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场面
蘑菇,溜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去?)
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来啦。(找同行。)
紧三天,慢三天,怎么看不见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没找到哇?)
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因为你不是正牌的。)
地上有的是米,唔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拜见过啊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他房上没有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徒不言师wei。)
哂哒?哂哒?(谁引点你这里来?)
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带,背靠沙。(是个dao人。)
么哈?么哈?(以前独干吗?)
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这一段是杨子荣在威虎山下刚见到土匪时的黑话,晌午说话是个言午许,没有家说明了是刚刚被小分队剿灭的许大马棒。
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z宗。)
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
怎么又黄啦?
防冷涂的蜡。
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天下大大啦。(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2 ) 三爷,我给你献图来了
几年前看崔永元的《不过如此》。开头提到了杨子荣,大致是正名当年的杨子荣首先并不高大威猛,其次座山雕的部队其实都不超过20个人甚至更少,是名符其实的残匪。再总结起来似乎又想说明即便这样杨子荣孤身上山也不容易云云。
喜欢杨子荣其实最多的并不是他单枪匹马捍上了八大金刚,也不是屡屡被相声小品拿来搞笑的一枪打灭所有的油灯。最令我当时佩服得就是对黑口,也就是盘海底。51号兵站里梁波罗和李纬也有这么一段,可是不如这个脍炙人口。什么船上有几棵倒载垂杨柳哪比得上“脸红什么”干脆利落。所以匪有多少杨子荣有多高,座山雕到底是不是凶猛并不妨碍我对英雄的崇拜。
对杨子荣的崇拜还是一个他敢挺身而出,当时最麻烦的并不是打不过座山雕,而是说实话这些所谓的土匪一旦藏起枪械十足十就是山民猎户。譬如要不是李勇奇小常宝上有老下有活路,很难讲不会上山做一个小队长大队副之类的。被谁掌握着,就变成什么编制是当时所有的武装力量特点。“东南湖滨挺进独立团副团长!”(倪匡《新武器》) 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湖匪,在有些人眼里就是杀日本鬼子的好汉。所以杨子荣的困难是首先要从兵还原为民,然后又异化为匪。他提起大氅冲上威虎山的一刻想得是完成任务,他也许不知道有时候这种变化不是理所当然地可以逆转的。
王润身的一个特点是在解放前干过很多职业(张勇手介绍的),所以在扮演杨子荣变化的这个过程上有种自由感,正是因为三山五岳的勾当都滚过了,土匪不就是山民会打枪吗?他不像少剑波那样纯洁得会对小白鸽吐出的舌头视而不见,他对八大金刚的粗话和黑话同样习以为常,这种在泥里来去自由的感觉令我感觉到一种生存的自信和霸气。
“三爷,我给你献图来了。”没有几个镜头,这个“上校团副”威虎山老九就站在了虎皮交椅上把整座威虎山都踏在了脚下。
3 ) 非影评的观后感
因为工作的关系,跟门卫大叔渐渐成了好伙伴,不,应该是说,我拒绝不了大叔对我的喜爱,跟着一起看起了老电影。这部是记录的开篇,想记录几点自己的思考。
1、我,为何也可以接受老电影?眼神、音乐。 其实,我是个爱剧情的人,喜欢气泡水的感觉,但老电影是牛奶,稠厚,没有什么味道,但慢慢品,也还香香的。朴实的剧情,是音乐和眼神让我看得下去。传统的音乐配音,像是中国独有的抗战音乐,听着就给人力量,所以,喜欢。没有过多的布景,没有过多的动作,所以就用近镜头填充电影饱和感,喜欢关注眼睛的镜头,真的感觉是一扇窗,看到清澈、善良、温情、邪恶、丑陋……眼睛,真美。
