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是我对本部电影内涵的总结,以下内容是想记录的所思所想。
喜欢这部片子的很多细节,女主用的交友软件和国内已知软件“探探”“她说”很像,男女主角都有经历工作上的瓶颈,独居的他们都患了一种叫孤独的病,都在触景生情,寻求灵魂的升华,片子没有只聚焦于他们两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形态,都和主角产生着联系,显得更加开放包容。喜欢的部分1.便利店老板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他对自己的商品非常了解,对每一位客人都一定了解,并能给出有效推荐;2.女主对自己交了那么多男友突生小小的羞耻之心,她的理疗师告诉她,你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个人必须是要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人。有共鸣,无意义的好人请退散;3.还是女主心理理疗师告诉她,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每个自我都是这个人的真实构成,只有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才有能力遇到某人,要对生活有信心,这也是生活的本质。和别人分享无法分享的事,先爱自己多一点,再去爱别人;4.他们虽然只有一墙之隔,甚至能不经意共享一首好听的音乐,却也是经历了追寻提升做好了真正接纳对的一半的准备;5.男主心理理疗师快退休了,他略带伤感地坐在来访者的位置,回顾他们每个人对自己说的话,他的同事(也就是女主的心理理疗师)走过来,坐在了理疗师的位置,给对面的他以抚慰;6.电影快结束两人认识彼此时,他们以近日最好的姿态,相拥共舞,电影前的他们种种的生活细节,都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做出了铺垫,或许以后交流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惊喜,比如男主在女主家发现好久不见的小猫,都给它买过同一种猫粮,发现在同一个心理诊所就诊,有着类似的童年阴影,又都已经走了出来,发现原来那首歌我们都喜欢。还有一个,发现大家都有一些“眉压眼”,哈哈😄,容易憋屈压抑,但是都能解决掉,找到了有效办法,能给彼此有效建议,能好好解决哒。
生活毕竟不是小说,哪来的那么多巧合? 本以为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能让我们更容易地建立人际关系,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反而更加的疏远了。 为了试着走出孤独,雷米在脸书上认识了一个男性朋友。 哪知道见面之后,对方只会自顾自地吹嘘,场面一度让雷米很是尴尬。 米兰妮与前任分手,从此一蹶不振,感觉自己无欲无求,实在空虚了就靠性来麻痹自己。 但很快她就发现,快乐是一时的而已。 在短暂愉快的狂欢过后,她比谁都孤独寂寞。 直到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第一次真正遇见彼此。
男主角看起来还不错,女主角长得不讨厌,巴黎的城市景观也足够浪漫而壮观——这些前提让我坐下来接受了两个小时的针对“大城市综合症”和“心理成长阴影”的免费心理治疗,并且效果明显。
一个觉得自己一直运气不好,活着充满负罪之感;
一个害怕再次的离开和失去,总是习惯讨好别人。
餐厅里,男主对名叫“硬盘”的校友滔滔不绝讲的当年轶事不仅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不安;舞厅外,对屋内人头攒动的舞蹈闪过一秒钟的好奇之后又匆忙逃跑;家庭聚会上,拒绝接受“吃薯条”所象征的表面和谐,却讲出“抑郁症”所代表的内心痛苦,严重地破坏了家人心情和圣诞氛围……这种面对不熟悉、不感兴趣、不想融入的人和事时的内心抗拒和局促不安,确实让我似曾相识——像是参加鸡同鸭讲的陌生人聚会、被迫加入同事间关于育儿和教学的讨论、履行义务一般地回家过年的真实写照。
另一方面,在遭遇妹妹幼年病史的巨大悲怆之后,他一直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无法原谅自己活着,甚至无法原谅同事被裁而自己还“幸存”,一度造成内心恐慌。在心理医生给出“或许是时候,停止这种负罪感了;你绝对有权利活着,你也有权利得到幸福”的建议后,男主勇敢地向一直刻意回避此事的父母喊出了“你们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沉默多么的让人难以承受”。的确,勇敢面对心结是彻底翻篇的前提,就像了解自身问题是解决自身问题的前提一样——虽然了解之后也不一定能解决。
所以,下面几句谨献给小心翼翼的自己:
