新意,为了商业增值而罔顾艺术的做法,是对皮克斯创新精神的极大侮辱。
PS。开场7分钟的成长蒙太奇,犹如《飞屋环游记》那十分钟年华老去,我还担心会像《飞屋》一样好戏全在开头,还好越看越精彩。谁说皮克斯才尽的。据说本片包含了对《玩具》、《海底》、《赛车总动员》,《料理鼠王》,《飞屋环游记》的致敬,可我只能看出戏仿《唐人街》的那句“算了,杰克,这里是云彩镇”。
PPS。彩蛋必须加分,主创还巧妙表明了一番“狗比猫聪明”的立场,狗具有自我意识,虽然没有人类那么理性和井井有条,至少行为发自明确的因果,所以能担当忠诚的守卫;而猫纯粹是喜怒无常,捉摸不透,难怪象征着神秘与各种迷信仪式了。(文/方聿南)
3 ) Bing Bong絕對是最閃閃惹人愛的無冕之王!
爸爸,媽媽還有Riley的腦海裡,主導情緒的老闆都是不同的人。
主導個性無分對錯好壞,有些人(例如Twilight裡面那個死魚眼女主)有著濃濃的憂鬱氣息;有些人無時無刻暴跳如雷;Riley則是走歡快逗B的路線。而Bing Bong這個隱藏版的重要人物,在預告片裡面影子都沒有。因為他背後的是全片主題的最大劇透:成長!
Bing Bong是童真的本質,對於某些人表現為想像中的好朋友,有些人表現為腦海裡的那個聲音。在兒童時期,我們總會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不知道咋的就從腦子裡面冒出來。但是成長之後,這種事情越來越少,因為我們有了行為規範準則之後,會自動在它們出現前就扼殺在腦海裏面。
所以Bing Bong嗝屁的時候,真的好唏噓啊,一方面這種你行你上的自我犧牲雷鋒精神讓人動容,另一方面,成長就是要付出代價的感慨大家都不言自明。
建議大家如果有了小孩,多紀錄一些小孩的童真面,以後小孩走了彎路或者變成了殺馬特什麼的,好歹還有可能用這些畫面喚醒他們一下。
對了最後吐槽一下,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總動員你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特工隊你爹!
4 ) 谁能估算朋友圈的欢乐背后承载了多少悲伤
必须承认,绝大部分人,是没有一夜长大的机会的。我们可能为一件事顿悟,明白一个道理,但这个道理要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被印证,才能最终化为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心灵鸡汤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就是它跨越了打磨的过程,直接扔给我们一个所谓“普世”的道理,但那个道理,并不能成就“我”。有些道理有些成长,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
这个自我的成长,一直是皮克斯动画的主线。
当然,这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皮克斯的动画家族中有那么多的“总动员”。它们总是借由一件需要去探险的事情,慢慢的深入内心,然后让故事的主人公自然而然的感悟,原来人生应该是这么一个样子。
就《头脑特工队》这部动画来说,套用鸡汤点的话,就是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接受完整的自己。
这应该是件很古怪的事。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曾经被教育,应当做个活泼热情,开朗大方的人,仿佛只有这样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小孩子的人生是多么需要倚仗“正确”活着。正确的习题答案、正确的言谈举止、正确的表达方式……因此,活泼开朗就变成了性格上的“道德正确”。
所以在《头脑特工队》的一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快乐”。她努力消化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用各种各样积极的例子,让莱莉在遇到挫折时往好的方面着想,这是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令人愉悦的;而悲伤,却似乎一直在犯错,她染指了快乐的回忆,他让莱莉变得抑郁。在看电影的时候,我身边的朋友都忍不住吐槽——这个“悲伤”真的很讨厌。
是的呢,“悲伤”的自己真的很令人讨厌,我们多少都会抵触这种负面的情绪,就连许愿的时候,都要许下“永远快乐”的梦想。仿佛“悲伤”、“忧郁”这样的情绪,天生就是软弱、错误的代名词。
但实际上呢,人是不只有快乐的,就好像“外向”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属性一样。忧郁、愤怒、挑剔、怯懦,这些算不得正面的情绪凑在一起,才使我们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特别是忧郁……忧郁、悲伤……要不是看了十一长假看了《头脑特工队》,刷爆朋友圈的我,会以为人都是没有这种情绪的。
