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苍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是“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的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执导的诗电影,获1987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走进这部经典~
一. 剧情介绍
《柏林苍穹下》的主人公是两位被放逐到柏林的天使,一个是惯于对人世疾苦冷眼旁观的卡西尔(Cassiel),另一个是常常感怀于无常世事与人间悲欢的丹密尔(Damiel)。二人身着宽大的天使袍,在城市各处游荡,倾听人们的祈祷,默默观察人们的内心世界。
两位天使静静俯瞰着战后满目疮痍的柏林及生活在其中的芸芸众生: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不断产生着隔阂与争执,独自站在墙角的孩子孤独地旁观着一起玩耍的其他小孩,车祸受害者忍受着伤痛与苦楚,街头赚不到钱的妓女哭花了妆……
卡西尔跟随着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亲人的老人故地重游,听他追忆黄金时代的柏林。老人走到了曾经繁华但现已成为废墟的波茨坦广场上,徘徊着,感叹着。老人在荒凉的旷野中无处可去,最终坐到了一个废弃的沙发上,闭上眼睛开始思考。
两位天使还在图书馆收集人们的思想,捡拾人们记忆的碎片。他们在地铁上聆听姿态各异的乘客的内心独白。他们一边观察着电影剧组的拍摄进程,一边回忆起二战时柏林所遭遇的创痛……
丹密尔遇到了马戏团的特技演员玛丽昂(Marion)。她身上安着一对翅膀,恍若凡间的天使,一边抱怨“戴着这些累赘,我怎么飞得起来”,一边在悬吊在高空中的秋千上做着各式各样高难度的动作。
但马戏团因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玛丽昂满心烦恼,她热爱这个在秋千上飞翔的职业,却不得不与之告别。玛丽昂的心事引来了丹密尔的同情,这个美丽的天使演员令丹密尔动了凡心,他决定由永生不死的天使变为终有一死的凡人,以追求一段美满的爱情,并体验人世间的种种感觉。
于是丹密尔选择成为人,真正降落到了尘世中。他激动地品尝了第一口咖啡,抽了自己的第一支烟,吃了自己的第一顿饭,兴奋地向路人确认着各个颜色的名字。他的世界终于不再是黑白而无味的了,色彩与滋味不断向他涌来。
丹密尔在寻找玛丽昂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其他早已成为凡人的天使的帮助。他发现自己不是孤独的,而卡西尔也在一旁默默旁观着丹密尔的追爱之旅。最终,丹密尔在Nick Cave的乐队演出上遇见了玛丽昂。随后在酒吧中,玛丽昂也爱上了丹密尔。
二. 视听语言特色
《柏林苍穹下》是一部哀婉伤怀与生命激情兼具的诗性电影。影片的前半部分以黑白影像为主(因为天使无法看到色彩,所以世界是黑白的),刻画了悲悯寂寞的天使与孤独疲惫的凡人,并通过天使的眼睛为我们呈现了伤痕累累的柏林。而影片后半段的画面旋即转为饱满的彩色,讲述了下凡后的天使体验人世感觉并不懈追寻爱情的故事。
不过,在影片前半部分的黑白影像中,导演也间或插入了彩色的镜头,它们代表着人类的视角。这种对主观色彩的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天使与凡人的区别,也借着天使的角度更好地审视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摄影指导亨利·阿勒康(Henri Alekan)的运动长镜头流畅而灵动,仿佛脱离了一切现实的束缚,能够自如灵动地游弋于空气中,一如肆意穿梭的天使的意识。摄影机在此似乎也成为了天使本身,带领观影者一道体察人间百态。
剪辑方面,影片还运用了主观性转场。因为依据剧本中的设定,天使能够御风高速飞行,所以在场景转换时,常常出现快速推近、快速切换的镜头。比如影片中一组快速切换的夜晚柏林流浪汉的镜头,它们都与天使快速移动的能力相契合。
天使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能力——读心。导演创造性地使用了主观声响。诸如片头无数人窃窃私语的声音、男女老少的自语独白,以及地铁上每经过一个乘客都能听到的一句话,都彰显出了天使的读心能力。影片中的天使甚至能收听到无线电波的声音——天使环绕了广播塔一圈,便听到了不同电台的声音。
此外,在图书馆的场景中,摄影机从一个个读者身旁推摇而过,我们便听到众人的思想以各种音色、各种语言呢喃而过。而当摄影机进入馆中放乐谱的部分时,技巧随之改变——内心的声音突然变成乐器与声乐所组成的浓厚合音,代表着读者正在阅读不同的音乐作品。
本片的编剧、奥地利著名作家彼得·汉特克(Peter Handke)描写童年的诗歌《Lied Vom Kindsein》(童年之歌)贯穿影片始终,旁白、诗句与配乐有机融合,既让德语的优美展露无遗,又使儿童的纯真气息弥散在胶片中,更增添了一抹忧郁的怀旧感。
三. 《柏林苍穹下》中的柏林
柏林,这座最具德国色彩的城市,是《柏林苍穹下》故事的发生地。而柏林的几个标志性建筑,更是在影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地标是威廉皇帝纪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两位天使在这座教堂的拱顶处栖居,俯瞰着柏林。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建于1891年到1895年,是威廉二世皇帝为纪念他去世的祖父——德意志帝国首位皇帝威廉一世而下令建造的。它是一座带有哥特式元素的新罗马式建筑。二战中,盟军轰炸机向柏林投下无数炸弹,作为政治军事目标的柏林,没有一个建筑因为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而得以幸免。1943年11月22日夜晚,113米高的钟楼尖顶在空袭中被摧毁,仅剩下68米,所以此后被形象地称为“断顶教堂”。
二战后,西德政府曾经打算把这座已被炸成废墟的教堂拆除重建,然而这一计划引起了柏林市民的反对,市民们希望保留旧教堂的残骸以示纪念。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68米高的旧教堂钟楼残骸得以保留,遗址被布置成纪念馆,以后人警示战争的危害。
电影中的一位老者反复追忆叹惋的广场,是柏林的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最初的波茨坦广场只有一个十字路口。之后在这里建起了波茨坦火车站,从而发展成为柏林最繁华热闹的中心区域之一,也成了首都生机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战后,波茨坦广场地处美、英、法、苏四个占领国管辖区的交界处,1961年,新建起来的柏林墙也横穿过广场。昔日繁华一时的城市中心便沦为了没有人烟的隔离区。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建起了一个戴姆勒区(das Daimler-Areal),区内包括办公楼、居民住房、剧院、赌场、餐馆等建筑设施,柏林的许多高楼都集中于此。在这里,除了戴姆勒区的高楼外,索尼中心(Sony Center)也以其七栋大楼环抱在一起的独特造型紧紧抓住游客的眼光,那被楼群围成的中心区屋顶为露天帐篷造型,在夜晚的时候静静地矗立在璀璨的灯光下,成为柏林最美丽的夜景之一。
影片中的一段重要场景出现在图书馆中。这个图书馆是柏林国家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的波茨坦大街分馆(Haus Potsdamer Straße)。
柏林国家图书馆是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国家图书馆,约有一千多万的藏书量。如今的柏林国家图书馆由两部分构成,坐落于菩提树下大街的1号大楼,主要收集了截止到1955年为止的历史书籍。于1978年建成的波茨坦大街的2号大楼主要担负着借阅与大型信息图书馆的功用。
柏林墙(Berliner Mauer)在影片中不仅仅是德国分裂的象征,还隐喻着天使丹密尔对充满色彩的人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丹密尔坠入凡间的地点,便是在画满涂鸦的柏林墙之前的空地。
这幅涂鸦是法国艺术家特里·诺尔(Thierry Noir)的作品,他擅长使用鲜亮的色彩勾画出有着卡通外形的人物。他在柏林墙的涂鸦画作连起来长达一公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柏林墙西面,布满了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涂鸦,而东部由于戒备森严处于一片灰暗。而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各国的艺术家们纷纷涌入东德,把这里变成自己的创作乐园。但由于墙面有限,艺术家们不得不时常覆盖前人的画作,在其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许多极具象征意义的涂鸦也因此只能“昙花一现”。如今,许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涂鸦创作已经不复存在。
四. 导演简介
1945年8月14日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与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沃纳·赫尔佐格和沃尔克·施隆多夫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
由于对美国公路片与西部片的喜爱,维姆·文德斯在1974-76年陆续拍摄了《爱丽丝城市漫游记》《歧路》《公路之王》。“公路三部曲”的问世也令文德斯得以开创自己的风格。在经历了数年的试错期后,文德斯终于创作出了《德州巴黎》(1984)与《柏林苍穹下》(1987)这两部在戛纳获得大奖的经典。之后,文德斯还拍摄了《直到世界尽头》(1991)、《咫尺天涯》(1993)、《里斯本的故事》(1994)等影片。90年代末至今,文德斯的作品多为纪录片,如《乐士浮生录》(1999)、《皮娜》(2011)、《地球之盐》(2014)等。
文德斯的电影,大多是沉静、滞缓而忧郁的,片中的主人公似乎永远处于“在路上”的状态中,他们漂泊、流浪、漫游、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穿行。而这些无止境的漫游过程,又往往呈现在缓缓摇移的长镜头之中,仿佛观众俯仰游移的视野。受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影响,文德斯亦偏爱使用空镜头,这也为他的电影添上了几许静观的意味。对影像与观看的重视,让文德斯又获得了“德国新电影的眼睛”的美名。
文德斯的作品中总有一种萦回不去的孤独感,他致力于呈现现代都市文明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膜。文德斯电影中的角色体味着情感的无奈与内心的空虚,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人,一如那些始终在路上寻寻觅觅却依旧迷茫忧伤的浪游者。但在大部分作品的结尾部分,你又能够看到一线光明的前景,体味到一丝渗透在这股冷调中的温情。
【附】影片中的经典诗歌《童年之诗》的德中对照版及本人朗诵的德文全诗语音
更多电影推介、精彩评论与相关分享,请关注公众号:冰红深蓝电影
编剧:彼特·汉德克、维姆·文德斯
导演:维姆·文德斯
摄影:亨利·阿勒坎
主演:布鲁诺·甘茨、索尔维格·多马尔丹
出品:联邦德国柏林公路电影公司与法国巴黎阿格斯电影公司1987年联合摄制
获奖:获1987年戛纳电影节、1988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翻译:姜卫
校译:余玉熙
题图:周铮
1/1001.特写(34秒)
一只手在一张纸上写着: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并不知道
自己是个孩子,
对一切都充满着情感。
画面渐渐隐去。
1002.字幕升起(1分10秒)
天使达米尔画外音: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被人领着走路。
盼望池塘变成大河,
大河变成激流,
甚至水洼也能变成大海。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
对一切都充满着情感,
只有一个心灵。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没有成见也没有习惯,
常常坐在裁缝椅上,
头顶上有个发旋儿,
奔跑在小贩之间,
也从不在相机而前摆样。
画面又渐渐隐去。
1003.全景,外景,白天(8秒)
一个云雾笼罩的天空。
1004.特写(2秒)
画面叠化成一只难以捉摸的眼睛。
1005.全景,外景,白天(20秒)
镜头从高空飞着的鸟,瞰视柏林城。
1006.半景,同上(8秒)
“纪念教堂”尖塔上叠化出天使达米尔。
2/1007一1012.外景,白天,大街上(25秒)
从空中向下俯视,大街上人来人往。一个小孩站在来往的行人中间仰起头来向上望着。镜头从小孩的视线转向教堂的尖塔。尖塔上站着天使达米尔。一辆车驶过大街,里面坐着两个姑娘,其中的一个抬头向上看看,然后捅捅前边坐着的姑娘。
姑娘:快看!
