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剧照

聚焦2015 剧照 NO.1聚焦2015 剧照 NO.2聚焦2015 剧照 NO.3聚焦2015 剧照 NO.4聚焦2015 剧照 NO.5聚焦2015 剧照 NO.6聚焦2015 剧照 NO.13聚焦2015 剧照 NO.14聚焦2015 剧照 NO.15聚焦2015 剧照 NO.16聚焦2015 剧照 NO.17聚焦2015 剧照 NO.18聚焦2015 剧照 NO.19聚焦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2:52

详细剧情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长篇影评

 1 ) 《波士顿环球报》的这篇报道原文都说了什么

看完了电影,非常激动,于是和同学连夜把这篇报道翻译了出来。时间仓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点击阅读英文报道原文 转载请注明译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教会多年放任神父性侵行为》 -明知吉欧根的过往,教会仍然将他从一个教堂调到另一个教堂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超过130人出面讲述了可怕的童年经历,揭露前任神父约翰·吉欧根30年间在6个大波士顿地区的堂区大肆猥亵或强奸他们的行为。 受害者几乎全是上小学的男孩,其中一个只有4岁。 去年七月,有消息透露,红衣主教伯纳德·劳 (红衣主教是波士顿总教区的最高负责人,译者注) 从1984年开始就已经知晓吉欧根的行径,但劳还是批准他转到圣茱莉亚教堂,那是劳在波士顿担任主教的第一年。小威尔森·罗杰斯,这位红衣主教的律师,在去年夏天为这一次调任辩护道,总教区具有医疗措施,每一次吉欧根的职位调配都是“适宜且安全的”。 但一位下属主教认为1984年对吉欧根的调任是非常冒险的,他写了一封信向红衣主教抗议。聚焦团队 (即本篇的报道小组,译者注) 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吉欧根之前的性癖好,总教区已经掌握了切实的证据。证据包括他在1980年的一段陈述,根据记录,他表示对一个大家族内7个男孩子的频繁性侵并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 事实证明,调任圣茱莉亚教堂是灾难性的。吉欧根被委任负责3个青年团体,包括辅祭(举行弥撒时的辅助者,过去多为男童,译者注)。1989年,更多的性侵投诉迫使他因病离开,在专治神父性侵癖的机构里待了几个月。即便是这样,总教区依然让他返回了圣茱莉亚教堂,此后三年,吉欧根仍然在此持续性侵儿童。 现在,吉欧根将在下周第一次面临两个刑事犯罪指控,即使是他性侵罪行的细节,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许多天主教徒:吉欧根历经三任红衣主教和诸多教堂主教,但竟然在34年之后,这些孩子才终于逃离了他的魔爪。这究竟是为什么? 红衣主教劳的发言人多娜·莫里西表示,红衣主教和其它教会高层拒绝回应关于吉欧根的问题,她说教会没兴趣知道《波士顿环球报》想问什么。 在1984年前往韦斯顿之前,吉欧根已经屡次因猥亵男童而接受治疗,至少一次接受入院治疗。因为性侵,他至少被从两个堂区调离。举例来说,1980年,他被勒令调离牙买加平原的圣安德鲁斯教堂,因为他承认在那儿猥亵了7名男童。 1981年,在一年的病休之后,吉欧根被派到了多切斯特地区的圣布兰登教堂,看起来他仍然没有受到监管:与他共事三年半的牧师詹姆斯·莱恩告诉朋友,从来没有人告诉他吉欧根有过性侵的前科。 1984年11月,关于吉欧根性侵儿童的投诉迫使红衣主教劳将吉欧根调离多切斯特地区。过了两个月,红衣主教劳让吉欧根在圣茱莉亚教堂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1993年吉欧根不再担任教堂教职,至此,红衣主教劳已经纵容吉欧根在韦斯顿待了超过8年之久。然而,根据一些对吉欧根的民事诉讼和刑事指控来看,即使这一决定重新安排吉欧根在退休神父之家担任公职,也没能阻止66岁的吉欧根继续寻觅、猥亵幼童。 最终,1998年,教会“开除”了吉欧根,剥夺了他教会神职人员的身份。 吉欧根的犯罪辩护律师,杰弗里·帕卡德,说他的客户对针对他的指控不予评论。吉欧根性侵案的第一起刑事诉讼将于1月14日在密德萨斯高等法院开庭(本文刊发日期是2002年1月6日,译者注)。第二起将于2月在萨福克高等法院审理,他将面临一些更加严厉的指控。至于民事诉讼,吉欧根没请律师,也并不抗辩对他的指控。 红衣主教的律师罗杰斯七月份时曾暗示,教会可能就医生对吉欧根的康复认定进行法律辩护。《环球报》得到的教会记录显示,吉欧根调任圣茱莉亚教堂时确实已经在医学层面戒除性侵强迫症状,但就职后仅1个月,他又再次犯案。 在1984年的时候,许多临床医生仍然相信猥亵儿童的人是可以被治愈的。但其他专家很早就警告了天主教的主教们,曾经性侵过儿童的神父可能变成频繁作案的惯犯。 除此以外,研究儿童性侵问题专家和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们说,很显然对总教区来说,1984年就不该让吉欧根这种有着习惯性性侵记录的人回到教堂。 “在吉欧根的案子里,教会违背了它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观——保护幼儿、培养禁欲精神。”曾任神父的理查德·西普如是说。西普是一个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研究神职人员性侵方面的专家,长久以来,他认为天主教会在处理性侵儿童的神父上行动迟缓。 聚焦团队发现,有证据表明,一名红衣主教劳的高级下属曾经担忧吉欧根可能会在韦斯顿地区的圣茱莉亚教堂引起更多的丑闻,吉欧根从1984年11月13日起在那里任职。12月7日,主教约翰·达西向红衣主教劳写信,考虑到“一些与年轻小男孩们有同性恋牵扯的过往”,他质疑对吉欧根的任命是否明智。 不到一周,就有两名医生为吉欧根的神职扫清了障碍。一份法院文件中的总教区年鉴记载着,“1984年12月11日,医生:[罗伯特]-吉欧根神父‘完全康复’……1984年12月14日,医生[约翰]:没有精神病问题或者缺陷,不影响他教会神父的工作。” 这些法庭文件中还包含着一封悲惨又带着预见性的信,这封信是1982年8月写给劳之前的红衣主教梅德罗斯的,来自吉欧根在牙买加平原地区时迫害的7个受害者的姨妈。她对自己奉献一生的教会表示了质疑:教会在吉欧根对她们家庭做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竟然给了吉欧根又一次机会在圣布兰登教堂任职。 “不管他或者治过他的医生怎么说,我不相信他被治好了。他的行为明显说明了他并没有,根本就没什么能保证一个有着类似癖好的人可以被治好。”玛格丽特·加兰特在给前任红衣主教梅代罗斯的恳求信中如此说道。 “这让我觉得非常困惑,教会对此表现得这么不上心。”加兰特写到,《环球报》拿到的总教区记录,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加兰特在性侵发生后的两年写了这封愤怒的信:吉欧根再次出现在了牙买加平原,而且有人看到他和一个小男孩在一起。这一份记录显示了第二个月,“又一封来自加兰特女士的信。为什么没有人做点什么?” 单单就牙买加平原案一个案子,总教区的高层官员就发现了吉欧根对年轻男孩子们的吸引力,并且知道了他是怎样选择受害者的:和蔼可亲的吉欧根通常和信天主教并且挣扎着养活一大家子的妈妈们成为朋友,通常是单身妈妈。他提出要帮忙,通常是提出带孩子们去吃冰激凌或者陪孩子做睡前祷告,毫无疑问,他的提议会被接受。 曾经在海德公园住宅项目居住(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房,译者注),帕里克·麦索利在12岁时成为了吉欧根的受害者。那是1986年,即吉欧根被派往韦斯顿的两年之后。 麦索利说,吉欧根在圣安德鲁斯教堂结识了他们一家人。当他了解到自己父亲自杀了,便来拜访并向他患精神分裂的母亲致以哀悼。接着,这位神父就提出要给麦索利买冰激凌。 “我甚至觉得有点滑稽。”麦索利在采访中回忆。“我才十二岁,他是个老头啊。” 麦索利说,在买完冰激凌开车回家的路上,吉欧根安慰了他。但接着他拍了拍他的大腿上边,然后手就滑到了他的裆部。“我呆住了,我没法思考了。他把他的手放在了我的生殖器上,开始为我手/淫。我吓呆了。”他还补充道,吉欧根随后开始自/慰。 “当吉欧根把浑身打颤的麦索利送回家的时候,他建议把发生的这些事儿都当成他俩的秘密。