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家都不容易
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个神奇的结尾,戛然而止,是个败笔。要是说到故事背后给人带来的思考,不可谓不深刻。
SAM对于妻子的怀疑从根本上来讲是他当战俘时的阴影所造成的,为了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他选择背叛杀死一起战斗的伙伴,这是他心里的一道伤,痛苦的源泉。因为他既然背叛了伙伴,那么他妻子又有什么理由在得知他战死的情况下为他一直等待呢?她也是会背叛的吧。换而言之,正是因为他自己对同伴的背叛导致了他对于他人的不信任,其实他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也是厌恶的吧。
战争摧残的不单是人的肉体,同时也是对于心灵的践踏。谁是坏人,谁又是好人,善与恶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使是被称为邪恶轴心的中东地区,即使是那些疯狂的恐怖分子。但是谁又问过他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做,没有谁是生来愿意当恐怖分子的,我相信如果能够选择,本拉登也不会成为恐怖大亨,当然,这并是在为他辩护,只是说每个人走上一条路时都有他不能不走的原因,不管对错。
美国的对阿战争和对伊战争虽已告一段落,但是零星交火时有发生。从表面上看美国的这两场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它所希冀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出现,利益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而这些战争的暗伤却将永远存在,隐隐作痛。
2 ) 心魔才是病根
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哈...
与其说这是一部有关战争创伤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个心理片。
为了活着,为了回家,为了见到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女儿们,Sam亲手杀掉了Joe。如果不是美军后来轰炸了恐怖分子隐居的基地,Sam仍有可能最后也被虐死,如同Joe一样。那盘记录一切的录像带,最终会被流传到美国,那样的震撼更为残酷。其实,在那种情况下,Sam只不过是争取了一个机会而已,他并不怕死,却也不再那么渴望生。他最后意外获救,得以生存,种下了他心魔的第一个种子。
杀过人的Sam从此变得抑郁,多疑,敏感。死而复生的他,不得不面临一个没有他的世界。虽然家里的床依然温暖,但厨房是新的,妻子和女儿们似乎也变成了新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弟弟,于是,他执着地追问Tom,你是否和Grace上过床?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得到肯定的答案,就意味着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唯一让他活下去的理由,将变成不堪一击的齑粉。
他不是没有做过努力。Grace坦白了与Tom的亲吻,Sam也在墓地里反省了很长时间。但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只有是“活着就好”,这是我们常常用来劝慰别人的话,可没有心地活着、失去灵魂地活着、怀着愧疚地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心魔继续播种,蓄势待发。
在Maggie的生日宴上,护士Tina(这个角色的职业设定凸显编剧的意图,救死扶伤与杀人形成鲜明对比)在仅有的一场戏里成为剧情转变的油门。先是两次强调Grace的漂亮,又对战士是否被训练杀人大发言论,这两点都刺激着Sam的神经(实在难以忘记Tobey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珠),多疑的Sam在女儿Isabella的刺激之下终于爆发。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无情戳破,回家之后的他打砸厨房、在室外咆哮,都是心魔酝酿的风暴。
风暴之后的平静其实更耐人寻味。在康复中心门口,Sam说出了自己的秘密,也正是影片结束的时候,恰恰却是生活的真正开始:i've seen the dead, but will i live again? 也是电影留给所有人的一个巨大问号。