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大叔感叹,那时候的人们齐心协力,都一起干活,人民也好统治,共产党让怎么干也就怎么干。这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团结,二是听党指挥。团结,是因为目标一致,一旦各自有各自的目标,力就在各使各的,虽整体向前,但也为一盘散沙。听党指挥,是因为,那时候只有共产党关心穷苦老百姓,而当时穷苦老百姓是最大的群体。管理一家公司也是这样,团结,公司才能变为锋利的矛,最大群体利益最大化才能使公司拥有最坚固的盾,这样公司才能向前,才能坚不可摧。要不然,人才再多,也无用。
是的,一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欲望,整个社会就不那么好统治,中国,现在的样子是不是最好的?怎么做才能更好呢?地球,现在是不是最好的状态?宇宙呢?这些都是个大问题,我还想不明白。但是,对于个体而言,我会接受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也相信阴阳学说,好与坏都是相伴相随的。
3、回归电影本身。并没有带给我太多思考,没有让我感到新奇,没有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场景或者画面,就只是知道杨子荣与座山雕的那一段历史。有点平淡无味。
无感。
4 ) 林海雪原—内容像名字一样纯洁宽广
一部老电影看得热泪盈眶,我们不是没有拍不出好电影的基因,在1960年,影片镜头的运用,情节的设计,人物的表演,都可以看出是用了心思。
看着影片,被带回了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一个单纯的时代,一个热情洋溢的时代。
我们现在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要说那时候主旋律电影和现在的神剧有何区别,我想主要是那时候的人们还单纯的信仰着些什么吧。当口号越喊越虚伪的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的到。
5 ) 《林海雪原》的艺术性与客观性
<图片1>
不得不说,比起现在的电影,过去拍摄的老电影,无论其艺术性,抑或其故事性,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电影《林海雪原》的影响很大,作为一部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可算是比较经典了。
在我看来,一方面,《林海雪原》这部电影展现了出色的艺术性,引人入胜;另一方面,有些故事场面表现过于夸张,使人觉得其艺术性大放异彩的同时,脱离了真实性与可信度。
就其艺术性而言,电影对突出、塑造少剑波与杨子荣这两个人物,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尤其是对杨子荣的塑造,他临危不惧、沉着镇定与智勇双全的完美形象,都堪称经典。相反,敌匪残余势力的形象,就显得龌龊多了。
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也做到了过渡自然、高潮迭起。引人入胜的同时,牵引、激荡着我们的情绪。
不过,这部电影也有其明显的缺陷:过于追求凸显艺术性的时候,丧失了故事一定程度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这让我想起拍摄于上世纪同时代的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多少也犯了这方面的毛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冰山上的来客》要比《林海雪原》更自然、可信,也更加经典。
具体而言,《林海雪原》这部电影中,在敌我双方多次的的斗智斗勇中,往往只体现了正义的智慧、灵活、巧妙与伟大,而敌对势力几乎全成了没用的窝囊废。在我看来,这严重违背了故事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除了看完电影后余韵未消的激奋,也让人痛觉遗憾。
