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西林先生任摄影,一些镜头把三峡拍的很美!从船的甲板上往江面拍的俯拍镜头,对着江水周围峭壁上红叶的旋转镜头,哥哥背着妹妹在红叶间穿行,都体现了摄影师的匠心!尤其是女主坐在江岸边怀念哥哥,对哥哥的思念化作眼前永远点亮的明灯,橘黄色灯光映照她的侧脸,天色又是那么的昏暗,薄暮冥冥,用光太美了!不过类似的惊艳镜头不多,多数还是中规中矩,叙事为主,毕竟是一部长江航运的宣传片。
2.看了真的会感叹,那个年代人心的善良淳朴。船上,无论是船员和乘客,都以同志相称,计划时代的天下为公、友善关怀仍在,市场与金钱的世俗味道还未抵达,但黑暗十年的铁幕的确已经消失,在这班“驶向春天的客轮”上,一切都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样子;戏外,导演也没有那么多讨好观众的心机或小段子,有的只是让作品无限接近于生活的匠心。如哥哥因搬运航标灯而溺水身亡的一段,哥哥和大叔关于航标灯归属单位的讨论,其实完全可以略去,毕竟外行人根本不知道什么代管不代管,但是这一对剧情无甚影响的小细节也被制作组关注到了,说明导演的确有过一番考证,做足了功课。这部电影将根牢牢扎在生活里,体现制片厂时期特有的诚意。
3.配乐太棒了,在《三峡好人》里听到了主题歌,欲罢不能,才来看了这部电影。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变奏版,在片中随处可见,都很具有感染力。
4.但是,影片有点“树大易折”的感觉。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电影演员那边,可以说她听了杨英的故事,打消了自己心里刚冒出来的小资产阶级利己思想,理解了男朋友的“舍小家为大家”集体主义牺牲精神,也学会了为爱坚守;汤干事那边,是个性解放思潮对“革命事业”权威的冲击并使后者让步,新思想代替旧思想,改革春风吹满地。两者都很有时代性,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心中的矛盾和摇摆,和挡不住的奔向未来追求幸福的勇气和生机。问题是这两个主题很难统一,在剧情上也并无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关系,若不是场景相同,都没法把它们放在一起。被政委说服以后的“世俗化”汤干事,再遇到主动拆散自己和吴素琴的“伟光正”小费,两人真的不会吵起来吗?
5.感觉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还不太熟练,有几处地方,应该加上背景音乐渲染气氛,甚至应该让朱逢博老师的歌喉高歌一曲,然而有的只是沉寂,光看到吴素琴像小鸟似的跑来跑去;杨英在航运学校草坪唱歌时,导演用固定镜头背面拍摄了起码六七秒,我都感到尴尬,而且杨英在航运学校本没必要把那首歌都唱完的,毕竟剧情还在铺垫上升中,一下子把感情都宣泄了,不但让人觉得冗长,后面也没看头了。
另外,哥哥给妹妹摘柚子,买闹钟送给爸爸,这两个情节完全可以删掉,或者不要用冗余而莫名其妙的闪回来呈现。一起住了十几年的兄妹第一次将要分别,光是拍他们在崇山峻岭间步行,走路的姿态和脸上细微的表情,本身就很有戏了,没必要再来穿插什么别的东西丰富剧情。当然导演的意图可能也是呼应前面提到的柚子和闹钟,不过放在这里还是觉得很不自然。
片中类似的几个小情节,有的可以大胆略去,有的可以给几个镜头呈现一下,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台词中,毕竟电影是用影像讲故事的,比如哥哥看到妹妹挑水摔破腿,决定研发高空抽水设备,这一段好好拍出来能抵得上摘十次柚子,哥哥既疼爱妹妹又勤劳聪明,人设一下就立起来了。
泪奔!致敬!! 谨此献给1960—1969年出生的人! 一批横跨44岁到53岁的人;一批有点高傲有点自卑的人; 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欢怀旧的人;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 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是最后一批过六一节必须统一穿着白衬衫、蓝长裤的人;是最后一批玩弹弓、铁环、玻璃珠的人;是最后一批看过黑白小人书的人;是最后一批看了山口百慧的《血疑》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是最后一批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人;是最后一批相信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 生于60年代,我们感受了70年代的那种英雄理想主义色彩,但不再盲目;生于60年代,我们包容了70年代的个性追求,却并不喧哗;生于60年代,我们全程经历了始于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是理想兼顾现实的一代,也将会是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代。 生于60年代,我们见证了许多: 台湾校园歌曲来了:邓丽君、小虎队、王杰、郑智化......一首首优美的歌曲耳熟能详 香港电影来了:四大天王、成龙、周润发,一个个血胆英雄成为偶像 霹雳舞来了; 喇叭裤来了; 蛤蟆镜来了; 世界改变着我们,把我们从少年少女变成了人父人母。 生于60年代,我们经历了许多: 经历了一代伟人朱毛周的离去;经历了四人帮垮台;经历了女排三连冠;经历了富人越来越多,梦想越来越远。 