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姐妹,有自己的梦想和爱情。在父权的威名下,悄悄进行着反抗。姐姐出去幽会情郎,妹妹给她作掩护。而姐姐竟彻夜未归,同水兵私奔了。
为防万一,父亲很快就让小女儿结婚了,她的音乐梦想就此破灭。她将面对今后家庭,孩子,丈夫,和操劳而庸碌的一生。
姐姐被水兵抛弃,爱情理想破灭,挺着大肚子回来了,却被羞愤的父亲赶出家门。父亲告诉姐姐,妹妹不在了,同时也告诉妹妹,姐姐从来没有回来过。在父权的威名下,姐妹被绝情至极的分离。
追求音乐梦想的妹妹不想生孩子,而姐姐成了单身母亲。姐妹俩在父亲的谎言下天涯一方,但又彼此牵挂。
那一封封姐妹俩之间没有回复的来信,就像一张张没有抵达彼岸的船票,一张张没有实现赴约的请柬。姐妹俩通过穿越时空的平行线般永不交叉的叙事,将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思念表现出来。那光辉夺目的梦想,与黯淡无光的现实,反差悬殊,却又无可奈何。而正因为对方实现了梦想,幸福而自由的生活,自己才能忍受悲凉残酷的现实。
在里约的街头擦肩而过,姐妹俩生活的很近,却又距离遥远,这个距离不是现实的距离,而是梦想的距离。梦想总是很遥远,因此,看起来格外美丽动人。
渐渐地,姐妹俩的生活变得相似起来。抚养孩子,照顾老人,奔忙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她们变得如此的相似,就像绝大部分失去了梦想和热情的女性一样。但同时,她们也承担了责任,找到了另一种爱与热情。这不是年少无知时对梦想的热情,而是历尽沧桑后对生活的热情。
时间流逝,许多人消失了,但爱与梦想并没有消失。直到在丈夫的遗物中发现了来自姐姐几十年前的信,妹妹才终于明白真相。丈夫隐藏了这些信,抹掉了妻子实现梦想的所有可能,埋葬了那个光辉灿烂的成为钢琴家的梦。而生活给予她的补偿,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和幸福。
而这个钢琴家的梦想,却一直留在姐姐的心中,正如姐姐的爱情一直留在妹妹心中一样。她们拥有对方幸福的幻影,作为一件笃定的事实,一个牢固的信念,一个美丽的传说。
影片一个极为意味深长的地方就是,姐妹俩终身失去了对方的联系,但她们彼此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幻影,这个幻影中,她们都实现了梦想,得到了幸福和自由。但实际上,她们都没有实现理想,沉沦在悲凉残酷的现实世界之中。
影片表现了女性的自由意志和独立追求,她们总是被封闭在自己的性别角色中,难以脱身,苦苦挣扎。这一伴随着痛苦,迷茫,悲伤的挣扎中,其实也充满了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姐姐对爱情的追求,妹妹对音乐梦想的追求,令她们成了另一个自己,经历平凡庸常的人生而永不屈服。
此片获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
超出预想的好。呈现了50年代巴西那一代人的故事。姐妹情、父权、梦想、生儿育女、生存,跨度60年的叙事。尤其是对于五十余年相互未能谋面的姐妹,那持续不断的思念与找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当妹妹到生命的最后,才看那这些年来一直被父亲和丈夫雪藏起来的,姐姐的来信;当找到姐姐孙女的时候,孙女说到:“你是钢琴家吗?我奶奶说你是世界上最棒的钢琴家。”言语不重,但l那种满溢的爱与对妹妹的自豪感迸发而出,在剧情的推动下真挚、细腻、动情。也许这是我们独生子女一代所缺失并会特别感动的情感。