镜头渐渐远离教堂,天使还在向下看着,随之画面叠化出天使振翅的特写。
1013—1016.全景至中景、半景,外景,白天(24秒)
镜头从极高处降至人的视点。一个年轻的男人背着孩子在散步。小孩两只大眼睛望着天空,一片嘈杂声中可以听得见男人的心声。
男人(心声):抬起头来看看这外面的阳光,使人神怡气爽。欣赏一下在阳光下闪烁的人们的眼睛,精神也为之一振。
一只鸟在晴空中飞翔。一位带着小女孩的妇女骑自行车经过,坐在车后座的小女孩也抬头望着天空,画外是骑车妇女的心声。
妇女(心声):
不再是孤单一人,
终于可以疯一疯了。
彻底解脱松弛,
终于可以疯一疯了。
好好清静下来,
也可以疯一疯了。
内心有了希望,
等于当上了傻瓜。
从小女孩的视线看去,天空上正飞着一架飞机。
3/1017一1026.内景,白天,飞机机舱里(1分34秒)
镜头轻轻穿过飞机机舱的通道,可以看见坐在两旁的乘客各有所事:一个女人在系安全带,一个小伙子用袖珍录音机在听音乐,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哄孩子并自言自语,一对男女在交谈,一个妇女刚从梦中醒来,一个小姑娘在作画,然后抬头目视镜头。麦克风里传出空中小姐的广播,用两种语言通知旅客,飞机即将降落在柏林特格尔机场。从旅客的杂谈中传出姑娘的歌声,唱的是歌曲《高高坐在黄车上》,然后又可以听到姑娘的心声。
姑娘(心声):向他跑去,跑啊……然后拥抱他,那里有一座小房子,房子有两层,还有一个阳台……
天使达米尔走过通道,站在那里,好象感觉到了姑娘的目光,转过身来,目视镜头。正在绘画的姑娘也微笑地看着达米尔,达米尔向姑娘笑笑,看着她的画。姑娘转向自己的画,她的心声仍在继续着。
姑娘(心声):在那里我们每天都去游泳,那个住在那里的男人叫彼德罗——
声音又变得模糊不清了。姑娘又开始唱《高高坐在黄车上》。达米尔被另一个声音所吸引,目光转向坐在姑娘后边的那位旅客——美国电视明星彼特·福克。
福克(心声,英语):我甚至还没有理解这个角色……
镜头轻轻越过姑娘头顶推向彼特·福克。福克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边吃花生米边飞快地翻阅着一个剧本,他对这剧本似乎没多大兴趣,可继续听见他心声。
福克(心声,英语):奇怪!这部分我知道得太少了,也许实拍时就会明白了。穿上戏中的服装,也就会找到感觉了。柏林,艾米尔·强宁斯,肯尼迪……
空中小姐从通道走过来,经过绘画的小姑娘和彼特·福克,似乎没看见达米尔。达米尔躲开她,突然消失了。
空姐:请您系好安全带!你画得真好!
福克迷惑地看着达米尔消失的方向,扭头转向窗外。
福克(心声,英语):一切都变了,那些东西都已消失。如果祖母在这儿,一定会说:“去散步吧!散步去吧!”东京,京都,巴黎,伦敦,的里雅斯特,柏林……
镜头转为机外拍摄,从云隙中可以看到低低地躺在下边的柏林城和倾斜的地平线。镜头慢慢摇过天空钻进了云层中。
4/1027一1042.住宅楼内,白天,内景(4分32秒)
从空中俯视柏林,可以看见高高耸立的无线电发射塔,绕塔半周后,越过商业区、博览会展地,渐渐接近了高速公路一侧的古建筑群。画外是混杂断续的收音机声。几家广播电台分别用英语和德语在广播。“……带给您一个充满时代感的周末。”柏林美军通讯网……柏林美占区电台……自由世界的自由之声……来自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的报道:“……艾里希·昂纳克上午……在交通繁忙的旅游公路检查站……”镜头继续越过博览会展地和高速公路,对准了一幢老式建筑物的一扇窗户,房间里一个青年坐在那里看电视。
青年人(心声):已经等了一小时了,这电视里还是没有象样的节目。
一个盲女人站起来,似乎感觉到了天使的降临。
盲妇(心声):五颜六色的世界里无法看清你们自己,是这些颜色模糊了你们的眼睛,使你们永远不会准时。
镜头从一个搁在窗台上的收音机转入室内。一个妇女在刷墙,她停下来,看着周围。
妇女(心声):这比我想象的要小。洗衣机、电冰箱……怎么才能都搬进去呢?嗯,我还得想想办法。
一个身穿风衣、手提旅行包的小伙子走进他已故母亲的房间。地板上散放着信和照片,它们干干净净地集中在信封或小匣子里。小伙子穿过房间,坐在一把椅子上。前景的屏风上也放着照片,其中有小伙子儿时的照片。
小伙子(心声):一切都没变,只是有点灰尘。她什么都保留着:优惠券、明信片、地铁票……什么都没扔,她不会扔的……妈妈,我的母亲……我爸,他曾经是我父亲。妈妈死了,没有眼泪,没有悲伤……也许以后会有的。上帝啊!我已经老了!姐姐来了,我得马上走,赶紧离开这儿!
刚才那个刷墙的妇女靠在梯子上抽烟。窗外后院有一群孩子在玩耍。镜头摇起,对准了对面楼房的一扇窗户,震耳的音乐声从窗户里传出。一个年轻人坐在床上发呆,楼下玩耍的孩子们高喊着:“你抓不住我!”年轻人仍在想心事。
年轻人(心声):她从来没爱过你。你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她们都把你忘了,你总算自由了。应该高兴才是。她说过:“我想死了这个心,然后继续生活下去!”
屋内音乐声大起,可屋外的门上却贴着“安静”字样。镜头从门摇向另一间光线暗淡的房间,一位老人在电视机前沉思。
老人(心声):这孩子想做什么?满脑子里只有音乐,不行!我无法再容忍了。己经给他买了把吉他,他又要鼓。这都要花钱的,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懂点事?不行,现在他又开始烦我了!
电视画面特写,一个妇女在付钱并说道。
妇女:我认真检查了找回来的零钱,看清是一个马克,10芬尼还是5芬尼。
镜头从老人房间转向厨房。厨房里老人的妻子坐在桌旁喝咖啡,不断轻轻叹息着。
老妇(心声):这有什么奇怪?他只不过是学会了摇滚乐。也许有一天他开始做事,谁也预料不到的!
镜头继续摇过另一间房内的一棵掉了叶的圣诞树,然后镜头穿过墙,来到隔壁堆杂物的房间,传来少年们的说话声。
少年(甲):撞他,把他撞到路边去,这样就少了一个。
少年(乙):噢!
少年(丙):不,让我……
三个少年在这间乱七八糟的房间玩游戏机。
画外音转为诗朗诵:(人世颂)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总是提出下而的问题:
我为什么是我?
而为什么不是你呢?
三个少年争着操纵录像游戏机。
少年(甲):不,不行,该我了!
少年(乙):天哪,快开吧!
少年(丙):休息一会儿。
少年(甲):只有13秒了,我觉得时间不够了。
少年(丙):快点,开吧!
少年(甲):不行,有警察,不!
少年(乙):现在该我了。不,不行!该我了。
天使达米尔站在门前,目视着镜头,画外音又是诗朗诵:(人世颂)
为什么我在此而不在彼?
时间从哪儿开始?
空间到哪儿终止?
随着画外音,画面转换为一位母亲在房间里帮女儿起床,身患残疾的小姑娘转过身来看着镜头。
妈妈:你得自己走了。
女孩:我知道。
达米尔朝小姑娘笑笑,小姑娘也透过厚厚的镜片看着镜头,笑得很开心。画外音仍是诗朗诵:(人世颂)
阳光下的生活,
是否只是一个梦?
达米尔靠近小姑娘,严肃地看着她。姑娘突然站起来望着窗外。镜头从她的腿摇向地板上的卡通玩具,继而摇向窗外。外面大街上一辆救护车刚刚驶过。画外音诗朗诵:(人世项)
我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
不只是个现象世界?
是否真有坏人?
或者的确很坏的人?
为什么我会是我?
为什么有时我又不是我?
镜头飞越住宅区,接近了公路上闪着蓝灯、响着铃声的救护车。
5/1043一1047.白天,高速公路上(38秒)
救护车里躺着临产的妻子,年轻的丈夫握着她的手坐在一边。达米尔把手放在孕妇隆起的肚子上,站在年轻丈夫和他妻子之间,孕妇的阵痛似乎因此减轻了许多,她冲丈夫微微一笑。
丈夫:但愿马上就好了!我一点忙也帮不上,真想替你受这份罪。一会儿就过去了,露特!