“他说‘我们都很擅长保守秘密吧。’”麦索利说。 多年以来,麦索利都在和酒精、抑郁作斗争。现在,作为起诉吉欧根的原告之一,麦索利过得很苦。“后来我发现,天主教会其实知道他是一个猥亵儿童的人。每一天,这事都越来越困扰着我。” 麦索利说。 许多文件尚待启封 来自达西主教和玛格丽特·加兰特的信件是《环球报》在查看法院的公开文件中发现的,共有84桩待决民事诉讼起诉吉欧根。但是对于吉欧根的丑事来说,这些公开记录显然只是冰山一角。这是因为几乎所有关于教会对吉欧根监管的证据都被法院令秘密封存了,只允许教会的律师查看。 11月,高等法院法官康斯坦斯·斯威尼下令将这些文件公之于众。于是总教区向州上诉法院上诉,辩称《环球报》以及公众,不应该有权接触有关教会内部工作的文件。但是教会的上诉上个月被驳回了。这些记录,包括主教们的证词和人事档案,将在1月26日公开(本文写在2002年的1月,译者注) 多年来,红衣主教,还有其他五个曾任吉欧根上级的主教,在多个民事诉讼中被控玩忽职守,因为他们知道吉欧根的性侵行为却并未作出行动制止事情的发生。在此之前,从没有这么多的主教需要在针对一个神父的性侵指控中来为自己辩护。这五个主教,如今都已经成了他们各自教区的领导。这些主教是:纽约州布鲁克林地区的Thomas V. Daily,威斯康星州的格林湾地区的Robert J. Banks,纽约州洛克维尔中心地区的William F. Murphy,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地区的John B. McCormack, 还有新奥尔良的大主教ArchbishopAlfred C. Hughes。 这起事件是自1992年以来,在美国教区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丑闻。 1992年,在霍巴克河教区,超过100名受害者公开露面,出示证据证明詹姆斯·波特神父强制性侵儿童,而时任高级教士的马德里奥在父母知晓波特的性侵行为之后,只是将其从一个教堂调离到另一个教堂。 1997年以来,总教区共解决了约50件针对吉欧根的诉讼,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但没有公开任何保密文件。 84件待决诉案中的原告拒绝轻易索赔了事,教堂方面的内部文档也必须按要求在诉讼中公开。于是,总教区强行拿走了与监管吉欧根有关的信息,不让公众看到。例如,当其中25件诉案将红衣主教老作为被告人之一时,罗杰斯律师要求法官按下所有关于这位红衣主教的信息,声称他的名誉将有可能因此受损。这一要求遭到了法官的拒绝。 12月17日,总教区律师罗杰斯致函《环球报》律师乔纳森·阿尔巴诺, 威胁如果报道中公开了任何案件中的保密记录,他们将会对报社及律所采取法律制裁。他警告称,如果记者采访涉案的神职人员,他将会采取法庭强制措施。 数十年来,在美国的天主教堂之中,神父的性侵行为被层层掩盖。包括吉欧根在内,性侵儿童的神父大多要求那些身心受创的儿童对事情保密。而发现真相的父母大多感到羞愧和罪恶,拒绝承认事实,试图忘掉教堂所做的种种。少数选择投诉的家长也被要求噤声。与此同时,牧师和主教将性侵行为视作违反戒律而非一种难以控制的强迫症状,他们认为神父可以通过忏悔来改过。 马塞诸塞州的法律甚至也默许这种隐秘的行为,至今仍然如此。在吉欧根猥亵儿童的数十年间,尽管大多数监护人应当依法向警方报告性侵事件,并有可能提出诉讼,但神职人员并不受到这项法律的约束。直到去年夏天,教区才出人意料地放弃长期以来与法律相悖的立场,将神职人员加入到“强制报告”名单之中。但该法案在审议中不了了之。 近几年,尽管教堂对法庭依然有恃无恐,但情况还是有所变化。1985年,在包括红衣主教劳在内的一些国家高级教职人员的敦促下,教会做出了一份针对神职人员性侵行为的机密报告,报告也预测到了这一点。报告中说:“过去,我们依靠罗马教廷法官和律师保护教区和神职人员,这种日子一去不返。” 十二月中旬,《环球报》要求采访劳主教和其它教会官员。但迟迟不见答复,直到上周五教会发言人莫里西在电话中表明,他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包括书面采访。当被问到这是不是意味着总教区对采访问题毫无兴趣的时候,莫里西回答:“对”。 为了准备这篇文章,《环球报》的记者试图采访吉欧根曾经的的上司或同事,但没有一个主教愿意做出评论。同事中,也几乎很少有神父愿意公开发言。其中一个教堂主管神父直接挂了电话,而另外一个人在听到吉欧根的名字时就狠狠地甩上了门。 授职之后的性侵记录 毫无疑问,吉欧根在1962年接受神职于索格斯任职之时,就曾经性侵过儿童。主教区近日就曾经的指控进行赔偿,从《环球报》得到的教堂记录中可以看到,吉欧根在1995年承认,曾经猥亵过来自同一个家庭的4名男孩。在目前的案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堂官员是否已经知晓当时的性侵事件。 前神父安东尼·本茨维奇表示,他曾经警告过教堂高层,吉欧根经常将年轻的男孩带到他的住处。在针对吉欧根的指控浮出水面之后,一些新闻报道中也引用了本茨维奇的话。他曾提到,教堂官员曾经就揭露吉欧根事件威胁他,扬言要将他调离到南美洲担任传教士。 他将故事告诉了近期代理一系列与吉欧根、教堂发生民事诉讼律师的米切尔·加拉巴蒂安,这些都可以在法庭书面陈述上看到。 但是《环球报》回看法庭记录时发现,当2000年10月,本茨维奇前往加拉巴蒂安的办公室准备进书面作证的时候,威尔森·罗杰斯三世,成为了他的代理律师。这位律师的父亲正是红衣主教劳的律师。接着,宣誓后的本茨维奇改变了自己的证词。他说自己并不确定吉欧根是否带那些男孩去了自己的房间,也不记得是否向上级报告了吉欧根对儿童的行为。 在最近一次接受《环球报》采访的时候,本茨维奇表示他的确记得吉欧根将男孩们带到了自己的房间。他说,吉欧根总是去找男孩并喜欢让他们穿成神父的样子。但是,他再一次重复了自己宣誓时的证言,不记得就此事通报过上级。 本茨维奇说,宣誓前,威尔森·罗杰斯三世曾经找过他,告诉他教会在试图保护他免于成为被告,并且愿意成为他的代理律师。本茨维奇还说,自己之前同记者所说的话被误解了。 加拉巴蒂安因为保密规定,拒绝同《环球报》讨论本茨维奇的情况。然而,一旦有证据显示上级对吉欧根的性侵行为知情,教堂在未决诉讼中需要支付的经济赔偿将会大幅提高。 吉欧根的第二次任命发生在1966年,他被派遣至圣伯纳德教堂。根据教区提供的吉欧根任职记录详细年表,这次任职为期7个月。教区并没有解释为何派遣记录如此简略。 在待决案件中,吉欧根再次被指控于1967年到1974年间,猥亵其当时任职的辛厄姆圣保罗教堂堂区中数个家庭的男孩。其中一名受害者,安东尼·穆茨在上周的一次采访中说,除了自己的这一起性侵事件,他的叔叔也曾经发现吉欧根猥亵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叔叔要求吉欧根离开自己的房子,并且向圣保罗教堂的主管提出抗议。 当时在巴尔地摩西顿协会任职的精神科治疗师西普表示,这一抗议的时间恰恰与吉欧根在西顿协会接受性侵个人治疗的时间相符。但吉欧根并非西普的病人。 派遣辛厄姆期间,吉欧根将手申得更远。他结交了乔安妮·穆勒,一位住在美尔罗斯的单身母亲,家里有四个男孩。根据证词,这位神父再次成为了这家的常客,当上了穆勒的精神顾问以及她儿子的伙伴,这些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穆勒证实,一天晚上三儿子找到她,坚持告诉妈妈不要让吉欧根靠近他。“我不想让他再碰我的那里...”她回忆儿子当时说的话。 根据穆勒的证词,她询问了其他三个儿子并得知,吉欧根声称要带他们出门去买冰淇淋、帮他们洗澡、读睡前故事,然后便是以肛/交和口/交的形式强暴他们。同时,穆勒还说,吉欧根不让他们告诉别人。一个儿子告诉她,“我们不能告诉您,因为神父说这是在忏悔。” 穆勒说她立刻就带着孩子们去见了保罗·米切利,梅尔罗斯圣玛丽教堂的主教,他对吉欧根和自己家都很了解。 米切利向她保证,教堂方面将会以适当的形式处理吉欧根,并且“不能再做神父”。他还让她对此事保密:“已经发生了如此糟糕的事情,试试不要去想它,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米切利现在是红衣主教劳的内阁成员,他的证词与穆勒所说相互矛盾。他声称自己想不起她的名字,也没有过像她所说的那次会面。但米切利承认,自己的确接到过一个女人的电话,说吉欧根同自己的孩子相处时间过长。 他在证词中说,电话中并没有提到性侵行为。尽管如此,米切利称自己还是前往吉欧根位于牙买加平原的新教堂,当面向吉欧根传达了这位女士的担忧。 需要帮助的家庭十分脆弱 如果说,穆勒无形中让吉欧根得以轻而易举的进入自己家,并趁机接近孩子,那么玛利亚塔·杜索尔德的情况也是一样。