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冬冬的假期
用儿童视角记叙了冬冬暑假在乡下爷爷家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众多琐碎的无法理解的大人世界,多条事件线交错着——母亲不太顺利的手术、小舅叛逆式的恋爱与结婚、小舅发小的抢劫伤人,疯女人被奸污后的流产等等,把闲散的暑假掺杂成冬冬无法全部理解的成长历程。众多的中远距离镜头很好的把握了冬冬那种旁观及被排斥之外的儿童心理,而影片最后爷爷的那段教导,是逐渐把冬冬带入进大人世界的领路灯,终究是要告别的童年,一场不那么美好的成人礼。
2 ) 不止是童年
不止是童年
评侯孝贤《冬冬的假期》
本抱着极大的野心想写写《悲情城市》,但是一落笔发现有些无从下手,积累还是不够。《悲情城市》对宏大的生和死的命题,对整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的细致展现让我把握不来。只好挑了一个相对来说侯孝贤不温不火的电影《冬冬的假期》。
《冬冬的假期》创作于 1984年,是侯孝贤早期的作品,它诞生于台湾八十年代新电影运动期间,有着平易近人的现实主义风格。也有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那股子新鲜劲和真诚的态度,它以小孩子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这个包括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与现实的世界。
关于原作和剧本
《冬冬的假期》改编自与侯孝贤有着密切合作的台湾本土作家朱天文的小说《安安的假期》。
《安安的假期》笔触细腻,和缓。只是讲了一个叫安安的小男孩和妹妹去外公家过暑假的简单的故事。和电影《冬冬的假期》相比,原著小说更温情,童真,单纯,而导演为电影剧本加上了更多更为深厚的东西。
《安安的假期》的开篇中小男孩冬冬和妹妹亭亭去外公家是因为他们的妈妈要生小弟弟了,相比是充满了喜悦的,就像任何一个孩童要去乡下渡过愉快,自由而漫长的暑假那样的欢乐之情。可是到了《冬冬的假期》中开篇冬冬和亭亭去外公家的原因变成了母亲重病,在平静的叙事之中加了一些现实生活中比较沉重的一部分,在冬冬快乐的暑期中加了一些成人世界给他带来的感伤,给全片带来了淡淡的忧伤的基调。这个情节的设置也给后来的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特别是刻画外公这个人物时。
《冬冬的假期》中添加的许多情节看似是平常而细碎的,甚至觉得可有可无,可是待到细细品味后才会发现这些设置其实都是别具匠心的。它们使得电影更加深沉,丰富。比方说冬冬在火车站上火车去乡下之前遇到的同学,他们谈论的东西显然是大都市的孩子热衷的东西,比方说迪斯尼乐园,冬冬的同学带着满脸的兴奋激动地朝冬冬谈论着这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一切。而冬冬却一脸茫然,随声应和着而已,无疑这一切对冬冬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他们又是那么陌生,即使它们离冬冬的世界并不那么遥远。两个孩童的最后一段对话是冬冬问同学要地址用来通信,而同学却大声地说打电话多方便并马上流利地报出了一串电话号码,而冬冬也似乎没有用心记下同学的电话号码,他有可能想起了妈妈的嘱咐说不要在外公家随便打电话。事实证明冬冬最后在暑假期间早就把同学的电话号码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冬冬在乡下看到的打着赤脚玩乌龟的孩童和在火车站遇到的都市的同学两相对比差异是如此之大,但这两种生活的形态在空间上并不遥远,他们仅仅隔着一趟短程火车的距离而已。
想想,在一样的时间,差不多的空间里有着这样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不能不说,这小小的细节里暗示着社会的变革,都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渗透是那么迅速和宽泛,甚至连几岁的孩童都及时地马上吸收了。然而,在迪斯尼乐园玩乐或者在乡下的河流里嬉戏,哪个对冬冬而言更快乐呢?冬冬站在中间是迷茫的,而我们似乎也没有答案。