电影对Sam的心理轨迹刻画得非常充分,层层推进,如同心理学的教科书一般。而且Tobey本人也准确把握了这个角色的情感变化,每一场都交足内心戏,不论是后来的歇斯底里,还是之前的隐忍克制,What a great performance。其实,大家对他的蜘蛛侠谈论甚多,以至于怀疑他的表演,但别忘了1999年的《苹果酒屋法则》,那时候才25岁的他就表现出惊人的文艺片潜质,在Brothers中的表演日臻成熟,获得金球奖提名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到《苹果酒屋法则》,题材和Brothers有点像,也是男人从战场回来后发现老婆和别人搞在一起,不同的是,Tobey在《苹果酒屋法则》中扮演的是搞别人老婆的那个,与Brothers中的角色正好相反。
对比Tobey的戏剧张力,其他演员的表演都属于写实派。相对来说,角色设定给了Tobey更大的表演空间,因而也就映衬地其他角色的表演显得不那么突出,但实际上这样表现平淡生活的表演才更见功力。Natalie和Jake自然不在话下,新晋奥斯卡提名影后Carey Mulligan也小露了一脸,甚至连扮演Isabella的小姑娘,其表演的爆发力也令人赞叹。
可惜啊可惜,Jake这次塑造的Tom这个角色,有点扁平,没有更深的内心挖掘,当然这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编剧并不打算赋予这个角色更多的自我个性,只是把他当作情节发展的重要棋子而已。毕竟这个片子的绝对主角是Tobey扮演的Sam。
回过头来说Sam。我一直在怀疑Sam到底爱不爱Grace。他在那封希望永不寄出的信中对Grace说,他唯一能确认的是,我爱你。但这种时刻在口头上表达的爱情,反而更不像是爱情。作为成功人士的标本、父亲的骄傲、女儿的榜样,Sam其实是不自由的。所以妻子的爱就成了他的唯一,只有在Grace的爱里,他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于Sam而言,Grace与其说是自己的爱人,不如说是他唯一的心灵归宿。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作为众人眼里的明星,Sam为何还会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其实,这与Sam的家庭密不可分,他与弟弟Tom、父亲Hank之间的关系,作为影片展现Sam心理变化的依据,充分完成了任务。
弟弟Tom:我觉得Sam其实是无比羡慕Tom的,因为Tom敢于反叛父亲,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Sam完全做不到。他沿着父亲设定的轨迹循规蹈矩,成长了出色的海军陆战队员,但内心里却有些嫉妒这个弟弟。影片并没有过多表现Sam对军队的忠诚,而从种种迹象(包括影片开始时Sam在办公室的懒洋洋)表明,他并不是那么想当兵。他的内心深处,其实很向往弟弟的不羁、甚至有些嫉妒弟弟能够逃离父亲的掌控,如果说坐牢也算的话。他爱这个弟弟,但回到家里,面对家人,尤其是父亲时,他又不得不做出兄长的样子,对弟弟谆谆教诲,叫他“别惹麻烦”。更重要的一点,似乎他一直知道弟弟Tom对Grace是有感觉的,毕竟三个人在高中时就在一起,如此美貌的Grace当然也吸引过Tom,Tom也说Grace当年很难追。所以,潜意识里,Sam是将Tom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总是与他竞争,与他争夺父亲的爱,与他争夺心爱的女人,当然最后获胜了,父亲为他骄傲,Grace成了他的妻子,但他却更因此感到失落。剔除他的战士身份,其实Sam是一个很敏感、很内向的人,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妻子的忠贞,但这恰恰是他最无法控制的东西,这也是他对Grace的感情中占绝大部分的东西。
Sam和Tom的竞争,暗合里影片的另外一条不断发展、并最终推动剧情发展的隐线:Isabella和Maggie。这两个小姑娘其实也是在竞争,尤其是Isabella,简直就是当年的Sam。两个小姑娘争夺父母的宠爱,这种显性的剧情其实是映照和展现着Sam和Tom的童年。有很多细节可以佐证。第一次全家聚会,Tom把青豆全部撇在一边,Maggie说“我也不爱吃青豆”,Sam让她必须吃,Isabella则迅速接话:“我喜欢吃青豆”。可见大女儿多么渴望父亲的认可。还有,Tom带着一家人去滑雪,Maggie得到陌生人的喜爱,和Tom走在一起的Issy就酸溜溜地说,Maggie更招人喜欢。Tom则说Issy继承了她父亲的优点(再明显不过的暗示),也安慰了Issy(促成了Issy对Tom的依赖)。这种若无其事的交代,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情节,直接促使了最终Isabella对Sam的反叛。影片表现了两次生日,一次是Grace的,作用是让Tom和Grace产生了暧昧;一次是Maggie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而Isabella的生日,则一次也没有。这种缺席反而更成了一根刺,刺痛了Issy,使她不停地摩擦着气球,最终爆发,点燃了高潮情节的导火索。至此,这条隐线完成了任务,与主线合而为一。
