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下一个素熙

    剧情片韩国2022

    主演:裴斗娜

    导演:郑朱莉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2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3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4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5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6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3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4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5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6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7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8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9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16:38

    详细剧情

      素熙(金施恩饰)是一名专注于职业培训教育的高中生。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素熙,开始在分拣呼叫中心进行职业培训,但她面临着贪婪公司的巨大压力。高中生太难以承受这种局面,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与素熙有着共同点的刑警吴宥真(裴斗娜饰)负责此案。她开始追寻素熙的死因。本片将担任第75届戛纳电影节平行单元第61届影评人周单元闭幕片。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素熙手机里就保留了一段跳舞视频?

    删除通话

    删除短信

    删除照片

    卸载App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除了隐藏在背后的企业、社会、制度、权利、利益问题…

    上司压榨她、利用她!

    家人漠不关心,只有她割腕了才出现,对她的诉求也充耳不闻!

    男朋友自私又窝囊,第一次出现时斗舞,素熙摔倒居然自顾自一直跳,在手机里也不关心素熙,只在意自己,对素熙一味指责和埋怨!

    身边最好的朋友闺蜜,也嘲讽她的工作!

    之前关心过的同事现在居然在排挤诋毁她!

    班主任毫不关心她具体做什么,一味指责她,埋怨她!

    熟悉的朋友在她需要安慰支持的时候,也各个不太在意,匆匆离去!

    素熙就一段自己跳的很满意的一段视频,连一开始有失误的一段也没有,也许世上就剩下喜欢的跳舞能给予自己积极反馈了…

     2 ) 城市化下的结构性困境和体制桎梏:从天门山跳崖青年到下一个素熙

    4月4日13时30分许,4名年轻人在张家界天门山跳崖。经当地公安部门查证,4人均为自杀。这几名年轻人均在外务工,最小的23岁,最大的也不过34岁。

    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

    根据新闻报道,这4名死者通过群聊的方式策划,他们以一种决绝的方式离开。在跳崖之前,他们已事先服下了毒药,还留下了遗言:“本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本人是自杀,与其他人无关。”

    背井离乡的务工人员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四名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以如此方式宣告自己与世界告别的决心?如果要从这四名年轻人身上寻找共同点,贫穷的身世和崎岖的命运或许是他们的共性。其中一名自杀青年彭志军初中没毕业就外出务工,在劳务市场找了一个刮腻子的活儿,辛苦又枯燥。每天早上六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他很少参加同事们的聚会,又一次同事在街上碰到彭志军,他穿着一件衬衫,外面套了件小西装,头发梳成杀马特造型,乍眼的蓝色。在他人看来,是一种奇葩而难以理解的选择。

    出身底层造型杀马特的彭志军为何后来会走上自我了断的道路呢?在2019年12月,纪录片导演李一凡的作品《杀马特我爱你》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上映。该片即讲述了红极一时也极富争议的年轻底层群体“杀马特”的故事。

    纪录片导演李一凡

    流行于2008年-2013年的“杀马特”(smart音译)群体,一度被视为社会“异端”:一些来自乡村、城镇的低学历青年,穿着便宜的地摊货,模仿日韩明星、动漫角色、游戏人物等夸张怪异、五颜六色的发型。他们曾高调地出现在媒体、网络、公共场所中,而后迅速消失不见。

    人称“杀马特教主”的罗福兴便是杀马特家族中的知名人士,在他的帮助下,李一凡接触到了大量的杀马特。

    杀马特家族创始人罗福兴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杀马特回忆自己第一次进工厂的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二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回忆没有父母的童年,回忆在工厂流水线上辛苦的生活,回忆拿到手的微薄薪水,回忆在唯一能够消费得起的溜冰场玩乐,回忆被黑工头欺骗威胁的往事,回忆由于夸张发型不再被工厂接纳的日子。

    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哪怕只是异样的注视,哪怕这样的发型只会让路人指指点点,至少,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存在过。

    杀马特青年在公园聚会

    在李一凡采访跟拍杀马特群体的过程中不禁感慨:“想想那个现场,好多曾经的红人,各种冲突啊,故事啊,理想啊,现实啊,各种恩怨情仇啊,多有意思。”许多杀马特青年也感慨追忆曾经在工厂卖劳力的艰难岁月:“那天真的好失望啊。我朋友结了最多四百。那老板真的是黑啊,才给我结29块钱。那时候我回去我女朋友那里,我都哭了。现在那个女的应该都结婚了。”

