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信仰之殇
我既不是一个典型的道德狂热分子,更不是什么虔诚的信徒,所以或许这部电影对于我这样的“一阐提人”来说终究是“彼岸”的。
很多人并不喜欢这部电影,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皮亚拉。关于信仰和救赎的抽象题材向来都是极难处理的,一不小心就会被评论斥为“空洞无物”。而即便成功的将其搬上银幕,影像语言的张力恐怕也依然要比文字逊色不少。(个人并不太喜欢此类设定繁杂的影片,一部电影牵扯的东西太多,令人感觉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白蚁巢穴,这样一来反而显得不够纯粹。在我看来,电影应当尽可能地去展现生活本身。)
还是谈谈电影本身吧,神父多尼桑自诩为神的仆人,他是如此的谦卑,谦卑地近乎狂妄!一切的苦难和罪恶在他眼里就是一根根尖锐的刺,一旦无法拔除他们,他就将矛头指向自己(因为上帝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痛恨自己的无能,因为他还在妄想着将自己化作“太阳”,代替自己的主人将这个世界撒满圣洁的阳光。
主就应当是全知全能的,神父固执地坚持着这一点。以至于当他的“思想全能”无法得到现实的满足时,就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自虐。他的自虐是骄傲的,因为他是神的仆人,这能令他离自己的主人更近。
当我们渴求靠近上帝的时候,迎面走来的却是撒旦。生活本身就是残酷的,每一天都有无以计数的不幸在温暖的阳光下发生。一旦我们开始用多尼桑那种挑剔的眼光来愤懑地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生活本身也就开始变得不幸了。同理,若是有那么一个人笃信“撒旦”,那么在他眼里,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他来说就将是无法容忍的。
女主人公穆谢特的眼中本没有“上帝与撒旦”这一对“孪生活宝”的身影,但是在与我们的“偏执狂”神父的一番“切磋”之后,她就心急如焚地投入了上帝怀抱。我们不得不赞叹神父的力量,他真的令世间的人们更接近上帝了。我们的神父为少女带上了耶稣的荆冠,谁知她的眼里却突然看到了“撒旦”!
“如果无法拯救所有人,那么仅仅拯救一个人又有什么用?”记不清这是谁的话了,舍斯托夫、加缪抑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神父面对那么多“虔诚、饥饿”的信徒,他是如此的无助,这世界上实在是有着太多的罪恶等着他一个人去救赎了。而当一个人试图背负起这个世界全部的重量时,他就必定会触怒撒旦!“筋疲力尽”四个字倒是可以很好的套用在多尼桑的身上,在影片中,我仿佛看到神父的躯体正在被那群前来忏悔的人一点点地蚕食殆尽,或许这就是他真正拥抱上帝的唯一方式吧。不管怎样,在最后,他的手终于放在了上帝的手上,尽管那是经由撒旦的双手……
不知道为什么,到最后我还是会不自觉地想到慧能的那首诗: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2 ) 《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苦行僧【第4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8/sous-le-soleil-de-satan40.html本片获得1987年第4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个神父的故事。男主角是一名神父,向往艰苦的修行,但是他的上级不同意他的观点。一天,上级派男主角出外办事。男主角在路途中抄了一条近路,迷失了方向。这时,一个热心的人帮他指路,随后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撒旦。撒旦吻了男主角,并告诉他,他已经被做了记号。迷失中的男主角醒来后,隐约中遇见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不仅未婚先孕,还杀死了自己的情人,但并感到罪恶。当男主角回到教堂后,女孩就割腕自杀了。男主角随即将女孩的尸体带到教堂大厅,他的举动让其他神父非常不满,他被送入疯人院。出院后,男主角在一个村中做神父。一天,一个男孩生命危急,男主角祈祷后,男孩得救了。之后,男主角死在自己的教堂中。
这是一部纯宗教电影,因此我是无法理解的。什么上帝啊、什么恶魔啊、什么撒旦啊,等等这些名字对我来说根本毫无意义。我这样一个无神论者,怎么能理解宗教中的种种呢?戛纳电影节评委真有勇气!此外,除了故事内容让人费解之外,影片中的对白也抽象到极致,影片九十分钟的时间我都不知道在说什么!总之,本片是一部我无能理解的电影,还是给油宗教信仰的人看吧。
当然,本片男主角是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这一点我还是能看出来的。他不进虔诚,而且“虔诚”到要惩罚自己,情愿作一个苦行僧。比如鞭打自己的身体、简朴的生活,对于“受罪”的向往,等等。这些对于我这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甚至是可笑的!竟然还有人愿意活受罪?违反人性嘛!
