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蔚蓝深海

    爱情片美国2012

    主演:汤姆·希德勒斯顿  蕾切尔·薇姿  

    导演:特伦斯·戴维斯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蔚蓝深海 剧照 NO.1蔚蓝深海 剧照 NO.2蔚蓝深海 剧照 NO.3蔚蓝深海 剧照 NO.4蔚蓝深海 剧照 NO.5蔚蓝深海 剧照 NO.6蔚蓝深海 剧照 NO.13蔚蓝深海 剧照 NO.14蔚蓝深海 剧照 NO.15蔚蓝深海 剧照 NO.16蔚蓝深海 剧照 NO.17蔚蓝深海 剧照 NO.18蔚蓝深海 剧照 NO.19蔚蓝深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34

    详细剧情

    二战后,英国律师WilliamCollyer(西蒙·拉塞尔·比尔SimonRussellBeale饰)的妻子HesterCollyer(蕾切尔·薇兹RachelWeisz饰)邂逅了退役的飞行员FreddiePage(汤姆·希德勒斯顿TomHiddleston饰)。生活空虚寂寞的Hester和年轻英俊的Freddie陷入了一段不伦之恋。此事不久即被Hester的丈夫William发现。后来,Hester认为Freddie不再爱她了,于是尝试自杀。她没有成功,Freddie在读完她的遗书后勃然大怒。最后,Freddie终于决定离开她,去一个遥远的地方继续他的飞行员生涯。Hester只能望着Freddie离开的背影黯然神伤......

     长篇影评

     1 ) 巴别塔

    看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卧槽女主放开那个汉子的屁股!】【闪开让专业的来!】这种粗俗的想法(扶额

    片子有些沉闷和晦涩(?),感情线有两条。一条是Hester和她的前夫,另一条也是主线,即是Hester和Freddie的感情线。
    [/伪砖家]先从第一条说起:[伪砖家]

    Hester和前夫的经历,明确地告诉了我们:
    1.性生活不和谐是婚姻感情失败的重要前提条件(雾
    2.有一个挑剔的婆婆是婚姻感情失败的次要条件(大雾

    严肃地来说,夫妻俩的差距太大,确实不利于感情的建立。片中William对Hester其实并不差,但两人年龄差距过大不说,William似乎很少陪她,加之还有一个刻薄挑剔的婆婆在家对她颐指气使,而作为受夹板气的男人却默不作声,这一切都足以构成Hester外遇的完整前提条件。
    就在Fred看到遗书后摔门而去,两人分手后第一次见面。William说“你总说我的谨慎、我的顺从会伤害到你的自尊”,对于Hester这样敏感到近乎神经质的女人而言,波澜不惊的生活和总是顺着自己的丈夫也许是不适合她的。
    两人分手后又的一次见面,Freddie刚因为自己忘记Hester生日而Hester自杀的事情和Hester大发脾气,William就悄然登场并带着一份准备好的生日礼物,似乎从来都牢记妻子生日,但我看来,也许也算是对分手前自己疏忽妻子的一种心理补偿吧。



    说回剧中的感情主线Freddie和Hester。
    Hester第一次吞安眠药自杀失败后,她请求管家太太别告诉Mr.Page自己的事情,表示不想让他担心。管家太太问了她一句:“这就是你想要的么?”
    这里似乎是一句双关语,管家太太既想问Hester不想让Fred担心是否是她想要的,又想问现在眼前的这一切是否也是她想要的。
    而Hester答,是的,拜托了。我想这样。

    和自己的丈夫William比起来,抖森饰演的Freddie年轻、帅气、优雅、风趣,对Hester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外遇已成定局。
    酒吧外的拥吻,Hester向Freddie表白说,我太爱你了。而Freddie却说,我不想逼着你做任何事。
    Freddie是个不想强迫别人的人,同样地,他也是个不想被任何人以任何一种形式强迫的人。于是便有了后面两人的矛盾冲突。

    从Hester到教堂询问神父的情节可看出,一开始Hester心里是矛盾的。既知自己行为有悖于道德伦理,却又无法抵御Freddie那该死的致命吸引力。两相权衡下,最后还是对Freddie的疯狂迷恋占了上风。