另外,电影在前面部分交代了威虎山险要的地势与严密的布防,或许还有其特殊的防御设施。但在影片最后全歼座山雕一众时,丝毫没有体现出这一点。也许是导演忽略了吧,也许是有意这么安排。
行文至此,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严格与苛刻,也许可以称作吹毛求疵吧。我又觉得,眼界与思想日益成熟的人们现今对艺术作品有了更丰富的需求,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一部艺术作品来说,艺术性重要呢,还是客观性重要?对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不同见解。但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除了达到娱乐民众、触动人心、教化人类、传递正能量的目的以外,还应该做到更多地体现故事的生活性与客观性。
不论如何,《林海雪原》这部电影,精彩的场面还是十分有趣的,尤其是杨子荣在威虎山为了保全自己,达成目标,慷慨激昂地智斗小炉匠的场景,更是精彩绝伦。如果能体现更多的客观性,也许就完美无缺了。
6 ) 19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零碎笔记
这是一个京剧爱好者兼徐克脑残粉在《智取威虎山3D》拍摄时,对曲波原著、电影《林海雪原》及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做了简要比较后记下的笔记,掺杂有部分对徐克新作的展望与吐槽。
1、电影开始时小分队跟定河道人斗智的戏很有意思,样板戏舍弃这段可惜了。原著当中的定河道人老谋深算,可以很好地衬托正面人物。电影中参谋长第二次亮相就是跟他交锋,先从穿着上识破庙中女子的身份,再轻描淡写地化解其他解放军跟定河道人的冲突,用几分钟的戏就把参谋长机智善断的基本形象建立起来了。单从这个细节上来说,我觉得以徐克眼下不太重视剧本与演员选择的做法,新版的参谋长恐怕很难跟张勇手这个版本的比。(样板戏版的参谋长跟原著距离较大,唱段内容以歌颂领袖为主,时代烙印较深。而且我也很怀疑现在的年轻演员会不会在演出前仔细揣摩原著和现有的两种电影改编版:根据新版演员的微博,他似乎在开机后都不知道《智取威虎山》并不是一个抗日故事……)不过既然徐克选择演技较为令人信服的张涵予扮演杨子荣,估计新版主要的戏份就会集中到杨子荣身上,索性弱化参谋长的形象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处理手段,至少能藏拙。
2、白茹的第一次出场也很有意思:扮演这个角色的女演员虽然称不上非常漂亮,但双眼炯炯有神,口齿伶俐,十分符合“小白鸽”的称号。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坦克”刘勋苍回来之后,她又想欢呼跳跃,又碍着“首长”少剑波在场不敢过于活泼,直到他转身后才乐得又蹦又跳的样子,完全表现出了白茹热情的天性。在其他人纷纷要求“坦克”讲述擒获“一撮毛”过程的时候,又是白茹第一时间为他送上了热水,点出了这个女性角色在小分队中特有的作用,处理非常细腻。
3、原著中,“一撮毛”的匪徒身份是先通过一对受欺侮的老夫妇的陈述点明的,有些平铺直叙,电影则跳过了这段,直接以他杀害栾平的妻子制造出电影开场的悬念。被擒后,他毫无惧色,反倒自以为大方地向小分队众人问好,又会让观众疑惑他的身份究竟是什么,进一步制造悬念。在审问过程中,少剑波放任他胡说八道了一通才猝然喊出他的真名,令他措手不及,也对人物智慧的精简表现。
4、电影中额外增加了杨子荣乔装打入匪徒内部之前,跟少剑波练习对“黑话”的情节,在我看来,这种故意拔高少剑波形象的做法,模糊了小分队中各人的特点和作用,是不及原著的败笔。
5、扮演参谋长的张勇手的缺点是,他的表演没有扮演杨子荣的王润身那样松弛自然,严肃(或者说程式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样板戏中参谋长的扮演者沈金波,似乎只具备决策者的深思强干,而远没有沈金波那样儒雅和蔼。沈金波扮演的参谋长在夹皮沟的乡亲面前始终是一位和善可靠的长者,令人一看就愿意信任依赖,在这点上张勇手有所欠缺。奇怪的是,扮演少剑波时,张勇手其实只有26岁,比扮演参谋长时已经44岁的沈金波年轻许多,十分贴近原著人物的年龄,可他看起来却一点不像年轻人。这点上倒是徐克的选角有优势,问题是现在这位演员能否在他的指导下演出青年指挥官的分量。