    罗福兴曾这样描述杀马特群体:“因为这群来到城市的孩子没有别的选择,他们没办法选择房、车,没办法选择高薪的工作,只能选择成为杀马特,玩不了车、玩不了房,只能玩头发。这个时代永远都有被抛弃的人,永远都有不被尊重的人。”

    成群结队的杀马特青年

    某次采访中,李一凡谈到:“我们经常被很多人诘问,你是不是消费乡村,你是不是消费杀马特。我觉得很可恶。那些漠视的人,总觉得别人好像在消费,他啥都不管、从来不参与。”

    在那个被转发了2.1万的一席演讲中,李一凡导演在最后说:

    “每个人都是活在社会里面的,每个人的处境都是社会的处境,每个人的历史都是社会史。关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社会,只有在你对社会的观看没有盲点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不是活在《西部世界》那种岁月静好之中。”

    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在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1.27%。当前国家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最快时期,城市化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速度

    每年都有无数的乡村人口来到城市,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往往居住在城中村里,其中很多人都没办法融入到城市生活,与周围奢华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

    这种结构性困境并非只在中国发生。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的闭幕影片,由韩国女导演郑朱莉执导的电影《下一个素熙》揭示了年轻一代在结构性困境和劳动体制压迫下的残酷现实。

    《下一个素熙》电影海报

    《下一个素熙》改编自2017年韩国一名在通信公司客服中心实习的学生跳入水库自杀的真实事件。影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素熙从开始实习到去世的过程,后半部分则是由裴斗娜饰演的警员宥真探索素熙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以及这背后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电影的主人公素熙是一个性格直爽的孩子,她热爱舞蹈,舞技超群,为人仗义,敢在料理店与不尊重朋友的陌生大叔怒呛。为何这样一个年轻气盛,生命力如此顽强的孩子最终却选择了孤独的死去?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郑朱莉用一种极其微妙的手法带观众走进素熙的生活,她未曾直接描写素熙矛盾变化的心理,而是强调素熙身处的环境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让电影的感情线和影片的氛围融合在一起,观众也能顺理成章地理解素熙为何不得不选择自杀。“性格直爽的素熙,从某一件事以后变得很安静、很安静,很忧郁。”

    独自在工位前茫然的素熙

    相信很多人在外实习有过这样的经历,让刚刚成年的学生或者是未成年的学生在外实习劳动时不断强调他们应该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然而在结算工资的时候却又抓着他们是实习生、是学生这一点不放,不给他们应有的待遇和报酬。电影中的案例就像一个大型PUA现场,在素熙因为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而与新主管发生激烈冲突以后,学校老师却指责素熙的无礼和任性,他强调这次机会是学校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工作也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许多人在这段与无助的素熙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说出这种话并不奇怪,但看过素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后,老师说出这样不可理喻的话简直无法原谅。

    不单是学校方面,在素熙自杀后,宥真对各个机构部门进行质问,得到的回答不是向别的部门踢皮球就是劝宥真认清这个世界,这就是现实。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有涉及到自己的利害关系和私人理由,并非是想要故意去做这个加害者,而是大家都有自己所能做的最大限度。而正是这样的人们互相绑在一个社会的大齿轮下不断转动,无数的素熙才只能在齿轮的碾压下隐入尘烟。

    调查案件的宥真

    素熙在影片中看起来总是十分孤独,无论是影片中的人物还是观众都对她不甚了解。素熙为什么在影片中一步步陷入了孤立的处境,其实并非无迹可寻。素熙在回家的车中曾向父母透露辞职的想法,母亲没听到后明明可以再多多关心一下,却没有这样做。素熙在和朋友的谈话中也曾被提问:“工作是可以随便辞的吗?”在潜移默化中,素熙已被渐渐推入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摆脱工作的过程中却逐渐被工作所掌控。