    Hester曾对William说过自己从开始就知道,她和Freddie的感情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William问“但为什么你当初会爱上一个给不了你任何东西的男人?”,Hester答“但他确实给了我一些东西,一直给予着我,就是他自己。”
    Freddie与William对于Hester来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Freddie会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给Hester,即便他给她的爱和她给她以及自己想要的爱是并不对等的。

    Freddie:“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个固定的生活,你本该明确地知道和我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Hester:“我知道我会承受什么样的结果,而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
    Freddie:“老天,我恨和另一个人有着感情纠葛!而且我一生都在试着避免这样!我一直是这样!一直是!”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分歧的根源所在:女人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把爱情当作世界中心,而男人却觉得这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很多事情也很重要,永远没办法像女人一样将爱情置于一切之上。对于Hester而言,这段感情是“令人难以呼吸的悲伤”。Freddie并不想像罗密欧那样为爱不顾一切,而Hester却不知不觉地想要索取更多。对Hester来说Freddie是他的全部,她可以为他去死。这种爱太沉重了,压地Fred喘不过气,甚至会让他觉得被这样的爱包围着是一种枷锁和束缚。她要的和她得到的不对等,这便是矛盾的产生。
    但她又无可救药地爱着他,无法自拔地爱着。一方面为他所做所言而感觉到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无法离开他。互相折磨,痛不欲生。

    Hester本身也是最大的矛盾体,她既厌倦William对她的百依百顺,觉得那是对其自尊的一种侮辱,同时却又希望Freddie能够按照她预期的发展去做。
    就她一遍又一遍的吞安眠药自杀和企图自杀的事迹来看,她似乎是有心理疾病的。


    随着剧情展开慢慢看着,脑海里浮现起几年前看过一本小说,《巴别塔只犬》,所取了这样一个题目。读的时候还是高中,当时对妻子自杀的理由一直不明就里,如今再回想起来,顿觉豁然开朗。
    书里的妻子和Hester如出一辙:“假如我早知道这件事,我就会挖出你的眼睛,换成泥土做的眼睛;假如我早知道这件事,我就会挖出你的心,换成石制的心。”
    女人总是为细小的事情而忧愁,而男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女人根本上忧愁的原因。男人所给的永远也不够,所以女人最后得到的,永远是没完没了的虚无。这样绝望的爱情。


    【另外附上抖森和导演对这部电影的访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dM6wy1McmI
    访谈大多从男主Freddie的角度来探讨这部电影的,所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三个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

    Fred和朋友在酒馆里模仿飞行员那段,我的关注点全部在抖森好可爱好萌,没意识到这里面代表着什么orz
    抖森的解读是:“这名自皇家空军退役的战斗英雄,状似活力迷人,然而在感情上极度危险。”
    “他是战争造就的人,用百分之而百的力气来生存。这家伙刚从战争中归来,认识到生存才是首要的。因为太多、太多的人在战争中死去。我认为这也可以诠释Freddie对Hester的冷酷,在影片中他对她确实是很残忍的。其实那并非来自有意为之的恶毒,而出于他无法理解她对自己的痴迷依恋。”
    导演说:“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渴求从他人处获得他们所无法回应的爱
    从而成为暗恋的一种畸变。”
    【以上翻译摘自访谈视频】
    所以男主和女主的分歧在于,男主无法理解女主为了他那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对于他而言生命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在家门口那幕中,女主对前夫说,他一直嫉妒你,不光是工作。
    和注册君讨论的时候,也说到这涉及到了阶级层面,女主和前夫是属于上流社会的阶层,而Fred顶多是个中产阶级。
    注册君说:“男主和女主看画时吵架就是因阶级观念而起。男主在女主面前时常觉得很没自尊,屌丝心态作祟。”
    大抵能说明这个问题。