妻子:我必须用肚子呼吸,孩子需要氧气,需要深呼吸!噢,真痛!现在好多了,马上就好了,说真的,小家伙,我真想看看你长得什么模样!
救护车继续向前飞奔着,与其平行的是一辆加帕里奥BMW牌小车,里面一个女人在捶打开车的男人,然后趴在他肩上哭泣。
男人(心声):你会再次毁在这女人手里的。
女人(心声):你这个混蛋!
另一辆平行的奔驰小车内,一只大黑狗坐在开车的老妇人旁边。
老妇(心声):布莱基,我是不是开错方向了?咱们要去森林公墓,好久没去那儿了,你还记得吗?
救护车超过了另一辆奔驰车,车里是一家土耳其人:三个大人,三个小孩,他们用土耳其语交谈着。
6/1048一1071.白天,汽车展销大厅内(5分8秒)
天使达米尔坐在汽车展销厅里的一辆敞篷车内,闭着眼睛,车窗反射出的霓虹灯使他看起来模糊不清。镜头绕他转了1/4圈,从侧面画出他的轮廓,然后又绕了3/4圈,画面上出现了手拿笔记本的另一个天使卡西尔。卡西尔坐在驾驶座上。
达米尔:怎么样?
卡西尔:7点22分太阳升起,16点28分太阳落下。19点零4分月亮升起。月亮落下,水涨水落……20年前,一架苏联喷气式战斗机在斯潘道地海尔街附近坠落,掉入斯屈森湖。50年前……
达米尔:50年前是奥运会。
两位天使坐在一起,卡西尔边看他的纪录边念着。
卡西尔:20年前尼古拉斯、弗朗西斯还有布兰卡德乘热气球飞越柏林。
达米尔:东边的逃亡者也这样做过。
卡西尔:今天……
达米尔用手指指窗外,一对情侣在拥抱。
卡西尔:利林塔勒大道上走过一个人,他越走越慢,目光越过人群,呆呆地望着空茫的远方。在44号邮政所里有一个人在所有的告别信上贴上了不同的特种邮票,然后来到玛丽娅广场与一个美国士兵用英语交谈,这是他中学毕业后第一次用英语跟人交谈,说得非常流利。普鲁曾西监狱的一个犯人,在头撞墙之前说:一次,在地铁动物园站一个乘务员没有报站名,却突然喊道……
达米尔:很好!
卡西尔:在雷贝尔根有一位老人给一个孩子念奥德赛的故事,小听众一会儿就眯上眼睛不听了……你呢!你有什么要讲的吗?
从两位天使座前的挡风玻璃向外看去,一对男女正羡慕地观察着一辆展出的小车。男人手里抱着一个身穿银色风衣的小孩。达米尔开始念自己的纪录。
达米尔:一个女行人在雨中合上伞,让雨把全身淋湿。一个小学生向老师汇报地球上蕨类植物的生长过程,老师感到惊讶……有一个女盲人摸自己手腕上的表,似乎能察觉到表的走动……只生活在精神世界里有多好!日复一日去观察和证实人精神的永存。可有时这种永恒的精神存在对我来说又太少了。我不想总漂浮在上面,希望有实实在在的肌体,能消除隔阂,感觉到自己是坚实地站在大地上。
一个头发被风吹乱的老人在展销大厅里发动着一辆小车,卡西尔继续倾听达米尔心声。
达米尔:我渴望每时每刻都能说“现在”、“现在”,而不是总在说“从前”和“永远”。我也想坐到牌桌旁的空位上,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仅仅是点一下头也好。从开始到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幻觉而已。我们似乎也参加了晚上的摔跤比赛,臀部也脱了臼。我们也似乎抓住了河里的鱼,似乎也在饭桌边喝过酒,吃过饭,品尝过烤羊肉和葡萄酒。
卡西尔:在沙漠的帐篷里,也只是幻觉而已。
达米尔:我并不想马上生育一个孩子或者去种一棵树,我只觉得一天过后能回到家里总是别有意趣的。象菲里普·马洛维一样喂猫,发烧,读报后手指变脏,不再是空想,而是为真正吃上一顿饭、一个裸体的线条美以及一只耳朵而兴奋,把身边行人身上所有的恶习吸收过来,再把它们统统赶出这个世界。为一只耳朵兴奋,象报纸那样谎话连篇。
卡西尔:走路时能感觉到骨胳的运动。
达米尔:不是凡事早知道,而是有了预感。不是只会说“是的”、“阿门”,而是终于也能说“噢!”“啊!”、“哟!”这些感叹词了。
卡西尔:是的,也能为一些坏事而兴奋,终于走出世界,做一个野蛮人。
达米尔做了一个鬼脸。
达米尔:或者感觉一下,在桌子下面脱掉鞋,光着脚,露出脚趾是什么滋味。
卡西尔:独处局外,静观发展!严肃谨慎,无拘无束,但不能过分,行动只限于观察、收集、证明、劝喻、维护!保持距离,超脱尘世,只说不做!
两位天使坐在车内向外观看。画外音是一对青年男女。
女:看,一辆加帕里奥牌小车。
男:这种车不能买,会有人偷的。要不是在这儿,早就被人偷了。
女:哎呀,你倒看看,车顶上一点灰尘都没有,多好啊!
男:好什么,一辆闷罐车!
7/1072一1087.图书馆,内景,白天(5分53秒)
国家图书馆的阅览大厅里坐满了埋头看书的读者。镜头从俯拍变为降、移,经过一个个的读者。一位女天使站在一个学医的女大学生旁边,达米尔和卡西尔同时出现,然后分开,跟女天使打完招呼后,卡西尔独自站在那里,闭着眼倾听大厅里各种声音。
读者1:热带雨林分五层交错生长。雨林中缺少光线是刺激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热带雨林的地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由苔藓、杂草和蕨类植物缠结形成的“地毯”,这种植物对阳光要求不高,丛生的杂草往往高达6米。
读者2:瓦尔特·本雅明1921年购买了鲍尔克里斯的水彩画《安哥鲁斯·努沃思》。在1940年6月他从巴黎出走流亡之前,一直把这幅画挂在自己不断变换地点的办公室内。在本雅明最后一本专著《关于历史的概论》中,他把这幅画看作是对历史的回顾性譬喻。
读者3:夏日即逝,秋风将至。仙鹤飞向春天的故乡。阿布达看不见它们,只听到它们的歌声。
读者4(法语):现在安托万·阿布回首往事,发现自己过去的生活分为同样重要的两部分:一部分生活他必须顺从,另一部分生活他可以驾驭。而顺从的生活给他留下了不愉快的回忆。
读者5: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挤了进去。原来那边的的确确矗立着一个准备起飞的黄色飞行器。我们看见了汉加·布莱里奥茨和他的学生雷布兰克,靠我们很近,是他们制造了这个飞行器。飞行器有两翼,布莱里奥茨靠在其中的一个上,昂着坚实的头颅,手中拿着工具,就象修理摩托车一样。难道他想靠这小东西飞上天吗?这可比下水难多了,人可以先去小水塘,然后是大水坑,而后才去下河,过了很久以后,才敢跳入大海。可现在他们面临的只有大海。
读者6:大部分受孕的生命在出世前就已经夭折。孕体内的环境与孕体外的营养条件都不能满足生命生长的需要。卵子不仅破坏自己的温床,也是自身掘墓者。受孕卵子寿命不会长于2一3个月,移植的生命也不例外。
读者7:增值税的概念:商业销售税在德国是以增值税的形式交纳的。商品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传递经过了发明、制造、分配等多种领域。商品在流通每一个领域时产生的价值增值而需要纳税。
读者8:12月的下半月,《新大坂晚报》每天都以极大篇幅报道:明年1月20日起在阪神体育馆将进行3天斗牛比赛。登载这条消息的第一稿从排字间出来以后,总编津上和已经在冷冷的会客室里等了半大的田城一起走在傍晚的大街上,12月的寒风卷起令人不安的风沙。
读者9(活泼的孩子):所有这些无穷的方程式可以归纳为包括变量a和b的等式:x平方+ax+b=0这个简化方程式的优点是在所有具备这种形式的方程式中可以迅速得出一个结果。
小男孩抬起头,吃惊地注视着镜头。(画外音):如果已知……
达米尔朝男孩笑。
小男孩:就这么简单。
达米尔看看自己曾坐过的椅子,一个大学生又坐上了,这位友好的天使只好起身转向另一个女读者。
读者10:心声含糊不清,不知在说什么。
达米尔穿过图书馆大厅,二位坐在一起的男天使向他问好,镜头离开达米尔,转向二楼大厅内的读者。一个女天使对镜头微笑。
读者11:或许我仍在爱着你,
心中的火无法扑灭。
但愿这爱的圣火,
没有给你增添新的烦恼。
什么也不能打动你,
我只好以无言的失望
爱着你。
虽然有时害羞,
有时嫉妒,
我却仍那么深、
那么真地爱着你。
上帝知道,
有一个人在爱你!
读者12:田波儿倚在门上,裹紧身上的大衣。她听见他回来了,开门悄悄张望。前面是五月阳光下的祈祷室,她想起了那些身着春衣,迎着悠扬钟声走去的年轻人……她抬起脚,仔细看一下她长统袜的脚跟,用手抚摸一下然后又抚摸另一个脚跟。
读者13:外面花园里一只鸟象小精灵一样钻到了紫杉木枝中,黑黑的紫杉木有人头一般高,小鸟进去后就再不肯从灌木丛中出来了。田野上空一只马达飞机的轰鸣声令人想起阿拉斯加。绕城拐弯的火车发出响亮的汽笛声,好象来自一个水源丰富的国家。远远的地平线上传来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门前的台阶上小动物们在挠痒,贮截食物的冰柜也在发出响声。作家今天已是第二次浇走廊里的花,这些植物与一面玻璃墙给人以花房的感觉。作家又喂了喂猫。最后细心地擦了遍门铃。他需要赶紧给什么人写信,不过不是在家里,而是去城里什么地方写。
读者14:我想与天使交谈,
问他是否认得我的双眼。
如果他突然问我:
你是否在看伊甸园?
我回答说:
伊甸园在火中然烧。
我想赞美它,
即使那是无人问津的称赞。
天使又说:
你是否能预侧生命?