影片拍摄上非常普通,但有一点很独特,它模糊了年代。这是一个有汽车、又有马车,还有贵族的时代,大概实在二十世纪初?可能吧。
本片演员表演非常精彩。男主角Gérard Depardieu非常神奇的演绎了一个喜欢受罪的神父,以及被恶魔折磨的普通人。Gérard Depardieu演技果然了得!此外,本片中他还很年轻。女主角Sandrine Bonnaire长相中等偏上,不过很年轻。其他角色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能看懂的人去看它吧,我是欣赏不了得。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真不是一般人!
Sandrine Bonnaire
Sandrine Bonnaire
序列:0890
撒旦阳光下.Sous.Le.Soleil.De.Satan.1987.D9.MiniSD-TLF
2012-08-04
3 ) 缺一根挥向自己的鞭子
看得过程中,觉着一直环绕有《乡村牧师日记》的影子,只是比日记的晦涩不同,这部倒好像是看得懂了。
人内心黑暗与光明的矛盾与挣扎,其实未必与宗教有关,只是附着的一个形式而已,是人性本然。
得我心的是那段少女与侯爵争论、做爱之后玩弄猎枪时对于侯爵的突然射杀,其中关联一个心情的骤然抖动,实在是经典传神。
德帕迪约同志演的神甫,刚开始不是太能接受,好歹他老人家也减减肥,一出来和老神甫谈话镜头时,坐姿竟然是肚腩一片,忒不协调了,而尤其出格的是用铁链鞭打自己的苦修镜头,虽然导演为了避免德帕迪约的一身肥肉而采取着衣鞭打去回避,但同时被回避的还有视觉上本应传递的强烈逼视感。
但毕竟大牌,后来的忧郁就渐入佳境。
4 ) Gerard Depardieu演一个教士!
很多人会说这个影片很枯燥。确实,一个教士和撒旦进行灵魂的斗争的故事不会有吸引人的风采。对于中国人来说宗教题材又是非常陌生的。影片非常朴素,相信苦修的教士遇到了撒旦,因而得到了洞察邪恶的能力。同时也明白了宗教的真正含义,真正虔诚的教士所作的美德反而为世俗所不容。世俗的教会同样不能理解教士的疯狂救赎举动,最后教士被派到偏远的郊区。然而虔诚的教士没有屈服,在撒旦的挑战面前勇敢地用生命完成了他对于信仰的忠诚。
我并不相信宗教,但是尊重所有虔诚的人。很多人批评这个电影太深奥,或者说太沉重了。这只能证明导演很成功,荒凉的乡村景观、世俗的罪行、背叛者的痛苦、教士的虔诚和迷惑、主教的懦弱、教会的虚伪,统统都是为了衬托最终那朴素的献身之举。一个小小的教士的不屈精神,并不比“勇敢的心”逊色。
让我很吃惊的是本片的主演竟然是Gerard Depardieu。看惯了他演硬汉的形象,或者浪漫的情圣。真没有想到他还能演这种严肃的宗教题材影片。
5 ) 一点想法
1.关于罪孽
你的罪不是偶然的。是早就有的。你现在做过的恶行,在之前就有人做过。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起因,来自于亚当的偷窃,夏娃的引诱。来自该隐的杀戮。这是你所传承的原罪。尼采说,人是必须被超越的东西。
2.关于忏悔和人性
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曾经所表达过的,神父们在经年累月的听人们对他们的忏悔和倾诉中,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力量,即对人性,尤其是人性的恶所引申出来的一切,有着深刻的洞察。神父看到了女孩,明晰了一切。神父对从撒旦开始的人性的恶,有着敏锐的感知。这是他的天赋—神赋予他的。
3.关于神秘
整部电影被一种神秘气氛所笼罩。表达着一种神秘论,包括四处奇迹的出现(撒旦、对少女杀人的洞见,死男孩的复活还有神父最后的死亡)。这种神秘跟神和撒旦有关。包含着神秘的感知和不可思考。
6 ) 那么深的黑夜
我的书柜里有一本小书,十年前买的。我常常把它从众多的书里找出来,看看那黑色的封面,随手翻翻,然后放回去。我对这个故事已经十分熟悉,但我仍然感觉没有读过这本书。它的陌生、深奥、神秘、晦涩,都使我胆怯和畏惧。这就是冷僻的法国作家贝尔纳诺斯写的宗教小说,《在撒旦的阳光下》。