如果没有悲伤,快乐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与快乐不同,悲伤是种很隐秘的情感,它通常是对内的,是内心最柔软的伤痛,是我们面具上一道细碎的裂缝。人是不会轻易在公共场合袒露悲伤的,一旦这样做了,又会被冠以矫情、软弱的头衔。所以进入社会后,那些“悲伤”都被隐藏了起来。所有的人都是欢歌笑语,所有的青春都是正能量,翻翻发在朋友圈上的状态,十个里有八个都是欢乐,我们本能的,下意识的,抗拒着悲伤这件事。
但是当然,悲伤是有它的意义的。正因为它是隐蔽的感情,当我们袒露它时,往往会触发人心底的共鸣,让亲人、朋友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在一群队友面前,莱莉不会表现出对自己表现失误的难过,而只有在父母面前,她才会袒露心声。
更重要的是,悲伤是负面情绪的宣泄。人生总是如此艰难,我们的痛苦,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会悲伤,正是因为正视了这一点。
正视自己的情绪,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但要做到这件事,却足以引起一场“头脑风暴”。我的身边有个看上去一直很活泼的朋友,如果在KTV唱伤感的歌,都会被朋友切掉说“一点都不像他”;也有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地女生,用无数得不在乎堆砌自己的堡垒。而我,也是花了很久很久,才敢对外承认,我其实就是个内向的人。
虽然说完了偶尔还是会被嘲笑。
所以《头脑特工队》还是个童话,快乐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后,肯定了忧郁的价值,帮助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此之后,每段记忆都不再是单一的颜色,而变成了一颗颗“彩虹”;从此以后,莱莉的人生有了完整地情绪;从此以后,童年的虚拟伙伴就这样消失了,记忆深处的广告歌却时不时的出来凑热闹。
这也是成长。
Ps.颅内小剧场这件事,几年前我就看过一个短篇,不过和《头脑特工队》比,这个“啪啪啪”显然是限制级的,大家可以看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60anODXAKc/ 5 ) 甩那些卖萌咯吱人笑的动画几条街
当时看完电影哭到不能自已然后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我室友全场冷静导致从那以后我在室友面前再也不能抬头做人,这是后话),很多地方并没有仔细斟酌过,感谢各位提出改进意见的豆友。“动画片最开始是来哄小孩”这是偏见,评论中有科普帝科普过了,虚心受教。而黑小黄人,嘿嘿我就是黑了。
─────────────────下面是原文───────────────────
动画片最开始是来哄小孩的,比如迪士尼早期公主系列,在现在看来完全是人物纸片化三观有问题。后来开始掺杂一些心灵鸡汤和人生道理,人物也开始朝丰满的方向发展,比如亲情和友情,比如相信自己,比如善待自然。卖萌和搞笑最开始作为调味品,但是近两年出现了一种几乎全靠卖萌咯吱人笑的动画类别,而道理也就是通过一个正能量的故事那么一笔带过,看了之后除了笑过并没有留下什么别的痕迹。小黄人,说的就是你。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告诉你,你妈的主控情绪是悲伤,你爸的主控情绪是愤怒么?哪个片子里不是父慈母爱天下太平父母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告诉你,你妈在对你爸不满意的时候花痴当年放手的异国帅哥,你爸脑袋里大部分时候是在开脑洞完全不理解你妈和你说的啥么??哪个片子不是家庭和睦,一个人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死人不算)我就好奇孩子回家问妈妈这段什么意思妈妈怎么回答…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对你说,It's OK to be sad么?敢说不论如何悲伤终有一天会主控你的生活然后你只能拥抱这悲伤么? 哪个片子不是欢乐多过悲伤, 不管是重新认识亲情友情还是重新认识自己都是正能量满满? 哪个片子主人公不管出场多么落魄最后结尾也是逆袭成功?就算没有得到最开始想要的是不是也得到了一个别的然后再论证一番这个别的其实更重要?
所以孩子们还在雀跃欢笑, 却看哭了半场的大人。喜悦恋恋不舍的让出了控制权,记忆缓缓退色然后随风飘散,曾经形影不离的幻想朋友融化在黑暗的记忆的深渊中。只有悲伤有感染记忆的能力,因为不管儿时的记忆有多甜蜜,联想到当下内心也总还是有苦涩。时间是一辆不回头的列车,不论我们怎样哭喊,都无力阻止热二律在自己身上残忍的展开。能做的只有接受现实,带着满腔复杂的情绪,挥别童年继续前进。
导演说这是一封写给孩子的情书,我觉得这更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情书:献给所有的孩子,愿他们从未长大。
6 ) please don't grow up. ever.