我必须说,
生命已耗尽。
如果天使在我身上找到欢乐,
那种永恒的欢乐,
把它们捧在手里。
我要说,
是欢乐自己弄错!
读者15(用英语):卡西尔(又称卡斯尔、卡斯泽尔、卡夫泽尔)——孤独与眼泪天使,他对外显示天国的团结,是土星的统治者之一,亦是第七天国有势力的王子,是力量王子中的一位。卡西尔有时以温和的天使形象出现。
摄影机镜头流畅地随着天使的脚步而移动,经过一排排书架和一个个或站或坐的读者。一个学音乐的女大学生正在抄阿班·贝尔格的一封信。虚影中达米尔的手入画,拿走了桌上的一杆白色铅笔,这笔随即自己立了起来。达米尔只是偷走了影子。
读者16:对我来说,这一切都好似一个小小的节日,既新鲜又少见。在回家的路上,当我经过形形色色的食客身边,听到那种闹哄哄的“音乐”时,我禁不住想到了那些站在门外、没有要求、没有感知的受苦的上千条狗。今天我左眼上有一点肿,昨天就感觉到了,但愿它不再肿大了。真奇怪,已经有不少人得类似的病了,比如眼炎、皮炎等等。你还记得查理吗?他那时也常去这家饭馆,后来眼睛就得了什么小毛病。
图书馆内的读书声和背景的音乐声汇在一起。达米尔手里玩着铅笔走了过来,又停住脚步,倾耳听着传来的各种声音,似乎很痛苦地闭上眼,摇摇头,声音也随之而中断了。达米尔继续往前走,手中仍玩着那支白笔,一位男天使向他无声地致意。达米尔又听到一个男人大学生在念一本英语生物教科书。
读者17:分子无性繁殖,除了可以运用于直接结构分析外,还可以提供高纯度、排列整齐的脱氧核糖酸。这种运用正如分子生物学其他领域内的杂交探索。在分子生物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细菌遗传基因如何将用于核酸生物化学中酶的分解,脱氧核糖酸连接酶可以由人操纵,以增加酶的分子链,更易于提纯。
达米尔走向大厅边缘的一张沙发,坐在上面,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笔,然后把笔放在腿上,似乎很痛苦。(也许是因为自己不能真正地握有这杆笔)达米尔靠在栏杆上沉思。镜头摇起,卡西尔高高站在上面一层的台阶上往下看。镜头又降回来,可以看见一位老人正慢慢地在上楼梯,他站在台阶上休息片刻。达米尔和卡西尔互相看了一眼,达米尔注视着老人。
老人(心声):告诉人们吧,艺术之神缪斯,告诉人们我这个被世界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般的老人,一个讲故事的老人,让每个人都知道他吧。
老人候莫尔慢慢地走上来,达米尔则匆匆下楼,老人并没有发现天使,喘着气坐在达米尔刚坐过的地方。候莫尔想戴上眼镜,却半天打不开折叠在一起的眼镜。
老人(心声):我的听众慢慢都变成了读者,他们不再围成一圈听我讲故事了。他们都各看各的书,谁也不了解谁。我也变成了一个声音沙哑的小老头。虽然心里要说的话很多,不肯轻易闭上自己的嘴,总是不知疲倦、有力地去重复它们。没有人再郑重地去做礼拜了,就象单词和句子的关系一样。
第一幕结束
8/2001一2012.地铁,内景,白天(3分26秒)
一列地铁列车飞快驶过,车厢内的乘客亦象幻影般一闪即逝。达米尔站在地铁车厢里乘客中,一个男人的思考引起了他的注意。
男人(心声):也可能她没有钱去看一下更好点的医生。已经四年没见她了,她病了二年,我应该去看看她,找一个或许能治好她病的大夫……
镜头摇过地铁车厢,乘客们都在各自想着心事,达米尔认真倾听着。
一个憔悴妇女:什么时候你们才能用自己的话祈祷?为何不乞求长生不老?你们这些告密者,你们只认得钱!叛徒、逃犯、亡命汉!难道我不知道你们是些什么东西。
一白发女人:我说过了,我什么也干不了。如果能走得稳些,我会尽力去做的。那些年轻人就会撇嘴……可我还能做什么呢?
一烦躁不安的人:全是混蛋!为什么我还活着?为什么我要活着?为什么?
一戴眼镜者:谁是第一个站在鬼山上的人?谁是第一个游过万赛湖的人?谁是第一个斜穿过这座城市的人?
一戴帽女人:你们必须解雇更多的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年老的妇女。现在我总算有房子了……可怎么付得起房租呢?可怜的退休金怎么够化呢?唉!真不知何时才能交好运?
土耳其妇女:我真不知到底怎么办才好!这一大堆衣服什么时候才能洗完……我要回家做饭、洗碗、整理家务,还要给孩子洗澡,然后丈夫才回来。我必须提前做好这一切,家里要做的事真不少。
戴戒指的人:你为什么不能灵活一些?你只会走直路吗?我可不愿远离母亲!
双手抽搐的人:你还常记得那个你变成仙人的梦吗?
忧伤男子:你是一个失落的人,还要失落很久、很久。父母不要你了,妻子背叛了你,朋友们住在另一个城里,孩子们只记得你的口误。每次照镜子时你可以搧自己一记耳光。
达米尔坐在这个忧伤男子身边,伸出手搂住他的肩。
忧伤男子:怎么了?什么东西?我还是我,我还在那儿,只要我愿意就行,我必须愿意,否则无法摆脱自己。我可以使自己跌倒,也能使自己站起来。真好笑!还是妈妈说的对:别到处瞎撞乱闹!
忧伤的男子似乎内心又振作起来,踏实地坐好。达米尔面带微笑,满意地将身子靠在椅背上。一个小女孩说道。
小女孩:那个男人手里拿着什么?
地铁隆隆驶过,一块系在线上的磁铁从地铁的通风孔落了下来,吸住了下面的一个硬币。两个小男孩蹲在通风口上,通过通风隔板的缝隙把吸住硬币的磁铁提上来。
男孩(甲):太棒了,2马克!
男孩(乙):不是的,是一个啤洒瓶盖。
男孩(甲):胡说,提上来,快点。
男孩(乙):只有10芬尼,什么也买不了。
达米尔看着这两个小男孩,然后又转向另一群孩子。那是三个男孩,正站在一堵墙前。
男孩(甲):是昨关打的赌!
男孩(乙):昨天可没打赌,小伙子!
男孩(丙):几天前,一个月以前!
男孩(乙):先是昨天,然后是几天前,最后变成一个月以前了。
男孩(甲):以后会变成一年前了!
男孩(丙):还得加上一星期。
男孩(甲):一年前吧!
达米尔离开这群孩子,站在墙另一边的一个小男孩羞涩地朝达米尔笑笑。
小男孩:我很孤单,这不常见吗?三人在一起该多好啊!
达米尔向上看着一架飞机飞过,镜头离开他,摇向庭院出口处的一座马戏团帐篷。一头大象正被人牵过去。男孩的声音仍继续传来。
小男孩:不过我仍是孤单一人,这不正常吗?三人在一起玩多美啊!
男孩(乙):把你鞋带系好!
男孩(甲):然后是整整一生。
男孩(丙):五年前……
男孩(乙):他们一生都过得很幸福。
9/2013一2031.内景,马戏团内,白天(3分44秒)
马戏团帐篷里漂亮的女飞人玛丽欧正在高空秋千上荡来荡去。她的教练拉斯茨洛在下面指导她的动作,小乐队的伴奏很糟糕但很准确。奇柯击鼓,阿尔西拉手风琴,奥托和克里斯多夫在练纸牌杂技。玛丽欧忽地冲向教练,又忽地飞了上去。
教练:玛丽欧,不要这样!怎么回事?天呐,不要用力,要悠荡,不要晃来晃去的,要飞!你是个天使!
玛丽欧:天哪!训练什么?飞翔!这玩意儿能让我飞起来吗?
达米尔坐在那里,满意地看着马戏团员们在训练。
教练:你当然能!有绳子飞起来要容易些!
玛丽欧:但不是这种……缚鸡绳!
从达米尔的视线看去:玛丽欧在飞来飞去的秋千上,小乐队在伴奏,有人在练牌技。奇柯、阿尔西与玛丽欧用家乡话交谈。
奇柯(法语):她在那儿说什么?
罗里:这些鸡翅膀,我认为对她有影响。
阿尔西:勇敢些!你可以想象你是一只鸽子!
奇柯:玛丽欧!你还可以想象是海鸥!
玛丽欧:你们这帮讨厌的家伙!在玩什么?人们还以为是消防队员的舞会呢!
教练:够了!够了!玛丽欧,注意力集中!
奥托:有人还挺卖力的!
克里斯多夫:跟亲爱的小母鸡嘛!
奥托、克里斯多夫:玛丽欧!注意力集中!
玛丽欧:集中注意力!我当然注意力集中了,你们以为我在干嘛?
画面此时第一次转为彩色,从众人的目光看去,玛丽欧头朝下摆好姿式,向上荡去。
玛丽欧:如果我注意力不集中,早就坐到你们头上去了。
达米尔的注意力转向拍着手走进来的经理。
经理:停下来!可以停止练习了!我们已经付不起房租和电费了。我们破产了,这就是说,明天早上全部拆除,车开回冬季大本营。见鬼!今年马戏完蛋了,我很遗憾!
众人都注意听着经理这令人伤感的通知。
玛丽欧仍在秋千上轻轻摇动,神情沮丧。
玛丽欧;梦结束了!……没有旺季!又无法演到底了。我的马戏梦……10年后会变成一个美好的回忆。今晚给老观众作最后一次表演,一定会是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可马戏团里的那位女明星就这样毁了自己。唉!别激动。
达米尔目视着秋千上的玛丽欧,并倾听她的心声。
玛丽欧:我没想到,要告别马戏!最后一场演出没有人来看马戏,你们就象村子里的小丑在表演,我象一只迷人的小鸡飞来飞去,然后再去当我的服务员。
玛丽欧落下来,做了一个旋转动作,抓住教练的绳索下到地面。
玛丽欧:天哪!我总是在这个时候谈自己,象现在这样自言自语。时间会弥补一切的!