除了这种小的细节的增添,我们能感觉到剧本中真正着重添加的是成人复杂世界对冬冬和亭亭这样的小孩子的种种透漏,或者说,是通过小孩子的视角,透漏给观众,这些东西对于冬冬和亭亭而言只微微露出一个门缝,他们还看不懂,想不透,只有着一点点的感触和迷茫。这种透漏隐秘而含蓄,就看观众们能不能体会其中的无奈和悲凉了。比方说冬冬透过门缝隐约看见疯疯癫癫的寒子被小流氓侮辱,或者冬冬陪小舅舅去教堂结婚,看见小舅舅和林阿姨穿着便衣而另外一对新郎新娘却成装出席。这些原作中没有的情节使得故事不再那么单纯也不再是仅仅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它为冬冬和亭亭人之初的时光里增加了些许疑惑和莫名的惆怅。给观众的则是更多的感慨和对于世事,对于成人世界的思考。
关于影片的风格和影像处理
从一个具体的例子说起吧,在寒子从铁轨上救亭亭的这个片段中,从亭亭摔倒在铁轨上到寒子把亭亭救下总共只用了四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机位应该是在亭亭和铁轨中间靠亭亭的位置,然后亭亭开始朝着铁轨奔跑,这个时候的机位不变,只是机头随着亭亭的奔跑而移动,等到亭亭跑到机位的右侧,摄影机固定下来。画面是亭亭越来越远的背影,在铁轨上摔倒时我们几乎只能看见亭亭的小帽子。摔倒之后只是轻轻地响了一声火车的汽笛声音。
第二个镜头:同样的仍然是全景,冬冬和一大帮子男孩跑远了,男孩们消失的时候冬冬不放心往回跑看了看。
第三个镜头:它应该是个主观镜头,是在冬冬站的位置拍的。在侯孝贤的片子里很少见,在这个片子里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镜头,它代表的是冬冬眼中看到的一切。有些摇晃,先是在高架桥和田野间摇晃,发现没有亭亭的影子,这时候镜头摇到了右边,是火车过来了。这个镜头仍然是全景,而且是离铁轨有一段距离的,这也说明了冬冬此时的位置离亭亭摔倒的地方是比较远的。
第四个镜头:全景,寒子跑过来,抱起亭亭跳出铁轨,然后是呼啸的火车。这时候,寒子紧紧抱着亭亭在火车的另一面,导演隔着火车拍他们两个,我们甚至看不见寒子和亭亭的表情,只能在车厢飞快移动的间隙中看见两个人缩成一团。火车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这时候我们只能听到火车从铁轨上压过巨大的摩擦声,火车过去这个画面整整持续了14秒。在这么激烈的一个动作场面之后居然没有任何人物的展现。
换做别的大多数导演,换到好莱坞任何一部动作大片,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可以说是生死瞬间的动作场面,多么惊心动魄,而侯孝贤仅仅只用了一个镜头,而且是全景。不得不说,他是有种看似平静的气魄的。他就是这样,喜欢长镜头,喜欢固定机位,喜欢这样冷静地看着这即使是波澜壮阔的一切。就像他自己所说“莫如一个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温暖,但带着距离,所以更需要绝对的清醒。”
这样的场景其实还有。比方说寒子被流氓侮辱的那个段落,有两个镜头是这样的:
以冬冬的视角拍过去,寒子和流氓从里屋走出来,两堵墙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寒子和流氓在中间的三分之一画面中,而且摄影机离他们很远,我们只能隐约看见屋子里两个人的动作和表情,甚至连侮辱或者说是强奸,整个动作并没有完全表现,我们只是因为流氓和寒子的表情加之后来大人们的叙述推测出强奸的事实。
另一个镜头就更加极致了,寒子父亲追打流氓的情节导演用了一个远景,画面是大块大块的天空和田野,从远处只能隐约看见的两个追打的人影和听到的声响。
寒子这个人物是悲凉的,寒子的家庭也是悲凉的,正如后面片子中外公所说的那样:“寒子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但是她自己不会觉得,他父亲的关心和挂念是一辈子的,才可怜。”导演透过寒子,其实是想表达很多的,比方说寒子父亲说的方言,明显能听出是大陆的方言,我们能揣测寒子一家是怎么样的命运,他们有可能是战乱时从大陆老家逃到台湾,在这里没有根基,没有朋友,别人可能会把他们当作异类,他们可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可是又别无他法。导演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些,没有那么鲜明俐落的表达,他只是把这些悲凉埋藏在一个又一个充满着深情的镜头里,只等着有心人能敏感地感知,拨动一下心弦。但是导演对于这些世间的一个又一个悲情的人物没有大肆的渲染,观众和片中的人物一样,对于这一切,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深深地叹一口气而已。导演似乎有一种“宿命”观。事情是不是都是注定的呢?
