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人》没讲的那部分故事
Why me? (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头上)
片中的受害者塞西莉亚,痛苦地追问自己,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
为什么这个要啥有啥的霸道总裁艾德里安,“死”也不放过我这个村姑(suburban girl)?
塞西莉亚把艾德里安称为反社会的自恋狂(narcissist-sociopath),但这两个词不足以解释他为何花这么大功夫死磕一个关系。
其实,艾德里安就是所谓的寄居蟹人格:
寄居蟹的本体柔软,易被捕食,只能杀死海螺等宿主,把弱不禁风的下半身藏进壳里,把张牙舞爪的螯肢露在外面,才活得下去;
而寄居蟹人格就是一种极端的控制型人格:
从控制你吃什么、穿什么,到控制你说什么,最后控制你想什么。
这种人格是外强中干的,只能靠绞杀亲近之人——也就是“海螺”——的灵魂,把对方的绝对服从、依赖和崇拜作为自己的盔甲、转移自己骨子里的深层不安全感。
其实,片名的“隐身”(invisible)之处正在于此。
可这个“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剧本,没一个配角是演不了的。
而寄居蟹能一眼认出“完美受害人”:温和、善良、害羞、内向、软弱、不引人注意、不固执己见。
当他们在派对上初见时,她只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简称 Cal Poly)建筑专业的学生,而作为如今全球光学界的“领导者”,当年的他很可能是最耀眼的学霸。
时隔多年结婚后,她还是穿一件朴素的大学套头衫,显示了她不讲究外表、安于自我,而且职业上建树不多,气质仍停留在学生时代,要靠学校装门面,因为
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人更依赖大学体系,指望这个机构培养人们的势利观念,建立社会等级机制。
(保罗・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所以美国片里老有人穿个哈佛斯坦福的出来装逼。
可以想见,当聚光灯下的他走向那个角落里的她时,她一下就被吸引了。 似乎是一直到婚后,塞西莉亚才发现不对劲。
这是因为寄居蟹知道,一开始就凶光毕露,会吓跑猎物,而只能耐心诱惑猎物上钩;
而一旦海螺把自己托付给寄居蟹——比如同居、结婚,寄居蟹突然就“变”了。
而是进行令人窒息却颇为隐蔽的情感虐待,像沼泽,一朝涉足,就越陷越深。
塞西莉亚离家出走前,没人知道她婚后长期被迫害。显然,她很久没和亲友沟通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要操控一个人,首先要切断其社会关系,孤立之。
否则别人的爱甚至信息,都会增强海螺的主见。
可怎么能把一个大活人从社会中抽离出来,囚禁在信息和感情的“真空”中呢?
这就是寄居蟹称得上情绪操控的大师之处。
它洞悉人的弱点,会给你量身定做一套奖惩机制。先是连发一串糖衣炮弹:
当塞西莉亚搬入艾德里安的海景豪宅时,虽然离群索居,应该也是不无雀跃的;
当她放弃工作,而选择当家庭主妇时,也许有过挣扎,但为了这个家,也接受了——要知道,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建筑专业是全美最好的之一,从她鼓励小女孩考最好的帕森斯设计学院也看得出,她追求目标不无坚定;
还有难以拒绝的厚礼——当她妥协而签了他的遗产赠予协议,就会尝到一点甜头;
片尾“鸿门宴”上体贴入微的暖男形象,也很容易让人心软。
只要她按寄居蟹的套路玩,一回来,就是 wine and dine——“饿不饿?呐,我点意面披萨寿司牛排全家桶给你吃啊!”