    在影片中,素熙的工作有过两名主管,第一名主管因为扛不住压力选择了自杀,之后才无缝衔接第二个主管。在郑朱莉导演做前期调查的时候,在真实案件中学生所任职的客服中心三年前曾有过一位主管自杀。导演将这一事例与影片片名巧妙地结合,因为曾经自杀的主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任职环境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于是与主管自杀相似案例的学生则成为了下一个受害者,也就是“下一个素熙”。

    在人群中无助的素熙

    《下一个素熙》的片名一方面蕴含了现实生活中还会不断出现像素熙一样的孩子的前瞻性意义。无论是从客服中心辞职去当百货公司接待员的朋友,还是辍学之后去做并不擅长的吃播的朋友,他们都有可能是下一个素熙。在素熙出事后,宥真有意地去和素熙的这些朋友接触,也是宥真在尽自己努力阻止他们成为下一个素熙的过程。

    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闭幕后,《下一个素熙》又在法国亚眠国际电影节、中国平遥电影节和日本东京新作家主义影展上相继获奖。尽管电影讨论的是韩国体制下的困境,却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导演郑朱莉曾感叹:“真的非常神奇,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朋友们在看过电影后都会觉得是在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尽管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国情都不一样,但他们都能理解素熙的压力和苦痛,他们会认为这并非是特殊个例,而是必然要发生的事。这也让我意识到,对年轻一代的压迫,把不属于他们的责任施加到他们身上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比我想象的要更广泛,也更久远。”

    素熙最终决定赴死的水库

    无论是将中国小城的杀马特青年,还是在社会大体制下被无情碾压的素熙,亦或是天门山下决绝赴死的4个青年,世界各地城市化下的结构性困境和社会体制问题越来越明显。在素熙独自坐在酒馆决定赴死前,落在她身上的光只剩下脚边的短短一束。素熙没能等到春天再死,天门山下的青年也不再有痕迹,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哀歌,也是我们这代人的旋律。

     3 ) 从这部电影开始,决定不再焦虑于裸辞后找不到工作。

    一直压抑着情感,到最后痛哭流涕。

    我们需要一个吴宥真这样的人/力量去追问、需要一部这样的电影去控诉,即便声音微弱、即便电影推动现实改变几乎是奇迹。但沉默意味着彻底沉没。

    电影从两个视角展开叙事。先是沉浸式体验了一把金素熙从青春到死亡的过程,然后跟着尚存良知和正义感的刑警,以死亡为起点,倒推寻找那些逼着女孩走向绝路的理由,公司、家庭、学校、政府,无任何一方认为自己负有责任,这个庞大的系统僵化到指标和利益高于人的生命,将人奴役成一台失去生机的机器。

    这个系统是如何变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围城的?何时崩解?如何瓦解?问题已经浮现,但我们是否还愿意团结,还愿意抗争,去趟出一条新路?

    影片一以贯之地循着现实逻辑,进展到了最后:对于上述问题,无解。刑警吴宥真亦是一个困在系统里的人,调查过程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话语权更高的警察局局长。这和现实同样令人无望:拥有权力的人,只为己谋,却不为人谋。

    遇到了太多贼喊抓贼和颠倒黑白的时刻,渐渐地,连坚守良善和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成了代价巨大的事。