6、1960年版的《林海雪原》并没有参谋长和白茹的感情戏,倒是去掉了原著中的一些与主体情节关联度不高的俗笔。我个人认为,白茹这个角色之所以应该存在,主要是为了证明社会变革不仅是一场涉及阶级解放的运动,也是一场涉及性别解放的运动,至于她是不是成为了谁的恋人,倒是个次要的问题。在一个值得众人为之奋斗的真正的文明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与禀赋,自由而平等地生活,而不应当屈从于任何外在的经济上的或是社会传统上的压迫。希望徐克的新版能够在阐明这一点上多下功夫,尽量发挥他擅长塑造女性角色的优势,让白茹成为一部“男人戏”中的亮点。
7、电影中威虎山众土匪的化妆和形体都太诡异了。相信在这点上徐克还是有优势的,更何况还找了梁家辉演座山雕!1960年版的座山雕完全没有气势,言行甚至还不及定河道人深沉镇定,表情也过于夸张,跟样板戏中的反派几乎没什么差别。上山后,杨子荣对众匪讲述自己如何取得联络图的那场戏也演得极端浮夸,全是京剧范儿,又像在表演评书,明显就是那个时代通过极端丑化敌人而“凸显”英雄形象的典型手法——而且因为没有唱段,看起来还没有京剧过瘾!可能是因为技术原因,这版并没有拍摄“打虎上山”的浪漫主义情节,这点就指望徐克吧。
8、电影对杨子荣瞎掰郑三炮和蝴蝶迷故事的处理跟原著各有长处:原著突出的是杨子荣在众人面前临时胡诌的随机应变,可以调动读者的情绪;电影突出的是他借助讲故事蒙蔽八大金刚,趁人不备查探威虎山工事的机敏。从情节发展上说,改编令电影的叙事节奏更紧凑了。
9、定河道人的第二场戏照样精彩,对傻大个这样的浑人也有办法顺利应付、支使,堪称高智商匪徒,不落俗套,让我越发期待新版中能保留这个人物。电影中,老道从傻大个处得知“一撮毛”被擒后立刻逃走的情节也比原著合理,同时,在第一时间洞察了他意图的参谋长也就更显得睿智。但电影版的问题是,解放军在抓住傻大个后没有理由从河神庙全部撤回,而不留下足够的人手继续监视老道,以至于放任他逃出,威胁剿匪工作。虽说后面小分队与他争相前往威虎山的情节可以令观众感到紧张,但从逻辑上说,他的顺利逃脱不合理。
10、电影中栾平趁乱逃走的情节也跟原著不一样。我十分怀疑这种改编是因为当时技术不过关,就像前面不能安排杨子荣杀死老虎的戏份一样,火车爆炸、出轨之类的场面对于60年代的中国电影行业难度太高,因此只能改成土匪与民兵对峙。而且由于当时的“政治正确”,原本应该在这场交锋中牺牲的高波,倒是在电影中活了下来……
11、电影版以旁白交代杨子荣安排百鸡宴的做法似乎有点不符合艺术规律,比京剧版更粗糙。杨子荣的心理活动全部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直观地陈述给观众,也显得过于偷懒,这点我相信新版应该有所改进。
12、杨子荣跟栾平斗智的戏在京剧样板戏中固然过于简略,而电影版开始时对栾平的心理刻画则幼稚到了可笑的地步——成了穿着解放军军装和土匪服装的杨子荣在他眼前交替出现!但是杨子荣对栾平的言语压制在电影版中被表现得非常成功,栾平一开始便墙头草式地承认自己投靠过谢文东也比原著细致,体现了他的小聪明。杨子荣把“有他没我”的难题甩给座山雕,让座山雕在自己和栾平之间选一个之后便坐在一边故作悠闲地抽烟杆的样子真是大胆极了,这种生活化的基调是硬邦邦的样板戏一辈子也追不上的。
13、总体看来,19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对原著的改编是详略得当的,成功塑造了杨子荣智勇双全的形象,就情节来说,要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丰富有趣许多。但是,本身就不以叙事见长的京剧也以无比精彩的旋律与唱腔塑造了一个更令人难忘的男主角,以至于我到现在也很难想象一个“打虎上山”时不唱“穿林海、跨雪原”的杨子荣。对于新版来说,这些历史积淀既是基础,也是负担。十分期待徐克的发挥。
上个月,老版导演驾鹤西去。这个月,新版上映热闹非凡。作为十七年电影里脏话和黑话最多的改编作,它在故事层面具有先天优势,类型元素丰富,奇观设置别出心裁,影像外扩更新的空间广大。重头戏的主副线交叉,呼之欲出的紧张感俨然是上等工业材料,怪不得成龙曾留意过翻拍,只是有《A计划》在先。
故事还可以,只不过表演过于舞台化,京剧味太浓。
“我代表党、代表人民对你执行枪决”,这台词里少“戴”了一“表”噎,嘿嘿!