侯孝贤的镜头是远距离的,静止的,浑然的。平凡,朴实,是侯孝贤的风格,但更加重要的是,看似平凡和朴实的影像背后有着暗自汹涌的创伤和悲情。
冬冬和亭亭的暑假结束了,他们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想起这个暑假,可能会依稀有些残缺不全的记忆。他们可能会忘记那时候,大人们的某个眼神,某个表情给他们当时带来的不知所措。当然,当他们长大,这些大人们的悲伤和困惑有可能就降临到他们自己身上。
先说这些吧,还有些没有整理好的思绪下次再接着表达,未完待续。
3 ) 十年一觉幼时梦
那些转身既逝的,
那些遥不可望又那些触手可及的童年,
都隐藏在河流的家常里,
都消失在疯子的理短中。
那些名悬一线的童年玩笑,
那些辨不清的善恶,
那些逃得出、逃不出的宿命,
那些灰蒙蒙的记忆,
就像最后的阔别,
它记在了时光的流水帐里,
它印在每一个离家孩子的乡愁里,
那些善意篡改的童年记忆,
那些误把忧伤当成快乐的时光,
渐渐的化作了根基,
长成了我们的人生。
2011.7.19 观候孝贤《冬冬的假期》
http://hi.baidu.com/%E4%B9%943%E5%B0%91/blog/item/d93d394f510aa913b3de05b3.html 4 ) 好喜欢冬冬这个年龄段的俏皮懂事
冬冬的第一封信比第二封信更戳人和有意味。“林阿姨没有穿白纱,一点都不像新娘,没有妈妈结婚的照片漂亮。我看小舅好可怜的,大家在阿公面前都不敢提到小舅,好像小舅突然就没有了。”很多心思的流露都带着回忆的情愫,一时间觉得真是一段有趣的时光,有趣的人和有趣的周遭。
各条线之间相互关联穿插,而且点到为止的把各个人物塑造得丰富。
非常喜欢冬冬这个角色,在妹妹面前是能教训因为妹妹的原因而让外公外婆没有去看妈妈,是能带领妹妹在火车站广场等舅舅而以免被骂的小哥哥。在同伴面前能尽情玩耍的玩伴,拿遥控汽车换乌龟。在舅舅面前,等舅舅,一个人参加舅舅婚礼,却又出卖了舅舅的好侄儿(他也许没有想到举报会让舅舅如此为难)。在爷爷奶奶面前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无法理解大人世界的爱的矛盾),但他深夜等电话并为此气氛,他力所能及的懂事,真的很懂事,体恤大人了。
有很多不错的人物细节刻画,乌龟比赛,乌龟一直垂直终点歪跑,小孩试图纠正,到拿手试图挡出通道,到直接拿着往前大挪一步,和同伴光着腚有用还要兼顾光着屁股过去给牛牛喂草,用荷叶挡着屁股和丁丁屁颠屁颠跑回家,被家人训斥。台北的遥控汽车和飞机来到假期的乡村换成了乌龟。还被小孩们人手一只求换(小孩很多童趣的心思都表现的很好,细节丰富)。
镜头设计层面,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冬冬出卖舅舅后在警察局冬冬挤在画面右上角的内疚构图。婚礼留白头顶不全的囍字。婚礼设计的两对情侣太棒了,拜拜时挤出画框而是两对背对背互不认识的男女在画面里,一个穿着西装,一个穿着便服。舅舅痔疮开刀,伴随啊啊啊啊的声调有两次快速的左摇右摇。外公瞟见舅舅门外偷听时,隔着窗珊拍舅舅的反应真是恰到好处。外公拿着拐杖打舅舅,舅舅夹在两颗树之间,我刚看到那个构图我就觉得,完蛋前景的摩托车要遭殃了,果不其然。大量框架构图的运用。