    破局艰难,可倘若不愿直面那些问题,且不去看世界如何,反正人就只能就这么一直烂下去,要么变得脆弱、要么变得匮乏。终究需要身处困境中的人去说、去抵抗,即便再艰难。

    我忽然便自洽了,决定不再焦虑于为什么找不到工作,这问题本身很荒谬,一个视自由为生命最高意义的人,此刻却在因为“怎么还没有机会拧螺丝”而消耗自我、丧失行动的力量。

    坚定地、大胆地逃吧!逃避确实是有用的,因为一旦重新踏入一个不怎么样甚至恶臭的职场,注定只能继续恐惧着来自深渊的叩问。

    逃脱系统的钳制,把那些潜意识中内化的单一标准抛掉,去思考究竟如何过上对己对人更有意义的生活。我想,这是我开启个人实践的第一步。

     4 ) 《下一个素熙》-郑朱莉ᵂ¹⁴

    很久没有周末在家安静地晒着太阳看电影了,看完亦是久久不能平静… 纪录片式的拍摄两个多小时,前半段素熙压抑的实习工作,只关注就业率的学校,忽略女儿内心压力的父母,加班压榨实习生只关心业绩的黑心公司,一只只黑手最终把素熙推向了冰冷的水中…后半段女刑警抽丝剥茧的调查,一步步揭开了整个机制的扭曲,劳动局教育局学校,一个个本该对学生成长就业负责却成了隐形的黑手。压抑的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无助挣扎妥协到放弃挣扎,导演拍摄细致的手法也都展现地淋漓尽致,虽然结果上素熙是自杀,但真相揭露与之相关的每一个麻木机器化的社会群体。 下一个素熙会是谁呢?自杀或许是一种极端的映射,但在996等工作强压下挣扎的每天想着离职的普通人应该数不胜数,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最终失去生活…

     5 ) 下一个素熙,会是我吗?会是你吗?

    原文:《下一个素熙,会是我吗?会是你吗?


    近年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韩国现实主义电影,给人带来耀眼的惊喜及深邃的思考。

    像是《熔炉》《素媛》《寄生虫》这类直击社会痛点,揭露现实黑暗的作品,让观众们为逼真到瘆人的剧情惊叹不已的同时,又不得不去切身审视电影之外那个更加难以名状的真实世界。

    由韩国导演郑朱莉担纲编剧并亲自执导的电影《下一个素熙》(다음 소희),同样是如此一部发人深省的现实题材作品。

    《下一个素熙》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取材于2016年的一宗女高中生自杀案件。电影先是展示了初入职场的实习生金素熙(金时恩 饰),在一个几乎精神窒息的环境之中,面对着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重重压力,是如何一步步被逼向绝路的。而后又通过女警吴宥真(裴斗娜 饰)的深入调查,将素熙所走过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路程,再重新还原了一遍。

    《下一个素熙》宣传海报

    素熙是谁?

    她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普通高(职)中生。根据学校的实习计划,她在毕业之前,被安排到一家大型通信企业的外包公司,担任一名客服专员实习生。

    素熙经历了什么?

    高强度和超负荷的工作量,还有无休止的加班,可能都不算是最致命的。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素熙就被组长告知“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一直控制情绪”。因此,不管电话那头的客户,是无理取闹还是挑衅骚扰,素熙都只能吞声忍气,继而笑语相迎,耐心应对他们的问题。

    素熙不仅贩卖了自己的时间,舍弃了自由,同时她也贩卖了自己的人格,舍弃了尊严。

    除此之外,公司设定不合理的评核指标,导致员工之间恶性竞争,疯狂内卷,然后却会以种种借口,变相克扣实习生的工资。但是等到公司出现丑闻的时候,管理层不仅第一时间掩饰真相,推卸责任,而且还竟然十分无耻地,要求所有员工签署封口的承诺书。

    简言之,太多、太多不可理喻的事情,让这个才20岁不到的女孩,深深地领悟到世道的艰难和灰暗,心理防线也随之而一点点被击垮。她还没有机会体验到阳光的温暖,便已经被风雨摧残得黯然失色。

    但凡尚存一丝良知的人——就好比那位曾经想为实习生伸张正义,揭露公司内幕的前组长,大概都没办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去。

    素熙也是一样,所以在万念俱灰之中,她无奈地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然而,素熙既然受尽煎熬,为什么不直接辞职呢?

    素熙曾经有向母亲透露过想要辞职的念头,只不过母亲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就糊弄了过去,在旁的父亲也无动于衷,结果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十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对话还是发生在素熙第一次自杀未遂,才被救过来没多久之后。

    事实上,影片当中有不少细节都足以反映出,素熙的父母尽管不狠不坏,但却也没有给予女儿足够的关爱,以及清晰的人生指引。素熙之所以不敢贸然辞职,跟父母模棱两可的态度,有一定的间接联系。

    但是,相比起父母的无为以及淡漠,素熙所承受的更强大而直接的压力,其实来自学校。

    根据素熙的前同事所解释,像她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实习生,要是实习期间犯错而被企业退回学校的话,将会被学校用一些类似“红色名牌”“红色马甲”的标签进行区分,而且在找到新实习工作之前,还会被学校安排从事保洁员的工作,以儆效尤。因为,这类学生会被视为“拉低学校就业率的罪魁祸首”。

