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为满分) 弗兰克·麦考特的书《安琪拉的灰烬》就像爱尔兰的口述历史那样,在欢笑中回忆苦难。我称它为口述历史是因为,我从他的一位朋友那得知,他自传中讲述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是经过了数十年的推敲而写成的。不管怎样,从他录制的有声读物里他那亲切的声音中,从令人沮丧的回忆里涌出的快节奏幽默中,我可以猜到。有人说有声读物不是“真正的”书,但就《安琪拉的灰烬》而言,作者温情且怀旧的声音改变了它的性质。麦考特可能有段悲惨的童年,但他不会以假乱真——或至少不会错过他记忆中详述的部分。 艾伦·帕克的电影版《安琪拉的灰烬》几乎没有了这种幽默感。这让我想起马克·吐温对一位试图发誓的女性的描述:“她懂词,却不懂音乐。”这部电影对书的内容是如此忠实,以至于它再现了在我想象中已形成的场景。利默里克的家中被淹没的底层、可怜的家庭等待着一个永远不会带着买食物的钱回家的父亲、骑着邮局的自行车在街上飞驰的快乐——所有这些都和我想象的一样。它缺少的是语气。 电影由安德鲁·本内特旁白,他无疑是名好演员,在这部电影中也无可指责,但他除了重复书上的词而不加麦考特的怀旧佐料,他还能做什么?麦考特的声音讲述了他所看到的,而本内特的声音则讲述了他所听到的。 结果这是一部工艺精湛、画面精美,但缺少感情的电影。世上肯定有成千上万个或多或少像麦考特一样的童年,有成千上万个有太多孩子的家庭,其中还有很多夭折了,而他们的父亲却在酒吧喝得酩酊大醉,母亲则指望当地自命不凡的慈善机构能够善待自己。麦考特的自传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这些经历虽然悲惨,但并没有被浪费,而是以某种方式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能够把它们写成好书的人。电影缺少一定的抱怨,一种连痛苦也弥足珍贵的感觉,就像一个士兵用潜台词描述他打仗时最糟糕的一天:但我活下来了,而且我喜欢讲这个故事,因为它是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最有趣的事。 艾米丽·沃森和罗伯特·卡莱尔分别饰演弗兰克的父母安琪拉和马拉奇·麦考特。我无法想象有谁能比沃森更适合演安琪拉,尽管有其他演员(蒂姆·罗斯、加里·奥德曼)可以演得跟卡莱尔一样好,但对于这个被酒弄得眼神飘忽、谎话连篇、心怀愧疚的可怜人,他们又能做些什么。我们甚至都不怪他让家人挨饿,而他却把钱花在吉尼斯黑啤酒上:显然,如果他能够控制住的话他也不会喝酒。但他对嗜酒无能为力。这使他不再是个男人,而仅仅是家庭噩运的焦点。 令人感动的是弗兰克和他弟弟对这些时刻的珍惜:父亲因羞愧或贫穷而不能喝酒并慷慨地给予他们关爱。我最喜欢的序列是,孩子们的鞋底破了,然后父亲帮他们把鞋底钉上轮胎橡胶。在学校,他们穿着他们的“米其林雪鞋”蹒跚而行,被其他小孩嘲笑,直到教他们班的基督教修士训斥了他们,并戏剧性地指着教室墙上的十字架说:“我们的主可没有炫耀他的鞋子!”正是“炫耀”这个词展现了麦考特的风格。垂死的耶稣甚至想“炫耀”鞋子,这使得整句话和整件事都反转了,它不再是教室羞辱的故事,而是在批评那些愚蠢到炫耀鞋子的同学。 这个片段的手法便是整本书的奥秘,尽管它在电影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很多类似的转折、讽刺、口头报复都没有了。这部电影缺少黑色幽默,爱尔兰人喜欢用它将胜利与不幸结合起来。(比如有个故事是,男人聪明地给马喂得一天比一天少,直到他终于把马训练成不用吃东西的马时,马死了!) 饰演弗兰克不同年龄段的分别是,乔·布林(早期),夏兰·欧文斯(中期)和迈克尔·莱格(后期)。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决定要自己离开利默里克,回到他的出生地纽约,还有一些场景是他捡起掉落在路上的煤炭、他的文章《基督与天气》给修士们留下深刻印象、他得到第一份工作、坠入爱河、第一次喝醉回家。(他母亲喊道:“天哪!你变成了你父亲!”) 帕克和美术指导杰弗里·柯克兰令人信服地再现了利默里克小巷的贫困,尽管帕克非常喜欢的一个镜头是,弗兰克和他的弟弟溅着水花,从他们能找到的每个水坑里蹚过,在室内和室外,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他们最后肯定能学会让脚保持干燥吧?虽然我们从书中得知,被淹没的楼下是“爱尔兰”,而干燥的楼上则是“意大利”,但难道这个家庭的资源太过匮乏,以至于找不到木板来搭建一条从门口通往楼梯的桥吗? 《安琪拉的灰烬》的精彩之处在于艾米丽·沃森的表演,以及其他令人信服的选角。她的怨恨中夹杂着强加给女性的顺从,在这个国家,嫁给酒鬼等于被判无期徒刑,抛弃他的罪比看着他让孩子们挨饿的罪更重。有次,父亲离开前往英国找工作,并抱怨她“拒绝履行妻子的职责”。当然,他的丈夫职责包括生更多的孩子让他们饿死,还有像酒吧里大人物一样买酒喝。