玛丽欧跳到垫子上穿好鞋,朝秋千痛苦地看了最后一眼,向外走去。镜头一直跟着她,达米尔入画,急追而去。旁边奥托正在帮克里斯多夫做倒立。
玛丽欧:如果时间也患了病怎么办?似乎人有时就得为了生存弯腰。生活看一眼够了,我要失去马戏,奇怪,我怎么没有感觉,要结束了却没什么感觉。
克里斯多夫被奥托举着做倒立,他似乎发现了天使。
克里斯多夫:噢,一个天使走过去了!
达米尔吃惊地转过身来,似乎感到自己被人捉住了。玛丽欧则象是没听见克里斯多夫的玩笑,仍向外走去。
玛丽欧:我得改改自己的坏毛病。
克里斯多夫跳下来站好。奇柯用意大利语请求玛丽欧留下。
玛丽欧:我的良心会随着感觉的麻木而消失。
达米尔哭着看看几个乐手,然后转过身来。
玛丽欧消失了,画外仍是她的心声。
玛丽欧:似乎痛苦没有历史。
10/2032一2036.马戏团,外景,白天(2分10秒)
马戏团帐蓬外,玛丽欧肩披浴衣靠在一辆雷诺车上,痴望着前面。
玛丽欧:我会记住所有我认识的人。每一次刚一开始就要停止了。做一个真诚的人该有多好!终于回到了外面的城市,我是谁?我将变成什么人?
玛丽欧痛苦地思索着,达米尔把手放在她肩上,玛丽欧没有察觉,但渐渐地不再伤感了,抬起头来笑了笑。
玛丽欧:大部分时间我自寻烦恼,总是盼望有人对我说句充满爱意的话,因为我是在异国他乡。如果有人对我说“今天我真爱你”该多好!我只需要抬头看看眼前的世界,它就会进入我心田。
对面防火墙前有一头大象在练倒立,它呼呼喘着气。玛丽欧和达米尔都笑了,达米尔从画面上消失。
玛丽欧:小时候,我幻想生活在一个岛上,做一个有权有势但又孤独的女人。
阿尔西坐在旅行卧车的阶梯上拉琴,玛丽欧坐在旁边的车上,达米尔站在他们中间。玛丽欧忧伤地听了一会儿手风琴独奏,走过去把自己身上的道具——天使翅膀抽在阿尔西身上。
玛丽欧:……孤独,就是这样。一切都是那么空虚无聊,孤立,空无!害怕、恐惧、害怕、恐惧、害怕、害怕、害怕、怕、怕!
玛丽欧溜达回自己的旅行卧车,半道上碰到教练拉斯茨洛。教练向她伸出手,玛丽欧让自己的大衣滑掉,突然跳了起来。教练抓住她,绕自己转了一圈,然后把她放下。两人表情尴尬。教练走了,玛丽欧走进自己旅行卧车,关上了门。
玛丽欧(心声):就象一只动物在森林里迷了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只知道已不再是马戏团演员了,再见,秋千!这是一个没打招呼的决定。人们也许会这么想。可别哭!这是最后一次了,根本不该哭!就这样了,已成事实。事情往往并非象人们想的那样。空的,一切都已经是空的了。
11/2037一2058.旅行卧车内,内景,白天(4分49秒)
玛丽欧坐在自己的床上听音乐。尼可·凯佛在唱《你的葬礼,我的探索》。达米尔坐在车内的厨房中,四面观察着玛丽欧的王国,然后慢慢走近玛丽欧,倾听她的心声。
玛丽欧:无忧无虑,不思不想,苟且偷生。柏林,在这里我是个外人,但却熟悉这儿的一切。在这里人是不会迷路的,最后总会走到柏林墙前。人在自动照像机前拍出来的照片是另一张脸。历史,就是这么开始的。外表!我希望注重外表。也许我能找到一个服务员工作。
玛丽欧随着音乐一起唱起《马戏团》之歌(英语):
没人知道马戏团已离去,
时光流逝,
直到他们再次来到这里。
长长的大篷车队在后边……
玛丽欧把头靠在胳膊上,又抬头凝视着被子沉思。
玛丽欧:我害怕今晚的演出。真蠢!在我身上总有一部分担惊受怕,而另一部分却无动于衷。恐惧使我变得不正常了,我该如何生活?
达米尔听完点点头,玛丽欧转过身目视镜头。
玛丽欧:也许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我该如何想?知道得太少了,也许因为我太好奇了,有时我会想入非非,因为我就是那么想的……
达米尔笑了笑,但马上又因为玛丽欧看不见他而暗自悲伤。
玛丽欧:我真象是在跟另一个人说话。
玛丽欧闭上了眼睛。
玛丽欧:在闭上眼睛的深处再一次闭上眼睛,石头也会说话的。
玛丽欧背对窗户。窗户四周全是她的照片和明信片。镜头推为特写,可看见其中有玛丽欧小时候的照片,有一对新婚夫妇照片,有马戏团演出照等,还有一张南希市交通地图。达米尔看完照片,又转向玛丽欧,她坐在床上,一只手撑床,另一只手放在弯曲在一起的双脚上,继续跟录音带唱着(英语):
马戏团跟在一匹马后离开,
所有的人都在后面。
虽然那很遗憾,
他们也留下了难忘的思念……
达米尔又转头看着玛丽欧小时候的照片和窗台旁五斗柜上各种东西,他拿起一块卵石,石头随即自己立了起来。达米尔看着手中的卵石,小合翼翼地捧在手里,似乎想掂一下它的分量。玛丽欧坐在床上,正用手拉开演出服后面的拉锁。
玛丽欧:置身于五颜六色的生活中,这色彩!夜空中的霓虹灯,红黄相间的直达快车。
玛丽欧脱掉演出服,达米尔望着她的后背,玛丽欧坐在床上裸露着后背,达米尔的手入画,用两个手指从脖子到肩、胳膊轻轻地抚摸着玛丽欧,似乎要画出她的线条。
玛丽欧:我只要做好准备,世界上每个男人都会看我的。渴望,渴望爱的激流,渴望欲火在我心中升起。
达米尔收回手,仍凝视着玛丽欧的后背,然后把目光转向另一边,心神不定地转动着手上的卵石,然后出画。
玛丽欧:丧失兴趣是我笨拙的原因。爱的兴趣……
画面由黑白又渐渐转为彩色。玛丽欧坐在床上,右手抓住左肩,似乎感觉到了达米尔的触摸。她穿上浴衣,走到另一头,拿起三个橘子抛玩起来。
12/2059一2088.外景,白天,立交桥上(2分52秒)
镜头摇过一座立交桥(在舍内贝格区目前正在拆除的兰舍茨木桥)。一辆奔驰车撞上了一辆摩托。奔驰车司机和围观的人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讨论。骑摩托车的人倒在地上,竭力想站起来,但似乎腿受了伤,只好支撑着上身坐在地上,耳朵在流血,似乎因为恐惧,许许多多声音同时由他说出。
受伤者:别那么呆乎乎地看我!
没见过死人吗?
他妈的!就这么死去吗?
躺在污水里象一艘臭油船!
我不能死在这里,
就象一枝报春花!
这些人站在那儿干嘛?
傻呼呼地看着我!这油污……
达米尔走到受伤者背后,跪下来,双手放在他头上念念有词。桥左面有两个土耳其妇女推着一辆童车,右边一个年轻人跑过来。
受伤者:卡琳,昨天我就该告诉你……我很痛,就这么死去了!我躺在这儿,我不能就这样死去……卡琳,我还有许多事要做,卡琳宝贝,我很好!
受伤者的声音又变得模糊不清。达米尔的《人世颂》渐渐清晰起来。
达米尔:我登上高山,从云雾中走向太阳……草原上的篝火,灰烬中的土豆,远方大海中的船屋。
达米尔与受伤者一起:遥远的东方,高纬度的北方,豪放的西部,浩淼的拜耳湖。
受伤者:特里斯坦岛,密西西比三角洲,莎洛特堡的古建筑,爱尔伯特·卡穆斯,清晨的阳光,孩子们的眼睛,在瀑布下游泳……
这时年轻人跑过来,气愤地向围观人喊道。
年轻人:你们站在这干吗?为什么只是站着?有人去叫救护车吗?
年轻人(心声):你真作孽!耳朵还在流血,可能是头骨碎了!
达米尔轻轻飘走了。镜头离开天使又回到桥上,受伤者的心声,《人世颂》仍在回响!这时一列火车从桥上驶过。
受伤者(人世颂):第一滴雨打湿的地方,太阳、面包和葡萄酒,蹦蹦跳跳地走路;复活节,树叶的叶脉,随风摇曳的小草,石头的颜色,池塘水底的小卵石,屋外洁白的桌布,在屋里做着房子的梦,在隔壁房间里继续做梦,寂静的星期天。
镜头变为从火车内看外面的主观镜头。达米尔此时高高地坐在维多利亚塑像的肩上,时而望着西方,时而看看东方,最后又望着勃兰登堡和东柏林电视塔。受伤者画外音。
受伤者(人世颂):地平线,房间里射出的光线,花园里,夜晚的飞机,不用手扶骑车,令人愉快的陌生人,我的父亲,我母亲,我妻子,我孩子。
画面上是著名的“六·一七”大街,达米尔坐在胜利天使肩上,柏林上空仍是云雾弥罩。
13/2069一2076.内景,白天,国家图书馆(1分28秒)
国家图书馆地理阅览室里,老人候莫尔饶有兴趣地在看一幅太阳系构造图,上面所有的星体都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运转着。天使卡西尔在老人后面站着。
候莫尔:这个世界象是该被诅咒了。我要象原来那样唱歌,讲故事。是那些故事和歌牵住了我的灵魂,保佑我躲开今日的混乱,保佑我的未来。
镜头从远处推向坐在读者中的候莫尔。他现在正看着奥古斯特·山德尔的画册《二十世纪的人》,画外仍可听见他的心声。
候莫尔:现代人已失去了从前那种波澜壮阔的生活,只能在脑中幻想生活。
画面转为资料片:一个刚刚轰炸过的清晨。街上躺着遇难死者。幸存者脸上蒙着手帕在寻找熟人或家人。一个士兵在拍照。
候莫尔:我的英雄已不再是武士和国王。和平已成为英雄业绩。
另一个资料片镜头:一位年老的妇女惊恐地看着成行的尸体。
资料片:一个死去的婴儿好象安静地在睡觉。
资料片:两个死去的孩子头挨头躺着。
候莫尔:和平总是那么美好。干枯的发髻就象沼泽地里的木头。
天使卡西尔闭着眼,头挨头与候莫尔靠在一起。候莫尔似在追记历史,卡西尔则在观察历史,候莫尔又睁开眼,继续看画册。
候莫尔:可是没有人能史诗般缔造和平。和平怎么了?和平为什么不再使人兴奋?难道不需要我再去讲述它了吗?如果我不讲,也许就……
候莫尔没有再说下去,他把手艰难地放在画册上,翻到了两张人物肖像。
候莫尔:人类丢掉了自己的历史。失去历史,人类也就失去了童年、父母。
14/2077一2078.大全景,外景,白天,交通线上(9秒)
柏林市区交通线的中央矗立着维多利亚胜利天使的塑像,天使达米尔仍坐在上面。
15/2079一2082.外景,白天,波茨坦广场(1分零4秒)
候莫尔在波茨坦广场上的柏林墙边散步。天使卡西尔紧跟其后。柏林墙西柏林一边被涂画得五颜六色。
候莫尔:找不到波茨坦广场了,我是说,这不可能是那时的广场,波茨坦广场上应该有个“耶斯蒂”咖啡馆,每天下午我去喝咖啡、聊天,看看那儿的人们。
候莫尔和卡西尔走过铁路桥,镜头一直尾随他们。
候莫尔:喝咖啡前总在“勒泽和沃尔”那儿买根雪茄抽抽,那是一家有名的烟草铺。对了就在这对面。不,这已不是原来的波茨坦广场了,不是!