    和注册君一讨论觉得这片其实水挺深的,我已经看过两遍了,还是觉得错过好多能把剧情串联起来的细节T T

    ---------------
    多说几句废话,抖森真是为片子牺牲好多啊,露白花花的屁股啦!〒▽〒
    发怒的时候太带感了,表现力十足!
    特别是最后那一含泪带笑,将不舍、痛苦、释然种种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抖森真是太棒了!o(*////▽////*)q

     2 ) 被偏爱的总是有峙无恐

    出于对抖森的偏爱,对薇姿的爱。。。多打一颗星。。。。

    好吧好吧,我再多逼逼几句。蔚蓝深海——The Deep Blue Sea 其实有抑郁症的意思,抑郁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沉入深海,深深的蓝色。似乎看来很美,其实是作死的美。。。参考林妹妹

    这日子其实是给薇姿作掉的,倒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文艺女青年和英国飞行员性格不合的问题。。。哎呦,我喜欢那个历史中的德国佬喏,虽然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军真的很勇敢,把德国佬赶了回去,海狮计划也束之高阁,如果。。。(⊙o⊙)…跑题了。。。。

    不想写了,烦人,美感不够,其实顶多3颗星

    ps;抖森这长腿,能塞进小小的机舱吗?

     3 ) 蔚蓝深海下的迷茫爱情

    上世纪50年代,故事在一片蔚蓝背景和一封遗书的旁白中拉开帷幕。接着是断壁残垣处灯光氤氲中,女主Hester在一扇玻璃窗前出现,慵懒、凌乱、压抑……!
        故事很简单:Hester和丈夫William的婚姻,物质殷实,精神空虚,丈夫是个一丝不苟、循规蹈矩的律师,生活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她邂逅了退役的飞行员Freddie ,面对活力四射、热情洋溢的Freddie ,她不顾一切,飞蛾扑火。然而,激情过后才发现Freddie给不了她想要的安全和保护。一个女人,在安稳的婚姻里得不到爱情,在迷人的爱情里得不到安全,于是,她挣扎、渴望,最后在绝望里企图自杀。即使这样,当Freddie看到她的遗书后,觉得不可理喻,还是决绝得离开了她。
        面对体贴细致却木讷守旧的丈夫,Hester活得勉强、苍白,面对年轻热情却自由散漫的情人,她爱得卑微脆弱。故事在回忆和现实间交替,低沉婉转的音乐、昏暗冷清的场景给了Hester很好的心理衬托。她的感情就如一片蔚蓝深海,暗流汹涌,迷茫幽深。
        女人,当爱和婚姻不可兼得时,不管怎样选择,首先,不要丢了自己。
        庆幸自己不要做这样的选择,希望你也是。

     4 ) 三观不同何以为谋啊

    想了一下儿还是点了“推荐”没点“力荐”,总体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片子,表现手法很文艺,但是点名的主题却很现实,唯一让我觉得别扭的就是女主的三观,实在很难理解。不过这还是回到了一个老问题上,也许就是扭曲的三观和每个人面对自己生活迷惑的态度,才让人觉得有拍成片子来讨论的必要。

    几个突出感受写一下吧,首先: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真的可以在一起么?这一点我非常悲观,如果有那么1%的可能的话,也是要双方非常非常地努力去了解彼此不同的生活,并且愿意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某些想法而照顾对方的感受,想做到这些非常难。

    Hes出生长大的传统家庭和他所接受的教育,注定她对出轨这件事儿还是心有顾忌,但她又注定是她那个圈子里的异类,受不了平平淡淡甚至有些装逼的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这样过了一些年之后她发现能够从另一个世界里的人身上找到生活的乐趣,所以她开始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生活,试图从中找到平衡但是最后失败了。

    William希望过一个稳定的生活,他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很好的家庭背景,美丽和善的妻子,尽管还有个无趣的老妈(大概William本人并不觉得)。每次Hes和老妈拌嘴的时候,William什么话都不说,顶多静静地圆个场儿,说明他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需要逼得他决裂”的地方,他爱她老婆,并且不明白这样过一辈子有什么不好。