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 ——德谟克利特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传统道德基本内容,把传统美德分为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 积小善成大德,汇小善为大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行中,常怀感恩之心,常动悲悯之情,常予成人之美,知善、行善、扬善、乐善,不断弘扬“善”的精神,升华“善”的力量。让行善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洪应明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凡人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 ——苏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不为善,一不善而足。 ——杨万里
《安琪拉的灰烬》以孩子的视角,将贫穷表现的深入骨髓!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不会体会到舔食报纸上薯条残渣时的饥饿;不会体会到没有鞋子穿,被伙伴嘲笑的心酸;不会体会醉酒父亲大喊大叫回家时的恐惧与无奈…但我从中却找到自己幼时的害怕与心酸…
在这个世界上,最无法改变的就是原生家庭以及父母。每个人对自身原生家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比较亦或抱怨!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总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物质无忧;总有人赢在起跑线,地位尊贵;总有人天生乐天,有父母无限的爱❤️!而曾经年幼的你羡慕、无奈、亦或埋怨…
可是,爱和崇拜亦是相同的。妈妈曾经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圆满的…有钱的有钱人的烦恼,没钱的又没钱人的忧愁!
从小讨厌老爸喝酒,喝了酒的他撒酒疯,摔东西,可怕至极!从小讨厌妈妈的严苛,她总要求我做得最好,哪里不好或者不听话就“家法伺候”;从小害怕贫穷,害怕家里没钱交学费,被别的小伙伴看不起!这些,都是小时候的痛苦回忆…现在的我读完研究生,已经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觉得也很有趣。小时候可以跟着哥哥一群人去河沿抓蝎子,当然,我只找蜗牛;小时候妈妈会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在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小时候会抱着一摞奖品和奖状,在小朋友羡慕的眼神中,蹦蹦跳跳的回家(虽然每次交学费都会是一场家庭金融危机,但是都能按时交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但是他们的爱是相同的…
电影中表现了母亲安琪拉的坚韧,父亲的懦弱与虚荣,但是,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曾经看到对“为什么要读大学?”的回答中,最喜欢的一个就是:“读大学,让你有脱离原生家庭,塑造自己价值观的可能!”对于自己的家庭多些理解与包容,对父母多些感恩。我们不“拼爹”,照样活得精彩!
美好的爱尔兰🇮🇪你曾经让我沉浸于《凯尔特的薄暮》,来自爱尔兰风笛悠扬地倾诉也曾让我泪流满面。今天,当我从弗兰克·迈考特于1996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里重新看你,我终于明白,那是怎样的屈辱和不甘。
摘自于豆瓣网友:
1997年,一本名叫《安琪拉的灰烬》的书获得普利策奖最佳传记文学奖,作者是66岁的弗兰克·迈考特。这本书不但受到奖项的青睐,更是震撼了数以亿计的读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它出现了117次,当年就重印了47次,印数高达150万册,并译成了25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两年后,这部小说被派拉蒙公司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在畅销书的带动下,这部电影也受到了巨大关注。
这段人生故事里给出了三道 无解之谜:
1.他们相爱,他为父、她为母。但是他们却彼此折磨,这层阴霾延绵至下一代。
是世道摧毁了父权,还是人性强迫着母性伟大?
