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用之用 ————写在《博士热爱的算式》之后
庄子《逍遥游》中,围绕大瓠和大樗进行了一段有用无用之辨。而在古希腊时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功能的实现”被视作是美德的象征,而在此,功能已经不是所谓的“有用”层面,却是包罗万象,触及人性灵魂。
我们不禁要问,现如今,数学有用么?
或许每个人面对这个问题,回答各异,但不外乎是“yes or no”的选择判断。说数学有用,大多是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基,没有数学的发展,现代众多新兴学科将不复存在,因此,作为纯理论性质的基础学科,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有用”于现实实践。而言数学之无用则正好相反,并不认为纯数学对当今社会有其现实意义,如此空洞乏味的学科之所以留存至今,除历史传统的原因外,多半是靠人们的兴趣在支撑。其实,这两派观点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如出一辙,共同分享了同一个价值尺度——有用即对现实实践有益。在这样的衡量标准下,两者的不同之处仅是判断的结论不同,而过程和思维方式则完全一致。
至此,我们不禁又要追问,数学有用么?而又用在何处?
当怀揣着如此的疑惑看这部电影时,我想答案已经慢慢在观影的每个人心中展开。片中的博士对数学的热爱,感动了每个人,这份感动的来源不是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有大,或者他依靠数学取得了多少地位与尊崇,而是来源于他将数字融入生命,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借助数学发现生活的美与爱。比如博士对待赢得的大奖的淡漠和对给根号庆生的强烈热忱,这样的对比正是这一主题的凸显。而这,正是数学“有用”之所在。这份“有用”不是数学对人类整体的现实生活实践有何裨益,不是使个人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甚至不是对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演化和发展有何帮助,而是一种原发自人性深处的慰藉,它不外在于生活本身,而与生活融为一体,参与其成长。试想,再伟大的数学贡献,即便为世人所瞩目,或许也比不上你用一个简单但饱含深情的算式赢得了你所爱的人的真心。即便在数学史上永垂不朽,或许也比不上你用几个简单的推算,点燃了许多孩子的青春梦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博士一样,将数学裹胁在生命里,无法自拔。
而此时此刻,当再去探寻数学的有用无用时,也就惟有老庄的“无用之用”足以一言以蔽之了。
2 ) 无题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 威廉·布莱克
关于失忆
失去记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但是这种现象真实存在。如果浪漫一点思考这个现象的话,失忆就好象在人世间突然喝到了孟婆汤一样,你的人生又归零了,你可以从新开始。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会有那种象真的喝了所谓的孟婆汤一样,完全丧失记忆,变得像婴儿一样单纯无知的情况呢?医疗上也许有吧,不过我看文艺作品里面恐怕就不会采纳这种案例了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伴随着失忆,一个人的性格是否会改变?就像美国电影《全面回忆》里面,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好人,直到最后他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坏人。当然,这个例子举的不恰当,因为主人公并不是失忆,而是被串改了记忆。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
在各种失忆的症状中,最可怕的恐怕就是间歇性失忆了。就是那种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记忆,然后马上记忆就会归零,一切从新开始,就好象每隔一段时间就喝一口孟婆汤一样,实在是可怕之极。可是文艺作品却非常欢迎这种古怪的失忆症,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类的苦难就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次自然也不例外。现在有很多电影作品都是这种症状为背景创作的,比如《记忆碎片》,比如《初恋五十次》,比如这部《博士的爱的方程式》。
关于数学
素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尊,独立。亲和数,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一对,这是独一无二的关系。完全数,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在博士的眼里,数学是如此的神奇美丽,不论你说出哪一个数字,博士都会告诉你,啊,这个数字太高贵了。因为每一个数字,都有他美丽的秘密。你要用心灵去感受,找到它的韵律。
电影里讲到了关于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它只存在于你的心灵中,延伸到永远。还有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还有那个博士的爱的方程式:e(π*i)+1=0 ,把一切纷繁复杂都归于虚无,归于平静。
这就是数学,如此瑰丽的东西,它不是人类发明的,在有人类以前,它就存在了,就像诗。斯卡采尔说:“诗人没有创造出诗,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很久以来它就在那里,诗人只是将它发现。”