    Freddie就是我认为那个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他的家庭背景我们并不清楚,但战争的经历很显然已经占据了他某一段时间全部的生活,他在引以为豪的飞行经历里面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他知道现在这样稳定的生活来之不易,但也因此迷失。他有些害怕别人的不认同,害怕自己给不了深爱的人什么东西,害怕与他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Hes总有一天会打破他们之间微妙的平衡。说到底Freddie的敏感和隐藏很深的暴躁造成了最后的结果。

    从最后William送了一本十四行诗给Hes做生日礼物就可以看出来,他懂得他们这类人珍视的东西,认为相爱就应该记得、就应该让我高兴,而Freddie爆发的诱因就是他以为“没给生日礼物就要自杀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儿”,其实在此之前Hes应该已经偶有崩溃的时候了,绝不是这一件事儿造成的,但她可能解释不清楚也不想去解释,所以缺乏交流的两人总是莫名其妙吵个底儿朝天。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三观不同背景不同的人真的很难在一起。因为要我们做到去了解另一类人真的太难了,我们可能是朋友可能是知己,但是要每天踏踏实实过日子处理一切繁杂的琐事,同时又要在精神层面找到安全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些要做起来都太难太难。

    举个例子我觉得生日这件事儿真的无关紧要,早一天晚一天庆不庆祝都无所谓,如果有一天是特别的,会是因为其他的事儿而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日这一天。但是我知道有的人非常看重这件事儿,很看重某个纪念日,一旦身边人忘了,他们就会迅速认定你是不关心他们。我可以理解这种敏感,我也可以接受,并且努力改变自己,但如果对方真的因此作出我认为“出格”的事儿,我也会觉得他们不可理喻,赶紧躲得远远儿的好。

    其实说到底都是缺乏交流,缺乏相互理解,缺乏放弃自己想法去深切体会对方生活的勇气。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儿,每天都在发生,如果我们是个旁观者我们可能能择清楚,但当我们身处其中,很多时候想到的只是“你为什么不理解我”,而不是“我要怎么做才能理解你,并且让你理解我”。

    然后再来说说片子本身吧,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天之内,其间穿插的美好回忆都停留在女主的脑子里,用她的视角叙述出来。Hes和Freddie之间的美好时光,他们之间发生的冲突,还有面对以往“正常生活”的无奈。无数次我都得按暂停键,停下来想想清楚,然后再继续看下去,因为它叙述故事的风格实在有点儿太文艺,很容易就看晕了。

    细节表现很美,女主的某个表情都有很多故事,我最喜欢的一段儿就是她冲进伦敦地铁,然后在列车呼啸而过的瞬间想起了二战期间大家聚集在已经被当做防空洞的地铁道里面唱歌相互鼓励又担心未来的情景。还有就是最后女主站在窗前看着萧条的城市街道,但其他人的生活仍然日复一日地发生着,孩子在废墟上玩儿,也许这一瞬间她能够理解Freddie心里的纠结?无论战争为他带来多少骄傲,那毕竟也是战争。而人们的生活不需要这些,大家需要健康温饱的生活,需要安静的下午茶时光和站在画廊里欣赏艺术的心情。就像楼下大妈的丈夫,退伍海军,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家人在照顾他,鼓励他活下去给他信心和温暖。

    战争总是会过去,而停留在过去的人,却需要我们拉一把他们。我想起抖森演的另一个片子Midnight in Paris,那里面Gil也说,怀旧是永无止境的,但只有当你把自己融入现在、当下你的生活里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人生真正的意义。Freddie接受了在南美试飞员的工作,他虽然说过“我再也不会去开飞机”,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他最擅长的事儿,也是通过这个工作,才能真的直面现在的生活,不说对整个人类社会做什么贡献吧,至少不会让他仅仅停留在回忆过去,能够让他找到当时当下的他,存在的意义。

    再来说说抖森吧,我估计大家都是因为这货全裸出镜又是主角所以才来看片子【捂住鼻血……查了一下儿IMDB发现这个最早在爱尔兰和英国上映,过了快半年才引进美国,又因为是文艺片的关系所以好像并没有上过什么大的影展。本来抖森是带着这个片子去多伦多的,结果TIFF的采访很少有人提到deep blue sea,也可能因为他2011年片子井喷了大家没空关注到每一部吧。相比其他配角或者客串的片子,这部他的戏份很多。尽管大家都说女主是唯一的主角,其他人都只出现在她的视角里,但不得不说两个男主的演技都非常牛逼,我们观众通过女主的视角应该可以体会他面对这样两个人,两个世界的观念和生活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纠结。