事实上,极少有海螺在经济上占到寄居蟹什么便宜:
遗产赠予只是捕鼠夹子上的奶酪,等她一掉入“刑事犯罪”的陷阱,协议就无效了;
而把外卖菜单全点了,也就是多花几个钱,点她吃不了的菜。
可要是她不听话,惩罚就会层层加码:
先是一系列恶作剧——制造火灾、搞砸面试;
然后殴打她和小女孩,甚至杀死姐姐、嫁祸于她;
最后,“真正的惩罚”是要杀死无辜的女孩。
这些惩罚,一是要瘫痪塞西莉亚的社会关系——离间血亲、让她找不到工作,甚至败坏她的名誉,因为寄居蟹高傲的自我忍不了海螺离开后变得更自信、强大;
更可怕的是,这是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式的操控——也就是认知否定,指长期给受害者灌输虚假、片面或欺骗性的话语,来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
这就是“隐身衣”的寓意。
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觉得塞西莉亚是神经病,而她有苦说不出,逐渐开始自我怀疑。
这样一番打压之后,寄居蟹出面收拾她支离破碎的自我,倒像是在做善事:
惊不惊喜?(SURPRISE)
而海螺也是久旱逢甘露,滋味分外“甜”。
但惩罚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寄居蟹乐此不疲,从摧毁海螺的意志中满足了弗洛伊德说的死欲,就像猫玩弄老鼠;
而且,这种变态的情绪奖励是会玩上瘾的。所以寄居蟹只会越来越暴戾,变本加厉地折磨海螺。
日本北九州一家监禁杀人事件里,主犯的胡萝卜加大棒,更是玩得出神入化,用禁食和电击等酷刑作为惩罚,竟然团灭了一家名门望族。
寄居蟹还是说谎成精的表演型人格。
艾德里安连出苦肉计——装死、监禁,没什么戏码能考倒他。
塞西莉亚也心知肚明,即使告上法庭,艾德里安的演技骗骗媒体和陪审团,跟玩似的。
装死,是终极的演出。
而在北九州事件里,主犯也玩过这个桥段,让受害者从此死了逃走的心,成为行尸走肉,害死了自己一家。
然而,寄居蟹最常用、最有欺骗性的一招还是:
抢占道德高地,扮受害者,激起海螺的愧疚和母性,来情感绑架。比如艾德里安示弱道:
看到没,我手抖了!只有你能看到我这么脆弱的一面哦!
人要有动力奋而逃离一个习以为常的处境,必须感受到危险——当情绪信号,譬如恐惧、愤怒、震惊、厌恶,让肾上腺素飙升、肌肉紧张。
可寄居蟹总是“我是为你好”,以爱之名蒙蔽海螺,强调自己的付出、索取感恩:
只有我才能帮你。
于是,海螺即便被否定、羞辱,往往也只是感觉越来越压抑、困惑、内向、卑微、喘不过气来……
而且,虐待也是一点点升级的。只要海螺不忍离开,等待她的只有更残酷的手段。
要是你露出了想逃的苗头,寄居蟹会不择手段地增加解散的难度和成本。
用黑格尔的主奴关系的说法,表面上是寄居蟹要奴役海螺,其实寄居蟹是自己的缺陷的奴隶,没了海螺这个躯壳,就会惊慌失措、活不下去。
寄居蟹的控制欲不会因人而异,而要操控任何亲密关系。一卯定海螺,就不会轻易放手:
艾德里安练手的对象,是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弟弟;
然后他不断寻找新的海螺——他的狗、妻子...
这部惊悚片最恐怖的段落,其实没拍——就是他让你生个娃,不但控制塞西莉亚,还要控制下一代一辈子,甚至在他死后可能仍会让子女战战兢兢。
所以塞西莉亚说:
有了孩子,就再也走不了了。
这虽是出于保护骨肉,但也是压抑痛苦的自欺:我不能离开,我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这才是最大的人格解体:你彻底投降,拱手交出感知、欲望的能力,成了一具为孩子操劳的空壳。
寄居蟹人格是一种自恋性人格障碍。他们的变态行为通过社会化,已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所以,试图在关系中改变寄居蟹,毫无意义。塞西莉亚要是敢转发本文给阿德里安,他很可能会暴怒:什么狗屁文章!以后不许上豆瓣!
只有过来人塞西莉亚知道,这精心布置的烛光晚餐,只是一场秀;
寄居蟹口中的爱,不过是凶器;
两者都要她付出一个代价——交出你的全部来,一滴不剩。
寄居蟹怎么会向猎物哀求呢?