故事里父亲和母亲的出生地分别位于爱尔兰的南方和北方,这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差异。母亲安琪拉的家人都对父亲“另眼相看” -- 北方人都是粗鲁的异教徒(即口音、行为、舞蹈和信仰),根本就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更何况现在说要去美国布鲁克林闯出一番天地,最终却灰溜溜而归,落魄地投奔娘家。
原著中这样描述母亲:“她的任务就是不停地繁衍后代,然后就是千方百计地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她前后生了七个孩子,但是不幸的是死了三个。
任何一个母亲都很难承受这样的打击,然而从第一个孩子玛格丽特死去时,她咬着手指双目茫然,到双胞胎前后死去时她表现出的麻木,一个原本富有活力的母亲,就这样被多个噩耗折磨成了一个石雕,任凭风霜雨打,她也几乎没有了感觉。
2.弗兰克明明属于爱尔兰,却向往眷恋着『 自由之国 』。他始终认为称之为 “美国” 的地方才是自己的故乡。这是故乡的不幸?还是关于信仰归属感的扭曲?
在弗兰克的心中,爱尔兰的生活不亚于下地狱,而美国就算再不适应,也是个充满归属感的地方,错位的乡愁实则是几代人都难以抚平的旅人之痛。
电影节选:
法兰克:“我的作文题目是-- 耶稣与天气。我不认为我们的主--耶稣,会喜欢利默里克的天气,因为总是在下雨。香浓河让整座城市一直都很潮湿。我爸爸说香浓河是凶手,因为它害死了我两个弟弟。看看耶稣的画像,他总是裹着床单信步游荡在古老的以色列,那里从不下雨,从不会听到有人咳嗽,也不会得肺痨这样的疾病,那里的人也不工作,只要懒散的消磨时间,吃着天赐食粮、摇着拳头,奔向受难十字架。每当耶稣饿了,他只需要走向无花果树或是橘树吃个够。如果他想喝酒,只需一挥大玻璃杯里面就有酒。他也可以去拜访抹大拉的玛利亚和她的姐姐玛莎,她们肯定会为他做饭。所以耶稣决定降生在那片温暖的土地。做犹太人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他生在利默里克他会染上肺痨,不出一个月就会死。那么也就不会有天主教,我们也就不会写关于他的作文。结束”
3. 人生儿不同,为什么彼此终有芥蒂?我们渴望融合却又拒绝彼此。人类的终极归宿究竟是 『 合 』还是 『 分 』,究竟会迎来最后的公平、还是永无尽头的不公?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由大不列颠岛 和 爱尔兰岛组合而成。大不列颠岛上有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上有爱尔兰和北爱尔兰。
虽然爱尔兰在爱尔兰岛上,但它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为!早在差不多100年前,爱尔兰民族就爆发独立运动,当时英国联邦就和他们签了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成立“自由邦”。也就是说,爱尔兰从那时起就独立出去了。只不过北部的6个郡仍然属于英国,也就是现在的北爱尔兰。
我们故事里的 利默里克 属于独立的爱尔兰。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温家宝总理访问的唯一一所爱尔兰大学就是位于利默里克 香浓河畔的利默里克大学。那里已经风景优美,让人很难相信它曾经吞噬了无数病死的孩子们。
在弗兰克的心中,信仰的争端、种族的歧视、阶级的划分、父亲的醺酒与无能都无法熄灭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因为热爱才会爱音乐、爱文学、爱钱、爱女人、爱自由。他爱死去的兄弟姊妹、父亲、外婆,他爱他忍辱负重的母亲。他爱那个死于6岁的自己……
一切
源于爱
源于爱
源于爱
……
都说现在的好莱坞电影,没什么看头。
