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个画面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画面:地面上的积水倒影着天空,象征着上层社会,压路机象征着下层社会,天空和压路机以积水为媒介,在镜像世界里短暂地交会,随着水迹的蒸发,这相逢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电影在记录小男孩和工人的友谊时,反复让这一画面出现多次,这一镜头每闪现一次,双方的交流就更深了一步。但是,天空的倒影终将随着积水的蒸发而一去不返,压路机也不能永远停留原地,它也将开往其他所在,镜中相逢终是昙花一现 。
这一反复出现镜头或许象征着-----隔着阶层的鸿沟,无论双方互相有着多么大的善意,彼此的理解与接纳都是偶然的,转瞬即逝。
2 ) 压路机和小提琴
今天又是无聊的周末,恰逢老塔90周年诞辰
于是乎回顾了他的处女作,他大学时期的毕业作品《压路机和小提琴》
我很喜欢把导演们的处女作找来看,因为有时候这是解答他们后期作品的钥匙
此处插播一段彩虹屁,还是得惊叹一声
电影大师之所以是电影大师,人家学生时代的作品,完成度就如此之高,真是不服不行!
回过头来说这部电影,表面上看似是在说一段温暖感人的忘年交:小男孩萨沙总被欺负(或许是因为父亲角色的缺失,
PS:父亲角色的缺失真的是俄国电影长久以来的一个重要命题。
亦或者是因为被其所处阶级的影响),路见不平的大哥哥瑟黎卡拔刀相助,数次保护小萨沙,并且萨沙的小提琴又深深的触动了瑟黎卡的心弦,从此俩人成了好朋友。
但当你结合到上世纪60年代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一窥导演的意图
压路机代表着工人阶级,身为压路机驾驶员瑟黎卡,让萨沙很是崇拜
小提琴代表着小资产阶级,这导致萨沙时常被身边的小孩子欺负
我们国家也曾经历过相同历史时期,那是理想主义至上的年代啊,身为工人阶级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情。
在片尾的幻梦中寄托了导演的美好心愿,此刻的世界中,无产阶级的瑟黎卡与资产阶级的萨沙,共同坐上压路机向远方驶去。
片中出现的镜子,水面,苹果的元素,还有小男孩走神的镜头总会让人联想到老塔后期例如《索拉里斯星》《镜子》《乡愁》这几部神作
但是在老塔的处女作里面好像没有怎么看到他后期很爱使用的长镜头。
3 ) 原以真心照友谊 奈何友谊照阶级
老塔的处女作小长片,表层是一段忘年交的小趣事,深层则见他锋芒毕露的大师底色——讲的内核实为“阶级”。
打开隐喻大门的钥匙在小提琴扔面包那场戏,压路机对同事说:“他不是工人阶级,他是音乐家。”这略带羡慕和恭维的表述,对小提琴来说,却划开了想做朋友的界限,因此他才气摔面包。
关于阶级,老塔也谈了好几层。
1同阶级间无法沟通。
小提琴与女小提琴,吃了苹果却没看见示好而错过;压路机与女压路机,疯狂示爱却屡遭冷落;工人小孩之间互相欺负。小提琴与妈妈镜中相隔,无法理解。
2不同阶级间突破不了。
片名《小提琴与压路机》,就是精英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代名词,可与黑泽明的《天国与地狱》同类比。因此可见,大师特征之一,则是大格局。
大师特征之二,则是极具特色且可读的视听呈现。
“镜子”和“水中倒影”在本片首次出现,并成为以后老塔“诗电影”的标志。
小提琴和压路机多次交谈,都以水中倒影呈现,说明两人不是同一世界,阶级。
破屋演奏时,女压路机用石头砸水面,想要打破两人尝试打通阶级的幻境,但两人还是继续,即使琴瑟暂时和鸣,终归还是逃不了失败的结局。
再看开篇,一群工人阶级的孩子欺负小提琴,压路机出面解救,这也是一场模糊化的阶级斗争隐喻,老塔一语中的:即使儿时低等阶级暂时占上风,又被低等阶级消解,未来终归逃离不了在高等阶级的手下,为城市建造,前线拼杀而卖命的宿命。
最终,小提琴魂魄下楼,终于越过广场上的水流,再次登上压路机,但这只可能是出现在电影中的幻境。呜呼,阶级!