一堆残垣废墟,破屋,后面是蓝蓝的天。
候莫尔:也找不到一个问路的人,原先这儿可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广场!
候莫尔闭着眼往前走,卡西尔把手放在他肩上。
候莫尔:那时还有有轨电车,两轮马车,有两辆小汽车,一辆我的,一辆是巧克力店老板哈曼的。
候莫尔和天使一起走向昔日的市中心,当今的无人区。
候莫尔:“维特·海姆”百货公司也在这里。一时所有商店都升起了旗,整个广场都挂满了旗。
16/2083一2087.外景,白天,东西柏林交界无人区(1分19秒)
候莫尔和天使走过田野上的草丛,坐到一张长椅上。候莫尔吃力地喘着气,卡西尔则在一旁观察他,候莫尔挠了挠头。
候莫尔:人们也变得不友好了,警察也一样,在没找到波茨坦广场以前我是不会止步的。英雄们在哪里?孩子们,你们在哪里?我的家人又在哪里呢?那些纯朴、地道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
候莫尔坐在椅子上,忧伤地看着四周。
候莫尔:艺术女神缪斯,命名我吧,一个老不死的穷歌手,死去的听众抛弃了他,他的声音离开了他……
无人区高高的杂草后边是车轨和柏林墙。
17/2088.中景,外景,白天,无人区(14秒)
候莫尔站在波茨坦广场上的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前,手里拿着一只玩具表。候莫尔动了一下,表中传出人们熟悉的曲子《这是柏林的空气》。候莫尔笑了。
候莫尔:他从一个讲故事的天使变成了一个无人重视、可笑地站在这的老朽了。
第二幕结束
18/3001一3006.外景,白天,铁路桥下(53秒)
一个石头翅膀出现在原帝国铁路医院的房顶上。天使达米尔在往下观看,铁路三岔口处一列火车驶来,铁路桥下可以看见一个人影。只见一个姑娘在铁路桥下的支柱旁蹦蹦跳跳地走着,因为有点冷,她交叉胳膊抱着双肩,卡西尔在旁边看着。
姑娘:20马克,40马克,80马克,嘿!一星期能挣500马克,到南边去吧!
卡西尔从姑娘身后看去,一辆辆小车从她身边驶过。姑娘半真半假地向开车人打招呼。
姑娘:真是个好主意!站在这儿能有那么多车经过。这混蛋!这小子已从这过了三次了!直傻!在雪地里尿个洞。如果有人想把我带走我会马上走的,他也会痛痛快快付钱的。
姑娘转过身,开始哭汉。
姑娘:唉!我现在真的需要克劳斯了,他的确不错,与我那么相配……可是他太好了,象他这种人会丧命的。
19/3007一3019.白天,外景,奔驰车行驶中(1分49秒)
从一个昏暗的车库里开出一辆战前制造的奔驰利穆希尼牌小车。小车缓缓开过铁路桥下。卡西尔从一个铁柱后面站出来看着这辆车。
司机(心声):还有边界吗?当然还有!每条街都有自己的隔离墩或隔离线,每一块地皮之间都隔着篱笆墙或是水沟,谁要是掉进去,就会象落马的西班牙骑手或许是碰到什么激光器。
奔驰车远远地拐了个弯,驶入波茨坦广场。
司机(心声):水中的鳟鱼不过是电鳐科动物。每个房产老板或房东都把自己名字写在门牌上当门徽。象一位世界统治者那样看晨报。
卡西尔坐在车里后座上,看着前面的司机。
司机仍沉浸在思考之中,小车从恩斯特一劳伊特广场来到俾斯麦大街。
司机(心声):德意志分成了无数个小国,就象人一样多。国家形象也不相同,各有所爱,去哪儿都要交入境费。
卡西尔往笔记本上写了点什么,然后若有所思地抬头看看窗外。窗外的景象变了,似乎是一部老纪录片放出来的镜头,画外仍是司机的心声。
司机(心声):为了过边界,人要变成一个琥珀里的苍蝇,或者是那种又扁又圆装白酒的小瓶。如果想进入任何一个小国的深处,知道口令是唯一的通行证。
画面此时是1945年初柏林市区的纪录片:男人们用铁锹清理空袭后的街道,一些人背着破烂家当匆匆走过。画面是从同一个牌子的小车里拍的,卡西尔看着这位不知名摄影师的画面,也沉浸在回忆之中。
纪录片画面:清晨,一些清扫街道的工人和围观的人们看着一辆空袭后被烧坏的电车。
从侧面看,坐在摄影师旁边的司机似乎是卡西尔现在观察的司机。时空又回到现在,小车穿过约克桥。
司机(心声):只有知道口令,能穿过各式各样小国的人才能征服和指引当今德意志民族。
20/3020一3030.外景,白天,防空洞外(1分31秒)
小车拐过哥本大街,进入过去的防空洞区,环绕四周的是“社会宫”。
司机(心声):幸好现在还没有这种人,所以人人为自己,都跑到国外去了。
奔驰车驶入防空洞区的大门。分成几层的防空洞里正在拍电影,一些穿着40年代服装的群众演员在外面走来走去,一个负责人把奔驰车引到指定的停车位置。美国电视明星彼特·福克和一个穿着希特勒青年团制服的年轻人进入画面。
司机(心声):每个人都让自己四处招摇,他们的孩子也摇着拨浪鼓胡作非为。
福克(英语):这就是你刚才跟我说的那本书?这本。
年轻人:对,是这本。
福克:《两面人》?
年轻人:嗯。
福克:什么意思?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对,对!
福克: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是的。
福克:真有两个希特勒?
年轻人:嗯,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希特勒从东线战场回来以后,没到阿尔卑斯山的家中就死了。
福克站在防空洞门前,前面停着那辆奔驰车。从上往下看,几个身着党卫军制服的群众演员在分糖吃,边上站着一个演员胳膊上戴着犹太教六星标志。
福克:是吗?然后戈培尔就找了一个演员装扮成希特勒。
年轻人:是的,因为他不想……让人知道。
卡西尔在一旁观察着剥糖吃的党卫军们。
福克:是这样……请允许我向几个问题,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并不是胡编乱造的。
年轻人:不是吗?我倒觉得……
一位导演助理打断了福克和年轻人的谈话。
助理:福克先生,过一小时拍下一场戏。
福克:好,好。
年轻人:那可是比现在拍的影片要现实多了。
福克:让我解释一下。人们一般都喜欢侦探片,因此他们利用每一种解释来编造侦探故事,你明白吗?
年轻人:明白。
福克:这是自我麻醉。的确,是麻醉。不过这部影片也会使人麻醉的。
天使卡西尔很有兴趣地听着两人谈话。一个女摄影师走过来要给福克照像,福克与年轻人道别。
福克:艾丽卡,我真想和你谈谈。小宝贝,过来,来吧!
艾丽卡:好的。
福克: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照片了……
卡西尔的目光跟随着福克。福克离开女摄影师又与女服装师交谈。
福克:那好吧,别再拍了!噢,海伦,我正要找你呢,我可不能戴这顶帽子。
海伦:这帽子多好啊!看起来帅极了!
福克:你戴吧!
海伦:相信我!
福克:还是你自己戴吧!
海伦:好吧!那边还有几顶……
21/3031一3081.内景,白天,防空洞内(7分14秒)
通过防空洞上的一个小洞向下看去,一些群众演员正在防空洞内为下一个镜头做准备。福克与海伦在四周堆放的道具和服装中交谈。
福克:海伦,看这边,我们有了,要找一顶适合我脸的,一定得适合我的脸。戴这顶……噢,我的耶稣!
海伦:你想戴什么样的?这顶怎么样?
福克:我希望看上去象德国人,象个平民百姓。
福克站在一面镜子前试着一顶又一顶帽子,基本上看一眼就扔一顶,卡西尔满意地看着他,然后面带微笑离开了。
福克:我想看起来跟大家一样。
海伦:戴上这顶你可象胡弗瑞·波加特了,试试这顶。
福克:好吧!现在怎么样?唉,天哪!
海伦:这顶。
福克:这是唱歌剧用的。
海伦:你看上去象耶维斯·拉比!试试那顶。
福克:我试,这顶,看上去我在第四十二大街上……
海伦:来这边。
福克:象一个书商,你知道什么是书商吗?这儿的帽子怎么了?来吧,再找找!
海伦:这顶可以吧!
福克:老天爷,海伦!让我从这儿找一顶合适的帽子吧!行吗?我是在化装,你看,我的确不想让人注意我!