表演上,冬冬的气质,妹妹前的小懂哥,伙伴间能打成一块,而大人前却满是不解的状态气质。妹妹的整个状态都太水灵了。小孩的群戏段落整体把控忽高忽低,水中嬉戏,和乌龟比赛等段落都是出彩的。但像一些小孩像第一次群像戏看到遥控汽车时一直哈哈哈哈不给镜头还好,但给过去就直接尬哈了,有个表演欲强烈的,哈得上窜下蹲的。还有冬冬一直叫跟屁虫妹妹回去啦回去啦的时候,后景的小孩个个面容呆滞,明显在等戏。冬冬火车站见到的那个张同学,表演一直指指指太呆了。
5 ) 儿童节快乐!
小时候,班会活动,我和同学们商量着一起唱罗大佑的童年,唱着唱着,童年和夏日的榕树似乎就随着时间从我逐渐变长的头发中擦过了。冬冬的假期很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再和小伙伴来一次野泳就要和他们说再见了;冬冬的假期也很长,长到那个晚上怎么等也等不到爸爸的电话,长到睡醒才后知后觉。侯孝贤导演在本片中依旧展现出极强的个人色彩,充满胶片感的画面,精美的构图,几乎没有运动的镜头,每一个过渡的空镜都充满了回忆感。在许多片子里,我们都看到侯导对于记忆的刻画,甚至是一种私人式的执着,无论是《恋恋风尘》里难忘酸涩的初恋,还是在失去中成长的《童年往事》,又或是《风柜来的人》里不断重复的告别。成长这个词仿佛就是与忧郁同行,但好在冬冬的假期虽然也是忧心忡忡,最终是以难忘又美好的回忆结束的。夏天过去了,冬冬上初中了,而关于那个假期里,妈妈生病、小舅结婚、癜麻流产、阿国失踪的瞬间或许会永永远远的留在冬冬的记忆里。每当夏日的火车再次驶过时,他们又都会再出现在冬冬的眼前。
童年有多长,童年就有多短,可童年也不过就只是几个你好加再见。
写到这正好是六一儿童节,祝我们每一个人即便20岁了,也依然能时不时在某一瞬间回到童年,回到冬冬的假期。
6 ) 当时年少夏正浓
很多小朋友都跟冬冬有过一样的夏天吧。
一样是炎热的暑假,乘着火车跨越几百公里去另一座城市——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家。
邂逅很多人和事,把它们当素材写在日记里,流水帐一般的行文,然后故作大人状地写个很“懂事”的结尾。对待暑假作业多是敷衍了事,更愿意把大把的时间浪掷在吃饭睡觉看电视这些懒散的活计上。
但冬冬的假期在平淡之外又有些不同,它是个现实的、有点离愁别绪的寻常夏天,虽然他小小的童年意识里发生了一些改变,增加了一些惆怅,但这很快随着时光的覆盖蒙上灰尘,被一个个新鲜的夏天完全掩盖至不见。
正男的夏天偏偏是理想的不行,满溢出来的美好,把酸涩黯淡的夏天用蓝色的海岸线点亮,如天使般降落,带来快乐的人,在所有的假期都退场以后,这个夏天仍然会是最绚烂的那一枚,会让小正男一直记得。
我的童年少年的假期多数都更接近冬冬,没有发生什么惊人的奇迹,也没有天使一般的人降落,没有满溢的快乐,是平淡的,所以也觉得悠长,充满了冰棍儿,蒲扇,凉席,热腾腾的空气以及向晚时候的水边嬉戏,捞蝌蚪的小把戏,翠绿的高草和水沟里的小龙虾,这些瞬间的笑声以及随之即逝的片段。
假期结束,再踏上来时的火车回到自己家里,会在开学的语文课上应老师点名而陈述自己过了一个多么趣味的暑假,然后并不在意地把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丢在脑后,如同冬冬坐在爸爸的汽车上驶离小镇,留在身后的时光拖着长长的尾音。在不断叠加的日复一日里,跟身后许多个假期迅速长成一样的“面孔”,回忆起来,所有的假期都是诸如此类,都是平淡悠长的夏天取代了事件成为了假期的记忆主角。