关于爱
失去的记忆就像一个枷锁,记忆的主人总是在不断痛苦的寻找,而对于间歇性失忆的人来讲,这痛苦是在不断的叠加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就好象熊手里的玉米,最终发现只剩下一支。博士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然后他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现状,依赖于别在衣服上的几张字条。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必须要有耐心,以及爱心。你要不断的重新介绍自己,你要忍耐他重复讲过很多次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清楚你所付出的情感都是徒劳的,很快他就会忘记这一切,你必须重新来过。有一个描写爱情的过程的句子,叫做“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尽管这个句子已经烂俗到让人观之欲呕的地步,但是却清楚的说明情感是一个叠加的过程这样的道理(所谓的一见钟情,起作用的不是情感,是欲望)。而当你知道你的情感无法叠加的时候,你就患上了间歇性情感失去症。和失去记忆的人不同,失去情感的人可以选择放弃这段情感,而恰恰由于有了选择,那些选择继续无怨无悔的付出感情的人,就越发的令人敬佩,他们付出的感情就越发的弥足珍贵。总有人说,最伟大的爱是那种只是付出而不所求回报的爱。那么现在考验的时刻到了,面对就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对象,你要有“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的决心。可能你要初恋五十次,可能你要相识二十年。
好象说得有些骇人了,实际上这样一个奇怪的情感对象会让人执着的或爱恋或景仰,必然有他的价值之所在。或许,他象素数一样独立,自尊;或许,他象亲和数一样亲切,不可替代;又或许他象完全数一样完美无暇,谁知道呢?就象电影里面的台词一样:“他爱的对象可能有点怪,但爱本身并不奇怪。”
3 ) 有爱数220与248
当内心想要寻求一份平静时,总想看看日本的电影。在《博士的爱情方程式》中,围绕四个人物展开,生活的细腻,人性的复杂温柔,孩子的天真,涂写在缓缓拉开的电影画卷中。
一位因车祸导致只有80分钟记忆的中年数学家,同时一起出车祸的嫂子(名为嫂子,实为爱人)留下了拄拐的后遗症。嫂嫂请来了杏子照顾博士,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十岁的儿子根号(博士取得名字)。
杏子的温柔包容,让博士的生活变得温馨,祥和。妈妈初次来到博士家里的时候,
博士这么问她:“你穿多少码的鞋子?”
妈妈回答:“24号。”
“啊,24,24是4的阶乘,多么尊贵的数字。”每天的清晨,若人生初见,循环往复。点点滴滴,透露的是丝丝缕缕的善良。
在博士知道杏子有个十岁的儿子在每晚8点之前独自在家等候母亲时,博士感到阵阵不安与愧疚。于是,请根号来自家共同进晚餐,并慎重的把这件事记在了西装外套上的标签了,“别小看我,以为我明天就会忘了,这些我都不会忘记,如果你违背我们的诺言,我不会原谅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博士不仅睿智,热爱数字,内心也很柔软,大方。
根号的加入,生活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博士教他写数学作业,学会任何困难的境地都学会寻找乐趣;一起分享自己支持的棒球队……根号和妈妈、朋友都约好:即使博士教过我们很多事,我们也不能说‘你已经教过我们了’。孩子的世界总是那么纯洁,细微之处,总是那么容易击中心灵。根号也许从博士身上感受到了父亲的味道,三人其乐融融。
窗外的嫂子静静地看着这些,内心波澜起伏,嫉妒的心理让她赶走了杏子。那和谐的家庭氛围本来属于她的,假如她有勇气生下那个孩子……终究,她还是善良的,杏子回来了,她释尽前嫌,打开心结,一起生活。生活处处不易,温柔待人,岁月才是既是良药,也是苦汁,取决于你自己。
质数:除了1和自己本身,没有别的约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然简单,独立自尊,高贵不屈。
亲和数:自己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对方。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独一无二的关系,是上帝的设计,要彼此相亲相爱!毕达哥拉斯:“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
完全数,自己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自己。表达完美内涵的珍贵数字,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
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真正的直线在哪里呢?只存在于心里。没有起点和终点,是无限延伸的。无形的世界支撑着有形的世界。
i是虚数,-1的平方根,一个谦虚的数字,未曾出现在可见的世界,只存在内心。用短小的手臂撑起一个世界,它代表爱。
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因为根号对每个数字都很包容,能容纳所有人和事。
欧拉公式:e(π*i)+1=0……因为加了一个1,看起来无关系的数字之间,找到了自然的关联,就像找到了一个人,就得到了爱情。而e(π*i)=-1,我的心是e,就像这个方程式,失去了一个人,永远等于-1,我们的新生活永远都丢失了,对于我们,开始步出生命的轨迹,没有人施以援手。
数学独有的浪漫。
4 ) 数字与时光的长短
剧里的妈妈被迫离开了博士家的管家的那份工作之后,在新的工作处拖着台阶:
“1、2、3、4……4的阶乘是24,啊,多么尊贵的数字。”
妈妈初次来到博士家里的时候,
博士这么问她:“你穿多少码的鞋子?”