的确,好莱坞电影在创造第二个高潮之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期),就难有大的作为,不只是越来越商业化,关键是老套、空乏、无味和苍白。但别忘了,美国还有一批独立电影人,诸如伍迪·艾伦、斯·派克李等等,他们窝居在纽约,让观影人“不得安宁”。但你更怀念上个世纪六十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的电影狂潮,想一想吧,那些独树一帜的各种类型的电影,从《克莱德与邦德》、《西部往事》、《午夜牛郎》、《毕业生》到《哈罗德与姆德》、《教父》系列、《的士司机》、《纸月亮》、《克莱默夫妇》直至《美国往事》等等,在这些耳熟能详的电影之外,却有些不出名的电影,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中的价值。
如加拿大电影《一种困惑感》,其沉郁、细腻和静谧的叙事格调,的确出手不凡又别具匠心,尤其是对人物心理渐变的巧妙处理,可以说无懈可击。其背景音乐,伴随着白雪、森林和急驰的马车,而化为流动的冰冷音符。人,在冰天雪地中,显得无助和微茫,渐化为无声的疲乏和困惑。一种强烈的静谧感,其力量是巨大的。
在多年之后,你不时地仍然怀念这部电影。也许故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从心灵出发所要表达的内涵,尽管被白雪覆盖、阻绝,但生命仍可一息尚存,仍可去着力的改变什么。从一个小男孩的眼睛中所看到的,就是他所要关注的,也许这就是现实于他的不解或困惑。就如你那些在你身上消失了的久远记忆,还会时不时敲打着你的内心一样。
为何忘不了儿时那些零碎又困惑的记忆。
不是你要去回想这些,而是不请自来,且随着季节性的更替,重复着已逝的当时记忆,尤其是到了白雪纷飞的季节,尽管这里不会下雪。人,就是这样一个怪物,是一个耽于现实却抵触现实的人。人,为何一直想逃避,为何要去寻找到心灵的避难所?只是眼前的一切都无法调和,表象的满足总是短暂的,随之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躁和不安。即使在天堂,一切美景胜过现实,一切需求胜过现实,久而久之,内心的空虚、挤压和乏味,又伴随而来。虽然说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可人就是爱想入非非,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虚拟,一个吃在嘴里看在锅里的“怪物”。
艾伦·帕克的《安吉拉的灰烬》被译成《天使的孩子》,就非常令人困惑,但确是好。一家人从纽约重回祖居地爱尔兰,接踵而至的只有苦难。孩子不是天使,他只是天使的孩子,他只是怀揣着天使赐予的梦,他的困惑,无处不在又无处安身,最后,他不得不返回美国。
凡潜意识中的人,随着时空的转变,他不安分的因子就会裂变成无数的动力。而有肉吃,就是你童年那个年代人的最大满足,等每日吃上肉了,人就会在饱满的镜子中注视着自己。但如果说只满足于吃,那人无疑就是一般的动物了。人潜意识中所隐藏的巨大能量,非人自己所能丈量和计算。一个伐木者,天天伐木总会生厌,于是他要改变处境,虽路途坎坷弯曲,但一步步让他坚韧的走下去,他可能成为总统或成为一代战将。
因而,一个人在嘴上说很知足或者说永不知足,其实都不由他自己决定,一旦潜意识当中的一点能量跟外在的世界相碰撞,就会迸发火花,这火花也可能来得不是时候就会烧死自己,反之如鱼得水,且能一路得过关斩将,或能得道升天。如此,人,才是可怕的。为何俄罗斯大导演尼基塔·米哈科夫在为女儿安娜历时十二年拍的电影《安娜》中,每年在她成长路上,从小时的六岁到十八岁,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你害怕吗?你害怕什么?”等等之类。画面背景是那个年代或者说是从苏联时代过渡到俄罗斯时代的情况,其实是导演本人的深深困惑,通过童心的纯真,做出善意和另类的表达。女大十八变,小安娜出落得沉静和美丽了。当影片最后,身为父亲的导演,送十八岁的安娜就要去瑞士上学时,不觉让你有一种微微的酸楚和莫名的感动。