你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一个想象中的朋友,他没有时间细细思量,只是收起所有滑稽模样。你渐渐长大,总有一日粉色的大象会尘封在回忆的一角,你或许会在聊天时被问起是否有个想像中的朋友,笑笑说别说啦so embarrassing,或许不会,但你不再需要他,不再需要他陪你成长。他侧身看向自己渐渐消散的左臂,对Joy露出笑脸,说我们再试一次,而后中途下车,选择了被遗忘,选择了死亡。没有陪你走到最后,不能看着你长大,真是遗憾极了。他看着Joy高唱着你们的歌曲越飞越高,从此你彩虹色的幻想中再也没有一头粉色的大象。有什么办法呢,Joy对你更为重要。胜过陪你度过漫长时光的粉色大象,她会伴随你长大,伴随你一生。
成长是个五味陈杂的过程,我们最终成为不同的人,成熟,却不一定更好。
影片开场时Joy阳光灿烂主导一切,Fear、Disgust、Anger各司其职,Sadness被所有人排挤,不被任何人接受。靠近结局时Sadness手握控制杆,惶恐到稳重。
我不知道sadness该怎样翻译更好,她不仅仅是丧气或是失落与沮丧。我更愿意称那种感情为空荡荡的失落的痛苦。
你顺顺当当长成水灵聪慧的小姑娘,在家乡有自小一同长大的朋友,在冰球队崭露头角,你每天肆意张扬,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地方。直到有一天你踏上繁华城市的硬邦邦的水泥道路,不似家乡的柔软土壤。新家衰败肮脏,学校里有时髦的姑娘。她们跟你不一样,你不属于这个地方。
Joy惊慌失措,你惊慌失措,你的大脑你的心让你calm down,可你回忆着往日时光,那些泛黄的日子悠远漫长,你还小,不知道大城市意味着机遇与挑战也没必要知道,你还小,所以你努力坚强却还是满心失望。你望向往日的时光,那些再也无法创造只能回忆的美好,于是你呜咽起来,不复坚强。
她们推开战战兢兢的sadness,让她离开与你有关的记忆,她们想要用Joy cover掉所有的悲伤,可是有的时候,痛苦必不可少,这段正在发生的故事总有一天会成为回忆,而这段回忆注定充满蓝色的悲伤。Sadness被推开,你的心里空无一物,没有哀伤,却也没有希望。
你无忧无虑的活着,开心快乐,直到有一天,你因痛苦而成长。
成长是个痛苦的过程,你不能永远无忧无虑,永远开心快乐,你总会知道世界不止充斥着阳光与掌声,你想要回到过去,回到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伙伴陪伴在身旁。
我们也是一样。
你最终在父母怀中哭泣,诉说自己的悲伤,他们抱你抱得紧紧的,说我们也一样想念家乡。最终的最终你擦干泪水,拿起熟悉的球杆走上战场,你把水瓶塞给不知所措的懵懂男孩,在赛场上左躲右闪活跃灵巧,变得如开始时一般快乐阳光。你长大了,不再拥有纯色的记忆,单纯的快乐或是恐惧,愤怒抑或是悲伤。你学会了嚎啕大哭后释怀,不再用微笑掩饰悲伤。你的情绪与世界变得五彩斑斓,却澄澈依旧。
希望我们也能一样。
皮克斯的电影我总是执意等到最后,即使它渐渐变了,我却不愿改变这个做法。cast一点点播放,我没有等到彩蛋,等到的是一句话。
“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 please don't grow up. ever.”
希望皮克斯也一直是皮克斯,直到永永远远。
--
I really don't want to go to Brussel.
But we are family.
We are family.
Forever.