1974年到1980年至今,在这位神父的下一站,牙买加平原森林山地区的圣安德鲁斯教堂,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杜索尔德独自抚养自己的4个孩子,三男一女,同时还有她侄子的四个儿子。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居住的社区非常穷困,她希望能有一位令孩子们仰慕的神父。之后,她遇到了吉欧根,掌管教堂的辅祭和童子军。 她苦涩地回忆道,吉欧根很愿意帮忙。不久之后,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来到家里,定期带着七个孩子出门去买冰淇淋,哄他们睡觉。这样的日子几乎持续了两年。 但每一次,吉欧根都会定期对七个男孩行不轨之事。根据法庭记录,他有时会对他们口/交,有时会抚摸他们的生/殖/器,或者偶尔在他祷告的时候强迫孩子们摸他的生/殖/器。 一份1994年标有“私人保密”的备忘录上有过这样一段记录,吉欧根即使在静修期间也会待在杜索尔德的家里,“因为他太想念这些孩子们了。他‘会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抚摸他们,并且摆弄他们的阴/茎来叫醒他们。’”(天主教内的一种宗教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避开"俗务",进行宗教静修,译者注) 根据法庭档案、杜索尔德的解释以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堂官员,我们得知,杜索尔德最后终于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孩子们告诉了他们的姨妈玛格丽特·格兰特。杜索尔德吓坏了,向附近圣托马斯阿奎那教堂主管神父约翰·托马斯教士投诉。 托马斯质问吉欧根,但被吉欧根的态度吓到了。吉欧根随意地承认了这件事,“他说,对,都是真的。”那位官员回忆道,就好像问他的问题是“你喜欢巧克力味还是香草味的冰淇淋。” 托马斯随即驱车前往总教区位于布雷顿的办公室,通知戴利。就在当天下午,1980年2月9日,戴利致电正在圣安德鲁斯教堂的吉欧根,两人的对话很简短,“回家。” 吉欧根争辩将会没有人来做下午四点钟的弥撒,但戴利说,“我来做。”“回家。”这位官员说戴利后来开车来到牙买加平原并主持了弥撒。 弗朗西斯·德莱尼是吉欧根在圣安德鲁斯教堂的主管神父。在采访中说,他说教会方面并没有告诉他为什么吉欧根会离开教堂。 杜索尔德说,就在几周之后,愧疚的Thomas来到了她家,告诉她吉欧根承认了自己曾经猥亵这些男孩,但是他为自己开脱说“只有两家。” 托马斯当时在神父间进行了一次附加礼拜,之后恳求杜索尔德不要将此事公之于众。他说吉欧根学习了很久才得到神职,如果指控被公开,后果很严重。杜索尔德说,托马斯问她,“你知道自己夺走了他什么吗?” 托马斯现在已经退休,拒绝了采访。 1994年的一份总教区文件记录着吉欧根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七个孩子的态度:吉欧根承认这一事件,但并不认为这是很严重的或者是一个有关教区职责的问题。 吉欧根在接下来的几年因病休假,就其强迫性症状接受治疗,但仍在西罗克斯伯里与家人住在一起。1981年2月,他被派遣到圣布莱顿,他任职的第五个教堂。 几乎是刚一到任,吉欧根就开始负责圣餐,也与那些小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交友,甚至将那些男孩带到自己位于斯基尤特的避暑别墅。这些父母后来发现,吉欧根在那里猥亵了这些男孩。 圣布莱顿教堂的主管神父莱恩向堂区内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透露,吉欧根之所以可以如此不受拘束,是因为主教并没有告知他任何吉欧根的前科。 这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教师说,一开始,吉欧根愿意无私献出自己的时间同孩子们相处的行为令人欣赏。但是慢慢地,教区居民们开始怀疑,“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太对劲”,教师说,“他只找几个固定的目标。” 吉欧根在这个教区待了两年,犯下了更多性侵案。1984年,他的任期突然中断,莱恩说那时他收到了投诉,说吉欧根对教区的孩子进行了性骚扰。 那位老师回忆,莱恩极为震惊,在告诉自己这个消息的时候失声痛哭。她说,他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警示感到非常愤怒,“莱恩神父几乎被这件事情毁掉了。” 莱恩现在已经退休,当《环球报》的记者近期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听到吉欧根的名字就甩手把门关上了。 红衣主教否认自己“转嫁问题” 去年夏天,红衣主教劳在教区报纸上辩解“我从来没有试图将问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就在这位红衣主教作出的声明之后,就有消息披露他早已知情。我们在一份法庭文件上看到,早在1984年9月,他就已经得知吉欧根的“四岁男孩”指控——性骚扰牙买加平原地区的七个男孩。法庭文件显示,红衣主教劳接下来说,他注意到吉欧根从圣布莱顿教堂被调走,并处在“等待任命”的状态。 这位红衣主教的法律回应函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吉欧根在圣布莱顿教堂地区猥亵儿童的行为,而仅仅回应了起诉的那几起案件。 尽管有不良记录,但吉欧根仍然被派往圣茱莉亚教堂。根据教堂年鉴,在任职的前两年,他主要负责辅祭和教会的青年组织。 吉欧根抵达韦斯顿的三周之后,主教达西向红衣主教抗议,提到了吉欧根的问题,并说道:“我知道最近突然将他从圣布莱顿调离或许和这个问题有关。” 这封信函的复印件包含一段节选片段,直指尼古拉斯·德里斯科尔神父,他在上周承认自己在吉欧根抵达圣朱利亚教区前被调离。但是他的离开主要是因为酗酒和抑郁,并非性侵。因此,达西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一教区会发生更加严重的丑闻。”如果“有事情发生,”教区居民将会觉得主教“给他们派来了一个有问题的神父。” 达西要求红衣主教考虑让吉欧根“在接受某种治疗的时候”只在周末值班。《环球报》还没有发现证据证明红衣主教劳接受了这一提议。 上周,吉欧根在圣朱利亚教堂的上级,退休高级教士弗朗西斯·罗西特拒绝了本报的采访。但教堂记录显示,罗西特意识到了吉欧根的前科。 吉欧根面临的在米德尔塞克斯和萨福克地区的指控显示,在1984年红衣主教劳派遣他到温斯顿之后,吉欧根至少猥亵了30多名男童,均发生在1989年半年的病休之前和之后。 1989年,吉欧根回到圣茱莉亚教堂之后,又在此任职了38个月,之后才被调离。根据指控,三年后,吉欧根仍然寻找目标,受害者中包括一名为洗礼仪式身着礼服的辅祭。 吉欧根在教堂之间的调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巧合,为他们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曾经猥亵的一名男童,恰巧是上世纪60年代福尔河教区男童性侵案中一名受害者的儿子。这名受害者以及百位波特案受害者的代理律师罗德里克·麦克利什向我们提供了这一信息。 麦克利什拒绝向我们提供这一家庭的具体信息,并且表示,尚未对吉欧根猥亵这一男童案提出诉讼。 麦克利什与波士顿总教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罗杰斯声明吉欧根的数次任命均获得医生的安全许可一事,他一直非常震惊。他说:“鉴于教堂已经知晓吉欧根犯下的不轨之事,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医生都不会认为将他从一个教堂调至另一个教堂是安全的。” Spotlight报道时间线 2002年1月6日教堂多年默许神父性侵儿童 2002年1月7日一位贵客,一个破碎的家庭 2002年1月7日吉欧根选择贫困儿童下手 2002年1月31日数十位神父卷入性侵案 2002年2月24日教会栖身于沉默文化之中 2002年2月24日数百人现在指控神父性侵 2002年3月24日前主教被控在纽约市不作为 2002年5月12日丑闻缠身,教堂失去人们敬重 2002年8月20日 Ariz.性侵案,两名主教涉案 2002年12月1日主教区考虑申请破产 2002年12月1日卷宗之争加剧 2002年12月4日更多神职人员涉案,案件隐秘 2002年12月14日教皇在罗马接受“红衣主教劳”的辞呈 译文首次发布于: 低冷趣味(微信号:dilengquwei) 四页(微信号:fourpages) 欢迎关注,谢谢!