孟克柔问:我们是在哪一个夏天忽然间变成大人的呢?呵,我们果然都不记得,唯一记得的,都只有夏天而已。
杰作。想到了《城南旧事》,清新动人,孩子眼中龌龊的成人世界。【电影资料馆】
每个村庄都有这样一个孤苦无依的傻子,孩子们往往会跟着无聊的大人以最大的恶意来对待他们,然而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却是无可比拟的。妹妹倔强的下楼跟病床上的寒子一起睡的时候,我心里不由自主的就当她是帮我圆一个心愿,帮所有曾经恶意对待身边的傻子的人表达那份迟来的歉意。二七区富达花园ZUKZ1
哥哥和妹妹的两种视角:哥哥看到人与家庭的牵扯,从不会问好到主动告别,学会与体制和睦共处;妹妹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遥远,和寒子同属于族群的边缘人,可以彼此帮扶,却宁愿相忘江湖。成人世界像夏日树荫里透出的光,多多少少投射到儿童的生命里,有的温暖有的寒冷。天气晴了我也去铜锣转转。
好像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都会有一个疯子,包括我也是,真是奇怪的记忆深刻,无忧无虑的假期后面还有一条满是忧虑的副线。依然是生活的细节与童年的回忆。
乡村之于我并不是欢愉之所,但也是童年的模糊背景。同样是面对不解风情的大人,面对充满秘密的世界,同样是短暂的探亲和漫长的回家的路,同样如东东所说:“每天发生这么多事,我都记不住了。”早已埋伏下莫名的隐忧。
此类片你拿它没辙,再不羁的人也很难对它说不。
以前乡下姑姑家后面有个疯子住着,不过我没有和她打过交道。我也知道很多小孩会在放牛的间隙,去水里打滚,然而我没去过。就记得我任性地在爷爷门前的大树做了个简易秋千,对面就坐着剥花生的奶奶,我摇啊摇,风吹过来,阳光也照进来,虽然后面我摔下来了,但想起来那样无所事事一下午可真是惬意无比。
小舅的爱好奇怪,他会趁火车开之前给女朋友买衣服和鸭货,可是却在她怀孕之后对冬冬说绝对不要奢望从自己家里拿走一分钱。寒子的爱也很奇怪,她抱着妹妹冲出火车轨道,因为替妹妹上树而摔倒流产,可是俩人没有最后一面,道别的话也一句都没有,打着那把伞头也没回地往前走了。外公的爱好奇怪,他拿着棒槌追着小舅打,可是却私底下做了很多事情,走了半天去看小舅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就离开了,脸上依旧挂着若无其事的表情。冬冬的假期里看见了好多奇怪的爱,那些人总是做一些和自己的爱不太一样的事情,一个夏天过去了,冬冬会和一起玩过的小伙伴告别,他一次也没有给留了电话的那个小伙伴打电话,也许夏天过去之后,一起玩乌龟赛跑的小伙伴们也就这样消失在假期中了。