    抖森演的人物非常易怒,所以就看到很多龇牙咧嘴炸毛的桥段。我记得有人写Henry V的影评的时候,说抖森可以举重若轻,但是举轻若重的时候不尽如人意。我非常同意这一点。大段大段的念白和同一种情绪即便持续很长时间,他都可以表现得很自然,但是到了用细节来诉说内心的时候,他的表演让人觉得稍显僵硬。用眼神儿和小动作来表现性格,我觉得是塑造人物的关键。相比起来我觉得他演的Scott,那种浪漫又有些不安的感觉,比这里的Freddie要有意思得多。Freddie的情绪都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下表达,是故意设计出来的。但是客串Scott短短几分钟几个小桥段,就让我们能管中窥豹看到这个人复杂的性格。

    然后我记得抖森采访里面大夸Rachel的演技,不得不说女主塑造得很成功,尽管故事里面女主的三观我实在不能认同,但这种纠结还是完全被表达出来了。一个本身并不勇敢的人,有那么多热情和不甘心,又特别害怕失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都如此吗?这里的Hes面对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爱情,我们面对的更复杂的事儿的时候,也肯定不可能痛痛快快地抉择。

    最后大赞电影配乐。我个人喜欢交响乐团或者室内小弦乐团的BGM,尤其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时候,一段悠扬的旋律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直接。音乐可以表达心情,也可以表达冲突。我之前对这个导演和配乐的团队没有任何了解,但看过片子之后确实觉得很棒。冲这个也要多打几颗星啊。不过话说回来了,它毕竟是一个在小场景里唧唧歪歪的文艺片,个人觉得在自己电脑上看和去电影院看宽屏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默默偷笑一下XD

     5 ) ~~~对比了一下两版~~~

    因为基神迷上了抖森,正巧很久以前迷丹叔嫂的时候下了,我就看了,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非基神的抖森~~

    看完之后,没觉得相当惊喜,但是绝对不失望!!!

    首先这片子是很文艺,跟老版一对比就能发现老版简直话唠。新版算是去繁存简,老版里面对人物、情节的铺垫基本上能删就删,只留下一个大写意,大轮廓。但是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毕竟是翻拍,不是克隆。

    至于抖森,很多人都说抖森帅是帅,但精英气质太浓,不适合演糙汉子(原版里面Freddie是个十足的糙汉子,别说upper class了,估计顶多是个working class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抖森演得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几场和Hes争吵的戏,很有爆发力(毕竟是莎剧出身)。因为整部戏,导演很文艺,很诗意,同时电影里的人物(我都不说核心人物了)数来数去也就仨…… 抖森要是时时刻刻都是糙汉子,那这电影就真没法看了……

    总体来说,这电影还是挺不错的~~

     6 )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听惯了成语的字字玑珠柔美委婉,对于说什么就是什么、所指能指高度对应的英语难免有点小瞧的意思,但今天这部片名算是提醒了我,英语里也有意境美妙的习语的,比如这句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其实它还有个意思相同的表达,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etween a rock and the hard place。至于为什么两者语言美感上的对比如此强烈,……也许是因为家里俩孩子总得有一个长得漂亮的一个长得丑的?这才能表明基因选择的微妙确定性与随机性?

