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时间才看完,越看到后面越觉得,男主真是一颗毒瘤!
同样是亚人同样面对一些东亚问题,为什么他就能把一切都怪罪到别人身上!连他以为他弟挂了他也要说是女主的错,我真的服了,除了怪别人,陷害别人以外没做什么好事。最多只能说同样也有东亚人那种看重家庭的心思,对爹妈要好,要想尽办法给爹妈买房把爹妈接过来,对女主女儿也很贴心,我甚至觉得这种贴心当中也掺杂着植根于他自己身上那种对家庭的渴望。
昨天晚上看到第七集实在太晚就睡了,今天下午把最后三集补完,真是太明智的决定,最后三集太精华了。
其实我觉得男女主的背景甚至根本不需要去介绍,很少有东亚男女不会面临类似的情境,小时候家中有人出轨但绝口不提,长大后终于有提的资格了父母却已经回到了和谐状态,但过去所造成的创伤会一直延续。小时候听见的无数紧闭的门背后的争吵,因为孩子和金钱的争执,从小就对孩子有所求的生活。我们老中人实在太懂了,可能外国人不太理解吧,他们的生活体系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结尾男女主讨论人类生孩子就是为了将自己过去的创伤传递给下一代,但不知道到底最初是谁先这样做的。女主说曾经以为生个孩子就圆满了,希望从小孩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但她忘了小孩恰恰是最需要无条件爱的,而不是那个付出的人。所以如果不教她如何给出无条件的爱,她只会因本能而索取。似乎进入一种死循环,就像女主说的一样,我们都是食尾蛇。
如果亚人代表一种底层,那亚女就是底层的底层。拼搏奋斗,说了无数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做了无数不眠不休的工作,最后为自己买了房子,也有了小有名气的公司,但甚至不敢跟老公说他水平太差,还要顾及对方的面子听对方说,说出来,没事的,我可以理解你。事实上是,说出来不仅得不到理解还要被指责。因为与父亲糟糕的关系所以不常回家,结果回家爹说的第一件事是你也应该给我们买个房子。想和妈妈聊自己内心的创伤妈妈只想逃避。
结尾男女主对话的时候他们讨论为什么我们不能开心。和我前段时间的状态太像了,因为各种事情堆杂在一起,但只能自己一件件去解决,那种焦虑烦燥的状态持续太久,让人难以放松难以开心。但旁人不能接受你这样不快乐的状态,别人就认为你应该快乐,不应该抱怨,不应该愤怒。
还有一点我特别共情的是女主说,当你感觉无处为家的时候,你就自闭了。前面她跟婚姻咨询师对话的时候她没办法说出自己的秘密,其实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她相信老公结果老公跟Mia柏拉图,相信老公但老公非要报警,把事情推向更严重的地步。她虽然相信老公,但不是全然相信的,她老公承受不了太多事实。我们女的能不顾及男人的面子吗,男人如果丢了面子可什么都做得出来。但她不能失去家庭,就算这个温暖的家庭只是一种假象,她也难以放弃。
她老公之所以出轨未遂不过是因为他是一个太过妈宝胆子太小的家庭妇男而已,什么都承担不了。但凡是一个在外挣钱的,妈宝也要养小三的。
收购女主公司那个女的作为一个白女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眼前这个如此成功的亚女这么不能放松自己,对家庭如此看重。她说平常说的那些屁话都只是为了讨好别人,平常穿的都是平凡的二等货不过是不想太露富以免受到别人的嫉妒。她说一切都会过去,女主也是这么想,但一个想的是及时行乐,一个想的是一切都会结束,什么都会失去。悲凉的底色可能真的印刻在我们每个亚女心中吧。
女主如果真的学会了她的生活哲学一定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可惜我们亚女最想要的两件事,爱和钱缺一不可,所以大概率人财两空。
亚男一般都是先挣钱后谈爱,所以他们大概率还能得到钱,等得到钱以后对爱就没那么渴望了,甚至会贬低爱的存在,因为世界不是从得到爱的角度来评价人的。
说实话,虽然最后男女主理解了对方谅解了彼此,但作为一个上帝视角的看客,我实在很难谅解男主,真的是一颗毒瘤,为了自己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又担心惹麻烦所以也不敢做太过分,一个怂蛋,还不如Isaac,垃圾得很。
但我们女的无论如何也比男的有勇气,总是率先一步鼓足勇气面对真相,真好啊,大步向前吧,相信自己,为自己加油,一切会好的。
亚裔不分性别、年龄、阶级,都能让自己活得很疲惫,可能也是种本事。这种普遍性的压抑究竟哪儿来的?