姐姐因爱私奔,怀孕被男人抛弃,回到家中,但因私奔和未婚先孕,又被父亲赶出家门,并断绝父女关系。妹妹不知姐姐回来,姐姐在父亲的假消息中以为妹妹在欧洲。50年同一城市,擦肩而过却未能相见。遗憾让让一切更刻骨。姐姐在生存和养育孩子的极度困境下,并没有依附男人,在踏出皮肉生意门前,想到了孩子,为了孩子和自己的尊严也选择了回头,做工人和保洁员两份工作拉扯孩子长大,虽在底层,但活的有尊严。
妹妹不论结婚、生子、育子,她一直在追求自己成为钢琴家的梦想,这个梦想从未被丈夫和父亲理解和支持。直到自己坚持努力下以第一名考上音乐学院,但面对的是父亲和丈夫的不支持,同时又知道了姐姐死的假讯,一切仿佛都在破灭,期待的重逢,理想的实现一切都在灰飞烟灭。最后通过烧掉衣服和钢琴,在大火中抒发着放弃与绝望。
这部电影原以为是女性导演,情感刻画很细腻,女性的独立思维和追求都被刻画的很深刻,并通过让观众成功的产生对父权和丈夫的厌恶,表达了对父权和男权的反抗,电影名《隐形的女人》在父权和男权下隐形的女人。致敬这位男导演,不愧为今年巴西最好的电影,也是巴西角逐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票上为女一签名
看不见的女人,毫无疑问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作为一个支持女性平权运动的男性,男女关系在我看来是严重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体现在“男性压迫,女性被压迫”上。而压迫与被压迫,在我的理解里存在三个层面:
(1)低端的压迫,就是暴力胁迫。我只要在武力上胜过你,你就要听我的。比如奴隶与奴隶主、p民与政权。在这种情况下,被压迫者知道自己被压迫,但是无可奈何。
(2)稍微高级一点的压迫,叫做服从权威。权威说的永远是对的,其他人不需要动脑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但是至少你知道,你不用思考是因为有权威在替你做了。所以理论上讲,如果哪天你不想让别人替你思考了,还存在觉悟的可能性。
(3)最高级的压迫,叫做思想控制。一种意识已经完全占领你的思想,不需要暴力威胁也不需要权威来告诉你怎么做,你会自动去照着那种意识所要求的行为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外在的意愿完全变成你自己的意愿,而且你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没错,这就是集权(1984、bigbrother、nazi、大清……)想达成的终极统治状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前两种压迫都不能长久维系下去。暴力总有耗尽的那一天,而权威总有哪吒式的反叛者来反抗(当然,其实这已经够难的了)。但是思想控制这种最高级的压迫,真的是太可怕了。成功的思想控制只会导向两种结果:宗教或者邪教,完全取决于控制者本尊是求善还是向恶。这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
回归电影本身讲的是女性和男性的关系这个话题。我认为三种程度的压迫同时存在。
第一,暴力胁迫不用说了。强奸、家暴。几乎每个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赤裸裸的压迫。
第二,服从权威的案例也多如牛毛。比如女人就是要相夫教子、要懂得为照顾家庭牺牲自己的梦想。想必很多女人在这一阵地徘徊犹疑之后最终还是放弃自己选择服从吧。比如电影里的妹妹,放弃了钢琴梦想在家专心带娃。父亲、丈夫的权威永远不会缺席。