 2 ) 《聚焦》真相背后:奥斯卡、大新闻以及媒体的自我修养



文/鬼脚七


    2015十足是电影的小年,无论是对于好莱坞还是世界电影来说都是如此,只不过,小年并不是没有优秀的作品问世,而或许只是在说,没有足够多让人惊喜的“意外”出现。稳重温吞的传记片、大场面的科幻片、轻巧自然的爱情片,大多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套路,但是旧瓶总能酿出新酒,更何况旧瓶酿出的新酒往往更多一份韵味,《聚焦》正是这样的代表。
    作为又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讲述的是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小组收集证据,调查报告波士顿地区一系列神父性侵儿童案件的过程。典型的新闻自由对抗社会权威的故事路线,事实上,《聚焦》不是那种让中国观众一眼看上去会被吸引的类型,这并不仅是因为这个讲述媒体揭露社会阴暗的故事在国人看来几乎就是美国版的《焦点访谈》,同时也是因为影片所讲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和对于整个教会制度的反思在我们的现实中看来多少有点隔靴搔痒的距离感。但是观影过程中我们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即便不甚了解美国的教会体系,我们也会理解调查小组面临的重重压力;即使并不是教徒,我们也可以体会那些纯真的儿童被尊敬的神父伤害后会留下怎样的疤痕;即使没有从事过记者或者编辑的工作,我们也能看到主人公在追查真相下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这些正是《聚焦》的精彩之处,它来自具体的现实,却传达出普世的情感。在用影像再次揭露当年的丑闻、展现新闻背后默默工作的英雄之外,《聚焦》几乎同时成为了改编真实事件的社会敏感题材电影的新范本。这部饱满沉稳,不露锋芒却力道十足的影片成为奥斯卡的热门影片之一毫不奇怪,何况无论结果如何,《聚焦》都已经和它的“前辈”《总统班底》一样,成为对于新闻自由和媒体力量的最好阐释。

媒体的自我修养
    影片的故事开始于《波士顿环球报》迎来了新的主编马蒂·巴伦,新官上任,马蒂就建议“聚焦”小组重新开始调查此前已经报道过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子,因为在外表冷静沉稳的马蒂看来,“这个案件还没有结束”。于是,“聚焦”小组的四位记者就开始重新扫去这件尘封案件的灰尘,重新开始调查这起案件背后的更深真相。
    结果当然是惊人的,涉案神父从几个到几十个,民间的受害人团体,法庭解封的重要证据,“大家都知道却秘而不宣的真相”,来自宗教界朋友的劝阻,直到最后那片举世震惊的报道最终发出。《聚焦》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展示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的坚韧力量,对于标榜着“自由”的美国社会来说,舆论的自由自然是重要的一环,你可以报道政府的丑闻,你可以批评官场的腐败,你可以指责公众人物的失态,但是挑战教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聚焦”四人组挑战的不仅是一个两个作奸犯科的神父,而是包庇维护这些有污点的神父的整个教会制度。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年的报道刊登之后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响,也不难理解影片在整个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冷静朴实的手法所带来的耳目一新的表现力。
    《聚焦》是常见的正反善恶对抗的叙事套路,但是却是不常见的不刻意渲染紧张感和冲突对立关系的作品。影片中没有挖掘真相要经历的冒险历程,没有被教会威胁和打击,没有反派人物的暗中破坏,甚至都没有太多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情感转变,影片只是克制简单、按部就班地展示着这帮记者们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用舆论之力和权势抗衡。与其说在故事当中对抗的双方是正义与邪恶,还不如说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坚持与随波逐流的放任。《聚焦》成了对于记者职业和新闻责任的一次礼赞——现实或许就是如此,没有冲锋陷阵的壮烈和戏剧化,而只有琐碎的细小工作,但是对于追寻真相的新闻界而言,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琐事当中,累集起了改变现状的力量。还不仅如此,《聚焦》颂扬着新闻自由的勇气和韧性,同时也并没有神化这些总会有所疏忽的凡人。随着调查的推进,“聚焦”小组发现当年之所以将这个报道草草结束,没有继续追查,最大的责任人不是别人,而正是他们自己。各方面的资料、进一步的证据,甚至更多涉案神父的名单,都曾寄到报社,但是却被轻易忽视,无人理会。“聚焦”的组长罗比在影片结尾处站出来反省自己的失职,这是《聚焦》在主题上最大的亮点,它并没有神化勇士,也没有盲目地赞扬他们的行为。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中,我们的得以看到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一念生一念死,或许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不知道何处某人的命运。在全片绷紧的神经刚刚松懈下来的时候,导演冷不防地再让观众们惊出一身冷汗,是的,还没有结束,不仅仅是那个主教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制裁,反而讽刺般地被调回到更高级别的教堂,世界范围内还有更多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同时还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和人性的懈怠之间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影片结尾处随着报道刊登,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电话在与之前那些材料被忽视的对比中,成为振奋人心的力量。
    反过来看,“聚焦”为什么要执着地扑在这个早已结案的调查上,难道正如罗比那位给神父辩护过的律师朋友所说的,只是新主编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知名度而将“聚焦”当做工具,然后就拍屁股走人?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聚焦”小组里在波士顿土生土长的几个人来说,挑战当地教会带来的后遗症或许远在他们预料之外,追寻真理的勇者往往会落得众叛亲离。影片并没有交待报道刊登之后几个人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变化。但是组员之一萨莎的祖母是虔诚的教徒,影片在结尾惊魂一瞥地展现了她一边阅读报纸一边满眼落寞的画面,萨莎守在一边,却无能为力。是啊,真理和情感的冲突是如此可怕,如此让人身不得以。即使这样,他们也要去做,哪怕开罪朋友,伤害亲人,他们仍然要去做,其中的理由早在一开始就已经由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马蒂说了出来:“报道这样的新闻,才是我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如此简单和直接,调查真相并公之于众,这似乎正是一个记者的无需选择的本能。影片并未振臂高呼地喊出这样的口号,却明明白白展示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多年之后,《聚焦》或许会出现在高校新闻专业的课堂上,这部影片在尽可能的意义上教科书般阐释着“何为记者”以及“如何做记者”的问题。