有意思的是,Sam最终的转变竟也和Isabella一样,却和Tom成了鲜明的对比。Sam出事后,Tom担起家庭的担子,努力变成哥哥的样子,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别人眼中的成熟男人,成了以前的Sam;而心魔露出狰狞面目后的Sam则转变成为了以前的Tom,和反叛后的Isabella。曾经的废柴努力向世俗靠拢,曾经的完美却在瞬间崩塌。
而这一切都与父亲Hank脱不了干系。父亲Hank作为一个父权的符号,虽然出场不多,但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他对Sam和Tom两兄弟的影响,是两位主人公心理变化轨迹的起点。他一手炮制了Sam,也一手毁掉了Tom。他对孩子们有着自己的标准,所以Sam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Tom是不合格的,所以他不喜欢。当Sam“死”后,Tom开始学着承担责任,也慢慢靠近着Hank的标准,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而最终Sam和Tom两人互换,作为权力象征的父亲全然没有了主意,还是柔弱坚韧的母亲告诉了他解决的办法:报警。
影片仅有的两场餐桌群戏非常值得注意。作为家庭成员聚会的重要场合,这两场戏将影片所要展开的每一个点都顾及到了。第一场聚餐戏是迎接Tom回来。这场戏不仅交代了主线情节,还交代了父亲对两个儿子的影响,甚至顾及到了Isabella与Maggie的争宠。作为一个“外人”,Tom的回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家庭聚餐最终以父亲离开而匆匆结束;第二场聚餐戏是Maggie的生日宴。这一次,又是外部力量的介入,打破了原本就已岌岌可危的平衡,之前的所有主线、支线、隐线情节都在这场戏中达到高潮,造成强烈的冲突,最终在Sam的爆发之下不欢而散。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两个温馨的场合,餐桌上的话题却永远是冰冷残酷的。第一次他们谈的是杀人,第二次他们谈的还是杀人。影片对于战争、对于军队的描写其实并不多,也就更没有明确的观点和倾向,只是通过这两场餐桌戏,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编导的意图,并不是下结论,而是提供一个个案让观众自己进行思考,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写了这么多,我发现我竟然没有给美丽的Grace留一块地方,请Natalie原谅,这个角色真的没啥好写的,就是一个贤妻良母,美貌与善良并存。
Anyway,我说这么多,就是想盛赞一个导演和编剧,尤其是编剧。因为这个剧本写得实在非常出色。我查了一下David Benioff,他是个作家,之前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代表作,但这一部Brothers,其戏剧结构之精巧严谨,堪称好莱坞编剧之模板。
3 ) 重拍电影的七宗罪
不管在IMDB还是国内的豆瓣以及Mtime,《兄弟》(Brothers,2009)的评价基本上以褒扬为主。导演Jim Sheridan口碑实力兼具,他1993年的《因父之名》当年感人至深;还有三个目前好莱坞最当红的俊男美女,估计给高分的不少是他们的粉丝。但是很显然,众多的赞扬者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原版,丹麦导演Susanne Bier2004年的Brødre。与丹麦语的母版比较,Jim Sheridan这次的改编简直有点惨不忍睹,犹如当年《我的野蛮女友》美版给我造成的休克。我已经开始担心正在进行后期制作中的Susanne Bier另一部电影《婚礼之后》(Efter brylluppet ,2006)的美国重拍版是不是也一样如此不堪了。
1、“我是你兄弟!” 电影题目叫做《兄弟》,也许导演觉得自己在人物关系处理和矛盾设置上不能表现出这种手足之情,于是拼命的用吼叫来表示这种亲情的厚实和震撼力。“我是你兄弟。”当Tobey Maguire扮演的山姆由于怀疑和嫉妒失去控制拿着枪在院子里对着警察狂叫时,托米(Jake Gyllenhaal)对着他狂叫。而结尾两兄弟复合时也是用“我们是兄弟”来表示前嫌尽弃。很显然,这个“兄弟”在这里蕴含了两人之间的无限亲情,一切似乎都在不言中。我之前觉得没有什么,觉得导演目的就是如此。可是当我重看了一遍丹麦版本的《兄弟》时,从电影开始到最后的冲突,Ulrich Thomsen扮演的Michael和Nikolaj Lie Kaas扮演的Jannik之间从来没有称兄道弟,但在两个人的举手投足眼神表情之间却让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手足深情。于是,美版中的干吼对我来说成了一个讽刺。是兄弟就不会爱上兄弟的老婆?手足相残的电影悲剧多了,何况又不是港片的江湖情义。我反而想起了水浒里的武松,估计只有潘金莲向武松勾引时,武松才会大吼道:操你妈,他是俺哥!