    这显然是一种极度侮辱人格的做法,但是学生们除了逆来顺受,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

    此外,在素熙被克扣工资跟上司发生冲突,结果被停职处分之后,她的班主任不仅没有站在她的立场了解真相,帮助她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反而认为素熙得罪了对方应该好好道歉。否则,素熙的任性会让学校跟企业日后合作不顺,等于“砸了学弟学妹的饭碗”。

    无论是被学校贴标签,还是被迫向企业低头妥协,背后的根源都是一种出于“耻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其实素熙哪怕直接辞职,难道对她自身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吗?她还年轻,来日方长,未来可期。那么,难道对于一个从来都不缺廉价劳动力的黑心企业,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吗?一年有600多名员工从这里离职,下一年他们照样能招到600多名新来的实习生替补。

    不过,假如素熙就那样辞职不干的话,家长跟学校会为此而蒙羞。他们将自身对耻感的恐惧,无形转嫁到这个彷徨无助的小女孩身上,却又偏偏对她真实的痛苦视若无睹。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叙述视角瞬间转变,聚焦到女警宥真及其查案的过程上。

    人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说,素熙的不幸经历展示了一个由学校、企业、行政机构共同构建的荒诞场域,那么,宥真便是那个负责揭穿这荒诞背后的本质的角色。

    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宥真一步步揭开这宗看似毫无蹊跷的自杀案件背后,原来隐藏着千丝万缕的瓜葛,直指整个社会体系的疮疤。尽管没有一个人是杀害素熙的凶手,可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不缺少将刀子递向素熙的“共犯”。

    学校需要招生率和就业率,所以不欢迎有损学校声誉的“问题学生”拖后腿,;企业需要业绩和客户满意度,所以不容许任意妄为的员工,为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地区教育部门需要一份漂亮的数据,才有资格向上级申请到教育资源和经费……

    总之,企业、学校、地区教育部门等等,他们所追求的都只是总体上的一个“率”字,但是很少有人会站出来,真正关注到在这个“率”字之下,每一个像素熙这样独立的、鲜活的个体,到底正经历着什么痛苦。

    当99%的人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时,那1%不合群的人便成为了“害群之马”。更令人心寒的是,那99%的人尽管心知肚明“游戏规则”是不合理的,但仍然必须在各自的职位上安守本分,做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服务着早已扭曲腐坏的社会机器。因为,如果他们不服从于这种“游戏规则”,自己很可能便会成为“下一个素熙”。

    随着案情的逐渐清晰,宥真的无力感和孤独感,也愈发变得强烈。即便她终于搞清楚素熙真正的死因,难道又可以改变什么吗?她最初胆敢挥拳相向的一腔怒火,最后也变成了在斜阳下独自喝闷酒的无奈。

    某种程度上,其实宥真就跟素熙,甚至包括素熙的前组长一样,他们都是过于清醒、耿直、固执,以致成为那不被接纳的1%局外人。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素熙是谁?

    素熙,在电影中是一名正在进行毕业实习的学生。但是在电影的世界之外,她也有可能是被困在算法系统中的外卖骑手,是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的快递员,是生产流水线旁边的厂哥厂姐,是长期加班到深夜而过劳猝死的白领……

    那么,下一个素熙,会是电影中的宥真,或者是电影外的我或你吗?

     6 ) 欢乐阴影之舞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涉及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这届平遥国际电影展(6th PYIFF),以不思议的方式在年关之际降至。电影宫成了飘雪古城的中心,也是最温暖的一处地方。近十部电影看下来,韩国导演郑朱莉《下一个素熙》是我最满意的一部。可以说,它在开场不久,因手机直播导致,发生在餐馆的一个起手式,就已经完胜绝大多数同期展映的华语电影——在涉猎相同、相近议题的情况下,这样的同台较量,水平高低一眼可见。显然,在全球化或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不同地方的创作者,大抵都在思考相似的,全球化红利与数字自由魅惑下,人被推拉牵引,最终变形和异化的普遍性问题。然而,受阻于种种原因,华语电影往往只有一出安全的套路拳法,无法呈现更加复杂,参差多态的深度解读。

