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不时响起的冲绳三味线的音乐,简直无法把这部影片和冲绳联系上。逝去的母亲、迷失的父亲、怀孕的女儿等等,影片极力要冲击一下沉重的家族感,但是到最后还是很无力——既没有压迫感的人物冲突、也没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奥田瑛二、或者是情涩油腻的邪恶、或者是老谋深算的世故,在本片中都没有出现,仅仅保留了一如既往的酒鬼形象。另外,还是演员,形象要么普通要么丑陋,艺术就不能稍微高出一点生活吗,太窝心了。
-为什么我们要洗骨,我觉得我终于明白了
-我们这是在清洗我们自己
-所谓的祖先,也是我们自己
太好了,想说的都在电影里。
观影感受:
以为是部悲情片,结果是爱情片;
以为是爱情片了,又发现是喜剧片。
被女婿逗乐得不行,喜剧演员太伟大了
爸爸的真挚怀念让脑海里涌现一句话——我爱你,直至你变成头骨的模样,这或许就是家人的意义❤️
日影《洗骨》(2018)让我们了解了冲绳这个地方现今仍存的一个奇异的风俗,看后的确震撼。然而,这毕竟不是纪录片,介绍风俗当不是本片的核心。它需要讲故事。剧情片往往通过某个故事来展示人性。那么,本片所讲述的这家人的故事有哪些地方值得关注,它们又展现了人性的什么特点呢?在我看来,人虽都有“逃避”的本性,但本片想要告诉我们:能让人逃避的地方往往是那有着美好回忆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故乡了。毕竟,童年时期的天真浪漫的日子往往是在故乡度过的,日后回想起来就如同弗洛伊德所说的:总使人感到“当时有如身在天堂仙境”般的印象。当然,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故乡”,这样的童年,他的人生或许就会陷入灾难。
本片中的这家人逃避的性格表现得比较明显,逃避的地方正是冲绳的粟国岛,而逃避所指向的人就是影片一开始就死亡了的、四年后等待“洗骨”的那位妻子和母亲。她之所以有此担当,不仅因为她是这家人所有美好回忆的源头,还因为她无意间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纪念地——秋千架。这个地方正是她的丈夫向她求婚的地方,是她一对儿女逃避回来都要来坐一下的地方,是她给自己的家人留有念想的地方。若不是如此美好,幼时的女儿为何在台风之夜要跑去守护;若不是如此美好,他们兄妹那能那么容易和好;若不如此美好,她那想在酗酒中遗忘一切的丈夫为何不时还要去坐坐。
此外,本片似乎还想传达给我们这样的意义:美好需要传承;美好是治愈逃避的一剂良药。有了传承的“美好”,回忆才会有真正安放之处,才不会那么纠结与痛苦。当然,影片是要礼赞生命的,繁衍,于人类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美好,这是影片在最后已暗示了的,也是“洗骨”的意义所在。除此之外,影片所展示的“美好”可能就是那位妻子与母亲传递给家人的“爱”与“责任”。试解释如下:
爱在美味间。那位靠酗酒来逃避一切的丈夫和父亲,除了秋千架,能让她想起妻子的,可能就是妻子的那道美味的猪肉海带饭了。当女儿为他复原了妻子曾有的味道,他泪流满面,这可能是他四年来唯一苏醒时刻,不仅是对妻子的怀念,更是一种感念,感念着女儿的感恩,感念着爱有传承。
爱在呵护中。女儿和儿子都是带着各自麻烦逃回家的,他们当然需要爱和呵护。没有了母亲,呵护之责就落到姑姑身上。对于女儿优子,即使落个未婚先孕,她姑姑也足够强势地控制住邻里乡亲们的口舌。对于儿子阿刚,离婚的事实也是先得到姑姑的接受和理解的。无论是呵护还是理解,显然都是“爱”。爱的传递就是:女儿复原母亲的美味佳肴唤醒了父亲麻木的神经;儿子背负父债是导致自己小家庭崩坏的主要原因,虽有怨言,但终在姑姑的理解中愿意继续承担长子的责任,而他最后也对父亲的消沉给予了理解。显然,“理解”有姑姑之功,这不仅让阿纲失去家庭有了“籍口”,姑姑也让他父亲明白自己尚有重振家业的责任。如何呵护、如何爱并不是天生就会的,是需要习得的,女儿和儿子能很快能将爱传递出去,拯救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不能否认,他们对爱与呵护早已熟悉,这不能不归功于他们的母亲。