精彩的间谍智斗,经典的黑话切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新版资源未出,先睹旧版为快。旧版导演刚走,新版热闹登台。一新一旧间,冰火两重天。
演杨子荣的是《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演关敬陶的王润身。。杨子荣哼哼了一个小调,我听着有些耳熟,再一想这不德云社张云雷唱的《探清水河》吗。。
昨天去看徐克版智取威虎山时和几个70,80后聊天,居然都不知道,没印象看过这个黑白版本的林海雪原!那就必须和新版的推荐一下,搭配消费一下。
作为十七年电影的经典,觉得比徐克的新版更好,杨子荣在威虎山上与土匪们群戏很有戏台感,拍的精彩、演的精彩。还是个套着革命外衣的通俗小说/传奇小说,很有水浒英雄的感觉。
这就是某些人口中一文不值的样板戏吗?那我衷心地希望现在高端神圣的私有制和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国产影视早日赶上样板戏的水平。看人家故事讲得多利索,主演英气勃发的多招人喜欢。至于:1.人物脸谱化?「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黑小虎,你还是不懂啊。」2.表演戏剧味太重?早期的国外比如日本一些的电影中的人物表演舞台剧味更重,直到今天都没好到哪去,然而似乎没见有人挑那些片子的毛病。比起那些,说实话本片的表演已经相当到位了。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文艺实在是被严重忽视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文艺创作也实在是被严重抹黑了。
好看啊!虽然舞台剧痕迹很明显,有时代特色,但是就是好看。三次波折三次把人心提到嗓子眼,关键戏份没有背景音乐,完全靠台词和演员拱托出紧张的氛围,真的厉害。果然好作品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考验,好电影什么时候看都是好看的。
论杨子荣扮相最好的还是王润身,有股子江湖味,其次是徐克版张涵予,最差的反而是样板戏里的童祥苓, 童祥苓太正气了,可是当年也只可能满脸正气的人来演杨子荣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算是典中典了,因为它确实很精彩,很有看头。徐克的那部固然好看,更符合当代人口味,而这部60年代的林海雪原,比之也毫不逊色。不同时代的表现方式不同,除却故事大致框架外,几乎就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其实选取的情节也有很多不同,战斗场面极少,注重军民一家亲,刻意为之的群像减轻了紧张感,台词和运镜制造出强大的主角气场。杨子荣的扮相太正面人物了也,无论是台词还是神态动作,都让我想起主角与配角中的朱时茂,不知道就是模仿的这部,还是那个年代普遍的套路。
好像是小时候电影院还是电视上看的。。。遥远的记忆。。。
哈哈,杨子荣,昨天就看了,里面好象有董存瑞啊,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战太儿戏了,前面的准备工作做得那么充分,最后几分钟就搞定了
针对最高赞:大哥这不是样板戏啊我服了你家60年的电影有资格成为样板戏。。。。。。。真样板戏叫《智取威虎山》靴靴。。。。。。。
想了想,这故事里最艰难的任务恐怕就是间或出现的画外旁白里的那句台词,“一个人在雪原里走了三天三夜”……电影是时间的艺术,自然没错,但它却不能是很长时间的艺术!别说你走了三天三夜,就是连续三十分钟都必须被大幅省略缩短到几分钟的篇幅内。不过好在它只是剧中角色所面临的难点,而非本片的叙事重点。既然叫做智取威虎山,重点就该放在乔装假扮深入虎穴取得信任最后在百鸡宴上将土匪一窝端!台词(黑话)表演和造型牢牢占据叙事C位。其中,造型最抢眼的不是习惯性塑造我军领导的里坡竟然屈尊演了土匪傻大个?也不是换了草莽装扮后反而更加英气逼人威风八面的杨子荣!而是那位留着咸蛋超人的发型外加伊凡雷帝式胡须、更拥有足以让翻拍版梁家辉都失色许多的眼神和脸颊的座山雕崔三爷!记住他的扮演者——毕钰。
威虎山上的戏太有西游记味儿了,山洞里的土匪们,从大到小,都像《西游记》各个妖洞里头的大小妖怪似的,喇么憨拙可爱呢!
其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甚至使得成龙在其电影《A计划》里引用本片经典桥段。
因为看电视剧《林海雪原》的原因,看了这个原版,经典只有一次,三版中,这版故事最饱满,拍的认真,场景都是林海,雪原!说话都冒着白气。京剧版式舞台剧经典,很想去剧场重温,可惜没有了。电视剧还没看完,说30集以后开始精彩,主要张睿203太出戏了。
60年的老电影无法在打虎、攻寨这些场面戏上出彩(配音里还能听到录音棚的回音呢),但是最大程度突出了“智取”,将智有效地区分了层次。子荣智勇双全故可取,但是小分队和203发动群众,疏通铁路,亦是大智,徐克在这点上做得不如老电影,智取变成了强攻,场面戏代替了斗智,还要安排屎遁情节给杨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