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一般的质感,Elliot的房间布置美如梦境。充斥着忧郁的蓝色。他将情欲演绎得好到位。
母亲和儿子都尝试用煮咖啡的形式来掩饰一种烦躁心绪,也都曾在浴缸中静默地独坐,来躲避外界的一切气味与讯息。
三次带着命运般绝望气息的吻,第一个是Elliot亲吻镜中的自己,建构起这个男孩脆弱且郁然的形象,也许正渴求于认同与爱抚。
第二个是Beatrice和Clement的吻。铺垫许久却仍然令观者失去定力的突然一吻。
第三次便是Elliot对Clement的吻,像是剥夺索取他人的一部分灵魂来填补自己的空缺。
感谢一切隐晦却又容易理解的场景和物件。
浅度解读/ 很喜欢影片一开始,妈妈开着车,在黑暗中不小心撞到什么的时候,男主一直说是撞到了一头鹿。 这个感觉就像这个家庭在生活中迷失了所谓的家庭关系,而沉闷的家庭氛围中,母子二人同时为男二心动的寓意。 小鹿乱撞 不管是母亲还是男主,自始至终这头鹿都是存在的 又或者像男二说的,也许一切都是男主的想象(其实真的说出来的时候 也感觉 男二在向男主说明 如果你只是误解了你对我的感情呢,如果你只是 想象中的 喜欢我 而不仅仅是喜欢而已呢)。 母亲: 我想她是既可怜又可悲的。可怜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同性恋(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可怜),可悲的是,似乎难以接受事实?的她一度变成了儿子口中的“怪兽”。 开水管爆裂却执着着依然向前,试图徒手修水龙头; 和丈夫谈话时摔碎的玻璃却用手去捡甚至伤到自己; 和儿子喜欢的人饮酒聊天尝人家的冰淇淋主动亲吻; 冷漠的对待邻居歇斯底里地丢掉家具任之化为灰烬; 开车途中让儿子下车坐丈夫开车中途下车步行回家; 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女人经历这些事可能就像是经历了最大的背叛吧,但如果多一份理解或者早些释怀早点儿放手会不会更好? 不能理解的是,母亲明明察觉到儿子是喜欢男二的,还尝了他的冰淇淋又吻了他。这是一位少年啊母亲大人! 父亲: 作为同性恋者选择了婚姻并孕育了小孩,终于鼓起勇气和老婆离婚,有着该有的冷静与沉稳,却对自己的性取向难以启齿。Departure翻译成美丽的离别其实不光是男主男二的关系吧,对于父亲而言,分别也是对自己的美丽解脱。 而且觉得父亲其实是个很明事理的人呐。
男二: 这个特殊的存在,很多镜头给了他的雄性荷尔蒙,修摩托车,游泳,搬东西,一举一动。他突然大喊的样子,逗男主的样子,都很爷们儿。只是自始至终不是很明白他对男主的感情。 他会看穿他的欲望,引导他如何释放自己(胡萝卜真是够了 哈哈哈哈); 他会陪他聊天,说起最爱的诗人(用维克多·雨果来一段隐晦的表白);
他会陪他洗澡,帮他驱散小虫(感觉寓意着二人关系就像飞蛾扑火);
(男主在洗澡,男二推门进来打招呼!你就说撩不撩!)