不得不感叹,有些人不是出手后变成了大师,而是本来就是大师才出的手。
4 ) 赴约-《压路机与小提琴》
塔可夫斯基的处女作,看似简单似乎又不那么简单,利用镜中成象、水中倒影等教科书般的技法从构图、镜头上营造出一个镜像世界的视角映射着现实世界,并与之割裂开来,讲述了一个短暂的忘年情谊。
片子并列式的名字:成年的压路机驾驶员和拉小提琴的小孩子代笔了什么(以下简称“压路机”和“小提琴”)。结合观者彼时的心态和过往的经验有挺大的空间去想象:
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飞》的结尾,女主角小松鼠在欢呼中的人群中悲嚎,一镜到底的长镜头非常直观的展现返乡战士与爱人的亲吻热潮中她的悲痛像压缩饼干一样被挤压的不值一提。这是前苏联体制内拍摄的电影,个人情感在体制面前永远是次要的,同样《压路机与小提琴》中以当时29岁塔可夫斯基的视角中也把“压路机”和“小提琴”赋予了阶级属性。前者是工人阶级,后者是“泛资”的。成年压路机工人扶助小提琴手跨过积水,请他吃面包,这是一种物质上和实际生活上的饲育。拉小提琴的孩子为工人奏琴,讲解共鸣是精神上的陶冶。导演巧妙的用奏琴时插入的背景音乐——竖琴撩拨的声音和映在工人脸上波光粼粼的水光把那种心弦拨动,内心陶醉的喜悦之情通过听觉和视觉外化的表现出来。不同阶级近乎童话般的握手言和。倾心相谈说到底固然只是导演的美好期望了。只存在于不涉及利益的单纯交往,而最终小男孩因故未能赴约,工人最终被有心设宴的女工友邀请去看戏剧,这只能说明阶级间的鸿沟终究还是难以逾越的。
再想想这个童话般的交流不也正像是《小王子》中的飞行员和小王子么?除去阶级属性略加跳跃的活动下思维这两个人又何尝不可能是一个人呢?《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首先是孩子”。导演本就反复用到的空间拼接也很像是在说这是一个成年人与过去的自己,或者现实与理想两种状态跨越时空不同阶段的相遇。两个人相互约定的情节被导演在积水的倒影中展现,渲染出一种镜花水月的无常,分别时一粒水滴击碎水面的呈像激起的涟漪寓意这种违背时空的交集是不可能长久的,现实和理想是相斥的,怀旧与继续生活是必须背道而驰的两种东西。最终小男孩因为被母亲禁足而不能赴约,被拦截的纸飞机,充满无奈,而他自己则幻想了一个完满的结局,塔可夫斯基在这里真正用影像诠释了“灵魂脱壳”这个词,画面的水纹处理象征进入想象世界,推移的镜头从客观视角经过楼道的曲折顺理成章的转化为主观视角,看起来就像是脱离了身体束缚的思想云飞天外赶去赴约。前几天看对郝蕾的采访,她说:"我以悲伤为基础,以快乐为表现形式"。《压路机与小提琴》是一个快乐的故事,而在心理和身体,现实和假象的交错纷杂中有些无能为力的悲伤是根植于深处的。
我该怎么形容这个交集呢,想了许多粉饰的词:邂逅??缘分?错过?甚至想到—“一期一会 ”— 这个似乎嵌入生命主题、把悲喜熔于一炉的词汇。我懒得去想象什么词汇区定义了。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心爱的朋友,统一和割裂,在向往美好中统一,在世俗中割裂,然后永诀。最近听郑钧的《私奔》:"一直到现在忽然才明白/ 我梦寐以求/ 是真爱和自由/ 我梦寐以求/ 是真爱和自由/ 想带上你私奔/ 奔向最遥远城镇/ 想带上你私奔/ 去做最幸福的人。" 那个“你”,无论是想对话、想拯救的自己,还是想挽回的爱情、友情。亲爱的“你”,犬牙交错的时间和空间割裂开物质和意识,使许多事不值一提,我们没能万水千山走遍,千里赴约之后热情之火终将熄灭。最后讲个古人的故事吧:王子猷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5 )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影笔记
1.精彩调度
a.被吃掉的苹果
b. 结尾画面表达想象中从楼梯走下逃脱的男孩
2.想象空间
a.闹市区里起飞的白色架子和桌上散落的镜子 重叠的镜中之像
b.
3.水与镜子
4.声音使用
a.男孩们打算破坏小提琴,但却谨慎庄重的打开,阳光下小提琴闪耀着光,一段美妙的旋律飘过,男孩郑重的合上盖子。后面工人帮艺术家修盒子上的拉环…
b.两人坐着,飞机声过,男孩问你害怕战争吗?
