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字幕,反而是蛮久以来第一部没有倍速看完的电影,也更能体会到电影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连压抑感也呼之欲出。
不管遭受了怎样的斗争,不管哪些人在任上掌权,司马寿仙永远不紧不慢,在石头缝里小心翼翼的探出自己的头去,冷静地观察着,希望找到沾带着一点点阳光的夹缝,来慢慢接近“光明的未来”。最后也终于熬出了头,成为了代表,总算是有了一点权力。
横冲直撞,性格耿直,为了一口酒把老婆都打跑的牛三,却在看见卓寡妇准备上吊的时候,怅然梦醒。作为贫三代的憨娃子发现:人吃狗只是人得势的时候,狗得势了也要吃人的。遭遇了丁香(卓寡妇女儿)的示爱后,发觉自己其实还是念着之前的老婆,千里迢迢想要追回老婆,可惜“往者不可追”。最后依然卖肉为生,也算是平平淡淡。
守身如玉,清白如初的卓寡妇,在何司令的威逼利诱下,依然不愿昧着良心承认罪过。孤儿寡母的生活本就清苦,在周围人的白眼与侮蔑下更是举步维艰。而带给她不幸的,仅仅是她的姿色出众了一些,便要遭人觊觎。即使是好心报答牛三,也要被街坊八婆们说成作风问题。(岔题:街坊与三姑六婆们多半是“女德警察”,稍有风吹草动便恨不得至别人于死地,却从来不去考虑这些是加在她们身上的枷锁,可笑不堪)即使女儿丁香看似出人头地,稍稍慰藉了她一下,便接着发现女儿被强暴,终于得上精神病,结局只是在精神病院痴痴地望着天,不知道是恨还是惆怅。
三个人都在实践着“逆来顺受”,最终却只有司马寿仙一人熬出头来,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直性子牛三也能算生活平稳,只有卓寡妇,学会了“忍”,心里却难以接受这些“不必要的苦难”,最终进了精神病院。似乎在这种大环境下,“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才是唯一解。
电影里看不到对“收破烂的”当上小巷运动“司令”的质疑,大家都只是默默的接受着。说谁是“坏五类”,大家便可以任意唾弃,而那一句:“身份是可以改变的”,道出了运动的精髓——清除异己,拉帮结派。
可以理解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群众对于个人的崇拜胜过一切,所以当这一切是最高指示的时候,极少有人会出来反抗。君叫臣死,父叫子亡,不死不亡便是不忠不孝,造万人唾弃,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这条律令是可能要了自己的命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从“女干部”到“破鞋”的命运,从“贫三代”到“学习班成员”的命运。司马寿仙的逆来顺受是小人物在大环境下委曲求全的最好途径,但当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小人物,石头砸下来只会喊冤枉的时候,与为虎作伥的恶人相比,行为也只是恶的程度的大小罢了。
后:司马寿仙做的是“逆来顺受”,可心里是“日月昭昭”。更多的人是做着“逆来顺受”,骂着“打虎英雄”。时常反思自己到底是哪一种人。
上面那些是畜生 下面做猪狗 多年来的人为浩劫造成了中国人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性格不知道还要多少代人才能醒悟 什么功大于过谁要歌功颂德谁就是甘当畜生猪狗 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小平的改革开放
电影很大胆那时的审查机构和其它机关单位很有自信所以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蓬勃有朝气的气象 任何违背人性的行为终将受到历史的批判 懂得都懂
“东风劲吹传捷报,胜利凯歌冲云霄。我们向阳镇的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不是小好(不要穿靴戴帽,这都是形式,交待你的罪行!)…是!我有罪,抗日战争胜利的内一年,我高中毕业,那时候在国统区,毕业就是失业,于是我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革命的进步的外围组织(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交待你罪行!)不是,这…好~我交待罪行。三年困难时期,我每月粮食定量十九斤,明明吃不完嘛,我就鬼迷心窍涂改粮证,妄图多领一个月粮食,当即被火眼金晴的粮店工作人员识破了我的阴谋,这充分说明我这个人是黄牛吃草帽——一肚子的烂圈圈,我缺少做一个正派人起码的道德(什么道德道德,我们不讲这些封建的东西,你尽讲些旧材料,交待点新材料!)…我交待个爆炸性材料…(快说!)