是的,人有时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在想什么。即或自己有意识的去思索,那都不能成全能量的积聚,只有无意识的沉冥,才会吸纳无尽的能量,这能量无所谓好坏,这能量就是人自身心中最为秘密的家园。当你一旦受到风吹雨打时,它就会出来替你遮风挡雨,但能量从属于自身的天性,也来自于久远的困惑。有时,一爆发就会毁灭了自己;有时,一爆发就滋养了自己;有时,一爆发就灼伤了自己,也拯救了自己。
你拯救过自己吗,或者说你被这种困惑刺痛过吗,你无从得知。你只知道小时一次雪中追兔的经历,让你一想到兔子那两只发出蓝光的眼,就感到一阵阵寒颤。那是1973年的严冬,你10岁。临冬的第一场雪,往往是很大的,那雪足足下了好几天,在雪野中,你跟着一个比你大五岁的壮如蛮牛的捣蛋鬼去打野兔。他牵了一条家狗。你们在雪中奔跑。雪野中找兔子是很好找的,只要找到兔子脚印就会寻着爪印一路找下去,准能找到。果不其然寻了一段雪迹,就看到野兔在前面使劲的奔跑着,毕竟在雪中兔子跑起来还是不利索。狗追上去,兔子仍顽强的跑。无处可藏,兔子只能跑到一个水闸干涸的涵洞里。这是一个如防空洞似的巨大涵洞。狗的狂吠中紧随其后,越往里越暗,几乎快到涵洞的尽头。因为冬天的水闸门是紧闭的,全是冰冷的让人透不过气的石头,它还能往哪跑,只看到狗半蹲在地上抓狂似的对着兔子狂吠。
你气喘嘘嘘的赶到尽头,只看到兔子瑟缩的伸出头瞪着你们,最让你惊慌的就是它那双眼睛,竟在暗暗的微光中发出蓝蓝的强光,真的让你瑟瑟发抖,这是一种求生的意志之光,又是哀求的绝望之光。捣蛋鬼鼓动着狗上去咬它,狗一上去又吓得退几步,连狗都感到野兔在绝境时所发出的震慑力。你慌恐地对捣蛋鬼说算了吧,兔子那么可怜,那双眼好可怕,连狗都怕了,走吧,放过它吧。他不干,他要坚决的消灭它,于是它上去捉兔子,兔子疯狂的挣扎着,可他抓住了它的咽喉,它整个身子及四条腿使劲的抽动着。饿扁了的兔子,就这样被捣蛋鬼吊在闸门外的大树上。他用小刀一点点地剥去它的皮,你呆呆地看着,真的很可怜它,可你没办法救它,何况你也是帮凶之一。
剥了皮的兔子是那样的让你后怕,光滑滑的流淌着血汁,就像一只被放大无数倍剥了皮的青蛙,沉浸在你双眼里“突突”地燃烧。你感到晕眩,甚至要吐。你蹲在地上一个劲地要呕,却吐不出来。你起来打了几个寒颤。他笑嘻嘻地给你几块肉,你不敢就这样拿着血淋淋的兔肉回家。那种从奔跑到剥皮之后的过程,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法西斯的屠宰场。你之所以难过和歉疚,是因为兔子几乎是哀求、绝望又可怜的样子,永远停格在你三十多年前的闸门口。自此之后,你再也没吃过兔子,一提到还有什么兔子肉荤就怕,自然一下就想到野兔那双发出蓝光的双眼,它一直震撼着你。
在你的人生中,震撼你的何止只是野兔,结冰的大河和无尽的雪野,总有无数的大雁、野凫。你看到过她们轻快又无比美妙的飞舞,你也看到猎枪口下被残杀的她们。每每看到这些,你总是傻傻地发呆,你根本就意识不到人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还是对,你只是困惑,只是感到她们太可怜了。你喜欢看到她们自由飞翔的优美姿态,因为你做过无数次想飞翔的梦。你不能理解人们的所为,你感到他们让你害怕,总有些专职的猎者,一到冰雪天,就会身背猎枪带着几条猎狗,一路寻狩。
眼下,微寒带着明媚的阳光,温暖如初,你好像是坦然的。可听到这么多噪音,就想回到宁静的大山久居,而你再也没这个勇气,你也是麻木的,你还想怎样呢。也许,人,生来就有一种困惑感,然后被现实的洪流辗压过来,再延续到他们的子孙后代身上,无穷无尽。
2006、12、19
选自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影评集《看不见的电影》,书中有删节。
“当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当然,那是一个悲惨的童年,幸福的童年是不值得在这儿浪费口水的。比一般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比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童年。”——试想,当美国(英国)梦碎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图景?