妈妈回答:“24号。”
“啊,24,24是4的阶乘,多么尊贵的数字。”
然后每天清晨,这样的对话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重复地发生着。
而妈妈和阿根,阿根和朋友们都这样约定着:
即使博士教过我们很多事,我们也不能说“你已经教过我们了。”
而之后,时不时的,会想起博士的话:
“数学规律优美而精确,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用的,
即使找出了所有的质数,也不能改善生活,没人会因此变得富有。
当然,不管有多背离世界,很多数学发现都有实际应用,
质数甚至以作密码的形式卷入了战争,这是丑恶的一面。
但是那不是数学的目的,数学唯一的目的是探知真理,鼓起勇气睁开你的双眼。”
恩,这是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我很喜欢数学,
即使周围的大多数人在听到这句话以后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说:
“啊,真厉害,数学好难啊!”或者“啊,你不觉得数学很无聊很枯燥嘛?”
我依然抱着数学分析和概率论一边苦恼一边满足于各种各样的数字。
重要的是在解开每一道难题之后,对未知事物的恍然大悟,以及心里的满足和莫名的勇气。
你突然发现原来自从世界开始以来就存在的数字,这是逻辑,那是真理,
你突然发现世界很大,即使数学告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却依然有好多的未来在等着自己。
无穷无尽。
当然我们记得的东西往往没有数学家那么深,那么多。
传说金鱼只有7秒的记忆,甚至会对自己刚才有没有吃过东西都非常困惑。
《初恋50次》里同样,由于记忆太短,于是两人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总是在忘记一些东西,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忘记,
我们还同时在记住很多东西,不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印象深刻。
我对此非常的困惑。
后来妈妈最后看着博士的嫂子说:
“即使只有80分钟的记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现在。”
人生可以很长,长到有天连看着当初最爱的人也会觉得腻。
人生也可以很短,短到只有八十分钟,连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都会记不清。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你还是可以创造奇迹。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我依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与你相遇。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也请让我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
你看,80,多美的偶数。
说到底,时光的长短并不重要,
因为在无数的数字组成的时间之河里,
我们遇见了弥足珍贵的人们。
5 ) 我喜欢寺尾聪
正因为看似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数学的秩序才是美丽的。
质数:除了1和自己本身,没有别的约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然简单,独立自尊,高贵不屈。
亲和数:自己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对方。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独一无二的关系,是上帝的设计,要彼此相亲相爱!毕达哥拉斯:“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
完全数,自己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自己。表达完美内涵的珍贵数字,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
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真正的直线在哪里呢?只存在于心里。没有起点和终点,是无限延伸的。不会被物质、自然现象、感情所左右的永恒的真实,是眼睛看不到的。眼睛所看不到的世界,支撑着眼睛所能见的世界,关键的事情要用心来看。
i是虚数,-1的平方根,一个谦虚的数字,未曾出现在可见的世界,只存在内心。用短小的手臂撑起一个世界,它代表爱。
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因为根号对每个数字都很包容,能容纳所有人和事。
欧拉公式:e(π*i)+1=0……因为加了一个1,看起来无关系的数字之间,找到了自然的关联,就像找到了一个人,就得到了爱情。而e(π*i)=-1,我的心是e,就像这个方程式,失去了一个人,永远等于-1,我们的新生活永远都丢失了,对于我们,开始步出生命的轨迹,没有人施以援手。
不过电影没有表达小说里某些细节的东西~~建议读小说~~
6 )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
看了一部非常温馨又治愈的电影,虽然电影里面有些内容很扭曲,但是博士的爱情方程式真的是让人醍醐灌顶,其实生命之中有些陪伴,只要大家相互陪伴在一起,拥有此时此刻,便已然足够。
其实生命之中的很多事情,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Part 01.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用心去看的时候,永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曾经彼此陪伴过,曾经向前走过,曾经拥有过生命之中最美好的过往,我想这便已然足够了。
所以我们三个人曾经相互陪伴过,便是永恒;如果你一心执迷于现世,那么你就少掉了多少多少的永恒呢?