何主任,这算我主动坦白的,运动初期,周县长的父亲去世了,我参加了他追悼会,送了花圈,还写了挽联,我后来才知道,他父亲是地主,又有海外关系兼特嫌,我为地主唱挽歌,我是十足的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你讲讲现在的罪行)哦,是。我现在还是围棋盘里下象棋——路线不对,我巴不得文攻武卫再打几次,多卖几个花圈,发运动财,真是心都黑透喽~(你发了多少运动财?交出你谋取的暴利!)我要是有我一定交,我实在是没有得逞啊。我欢迎学习班的领导同志们和同学们批判我帮助我,我知道对我批判的越狠就是爱的越深,批我的体无完肤才能促使我健康的成长,学习班的领导同志们同学们。最后,让我们以最最最最最崇敬的心情,高唱红色电波传喜讯,哆来咪哆索~~索咪哆~~~(滚下去!!!)欲下,转身再对毛主席头像一鞠躬(去去去!) “司马寿仙必须端正态度!好,下面继续揭发批判”“好,我再报点材料,点你一下!你经常挂在口头上说‘悲剧啊!悲剧!’你说悲剧的罪恶用心是什么?难道我们社会主义有悲剧吗?说!”“不是…我…哎,我这个人的悲剧就是自视清高又爱表现,见景生情胡言乱语…”“那你怎么不说喜剧呢?!”“我…”~ “爸爸~吃饭了。爸爸,快起来吃吧,一会都凉了。爸,快起来吃饭呐,爸爸!爸爸!爸爸爸爸你怎么了你” “你哭什么,哭啥子,没有阶级立场。”“我,我以为你…”“你以为我死了?”“嗯~”“告诉你,我就是真的死了,也要咬紧牙,不准哭”“那我…”“要狠狠的批,狠狠的骂,跟老子划清立场,懂不懂”“嗯!”“那好,再重新来过”“司马寿仙~黑心肝!妄想复辟资本主义卖花圈!今天,我要和你划清界限,老子反动儿好汉!你,你这个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自绝于人民,罪该万死!我要把你批倒批臭!叫你永世不得翻身!”(喂!你干什么?)“介个反动家伙死了,我要和他划清界线”
影片以司马寿仙回忆展开,采用嵌套叙事,讲述了两个时空的故事。一个是当下,高编辑和司马寿仙探讨他的小说《小巷名流》的发表问题,另一个则是小说的内容,即司马寿仙在文革时期的亲身经历,两个故事形成互文关系,使影片不止步于对文革的批判,更有对于当下的反思。
关于文革的部分,影片塑造了三个人物——司马寿仙、卓春娟和牛三。影片并没有像同时期的文革电影一样将主角设定为一个精英知识分子,司马寿仙虽然有些文墨,但它更像是封建时代的“孔乙己”,满口的之乎者也、王侯将相,喜好夸耀,但是又懂得见风使舵,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虽然是影片的主角,但是并非主要的表现对象,更多的是通过他的视角去审视卓寡妇和牛三的命运。卓春娟曾是国民党军官的妻子,这一身份让她在解放难有容身之所,被迫承认那些空穴来风的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被时代逼疯进入了精神病院。而牛三则在这场时代的悲剧中得到了蜕变,他在影片开始是一个酗酒殴打妻子的流氓形象,但在遇到卓春娟母女后,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但最终因为自己的内疚,让卓春娟的女儿丁香惨遭强暴。牛三作为一个买狗肉的屠夫,却是影片中最正直的人,这样的人物设置充满讽刺性,正迎合那句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而丁香最后的性情大变也暗示时代对于人性的异化。
至于当下部分,是影片在原作栈桥的小说《文君街传奇》增加的部分,也是导演的野心所在。高编辑在和司马二哥的交谈中不断强调作家对作品中角色的能动性,建议司马二哥按照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进行虚构,将牛三塑造成自觉反抗四人帮暴政的革命英雄,给卓春娟母女一个合家欢的结局。并极力撮合牛三和丁香、司马寿仙和卓春娟的爱情,甚至提出“现在老年人的恋爱问题是个大的社会问题”,将文革当作浪漫主义罗曼史的温床。这种扭曲历史以服务于特定思想的手段,与文革如出一辙,时代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但历史的悲剧却不断重演。好人总是饱受苦难,而何癞子这样的小人却永远得势。
和同时期影片类似的是,这部影片也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充斥着象征和隐喻。首先是题目“小巷名流”,指代的便是司马寿仙等三人。他们不是纯粹的知识分子,也不是显赫的政治人物。只是小巷之中的普通人,是时代的大多数,他们在文革中的遭遇恰恰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没有那么痛彻心扉,却也苦不堪言,“名流”一词有着鲜明的阿Q精神,正是人们得以撑过艰苦岁月的乐观主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事实上是影片的第三层,对卓春娟和司马寿仙二人命运的按时,司马寿仙有司马相如一样的文化和学识,没有得到赏识反而成了他被打倒的原因:卓春娟有卓文君一样的美貌和坚强的品质,却整日面对的是邻里的流言蜚语和反动派的不怀好意,最终被社会杀死。