纸媒时代的克制挽歌
    《聚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部古典的影片,这种观感一部分来自影片平静的叙事风格,一部分来自不追求戏剧化的节奏,但是更多的,或许来自这个故事本身饱含的,对于传统纸媒的怀缅之情。
    这种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报社日常工作的展现和表达上,在整个调查过程当中,“聚焦”小组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采访当事人、收集资料、筛查新闻,影片不厌其烦地展示着这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大量剪成小块保存的剪报,堆积如山的文件,成本的笔记,一遍遍的电话联系,让人几乎怀疑这样的工作离真正的案件核心还有多远。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调查小组发现了地区神父的任职名录,从中发现有过性侵行为的神父都被教会以各种借口调离了原来的教区,而到新的教区任职的细节。面对卷帙浩繁的资料,要从中找出那些有过违法行为的神父,无异于大海捞针。影片的主人公们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从名录当中筛选出频繁调职的神父,再反过来求证核实。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势单力薄的四名组员和隐藏在几大本人名目录中的违法神父之间的无形较量正是经由这些平淡无奇的乏味资料来视觉化呈现的,在这里,传统媒体,或者更准确地说,纸媒的形式力量显然远超越了现代化的媒体形式。对于资料的倚重或许在当代的新媒体行业当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远不如我们在《聚焦》所展示的庞大资料库当中看到的那样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震撼,我们既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美国报界对于过往资料的仔细保存和归纳程度,也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几个主人公古朴的媒体人精神。影片对如今已被视为夕阳行业的传统媒体的敬意和缅怀,并没有转化成示弱者的扭捏感慨,而是在展现它的力量、勇气和坚韧。这场毫不卑微的缅怀,不仅投射在利用白纸黑字揭露强权的故事本身上,也同时投射在在这场斗争当中身体力行的每个参与者身上。“聚焦”小组当中最为出彩的人物或许是马克·鲁弗洛饰演的迈克,这个热血冲动却干净十足的记者始终背着一个硕大的公文包,穿行在法庭、受害者和资料库之间,生活简单到几乎空白。这种纯粹的热情带有强烈的怀旧意味,这种人物多少会让我们联想起《编舟记》中相似的职业精神。或许不同正在于,《编舟记》所采用的日式温暖笔触感慨的独坐寒窗的图书编辑那份清苦和坚韧,而《聚焦》在调查小组的成员们身上挖掘的,是平凡枯燥的日常工作之下隐藏的无限激情。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聚焦》,我们会发现影片在惊世骇俗的故事本身和简单朴素的风格所试图展现的职业精神之间所实现的微妙平衡是多么难得。即使我们早已知道这个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早已知道一切罪恶最终都会昭告天下,但是当涉案神父从报道中的个案,到受害者团体统计中的13个,到民间研究者预估的90个,直到“聚焦”小组最终确定名单时电脑荧幕上显示的87个。调查小组用愚公移山般的方式从旧纸堆和涉案人员的口中还原出了被教会掩盖和隐藏的真相,这个过程当然远不如动作片中深入虎穴去盗取一份重要文件更加刺激,也不如法庭片中当庭对峙正面交锋唇枪舌战来的精彩。但是《聚焦》对传统媒体的回顾之情恰恰在于,在最朴实无华的动作当中,所有人的努力坚持、对于涉案神父的愤懑、保护孩子们的责任、坚持真理的执着,都凝聚成了一叠薄薄的报纸。这一实体化的物件,在影片结尾处被分发到波士顿的每家每户。教会的反应我们从电影当中无法直接看到,所有的反响和震撼都被隐藏在片尾字幕升起的黑暗当中,但是这一沓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被视为落后的印刷品,却远比电脑屏幕上的的一篇更能激起我们内心所动。在这个以无言的宣告和揭露来结束全片的故事当中,《聚焦》完成了对于传统媒体的最高礼赞:它远离喧嚣,远离人们的关注中心,远离时髦和潮流,但是它始终做着它本质的工作——监督和拷问这世界。

奥斯卡之路
    有着真实故事背景的作品更容易在奥斯卡有所斩获似乎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去年的《万物理论》《模仿游戏》来自名人经历,2014年的《为奴十二载》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改编自小人物的生存故事,再往前的《林肯》和《逃离德黑兰》展现的是更广大的美国和世界历史。每年的奥斯卡,总会有几部真实事件改编类作品出现在候选名单当中,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些或者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取材于美国社会新闻的影片早已在观众们走进影院之间就已经享受着此前的真实事件和新闻报道不断积累的“成果”。《聚焦》也是如此,面对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义愤填膺的观众们早就在连篇累牍的报道当中看清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他们在买票走进影院的同时,或许就已经在心目中预设好了再次揭露教会黑暗的戏码,从而与影片的主人公们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
    凭空而来的认同对于影片本身当然是再好不过的条件,而《聚焦》也幸运地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乱了阵脚。影片明智地避开重述案件,而将重点放在那篇著名的报道出路之前的幕后工作之上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将案件的焦点——神父隐藏在叙事背后,不仅给与了影片更多空间去展现真正的主要人物记者们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粗暴的价值判断和戾气十足的指责。显然,神父的所作所为理应值得鞭挞,但是这并不是影片要做的事。《聚焦》陈述了揭露真相的过程本身,而对于真相持何种态度,就交给了观众自己选择——要相信,观众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有洞察力和善恶心,远不需要被指导和带领。事实上,这种对于结果的不予置评并不是创作者回避问题的选择,而恰恰相反,在太多类似的影片当中,影片将强烈的判断植入到影片当中,将一纸影像化檄文呈现在影院的银幕上。这样的选择当然远说不上错,只不过在《聚焦》当中,冷静克制的态度最终赋予了影片更厚重的质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涉及宗教、儿童、法律公平等敏感话题的真实案件当中,如何客观诚恳地展现真相,如何不沦为玩弄噱头揭人疮疤的闹剧,是比披露真相正价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影片中看到调查小组成员一遍遍过滤可疑人员的名单,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受害者可能面临的终生阴影,同时还有无数教徒的信仰和感情。当第一份名单出炉之后,主编马蒂坚持暂不发表,而要继续寻找能彻底驳倒主教的决定性证据,这无疑是在对受害者负责;而当最终发表之前,小组组长罗比则带着名单再次请求那位为神父辩护过的律师确认,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对公正负责。正义的含义不仅在于惩戒罪恶,同时也在于保护无辜。《聚焦》的冷静语调与导演托马斯·麦卡锡谨慎的价值表达共同成就了影片的不俗品质,在缺乏视觉刺激和紧张情节的《聚焦》当中,正是这种沉稳和克制带来了位列奥斯卡提名队列却不输于任何一部大片的独特气质。
    说回到奥斯卡,《聚焦》身负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多个提名,而在此前的几个前哨战奖项中,《聚焦》也反复被提名这个几个奖项。反观今年提名最佳影片的8部作品,无论是媒体还是学院,普遍看好的大热门影片包括《聚焦》《大空头》和《荒野猎人》,而后两部作品一部缺乏《聚焦》所秉持的厚重人文情怀,另一部几乎就是为小李子量身打造的影帝冲奥片,《聚焦》一度在博彩公司的赔率榜上被一直看好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对于身兼演员、编剧、导演多重身份的麦卡锡来说,收获职业生涯当中第一个奥斯卡奖杯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至于这个奖杯究竟会不会是最佳导演,乃至最佳影片,《聚焦》还有足以让人期待的理由。

聚焦背后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在此前也曾导演过几部影片,但是大多数轻松诙谐的小格局喜剧作品。在选中《波士顿环球报》的这一系列报道作为改编对象之后,麦卡锡则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为了使影片展现出温和冷静的风格,和编剧合作改出了无数版草稿,还回顾和重历了“聚焦”小组当年所查阅过大量资料,影片结尾处调查小组突然发现自己曾经遗漏的爆料信息,正是麦卡锡在翻阅以往剪报的过程发现的。他将这个细节加入到影片当中,罗比的自责成为提升影片主题的一大亮点。而影片的几位主要演员,更是从原型人物身上“榨取”了每一滴可供表演的资源,迈克尔·基顿直接搬到了“聚焦”小组的组长罗比家附近住下,不断地研究对方的讲话视频和录音,于是在第一次与罗比见面时,就已经能以惟妙惟肖的模仿让罗比吃惊不小;而马克·鲁法诺甚至拿着剧本来到迈克面前,请他一字一句读一遍台词,自己再以此模仿。很难说《聚焦》创作团队上下这种“笨方法”值得被其他电影人借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当中,这部既无好莱坞模式、没有动作戏、没有爱情和性、没有大场面,也没有响当当有一线票房号召力的影片成为了一部上佳的作品。无论是资历尚浅的托马斯·麦卡锡,还是从超级英雄片场华丽转身的这群演员们,在戏里戏外反复给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捷径,或许就是保持初心的执着和坚定。
    《聚焦》在颁奖季的走红再次将新闻工作和记者职业推向了观众们焦点的中心,巧合的是,2015年同样有另外一部表现新闻工作者经历的影片上映。然而,这部同样是力图揭示被隐藏起来的隐秘故事的《真相》中的主人公玛丽·梅普斯则成了一个反例。她在2004年将矛头指向了正在谋求总统连任的小布什,指出他在服役期间享受特殊待遇,然而事实证明梅普斯所以来的材料却是伪造的。两相对照之下,我们不难理解“聚焦”小组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的重点,并不在于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而在于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挑战更有意义和价值。《聚焦》所塑造的这群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可以跻身史上最经典的新闻题材的作品之列,从颇具有悬疑色彩的《总统班底》到揭露烟草公司真相的《惊爆内幕》,再到英雄主义情怀的《新闻编辑室》,银幕上的记者们指摘过总统的丑闻,曝光过商业大亨的阴谋,有过充满倾向性的电视剧集,《聚焦》确实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形式,故事直指的是全美国人心目中的宗教信仰,但是态度上确实任何一部类似作品中都不曾见过的克制和谨慎,甚至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也许我们会说,在这些媒体曝光阴谋的影片当中,昔日单纯甜蜜的美国梦早已经荡然无存,影片中的美国现实千疮百孔,但是也正是在这些影片当中,电影人们在伤痕累累的现实当中制造出新的牛仔,《聚焦》成为了这其中的一环,它在《总统班底》《惊爆内幕》这些经典作品之后,继续塑造着媒体时代的孤胆英雄。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奥斯卡欠两部影片的奖杯,终将会给出的原因。