第三,我想重点说说男性对女性的思想控制。毫不怀疑的说,时至今日,所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地位远低于男性的女性,都是被思想控制了。想想所有自己深信的禁忌吧。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女性就有那么多禁忌,而男性没有?为什么女性就要三从四德、而男性就可以闯荡江湖?为什么女性的身体就是罪恶的就要藏起来,而男性无所谓?为什么女性乱交就被骂婊子不被原谅,而男性就是风流潇洒?在评判是非的时候,这些双重标准是谁建立的呢,又是为什么被建立呢?为什么总是限制女人多,限制男人少呢?双重标准背后的得利者又是谁呢?所有的这些男人对女人行为自由的干涉,不论身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为了符合男人本身的利益。没有人有权力替别人决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个体本身,是其身体和心灵的主权者,且是唯一主权者。
现实是绝大多数女性信奉并且按照上述严重不平等的双重标准来对自己进行自我审查和自我阉割,不仅阉割自己,还阉割别人(你的母亲、亲戚或者身边的姐妹有没有劝你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要好好照顾家庭啊balabala)。这种情形真的令人害怕。因为强如纳粹、强如苏联老大哥、甚至强如“某些不可说的神秘的东方力量”,都还没有实现真正严密的的思想控制,而男性对女性的思想控制早已炉火纯青。所以我想说的是,没错,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就是一种邪教,which 已经盛行了几千年。
我既为自己身为男人而抱歉,又为自己不是女人而庆幸。我不知道在这样的黑色土壤下,一个女人要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挣脱掉邪教(权且称之为拜男人教)的压迫。不管男人女人,大家都是人,这就意味着你有权力选择自己想说的与不想说的,有权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与不想做的,有权力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与不想过的生活。没有人可以干涉你(你也不能干涉别人)。
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说道:“凡是摧毁人之个性的,都可以称之为暴政,无论他以什么名目出现,也无论他宣城执行的是上帝的意志还是人民的命令。”
在我看来,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该有的样子。
故事发生在1950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18岁的尤丽狄茜与20岁的吉达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亲生姐妹,她们与保守的父母一同生活。虽然家风传统,姐妹俩却各自怀揣梦想:尤丽狄茜想做一名职业钢琴家,吉达渴望追寻真爱。
影片的开头就是吉达和尤丽狄茜姐妹俩在森林里,姐姐走得太快,一下就看不到影了,两个人互相在找对方,只能听到声音。。。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预告:两人终将失散,即使就生活在身边,也如迷雾遮挡一般看不到。
20岁的姐姐吉达,一直渴望自由的爱情,在遇到水手乔治之后,马上就被他的风流不羁吸引。在某一天晚上在妹妹的掩护下,穿上好看的裙子,戴着外婆的耳环,从后门溜出去见乔治。妹妹原来也不同意她出门,可是又不希望姐姐失去她的爱情,终于还是答应姐姐在半夜一点留门等姐姐回来。
到了晚上一点,姐姐并没有回家,尤丽狄茜在后门的台阶上拾到了姐姐掉落的耳环,成了妹妹对姐姐的念想。第二天收到了姐姐的来信,姐姐为了自由和爱情,跟乔治乘着乔治工作的游轮去了希腊。1950年的巴西还是男权主义社会,女儿不告而别跟男人私奔是一件令人蒙羞的事情。父亲看到信之后,气愤不已,当没有这个女儿。