2、抽取了原版中的精髓,徒留故事的躯壳。在美版的故事中,并没有对着丹麦版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照搬,这很显然是应该的,新版总有些新意,但是问题在于改编后的电影中只留下一个空洞的躯壳。在Susanne Bier的故事里,很显然《兄弟》是通过兄弟两人之间的误会来表现战争对普通人家庭造成的伤害,所以电影中才有获悉Michael牺牲后Jannik匆忙赶回家中,安慰正在收拾唱片的母亲,才有Michael回来后一身戎装去探望被自己杀死的战友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可是美版的电影前一个场面剪掉了,将后一个场面用山姆听到了妻子和战友妻子的对话那呆滞的表情一笔带过。或许是导演考虑将焦点集中在表现两兄弟之间的伤害,可问题是最后完全失去了电影原版存在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3、托米over-night的转变显得不太真实,缺少应有的铺垫。一个二进宫的惯犯在知悉长兄战死后一夜之间转变成了一个好儿子,好叔叔。这个转变电影其实有过铺垫,特别是托米和伊丽莎白以及和他父亲之间的那几场对话,言下之意就是因为托米在家庭中受不到重视,一直生活在兄弟的阴影之下所以才自暴自弃,电影并且很巧妙得用山姆的两个女儿来暗示父辈覆辙重蹈。看似合情合理,但是较之于原版中那几个被删掉的场景,这个转变力量依旧显得单薄,不够说服力。丹麦版中Jannik安慰母亲已见他良知未泯,之后葬礼上教堂里的诵唱可见他心潮澎湃;和父亲葬礼之后的那场争吵是他愤而离去,独自在酒吧埋头苦饮;而最后是隔天父亲对他道歉后的一番说教:你他妈的要不就帮你哥把厨房弄好!较之于美版,这里的步步铺垫让最后他的转变水到渠成。
4、托米的那一吻。这一吻在两部电影中意义相差甚大。美版电影中托米和葛洛斯(Natalie Portman)炉前的那一番谈话,从音乐的共同爱好到抽烟,之后托米“禁不住”吻了嫂子一下;这里是托米主动。丹麦版本中那天晚上的谈话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不过在嫂子的生日会上,莎拉(Connie Nielsen)被女儿拖到屋外看Jannik准备的生日礼物——一辆自行车,然后抱着Jannik吻了一下;这里是嫂子主动。前者托米的那一吻已见小人之心,存有勾引之意;后者嫂子的那一吻,则有无限意味,有对他们母女的照顾的感激之情,有一种对Jannik重新认识的感慨,还有那一丝暧昧。托米的那一吻来得早了些,和他在其他方面的改变显得不太融洽;丹麦版本中在Michael住院后Jonnik回来重新帮忙修理好厨房的那个晚上,莎拉在楼上洗澡,他有心上去却在门前止步,然后毅然掉头走人的场景更能说明此时小叔子已经对嫂子产生感情。三人之间的感情在此时才到了复杂难言的地步,美版中很显然弱化了这点。
5、山姆的被俘。在美版中,山姆被俘时屡次对着同伴吼叫“你要挺住,不要说任何事情”,英雄主义十足,而最后在威逼下突然发飚抓狂,砸死了战友。丹麦版本中,Michael被俘时对着战友安慰时说的就是“我们会活下去的”,更是为了求得战友和自己能有水喝而向恐怖分子讲解武器的使用方法,当最后恐怖分子追问他时他的回答就是“我想活着”,没有英雄主义,只有生存下来的意念。但是我们无法说他就是懦弱,因为电影中表现得就是他不顾一切要回家和妻女团聚的强烈求生欲望。很显然,后者才让这部电影更具有现实意义,而不是那种空洞的英雄主义,不过这也无可厚非,美国战争片吗,哪能少得了表现一下。突然觉得美国战争电影越来越像中国几十年前的战争片了,这是闲话。