看的时候轻松幽默, 看完了却觉得沉重压抑。身在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又何尝能像电影末尾的编剧老师嘱咐司马二哥那样, ”突出小人物的抗争精神“。 身在漩涡中, 大多数人无法避免被卷入下沉,就像丁香,不管是选择牛三 还是当演员都是悲剧。那些像何主任之流善于钻营的人,恣意妄为,常常是时代的得利者。 小故事的背后人物命运让人深思。
文革电影,但意外的诙谐,我看之前就没觉得会是个多沉重的电影,仔细琢磨感觉是因为这个片名就已经有点打趣的口吻。电影用的插叙的手法,时间线上交错,让人从一开始就没有了对主人公结局的担忧,知道不是什么惨剧了,这一下心里也就轻松不少。
你会看到电影中红卫兵很喜欢用各种歇后语,我认为这是一种强行掩饰自己没文化的行径,刻意地在讲话中加入各种没必要的歇后语,以此加强自己的语气,拙劣地过把官瘾。从电影后面来看,感觉他们应该是从二哥那学来的,其实在他们心底里也是承认二哥这个文化人的。
电影整个看下来还是比较舒服的,主角们报团取暖地生活在动荡之中,同心协力解决着一件又一件抵在脑门的恶事,最终一起守得云开见月明,熬过艰难困苦。
讲文革对么黑暗多么摧残人,人性多么扭曲的电影非常之多,这部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了讲文革故事,讲报团取暖的主角们是如何面对恶事,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熬过黑暗,也算是一件快事。
相信80年代对于刚他们经历不久的那件事的描述,重在“摆事实”,轻在“讲道理”,因为道理还没想明白,却早早担心又站错队了。处处反讽+自嘲。然而直到现在,国人还是没有走出那件事的阴影。结尾处比小说还夸张的人物命运反差和被发展洪流裹挟跌跌撞撞前进的情景,到今天也依然在上演。
黄泉路上不忘斗私,故事终局依旧悲剧……
三个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家庭在十年浩劫中相濡以沫,是对人性美的颂歌。剧本巧在用故事内外两条线发展人物,让观众思索小说的真假虚实。而想要发表「真实」小说的作者,是否要去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去改写违背历史逻辑的「虚假」结局呢?
哈哈哈,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电影!
中国最好的文革片之一,可与《蓝风筝》比肩,不输《芙蓉镇》。导演用一种冷静的手法叙述了那十年的荒唐,不从主观上挑起观众的愤怒,但是观众却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其中的病态。虽然我们已经无从体会当时百姓的苦难,但却也能有所感受,有所警醒。
“触及灵魂,我几乎每天都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第四代导演代表作之一,反映文革时期普通人民群众卷入文革的情景。角色塑造都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戏中戏的结构,通过责任编辑和司马先生的对话可能就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话。课堂看第二遍。不谈深度,角度选择就很好。
补标,大约一年了,问题就是大约伤痕似的欲说还休,简单解决
“东风劲吹传捷报,胜利凯歌冲云霄。我们向阳镇的革命形势是一派大好,不是小好……
知识分子一跃成为代表,国军家属寡妇自始至终都是受辱,戏里在文攻武卫,戏外是本本主义,样板戏演员在后台被当权者父子强奸,刺痛的不是谁的伤疤和国人的神经,而是数十年所宣扬的被打翻在地的那套依旧在唱戏的脸。
剧本极好!
与其它文革题材电影不同的是,本片结尾提出了对于反思的“反思”。
那段时间这类电影和小说辈出,质量也都还不错,因着创作者都饱含热情。有个疑惑:这类片子还有机会复映吗?谁要放,谁要看?
极端时代悲剧的荒诞喜剧化表现,中国电影史的惊鸿一瞥。
好一幅“存照”!
最荒唐的年代,就用最荒诞的故事,从连文一部留神,铸就最佳文革电影。
比芙蓉镇早两年,艺术上不如芙蓉镇,但批判性比芙蓉镇强。全片直面文革荒诞,结局更是调子灰暗,对八十年代妄图修正历史记忆的倾向也敏锐提出了反思。
既直面那段历史,也嘲讽了现实(80年代中期)。双倍的勇气!也说明了时代确实在退步走!
仗义每多屠狗辈,在中国什么人可以活下去,要么是牛三这种你恶我不要命,要么是司马先生这种能屈能伸的韦小宝人格,至于卓寡妇母女则是注定要被社会吞噬的。
我到底该怎么修改结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