去触摸、去做事情,不要害怕去靠近事物、靠近人、靠近生活、靠近女(?)孩子;
说话不要刻意抽离,不要远远旁观,喜欢什么就去做;
要对生命有信心,不用凡事都往坏的方面想;
——此为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者说,能让人活得久一点儿的秘诀。
女主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她的演讲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仅作摘记:
“人离开和人去世一样,都留下一些事情要做。
有时候,脆弱也是一种力量。
这初听起来很矛盾,却可以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免疫疗法的目的是激发和强化免疫系统,优势是如果免疫系统摧毁肿瘤,附带损伤就很小;
相比之下,化疗会摧毁一切,危及免疫系统。
如今,我们把癌症视为一种失衡情况而不是一种攻击行为。
任何鲜活的关系都要和外界发生交换;
因此,交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遇见一个人,意味着找到一个对你有意义的人;
但是,对于人际关系来讲,社交网络是一种最糟糕的发明;
社交软件能让你获得当下的快乐,但这却不是你内心所寻找的。”
最后,在欢快的舞曲中,男女主角相识了。两人都笑了,男主笑得尤其好看——话说,平时不喜欢笑的人笑起来是真的很好看。
所以,结论就是——跳舞吧、拥抱生活吧,即使没有心理准备也能一秒爱上一只“它也太可爱了吧”的猫咪,并给它取名叫“鸡块”。
不要拦我,我要养只名叫“鸭腿”的狗。
更喜欢 巴黎寂寞不打烊 的译名,也提醒不要被海报里其他的颜色骗了。因为主色调是两个人头上的帽子。 110分钟的电影,50分钟时两人第一次交集,然后没了。62分钟时两人再度交集,然后又没了。大概类型里归为喜剧是导演看观众被撩起又失望很好笑吧。 所以片名的断句是 寂寞 带重音。 爱情片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架空背景,毕竟丘比特蒙着眼睛,不会去管四行仓库保卫战到底死了多少人,心理医生的办公室是不是手术室蓝。 架空不是真的空,因为全世界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都一样,只需做一点本土化的点缀,别飞进太空,都市男女的代入感立刻爆棚。 毕竟是爱情,世界上最感性的东西。感动的人会哭,冷血的人嗤之以鼻。只有好坏两个极端,没有中间路线。 真的很好,省去了抬杠的可能性。夸或者骂,都是随性。也算圆了电影随性的主题。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剧透警告⚠️
男主雷米和女主梅兰妮住在同一层相邻的两栋楼里,虽然是隔着墙的邻居,但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男生最近一直失眠,工厂的自动化发展替代人工,使得大部分的人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职业。女生则是嗜睡,常常会错过很多重要的事情。
像所有在大城市生活的单身年轻人一样,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孤独。因为睡眠问题,他们在药店咨询时擦身而过;都被杂货店老板营销去他亲戚的舞蹈室;女孩的朋友向她介绍Tinder, 男生也被建议要在Facebook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男孩似乎对新工作遇到的热情开朗的黑人女孩吸引,女孩也陆续见了几个软件上心动的男生…… 所有的故事,自然缓慢,同时情绪铺垫饱满,还夹杂这法国人的一些小笑点,比如把一般的鸡蛋说是bio的鸡蛋卖出去。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他们真正解决生活的孤独,也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关系。电影夹杂着平淡的故事和男女主分别和心理咨询师交谈的过程。最后的高潮,似乎所有的心理咨询都会回到童年的问题。女生本以为是因为一年前男友的离开使得自己不能开展新的关系;到最后聊起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去了美国再婚后一直没有联系,女主反而把父亲的离去都怪在母亲的头上,从而一直和母亲关系不好。男生看似因为职业被自动化取代后找不到新的支点;到后来聊起原来妹妹很早去世,而他一直以为,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会带给周围人不幸。
而心理医生自己的人生呢?在他的退休party上,他一个人默默的离开人群,怅然的望着自己的工作室。谁又来解决他晚年退休生活的孤独呢?