七月二日,夏季学期上了一小半后终于有机会喘口气,去刷了早就想看的inside out,写得十分仓促,也许会再补充也许不会,总之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听到long term memory啊 REM一类的词莫名的戳笑点。很喜欢,有时间去二刷。
身为专业人士,我只能说本片是一部很好的心理学科普作品。但问题恰恰在于,由于它太过拘泥于科学上的正确,其实已经没有给想象力留出太多余地。至于非专业人士普遍给出想象力天马行空这样的赞美,恰恰说明了科学发现之旅本身就是人世间最瑰丽的创造,而艺术需要做的,是比科学走得更远。
果然想象力爆棚!最惊喜的倒不是五种情绪的互相作用,而是对影响性格与情感的个性之岛、核心记忆、抽象思维、造梦工厂影像化的呈现。记忆废墟的设定太催泪了,那些被遗忘的曾经和所有崩坏的岛屿,就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为嘛我觉得不怎么好看,有点无聊
好看,想不到一个动画片竟然看得我老泪纵横,从头到尾多处泪点。并不是说有多悲,而是从心底的感动。它会唤起你诸多的回忆,那些亲情与爱,难忘(或已经忘记的)回忆瞬间,一切都是这么真实又细腻,又是在这么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基础上呈现。最终仍是成长与告别。真是服气。
不止是卖萌的画面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看完电影后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情绪,记忆,甚至梦境。BingBong消失的时候我哭得和Toy story3结尾时一样……
不怕货比货,就怕片比片。皮克斯再一次证明了动画片是可以给所有年龄段看的。以为皮克斯被迪斯尼收购后,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再也回不去了,看来这次我被狠狠的打了一记耳光。脑洞无限大,有创意有逻辑,有欢笑有温情,所有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被这样的动画片感动到流泪,一点都不丢脸。👼🏻
以具象实体表现意识流动和脑海风暴,创意十足,泪点萌点;我们要热爱每一个平凡的自己,身体里大脑内记忆中有成千上万帮助我们渡过一个个难关的小人人;我们都以为欢乐是追求目标,其实悲伤才是获得成长的契机;我们都以为有些人有些事永远记得,其实很多时候都没有机会说声再见。
这几年看的最悲伤的一个动画,皮克斯回归神作,#戛纳电影节#放映时掌声雷动,一开始最讨厌sadness,看到最后却最明白她,原声Bundle of Joy太好听了,bingbang那一幕让我和隔壁的美国妹子哭成狗,悲伤是觉得如果我脑里也有数个小岛,有些岛应该早已毁掉也不会再修复。结尾小彩蛋太棒。
皮克斯第一部没有反派的动画也是其最大胆的作品。整部影片在给孩子看的低龄冒险故事之下,满是只有成年人才能体会到的源自生活的非凡想像力和创造力,核心记忆,个性小岛,抽象空间,造梦制片厂,潜意识监狱,遗忘深渊... 而一如既往的欢笑与感动更使之成功挤进皮克斯TOP之列。
3.5,使得影片这个脑洞成立的科学基础是某种意义的“心理主义”;但正如心理主义广受诟病把人的复杂情绪概念化、简单化一样。抛开这个设置,影片两条线索都很弱。一边是芝麻大且断裂成长小事;另一边则是模式化诸“性格”俗套历险记。胜在俏皮的台词和略鸡汤growth pain.
一个类似《玩具总动员》的故事,哭着和过去挥手告别。
昨晚去刷午夜场,只有国配,没想到同样很棒,不同的情绪对应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大脑区域有着的建筑,每个建筑又对着不同的色彩,这个故事在色彩、潜意识和心理学的层面上非常出彩,这些看似玄乎的东西最终都成了叙事的手段,化繁为简讲了一个全家欢的动人故事,色彩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本能。★★★★
当有天我们会为快乐的回忆流下眼泪,那种笑中有泪的感觉就是长大啊。本质上只是一个儿童故事,但皮克斯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构造出一个妙趣横生而又严谨有序的脑洞世界,看完后好想扒看每个人的脑内呀!!!
转校故事多。本质上还是跟玩具总动员3讲的成长与失去一个道理,不同的玩具变成了颜色不同、Home Video性质的记忆球。人生当然不是单纯的Joy Story,混合球才是成长的标志物。要讲的事情其实很琐细,正如一滴泪你也可以当它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你记得那滴泪,它就会变得很重很重。
简直不得不佩服这把各种情绪拟人化的想象力,超乎想象的完美诠释!各种情节人物关系的转变,到成长后懂得的复合情感,简直连最后猫狗的头脑都描绘得太形象,那个曾经第一的Pixar终于回来了。
全片我大概50多次情不自禁的 “哇”, 甚至看到热泪盈眶。皮克斯的人都是从另一个世界里走出来的,太有创意了。结尾彩蛋,终于知道喵星人为什么都是蛇精病了,哈哈
皮克斯疲软数年后的爆发,很成功的作品。剧作的精妙之处在于天马行空的同时又有心理学的现实基础,奇妙并严谨地影像化了情感,个性,记忆以及认知。金句无数,越想越有意思。这才是皮克斯应有的水准。
愿我们都不用长大 每一座城堡都能永远存在
那时你第一次明白人生不只由欢乐主导,第一次了解万物皆有反面,第一次忘却曾经觉得重要的记忆,第一次在无知无觉中送走曾经无比重要的成长点滴。第一次接受残缺,第一次懂得如何抱着怎么都会有的不完美继续小心翼翼走下去。令人赞叹的主题,毫不拖沓的情节推进,永不让人失望的皮克斯。
十分动人,各种情绪的互动和小女孩的行为关联都解释地异常清晰,这其中勇气、关爱、自我牺牲这些Pixar一贯的主题风格再次得到了统一发挥,温馨感人。唯一的批评在于在情绪拟人化的过程中每种情绪又再有情绪,像分子原子的关系似的,没有被特别解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