原载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6/02/23/1552645.html

 3 ) 讲新闻的好电影

求拍一部讲中国记者调查报道的电影,讲中国记者生存环境的电影。Spotlight鲜花和掌声满场,但是豆瓣上却没有一篇影评讲到我心里。

这不是一部和技巧和情怀有关的片子,场面不豪华(虽然演员阵容豪华),不树个人英雄(不像All the President’s Men里面成名的两位记者),不拿新闻理想说事,它就认认真真地讲了一个非常现实的,今天美国媒体编辑部还不停不停地在发生的故事。强还原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优点,选题是这部片子、以及和Boston Globe所做的这系列报道会成功的最大原因。

强还原的几个场景:

1)Marty Baron入驻Boston Globe的前一天,办公室里一边记者还在做采访,一边就欢送会-吃蛋糕-顺次发言开玩笑,所有的newsroom简直一模一样,编辑室男女比例、着装要求,桌面混乱程度等。

2)调查报道组最担心的裁员问题顺着就来。一个选题要做多久?长短都有,几个礼拜到几个月的。现在在做什么?也没有做什么。新闻业的现状一,没钱,做调查报道不能出产量的闲人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

3)9.11发生了,所有人被要求去报道9.11。这段和整个教廷报道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件,倒是体现了新闻这个行当的局限性。因为怕自己无法按时赶回来第一个拿到[独家],会被其他媒体抢走,Spotlight记者在赶飞机的出租里要求律师拖延公开法律文件。后来因为同样的原因,同时抢着发稿时间,定了新年第一周的时间限制。在这种紧迫的deadline催促下写下的稿子是不是会比等全部信源、做尽可能多的采访和研究之后再发的稿子更好呢?恐怕并不是。但这是新闻业的现状二,快节奏强竞争,出稿的时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稿子的影响力,同时,并不是你认为重要的稿子就会得到最多的资源。

4)按理说,“报了一个大新闻”,创造了极大的影响力,撼动了教皇体系,以及后来获得了普利策,对Spotlight整组来说都是一件让人自豪到不行的事,这时就应该给个大镜头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升华一下情怀,但是片子没有那么处理。片中多次提到的是,律师给过白名单、受害者组织负责人六年前就找过媒体,但是记者从未当回事。并不是首次揭露、首次知晓,潜意识中大家好像是默认了,这样的事情总是存在的。就和明知有这样事情发生却不说出来的人一样,这是一个记者哪怕看到了也不会去深究的故事。记者并没有比普通人更高尚,只是最终,他们做了职业要求他们做的事情。

5)用一位女同事的话讲,"My husband and i had a 'how many people have we met in real life' competition during it and he won by a landslide. Weird to see actual people you know portrayed in a movie, but they totally nailed the personalities." [especially Marty Baron]

选题的问题是前两天想到的。对美国社会来说,主教性侵儿童是一个有些人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现象,记者站在巨大权力机构的对面,指责的不是一个两个,或者七十几个主教,而是直指教廷在体制上的掩护和腐败。是一个未被正视,未被重视,却不得不说的故事。这样的选题,和揭示水门事件或者烟草集团尼古丁侵害不同,最艰难的不是探入真相和反复的法律程序确认,而是说服自己的心。

多少人知道,却不会讲,因为权衡之后,社会压力和这个高大的机构所带来的实际福利,远大于把真相讲出來的小小的对自己诚实的意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如果我说了是不是背叛了什么”,“我的牺牲是不是把自己奉献给更大的意义”的心理,所以我们会赞扬Spotlight组的勇气,尽管他们只是做了他们份内的事情。

这些未被正视、未被重视,却不得不说的故事,哪里都有;站在权力机构的对面的勇气,对身陷其中的人而言,是要求太多,对做媒体的人,却应当是本职。有时候,想让真相更清楚一些,想要驯养的力量弱一些,鞭策的力量更重一些。但是如果做不到,至少就看一看好电影吧。

 4 ) 《驚爆焦點》: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

2002年1月6日,《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的「焦點」(Spotlight)小組以一篇報導指控天主教波士頓教區任由神父性侵孩童,更試圖掩蓋其罪行長達數年。報導刊出後,「焦點」仍持續追蹤事件的後續發展,並發表了近六百篇的相關報導。很快地,這起令人憤慨的醜聞開始在全美國發酵,甚至蔓延到其他信奉天主教的國家,已故的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因處理不力備受質疑。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的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在注意到這則新聞之後,與共同編劇喬許.辛格(Josh Singer)多次前往波士頓,悉心訪問當時的相關人士,歷經反覆的修改與重寫才完成現在的劇本。

故事以深夜警局裡的糾紛調解拉開序幕。神父蓋根因性侵孩童進了警局,但在主教和助理檢察官相繼的關照下,最後竟平安無事離開。短短兩三分鐘的開場,隨即揭示出一個駭人的事實:在波士頓,天主教與法律共同密織出嚴謹且封閉的體制結構,而前者的權力(Power)往往高於後者。由此可知,若想撼動並破壞這層結構,就需要另一股強大且絕對的力量(Power),受新聞自由保障的記者無疑是最佳人選;他們不但擁有「記者之筆」的力量,也有正當的權利(Right)。可是記者也是人,其職業身分雖然看似神聖,但他們終究還是生長於同樣的體制架構內,從麥克(Mark Ruffalo飾)和莎夏(Rachel McAdams飾)在陽台上的談話便可知道,宗教信仰早已內化成一種意識,這或許間接說明為何受害者互助會的菲爾(Neal Huff飾)和律師艾瑞克(Billy Crudup飾)過去提供的資料未受重視。因此新任主編馬帝(Liev Schreiber飾)的出現便顯得格外重要。

其實在湯姆.麥卡錫沉穩紮實、刻意淡化衝突的敘事策略下,馬帝並非以英雄姿態降臨《波士頓環球報》,他沒有展現出記者強烈的使命感,也好似沒有身為人的正義感,彷彿是在眾多議題中恰好看見神父性侵案件一樣,那樣隨意,又有點毫無來由,便為焦點小組指定一個新的目標。若真要說,只能看作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話雖如此,馬帝仍是推動採訪的關鍵人物。從《邁阿密先驅報》(The Miami Herald)調來的他,單身未婚,又是猶太裔出身,種種身分讓他獨立於波士頓主流社交圈之外,幾乎是個完完全全的外來他者;或者如同律師米契(Stanley Tucci飾)所言,是「局外人」。旁觀者清。馬帝的「清」,源自於他沒有家庭牽累,也不曾浸淫於當地的天主教信仰,可以隨時抽離、隨時來去,不受任何因素干擾。這就是為什麼馬帝總能適時跳脫出桎梏,直指問題的核心,並點醒焦點小組應將重點擺在教會機構的體系之上,而非只是揭發單獨的神父。