乡愁匍匐而出,此片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对艾米丽·沃森式表演的厌意。
8/10。象征美国的自由女神其实是反讽,全家正因美国梦破碎返乡。导演设置了一系列绝妙的对位/展示肮脏:西装革履的爸爸坚持拒绝捡煤渣,逼得妈妈与教会门口乞丐争夺残食,肉体交易抵租金,双胞胎嬉戏于流入房子的积水、舔报纸油渍充饥(瞄了眼泳装模特),与肺痨姑娘恋爱/私吞积蓄是少年过早成熟的悲剧。
当男孩终于踏上了美国梦的起点时我突然有了希望这部电影应该像电视剧一样继续下去的想法 冏 很动人的两个半小时
这是部适合在寒风中一边抖着一边看的电影,总在降水的爱尔兰一股子冷峻清冽风骨,倒也确定了影片固有质感,干干净净却毫不怜悯,宗教分歧、事业颓丧、一窝子可爱儿女裹着寒冷残喘,这个家庭并不幸福,却靠着各自知觉地艰难维持。画外旁白加深了情怀,一步一脚印地走,后劲很足越看越是感动,又涩又甜。
3.5。唯有爱上帝和自己,才会爱上帝所造物。海报吐舌头,是为领圣体。一家在唱赞礼,唱到“尽管年老沧桑,但你不会失去母亲的爱,直到她入土安息”的时候,弗兰克泪目。夜景摄影真的好美。集体观赏月食+1。
喜欢原作者的睿智,电影在叙述节奏,喜剧和悲剧的场面调度平衡,以及小演员的表演上都很出色,有几次感动得差点没忍流泪。这片子也算是给ALAN PARKER加回了些分。
耳光扇得人心痛不已,冷漠无情的社会和毫无责任的男人让一个家庭的陷入绝境。好在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也不在乎多添几道伤疤,即便家庭被戳得千疮百孔,被亲情缝缝补补后依然能维持生活。或许这个世界上,快乐永远是暂时的,多数人都在忧愁和苦闷中交织一生。
她的一对双胞胎孩子相继去世,丈夫到英国谋生却没能改善困窘的家境,安吉拉从不放弃地寻求救助,并教会儿子弗兰克(乔·布林Joe Breen 饰)生存的尊严,母亲的光辉在弗兰克的一生里都不会褪色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学习行为,这个被学习到的行为并不一定外显,它可以潜伏在身体里很久,直到某一天动机出现,这个动作也会随之浮现并驾轻就熟。这就是为什么最终我们都会变成我们父母的样子。
无他,感人至深。还有我喜爱的Emily Watson.
小男孩吐舌头版海报曾引起我的兴趣,还以为这是像《小淘气尼古拉》那样的有趣儿童电影?终于在机缘巧合&无剧透的情况下观影,没想到影片讲述的却是类似《活着》的故事,贫穷&丧子不禁让我联想起“多年前发生的真实往事”,而一家人的困苦生活还联想到《铁拳男人》,不过《安琪拉的灰烬》里的父亲却没担负起养家的责任……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1.没有女权该是多么恐怖 2.没有宗教该是多么绝望 3.没有cult般的爱国该会幸福很多 4.去了美国又怎么样呢 不懂不懂 所有元素离我生活太远不能get到。
一刻不停的被生活攻打、询问、质疑、挑衅,但人性中闪光的那部分仍然愿意与他们辩论、抗争,不会有终极性的输赢。
以成年的我的口吻进行回忆,贫穷和死亡笼罩着日常,就像临行前见到的月全食,美国梦就是月色重新被拨开的比喻。电影在时代触感上做得很好,满是水坑的街道,衣衫褴褛的孩子,寄情于宗教的贫民,排队去看裸女是致敬费里尼的《月吟》吧,不过剧情发展过于流水账,“我”的写作天赋,远去的父亲,这些都随着美利坚之行被忽略,应该再给沃森加些戏,她很适合在逆境下顽强生存的女性形象。
在渣滓中長大而未沉淪的孩子,卻是詭異的初體驗最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唯一的不足就是结尾主人公踏上轮船向着朝阳迈向希望和成功的美利坚合众国。真得好倒胃口。转眼间一个有着丰富感情的孩子就把自己的过去和仍然疲困的家庭抛在脑后了,不解。。。
传记式的叙述方式,一个男孩的成长史!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婶婶给Frank买新衣服时,他流出的泪~从未被善待却一直有可爱的人在身边……人是立体复杂的,Frank善良,但也做了很多荒唐事,没有人是完美的,这才是真实~
alan这里真好看,结尾时当他在空旷的街上看到自己童年时期两个阶段那点儿我差点儿哭了。God loves you,you must love yourself. God forgives you,you must forgive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