始终觉得这跟父权文化有关:个体得不到尊重,情感也无法舒展,只好追求外部成就和权威肯定(external validation) 来获得价值感——得不到容易钻牛角尖,得到了还得面对无尽的空虚。
艾米就是这样一位凡是能让自己累着的元素一个不拉下的女主:心思细腻又争强好胜,事业家庭看起来都维护得有模有样,搞完装修还有精力搞外遇……能不累么?其中有多少是她真心想要的,有多少是为了别人的目光?她的 “香草” 配偶乔治,含着金汤匙出生,高大帅气还顾家,表面看是个不错的伴侣,但艾米是因为相爱而和他在一起,还是因为对方符合各项条件呢?
按说拼命努力后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心里会充盈着幸福(至少也是平静),但她却显得苦大仇深。在“路怒事件” 发生后回到家,满腹怒气和疲惫的艾米,尝试对乔治泄洪,结果还没说几句就被对方“来,深呼吸” 打住了。乔治养尊处优,习惯了有人替他操劳,根本无法理解艾米的焦虑和痛苦,艾米不可能才知道他是这种人 —— 但怎么办呢,嫁给他是自己的决定,只能继续表演亲密,自欺欺人久了也许就真信了。亲密根本不需要假模假式的仪式和样板戏的话术。乔治说,“要感恩” —— 他非但无视艾米的情绪,甚至言语中带着训斥。安慰人不是这样的。爱是在对方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提供安全感,在对方不开心的时候想办法让对方开心,而不是教导对方 “要有安全感” “ 要开心乐观” ——这不但否定了对方的努力,还侮辱了人家的智商。
男主丹尼:多处情节暗示了这是个不靠谱、但不自知的人。干活马虎(sloppy),明明没资质,偏要拦下修剪树枝的活,差点从树上摔下来。就算为了养家不择手段 ,但接单后,为了安全起见,总该钻研一下吧?并没有,大摇大摆地裸考。也许他骨子里就是觉得自己很厉害?这种自信谁给的?父母呗。长子从出生那刻起,就被口头赋予了能力、才干、权威……不需要时间和心血去挣。长大后发现自己居然很普通,就通过打压别人,来艰难地维护自我价值,做出偷偷扔掉弟弟的大学申请书这种极端恶劣的事。本质上根本没有将弟弟当成主体,而是衬托自己有责任感的客体,其实他一没能力、二没胸怀去担负家庭责任。失败的人生表面上看是被家人拖了后腿,实际没那么简单。
丹尼的父母 :典型的亚裔长辈—— 觉得儿子应该给他们提供大房子住,发现愿望落空马上表现出失望的心情。而他们的孩子一旦无法满足别人的需求,就会被全盘否定,并没被当成努力的个人获得应有的理解和尊重。难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丹尼,会有恰当的、稳定的 “自我价值感” 。
表哥埃塞克:处处表现出“男子气概”,成天把家人挂嘴上,搞非法勾当导致丹尼一家失去了家庭旅馆和收入来源,再通过借钱等避重就轻的方式“补偿”对方,而自始至终丹尼都没有拒绝。亚裔家庭里个人责任(personal accountability) 和群体责任和稀泥的现象,模糊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边界,责任很难落实到个人身上,更容易导致找借口和承担无能,间接巩固了家长制。父权文化特别强调责任感:权力高位者爱表现得愿意为他人付出、承担责任,但其实连为自己负责都做不到。
全剧只有乔治最会心安理得地舒展和放松,目睹勤奋上进的配偶被焦虑和绝望折磨,丝毫不为所动。能做到这点也不需要出生多优渥,只要冷漠就已足够。
太让人窒息了,为什么我要看这个!