不同於台灣,天主教在西方對於社會,以至於個人的思想與生活,都有直接且密切的連結,古老大城波士頓尤其如此。在得知焦點小組正積極調查神父性侵案件後,教會內部的律師曾屢次勸他們收手,「人們需要教會。主教或許不是完美的,但也不能因為幾個害群之馬就一竿子全打死,」彼特如是說。就像莎夏的奶奶,每周都會上三次教堂,宗教與生活根本是相依相存,那不僅是心靈的依賴與寄託,更是價值觀建立的最大憑據。片中一幕,莎夏陪同奶奶上教堂,神父向信眾說:「知識(Knowledge)是一回事,但信仰(Faith)又是另一回事。」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卻也深覺不寒而慄。因為在天主教的世界中,顯然信仰早已凌駕一切,是唯一奉行的價值,這也造就了宗教場域的封閉性。換句話說,籠罩在天主教信仰底下的波士頓,固然沒有高牆鐵門圍繞,卻儼然是個封閉社區。想想好萊塢虐殺片裡宛如化外之地的偏遠小鎮,那裡多倚靠單一價值使社會得以安然運作,但也因此讓殺人成為維持平和的可行手段。此時的波士頓,給我的感覺正是如此。

在《波士頓環球報》揭露醜聞之前,神父性侵孩童的事件早已存在,而且不是單一案例而已,但為什麼沒有人舉報?主教、警方、媒體,甚或是受害者家屬,難道都不知情嗎?一位黑人警察對莎夏說:「沒有人會去指控一個神父。」而一位受害者母親則沉痛地指出,是教會、朋友以及教區其他居民的壓力使他們閉嘴。至於《波士頓環球報》,多年以前就曾接獲消息,卻只是以一小篇文章悄悄帶過。隨著焦點小組的調查,發現可能涉案的神父從原先鎖定的13人,擴大到將近90人時,編輯本(John Slattery飾)十分詫異,認為這樣的數量不可能沒有人知道。是的,大家都知道,卻都選擇祕而不宣。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不要以為不作惡就是好人。整個體系的腐敗,以至於惡的養成,其實正是靠著每個人的沉默慢慢滋養而成。

於是乎,每個人都是加害者,換個角度來看,每個人也都可能是受害者。馬特(Brian d'Arcy James飾)在清查名單時,赫然發現其中一名神父就住在自家附近,隨即貼紙條警告小孩不要接近;莎夏在訪問完曾性侵孩童的羅納德神父後,轉身就看見兩名男孩從門口嬉鬧而過;羅比(Michael Keaton飾)發現高中時期的球隊教練涉案,才驚覺自己有多幸運,才能逃過一劫。種種巧合看似戲劇性,卻也再次說明宗教與個人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別忘了當莎夏與同志受害者談話時,他們經過的公園旁邊就是教堂。原來在平實的影像裡埋藏有這些的巧思,因此即使沒有利用受害者的傷疤去賣弄悲情,卻還是能引人入勝,讓觀眾立即有了深切的感受。湯姆.麥卡錫低調卻強勁的敘事手法實在高明,不禁令人折服。

此外,十分難能可貴的是,湯姆.麥卡錫不像多數媒體為了製造聳動話題,總愛將神父性侵案與同志做連結,他甚至刻意將兩者清楚切割,斷言問題的根源在於教會機構——一個由上而下的犯罪體系。羅納德神父在面對莎夏的提問時,毫不掩飾地承認曾「玩弄」過孩童的事實,平淡的語氣讓一切彷彿是那麼理所當然;但他也強調,自己從為「強姦」過任何一人。莎夏聽了之後又問他兩者有何區別,這才知曉他曾被強姦。從羅納德的犯行和遭遇,以及其他受害者的陳述來看,不難發現性侵的發生,根本是由上而下施加的權力壓迫。說得更明白些,是大人對小孩、神父對信徒、強者對弱者……,凡此種種不對等之權力關係所造就,而多出身於破碎家庭的受害者可能因而將性侵合理化為特別的關愛。

湯姆.麥卡錫在訪談中澄清,《驚爆焦點》並非是在批判教會,而是想釐清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不過當莎夏不再陪奶奶上教堂、保有信仰的麥克覺得有什麼東西一下子碎了,又或者是看見電影結束後黑幕捲起一連串的教會名單時,我相信觀眾的內心早已無法平靜。此時,一群孩童在教堂裡唱著《平安夜》的畫面,終究成了最深刻的諷刺。

 5 ) 八天奥斯卡 - 实至名归的年度最佳

前言

这是八天奥斯卡系列的第六部影评,包含其他七部(均为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的影评长文可到这里浏览:http://www.douban.com/note/540784638/
----------------------------------------------------------------------------------------------------------------------------------------
<图片1>
《聚焦》的最后一幕中,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新闻调查团队主编沃尔特•罗宾逊因为始料未及的大量受害者来电而感到不知所措。他所在的这个与电影标题同名的调查团队在当天报纸上揭发的,正是后来受到大量关注而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波士顿神父性骚扰幼童事件。镜头在他惊讶的表情上稍作停顿后,迅速移到他的身后。这个平常至极的摄影手法,却可能已经是全片中最具戏剧性的镜头动作了。我们随即在远处静静地观察着罗宾逊拖着飞快却沉重的步伐走向办公室。“聚焦……”正当他提起话筒准备跟被害者交流时,电影却就此戛然而止了。正当大多数观众的心情都还因为震惊和愤怒而未能平复时,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却用黑底白字告诉大家,这些让人神伤的事件不仅发生在波斯顿,还遍布着世界的各个角落。

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个看法,但在我看来2015年确实是一个异常好的电影年。我原以为给我们带来了《爆裂鼓手》,《少年时代》,《鸟人》,以及一众其他佳片的2014年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年了。但当我在脑中回顾整理十佳时却发现,2015与2014相比其实在影片质量和多样性上还要好出不少。这里面包括有《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所带来让人瞠目结舌的特效,有《奎迪》去重振拳击片的风采,有《年轻时候》诙谐地讲述新旧两代的冲突,有《机械姬》所窥视的那个让人胆寒的未来,有《45周年》缓慢安静却痛苦深刻的爱情讨论。当然,还有《原力觉醒》带我们走进那个很久之前的遥远星系再次踏上冒险之路。还有更多其他数不过来的优秀影片,使得我到今天为止依然无法为自己的2015年十佳榜好好排序。但在这个八天奥斯卡的放映之前,有一部电影的位置我是确定的。

《聚焦》,排名第一,毫无疑问。

<图片2>
今天已经是我第五次观看这部节奏平缓却又让人坐立不安的电影了。对新闻工作题材的电影有特别偏爱的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聚焦》毋庸置疑是《总统班底》后关于这个逐渐逝去的行业的最好电影。这是一部对新闻行业的情书,同时也是一出可怕的纪实故事。相信大多数观众在忐忑中看完这部电影后,除了会对教会的恶行感到愤怒,更多地会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感到恐惧。

从某种意义上说,《聚焦》就像一部没有评论声音的纪录片。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故事背景和细节我们大多数都可以在网络或者书报上找到。而这部缺乏特殊角度的电影,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导演过分保守的表现。为什么它不像《房间》那样试着用一个新的角度介绍这个事件?我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对于让人敬仰的传统新闻行业精确的描述让我为之动容。在那个正受到互联网冲击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在那个每个真正新闻从业者都害怕成为无业者的岁月里,就连编辑部外的停车场都挂着硕大的AOL(美国在线)广告板。但这帮在现在看来注定要被新媒体取代的落后纸媒新闻从业者,却依然恪守着自己的原则。他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这件值得被大家知道的社会事件,他们为了搜集到更好的证据而走访众多的受害人,他们为了让报道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关注而等待最好的发布时机。再看一次前面这句话吧,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新闻团队所应该做的事啊。但《聚焦》所呈现的这种本应受人尊敬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看来却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大众注意力日渐降低的今天,在大家都忙碌得连看完只有140字微博的时间都没有的今天,在大部分新闻媒体都仅仅关注怎么能最快把可以得到更多转发的消息发布出去而不是先去考证消息源头可信度的今天,绝大多数印刷媒体只能为了苟延残喘而选择放弃他们本该有的社会责任。也正因为这样,《聚焦》的存在才显得那么的有必要。正因为它在乎的是这个调查和报道的过程,而不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它的存在才显得那么的不可或缺。