一首勾起我们许多美好回忆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年发福的老一辈 20多年前,我们曾怀想:20年后,我们的生活不知有多么的美好;曾经的美妙梦想,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又有多少惆怅在心头?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现在大的有五十三,小的有四十四。上学都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 当时我们的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比起现在孩子的重磅 “zhayao包” 来,轻松多了。 我们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懂得憎爱分明。在“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背诵着毛主席的教导“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我们从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心灵深处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 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和欧阳海,是刘文学、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一些英雄人物。 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看电影多是露天的,一部看N遍也不嫌烦。电影只能看到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 记得当时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者而感到难过和不安。 国产电影自然是以八大样板戏为主,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 后来有了《决裂》、《春苗》、《战洪图》、《红雨》等一批带有强烈左的色彩的政治电影。 国家大事主要是通过有线广播和极少数的收音机进行传播,另外,就是《新闻简报》。 每当看到已显虚弱、苍老的毛主席无声地出现在银幕上会见外宾的时候,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大都记得难忘的1976年。三颗巨星陨落,一年之中我们同全中国亿万人民一样,经历了三位领袖逝世带来的无限悲痛,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和金色十月的无比喜悦。 我们搭起防震棚,在低矮的窝棚里写作业;我们为毛主席戴黑纱,哭得声嘶力竭;我们举起标语小红旗,上街游行,写大字报,欢呼打倒王张江姚…… 天亮了,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那时候,李光曦演唱的一首《祝酒歌》最能表达这种喜悦的感情。 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欢欣鼓舞。 郭老那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发愤读书,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世纪末把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刻苦攻关。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帅的一首诗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成为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没有人不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在中国当代历史中,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浓的写上一笔。那一年,邓小平第三次出山,被历史地推上了政治舞台。他的复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 一时间,八块样板戏不演了,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听不见了。一批反映文革期间受害,生离死别和描写美好爱情的电影诞生了。《海外赤子》、《归心似箭》、《爱情啊你姓什么》、《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小花》、《戴手铐的旅客》、《等到满山红叶时》、《第二次握手》、《红牡丹》、《庐山恋》等等等等。 有电影,就必然有插曲。那时候的电影插曲实在是美,每每想起或唱起,就心潮起伏,情绪激荡,李谷一也成了我们梦中的歌神…… 那时候,高跟鞋、“飞机头”、喇叭裤、摇摆舞被普遍视为叛逆和异端。 邓丽君等港台歌手的所谓靡靡之音还被斥之以"黄色"歌曲。 那时的文坛出现了一种“伤痕文学”,主要是讨伐“十年动乱”对人性的扭曲。