很久没有出现一部让我一口气追完又怅然若失决定写点什么的剧了。好剧推荐,且尤其适合于目前处于焦躁困境的你我东亚人。
恕我直言,在我有限的认知和目前的阅历下,我对未来自己的幻想就是剧中的艾米。事业成功,嫁给日裔艺术家,生一个可爱女儿,只需生育而无养育,老公在我低谷失落的时候带我做心理咨询,能够承认精神出轨且只敢对着辣妹照片打飞机。我住在有草坪的大house里,顾得起保姆,每个早晨有杯smoothie在我床头。
看似“I can have everything”,可这其实也是我们在社会注视与规训下,所理想化的生活。我们老中人的快乐来自于体面,来自于虚荣感,而非发自内心的快乐。在everything的背后,老公废柴且无法让我满足,女儿有情绪问题,怎么做也无法让婆婆满足。可那又如何?抛开这些隐忍和藏在聚光灯后的东西,我依旧成功。而那些丑陋且无法伪装的面孔,我可以在一个完全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前展露。因为他无从得知我的修养,我的体面,也无需再他面前伪装成一个成功的女人。我可以在他面前极端表露我的真实感受,俗称发疯。
东亚人一辈子都活在规训下。我们能想出来最解气最狠的报复方法也是去仇人家里撒一泡尿,且撒在厕所的地板上。而面对天不知地不知的地下情人时,也依旧过不去心中道德那一关,仅敢和情人聊天跳舞,且发生在另一个城市。如若这不是一部围绕亚裔生活的片子,那按照西方那套,应该是拿着枪直接上门爆头,然后开车狂奔数十里的狂野公路片or激情一触即发,还未进门就迫不及待脱去bra的年下爱情片。
其实很触动我的一点还有艾米和他弟聊天那段。东亚女在面对比自己不止低一档的foolish男人的时候,依旧可以从那些低端情话中找到安慰自己的点。即使深知对方是不可爱也无法爱的人,也依旧会陷入这种小情小爱中,渴望获取一种廉价却又纯真的情感。而东亚男人也从不将真实目的写在脸上,而是在一番糖衣炮弹的轰炸下,将目的描述得伟大宏伟,欺骗自己是因为爱才讲出这些话。最可笑的是,在面对这种大男子主义下的“百万宣言”,艾米认真回复“钱没有这么容易赚到”,他弟立刻恼羞成怒,用最带有贬低色彩的词语回击。多么可怜呀!那颗自大又脆弱的小心脏是多么不堪一击呀!
我们无法单纯地享受sex,享受生活,享受快乐,这一切都要加上意义与理由,才能获得享受的价值。这就是咱们东亚人,一辈子拧巴矛盾,一辈子晦涩难懂。我们痛苦来源于此,却又在这种隐晦的爱中寻找真理,获得像揭晓谜底一样的快乐。
BEEF 这部电视剧同样由投了《瞬息全宇宙》的A24 监制,风格延续了很多旗下类似的影片风格,黑色幽默暗黑,崩坏的剧情一直到结尾。关于剧情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情节让人感觉无法预测,一直各种分崩离析式地崩坏。但是,在这里,我很想认真地讨论一下情节之外的东西。
在看到第一集的时候,从 Amy 开车回家和丈夫对话,我就开始大概明白为什么 Amy 会这样“狂躁”的路怒症。当 Amy 和 Danny 路怒完回家在车库里心有余悸,本来并不想说发生了什么,但是她的丈夫 George 一定要她说,Amy 马上要说到了George又让她深呼吸放轻松,不让她说完。我会觉得这种对话形式非常暴力,好像 George 只是为了展示客套而共情,等你真正想要说一些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的时候,George 的伪善人格又开始打断你。这样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就好像你有一天,过的很差,你回到家里想要倾诉,你的朋友问你怎么了,你开始准备说的时候,对方又说放松一些(或者是不要太负面了)就一走了之。留你一个人在那里质疑自己,被情绪吞噬。但是这种 George 的式伪善人格的初衷并不是真正关系在乎对方的感受,他们只是在塑造一种“正人君子”的完美人格。就好像吃素、热衷环保、热衷平权、热衷冥想的那些人也不见得是真正在乎,只是说做这些事会显得自己比较时髦比较与众不同。这种 George 的式伪善人格在北美社会实在太多了。Amy 在长期这样的环境下一直没有被听到,被理解,所以情绪才会爆发和反噬。