在熙熙嚷嚷的城市,个人会感到孤独,这种感觉我也有过深刻的体会。躺在一个人的小房间,打开窗子,望着天上的云飘来飘去。或者在异国他乡,突然看到黄昏的路灯亮起而感到悲伤。但是这种孤独真的是通过刻意的社交或者参加活动可以解脱的吗?至少电影告诉我们,只有找到那个阻碍你去建立新的关系的关键,解决它,才能真正开始建立关系。
心理咨询结束后,女生终于和母亲打了通电话;而男生鼓起勇气回到家乡,向父母询问妹妹去世的真正的原因。他们都真正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直到电影的结尾,男主和女主才在舞蹈室里遇见了对方,电影停止在两人被舞蹈教师指派为partner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这个平平淡淡的欧洲电影,没有多少跌宕的情节和故事,也非严肃的纪实,它就像曾经也有过类似问题的你我的日常生活。祝在某个阳光的假日午后,或去往某个旅途的飞机,能通过它找到一丝感动。
“遇见一个人,意味着找到一个对你有意义的人;
但是,对于人际关系来讲,社交网络是一种最糟糕的发明;
社交软件能让你获得当下的快乐,但这却不是你内心所寻找的。”
——《Deux moi》
TwoRoads(BandeoriginaledufilmDeuxmoi)音乐:KrakedUnit;Laetitia''Jaeguar''Bourgeois-TwoRoads(BandeoriginaledufilmDeuxmoi)
看城市轻喜剧的话,其实这样的片子就很合适。既能够看到这个城市日常的样子,也能在男女主琐碎的生活中看到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和自己共享着同样的烦恼。这是一个不太用力的电影,以至于在前面的一个半小时主人公都没有‘正面接触’。 可中间穿插着的人和场所却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把他们融合在一个空间。 大家各自在固定的生活圈中重复着不太有前途的日子。童年的阴影,糟心的工作以及始终处不好的亲密关系。每一件都在夜晚戳痛着内心的孤独。独处也好,找一个不合群的聚会狂欢也好,我们不过是在反复验证大城市的那份孤独。这大概就是一种‘城市综合症’吧。不怎么懂得爱自己,的确没办法好好相处。Life sucks, but nothing wecan do.
害怕失去所以总是习惯性的想要去讨好。越讨好越害怕。看着别人在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来去自如,而自己却成为每一场用力过猛的笑话。用感情来交换一段关系是否真的值得?城市把大家都蜷缩在狭小的房间里,可即便如此,关上门,每个人都离得那么遥远。 选择速配对象的成本越来越低,只用动动手指就能掐灭一段潜在的未来。即便保持着一定要找到那个人的心态,但每一次判断每一个人是否有意义的标准都仿佛成为一场赌博。社交软件给人带来的快感已经让内心麻痹。而那种上头的状态会让人分不清现实。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John还是Mike都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
男主大概是很多非成功人士的缩影吧。内心压抑着一段往事,觉得自己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抑郁,逃避,脆弱都是他身上的标签。生活压抑着他背负沉重的负罪感。所以在和心理医生的对话成了他自我疗愈,与外界和解的探索。有些问题不一定能被解决,但是带着勇气继续生活才是抵抗世界的良药。 要对生命有信心,凡事往好的方面多想想。这样的话虽然听着很俗,但也是无奈情境中最好的选择。
去触摸、去做事情,不要害怕去靠近事物、靠近人、靠近生活、靠近女孩子。
说话不要刻意抽离,不要远远旁观,喜欢什么就去做。
至于我们什么时候会相遇?如果还没有遇上,那就说明故事还没结束。比较喜欢这个轻快的收尾,就是那种你明明知道男女主在电影中一定会遇上彼此,却依然对这个时刻充满期待。只是没想到相遇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了。 这仿佛是两个自我疗愈的人在找到‘爱自己’的通关密码后才收到了宇宙给他们的嘉奖,于是这份相遇也变得更有意义。
总的来说,这个电影适合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大城市的外来人会更有感触。不仅探讨了人与人的疏离关系,还有人与社区,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个遮蔽风雨的屋檐,还是一个掏空灵魂的冷漠机器。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仿佛殊途同归。所以究竟是城市的孤独,还是城市人的孤独?也许都有吧! oh/最后想说的点有关于片名的翻译。原版法语名‘Deux Moi', 直译过来是两个我的意思。中文片名‘某处,某人’,这个翻译很贴合其中的一个场景。但我更喜欢台版的翻译‘巴黎寂寞不打烊’。这个翻译水平高下立见了。 -Fin-