爱在责任的承担。由于轻信朋友导致工厂倒闭,从此,这位丈夫酗酒,一蹶不振。为偿还债务,妻子拼命努力工作,这当是她过早离世的主要原因。妻还夫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还容忍他的萎靡,甚至喜欢他轻信人这个缺点,这就是一种爱了。她没把厂子倒闭的责任完全推给丈夫,而是共同承担,显然出于爱的宽容。这种为家人担责的品质,是有传递的。儿子阿刚,在母亲去世之前是没有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的,所以她的去世让他很自责。当他开始准备承担这份责任时,他的小家庭就开始出现危机,虽然有顾此失彼之嫌,但他为爱担责还是得到了回报,毕竟父亲被感动,也打算重整旗鼓了。(文/石板栽花 2020年5月14日星期四 感谢猪猪日剧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传统是什么?科学当道的时代保留传统的意义是什么?传统饱含人的情感,就像洗骨仪式,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安慰,信仰,同情与关爱。这不是科学本质上一堆碳骨架可以解释的。每个人,都有着生存权利,无论智力天赋和社会地位,无论卑微还是认可,因为他们经历和解释着伟大的命题:活着,死亡。 影片开头,妆容精致的妈妈躺在布置精美的棺材中,在人世的最后一刻美丽端庄精致,像是终于褪去了所有生前的不幸;刚作为晚辈,卑微地三次满足借着吊唁名义来蹭吃蹭喝的贪得无厌的老头,再开口时终于被老大姐轰走了。明明这么胆小的男人,却因为身为长辈,就让刚不得不唯命是从;优子靠在棺材上,出神地望着妈妈,眼中流露的是平静,回忆,依恋,在合棺那一刻才彻底领悟到悲伤。 剧情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洗骨仪式前后,一家人由阴转晴的戏剧性转变。爸爸是懦弱的酒鬼,也是无法从接连打击中振作起来的伤者,方便面,阴暗的房间,杂乱的家具,蒙灰的灵位,唯独亡妻的床铺整整齐齐;优子漂泊都市,孤零一人打工度日,和店长大叔未婚先孕,她在船上大喊的场景可能是一种对离乡后生活困苦的委屈、发泄,和对家乡母亲家人的眷恋;刚是乡下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其实是一个没有地位的打工人,失去家庭幸福的孤独者,默默扛着债务没有自由的困兽。洗骨前,这个家就是笼罩阴影,亲情破碎,没有信任,没有希望。
影片陆续带来转机:强势老大姐及她那一家子的和睦,白山羊将见证这个家庭的改变和愈合,山茶油将带着营养和心愿涂抹在一个新母亲的胎腹和一个老母亲的头骨,杀马特大叔将以一个外人的视角帮助观者理解洗骨和传统。最直接的三处转变体现在:晚上就医,父亲吐露心声,麻痹和迷茫终于被痛苦地眼泪取代;一家人一起网鱼,传统的生产方式把大家为了共同目的聚在一起,刚也坦白离婚,至此家人之间没有了隔阂,所有痛苦的伤疤都被发现,等待治愈;最后洗骨仪式,优子以原始方式接生,象征着传统帮助人们认清自我,认清家人,洗净生活的不幸,在家的宽容和凝聚下,在爱的纽结中,迎接未来延续生命。
影片就是以底层人民的视角,深入最乡土的底层生活,摒弃现代化城市和科学的发展,回归乡土,回归家庭模式,回归人的内心。传统就像是保留了回归的源头和本质,它在歌颂田园生活的质朴、真实、美好、善良的状态,很鲜明的例子是优子个刚在秋千上回忆起台风来临时优子担心秋千,刚理解优子担心着优子,那处秋千在孩子的印象中是父母求婚的地方,爱情、家庭的起源,配上温暖的阳光、大海、风草的画面,太美。