    Alas, I digress. 还是回头来说片吧。

    冲着新一代英伦人之翘楚代表基抖森去看这片的人,估计随便在哪个平台上都不计其数,我自然也不能免俗,连听说这片还是因为抖森乐呵呵地带着女朋友去了多伦多的;但是不能不提的一点是Terence Rattigan也是个太有分量的名字,有人想重拍他的剧本总是会让人忍不住好奇,尤其是在评价甚高的1955年版已经基本可以算作失传的情况下——想讨论Rachel Weisz接过Vivien Leigh的枪似乎是个太不着边际的话题,但是让Hidddleston演一个Kenneth More演过的角色还是挺有看点的,毕竟两人有着截然相反的气质与人生经历,一个敏感,一个粗犷,一个瘦高单薄,一个矮小结实,一个是剑桥RADA的优等生,刚一毕业就遇到了肯手把手教的好师傅于是青云直上;一个是白手起家,从加拿大皮毛猎人和剧院小工一点点努力到西区乃至好莱坞的舞台上。但是说来说去,TDBS在Rattigan作品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和价值总是不变的,Rattigan成为显赫一时的战后英国剧作家,自TDBS开始的一系列剧作的成功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让人遗憾的是,这次的改编,近乎完完全全是失败了的。回到标题想表达的意思,对于名作的每次改编都是一次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的艰难选择过程,但是这次Terence Davies对核心精神的把握和中心剧情的取舍完全偏离了剧本的原意,硬是把一个人性的故事简简单单地掰成了八点档苦情剧,真是让人不禁扼腕啊。

    想当年TDBS刚刚面世的时候,剧评界对它的评价是“Rattigan对人性看法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有深度起来了”,而这一点正是TBDS之所以留名戏剧史的重要原因:完满地讲一个充满感情的好故事只是melodrama的要求,好的melodrama的确可以凭情节的跌宕起伏感动人心,但毕竟不具有普世意义,真正能具有普世意义的只能是那些透过情节直击人性本质的东西,它们也许并不能给人性的某一个侧面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或者给出一个万用指南,但会让你觉得触到了生活坚硬表面之下一些不易发现的柔软。虽然melodrama和正剧在评论时并不该有上等下等之分,但作为社会之眼的剧作家想要真正唤起公众的注意,还是得要靠作品独特的角度与深度。而本次的改编忽略的恰恰就是原作中一些反映人性“复杂而有深度”的东西,Hester和Freddy反反复复分分合合的爱恨纠缠被推到了最前面,可以算作原剧本精华的Hester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几乎被删了个干干净净,这真是让人无法理解。要看八点档谁会去翻六十年前的老剧本?新写的矫情小故事不是多了去了么。

    虽然重点错误,但是两位主演的表现是值得表扬的,虽然,再一次不得不说,他们的重点也随着影片的重点一起还给了Rattigan老爷子。Weisz的控制力依然出色,她对喜怒哀乐以及Hester矛盾性格的准确表现让这部片没有沦落到完全失控的地步;Hiddleston的节奏感和爆发力也依然展现了学院派尖子的出色实力与舞台感,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表现和原著中强壮迷人但缺乏教养的酒鬼形象实在是相去甚远,亲身参加过RAF的Rattigan老爷子大概也会觉得,在这个角色上,Kenneth More的形象与表演方法会更加贴近原著精神吧。

    (一个能脱下衣服之后比女人还纤细白嫩、经常泪光闪闪的的战斗英雄。I blame YOU, Terence Davies.)

    总的来说,这一版的改编实在让人失望;原剧的剧本还没看完,看完之后若有其他心得再上来补遗。底线是,情节太散节奏太慢,导演太过于故弄玄虚,一部既不适宜花痴又不适宜消磨时间的电影。

     短评

    这片儿的确动人 闪回不留痕迹啊

    3分钟前
  • 推荐
  • 一贯特色的平移长镜头,许多虚焦后景,配合悱恻小提琴和古典温柔的光线,依旧那么美那么感伤,借一常见纠葛,还旧日时光之魂,Terence Davies 依旧在同时间作战,一日光景囊括前因后果,典型意识流,跳跃场景,不过窗前光阴,已然相遇至分离。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 这一帮不识货的……这片儿剪辑太强了,已经不是在闪回的层面上运用了,而是意识流的时空转换,快要达到安哲的程度了。整部影片对心理的细致刻画体现在视听上,这种高度的电影化程度甩一般导演几条街啊。TD的声画关系一如既往地美妙。

    7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 没有字幕这真的是就看抖森只能看抖森...

    9分钟前
  • LOU
  • 较差
  • 男女主都是剑桥出品...

