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施佩特的作品里往往聚焦在那些拒绝融入主流社会的女性角色,要么是迷茫的年轻人,要么是不负责任的未婚妈妈,要么是离家出走的叛逆女孩,她们的行为总是让人出乎意料,这部《女儿们》也不例外。导演一直对女孩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离家出走的女孩与其母亲的关系特别感兴趣。这部影片就是透过角色的彼此对抗、依赖和认同来细致探讨这种母女冲突的关系,而这个话题又是导演前一部作品《麦当娜》的延续和发展。 这部影片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这种关系,采用了一个“替换”的故事来挖掘关系的实质。故事讲述一位老师前往柏林确认一具女尸的身份,当她发现不是自己女儿后,忧心地留在柏林继续寻找离家出走的女儿。之后偶遇一个街头流浪女,因为她与失踪女儿的年龄相仿,于是两人逐渐建立起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这个流浪女和失踪女儿有何关系呢?
如果熟悉“柏林学派”作品的影迷,一定会觉得这个故事与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徳的《柏林游魂》极为相似,也是讲述忧心的母亲在柏林寻找失踪女儿而偶然遇上与女儿相似的人物。在施佩特的独特叙事和镜头下,这个故事流露出悬疑和奇幻色彩,但实则仍然是她擅长的现实主义题材,遵循着一如既往的冷淡风格,在全片零配乐之下,不动声色地刻画出两个真实生动的人物:母亲和女儿,但两人并不是血缘关系上的母女。这种错位/替换的人物关系使角色从彼此身上获得一种短暂的幻像,作为临时互相安慰和依赖的对象,也留给观众广阔的空间去理解家长与子女之间永恒冲突的症结。 这对于成长在国内的80后一代人来说,相信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个故事里,也许是知识分子母亲对女儿太过严格,总想让她按照自己的模式学习和生活,导致她离家出走。而在女儿这边,也许她离家出走并非因为对母亲的怨恨,或者有更复杂的原因。导演故意没在叙事中交待出答案,而是让这两个人物在互相探索之中各自领悟出道理,这种隐藏叙事关键的手法沿用了前一部作品《麦当娜》,可算是她自成一格的作者标签。
除此之外,叙事结构也暗藏玄机,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故事嵌入彼此的脉络,不论是母亲在努力寻找失踪的女儿,还是流浪女用路上碰瓷的方式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其核心都是寻觅另一种能实现自我责任和价值的目标。令人吃惊的是结尾仿佛又回到了开头:一具不知名的女尸。这种环形结构似乎指向了当代女性身处的困境,这是导演在前几部作品里致力探讨的主题,从《时日》里的反叛女孩,到《麦当娜》里的未婚妈妈,她们都有可能成为《女儿们》里的街头流浪者。由此,影片巧妙地触及边缘人群的问题,令叙事突破了母女情感冲突的层面,提升了现实关注的程度,尽管这一点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来。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无人知晓单元的《女儿们》,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大钊
女儿失踪,却被另一位和女儿同龄的女孩闯入生活,相似的剧本屡见不鲜,但这部电影依靠出色的镜头语言成功塑造一位感伤激动,绝望麻木的母亲形象,甚至可以延伸为中产焦虑的形象,不需要依赖伯格曼式的面孔凝视就做到了相同程度的情绪共情,学院派也是有点东西的。
Michel_le
流落街头的女孩,反叛者与边缘者,失去女儿的母亲,互相在对方身上的投射,从相遇到女孩的结局,是女儿们遇到的共同社会性问题
折射入网
电影注视着所有的母亲和女儿。
松野空松
除了人都很好
神盾局仔龙
当女孩遇上别人的母亲,母亲遇上别人的女儿,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缺失亲情的相互救赎。
#FIFF26#第6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FIFF26#导演的意思其实很明了,Ines这个人物更像是一个容器,她承载着的不仅及时自己的灵魂,更是Lydia的,甚至可能是Agnes年轻时候的。她们都是那种唯有通过伤害自己才能寻得存在感的女性,在不停的病痛与折磨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这也是男性角色缺失后面临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本片选择的手法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将几个角色都描绘得人不人鬼不鬼,外加上无聊空洞的剧情与过于本色的背景描绘,让观众在同情之前反倒先有了憎恶,人道主义力度远低于后作《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
非常刻意的表演 等于说是一半的完成度都没达到
3.4/5