(搬凳子为男主赶走小虫子) 他会在男主不确定到底会不会拜访自己家的时候悄然而至; 他和他彼此分享心事,他甚至默许了他对他的亲密接触(男主在他游泳后为他擦身上的水他默默拿掉了衣服?);
这种欲拒还迎的态度也真是有点儿渣吧,但也许正是他对自己心意的不明确,才这么默默地牵引着他走向男主,同时渐渐远离,他是要去巴黎的人呐~ (也许别离后还会再相遇?导演要不要再来个下部?坏笑 哈哈哈)
男主: 喜欢他可爱的样子,满怀心事,却又沉沦;
喜欢他勇敢的样子,认真的表白,用心的追求;
喜欢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得笃定。
虽然男主似乎从小有一种被母亲吓到有了心理阴影的感觉,并且目睹母亲和自己喜欢的人亲吻,但依然在最后时刻和母亲依偎在一起。 是感动。是无法割舍的亲情。 每位诗人都曾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压抑的不是生活 而是人类敏感的神经 梦境与现实重叠的时刻 生死一瞬间
(前后呼应的镜头真的是特别美) Ps:真的是为了男主来看的 (捂脸)
(简直童颜!看黑镜以为他才十几岁 结果也都二十出头!演技真是 real好 😁) 2016.11.24补 电影最后有一段对话, -我们干嘛去? -我想找到那只鹿。 -傻兮兮的,要是找到的话你还准备干嘛? -埋了它。 突然想起这段对话,像是一个总结交代诶。 未知的假期里你的出现让我小鹿乱撞, 可是你若即若离的样子让我不敢相信你是否真的存在, 我想给自己一个答案, 给自己一个交代, 如果这段感觉是真实存在的, 我将亲手埋葬它。 再见了,我的小鹿乱撞。
告别一个阶段、离开一段关系、再见曾经的生活,从来都是漫长的过程。接受需要时间、重生需要勇气,最后的再见,总要一步一步走过去。婚姻来到尽头的母亲跟自己的儿子,来到法国南部的渡假屋作最后执拾,准备向这间满载幸福回忆的大屋诀别。还在哀悼逝去感情的妈妈,跟儿子关系渐变疏离。面对明媚却寂静的风光,一名男子的出现,为二人带来不同程度的震荡,美丽的记下了婚姻的终结、少年时代的告终和一个中产家庭的瓦解。
就像老式的炒爆米花,温度慢慢在体内累积,到达某个点,嘭的一声就炸了,过程会纠结和痛苦,但却换来了一个新的自我。男主的内心好敏感,每次看到他因表露真情而懊恼,感觉既真诚又惹人怜爱。
很难不去和小本比较,他的咬字和腔调,说话时稍微回缩的体态。然而本老师总是深切舒展的,从《模仿游戏》到《告别》,小A的肢体神情给我的反馈更多是,“果然是个小孩子啊”,连生动的、锋刃般的少年感都输了一筹。 因为提前看过预告和简评,并没有过高预期。电影前半段也的确让人觉得精巧锐利得失了生命力,后面好一些,却也要闭着眼戴牢滤镜才能下手给五星。 还是太“典型”了,尽管桥下一吻、Elliott对关水龙头的记忆尚算有新意,但通篇的姿态和格局,还是让人疑惑,轻巧些的少年同性电影为什么非得是这样。没有贬低的意味。 布景、演员、台词都没什么烟火气,也嚎哭也颤抖,却总挥不去不识人间疾苦的面孔。然而,是讨人喜欢的。Elliott可爱到心软,Clemente一点温厚一点狠劲儿,肋骨如琴键,是杂糅在小清新、性冷淡、些微抑郁里唯一莽撞的野气儿和性张力。其余游丝碧草、浮光跃金,足够人想借船细风,听他把诗念完。 码低几个自说自话。 Elliott在雨中回头那里,我突然有种奇异的感觉——Clemente是那只鹿,或者说是独角兽,闪亮的、银白色的身影奔逃,眨眼消失在丛林里。而Elliott反倒像玻璃樽里的白月季。 最后他跳进水库,我一度担心导演要俗套得晚节不保。 幸好。 但在还没看到结尾时,我忍不住想,在看他回去坐到妈妈身边后,我也仍旧觉得—— 他应该站在岸边完成那次溺水。
《逃离》这本短篇小说集还是我在成都的时候种草的,直到现在也没拔干净,只看了第一篇小说,最初看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历经岁月才觉得告别过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五一的时候,把我弟叫来上海,那天我们俩坐在江边城外吃烤鱼,聊着聊着,终于问到了这三年来我一直想问的问题,这似乎已经成了我的一个心病了。
14年的时候,我弟高考,成绩还算不错,虽说够不着电子科大,但去北京交大之类还是没问题的。我在家琢磨了好半天,填报志愿的时候,什么因素都考虑了,该冲一冲的,该保守的,万没想到,他在临结束的一刻,改了太原理工这么个学校,我觉得特别地惋惜。
在面对十字路口的时候,无论别人如何劝谏,你我大概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在选择之后享受自己得到的,坦然放下自己失去的。
在那之后,很多次我都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可都没有得到回答。
那天吃烤鱼,或许是多年未见吧,终于能够坦然说说这件事儿了。
老弟在高中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生,那女生的一句玩笑话“瞧瞧那某某成绩那么好”,让他心里的嫉妒作祟,再也没有让自己从年级第一的位置掉下来,他自己都觉得考这么高的成绩是该感谢这女孩子的。
我也这样觉得。
爱情,在年轻人心里是崇高的,所以,他义无反顾的报考了和她仅有一墙之隔的太原理工。
纯粹的爱情很脆弱,脆弱地经不起一丁点儿不算波折的波折。看着弟坐在对面流着泪诉说往事,我没有感到忧伤,人生总得经历爱情和失去爱情。
他比我幸运。
距离那段感情已经快二个年头了,我总感觉他还没放下,大概,等他把昵称改了,那就是真的从这段感情里走出来了。
离别,是伤感的。
我大概遇到过很多很多人,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