    11分钟前
  • Aloysius
  • 还行
  • 朦朦胧胧,氤氤瘟瘟,纠纠缠缠,反反复复,拖拖拉拉

    16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 艾玛……只有抖森支撑着我看完了这么错乱意识流的电影……抖森的气质注定不能演一个爱无能的飞行员……总感觉他跟薇姿心灵相通啊!总感觉他最有那种蛋疼小清新情怀啊!

    18分钟前
  • Jaqen H'ghar
  • 推荐
  • 很难不喜欢英国作品中的文学气质//某些感情如同深海中难以预见的漩涡 当发现自己将会被抽走的时候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有的人会开始反复说谎欺骗所有能够欺骗的人包括自己

    23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 情节太散节奏太慢,导演太过炫技巧又爱在情节故弄玄虚。一部既不适宜花痴又不适宜消磨时间的非偶像剧电影。

    2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 不不不……不可方物

    2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 原本我根本不想看這部電影因為大部份評論說它很無聊但看到湯抖森的訪談說在這部電影裡他演一個can't process love的男人我就動心了事實上雖然敘事很跳針但湯抖森確實演出了畢巧林的那種感覺*但是*再看影評人家說原著寫的根本不是這麼個角色所以是湯抖森他又OOC了這個淚腺異常發達的男人又OOC了。

    29分钟前
  • 席德
  • 还行
  • 这片子有点意思啊,朦朦胧胧的光,时间线对不大上搞得还有点科幻味(这点让人感觉很奇特)。抖森适合这个角色得很,但更棒的是蕾切尔薇姿,的确是年度前十的表演。不得不骂一下字幕,TLF里面封的那个果然字幕组,。。就没有连续三句是对的

    3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老版是费雯丽演的。爱常是带有阶级性的,施舍爱的人高高在上,乞求爱的人如奴隶卑颜屈膝。这片情绪虽然走得很远,并穿插各种回忆,其实故事主体仍是一天一夜的事,首尾镜头正好形成一个环状。非常文艺腔,再加上古典的配乐,导演还特意用一些片段去表述主人公的心境,蛮怀旧的片子。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 不必理会那些2星3星的短评,带着浮燥的心观看,会容易忽略掉导演那些实验性的意图。特伦斯.戴维斯是在用镜头写诗,看似凌乱缺乏逻辑性的剪辑,是诗的断句。追求情节性和叙事条理的人当然觉得失望。奇怪查不到这部电影的原声,古典的配乐荡气回肠,激越缠绵、如泣如诉的弦乐已至令人惊艳的程度。

    3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 从画面到情感,从墙纸到睡衣,从背景提琴音到女主角的脸……满满都是各种美!

    3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 TH的Freddie纯真又狡黠,发狠时却眼角挂泪,谁能说他残酷心狠,谁又经历过平衡的爱情。如同房东太太所说,保留最后的尊严,日子才能继续下去。相爱过的残局就像战争过后的残垣断壁无法抚平,却可有一天来把它重建。把新旧两版拿来对比显然是不公平的。人是新的好,故事未必老的醇。

    39分钟前
  • 后厨李师傅
  • 力荐
  • 爱情和婚姻及其附属品或者说金钱总是难以分离,年轻人的爱情像干柴烈火,不经意间就会燃烬,常常因为太年轻,感觉未来无限可能,没自信承受得起另一个人的一生。老年人的爱情更加理性,平淡的相濡以沫,可惜年轻人还没将一路的风景看够。一部很诗意很情绪化的电影,有源的灯光和软妹都美极了!★★★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 剪辑布景运光表演精致老道,但对人物的背景交代还是薄弱,爱来得不够说服力,情绪有余分析不足。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 抖森右半边屁股上有七颗痣

    43分钟前
  • 葱油香菇面
  • 还行
  • 女主在片中非常非常美 构图色调充满文艺范 本来冲着抖森去看的 后来发现你森自身文青贵族气质根本遮不住 得出结论你森一日不把气质粉碎重铸一日就被限制戏路无法翻身 加油吧

    48分钟前
  • Qing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