6、演员。美版电影中最大的一个败笔是用“蜘蛛侠”来扮演兄长这个角色,蜘蛛侠蒙着一副套头飞来飞去时带着呆滞梦游般的表情无可指责,但是在这部人物心理戏分量十足的电影里,Tobey Maguire根本让我找不到应该有的角色位置,从头至尾,都是那股梦游般的呆滞,即使爆发时也似乎只有徒有其表的抓狂。还有就是他和Jake Gyllenhaal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对。很多人对扮演山姆的大女儿伊丽莎白的小演员Bailee Madison印象深刻,特别是最后餐桌上的那场戏,Bailee Madison表演确实老道,演技惊人,但是放在这部电影里却被导演有点滥用的嫌疑,过了点。于此相反,丹麦版本中的几位演员不管是角色演绎还是互相之间的配合都显得天衣无缝。我毫不掩饰自己对丹麦几位演员的称赞,我可以由衷得说,丹麦确实有太多好演员了,和很多所谓的电影大国相比起来。
7、镜头画面。美版确实在画面上色彩饱满,空间感十足,有一种唯美的情调。可是看了丹麦版本,尽管Susanne Bier道格码式画面粗糙,镜头摇晃,可就是采用了手持摄像机的跟拍以及聚焦的人物面部特写,才让演员更多的心理活动表现在银幕上。不管是道格码作品《永远爱你》(Elsker dig for evigt,2002),还是《兄弟》、《婚礼之后》以及去美国拍摄的《往事如烟》(Things We Lost in the Fire,2007),Susanne Bier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即将或者已经)失去爱人的时候,如何面对自己心里产生的对另外一个人的爱。她擅长于让演员在这种道德焦虑和情感折磨的境况下,如何更为真实地将演员的内心活动呈现给观众。所以她的电影始终带有强烈的个人影像风格,更重要的是,尽管她每次讲一个重复过的故事,总是能够依旧将这个故事讲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看了美版的《兄弟》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她的电影确实不适合别人重拍,特别是美国导演,因为如果连Jim Sheridan也失败的话,似乎已经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
4 ) SAM凭什么要被赶出这个家庭的生活
看到好多人写短评说希望GRACE和TOMMY在一起。写短评说Isabelle做得好。其实看到Isabelle说出“Could you just stay DEAD? You're just mad with mom rather sleep with uncle John than with you!”的时候。我为这个女孩感到悲哀。她居然完全忘掉爸爸去阿富汗之前对她的爱。说出这些伤害的话。何况是谎话。。只为了自己可以更好过。更开心。
为什么会想让GRACE和TOMMY在一起。仅仅因为他能让这个家庭更幸福?Isabelle和Maggie更喜欢跟他在一起?那SAM就活该被女儿们讨厌么?他为了家人忍受在阿富汗服役时的痛苦为了家人做了违背本心的决定。这一切已经让他无法从痛苦中自拔。战争带来的创伤已经无法得到补偿。为何还要夺走他的支撑和幸福的源泉?看到他的歇斯底里你们只想要让他彻底从这个家庭的生活中消失么?最后的最后还是说明只有GRACE才是爱他的那个人并且会一直爱他等他再次活过来。。任何人包括那个女儿Isabelle都无权要求他离开自己的生活。当然你可以选择远离。但你不能阻碍GRACE站在他身旁继续爱他。。因为除她之外他已经一无所有。最后那个拥抱也说明GRACE愿意等这个死过一次的人再次活过来。
5 ) 导演,你妈妈喊你回家把电影拍完...