5.阶级纷争,新旧世界
工人说他是艺术家,不是工人阶级,男孩气急把面包扔到地上被工人训斥,斥责他对食物的不珍惜。阶级矛盾毕现。随后两人离开的路上,男孩的想象里,或者他的灵魂飞至战争现场,战场打破了旧世界,新世界出现。
这一段想象画面和最后的画面都在同一个地方发生。
6 ) 童真与阶级
其实塔尔科夫斯基并不是我钟情的导演,原因只是当年嫌疑装小资的一本书名,叫作雕刻时光。而我向来自诩同小资划清界限:我是个有思想的愤青。咳咳。
我喜欢的东西风格是粗砺或尖锐的,前者如在心脏区域打磨的砂纸,钝而持续的痛;后者如耶稣受难记里面的两个钉子,一下子就能翻出血与骨。
所以初看塔尔科夫斯基,觉得很是清新隽永。特别是这一部《压路机和小提琴》,导演的处女作,也是大师在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时的作品。仅有40余分钟,相较于后作,情节也是相当的简单:并没有太多的象征和信仰,只是讲述一个家境富裕的七岁提琴男孩同年轻的压路工人之间的友谊故事。很多人都会觉得大师作品一定是艰深晦涩所以退避三舍,但大多数却都并非如此。特别是这部相当朴素的作品,整体都是暖色调,演员表情的每个细节都相当到位,手法非常细腻,运用多面镜子来表现路人细节动作等等,更是让人觉得身心愉悦,情绪完全被调动。这就是影像的魅力。
只是我想在电影之外说一些题外话。
在1960年的苏联,无产阶级身份是一种荣耀。
男孩萨沙一出家门就看出来同其他孩子的相异:别人踢毽子追逐打闹,他则拎把提琴躲在楼道的阴影里,等到有大人下来的时候才敢明目张胆地出去。即便是这样,还是会被其他孩子视为异类群起攻之。原来自从人之初,就已经会对同自己不那么一样的人或事产生排斥情绪了。萨沙的年龄,怕是会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产生自卑的吧。没有朋友感到孤独和被排斥,格外小心翼翼;需要朋友,特别是那些在他的生活圈子里面看起来“正常”的朋友,也就是社会主流成员的无产阶级朋友。而这,在孩子之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他去参加提琴考试,排在前面的小男孩同他母亲的穿着看来也相当考究。坐在旁边的漂亮小女孩并不是来参加考试,艳羡音乐却没有机会进行学习,只得坐在门外谛听和膜拜。音乐艺术,是隔离这两个阶层的所谓美的品位——艺术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这一族谱当中最最年幼最受宠爱的弟弟。
女孩见到拿乐器的萨沙,笑容羞赧。有意思的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成年男女之间互生情愫的反应,而是对于艺术对于阶层逾越的悖论。萨沙塞给女孩的苹果象征了对艺术追求的鼓励和阶层逾越的理解和宽恕:那个年代和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类似,只有富裕阶层才能吃得起苹果,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抗拒的。而阶层尊严也在女孩吃掉苹果后把核仍然摆回萨沙坐过的椅子上——接受馈赠,但并非出于本心——之处表现。
萨沙的考试发挥得很糟糕,跟他因与众不同无人认同而产生的自卑感有着莫大的关系。直到后来他与压路工人(名字相当不好翻译,我不懂俄语,略去)交上朋友之后,他的演奏才真正地在心灵上回归自由。
男孩对机械都是本能地抱有好感的。所以同压路工人交上朋友的萨沙获得了别的孩子的羡慕和嫉妒,甚至在萨沙开压路机的时候,有个年龄稍大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同他比酷。结果显而易见:萨沙重新赢得了在孩子中的骄傲。来自压路工的友谊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不再是躲着其他孩子的那个小可怜了,甚至还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呢!