Part 02.
博士其实一直用自己温柔的语气在教导孩子.
每次博士见到孩子的时候,眼眸之中都在发光;他说:“小孩子的人物就是长大,不能因为不爱吃就不吃。”
而且每次教导孩子的时候,他把生活之中的数学抽象出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会问对方“你穿几号鞋子?”
“24号。”
“哇,多纯洁的数字,是4的阶乘。”
“你家的电话几号?”
“576-1455”
“576-1455吗?真了不起,这是一亿以下的质数的个数。”
正是因为博士对于数字的热爱,对于数学的热爱,才带动身边的人也一起热爱数学,一起对于数学异常痴迷着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行进方向,我想这就是前进的道路。
如果自己对于数学对于生活没有热情的话,也无法感染身边的人。
Part 03.
只有真正弄懂数学,发自内心热爱数学的人才能够教好数学.
如果我曾经遇到了这么优秀的老师,想必我也能够以一己之力学好那么复杂的数学课程。
「素数」
数学里面的“素数”又被称为质数,2、3、5、7、11、13、17、19....这些是指在大自然之中除了一和该数自身,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这些质朴的数字,也像各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以言喻的纯净,决不妥协,孤独高傲的数字。
「完全数」
有一天妈妈发现28的所有约数相加还是等于28的时候,开心地告诉博士;博士夸奖了妈妈,而且告诉他这叫做完全数,比如:6=1+2+3;28=1+2+4+7+14等。
真正实现完全的珍贵意义,就像很难找到完全完美的人一样,完全数也很珍贵,目前我们找到的完全数不到30个。
「友爱数」
220=1+2+4+5+10+11+20+22+44+55+110=284
284=1+2+4+71+142=220
这两组数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完全数字,也是老天爷精心设计的美好的友谊关系。
正是因为有了博士,老师才有了“根号”这个别称,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十分自豪;博士说,只要使用根号,就可以给无穷的数字、肉眼看不到的数字一个明确的身份,无论什么数字你都不会讨厌它,根号实在是一个宽大的符号啊。
直到电影结束我才明白了博士的意思,博士想要根号包容所有的数字,然后发现数字的奥秘。
博士的愿望实现了,根号真的觉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数学家怎样表达永恒的爱?博士给出的解答是:欧拉公式e^iπ + 1 = 0 “两个数字,一个循环至尽头的尽头,一个绝不显露真面目、虚无缥缈(i - imaginary number),它们描画出简洁的轨迹,落于地上一点。虽然圆自始至终不露面,π却不期然地从空中飘落到e身边,来和生性腼腆的i握手。它们相互靠近,屏声静气地静静待着,直到一名人类进行了一次加法运算,令世界刹那间毫无征兆地风云变幻——一切归于空无。” 看似浪漫的文科生用一厢情愿的诠释将朴实理性、准确齐备的数学纳入麾下 但本片“万物皆数”的理念不过是让分支学科回归其混沌的起点——哲学 或许每个研究者/教学者都应该有意识发掘学科本体朴素而尊贵、高雅而齐备的魅力