原本我是想给4星的,可因为这个让人无法言语和瞠目结舌的ending,硬生生的,必须扣掉1星。
难道只有一人这么认为?这电影压根儿就没拍完嘛。且足足四个演技派(你木有看错,还有那个奇才大女儿,奥斯卡级别的那个),竟然只得出这样的一个ending,前面都极其精彩,可到了这里就软绵绵的完了,我只想说,这位作家编剧,乃写得确实很好啊,可是,能把它写完不。。。
6 ) 昔日记忆
我喜欢这部片,真的不错,这是我刚刚看完就开始写的。首先说说三位主演吧,托比马奎尔,杰克格莱恩哈尔,娜塔莉波特曼。我个人认为TM后半断好于前半段,尤其是从战场回来以后,心里各种情绪的积压,愧疚,自责,猜忌,不信任,孤独等等,使它整个人发生很大的变化,问题是前半段他没有很好的诠释出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大哥,好儿子,好老公的形象,可能在蜘蛛侠里待久了吧,表情还是那样呆呆的,感情没有张力,没有起伏,给人一木然的感觉。这种表演放在后半段还可以。后半段就好多了,复杂的心理可以从他那表情中可见一二,一直到后面的爆发,可以说演技十分到位,很喜欢。总的来说表现的很好,比在蜘蛛侠里的表演好太多,但是可以更好的。NM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是不好,是一贯如此的好,各种角色她都能完美的演绎,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嫂子,她都拿捏的很到位,不能说完美吧,但是无可挑剔。尤其喜欢结尾的拥抱,TM说过,为了回到她身边什么都愿意做,ANYTHING,开篇的时候记得吧,所以当他说他杀了那个士兵的时候,NM出了惊讶之外,马上就理解了他的行为,给了他一个拥抱,而且热泪盈眶,影片也就此结束。感情戏虽不是很华丽,浪漫,但是贵在动人,真诚。JG这个角色稍微有一点打酱油,但是导演把影片处理成三足鼎立之势也可以理解,他的表演中规中矩,因为这角色本身的空间就不大,但是可能是因为是JG的原因吧,他也抢足了戏份。最后说说影片的主题吧,虽然名字叫兄弟,但是我更喜欢我从中看出的战争对人的伤害,肉体的还有心灵上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以及周围的人。战争这话题太沉重,但是又不可避免,我们只能说但愿世界少有战争。“只有死者能见到战争的结束”“我已经看见战争的结束,但问题是我能重生吗?”顺便说一句,扮演他大女儿的小演员,实在太好了,小小年纪,演技确很好,不得了呀
托比马奎尔竟然很像出租车司机时期的德尼罗,汗,一直没注意到
“只有死人才可以看到战争”,这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和一个国家的伤痕。
反战
“托比·马奎尔从影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从未见过他在银幕上如此的阴暗”果然,看蜘蛛侠爆发还真是第一次,拍案而起那一段着实震惊到我了。
猜疑和妒忌是谋杀爱和自信最凶利的武器。
从演员到剧情都没期待.还是手贱了
你们仨都手头紧是吧。。。
蜘蛛侠那小身子板演哥哥总觉的别扭,但是一爆发起来又狠有气势啊,片子包含了太多,jake这么帅的小叔子,哪能光kiss啊。。
can i live again? / 有一颗星必须要给Isabel
三星半。总觉得主角在选择杀掉同伴的时候还是太简单了些。
我完全进入了这部片子 tobey的戏太揪心了 看得我也压抑得不行 后摇感配乐
米国这种故事挺多滴······
简简单单 刨除主演们的精彩表现 没剩下什么~
当年的小萝莉如今已然成为小萝莉她娘了。
sdt:"三位主演都很好,尤其是蜘蛛侠"
波特曼罩杯变大了
是Jake跟Nat谈恋爱,没有蜘蛛侠神马事
对感情的猜疑和无力让蜘蛛侠也变神经病,蜘蛛侠先生演的哈好!编剧有些太过急转直下,人物情绪过度处理的不够到位,但三位演员的演技弥补过去了
Tomy拥抱Sam的时候,Sam想你以为这是Breakback Mountain吗?我的女儿在看着呢!于是掏出了枪。
一个好的小叔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