85/100 #FIFF26# 实体丢失,然后在另一个实体上获得一些短暂的亲密又可疑的幻影,并散射出由许多人组成的城市群体的困境:德国性的、一代人的。
女鹅离家出走,妈妈四处寻找不见,却路遇一个流浪女生,这似母女非母女的俩人开始了彼此发现对方的探求。
不太值得看…?也没看懂。母亲寻女,遇到另一个女孩,互相当成自己的母亲/女儿,最后母亲决定放过自己。关于母亲内心的电影。从这个角度来看,很普通,不觉得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很多细节试图让影片的内部看起来更有讲头,比如念诗那段的声画错位,透过车窗看到的背包女孩。这些都挺好的。
厉害!去除掉意象 现实叙事又高于现实 消失在芸芸众生中
分类看柏林学派导演,佩措尔德、柯雷乃至夏娜莱克作品往往是单层级的,情境的复杂度基本来自于电影时间线所呈现的元素(剧情、运动)。施佩特和阿德站在了另一高度,也即情境内部自有双层级。《女儿们》有一个完整的现实主义叙事架构,并且除了唯一具体的梦境(累赘)外,不再借用任何表面的超现实元素,只通过现实的行动与交流同步完成另一个叙事体系的建造。相当于转世的公主在废墟公园中讲述过去的辉煌,一体两面,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想象。
这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相遇,她看向她望向的是过去的母亲,而她看向是未来的女儿。这种探索充满了不可知,也充满了无力。隔着飞速行驶的车窗,对着原野上跋涉的女孩的一瞥,真是惊艳。
4+
透过两个角色的彼此对抗、依赖和认同来细致探讨母女冲突的实质,但两人并不是血缘关系上的母女。这种错位/替换的人物关系使角色从彼此身上获得一种短暂的幻像,作为临时互相安慰和依赖的对象。叙事的环形结构似乎指向了当代女性的困境,从《时日》里的反叛女孩,到《麦当娜》里的未婚妈妈,她们都有可能成为《女儿们》里的街头流浪者。
柏林预习。2014柏林论坛。相当厉害,也很适合做柏林学派入门的片子……对(存在主义式的)非理性、(打破“正确”社会习俗的)社会边缘人的探讨,混合了亲子关系里面的控制与规训,又拍得很像一个寓言(居然想起欧容的[沙之下])。柏林的城市漫游(居然看到了几次去柏林都住过的那家酒店旁边的地铁站!),阴天,雨,夜晚,各种城市动物与流浪者,地铁,当然最神奇的时刻莫过于Agnes在去往法兰克福的火车上睡着的时候,窗外田野里独自行走的那个女孩(从火车车窗内拍到的,可以跟[春天情书]那场著名火车内外见面戏一比)。冷峻而不做作,甚至有些冷酷了(Corinna Kirchhoff演技也好棒)。这片早就应该主竞赛了,查了一下那年入围的德国片还有同样今年入围主竞赛的Dominik Graf的Beloved Sisters……当年选片也太保守了……
死去的《女儿们》以「母亲」的身份剖析自己「被杀」的原因。作者已知「元凶」是谁,然而却没有「证据」提出指控,更不能将其逮捕,因为制造恐怖氛围的他们正在为她提供服务。作者得出这样无解的结论或许是因为混淆了性别权力和阶级权力——你不知道她是以女性身份在为自己争取权益,还是以母亲身份在为弱势群体谋求福利。事实上,在眼下的权力结构里,身为受害者的女主也在「难民危机」中扮演「加害者」角色。影片的核心矛盾在于,一方面流窜作案的「陌生人」留下了肉眼可见的污渍,一方面狡猾的「狐狸」又是有权鉴定、修复,甚至销毁罪证的专家。二者何以同构本身是个谜团,我们姑且将其视为导演想要「一石二鸟」的美好愿景。按此逻辑,影片最终一定走向动物本能与文明规训之间的冲突和调节,而这很大程度就是《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得以存在的原因。
游览柏林,过大的提示音与起雾的挡风玻璃,声音与视线都受阻,整部电影像是多线路轨间中的一次短暂合轨。很反常,相互认知的建立并非来自于对白,两人的对话近乎一种平行独白,反而倚赖主动进攻的窃取。但最终叙事版本又并不重要,仅是一段合轨而已。
被击溃,被唤醒,视线停滞驻留的每一处怎么可以那么迷人?不被声张的失声痛哭,像不可见的列车在背后呼啸而过:阴森、危险、吸引,窗外镜头锐利如子弹穿透而过,短暂的运动局部赋予的万种可能在空间的牵引速度中收束。善于操纵直/幻觉的作者,远胜于达内现实主义的至臻视点,紧密亦松弛,难以辩驳、难以剖解,如此天然的指向究竟是怎么创作的?在多种介质中游走:雨天车窗、人群电台,我究竟触碰到了柏林的哪一面?历史或诗篇?柏林学派自诞生之初就已习得了城市空间的构造,柔化了观点内容僵硬的肢体。这是属于施佩特的「她人之女」和「母亲」,不稳定动荡和自我牺牲的迷恋,归化融入情景日常之中。献给未来的形态,建筑于现代之上的崭新,它直指人类存在(呈现)的意义,使我始终坚信——最好的电影是让你忽略电影的存在,并使你逐渐忘记观看的过程。
很吃这一种叙事风格。
柏林学派叙事风格 有点意思~一位母亲寻找自己失踪的女儿 其中遇见另一个女孩的互文带来的反思 成熟 有趣 车里的对话还蛮有戏剧张力的
半路捡了个假女儿,非常熟悉的故事,母女关系的投射和冲突都超级自然
卧槽,真枪实干
女主角所寻找的走失女儿,与她寻找女儿过程中不期而遇的流浪女,形成一种镜象。她的女儿并未出场,但从流浪女身上可看出她女儿的影子,亦预示她女儿的未来。她与流浪女的关系,亦是她与女儿关系的翻版,而从女儿的镜像中,她又竭力想修正与女儿的关系。故事很写实,气氛也焦灼,对话不多,最后的结局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