十年前,我就期待着看到这部同名的电影。我希望影像化的语言可以帮助我多一点(绝不敢寄望于完全)地了解这本封闭的书。我知道,这是一部在电影史上声誉极高的艺术电影。也是一部非常凝重而深沉的电影。导演是法国的皮亚莱特。这个愿望,直至昨天才终于实现。
我仍然是怀着忐忑的敬畏之情将这张碟放入了机器。
九十三分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不长。但是,我却像走进了幽暗的山谷一样感到了时间的迷失。不,也许不是时间的迷失,而是其他的一些东西。也许这些游离早在我看电影之前很久就已经发生,但是我没有发现。而现在,我确实看到它们正在飘荡,我看到它们雪片一样的身体,在我周围的空气里,在电影最后,那张死去的教士苍白无助的脸上。
灵魂。事实上,这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极力回避的一个词。因为我无法准确地描述它的内涵与外延。我不敢轻易地将它从嘴唇里滑出去,装饰那积满了尘灰的阳光。灵魂,我不能够将这样阔大而抽象的容器摆放在我轻率地穿行而过的街道上,将它高挂在一个又一个空洞无光的黑夜里。
我不是教徒,我不信仰任何的宗教,宗教对于我是一扇关紧了的门。一度,我认为那些信仰着宗教的人,是一些我所无法了解和感知的人。我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不知道他们的困惑,不明白他们行走的方式和仰望的眼神。我不能体会宗教的意义和主题,对于神,我保持着无知的距离。可是,我也有来自我自身的困惑,我的困惑在那些深不可测的言语或者沉默里,在每一天偶然的停步或者思路的打断处,在于突然地,一阵惊慌。
教士多尼桑的困惑或许是与我不一样的。深夜里,他用力鞭打自己的身体。当信仰发生了危机,什么才是救赎的正途?严格的基督教义认为,只有用力惩罚肉身,让自己感到疼痛,具体的剧烈的苦楚,才能获得上帝对人的体恤,和提醒。
“我渴盼着上帝,我不认识,也不信仰,却又挚爱着上帝,当我遭受命运的报复时,我的心灵就感受到了你。”这是俄罗斯诗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诗句。这行诗句或许可以描述在痛苦中挣扎的圣徒多尼桑。他仰望上帝,但却在荒野中看到了撒旦。那么深的黑夜里,一袭黑衣的教士向着遥远而偏僻的村庄走去,一个紧随着的脚步从暗处追赶上他。他将用恩惠和救助来解脱一个旅人的疲惫与恐惧。但是,谁知道他是谁?可能是一个集市上常常见到的马夫,也可能是在黑夜里面露狰狞的魔鬼。
与撒旦并肩而行的人,一定也是被上帝挑选出来的人啊。我想,在那么深的黑夜,在普通人沉沉的睡眠里,这个人正代替所有无知的灵魂与撒旦对话。他脚步蹒跚,气若游丝,却有一种献出自己的坚定和意念。温暖的灯火,就在他前方的不远处,可是,他已无力前行,命中注定,他必须先行接受撒旦的吻。
一个被撒旦吻过的人,可能要付出远大于常人一百倍的意志和纯洁来与内心的动荡和黑暗相平衡吧。这里面的残酷与煎熬是我无法猜想的。多尼桑从这个黑夜,这个与魔鬼交换了心灵的黑夜,走向了更加深的黑夜。从此,他要经历苦炼,从一个少女的死,来向上帝忏悔。从此,他要经历拯救,高举着死去的孩子,透支笃信的能量。从此,在每一个黑夜里,他抵挡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撕裂,矫认自己的灵魂,并乞求,最终将自己圆满地献给上帝。
这真是让人感到害怕的电影。当我看到多尼桑仰在告解室里的脸,一束惨淡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那是一幅令人震憾的画面。在那张脸上,我清楚地看到了灵魂是怎样浮出一个人的身体,来到了撒旦的阳光下。
某位职业影评人说,这部电影的抽象和思想的复杂只能成为一个没有现实意义的牌位,供人供奉。我不同意,尽管这个教士的精神故事对于没有信仰的人可能并没有启示意义,但是那个黑夜呢,那个黑夜里独行的受难者呢?难道这不是一个具有昭示性的寓言,可能折射出你,或者我,在每个矛盾重重的夜晚,悲观,却最终走向平静和安宁的全部过程吗?安尼桑的生命不是在安宁中死去的,他经受了折磨与痛苦后不甘地死去。但是,谁说这样一个人的牺牲,不是为了所有人,最终灵魂和操守的安宁。以及我们心中,可能重拾的信念?