Amy 对于我来说非常能够感同身受。同样地觉得原生家庭窒息,同样地想要逃离,同样地靠自己得到现在的生活。但你问我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我的答案是未必。因为就在前不久各种裁员消息满布的时候,我同样的和Amy说过类似的话。我对我的心里咨询师说:前不久我搬家,坐在乱如仓库的新家,我一个一个箱子打开整理,然后开始崩溃,出国到现在,一直都是我靠我自己付房租,自己搬家,自己买家具,然后自己一个一个螺丝组装拧好,工作上的矛盾也是一个一个自己吃苦过来的,没有一项是容易的,每一项都是经过了失败,每一项都是我自己辛苦挣来的,如果裁员那我可能就要想靠我自己的积蓄可以活多久,因为确实没有人可以帮我, I am here on my own.
Danny 则是让我想起了有一段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时期。你知道的,总有一段时间,你觉得什么都差了点,什么都做不好,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失败的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你想做好,但是不奏效。Danny 在剧里则是这样,旅馆差点意思,建筑公司差点意思,当哥哥差点意思,当完美儿子差点意思,总而言之就是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行,各方面都很失败。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能喘气,因为没有可以倾诉,没有获得帮助的计划,即使觉得自己各方面很失败,还是要勤勤恳恳打好这份工。
Amy 和 Danny 即使身处社会不同阶层,但是仍然有很多相似性。我觉得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我非常非常喜欢BEEF的最后一集,我觉得导演的很多铺垫都在最后一集里升华了。Amy 和 Danny 在山谷里讨论到了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 love). 这个词其实在心理咨询领域并不陌生,很多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问题都可以被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 love)治愈,这种爱可以来自于朋友、恋人、伴侣、师长。但是这种爱很难描述,你只有体验了,你才知道,你没有体验和得到之前也没有办法给予其他人。但是确实,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 love)可以治愈很多事情。Amy 的问题在于她没有被无条件地支持和爱过,所以她也没有办法给予给她女儿,尤其是她发现婴儿的爱并不单纯之后。而 Danny 则更是,他们都在第一代移民家庭中长大,父母永远都在说我为你付出多少,我来到这个国家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为什么你不争气,为什么你不好好照顾弟弟。影片感动的部分在于,山谷里对话的他们,就像互相舔舐对方伤口的小动物,那么脆弱,但是又那么真诚。
关于空虚感的讨论,我其实一直觉得空虚在现代汉语中被赋予其他意味以至于无法完美表达其原有的意思,但是amy 和 danny的讨论很好表达了空虚感的意味:就像一片虚空, 但又不是,是一种固态的虚无,就在表面之下 (It's like a void, but not, it's like empty but solid, right under the surface.)