在压路工的同事夸奖他是个不错的工人,压路工无意却抗拒地说了句“他不是工人阶级”的时候,萨沙将手里拿着的面包丢在地上,结果又遭到浪费粮食的训斥将面包捡起。他不想失去这份友谊。两人一起吃硬得切不动的面包,喝工地上的瓶装牛奶,之后萨沙的演奏发挥到极致,根本听不出这出自一个年方七岁仅学了两年琴的孩子之手。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压路工也不例外地会被感召。萨沙得到认可,很开心。约压路工晚上一起去看电影《恰巴耶夫》。
但回到家,母亲不让他出去见来路不明的人,这是仅属于富裕阶级的戒备之心。压路工在苦等之后,遇到佯装邂逅的一直暗恋他的姑娘(刚刚换下沾了泥的高跟鞋),两人一起去看那部电影。
在进门之前,压路工还是在频频回望,等待着萨沙的出现。
结尾处。白天,萨沙没有拿小提琴,追上压路机,消失在画面里面。背后是一群鸽子(自由的愿望)和黑色的沥青(无奈的现实?)。
我能够从中看出来人之于艺术的博爱,并且基于此而散发的友善和宽恕。我愿相信,环境的限定并不能禁锢人的内心。
或许我这篇东西只是自己想当然的拔高,但也正是因为后人的这些引申和思索,大师才能焕发出持久永恒的魅力。
旧的崩塌,新的藩篱重新建立。
1.摄影机非常活泼,真正模拟了一个放课后的小男孩那种跃动而充满好奇的视角。镜影水光,折射出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孩童的世界,观察多于言说。据说全片只有35句话,正契合老塔电影应该是动作的观念。也想到拉摩里斯的《红气球》。2.坏孩子们打开琴匣,但面对小提琴这样一件凝聚着艺术之美的事物,敬畏之感油然而生,他们不再敢破坏。这里,我们已可窥见老塔对于艺术的态度。3.不说跨越阶层的爱情,连友情都如玻璃般易碎。老塔说:“这是一场悲剧,小男孩没有如约来到,从此一个世界的门在他面前关闭了。”4.我出生的时候,教音乐的小舅送来的礼物就是一把儿童小提琴。可惜没有乐器天赋的我,最终辜负了他的期望。
镜头配合音乐配合音效太到位了,光影构造出一个万花筒的世界,实在美妙。如果要说到象征,里面几乎每个镜头都是有意义的。
一场无法实现的约会,意味着两个阶层的人终究只是昙花一现的友谊,时代的改变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的压力与禁锢才是时代的最终压力,要突破枷锁只有众人站起。夕阳下的美景、最后片段的画面是导演对未来的希冀。
孩子拉出的柔弦太恐怖的不符
重温了一遍,还是很喜欢。里面的内容还挺丰富的。塔可夫斯基真是个天才
压路机和小提琴这俩玩意做隐喻太好了,既可以代入工人阶级和艺术工作者,又可以完美映衬拥有压路机的外表和小提琴般内心的俄国人。
【上影节特供连映胶片版】老塔毕业短片,讲述一段跨阶级的忘年友谊。部分塔式意象已初露端倪,如雨,水,苹果,镜子。用万花筒般的多面镜子阵列观察路人的场景十分可爱,还有呈现路面水坑反照的镜头。(8.0/10)
在拍摄路人时,老塔用了万花筒式的镜头语言。这是一种模拟孩子视角的手法,万花筒里的世界一瞬间仿佛被人为地童话了。光影一格格流淌开去,晨霞在漫溯,大树在舞蹈,行人在微笑,一切都是暖融融的,就像一场小小的清晨音乐会,连背上的小提琴都唱起歌来了。
地球最强毕设好吧
6.0 老塔的诗性源头,楼道里的浮光掠影,乐谱化身纸飞机。年轻的他通过镜子看到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一个寻找共鸣的故事,天真的共鸣,友情的共鸣,或是暴力的共鸣
青工Sergei与小男孩Sasha的形象与关系设置让人想起《偷自行车的人》:阶层差异、性别关系、亦真亦幻叙事、水光造型、道具(如苹果)运用、微妙细节、父亲形象缺失及代替…(转)
用镜子折射世界的镜头,赞...看的第一部塔可夫斯基,真大师。萍水相逢的记性不会长。
4.5 讲真塔可夫斯基生涯之初这调度能力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做不到。隐晦地揭示了苏联社会的阶层问题,以如此童话般的方式。
萨沙用红蜡笔写了字的纸飞机轻轻落到谢尔盖离去的脚跟后头,没发出丁点声响,突然间某种爱就在我眼前嘣地断裂开了。学生时代还在讲故事的老塔也值得好好珍惜。
塔可夫斯基的精致小片,水光、苹果、镜片等道具运用得非常微妙,阶层差异也体现在细节中。小男孩Sasha让我想起赫拉巴尔的《河畔小城》里那个作为叙述者的小孩。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VhyC7z4MJ0/
阶层差异,以及只能在想象中弥合跨越的鸿沟,像压路机和小提琴的区别,也如两个男性年龄的差距之大。苹果和纸飞机,一个情感传达到了,一个没有,条件相近的到了,远的没有。男人对于男孩像是父亲般的存在,于塔可夫斯基的个人家庭情感经历有某种自传性投射。这“半部”毕业作品,已经初显大师风范,镜子、水等意象也已经就位。
天才的先声。强势的母亲,缺位的父亲,阶级的隔阂,艺术的共鸣。
蛮有爱的忘年交。小男孩可爱。(说gay片的你们内心肮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