<图片3>
我总是忍不住设想如果由普通的团队来制作《聚焦》,它最终的样子将会与现在大家看到的佳作有多么的不一样。大概不会按真实事件去安排那么多的角色吧?可能会压缩为只有两个主角,这样他们所分到的时间会更多,甚至其中一个还能有一场浪漫关系?但是《聚焦》的制作,就像电影中揭露丑闻时调查团队所采取的方法一样,以最靠近真实的形式展现在了大家面前。除了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编辑以外,马克•鲁弗洛所饰演的雷森德兹,瑞秋•麦克亚当斯所饰演的费弗,甚至连布莱恩•德阿奇•詹姆斯所饰演的卡罗尔,均有着分量相当的上镜机会。这种与普通制作背道而驰的做法虽然让观众们看到了更写实的新闻工作情况,却也同时让演员们少了表演的机会。虽然鲁弗洛和麦克亚当斯都得到了奥斯卡的最佳配角提名,我却很难说哪位演员在这部电影中演得更好。鲁弗洛是阵容中的头牌演员,而他对雷森德兹谈吐和行为举止的模仿让我深信这位记者的真人就是这么的稀奇古怪。但除了似乎是导演兼编剧托马斯•麦卡锡为了补偿影片的平缓而加入的那一幕冲着奥斯卡而去的愤怒喊话之外,所有人的表演其实都是那么的收敛。

在我看来,比起鲁弗洛,上一年大热倒灶的“鸟人”基顿对于编辑罗宾逊的诠释,其实才是全片中最精彩的演出。虽然他这次没有获得提名来至少补偿一下上一年的意外败阵(对,我就是觉得他上一年应该赢),但他却可以说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叙述中心。而通过这位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波士顿那种“小城市”的感觉,那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龌龊事情的存在却坚决不能让它公之于众的排外感觉,则是电影另一个鲜明的主题。基顿的表演没有什么炫技的地方,但他却是那么的真实。无论是作为一个记者去拷问别人,还是作为土生土长波士顿本地人矛盾心情的挣扎,观众们都能从他细致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中有所体会。

<图片4>
要把平凡的新闻题材搬上大屏幕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是2015年的《真相》就是一个很好的失败例子。而要把新闻题材的电影拍得真实却又能抓住观众的心,在1976年的《总统班底》后真的就没有出现过了。但托马斯•麦卡锡这次做到了,而且他完成得如此的出色。虽然不是《狂暴之路》和《荒野猎人》这样的巨型制作,但相信没有观众会否认真挚的《聚焦》是一部甚至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

在这个八天奥斯卡的观影结束之后,我为2015年十佳排序的烦心估计不会有所改变。但同样不变的,则是轻松锁定最佳位置的《聚焦》依然是我心目中2015年实至名归的榜首影片。

《聚焦》,2015年实至名归的最佳电影。

 6 ) 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

直到刷完《大空头》,《聚焦》一直都是今年奥斯卡季个人最喜欢的电影。现在再评价哪部更好些,确实有些为难,两部电影都是喜剧导演转型严肃作品,《大空头》举重若轻,《聚焦》则静水深流。考虑到自己新闻专业出身,还是会偏心投《聚焦》一票,用同学小虫的话来讲,这部电影致敬了平面媒体过去了的好时光。
 
《聚焦》改编自真实事件,本世纪初《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专题报道组,用一整年时间连续发表了70篇报道,揭露了波士顿地区90名牧师涉嫌对男童性侵。这组报道不仅荣获次年普利策奖,更推动了社会对教会娈童的重视。事件本身具有相当的话题性,但电影讲故事的节奏风格却极其沉稳冷静,影片对《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工作的再现,犹如记者们当初对事件的报道过程一样,严谨、理性、克制,却充满了激情。

严肃新闻的魅力在于不强行贩卖观点,避免情绪左右判断,严密取材、小心求证,最终是摧毁一个系统,而不是打垮一个敌人。与之相应的,《聚焦》剧作也工整得几乎无懈可击,比如片中调查取证的受害对象,一个外向弯、一个内敛直,采访层次不同,对话真实可信,尽管受伤害呈现的方式各异,对观众情绪引导效果却殊途同归。深处两个阵营律师的对比刻画也是简练生动,一句“你们早干嘛去了”让影片不止于对教会的诘问,彰显了媒体该有的自省原则。

除了剧作,《聚焦》的摄影、剪辑都有如教科书般经典,奥斯卡几乎所有重要技术奖项提名都没落空即是明证。长镜头沉着稳健不抢内容,多线叙事却剪辑明快,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表演,本片大腕云集但无绝对男女主角,演员各个出彩,群戏紧张激烈又无人突兀抢戏,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基础上的协作,正像一个出色的新闻报道小组所需要的那样。和看完《大空头》相同感慨是,美国职业的好演员真特么多啊。

为了演好片中的记者,四位主要演员和聚焦报道组原型都有过密切接触,了解他们的工作习惯。当然了,我们已经太习惯把演员敬业体验生活当做宣传手段,但表演本身是不会说谎的。我喜欢马克鲁法洛扮演的迈克尔在采访受害人时一个细节:隔桌对坐,迈克尔没有把笔记本放在桌面上,而是问话同时两手悄悄在桌下记录,眼睛始终盯着受访人。这种细节恐怕只有当过记者才能会心领会,当面记录更像庭审,受访者容易被冒犯也容易分心。至于为了获取资料据理力争,甚至不惜给小费换取复印机会这样的细节,也就不必赘述。

 从媒体角度讲述新闻事件的电影其实已经有不少,新千年就有《晚安好运》、《对话尼克松》等多部佳作,《聚焦》个人感觉是最平民化又最职业化的一部。导演最高明的处理,是在故事后半段呈现报道效果时,几乎对“获普利策奖”只字未提,结尾收在读者打爆热线,忙碌的新闻人一如既往冷静回答:“你好,这里是聚焦”。媒体记者是所有“英雄”属性行业里,最需要自觉与光环保持距离的职业,这个简练的结尾隽永得体。

尽管《聚焦》从内容到呈现都是标准的“奥斯卡”体例,个人却不看好它的得奖前景,导演本人大概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影片对教会的抨击毫不留情,直指教会是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的组织,看完对宗教本身的敬畏也土崩瓦解。这种“冒犯”显然会让有神论者不舒服,这也许是本片在歌舞升平的金球奖被彻底无视的原因。
 
个人看来,故事其实是把在世俗世界拥有强大力量的教会当做了强权控制的设定,《聚焦》所呈现的还是普通人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努力。在不同社会,强权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报人在充分自省的前提下行使监督职责,这正是媒体”第四权力”的核心价值。
 
尽量用冷静的口吻来陈述对这部电影的喜欢,难免还是夹带了个人感情的私货。告别报纸已六年有余,做记者的时候写的也是些零碎,但电影里听到“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的台词时,还是被燃得不行,勾起自己中学时在阅报栏读中青报“冰点”专题报道的回忆。在“纸媒寒冬”的年代,《聚焦》的出现带有某种悲壮色彩,它如实刻画的新闻操守与执行典范,仿佛昨日还是大学热聊的理想,如今已经成为对黄金岁月的致敬。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技术发展让传统媒体的平台和渠道优势打折,自媒体成为新兴形态,它无疑拓展了沟通传播的途径,但至少在初期的这一两年,观点多于求证,情绪多于思辨,”强烈个人风格“成为脱颖而出无往不胜的利器,这也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只是基于事实调查的深度报道空间的确在缩小。说起来,我最近读到的优秀纪实报道几乎都来自《GQ》和《时尚先生》两本时尚杂志。如果说有什么可惜的话,对于民智未启的社会来说,严肃新闻报道成为还未被熟练掌握就已经被收缴的武器。

些许跑题了,新的媒体形态总会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吧。细想想,不是因为报纸和电视的出现,产生了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从业人员,而是因为”善意“本身导致了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投身传统媒体行业,做出了出色的新闻报道,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普通人所共有的善良和正义感,是永远值得书写的,而这大概就是珍视《聚焦》这样的电影、珍视报纸“闪亮的日子”的意义。

 短评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9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1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1分钟前
  • Zou Sir
  • 推荐
  •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23分钟前
  • 瓦铃铛
  • 力荐
  •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28分钟前
  • 推荐
  •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29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3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3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41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
  •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42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4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51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推荐
  •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55分钟前
  • 小白兔🐰
  • 力荐
  •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60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

    1小时前
  • 熊阿姨
  • 力荐
  •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1小时前
  • Lycidas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