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刀剪下了一半。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2 ) 细碎观感
小混混对龟田这样说:"看着你,就像看着刚出世的小羊。"不能理解他的纯善时,不耐烦地离开了:"再见!小心这世界上处处都是豺狼!" 然后他杀了已经得到的女人。就像有谁在胁迫他,他必须十恶不赦。明明我感到一丝光辉,却被过于充盈的表演夺去了真实感。 好吧,不是充盈,是没有控制,太满了,以致片面。 然而松竹公司的剪辑才是最大的败笔,我虽然不是影人,看完全剧,我也为之气愤不已。
3 ) 黑泽明的《白痴》
影片名字是《白痴》,“白痴”龟田是核心的灵魂人物。据说陀氏想塑造出耶稣式的男人。龟田对绫子说,在行刑前觉得一切事物都很宝贵(包括儿时自己欺负的小狗),应该对所有人都和蔼一些。在被香山打了时,还在说着“没事”。他第一眼见须妙子的照片,就读出她的不快乐,甚至流泪。他能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并抱以尊重和同情。他对须妙子说:“这不是你的错,你是清白无辜的。”他知道须妙子一直在受苦中,他想要救赎她。他忍不住地被她吸引。这种感情似乎比爱情更复杂。
赤间对须妙子的情感伴有强烈的占有欲,他从未得到过她的爱,所以他憎恨和嫉妒龟田,甚至要动手杀了他。但最终是杀了身为受苦的弱者须妙子以彻底占有她,自己变成了一个变态的疯子。
须妙子十分清楚自身的处境,她知道自己总是在被交易,每次都以狂笑回击羞辱和攻击。笑声里充满了不屑与悲凉。她爱龟田,也渴望幸福,但因为受苦而放弃和拒绝拥有幸福,认为自己和龟田在一起会毁了他,于是和赤间走而毁了自己。须妙子本想让龟田和绫子在一起获得幸福。但她无法做到彻底地离别,临走前问龟田快乐吗。面对绫子的挑衅,她赢得龟田的心,似乎获得了胜利,却引来杀身之祸,依旧是悲惨的结局。
绫子是美好的,是须妙子美梦中的灵魂人物,她拥有须妙子所失去的一切。她不是受苦之人。她在幸福的处境中养成了强烈的自尊性格,在收到香山来信时,回复到:“友谊不能议价。”绫子的美好与自尊是龟田欣赏和喜欢她的地方,在天朗气清时,他会想起她。但龟田始终无法放下救赎须妙子的执着,那种强烈的同情促使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须妙子。
4 ) 大师也有失手的时候
陀斯妥耶夫斯基名字难打,书难读,电影也难拍,黑泽明把他移植到日本去,可惜虽有《蜘蛛巢城》在前,《白痴》还是拍得好像白痴。情节拖沓不说,三船敏郎的特点也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虽然一些场景的实时拍摄手法相当有勇气,但把握的也实在不够好。总之,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5 ) 我就想要公爵都不行吗?
龟田哪点像梅诗金公爵了?
看完我都要疯了,他两手放胸口以上脖子根儿以下内傻*样恶心死我。拜托,他摆那么一个姿势不叫忧郁,他可怜兮兮的跟人说话也不叫悲天悯人,他让人感觉简直就是弱智+可怜虫。如果有人看过俄罗斯拍的版本,然后比较来看,就知道这部电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原著里将军夫人不止一次的说过他可怜这没错,可她可怜的是他的天真、善良还有无限的宽容。公爵是陀氏心目中的基督再生,人生目的几乎就是来救赎他身边的人,从黑泽明的男主人公身上哪怕是一点儿救世主的气质我都没感觉出来,我老觉得他活的没有尊严。黑泽明让主人公放弃了很多东西,唯独留下了“白痴”这个特点来迎合影片的主题,难道黑泽明就是这么理解这个名著的么?