电影大胆将小说的母亲视角改成儿子视角,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回忆故事。主轴忠实原著,却改动和补充了不少细节,让原本碎片化而略显单薄的小说情节更显丰满,尤其是将原著与嫂子隐晦的过去以及与保姆淡淡的暧昧情愫变得明朗化了。原著结尾是博士搬去了疗养院,电影则变成了疑似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幸福画面
还可以了,主要是节奏太慢了...小日本
看过几遍,依然是兴致勃勃,这是一个回忆形式,所以回忆的内容都是美好,真善美。……故事的内核是《初恋50次》,非常有趣,无限循环中,通过数学传达出人生的哲理,是的,数学只是我们人类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深津绘里扮演妈妈,是那么自然,亲和。
这样温情的片子这样感性的人是没办法说服我去热爱数学的啊。小阿根一出场 我觉得他在cos二十多年前的吉冈秀隆,哈哈哈哈。最近完全hc上吉冈了萌点真奇怪。
淡淡的温馨,即便是一直反感数学,看了这部电影都会感受到很多的不同。博士的生命中充满着各种的光亮,即便他只有80分钟的记忆。加古隆的ost还是那么好,愛のテーマ这首曲子在这里用的真的不错
太感人了,好久没看过这么治愈的电影了。体会到了数学的美,宇宙的美,有限对无限的兴叹,还有淡淡的忧伤。博士实在太太太善良了。管家母子也是。
e^iπ+1=0。感觉小时候“讨厌”数学可能是因为没有get到它的趣味的契机,而且遇到的老师都讲得太干巴。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一部美的不能在美的电影,一首关于永恒的诗,不断叠加80分钟的记忆.......
非常好的片子。数学不仅仅是枯燥的计算,也能启迪很多人生智慧。三个复杂的数字,加上1就可以得到0。0是虚无,是平静,是圆满,也是归宿。让一切变为0吧,找到自己心的归宿。
3.5 对数学彻底感性化的呈现,每个数字都成为触摸世界的肉身记忆。人设和情节上做了很多工于设计的内容,但因为视角和情感干净纯粹,中和出了老派的美妙效果。清爽的日式温情于我真是屡试不爽,总能令人短暂相信世界是多么善良,然后被感染、打动。
小说比电影来的更缓更温馨。但电影也不错,聪叔有奇妙的治愈力:)泪点:去看棒球赛,未亡人质问。长野真美。讨厌数学的我也感受到了其奇妙的魅力,专注于什么的人最纯粹有趣。存在过的美好回忆不怕被忘记。
挺特别的 真正的电影总是难得
寺尾聪和笠智众一样,年轻什么样老了还什么样。快四十了看着还像大学生吉冈秀隆到底怎么做到的。
其实是个不错的故事,只是我这种数学不及格的人,看到这各种数学名词和算式…就开始头疼啊…好无奈。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
一节介绍欧拉方程的初中数学课 所有关于数学的电影的通病都是纠结于数字 ,即使如此能戳中观众也不容易PS:如果有这么有魅力的博士当数学老师大家都会爱死数学了吧
我一直不怎么喜欢深津绘里,总觉得她和谁搭戏都不太对劲。而且我也有点怕抱持“别人的过去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自己的现在”想法的人,被这样想法的人围绕和亲密接触是很可怕的事。我厌恶这样的关系。
以诗歌般优美的语言解读数字蕴含的人生哲理,甚至暗合宇宙万物神秘而精准的秩序规律,真正的天才能悠然游走于跨领域,享受纵然自得的心灵自由,能从最简单最朴素的质数中找到美的本质,数学渣如我亦深深被感动;小泉尧史风格一如既往清淡平和,怡然有情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活在迷乱的现象里,从来都有很多人如此向往另一个世界的永恒。在这里,“那里”成了一种向往,一个梦,一首诗,成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