尤丽狄茜在家里的安排下结婚了,新婚当晚丈夫在浴室地上夺走了她的第一次。也可以看出妻子在他眼里其实就是泄欲的工具和照顾家庭的管家。但是尤丽狄茜还是每天练习钢琴,希望有一天能通过考试,去维也纳音乐学院进修。
后来姐姐意外怀孕,同时发现乔治是一个花心的男人,在外面有很多情人。她回到了巴西,想要在父母身边生活。母亲见到她的时候很心疼,满眼都是泪水。在刮鱼鳞的父亲看到后,用充满腥味的手羞辱吉达。让她从后门离开,这里已经不是她的家,以后也不要回来了。父亲骗吉达说妹妹去维也纳学钢琴去了,吉达就想着有一天攒够钱能去维也纳看妹妹,听她弹钢琴。
吉达独自一人在医院生下儿子,碰到了真正对她好的菲洛,待她就像自己的女儿、朋友。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感受到了真正的爱。菲洛得了胰腺癌,吉达想尽办法控制菲洛的病情,靠吗啡缓解疼痛。后来菲洛病情恶化,吗啡已经不能控制病痛,她希望吉达能够给她注射过量吗啡让灵魂不再疼痛。菲洛把房子留给了吉达,告诉她用自己的名字继承房产证。同时用自己的名字安葬了菲洛。
尤丽狄茜的音乐之路并不顺畅,在考试前母亲重病,加上自己怀孕。丈夫对她一心想要去维也纳心存芥蒂,只是希望她能好好在家里待着,生儿育女,照顾家里的起居。种种原因错过了当年的考试。尤丽狄茜曾经问过母亲是否有姐姐的消息,母亲逃避了这个问题,因为丈夫说过不要跟尤丽狄茜说任何吉达的事,母亲就是父亲的影子,没有自己的思想。
后来尤丽狄茜参加了学校的考试,一次就被录取了,这个时候尤丽狄茜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多希望能够一直和钢琴陪伴,只有这个时候自己是放松的。回到家丈夫知道这个消息跟她大吵了一架,这时候她接到了侦探的电话。尤丽狄茜多年来一直委托侦探帮忙寻找姐姐的下落。他们来到墓碑前,其实这个是菲洛安息的地方。尤丽狄茜以为姐姐真的已经去世了,得了躁郁症,一把火烧了钢琴。
60多年后,尤丽狄茜丈夫去世,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密码箱。女婿打开密码箱之后拿出了整叠的信。这些信是吉达从回国后就开始给她寄过来的,尤丽狄茜知道了姐姐一直跟自己一样想着对方,也知道姐姐其实就生活在自己附近。跟着信上的地址,尤丽狄茜找到了姐姐的孙女,样子跟姐姐长得一模一样。姐姐知道去世都以为自己的妹妹是钢琴家,还希望孙女也能好好贪钢琴。
这部电影是我长久以来唯一一部能让我眼眶发热的。影片里面主角的挣扎,对社会和家庭的反抗。60多年情深姐妹住在附近却不能相见,却一直都把对方放在心里。
可能从小就生活男权社会的女人可能已经默认这种社会制度,但是今天的我们去看会心痛不已,太多的无奈与妥协。在最后,还是女婿打开了密码箱,连自己的女儿都不知道密码。
最后有一点没看明白的是:信是吉达寄到母亲那里希望能转交给妹妹,虽然信可能是被固执的父亲扣下来了,但是为什么最后在尤丽狄茜丈夫手里没有交代。也没有交代尤丽狄茜丈夫收到信的心理活动,觉得有些遗憾。
看这部片子是经过了几个认识上的波折的。
印象中以为这是一部悬疑片来的,所以一直期待着一些灵异的发生。后来注意到拉美人外貌上的一些特点,第一次看巴西片还是有些不适应,实话实说,那些裸露并没有感到美感。再后来看到妹妹收起放浪形骸,故事越来越正经。到最后感叹命运弄人,日日思君不见君,觉得这部片子有点意思,特别是就不给大团圆的结局,让人空余恨。
或是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吧,影片开始的家庭关系包括父女间、夫妻间都看的有一点拧巴,好些的是姐妹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生硬,逐渐进入正题后,姐妹两个各自的辛酸苦辣并行展开,特别是妹妹的故事线多了一丝浪子回头的意味,为年少的无知放荡付出终生来买单,这样的辛酸更能引起观众的怜悯,故事性也就更强了。姐姐这一线终生都在为钢琴家梦想挣扎,当我以为她肯定会打掉孩子的时候她居然选择了生下来,其实这才是出人意料,但是却合情合理,这种合情合理的意料之外在影片中有很多,也是这些意料之外让人越看越觉得这是个好故事。