手里攥着的那份感情已然不是自己喜欢的了,很长时间不说话,不打招呼,不联系,可就是不愿意把那句“分手”说出口,冷着别人,也冷着自己的心。
《再见,南屏晚钟》里的那位母亲把这样的“离别”发挥到了极致,心里的执念那样深,深到宁可相信邪教,也不愿打破这死水一样的婚姻,把自己满腔的委屈怨恨一股脑儿发泄到自己女儿身上。
那位父亲也是,打着为女儿好的幌子不愿破镜,可这样的强扭大概只会让自己女儿更难受。
这些人还留着幻象,以为一切都还能够变回原来初恋的样子。或许,对他们来说,爱情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逃离》的女主人公就要踏上远去的火车了,临门一脚改了主意。
人,是害怕未知的,现在的生活固然艰辛,如果自己迈出了这一步,迎面而来的又将会是怎样的狂风暴雨呢?
习惯是可怕的;离别,是艰难的。
Elliot就生活在一个《再见,南屏晚钟》式的家庭,爸爸是同性恋,婚姻是母亲的一切。
十多年里,他们在一起勉强着生活,母亲为了挽留这份婚姻,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的事情。爱情自始至终都是无法勉强的,Elliot的父亲无论如何都不会也不可能爱上她。
那年夏天,Elliot和母亲来到他们每年都会来的法国小镇,经过这么多年的挣扎,他们终于决定要分离,就以售卖这栋曾经纪念着美好的小别墅为起点,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影片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爱情一开始的时候都是那么动人心魄,我们被容貌、谈吐、学识亦或那份勇气所吸引,爱上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放弃生命。不论结局,曾经的时光岁月永远都是那么美好。
Elliot的父母要告别过去,这确实是件伤感的事,可是,他们能够面对自己已经破碎的婚姻,决定与这些悲伤诀别,不得不说又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大抵生活原应如此吧,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敞开胸怀尽情享受;如果有一天爱情不在了,那就鼓足勇气坦然放下。或许不只爱情,其他的也是如此。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亦或悲伤,并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把过去的所有拾掇拾掇,装在盒子里,藏在记忆深处,才能让自己迎接下一份幸福和快乐。
《离别是美丽的》;离别,是美丽的。
公众号:穿旗袍的书
。。。。。。。。。。。。。。。。。。。。。。。。。。。。。。。。。。。。。。。。。。。。。。。。。。。。。。。。。。。。。。。。。。。。。。。。。。。。。。。。。。。。。。。。。。。。。。。。。。。。。。。。。。。。。。。。
庆历四年1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3,政通人和4,百废具兴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6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7。占位予观夫巴陵胜状8,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9,朝晖夕阴10,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1,前人之述备矣12。然则北通巫峡13,南极潇湘1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占位若夫淫雨霏霏15,连月不开16,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17,山岳潜形18,商旅不行19,樯倾楫摧20,薄暮冥冥21,虎啸猿啼。登斯22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占位至若春和景明23,波澜不惊24,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25,郁郁26青青。而或长烟一空27,皓月千里28,浮光跃金29,静影沉璧30,渔歌互答31,此乐何极3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33,宠辱偕忘34,把酒临风35,其喜洋洋36者矣。占位嗟夫3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8,或异二者之为39,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0,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占位时六年42九月十五日。
Damn love it. A story about a pervert teenager, who wanks in front of the mirror, who peeps at naked ones from the bush, who fell in love with a boy, whose parents don't love each other, who wants to be a writer, who was looking for a dying deer. We are all perverts after all.