天使卡西尔被这两位着了魔似地找帽子的人吸引住了,福克仍在试帽。
海伦:这顶怎么样?
福克:你知道,看上去太滑稽了。没有一顶能配我的衣服,它们看上去都象是匪徒戴的。
卡西尔兴致勃勃地看着,女服装师海伦紧张地找帽子,她已精疲力尽。
海伦:那边没有歹徒的帽子。
福克:这顶?我要结婚了!
海伦:试试那顶。
福克:这是在伦敦赛马时戴的。
海伦:那顶不错!
福克:看起来不错!
此时天使达米尔也很感兴趣地从上往下着。
福克:我想就这顶还可以。
海伦:对!太棒了!你就象孩子的爷爷!
福克:好吧!是的,(用中国人语气)查理·陈,我的第一个儿子,不要太聪明了……好好,很不错吧?
海伦:好极了!
福克:它会很好的(给她一个吻),你干得不错,谢谢!
海伦:我非常高兴,噢,奥列维,那件大衣太糟了!
福克满意地照着镜子。卡西尔微笑着把手放在福克肩上,然后边看边离开了。旁边的人正在准备一场打斗戏。福克走过演员们身边,忽又站住,疑惑地抬头向上看看,似乎察觉到上面的天使。
福克(心声):哥伦布竟然没有帽子,这是道具的一大缺陷。雨衣呢?洗了还是烧了。那是什么?什么?怎么走神了,今天晚上我要独自进餐。德国人全做油面糊吗?会做德国菜吗?也许他们会做油面糊、西红柿汤、糠面汤。
福克走开了。达米尔吃惊地看着他。那个臂上戴六星章的演员心里在嘀咕着。
演员(心声):这永远也不会改变(英语)。什么也不会改变的(德语),什么也改变不了(希伯莱语)。
一个道具师正在给一个年轻妇女路臂上缝犹太教六星章。此时画外响起一个身穿党卫军制服的年轻人的心声。
年轻人(心声):臂章是最好的镜子。兄弟们干得都不错,从中他们领悟出不少道理。
一群穿着40年代服装的演员们无所事事地抽着烟。
年轻女人:能借个火吗?
军官:有打火机,但打不出火来。
一位扮演犹太人的老人坐在那儿沉思。他身后是一个穿军官制服、不耐烦的年轻人。
老人(心声):外面是光明的世界,对于我来讲最缺少的是……孩子。
军官(心声):这些人还要多久才能明白?
姑娘(心声):钱能给人带来运气,人该怎样活呢?
镜头慢慢摇过散坐在周围等候拍戏的演员。一个男人在看报,两个“希特勒少年”和一个军官站在一起,一个穿德国女青年会制服的姑娘在取暖,几个“废墟妇女”在一张桌旁坐着,中间是刚才出现的那个老头,胳膊上戴着六星章,穿着大衣坐在那里。天使达米尔又出现了,他挨着一位老妇人坐在长椅上,随着镜头的摇移,画外音是几个不同人的心声。
看报男人(心声):达勒姆村是个花招,就象那个戴金盔的人。你们根本就不是当地人,你是个逃犯,你也是,你身上还湿呢,从东边湖里游过来时你牙还在打颤呢……
取暖姑娘(心声):一大早我就坐在这儿了,真冷,没意思……
老人(心声):吹在脸上的风,第一场雪后的空气,下水道里流出来的水,剧院里漂亮的陌生人……
老人在追忆,挨着他的纳粹分子怀着恶意盯着他对面的女人。
纳粹分子(心声):的确是真的,或者看起来是真的,可以当成是真的,有那么一些人……把集中营里的狗食全吃了。
老人(心声):走在田间小路上,果园,然后,什么时候太阳能照在背上就暖和了……
纳粹分子(心声):用不着再跟你们废话了……
达米尔悄悄倾听着纳粹分子的心声,之后目光又转向身边的老妇。
老妇(心声):康斯坦特,那个法国人,我是在街上认识他的,他说过,柏林不存在了。
老妇闭上眼,画面叠化成美国人1945年拍的彩色纪录片,镜头从一些清除废墟的妇女身边摇过。
老妇(心声):一半房子没了,有些还没倒。哎!还能维持多久?我看见前面这个女人了,她那时……
纪录片画面,也是由同一个美国人拍的。一个女人站在卧室里,一面墙已倒塌,不过可以看见里面有一张铺着巨大红色鸭绒被的床。
老妇(心声):站在废墟中,摇晃着床,那是什么时候啊?1945年的五六月间。
福克走进来,坐在老妇身旁并问了一句。
福克:打扰您吗?
陷入沉思的达米尔吓了一跳,睁开眼向前看去。
老妇:早上好,中尉!
老妇从白日梦中醒来,转向福克。
福克:给您画张像,只要二分钟,很快!
老妇(笑):可以,请吧!
达米尔看着福克的速写本,福克开始画老妇。
福克(心声):我真奇怪她是否是犹太人?这张脸多么善良可爱啊!
老妇被福克吸引住了。
老妇(心声):他能画好?好象能。是的,好象能。
感到很冷的姑娘入画,好奇地着着福克。
福克(心声):有意思,完全是一个戏剧性的鼻孔!这些人真特别,是特殊的人!真有耐心,摆好姿式让我画。
老妇(心声):真想看看他画得如何?或许他会送给我这张画的。
福克全神贯注地画画,他看看自己的画,又看着那个女人。小姑娘注意着福克的每一笔画。达米尔的脸从姑娘身上移到老妇身上,然后又去看画。老妇好奇地看了一眼画,禁不住笑了。
老妇:噢,太好了,多好的画呀!
福克开始还比较严肃,后来略带讽意地在比较他的模特和作品。
福克(心声):黄色的星意味着死亡,他们为什么选择黄色?向日葵,梵高是自杀的,这幅画很糟糕,不会有人看的。
达米尔严肃地看着福克,不管怎样,福克总让他感到不舒服。
福克(心声):有一天你会画张好画的,我希望这样,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摄制组在拍片,摄影机从高处摇过,防空洞地面上两个替身演员正在打斗,他们渐渐靠近穿过防空洞数层的炸药导火线。
导演助理(甲):替身演员开始拍动作镜头。
导演助理(乙):开始吧!小伙子们,现在看你们拼搏了!
摄影师准备开拍,导演、导演乙突然喊停。
导演:停下来!他们好象在跳华尔兹,不是在打斗!看起来象设计好的舞蹈。
镜头转向一个道具员,他在叫人挂一面旗。
道具员:要挂正了!不行,等等,我自己来吧!
福克利用休息时间走过来与导演谈话。
福克:杰瑞,还有一个采访,是柏林电视台的。
导演:彼特,你还有点时间,拍完这个镜头我要给你拍个特写。现在你可以休息一会儿……
福克:好吧。(然后对记者)好了,我就来,让我们开始吧,这不错。
福克领着电视台记者走开了,在一个墙缺口前他又停了下来,似乎感觉到了天使的目光。
福克(心声):那是什么?那是什么?彼特?
天使卡西尔认真观察福克,福克迟疑了一下,然后走开了。达米尔从一边出现,示意卡西尔也一起离开。
福克(心声):“生活?如果我未曾拥有过它,我就会失去它。”将军对妓女这么说,妓女对将军也是这么说的。
卡西尔没有理解朋友达米尔的意思,无声地问了一句“什么?”达米尔:“过来,我让你看别的东西。”达米尔手抚卡西尔肩一起离去。防空洞里仍在拍电影。
22/3082一3124.内景,白天,马戏团帐蓬内(5分14秒)
马戏蓬内正在准备给孩子们表演马戏。一个土耳其小姑娘在等着,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左顾右盼。天使卡西尔和达米尔坐在孩子们中间,达米尔坐在一条长凳上,卡西尔靠在木柱上,他们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达米尔看了卡西尔一眼,舞台上响起马戏音乐,马戏团演员们在音乐伴奏下依次上台:奥托扮成吹萨克斯管乐的狮子走在前面,劳依扮成吹中音萨克斯管的猴子,后边是扮成鸡的克里斯多夫,扮成米老鼠的叶丽娜和扮成山羊的弗兰奇,然后是小丑阿尔西拉着手风琴;扮成世界最强女人“塔玛拉”的苏姗娜,拉斯茨洛扮成牛仔跟在后边,怀里抱着“小猫”的玛丽欧,奇柯扮成小老鼠最后一个出场。一队小动物吹吹打打绕场行走。达米尔开心大笑着,他身旁的小姑娘激动地朝达米尔方向说话,似乎已看见天使在身边。演出开始了,拉斯茨洛象个巨人把玛丽欧举起来,山羊弗兰奇在一只木桶上做平衡动作,世界女强人则在显示力量……天使卡西尔不欣赏这种热闹,达米尔却看得津津有味。一个小男孩刚进来,穿过了卡西尔站的地方,好象那本来没人似的。达米尔聚精会神地看着,似乎忘了自己的朋友。画外又响起他的心声。
达米尔(人世颂):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狼吞虎咽嚼着菠菜、碗豆、
牛奶饭和蒸熟的卷心菜。
现在他们什么都吃
已不是为了充饥。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偶尔会在陌生人床上醒来,
但现在这己是常事,
那时觉得很多人不错,
现在却只能靠碰运气。
那时心里还有一个幸福天堂,
现在心里的天堂只能去幻想。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做什么都兴致勃勃,
可现在却只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卡西尔仍在观看,达米尔满意地看了看卡西尔,又转向舞台。女强人用一只手举起了杠铃,光线??