每一次放低姿态讨好,不过是为了得到那张空壳,要受点委屈罢了;一得手就会加倍夺回权力。
所以当艾德里安夸塞西莉亚看起来棒极了时,塞西莉亚却一脸冷漠:
外表是骗人的。
果不其然,当艾德里安自以为自己的剧本写这么完美了,都给你当面悔过了,你塞西莉亚不感恩戴德,还追问来追问去的,他的脸庞就开始抽搐,要发作了。
寄居蟹再善于伪装情绪,但一被戳到痛处,不得不面对逃避的自己——那个不完美、邪恶的的自己时,就会变脸暴怒。
但还有个老问题:“娜拉”走后怎样?
要经济独立,像塞西莉亚的女演员莫斯在《广告狂人》中的角色一样,从男人堆的包围里杀出血路?
走出一段变态的婚姻,再走进一段不那么变态的婚姻?
还是回到这个哲学家斯蒂格勒所说的超控制社会(societies of hyper-control),被无孔不入的微型惩戒(micro-penalty,福柯语)宰制,有一天可能比莫斯主演的《使女的故事》更甚?
这就是塞西莉亚说的社会可悲的一点:
有了钱,就可以得到许多东西,包括女人。
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只能借个人苦难走向总体、放眼社会,来关怀得更有力。
事实上,拉鲁埃勒(Laruelle)在《广义受害论》(General Theory of Victims)中说, 根据量子物理,我们同时处于基本粒子和波的状态,
谁是加害者、谁是受害者,难以定位;
而按生物学,人的代谢、进化中,细胞不停分化、克隆,使得我们不停成为新人。
所以受害者不会永远是受害者,或者说,
人人都是受害者,也可以是加害者。(第 16 页)
对于受害者,斗争,是作品。人被迫害的能力,与 ta 起义的力量一样大。(第 87 页)
而塞西莉亚这样的弱势方通过法外的方式——“隐身衣”来起义,恰恰证明了:
正义不在共同体、这个秩序里,而在每个人身上。(第 17 页)
看《隱形人》就像談一場痛徹心扉的戀愛,一開始雙方如膠似漆,很快的你們心心相印,然後一切開始變得有點無聊,直到無聊瓦解浪漫,最後帶著遺憾與厭惡分手,發誓老死不相往來,卻在彼此獨處的時候不時會想起這段往事,當然如果你們遇到第三者問對方如何,雙方還是會異口同聲的說:「他/她是個無可救藥的混蛋。」
從故事來看「一個控制欲強的男子要控制一名不愛她的女子」並沒有什麼問題,也可以說非常符合我們對權力者的刻板印象「一個脾氣暴躁的男子」(你可以想到很多對象,比如上帝VER舊約版、或是你家轉角那個有美麗女兒的壞脾氣小七老闆、又或者是一個講話沒看著他就會很不爽的大老闆之類的……)這也使得這部片到處都有著很復古的氣味,尤其是當你拿2014年的《控制》一比時,2020年出產的隱形人居然充滿著老男人味。
你或許有注意到,這部片很多地方都在致敬大衛芬奇《控制》,光是在台詞裡頭就不斷的講「控制」,好像怕觀眾忘記這部片的重點一樣。情節上只是男女角色對調,變成一個男人詐屍,但以為擺脫他的女人其實仍活在男人的計畫之下(就像你我都活在「上帝的計畫」之下一樣),而身邊的人並不相信女人所言,於是女人要想辦法反擊這個「隱藏」起來的男人(就像上帝一樣),而男人隨後利用了第三人來借屍還魂,從加害者變成受害者,高喊「他綁架我」然後順理成章的來一場復活大戲,除了女人的好友相信這件事大眾沒人相信這一切是這個歸來的男人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當然因為在這版本裡,策劃一切的男人智商堪慮,因此女主的反抗也就變得滑稽可笑了,這就是為什麼發明者不該同時是濫用發明的人,因為這種智商落差會讓觀眾懷疑編劇的智商。
為什麼兩個面對面的人一個人被從右邊來的拳頭揍會認為是兩手都在眼前的對方揍的?為什麼餐廳裡沒有監視器?為什麼在隱形並非空談的今日(可以GOOGLE一篇名為《Israeli researchers develop invisibility cloak – but you can’t see it, yet》的報導,又或者是加拿大HyperStealth公司的《 Hyperstealth Invisibility Cloak 9 Minute Promotional Video》示範影片)一個女人合理的指稱自己作為光學專家伴侶研發一種隱形科技居然沒人相信?而男人詐屍又到底是怎麼詐屍的?(我可以接受片裡的隱形科技,但又要我接受詐屍?連續退讓之後我有獲得更多樂趣嗎?)女主既然在閣樓上找到一台手機,裡頭滿是半夜有人偷拍她的照片,那這難道不能給她的黑人警官朋友看並引以為證嗎?以及為何女主要把隱形裝移開原本位置卻還是藏在豪宅內不帶走,而男方難道不知道隱形裝不見嗎?男主的弟弟就算是再怎麼厲害的律師,又如何替女主逃脫殺人罪?更別說女主被送入精神病院這已經是對她被指控殺人最好的處置了,難道有辦法幫她弄到無罪?