男主心中的鹿、母亲的裙子、父亲的房子、克莱芒的摩托车,情感都表现地很直接。结局有些老套,但不影响整体很美,也有该有的细腻。95年导演的处女作,青涩地刚刚好。
母亲极力维持日常中每一件小事的完好,似乎这样婚姻也会完好,其实离婚又怎么样呢?之所以会不安,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然而当真的面对之后,发现我还是我,这世界还是这世界,其实生活还是操蛋的那个样子,还能更糟么,似乎也并没有,life is a shit,just a shit。
两条线都不搭,导演搞得所有角色都神经兮兮,不说人话。
忧郁,细腻,安静。90后导演+90后主演,这个组合就是美丽的。小图灵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男孩,但越看越舒服,就像一只顺毛小鹿~~~
看到有人讲性取向遗传这个理论真的是很神奇呀
太美了,把一切波澜的破败隐藏在镜头和音乐的美学之下,似乎再说:是的,生活就是a piece of shit,但活着,总可以遇见美好,即使美好会被腐蚀的内心摧毁。
镜头语言非常美而丰富 非常细腻 沉静而温柔 爆发有力 非常喜欢 非常击中我
请原谅我的一时冲动,请原谅我的意乱情迷,请原谅我爱你。
性萌动的那点小忧伤啊,说不完道不尽。故事其实层次很足,只是都被导演个人的忧伤困住了。你这种情绪,我们都能懂,别人也说过好多次。
4.5星。这等水平的长片处女作不常见,如此细腻的家庭/情感/同性剧也不多见。导演说本片有自传色彩,就是在南法这样的场景中得到灵感并写就的。三个主演都很强,尤其男主-The Imitation Game中少年图灵的扮演者,非常出彩。音乐也棒,且可以很容易地改编为话剧。强烈推荐!
你读普鲁斯特,你读兰波,你从你的眼神中看到了或许的爱慕。潜藏在体内的同性之感迸发,但被你细水长流般的抒发。但是那势能太大,以至于无法矜持,倾盆而下的爱将你们摧毁。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也无以为继,悻悻然,纵身一跃,回到液体中,回到母语中,回到那最原始的萌芽中。
妈妈是同妻,爸爸是深柜,儿子喜欢上了直男,妈妈喜欢上了儿子喜欢的直男,乱成一锅粥,不过影片每一帧都很好看,导演很对挑拍摄角度啊,希望下次挑个好点的剧本吧
這是一部「爆米花電影」,就像老式的炒爆米花,溫度慢慢在體内累積,到達某個點,嘭的一聲就炸了,過程會糾結和痛苦,但卻換來了一個新的自我。男主的内心好敏感,每次看到他因表露真情而懊惱,感覺既真誠又惹人憐愛。
父亲深柜,婚姻瓦解,母亲自顾不暇,儿子亦受困于荷尔蒙和性取向,斑斓村景,徒增伤感
我只是一个会将死去的小鸟的羽毛插在头上,会去将幻想中死去的小鹿埋葬,会突然念起诗,会想写出像水从手指间流过的作为人的感觉,难过的时候会世界如深秋大片落叶,心底有一条河,安静又忧郁可能随时会和孤独一起死去的少年
最爱的一段独白:我一直感觉到,你给我的爱,是我期待的;而我给你的爱,是你爱要不要的。最爱的一段对话:— I tried. — What did you try? — To be happy. 这段对话好似包含了很多,自我内心的挣扎与纠结,我也曾尝试好好跟你生活,未曾想有些事真的勉强不来,HAPPY这种事情还真是装不出来啊。
题目翻译的这么诗意 内容却这般痛苦
告别一个阶段,离开一段关系,再见曾经的生活,从来都是漫长的过程,接受需要时间,重生需要勇气,最后的再见,总会一步步走过去。风景如画的本片,忧愁和郁结是形态,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现在,越在乎的东西越不知如何对待,想要找到生命的出口却堕入无边的黑暗,但有一种信念,坚强的活着总归会遇见美好
最后儿子和爸爸在一起就是神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