《柏林苍穹下》摄于1987年,距离柏林墙的倒塌还有两年的时间。同年6月,里根总统在演说中高呼:“戈尔巴乔夫,敞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推倒这面墙!” 围墙,无人区,岗哨和卫兵,让这座已经在战火中满目疮痍的城市愈发分裂,直到今天,这道矗立了30年之久的伤疤仍然无法彻底弥合。在墙的包围之下,西柏林则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战前所有的文化中心和工厂都在东柏林,社会主义政府还时常谋划着进攻占领西柏林的路线。西柏林像海里漂浮着的一座墓园,里面的人们理所当然地醉生梦死,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所有被东柏林视为异端的文化都在这里蓬勃地生长起来,西柏林成为了电子乐、哥特和同性恋的天堂,许多著名乐队和歌手都曾在80年代入驻柏林。在《柏林苍穹下》中,堕入凡间的天使丹密尔与女主也去参加了Nick Cave的现场。丹密尔所看到的演唱会海报破破烂烂地贴在桥下的墙壁上,演出时间手写在一张白纸上,潦草地贴在海报底端。
《柏林苍穹下》的导演维姆 · 文德斯在电影里建构了一个异于俗常的天使设定。片中的两个天使并非人们习惯中会脑补的可爱的孩子或者温柔的年轻女子形象,而是两个身形高大、神情冷峻的中年男性,他们总是身穿一件垫肩的长风衣,头发一丝不苟地用发蜡固定在脑后,他们能看到所有人、听到所有人的心声,然而却不能被看到,也不能改变任何事,只能置身事外,对人间百态冷眼旁观。孤独的小孩把磁铁吊进下水道里想要拿到两马克,濒死的中年人在车祸现场喃喃自语,赚不够钱的妓女在马路边绝望垂泪,自杀的年轻人神情淡漠地跳下高楼。在这两个被困守柏林的天使里,丹密尔厌倦了这样没有色彩和感觉的“永恒”,选择堕入凡间,像每个凡人一样去感受万事万物,戴上他们的帽子,打扮成他们的样子,在冷的时候搓搓手,喝一杯咖啡,爱一个人。卡西尔则继续坐在记功柱的胜利女神肩膀上,以上帝视角俯瞰众生。影片结尾处,丹密尔提笔写下,“我了解了一个天使所不能了解的”。这座城市像一个荒凉的梦境,尽管破败不堪,满目疮痍,却又充满了难言的感召力。年轻人们到这里来寻找自我,艺术家们到这里来追逐梦想,低廉的房租和无限的可能,贫瘠的生活与未知的邂逅,每个人都在个梦境中奋力活着或者死去,声嘶力竭,毙而后已。
影片中曾多次出现柏林的众多标志性建筑。波茨坦广场或许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场所之一。这个八边形的小广场在历史上曾经是柏林的门户,欧洲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然而却在二战中被彻底摧毁,并在冷战期间被柏林墙一分为二。影片中的老人便是坐在荣光不复、百废待兴的波茨坦广场中间追忆着过往。片中与波茨坦广场同样象征着皇城令人唏嘘的劫难的还有威廉一世教堂和记功柱。影片一开始,天使便是站在被炸毁的威廉一世教堂的缺口里,无言地望着大地。这个曾经象征着普鲁士王国之强大的教堂,终究也在战火中变成了残垣断壁;卡西尔则常常坐在记功柱金色的胜利女神的肩膀上,尽管女神挥着金色的翅膀,但记功柱脚下借以纪念19世纪三次大战胜利的浮雕和炮筒却在战后被战胜国要求覆盖了起来,直到80年代才恢复。
柏林的国家图书馆,奔驰总部以及马戏团和废弃工厂改造成的地下tech club,则象征着西柏林战后建设中的一些现象。Hans Schauroun的图书馆,与爱乐音乐厅以及密斯的国家美术馆一样,同属于战后西德政府为确立新的文化中心所作出的努力。两个天使曾不止一次出现在这个图书馆里,观察和倾听各种各样的人们。奔驰总部则成为了新的观光地点,人们到这里来感受新柏林的现代气息,然而对生活无望的年轻人却从那个巨大的、旋转的奔驰标志旁边一跃而下。马戏团,小型现场和电子乐club,则成为了这个“一切方向都是朝东”的世界尽头里的幻象,人们为惊奇而鼓掌,在迷醉的大麻味和电子乐里木偶般地摇摆着身体,然而什么都不能改变他们脸上的迷茫与麻木,这是一个没有结构、没有戒律、仿佛无限自由却又无法找到意义的地方。
影片上映之后两年,柏林墙终于被推倒,东西柏林再次合一。西柏林的朋克与电子乐文化迅速蔓延到了东德,为严格地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奇。大量废弃的东德工厂成为了艺术家们争相占领的地盘,曾经作为工业区的Prenzlauer Berg和Friedrichstain也在短时间内走上了类似Kreuzberg的道路。直到今天,柏林仍然以它高度的艺术包容性接纳着世界上一切想要在这里放飞自我的人们。它仍然是欧洲土地上的一座孤岛,德国不会有第二个柏林,欧洲不会有第二个柏林,世界不会有第二个柏林,因为它的历史独一无二,它的复杂无人能及。
“如果有什么地方,是上帝用来惩罚天使的,那就一定是柏林。”
它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是一切迷途的路。但它值得天使放弃永生,堕入凡尘,只为品尝它的一点一滴。它是隐秘的、不可言说的,亲密的,就像那个马戏团的姑娘,只有你知道它对你的意义,与一切旁人无关。
最后字幕致敬小津安二郎、特吕弗、塔可夫斯基,称他们为降落凡间的天使,让故事又变成另一重意义了。艺术家就是孤独理性和热闹人世之间的摆渡者。
真正的大闷片。文艺青年装逼片。
本来以为2018年将终结于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结果横空出来一个柏林苍穹下…结尾致敬小津特吕弗和塔可夫斯基真的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这部片子是一部“传记片”啊!对德国人的状态进行群像式描摹,单是声音的创造性运用就足以让每个人立体起来。成人之所以没法意识到天使的存在,大概是因为自我太盛吧
像哲学,又像诗歌,电影画面质感无可挑剔。
亲爱的文德斯,这个人世不需要也不值得你来关怀和悲悯。不过后半段终于还俗了,还不错。但是你就别一开始有那么高的立意。喜欢酒吧里那首歌,超赞!
#HKIFF# 当孩子还是孩子。散文诗般的电影,黑白/彩色与精神/感知的两分法彼此融合的地方最奇妙,也就是说,感觉到看不见的东西,一如电影。
柏林墙边的忧郁,弥漫在灰蒙蒙的手风琴里;战后发泄的疯狂,释放在歌厅金属的啸叫中。被围观男人满身汽油的愤怒,马戏团杂技女放弃梦想的落寞,自杀男人下坠前的绝望,落单男孩墙角边的哀愁,天使游走在人间,听取了太多心事。不如化作人类,分得清颜色,感受到重量,用不朽换取短暂,用才华推动文明。
天使听完摇滚乐也想当人(我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我真的哭了有将近半小时,这部德国电影几乎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哲学和审美观念的极限。我的泪点忽高忽低但最多也只会鼻子一酸而已,从未有过一部电影像这样让自己的“理性”完全失控,就像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真正见到了上帝那般这是一封神性和人性同时献给对方的无字情书。天使意识流般地聆听每个人内心的细腻,同时也观察着宏观的一切——战争,爱情,岁月变迁......在震撼的远景俯瞰镜头运动和夹杂着宗教般人声的无调性弦乐的背后,我看到的“永恒”与“毁灭”“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总是满脑子奇怪问题: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为什么我在“这”而不是在“那”?时间的起点在哪?宇宙的尽头又在哪?是否阳光下的勃勃生机不过是幻景?”
本片荣获1987年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8.4/10)文德斯公路片的另一种呈现——关于心灵的旅程。天使视角下的普众独白,群像式的人群组成柏林的历史、现在、人文与情绪,黑白影像中的彩色交织,每一个孩童都是诗人,拯救孤独灵魂的只有爱,致敬小津、特吕弗和塔可夫斯基。昆德拉语:人的存在及真意何在,要到离题万里的枝节中去寻找。
【B+】浪漫的不行,将人的心理活动艺术化的跟诗一样,其实人未必有那么多的独白,就好比我,大部分时间,我的脑袋都是空的(发呆……)
又一部必须进影院看才会有感觉的电影。。用碟看是闷片,而投到大银幕上就全然是扣人心弦的诗作了啊,2个多小时丝毫不嫌长--诚然,要是眼角那些细纹都无法看清,那么其间的心动、暗涌跟哲学思考又要从哪里寻找着落呢?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他总爱问,为什么我只是我,而不是你?人的一生从何开始?宇宙在何处终结?阳光下的生命,是否只是一场梦幻?
翻了翻2019年的映后交流笔记,文德斯说:凡人的世界是彩色的,天使眼中的世界只有黑白,因为天使是超验的存在,他们只需看到本质和精髓,这些本质恰与颜色味道无关。天使眼中的黑白是丰富的黑白(影片色调是用祖母的尼龙袜作滤镜拍的)。他还说,“天使的存在让人欣慰,让我们觉得心声有人倾听。”文德斯是如此热爱天使,以致十年后又到好莱坞写了一部《天使之城》,甚至他所有签名都习惯性添扇小翅膀。(20190521资料馆文德斯影展)
即使在间隔那么久以后,我们还能回忆起众多场景和细节,图书馆、马戏团、演出现场,每个场景的大致长度,画面上的粗大颗粒都显示了时光的默默。这是一个时代片,永远没有办法再复制的经验,那些喃喃自语,即使在日后其他影片里也多次运用,但永远没有办法取代当时的激动。
哀婉伤怀与生命激情兼具的诗性电影。1.悲悯寂寞的天使与孤独疲惫的凡人,伤痕累累的柏林。2.黑白天使视角,运动长镜头流畅灵动,一如肆意穿梭的神之意识。3.兀立于时间之河的歪脖老树,似[雾中风景][女性瘾者]。4.Peter Handke的童年之诗与Nick Cave的摇滚。5.品一杯咖啡,看饱满之色,坠入爱河。(9.5/10)
4K绝赞修复版。文德斯巧妙把玩摄影机的视角,一张张面孔和一串串的独白,当我们都泡在图书馆里渴望全能的智慧,天使默默守护并也渴望成为人,到了最后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感觉,可谓美好,那些最好的电影总是在做同一件事——返老还童,回归纯真。
天使倚在世人的肩,或脸贴脸,或只是经过轻轻搭一下手掌,那一刻全世界的温柔都被赋予,纯洁如孩童神圣如上帝。他走进人间。他精通所有语言,掌握无尽宇宙奥秘,却又同初生婴儿努力辨识这世界。他用天使的铠甲换一件斑斓外套,他触到爱人身体的温度,数万年来混沌的世界逐渐清晰,他第一次做了彩色的梦
在一切存在当中,我找到了真真切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