总结这部电影,是一句很熟悉的话:先遇见好的自己,才有能力遇见好的人。电影110分钟,最后5分钟男女主角才见了面。在此之前,他们彼此过着又孤独又焦虑,又困又丧的独居生活,你能想到的所有无助困惑的状态他们都在经历,因为不懂得拒绝对所有人都好而处处被琐碎羁绊,因为很多事情源于无能为力而假借“社交恐惧”的借口,因为太想有存在感所以更加放大脆弱感……,他们活的糟糕透了,天天失眠,想爱这个世界却又使不上劲,想要表达却又总是沉默在开口的瞬间,好在他们一直都在自我寻找和救赎的路上,最终懂得,相遇的本质是和别人分享那些我们觉得无法分享的事情。“有能力”3个字很重要,电影没有明说。但通常都不是你以为的你以为,遇见别人之前先想想,你让自己过好了吗?如果没有,怎么会保证你有能力接住美好爱情附加而来的束缚与猜疑呢
最后他推开了一扇门,她也会走进来。际遇总是奇妙,但每一段都这样浪漫和注定该多好。夜夜夜夜他们相隔几步的距离,丢了、获得的猫咪,来来往往的商店,同一首歌曲前后响起,自己磨砺、抚平抑郁,相见的时候都是接纳爱、自信的模样了
《我们俩 Deux》看完后→继续看《某处,某人 Deux moi》:电影于我有种法国版《向左走,向右走》感觉,不过故事的侧重点不是讲述男女主人公机缘巧合的浪漫爱情,更多的则是聚焦两人各自的日常生活,剧情在两人终于相识并结伴跳舞时点到为止地结束,想着后续他们俩若真成为恋人情侣,那只小白猫或许会间接成为两人的“月老”…… —— 力的2020年度十佳电影:《春江水暖》《星溪的3次奇遇》《永恒美人》《酒精计划》《某处,某人》《阳光普照》《别告诉她》《默片解说员》《七个会议》《疯狂原始人2》。
先找到自己,才能找到对的人。
#SIFF2020# 09 喜欢的法式小品 喜欢两位主人公struggle一整部后,最后相遇的瞬间 相遇时已经是摒弃了抑郁情绪从痛苦过去 中走出来愿意乐观积极好好生活的自己弗朗索瓦的演技一直就很好
从他讲妹妹7岁离开开始,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们逐渐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不能。
把“向左走向右走”的故事搬到巴黎,都市疗伤小情趣。男女主角就住在隔壁,有过无数巧遇的机会,甚至拥有同一只猫,然而就是碰不到一起。导演的耐心太好了,几乎是在用锉刀一点点磨掉他们身上的负能量,直到最后两分钟才让他们真正的相遇——而遇见时他们已经是最好的自己。
真实细致描绘了都市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不错过就很好 perfect match
hhhh……交友软件是最糟糕的发明!
法国版向左走向右走。心理咨询师说的话很老套却也很正确:了解问题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要解决问题肯定得先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弱点有时会是一种力量。告别不代表忘记。记住过往并接受它,才能好好活在当下。正向思考,你有活着的权利,也绝对有快乐的权利。每个人必须做自己。处理好自己事情前你不会遇到另一个人。如果不多爱自己一点就无法被爱。
Histoire D‘un Amour
社恐抑郁症版向左走向右走。孤独得明天和今天粘贴复制!孤独得没有目标和希望!孤独得谁都不要接近我!孤独得只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活!其实我们就是不咬人的丧尸而已!还好最后男女主相遇了!如果遇不到那个足以拯救自己的人!那么就毁灭吧!
想想如果自己是一个自信勇敢的人,应该还是会有很多奇遇吧
国航看的,温馨有趣的小品,直译是“两个我”吧。两只低自信的隔壁上班族通过心理咨询师一个摆脱前男友阴影,一个摆脱丧妹和“背叛工友”升迁的罪咎感,通过白猫、音乐、舞蹈和街区食品店无数次相连、错过,最终携手的故事。几处剪辑呼应颇巧妙,男主被机器人传送和女主在街头客厅会见网友遭父母撞破两段梦境构思颇巧。声称“我们只卖最便宜的和最好”的店老板俨然社区生活顾问。整体虽不脱法国小资情调,好处是体察人性到位,没有刻意制造巧合,但是也没有“艺术”到让他们最终陌路。
属于创意很好,执行起来没什么意思的剧本,看着杂货店老板的那张传单,大概就猜到了这个【向左走 向右转】的故事要如何结尾。
你们的温情浪漫治愈,在我这就是清汤寡水。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接受这份美好的寡淡,是一个让人难过又痛苦的问题。男主很适合这类片子,毛茸茸光亮亮的暖暖的。
大城市中的饮食男女,都逃不过孤独。
3.5 我想养猫了,很好地讲述了为什么有些人在越热闹的地方越倍感孤独。
很妙的孤独患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