    郑朱莉前作《道熙呀》,也是关于一个名带熙字的女孩,也是由裴斗娜主演。不过,作为八年前的电影,我记忆无多,只记得人物关系情感,暧昧不清。此番《下一个素熙》,却把批判现实的主题,彻底挑明:韩国社会没能注意和保护好底层年轻人(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年轻人),反而把他们一次性打包,倒手转卖,送入残酷的社会齿轮下,充当廉价的血色润滑剂。

    作为主人公,片名中的素熙,在有“下一个”的同时,似乎还存在“下一个”,或“前一个”素熙。如电影所描绘的,素熙作为主体,也是一名受害者,却被外包公司压榨,被职业学校抛弃,一再被涂抹,不断遭致有错,有罪论,是个问题学生。公司以高压打击(PUA)为主,学校以“为了你好”(教条)为诱引,合力将素熙变成了柱状图和数据表上的一个隐形数字。素熙在电影里,是可见的,灵动的,会率先砸破青春鱼缸的少女。而在结构和建制层面上,她是不可见的,是一个日常潜伏,总会出现,大家争相想要甩掉的麻烦。

    当活生生的个体变成了统计学层面的大数据——如同当下捆绑着每个人的智能手机,她的爱好,她的欢乐与悲伤,都被锁在了手机之中。

    孤独?

    素熙没有开口说过这个词。她踩着拖鞋,独自走在冷清的路上。一次次直接爆发的冲突中,素熙是一个会为朋友撑腰,看不惯就出手的血性年轻人,然而,当她有了自己的麻烦,朋友们帮不上,家长始终局外迷糊。

    《下一个素熙》呈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构”。在前半段,素熙变成了KPI考核下,一头追逐胡萝卜的驴子。电影不断重复这些业务员,如何在日夜无休的语音轰炸中,分门别类地应付难缠顾客,诱导他们继续消费,维护大公司利益。她们是汇集声音、吸纳并消音的墙壁(片中有一段表现声音如何铺天盖地、潮水巨浪般袭来的场景),如同被大公司外包到印度等人力密集国家,充当全球猎身的客服团队。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韩国全州,但合同薪金毫无保障,处于成年关卡的素熙,基本上充当了一个被剥削,设计,随时可替换的螺丝钉。换言之,这份工作除了忍耐和重复,并没有其他多余价值,由随时可被甩手的菜鸟实习生来担任,再适合不过。

    在后半段,当素熙的朋友和工友,一个接一个,被召唤到镜头前。我惊讶发现,他们看起来懦弱、笨拙、可笑、胆怯、孤独的罅隙,居然全部都有合理的性格晖照。电影前半段,当素熙在场时,观众会留意到前辈的不贴心,在工厂里充当受气包。闺蜜的逃避,近乎自毁的吃播方式,没心没肺。工友的城府,表现出素熙抵触,无法接受的老成世故。当他们觉得对素熙有所愧疚的时候,电影的群像塑造,也动人了起来。原来“下一个”,很可能,或本应该是他们——他们没有成为素熙,选择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电影里的现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过于接近。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很可能就是提升效率要求下,每单快了三秒的外卖配送,或是直播下方评论,一句句难听的、骂人的话。从社会达尔文爱好者的角度来说,素熙的背后,只是一桩无法扛住压力的悲剧,她的硬度足够,韧性却不够。实际上,选择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一个人,那多少已经不近人情了。是的,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扛住压力。然而,当所有人都扛着天花板的压力,压力只会越来越重,越沉。人,终归不是机器。在全球化与大数据的美好幻觉中,享受速度与快乐的,好像是手机。感受痛苦的,却是真实的,个体的人类。所有东西看起来都触手可及,任何一个人二十四小时随时随地都应该被找到,但最后,人与人之间,还是隔了一张纸——比纸还薄,透明的,不可名状的,无法穿透的东西。它将每个人,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也将素熙和这个世界,区隔开来。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珍贵所在,也是素熙之所以为素熙的悲剧所在。

    冲击体制的猛烈力道上,影片在韩国电影列表里,多少显得势单力孤,但在重新组合,试图还原一个少女的生活拼图时,《下一个素熙》的裴斗娜,仿佛化身为一个长大后的素熙。她变得更有力量,更加直接,却还是像素熙投射出来,纤瘦,颀长的,成年的影子。在与主人公错身而过的那场戏中,裴斗娜背对着素熙在领舞,几乎不用观察素熙的身体语言,也知道她必然还跳动着一颗跃跃欲试的心。即便她们并不相识,但在那一刻,领舞的她,确实是她长大后的影子。