西班牙诗人西梅内斯有一首抒情的诗歌,我却一直认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教义色彩:“你是那么美丽,那么深沉,我的灵魂也是一样,痛苦向着你的宁静而来,来思念,而且在你安详的平和的岸边,绽发出最最纯净的翅膀和花朵的典范”,这首诗叫做《深深的沉睡的水》,一首给所有身处在撒旦的阳光下,却寻找着上帝的人的,一曲颂歌。
把影碟装回封袋,将书重新放回到书柜里。我知道,我可能永远无法理解贝尔纳诺斯深如神启的故事了,但是我决定今后都不再翻读它。因为,我已经感受到——神圣。神圣的典范。
2004/7/9
(《在撒旦的阳光下》,法国,1987年,导演皮亚莱特,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桑德琳纳.博奈尔)
那年戛纳电影节将金棕榈奖颁给皮亚拉,台底下嘘声一片。皮亚拉接过奖杯,对台下的观众说:“我也不爱你们”。
杰拉德·德帕迪约主演的法国宗教片,荣获当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由于对宗教不理解,所以没太看懂。
7.5/6.8 剧中的撒旦,更多的是一种形象符号,因为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伏着一个穿黑衣的蠢蠢欲动的撒旦,我们要坚固自己,抵制住黑夜里诱惑的声音。多尼桑圆满地将自己奉献给上帝,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死相的文艺片,死相的纠结与哲学。。。
7.9;任何結果與我無關,我追求豐盈,虛無吞沒了我。陽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有時很遠有時很近,感到一種力量驅使我的腳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撒旦的步伐 with Anana
被一些東西打擾了一下,看得不太認真.但只需裏面的幾個鏡頭幾個蒙太奇就已經能讓我打四星.
改編自天主教作家Georges Bernanos同名小說,導演是個無神論者// 1987 P@ Cannes "I won’t be untrue to my reputation. I am, above all, happy this evening for all the shouts and whistles you’ve directed at me; and, if you don’t like me, I can tell you that I don’t like you either."
用电影谈宗教谈信仰,要么借助于故事,要么借助于画面,要么营造出某种氛围,通过镜头进行对话,难道真的比文本形式更有意义?嗯,顿时觉得《潜行者》的优点满满
1.贝尔纳诺斯同名小说改编,恰如他的另外两部著作——《乡村牧师日记》与《穆谢特》的二合为一,《撒旦阳光下》同有宗教信仰的质疑反思和不可避免的现世磨难及欲念沉浮。皮亚拉借由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内心独白,来表现基督教思想笼罩下,多尼桑神甫的思想困惑与心灵挣扎。2.为了接近上帝不惜身掩黑处鞭笞受苦,却在青天白日之下遭遇了撒旦的宠幸。撒旦赋予他的能力被世人作以“圣迹”相待,而他也只能通过恶魔的能力来行使上帝的意愿帮助世人。善恶对等无二差异的神迹降临迫使坚定信仰逐步迎向崩塌。3.用光给赞,阴冷/明丽的色调转换表现了宗教中的矛盾性,最后告解室中惨淡的青光打在多尼桑脸上,极具震撼力。4.“无数的恶都是一样的”。穆谢特的自杀,是撒旦之于神甫的一次胜利,而穆谢特亡灵的出现,也反显了神甫内心的自责。(8.8/10)