文化艺术又一次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国产的《敌营十八年》、日本的《血疑》、《命运》、《排球女将》、英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视连续剧热; 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第一次颠覆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理解; 电影《少林寺》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街上一下子出现了无数个光头觉远。 那港台的武打录像片充斥着一间间低矮简陋的录像厅; 单田芳、刘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时的一本叫作《武林》的杂志,创造了全中国期刊订阅、零售之最。 香港电视连续剧在大陆异常火爆,尤以《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人在旅途》等为代表。 文化生活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 以前凭票、卡供应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已不再紧张,人们的着装也逐渐从千篇一律的灰、蓝、黄而变得亮丽多彩; 姑娘出嫁的条件,已成为“三十六条腿”和双卡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了。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也有幸成了最后一批能够全部看完历届“春节文艺晚会”的人。 也正是从那时起,“春晚”便替代新衣、鞭炮,成了我们每年除夕的热盼: 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董文华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响了讴歌最可爱的人,这一新时期最响亮的主旋律,对越反击战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如今大都已经步入中年之旅,成了单位和社会的中坚。 往事如过眼烟云,不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同前人、后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原则。 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 回忆过去,会使我们在观照历史的同时,寻找出更符合于我们时代特征的精神和境界,使我们更加为生于六十年代骄傲和自豪。
19年最后一次离沪旅行在三峡的游船上放的这部影片,三峡的景很美
偶然间看到的,比我年级大好多的电影,很纯朴,觉得看老电影里的演员都好看很自然,女主很漂亮,只不过结局是悲伤的
我给满分 为诗意蒙太奇的美 为理想化的电影追求
有些模糊的记忆中,那时候是跟着父母在北京五棵松后勤学院的礼堂里看的。“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随着起伏的旋律重新回到了这部三十年前的影片中,歌美、人美、三峡美,有情、有景、有故事,简单干净顺其自然!如今回看,整个片子反而因岁月流逝而更值得一看,值得回味!
电影里的那条船就是我爷爷当年当船长时走的那条。爷爷也出境客串了一把,哈哈。
和巴山夜雨 (1980)同为长江轮船上的电影,这种因旅行而生爱的罗曼司叙事表明轮船在1980年代初期仍然是一种中上层消费的交通工具,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空姐故事”吧。长途轮船比火车慢,有时长达半个月,船上是一个小型社会,有文艺演出,有船长、大副二副,有不知名的厨师、游客……此片和巴山夜雨共有的“套盒故事”,通过见证/讲述达成了与记忆/历史的和解,也是富有新时期时代症候的结构。
那时的人是多么单纯健康啊!
补标:是很感人的老片子!
真的美啊!美丽的人,美丽的日子,美丽的歌声
朴实的生活 质朴的爱情 感人的故事 感谢老一辈们为社会付出的艰辛 我们现在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好的生活
兄控妹控- -不过剪辑确实很有味道
这片子看完幸福感太强烈了,吴海燕一举一动都像在跳舞
6/10,故事叙事主线模糊,开头和结尾完全对不上。还有吴海燕那欢快的表演,可笑。
故事切入方式比较清奇。色彩较亮,又是窄画幅,有点像电视片了,其实即使是清冽风格,也可以再浓郁一点。长江三峡,红叶山崖,多么美好的哥哥妹妹呀。转回到三副杨英,沧桑无欲的脸庞见得是心冷了的人。"我给你做一辈子饭""不管走到哪,信号台永远在我心里",确像一首童话。几首插曲都非常好听,《满山红叶似彩霞》是名曲了,男女对唱的那首《江波流》更是深情。电子乐也特别好听。
这片儿小时候还真没看过,并且小时候也一定是看不懂的。
这个电影的格式很特殊。把我这个老江湖都蒙了。八十年代的电影都是充满了朝气的。多纯洁感人的故事
露天电影的记忆
为什么看着哥哥撑船妹妹唱歌我就哭了...老电影的色调、布光,演员的表演都好像把我带到一个不曾亲临的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美女。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唯美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