看着danny的扮演者史蒂芬元,让我想起他的另一部电影《燃烧》,同样地在讨论虚无感和空虚感。那种感觉就像《燃烧》里的台词一样,“看着太阳一点一点落下,突然好想跟着一样消失“。当人们太看重功成和名就,在追逐世俗主义名利的路上总是可能引发存在主义危机。比如说我努力的意义在哪里,就算我获得一切,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可能在追逐名利之前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讨论并没有完全,比如说关于我人生的叙事主题,我希望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并没有解答。在拥有巨大财富(amy)或者遭遇巨大失败(danny)后很难不问自己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在最后,一切都会消失,没有什么能够长久。
所以最后能留下什么,也许只有回忆。
空虚感是固态的虚无,没有被听到,没有被感受到的孤独。虚无感是当人生失去了higher purpose,我们靠什么过下去,我想我也不知道,导演也不知道。也许Amy 与 Danny 相拥的那一刻他们或者知道,they are connected, they completed each other, 也许这种时刻虚无感不再存在,因为你的孤独和人生真正的被看到、听到、接受到。
Fxxking awesome! If you’re so sick of all the shitty persona out there,这绝对是不能错过的年度十佳剧。超级解压同时令人意外地治愈。全员暴脾气可太爽了反正就不惯着。剧情疯台词丧,充斥黑色幽默,暴躁搞笑过瘾神经狗血竟然还挺合理且细腻,最后一集几乎触及哲学层面探讨,网飞求求了改编成电影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亚文化共性——拧巴、热衷于自我折磨,其中又以ABC、ABK、ABJ最可怜,挣扎在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泥淖里卷出天际,最后发现没什么岁月静好,大家的日子都肤浅虚伪焦虑一地鸡毛。暴力宣泄不是终极答案,没有真正的内心平和想要体面生活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神经病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活得自洽健康。最后,圆寸头的Steven Yeun is soooo freakin’ hot!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严厉的父母,嫉妒的同侪,势力的社群文化,极度功利化的人生态度,亚裔人生问题大集合。
东亚人的精神焦虑永远靠一层保护膜来维护,暗地靠路怒症来拳打人生中。
上一次有那么多亚洲人让我听90s/early 2000’s alternative rock/grunge还是我初中每个月都看《hit轻音乐》那会儿
水准高到和netflix调性不相符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东亚人需要发疯实录!!!!!!什么体面温和相互支持,we fcking depressing!!!!路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能够遇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完全展示出阴暗面的人也是一种幸运,甚至到最后觉得就这样一起死了也挺好的🚬东亚文化你到底害了多少人的一生。。👊🏻😭
隔壁霓虹国在重启人生,亚裔在美国怒呛人生,我在这里只想结束人生!
以往的美剧中亚裔都只是有着统一模糊面孔的形象,但在《怒呛人生》这部剧中却能很鲜明地体现出中日韩越美国裔各自的国族特性,真的是很难得。
“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on Eastern minds.” So damn true. 不如发疯来的有用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fucked up.
东亚人还没携手发疯是世界另一大奇迹
东亚人爱起来总是那么撕裂,好像不让对方的双手沾上自己生活破碎的血,就达不到百分百的亲密。我们是没有unconditional love的民族,我们只能用unconditional hate来成就conditions.。
你们真的觉得这个好看?
亚裔自己的《白莲花酒店》
亚裔的美国生活和个人家庭背景的矛盾真挺大的,但我们也经常有“跑到美国一切就会好起来”的心态
再怎么用东亚病根包装也只是一场虚晃一枪的好莱坞闹剧罢了
asian drama必看。最后一集比较好,虽然讲的东西是身为老东亚人天天半夜不睡觉自我审视早就想清楚的,like女人怕缺爱,男人怕被抛下,之类的。可能A24那帮中产以上文艺咖除了让主角们吃点致幻的玩意儿就想不出其它表达的契机了吧…生孩子像排泄那个理论我喜欢,都是把你精神上的垃圾都unload到下一代身上罢了,你的毒素越多,你的后代越五毒俱全,而你只会怀抱着希望后代能够弥补自身缺憾这个天真的梦想不断加重痛苦的轮回。
亚裔中年版《去xx的世界》,最后两集实在是妙!最后的hug,我们亚裔还是纯爱批……
甚至感觉是Ali自己和老公的写照
简直是为黄阿丽量身定制的剧本 大部分和她现实重合 华而不实的老公 靠自己打拼事业养家 喜欢里面还是有呈现一些很深度的问题 人性根本还是恶 就算是亲兄弟也没有盼你好 只想我们差别不要太大 夫妻失去共同利益也只是分分钟消散 女性出轨立马被利益抛弃 男性出轨还是默认可以被原谅 甚至还是女性是赚钱养家的状态下 女性总是被想要一个家而被蒙蔽双眼 新时代独立女性之路还是如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