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老电影回顾周啊。鉴于豆瓣此条目还没有影评,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首先借用豆友“鸡头井”兄的看法:“ 尽管营造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生产气氛,但电影还是在50年代受到了观众的批判,主要原因是支部书记和合作社社长的形象并未突出,反而是外村前来安装水车的龚同志成为解决葡萄问题的关键。片尾庙会规模太大,物资太丰富亦被诟病。 ”
我认为,葡萄丰收后合作社寻找销路,同时向上级合作社申请贷款,这无疑是非常先进的。但是1953年的这番热闹景象反映的是农民致富情况,肯定违背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导致此片久被埋没。
当然,豆友说的村支书形象被工人同志盖过风头有一定问题,但不太重要,毕竟信息不对称也是当时显著的问题,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东北电影制片厂可以说看透了问题的很多本质,包括商人的投机倒把。而且浓重的东北方言非常亲民,非常接地气。
不算满映的话,这应该是于洋老师东北厂的第二部作品,当时非常年轻,随后于洋老师开始了《 山间铃响马帮来》《虎胆英雄》等极富个人鲜明特色的影片。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葡萄是2000元一斤,看来当时的通货膨胀蛮严重的。
我觉得当时的经济指导思想能以此为准的话,国家经济腾飞不知几百万公里计之
补
好标本
至少十七年还有关注农民的影片
葡萄真好。我以为新疆的衣服能跟其他地方有点区别呢,一模一样
尽管营造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生产气氛,但电影还是在50年代受到了观众的批判,主要原因是支部书记和合作社社长的形象并未突出,反而是外村前来安装水车的龚同志成为解决葡萄问题的关键。个人关系的纠葛太过戏剧化,反而削弱了主线的叙事因素(现在看来确实如此)。片尾庙会规模太大,物资太丰富亦被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