犹记得杨德昌《一一》里的那个小男孩,虽然他的存在和安排对主线的故事并无甚影响,但是把整个大人的世界穿针引线,结尾葬礼上的一封信叫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掩面而泣。到了侯孝贤的《冬冬的假期》,更加直抒胸臆,透过小孩的视角辐射大人的世界,外公眼里不成气候的小舅,未婚先孕的小舅女友,妈妈的手术,外公的神秘和严厉,全都融进了冬冬写给妈妈的信里。这个夏天无疑给冬冬的童年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白色的长筒袜、跟屁虫的妹妹,爬树、乌龟赛跑、戏水、偷麻雀,目睹偷盗、处处洋溢着欢脱的稚气和童趣。最揪心的一幕是妹妹绊倒在铁轨,被麻癫救下一命,即使是一只小鸟的死,也足以让妹妹伤心到落泪。愿天真无邪的冬冬和妹妹永远不要长大。
【2】厉害,自成的语法显得非常强悍又充满力量,并且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形成了两重相反的呈现。(镜头和文本的组织形式充满新鲜的力量。如果说《无间行者》是用镜头组织传达意识形态的电影,冬冬假期的组织的本身和组织的传达,几乎是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双重相反的呈现。张力教科书。)
记忆唤起。算是杨德昌+侯孝贤的双重气质合体作。
《冬冬的假期》对于我是治愈系作品。任何时候都温暖如初。"我们的世界观在小时候已确立,整个拍电影的过程就是在寻找,你为什么会拍电影,因为你有这个童年。"记得有次廖桑跟我聊侯导,说他怀念白羊座青春活力的侯导:“他现在越来越处女座了” 我们都哈哈大笑,明白为什么。朱天文是侯孝贤的镇定剂
冬冬下车走到路边向远处小河里的伙伴挥手说再见 看上去很美的尾声竟然不能再想下去 一旦再见伙伴已变成小舅和小舅的朋友们
仲夏的乡村,粘人的妹妹,生病的母亲。冬冬的故事像极了〔龙猫〕。不同的是,〔冬冬〕是以一种孩子的视角去体察生活。顽皮与烦恼间,淡淡的烟火气,软化着人心。100分钟的电影,一段冬冬的假期,一声再见,无比的留念。不是离别的离别,妹妹的那一声“寒子”,道出了多少温暖啊!欸,鼻子酸了~
十一二岁的孩子猛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新鲜体验和陌生情感时,用力张大眼睛试图去理解和体悟的状态,实在有种朴拙谦卑的力量,与后世的同类电影要么生怕不够萌不够幽默,要么像《囧男孩》虽有灵动细节,始终还是人为地涂抹一层糖果色彩不同,致使本片无法超越的是观察角度,而非技巧
悠悠漫漫的夏天,戏水、抓乌龟、粘蜻蜓的童年。心事懵懵懂懂,成长来得突如其然。 给朱天文+侯孝贤的组合点赞~
系统地看了侯孝贤的电影,觉得他是一个抒情散文家,他的电影有独特风格。然而,他真正厚重的作品,大概只有童年往事和悲情城市吧。侯孝贤电影整体思想水准,是远逊于杨德昌的。
想起我的童年哎,夏天都会去姥姥家,姥姥对我们很好,尿床了也不会挨打,白天家里孩子多,到晚上姥姥会把藏着的甜瓜拿给我们吃,我们那里把甜瓜叫“甜半夜”,我还问我吃两个是不是就能甜一夜;直到现在每年夏天都会去;我哥哥也是这样嫌弃我,男生出去玩女生不要跟。
前一秒冬冬应承小舅要保守秘密,下一个镜头直接切到外公电话报案,侯导少有的黑色幽默。孩童的世界观里从来都是直来直往,不顾虑后果。 PS:大概是侯导剪接得最多的一次,借冬冬的叙述和视觉,在继《童年往事》之后又畅游一次回忆之旅
七月不是观影天,片中鸣蝉室外流火,一边吹电扇一边看完,片中鸣蝉犹噪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