这部片子给我的两个启示就是年少的无知终要用一生来兑现,追求理想的路绝不是坦途,求而不得才是常态。
感谢导演给了一个充满遗憾但让人觉得内心平静的结局。
妹妹,离家追求学业又因姐姐的诱惑试食禁果,在家庭与自我追求中妥协与挣扎。 姐姐,失足余恨之余,找到在贫苦中的一点人生的延续和希望,对妹妹的空想与留恋填补了她内心的懊悔与寄托。 母亲,既是邮差,又是暗影,没有自己说话的声音,也没有作为母亲的象征,教育子女、维护子女,在凶悍的父权背后犹如暗影,龟缩而无息,凄惨也无人可怜,只道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却不管是否自愿为之。 名字叫《看不见的女人》,比“我和我的姐姐/妹妹”“她”要更直观而扼要。 我的女儿,这顿平安夜晚餐做的很棒。 (过世的)妈妈也做的很好。 是的,但你妈妈也是花了很多年才把它做好的。 姐姐做的也很好,他老公很幸运。 要帮忙吗?(父亲转移了话题) 我不是为了取悦别人,取悦自己才最重要。谁会需要一个男人来尽力给自己找乐子?在男人面前假装高潮,现在想来还是就那样,自己快乐吗当时?或许现在作为谈资还有点叹息,自己那时没有让自己快乐,现在也不快乐。 这个家庭没有血缘关系,只有爱。姐姐新的家庭的成员可以说是压抑与疾苦中的喘息与希望,在五六十年代的里约热内卢,当时经济当地应该还是属于高速发展中的新事物,当然贫民窟也是其特色,交代了时代背景中的一对姐妹个人的情感变迁与“看不见又一直在身旁”的细腻情愫。 赵学而的两首歌曲《我恨我是女人》中的歌词“我恨我是女人,热情难自禁”以及翻唱自黄凯芹的《情深缘浅》都非常贴切电影要表达的主题。跟《罗马》中的怀念旧时有点异曲同工,本片更多是用女性视角展开,细腻的情感,节奏放缓,沉浸于姐妹的视角转换中看到的不同选择的人生,以及囿于生活或者观念而做的选择,当然男性在其中基本呈现的都是反面,可能就那个跟姐姐一起在船厂上班的男子会比较中性,但也是属于底层奔波者,可以说是非常私人的电影,但于我而言就一般般,结尾那段“姐姐希望自己的孙女也能跟自己寄托中的妹妹一样,成为钢琴家”属实才有触动,而这种最平常又细腻的情感才应该是电影更多展现的地方。我不否认女性在社会中被偏见被歧视甚至被固化,但以此而展现的女性力量,犹如结尾她们的人生在选择之后依然没实现美好但这就是她们的人生,再怎么讨厌那都是独属于你的印记,没必要太丑化或者太反差,岁月会磨平棱角是真的,但在其中感悟自己的平常,在平常中活出自在,才是生活想告诉我们的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笑看人生弹指一挥间。当然,偏见应当被消除,女性也更应该有能力去承担自己选择的角色,感性与理性都只是对于生活做出的反应,而结果是否趋同,都不如好好享受选择后的过程。 摘自他人影评: “你穿这条裙子很美” “我本应该把那条可怕的绿裙子剪成碎片” 在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看到各自的裸体产生羞耻心,夏娃摘叶遮挡隐私,而这片叶子就是那条美丽的裙子,因为女子被规训于美丽的外表之中,才让她成为甘心取悦男人的奴隶,这就是性别枷锁最初的样子,也是女性命运的苦难开端。无论是出于男性的推崇与怜爱,还是女性自身的退缩与依靠。
“Lucky him.” “God forbid getting used to this.”
一种关注大奖得主,色彩斑斓的女性史诗。姐妹之间咫尺相隔却永生错过的故事,就像读了一本马尔科斯写的南美奇情小说,画面感超好。PS我不介意所有男性沦为反面父权符号,我只是惋惜结尾收得太急...