從作品看得出他對自我非常stern。他出自於自我的訓練。觀影的過程中他就坐在我身邊。與其說不想浪費觀眾的時間,他是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
确实难看,皮亚拉是以琐碎繁复的细节见长的,那这次玩死板舞台剧也算是风格突变了。该如何看待其斩获金棕榈呢?个人更愿意把原因归结为导演此前的作品太需要肯定一下了。搜了下,那届的评委会主席叫伊夫·蒙当,《一分钟一影像》是他和皮亚拉联合主演的。
上帝在你心里,所以撒旦也来了,你内心时而幸福,时而悲伤,上帝在与撒旦拼斗,你要相信,上帝是不能消灭撒旦的,他们只是此消彼长的过程,上帝在,撒旦在,只有你心里的上帝死了,撒旦也就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上帝与撒旦都只是在你的心里
用光让人印象深刻,大鼻子和女主都是文艺片大咖,导演也有出境,台词很多,偶尔惊悚,关于宗教上帝与撒旦的驳斥还是理解不够。UCCA胶片。
上帝或撒旦?信仰者的两难困境。引诱的不仅是罪行,更深的是念头。皮亚拉沉闷(沉着)不太讨人喜,正如德帕迪约所说的,他把他置于不被人喜欢的境地,却深受他的爱戴。八十年代的电影,拍出了五六十年代的精神气质。
《在撒旦的阳光下》与布列松《乡村牧师日记》同出贝尔纳诺斯的文本,毫无疑问地,前者的处理更为激进,不安的行为就以一种创伤而反讽的状态进入经院主义的苦修之中,同样是一个“内在性”的潜心者,以及大量形而上的独白,对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部关乎信仰的“论文电影”,或是布列松式“超验风格”,它的真实身份是一部宗教情节剧,描绘了一次对抗,但却并不是光明—黑暗的二元对立,牧师的自大即是人类的自大,他以为自己是“上帝”的代理,但他不是,换句话说,如果唯一的存在是撒旦而不是上帝,那将如何?比起基督教,更倾向于诺斯替。他直面了撒旦,撒旦是现象学的,就在他穿过上帝不存在的黑暗荒原,而这个“穆谢特”则是黑暗与物质监狱的代理人,她如此强大,以至于与牧师的“虔信”相抗衡。她的死去,异教的圣女贞德之献身。
皮亚拉从不否认也不掩饰自己就是过活《在撒旦的阳光下》某一类恶的化身。他既是冠冕堂皇坐在餐桌旁语重心长的慈父也是站在教堂里诱掖奖劝的牧师,无论说什么都是那句世界本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的伪命题。因此他的电影是看上去有道理的陷阱。于迷途羔羊的眼中他是不可抗的神谕,在我这里他是完美的反例。
信仰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痕迹。冷肃的夜撒旦匍匐于耳边,轻吻着他的脸颊,眼闭着痛苦,毒牙扼喉颤抖着与诱惑折磨在幽暗的深谷。光亮必先经历死亡。狭窄的房间印出教父阴暗的脸,碎碎念着,存以鞭挞压着蠢蠢欲动的魔。终于他献出自己,沉沉的光。
9.0 浑身颤抖了都!!!看过的最牛宗教电影。光影和空间为神秘力量唱着赞歌,而人类寄希望其就是“上帝”。皮亚拉紧接着拍了《梵高》,而神父是梵高有志从事却未能如愿的职业。这隐藏文本真太丰富了吧!神父和艺术家,都是通过交付灵魂以赎回自由
比布列松做的好,皮亚拉的自然光用的很好,画面还是一如既往的泛白泛青,对话量很足,那些拷问式的交锋挺有意思。撒旦以普通人的面目现身说法,却没什么违和感,在皮亚拉平静的形式下,有份癫狂和纠结
皮亚拉的金棕榈之作,虽不若原著那般激烈深邃,但也有不少宛如神启或撒旦现身的时刻,德帕迪约演得很有力量,暗夜荒原之旅、召唤神迹之姿与告解室归天之景比小说更让人印象深刻。PS:耗时大半个月终于断断续续做好了本片的字幕(重译+打轴+校订,2021.1.27),是我做过的工作量最大的字幕,契如一场磨砺心力的试炼。(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