影片最后的点题,洗骨不是在清洗别人,是在清洗自己。无尽的时间长河流动,我们自己的存在就是生命延续的状态,我们和祖先都作为人类种族延续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是连续的,甚至是没有跨度触手可及的。简单来说,我们和祖先都过着同样的生活,面对同样的人生命题:活着,死亡。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回归,因为我们和祖先没有本质不同,这或许是影片的一种呼吁,因为结果是向着美好所以具有参考价值,至于这种过程是否被接受就因人而异了。
首先表明态度:喜欢这部电影,很好看。先说一点没看懂的地方,孕妇临产时,要用剪刀剪开洞洞,如此隐私的事,为何不安排孕妇的丈夫操作(好歹是美发店长,使用剪刀娴熟),或者让孕妇的表姐动手,偏偏让孕妇的酒鬼父亲来做这事?酒鬼父亲手抖得我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导演为了拉进父女感情,生硬得安排这么一出,却没有合理的解释。 其实,4年的时间,尸体不会像影片中展示的那样,只剩白骨如此干净,真实的情景虽不至于蛆虫横生,但也必是恶臭扑鼻。最后还是想说:不好的习俗,该抛弃就得抛弃,杠精们就别说“尊重习俗”这样的话了。人类有的部落还要把逝去的人的尸体吃掉,难道也该尊重?逝去的人就让他安安静静得在地下躺着吧,自然化解不更好吗?把逝去的尸体再刨出来,拿着骨头一根根洗掉上面的xx,不仅不尊重死者,而且真是恐怖的陋习。 我这人胆小,开篇看到死者蜷着腿“装”在小箱子里,我已经有恐惧感了。再到搬走坟穴石头时,镜头从穴内往外拍摄,又开始心悬起来。。。洗骨头时可真是让我不适。还好,感谢美发店店长和强势姑妈带来的笑点,否则我真是把这个当恐怖片看了
影片中最动人的片段应该是惠美子安静优雅地躺在棺材里,被鲜花包围,圣洁而又端庄,优子就那么静静地注视着她的妈妈,仿佛是在看一个熟睡的人,洗骨带来的期待,或许让她总觉得惠美子并不是死了,而是短暂地离开。
我总觉得葬礼该是这样平静体面的。
可是死亡是一个名词,不是一个形容词。 洗骨是个古老而传统的习俗,并非是冲绳独有的丧葬仪式,《墨子•节葬下》言:“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大约这种方式古已有之,至今我们愈发无法直面死亡,更无法理解这种近似野蛮与灵异的行为,才变得带有些惊悚和骇人意味。
新城家的人,烂醉如泥的父亲信纲,承担家庭重任却经营婚姻失败的哥哥,优子才更像是领会洗骨真正含义的人,或许一个按部就班的乖乖女,反而会被生活推着走活得更任性,未婚先孕也没什么了不起,被村子里的人议论,也没什么了不起。
死去的人与远游的人的区别在于,即便你知道见面寥寥,远游的人总会有再见的一天,死去的人却永远地消失在了天地间,再也不会有重逢的那一天,更不会有任何重逢的期待。
生活一点都不浪漫,死去就是死去,就是在这个世界荡然无存了。下雨天时竹内结子也不会出现,倒转的晴天娃娃不会等来奇迹。
洗骨大约创造了一次人为的重逢,即便做好了心理准备,打开棺木的那一瞬间,森森然的人骨依旧冲击巨大,新城家的人终于对惠美子的死亡有了更加真切直观的体会。 这是赤裸裸的伤痛,或许正是毫无生机令人毛骨悚然的骸骨,才把一切迷糊、幻想、期待、逃避拉入现实。
电影不出意外加入了大量喜剧因素,以此来冲淡笼罩着的死亡气氛。「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人何其有限,以至于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都是这样,惠美子死去之时,电影开始,她就变成了一个符号,后来连符号也不见了。
我们或许从姑姑话里偶尔能瞥见惠美子与信纲几十年夫妻生活的一角。可惠美子依旧是失语的,她真的对自己的婚姻甘之如饴,还是生者对她浪漫、温柔的想象? 有些片段我甚至觉得,即便是亲人,在思念某个人的时候,或许他只是在思念他的过往,一切都很无力。越想找到关联,就发现失去的如此让人遗憾。
如果新城家的成长因为一个人这样铭心刻骨的死亡才得以实现,岂非太过惨烈?优子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探索着人生的可能,因为孤独而选择未婚先孕,哥哥一向要强,却在婚姻上失败了。