情感上5星,技巧上4星。在影院完全哭崩了,外柔内刚的sisterhood - 多少女人就是被屌一锤一锤的砸进了家庭,母亲,妻子的棺材中。镜头非常南美,诡异又安静的美。把片子缩短到一个半小时会更好。
完全没带任何期待看的,被惊艳了,这是金棕榈水平的电影,比《寄生虫》强一百个《小偷家族》,Nadine Labaki自己拍电影不怎么样,给奖倒是挺靠谱。原著底子非常好,20世纪中期里约热内卢社会的历史感压迫感,人物面临的困境和跌宕起伏的史诗级命运,给了电影非常好的意识形态基础。影片节奏非常好,场景和表演有舞台剧味,视听很有年代感,除了有点跳戏(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有这问题,情节取舍影响故事连贯性)其他几乎完美。今年巴西电影太强了,两个北方导演(另一个是累西腓的小克雷伯)分别奉献一个前卫一个古典两部杰作。这个福塔莱萨电影人我要关注起来了。
#72nd Cannes# 一种关注大奖。7分片。一部横跨60多年的女性情节剧,影片对父权家庭和直男癌式大男子主义有着极为强烈的批判谴责,正是父亲和丈夫的从中作梗让两姐妹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也无缘见面,并且也是父权制度毁灭了尤莉迪斯的钢琴生涯和梦想。主题句为“家庭不是因为血缘而存在,而是因为爱”,有几场戏确实煽情,尤其公墓那场戏堪比《迦百农/何以为家》里面“我控诉我的父母”。无怪这是娜丁·拉巴基领衔的评审团(估计也就是她说了算吧……)的本届最爱。
发展中国家女性教科书电影,别生娃,要有房。同为金砖国,道理都一样。姐夫尺寸还蛮好,奈何姐姐爱钢琴远胜过大鸟。
伟大的女性
小西天场 1.“妈妈永远只是爸爸的一个影子”2.做爱的底线,钢琴与沙发 3.尼古丁后紧接着的墓园 4.虚弱对谈里后景的平安夜彩灯 5.音乐学院面试前摘下的戒指,身着婚纱的姐妹自反 6.“还有你对我做的事,你们一起下地狱吧” 7.燃烧的红色礼服和钢琴,洗礼、复仇和精神失控,接近上帝的荒原狼 8.黄蓝两色窗户切割城市空间,形似装置艺术 9.首尾环合,惩罚、错位与当代寓言 近乎残忍,没有温度的扭曲性爱,男性生殖器的统治和不可更改的法律,唯一的希望来源于当代,回溯和痛苦的再次撕裂引向“细线”般的和解。
没有介绍,这样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目前)也没有汁源不存在先睹为快,开始抱着闷片的心理准备柔情似水一把,原来是一部年代电影:50年代的里约热内卢两姊妹亲密无间,偶然的一次私奔造成了姐妹的离散,而这样的分离竟然成了永诀……其间在一个圣诞节,姐妹几乎隔门相见,两个孩子都一起玩了一会,其实妹妹似乎有了某种感应又好像不是,这样的失之交臂铸成了后来的渐行渐远,都在一个城市,妹妹以为姐姐幸福的生活在欧洲,姐姐听信谎言以为妹妹在维也纳实现音乐家的梦想(她还逢人就夸耀自己有一个弹钢琴的妹妹)失散多年,总以为某天会意外相见,结果妹妹等来的是姐姐死讯的误传,而姐姐也因为石沉大海的信笺而放弃了苦苦追寻,姐妹亲情就在電影开始和電影中的姐妹回闪里出现,两个人共同出现在一个时空,但是没有交集,真的看得人丝丝入扣而扼腕叹
发奖后补。色彩掌控力实在太强,几乎给人看王家卫的感觉,剧本剪辑水平一流,唯一的问题是结尾时间跨度太大稍显跳跃。两姐妹命运交织,在生命的各个节点遭遇男性并成为牺牲品。相比燃烧的女子肖像,这部其实更佳。
怀着一点点姐妹终将重逢的希望,然而结尾竟然直接进入老年,一看到老奶奶我就想哭,知道她们还是没见到面。本以为妹妹会逃离男权家庭追寻自己的钢琴梦,但却还是烧了钢琴,和这样的丈夫维持了67年的婚姻。姐妹的存在对彼此都是隐形的(而且是彼此的希望,总以为对方过得更好),女性的尊严、梦想、自我在这个父权社会更是隐形的。见到了策展人和主演之一,很认真的映后交流。