    电影用良善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当悲剧一再发生,他们应该感到不安,难受和愧疚。受害者该洗脱清白,诚实地活过,真实地离开。有罪的,另有其物。而从《薄荷糖》到《素媛》到《寄生虫》,太多韩国电影一直在说,这个社会,无论看起来多么殷实富足,光鲜亮丽,再了不起的国家,它都是有罪的。《下一个素熙》没能找到解决结构矛盾的方法。若是可以一击之下,便瞬间轰然倒塌的东西,那素熙大概早已挺身而出。它需要时间,需要更多人站出来。进步与保障,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来得要慢,而遗憾的是,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迅猛成长、头破血流,又来得那么快。正如更遗憾的是,没人能多给主人公素熙一些温暖,一个拥抱,一点爱的回应,好让她在残酷的现实社会坚持下去。当她在排练房大汗淋漓,跳完一支热舞,那仿佛已经是她燃烧自己,最后的取暖方式。

    首发于 西部影谈(xibuyingtan)

    原标题:《下一个素熙》,这个社会本该替你挺身而出

     短评

    #6th PYIFF# 卧虎单元入围。前入围2022戛纳影评人周展映。“韩国的社会正义都在电影里”,对韩国社会的推卸责任、PUA文化和数字报表考核决定一切(尤其第三点)等问题都有抽丝剥茧式的观察与再现,两段视点人物分别是自杀女孩和查案女警察(裴斗娜一个戛纳两部都演面瘫冰山女警察……),后一段虽然基本没有提供什么案情新信息(也算是个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布局),但一来勾勒了社会的系统性疾病,二来女警察也遭受到了相似的职场PUA和破案率考核,这个换视点再讲一遍还是由点到面式的深入,相当之有必要。虽然也是个“看到了问题,开不出药方”的无解困局,但前面“90后/00后整顿职场”的几场撕逼戏,后面裴斗娜的几场问责还是挺让人解气的。#年度佳作候选#

    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目前平遥最佳 可以完全投入共情的片子 太好了

    9分钟前
  • 三文鱼yu
  • 力荐
  • 把前半部分扩充成90分钟长片就好

    11分钟前
  • 银敏悲
  • 推荐
  • 学校教授的不是课程,而是现实。企业招聘的不是员工,而是蝼蚁。机构监管的不是秩序,而是政绩。耳机不是我的武器,是杀死我的凶器。合同不是我的庇护,是推倒我的手臂。我曾在练舞房挥汗如雨,此刻却在水库边瑟缩。从地下通道里看过飘雪,也在餐馆门缝里见过夕阳,在这美好的人世却变成了下一个悲剧。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 制度、业绩、比别人强。我们困在这所谓的牢笼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是素熙,也曾对未来充满希望,我能考上好的大学,能成为明日之星,能周游世界,可现实却告诉我,对于这么普通的一个我来说,要么死,要么疯,要么再也不是自我。

    16分钟前
  • 木兮
  • 力荐
  • PYIFF07【卧虎】剧作范本,文学性很强,社会批判的广度与力度都很到位。中途变换主角,不仅是剧作技巧,同时直指作品主题。下一个素熙是谁?是女刑警,是未来千千万万的高中毕业生。这个世界最令人绝望的真相是,麻木之人,早已被社会机器碾得棱角全无。那些热血未冷之人,始终悲哀。

    20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 一部具备肯·洛奇式创作精神的电影,一部值得中国新导演学习的现实主义电影,一部纯粹的女性电影。

    24分钟前
  • 黑狗成
  • 力荐
  • 全州猎身,意外的结构。同样在讲手机对人的异化,现实对年轻人的撕扯,但它第一场餐馆戏,就暴击华语片。观众可能会意外于“下一个”,是姗姗来迟的,错身、背对的裴斗娜,但下一个其实是那帮青年人,群像异常动人。看起来懦弱、笨拙、可笑、胆怯、孤独的罅隙,居然全部都有合理的性格晖照。