信纲在惠美子死后的四年间变成酒鬼,一个老年男人一生都没有承担起任何责任,配上影片逐渐荒唐滑稽的走向,在传承生命的妆点下,软弱无能了半生的男人竟然也能够得到救赎与和解。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惠美子成为一家人心中柔软的对象,或许优子后来会给她的孩子讲起惠美子的故事,带着淡淡的怅惘与怀念,当她们轻易谈起逝去的人,我会觉得好有勇气,她们一定是将过往的幸福放大了,美化了那些痛苦不堪,才会这样接受和回忆。否则,是连轻易触碰都不能。
人总是要不断自洽才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就如惠美子躺在棺材里温柔美貌如生,我们总是在不断打磨回忆与痛苦,以此才能继续寻找幸福活下去。
一杯温吞的白水,不能治病,但能健体。日本人的传统仪式感和类型片,有完成度但无惊喜。
搞笑的桥段拿捏的恰到好处……作为新人导演,片子很完整了,值得鼓励
老实说对这种借亲人去世的契机重新梳理家族关系的日式套路亲情片有些倦了……这部不同之处在于独特风俗和冲绳风情,女儿在洗骨的地方产子也有生命传承的意味吧~
日本人好喜欢谈死亡,但是这个习俗看得我有点不适
有点太刻意
看洗骨那段真的好想分享到豆瓣喪葬愛好小組,尤其是那種生者對死者滿滿的愛,還是有點感動的,不過看到優子生娃那段還是容易恐婚恐育PTSD發作,反正我應該是一輩子都不會想去體會那種痛的,太可怕了。
总觉得剧情我看过一万次了。。
看得又哭又笑。前半段洗骨仪式还有点瑟瑟发抖,后半段新生儿意外诞下,生命的轮回就衔接圆满了。偏僻小村子里的偏僻传统,偏偏透着带来鼻酸的各种温馨,拒绝面对现实的父亲,家庭不如意的儿子,未婚先孕的女儿,突然出现的傻女婿,元气满满的姑姑,天真可爱的第三代儿女,终于融洽,配乐片尾曲很赞。
对洗骨这个传统是个不错的展现,但故事真的一般。
literally 洗骨 还挺震撼的 / 最后新生儿诞生也是意料之中的对照 / 阳界冥界共存 活人看日出 故人赏日落 挺有趣
3/5 剧本套路太多了,看得出想以特殊民俗来表达对于家庭的意义,但是太戏剧化反而觉得一切都太过于做作而不淳朴。喜剧效果倒是不错,节奏太松散,还不如彻底成为一部欢乐主题的喜剧片...
传统对身份认同的故事,兄妹对父亲,父亲对女婿,哥哥对未婚先孕的妹妹等各种认同,以所谓传统文化为引子串联故事。。。
洗骨對先人真的是很講究了;琉球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啊,島民都是色彩豐富的,不像大城市,無聊死了「姑媽唱歌的時候就想起了《混沌武士》裏無幻的《八月歌》
一个生命延续的故事。洗骨让家人更好的面对死亡,继续未来的生活。有些事情,结束就是结束了,如果还要苟且,就像四年之后打开棺木,看到的只是一堆骨骸而已。死者不能复生,重生的只是新生命。
夸冲绳的海、三味线和姑妈的吟唱。另,完全没看出妹妹爱店长,她自己也说大城市使她寂寞,不爱还要以怀孕的方式“抢”他,代价可太大了,单说生娃,那画面恐怖至极且毫无尊严。
家庭的主题并没有太多的花样,还是各个套路的碰撞。结局的死与新生安排略显刻意。全片朴质的场景和简单的岛呗交织出了淡淡的异域风情,时不时用喜剧缓和压抑的气氛。能在轻松的心情中看完这个家庭的故事真是很满足。
最后一个镜头不错。
SIFF 纯私人情感寄托了太多甚至没办法客观的去看这部电影 算是意外的惊喜 其实整个故事讲得无非也就是死亡课题家庭和解生命轮回 不过选择了一个还算有意思的切入点来讲故事 也并不是一味的悲伤煽情更多的是在你难过的想流泪时突然给你一记爆笑(信子姑姑太强大了)
尊重冲绳这种独特的文化,四年后重新打开亲人棺椁开启这种仪式时,有点恐怖但也很震撼,起初感到头皮发麻,但后面归于平静。依旧是日式亲故返乡的题材,温馨治愈。日本人拍这种生死命题的电影对仪式感相当注重。三味线真好听。接生那里看得一身冷汗。【apartment/China mobile IPTV/8:00am/日语中字】
希望面对生命能够更加坦诚,更加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