对了,妙子演的很好,我喜欢她,其实两个女主人公演的都很好,忽略了龟田,一切还算OK。可我真不甘心亲爱的公爵被这么糟蹋了啊~~
6 ) 看你们的评论真不知道你们体验过什么是爱情没有。没有体验过爱情的就不要瞎扯淡。
一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有点拖沓的感觉,但是看到后面会感觉很揪心。
这电影我是分为两天看完的。两个小时确实有点拖沓,但是后面看的的也很揪心。我们能够看到人物表情那个刻画啊那个表情啊那个眼神啊。真的是刻画到心里面了的那种感觉。
你们看凌子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不高兴,很有意思,就像真的一样。所以抛开什么专有名词来说你们自己的感觉吧。我感觉你们的评论就是扯淡。
剪得支离破碎,估计没看过原著的很难理解
赤间-张扬-三船,龟田-仁厚=森,大野-妹-绫子,妙子,香山,东烟。纯真,诚实,和善。于奇正白痴比你还那个,即使是残花败柳我也会照顾你,我不在乎全世界笑我我认为你冰清玉洁,为何为了100万臭钱出卖自己给一个男人,把报的壹佰万日圆扔进火炉里了,冰上嘉年华那段跟鬼片似的,从没见过那么亲切心又纯洁的人,原节子被杀三船疯了森雅之推倒。
【2019年4月21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致敬-摆渡西东:黑泽明」-中国电影资料馆-166分钟版】善人多磨难,好人不长命。从整体剧作角度来说,节奏缓慢且情节点设计平庸,人物情绪的发展完全是刻意而为之,剧情推动没有起到帮助。作为黑泽明这样一位名导,基本的导演思维水准依旧保持清醒,调度依旧精准,但实在是太平庸了,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有着《罗生门》、《七武士》、《乱》叹为观止的调度。
整体不太完整流畅,戏剧式的场景和表演可能让人不太习惯,不过影片中还是有大量让人赞叹的场景/构图/镜头设计。黑泽明努力营造原著中的情感和氛围,将俄罗斯的贵族式崇高创造为日本式日常化生活中的情境,让人想到法国电影《天堂的孩子》及费穆的《小城之春》。虽然不如它们完美,但内核相通。
黑泽明试图借助陀氏文本讲述一个战争阴影下的荒诞寓言,《白痴》确有很多巧妙之处,有时甚至好到令人震惊,森雅之最后对“疯癫”的呈现也很到位,但就现存166分钟版而言,它没有呈现陀氏应有的疯狂与纠结。过分利用深焦镜头取代镜头运动和蒙太奇的它仿佛一部过度符合“三一律”的家庭伦理舞台剧。
让日本人演陀剧,实在是忒牙碜了。好在黑泽明还是从骨子里把握了原作的精髓。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在黑泽明电影中争议十分巨大,看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情节过于拖沓,戏剧感不够强烈。又是改编自世界名著的作品,原版是266分钟的超长之作,已经遗失。可能对于没看过小说本身的人不太好理解故事要反映表达的东西,裁剪了一半内容的电影也的确有些晦涩,但原节子和三船等演员的超强演技还是很有韵味,至少从那位白痴身上看到了纯粹、简单、爱,对于社会和人之间的思考也有所触动,可能还是看了原著后才有更深入的理解吧,此片比较文艺,266分钟的原版可能更加文艺。
一刀剪下一半,也是杰作!日俄混血气息,也是经典!很喜欢两幕末尾借助旧宅阴暗底色,利用光线明暗变化投射人物心理的手法。另外,绫子与龟田的约会蒙太奇也是超赞的。【★★★★】
嗷,这个怎么办。我还是去找俄罗斯人拍的吧。
黑泽明究竟是抽了什么风非要整出这么个畸形儿来?且不说故事改得支离破碎,场景氛围完全不对头,人物还原度也太低了,梅诗金公爵居然就被拍成了一个傻子(相比之下两个女性角色还算靠谱)......这么乱来的翻拍让我这种原著党怎么忍!!!
好长好长好长好长好长,但我想看更长更长更长更长的那个版本。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估计大家看的都是166分钟版本,电影被剪切得太明显。名著改编风险极大,黑泽明也承认失败。整部电影神神叨叨,一股怪异之感,与黑泽明气场不合,原节子、三船等人表演也有别于他们在其他电影的感觉,看下来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很不错的片子,并不像说的那么糟,但还是希望能有完整版,黑泽明非常用心的作品
黑泽明的改编电影是改编片中一种独特的类型,不管是《乱》《蜘蛛巢城》对莎士比亚的改编,《白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改编,还是《罗生门》对芥川龙之介的改编,他都提供了把异质性资源进行本土化、当代化阐释的能力。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中堂吉诃德和耶稣合体的人物,成为日本传统中带有一定伦理规约的“好人”(龟田)。水墨画般的色彩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冷色调有一种极强的还原和对应能力。《白痴》实际上还算陀氏抒情色彩比较浓重、格调较为徘徊沉郁、愁肠百结的作品。其实从《生之欲》《罗生门》等带有存在主义视角的作品,可以看出黑泽明和陀氏天然的近亲性,因为陀氏也被认为是文学中早期的存在主义作者。
黑泽明的现代都市电影,当核心角色遭遇事件的矛盾属性达不到足够力道,只在面临诸如婚变造谣等民事纠纷而非自杀复仇或绑架等刑事重案,那么其古装武士片里特别出彩的演员情绪化表演与导演风格化运镜(比如配合演员走位的重新取景动推镜头)就会显出一种“大材小用,施力过度”。这在本片和丑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有点像《雷雨》,一种舞台剧感...黑泽明的镜头下,原节子美得像妖精,她果然还是适合在黑白画面中啊...
没耐心一点点看完。像是在天龙看地戏,戴上脸谱,摆好姿势,情节和台词都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发出随便什么声音的借口。最后一段梅什金和罗戈任的夜谈处理得还不错。
2008-10-15 20:46:20 哪天有兴趣看原著了再继续
【北京电影节展映】黑泽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嫁接到战后的日本,再加上舞台化的表演调度。使得部分角色性格转变、情节推进有所突兀。但仍有生日会等几场戏在出色的表演下爆发出动人的张力。可惜4小时原版已彻底遗失。男主角犹如一张白纸,任由世间污秽浸染。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丑恶与善良。还是第一次看到原节子几乎整部电影都维持在面如死灰的阴郁状态
原片4个半小时,硬生生砍成了3个小时,电影后半段砍的几乎惨不忍睹,每隔20几秒一个镜头切换,剧情几乎要靠观影者自己猜测,这部改装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是我看过的黑泽明电影中最水土不服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