    2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 我们都是素熙,素熙比我们勇敢,勇敢的结束了这一切,我们只是苟且偷生。

    27分钟前
  • 陈绮贞圈外女友
  • 力荐
  • 【平遥电影展展映】中国首映。韩国电影人对社会揭弊题材的创作仍是一骑绝尘的优秀。剧作、摄影、表演无懈可击。作为郑朱莉的第二部作品,其成熟优秀的完成度各方面碾压国内新导演。抽丝剥茧一层层一步步展示了压垮少女的一根根稻草。揭露了被忽视的社会问题的冰山一角,甚至直击举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向学校、社会、教育、资本公司、加害者和残酷无情的量化制度喊出发自内心、振聋发聩的愤怒叩问。同时也以女性视角对女性在直播、客服等职业所受的苦难加以关怀。太平间和葬礼戏份的真实感也令我动容。看到片尾,我已眼含热泪。青年演员金时恩演技极佳,表演层次丰富,丝毫不输裴斗娜。对于影片视角和叙事线索,我很疑惑为何导演没有选择以裴斗娜为视角来倒序剪辑叙事?以少女死亡的悬疑带出背后的社会问题,或许会有更好的质感。四星半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 她很努力了,冰冷的水还是沒过了头顶。

    32分钟前
  • DING
  • 推荐
  • 冰冷的数字系统,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溺死在名为指标的阿拉伯数字里。这个结构真好,前半段是由内向外的试探,后半段是由外向内的拆解,结尾也收得漂亮。

    35分钟前
  • 张小晗
  • 推荐
  • 真实程度是每一个应届毕业实习生都能感同身受。止不住边看边想骂人

    37分钟前
  • coconut lover
  • 力荐
  • 张家界跳崖的四个年轻人就是下一个素熙

    41分钟前
  • 阿莱
  • 推荐
  • 结合最近张家界四人自杀事件来看这部电影,职场的剥削、社会的规训、家庭的冷漠,生活压力从各方面向我袭来,窒息感与难过把我全部吞没。

    45分钟前
  • rioniha
  • 力荐
  • 当女刑警坐在小酒馆同样的位置望着漏进来的一缕阳光时,她就已经成了下一个素熙。现在东亚普遍发生的故事只能由一群有良心的日韩导演拍出来啦,一想到这一点,画里画外,都让人压抑得透不过气。

    47分钟前
  • 郑卷卷
  • 力荐
  • “现在的小孩过得很幸福,不像我们小时候要吃很多的苦。”面对采访者如是说,杨澜说: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要吃的苦。或许这一代人在物质上不似前辈那般匮乏,但他们仍要面临许多精神上的挫折与欺辱。片名叫“下一个素熙”,很精准,素熙只是一个代表,是一个群体的指代,除了她的故事,还有成千上万个与她一样的人受困于社会的折辱中。《蜂鸟》导演金宝拉有一部短片叫《竖笛考试》,短片结尾是一个又一个孩子登上讲台面对考核,“下一个,再下一个……”,平凡的生命终究还是被吞没在时代的洪流中。能像《辩护人》一般改变社会的电影只是少数,但正因存在改变的可能性,电影仍有其值得努力的意义。

    48分钟前
  • 野凡
  • 还行
  • 过于真实的职场与学校描绘,所有领导都只在乎自己的个人绩效,而下面的人不过是消耗品和流水线上的罐头,韩国及东亚的社会结构压力是外人很难真正体会到的,这一种病态的社会模式延伸到了方方面面,电影讲得很真实很生动,可惜不是每个世界都有一个裴斗娜一样的警官,叙事结构能改一下就好了,目前素熙和警官之间的连接还是太直接了,多些穿插倒叙或许会较平铺直续更引人入胜。#Fantasia

    51分钟前
  • 畫中人
  • 推荐
  • 没有人比我们东亚人更能拍这种网一样的系统性绝望,个体的崩溃最后就像重新恢复平静的水库一样,毫无痕迹。

    52分钟前
  • 达夫
  • 推荐
  • #Fantasia 一层层溯源,结构性不公像是无解题般将人吞噬,导演与影片气质浑然,门缝里透出的光回想起来灿烂又绝望

    56分钟前
  • 木小K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