就是一个男权害死人的情节剧,一对亲姐妹被家里的男人从中作梗分开,剧作上故事向,视听上偶尔有一些闪光的地方,整体上还是偏向于情感,对于大部分普通影迷来说,观感上会很好,但创作上并不算多么优秀的电影。非常女性化的一个故事,女性被男权迫害这样的主题,拿到当下非常的正确了。
即便不是全部,不要说鼓励,更不要说帮助,多数男人这辈子也不太会理解一个女人为了自由且自信的做出“要”与“不要”的选择背后所付出我们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泪水、痛苦、压力乃至整个人生与生命。更可怕的是某些社会从上到下仍旧弥漫着父权、男权的腐烂气息,最可怕的是被这些压迫过的女人,反过来成了奴隶,成了刽子手,继续对其他女人的戕害。
今年最爱(之一)!稳稳当当的文学改编,情感上足够动人,最后有点点过火,反正哭就是了。
片名很直白,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是invisible的,姊妹在彼此的生活里是invisible的。从家庭、身体、理想等诸多方面表现男权对女性的羞辱与轻视,在这种环境下两位姐妹只能靠着对各自咫尺天涯的“美好想象”踽踽前行。令人难过的是,你不知道人生还有多少的“一别便是永远”,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落空而望不到头的期许,更不知道你凭着这样的期许还能坚持走多远。
#百丽宫陆家嘴中心巴西展# 嗯没错是遮挡版,如果没有这魔幻丢人的操作观感会更好的吧,非常动人,双生的一对亲密姐妹,散落里约热内卢的一对金耳坠,背景音里热带雨林中鸟兽惊慌失措的声响成为很有特点的情绪表现方式,旁白书信遥寄,鱼沉雁杳,六十多载的想念,彼此都是对方的精神支柱,苦苦支撑生活对女人的苛责,饱尝身为女人的生理和心理折磨,似是完满实则樊笼,似是流离却无意中得到了另一种形态的家,鱼缸前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一幕是整部片释放情感节奏的起点,“如果那儿坐的是我的妹妹,我一定紧紧抓住她不会放手”泪目
两个在分离后活在彼此想象中的四重成长,剧本扎实得让人盈眶。大家觉得难熬的前三分之一部分我觉恰恰异常精彩。关于男性负面的刻板印象其实也有偏颇,里面也有一些还不错的男性形象,只不过大家只会记得渣男,也或许不过是当时的信仰和社会环境造成的思维差异而已。另外,看的时候会觉得他想讲的东西有点多,姐妹情、女性意识崛起、心理疾病、非血缘关系、黑人歧视等等,但回过神想想都没有太多展开,所以这些所有,只是当时的社会组成元素。上世纪五十年代里约热内卢的女性生活状况是完全没看过的,另一种关注奖实至名归。
【巴西】各方面让人想起了《我的天才女友》的气质,所以哪怕做成长篇电视剧也是说得过去的。时代中的生育之苦、对理想的抉择牺牲、家庭、贞洁、死亡...两个小时很长,但同样是姐妹的一生。历史不再只是如俯瞰过去的楼房开始逐渐密集,政经局势的变化,而关乎两个勇敢、历经磨难和坚守自我的女性在绝望中坚守希望,在希望中保持盼望的永不言弃。
同一乡愁语境下两段平行并置的时空,被剥夺身份、环境、意识、希望,直至放弃姓名,而所拥有的和所失去的终将交汇。足够细腻,但不够凝聚,情绪处在涣散至边界又不得不被叙事之力禁锢在属地的挣扎之中。在宏大的时间命题面前,个人情感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戛纳一种关注大奖。出片头前强烈暗示妹妹寻找消失的姐姐。结果正片是双线叙事平行剪辑,姐妹互相苦苦思念而苦不得见。140多分钟的片长使得前两小时节奏十分拖沓,结尾又决绝地跨越漫长岁月、残忍收场。感慨回味之余,仍觉冗长。毫无美感的直白粗暴性场面是男权阴影的体现。男性角色的负面刻板符号让女观众也想吐槽。“能否见面”和“钢琴梦”两条线索力度太弱,餐厅错过一场戏做作而刻意。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