諸如此類片中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最終使得本片的情節禁不起細究與推敲,在鬥智層面無法滿足觀眾需求,而只能停留在氛圍塑造上,比如開場的戲從床上到逃出去,再到車上,就是處理的非常好的戲碼,我們什麼台詞都不用聽,只要看伊莉莎白·摩斯(Elisabeth Moss)的演出就可以知道女主西西有多害怕,故要逃離這個男人,隨後的種種鏡頭移動都不斷的讓我去猜測現在是「誰」在看,藉由畫面中物件的不尋常移動,又或者是那角色走出畫面又或者攝影機比角色提早的移動,都持續的積累著我們心中的懸疑,如果導演有點自知之明的話,光是這部份沉住氣細心處理就足以滿足觀眾,看看那極度靜謐下一點點的機械聲就可以讓觀眾覺得很詭異,這是商業電影裡少有的清泉(因為多半時候這些商業電影總是充滿了吵雜的聲音,導演用這些聲音來告訴觀眾你現在該如何感受)而不是到後半段肆無忌憚的變成一場又一場的動作戲,甚至到最後為了轉折而轉折(說真的,讓一切都是弟弟做的不就已經很好了嗎?為何又要說哥哥沒死,我就問一句,難道是哥哥早知道弟弟會失敗所以找人把自己反綁然後封在水泥壁內嗎?如果弟弟沒有回來,哥哥不就餓死在那邊?)
電影後半段嘗試用「這一切可能不是男方幹的」來替劇情調點料,但我們卻沒有在前面看到什麼「這一切可能不是男方幹的」的可能性,又或者退一步說,就算不是,又如何?是要講缺乏證據的情況下誣賴異性嗎?(一方面來說,我們聽到女主說男方有多壞實際上都是她的一面之詞,當然我們可以從開場那場戲看到男方的脾氣暴躁,但是這無法證成女主對他的指控是真的)這又不是《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的頂級生活》
最大的問題是,既然女主早已懷孕,把女主這樣摔來摔去,打來打去,難道不會流產嗎?難道男方看上女方不是因為女方不愛自己,所以要讓女主來懷孕來綁住她,同時讓她不由自主的去愛兩人的「愛的結晶」而是因為女方像魯夫一般彈來彈去不會受傷?
電影慢慢丟給觀眾一個又一個驚訝的資訊,但你一逆著推回去,就會覺得毫不合理,當然你可以說男方就是個瘋子,做什麼都不意外,然而片中他卻又處處呈現出好像仍有理性的樣子,對醫院襲來的警衛有的甚至避開要害處開槍,而非每一個都殺死確保沒人走漏這高科技。(順帶一提,走廊上如果有監視器,一切還是會曝光,而我想不到什麼好理由精神病院的走道上不放監視器。)你甚至可以說我就是來看爽片的,不用計較什麼細節,然而要怪就要怪編劇去設定這一切都是高智商男方(高富帥)的陰謀詭計,而不是一個男大學生撿到一杯隱形水後去惡搞他女朋友的故事,所以對於他的設定我當然是認真以待。
隱形人的片之所以難拍,是因為觀眾本來就是高於隱形人視角的更高階隱形人,所以資訊處理就要更加的細膩。
而這使得《控制》看起來更厲害了,畢竟《控制》恐怖的點在於艾咪不是什麼怪物(她的計畫會有預料之外的差錯,想想她詐屍去度假然後被打劫那邊,你就知道這段情節是要說無論艾咪看來多麼成功,多麼功於心計,她還是個凡人)只是個希望用扭曲手段獲得幸福的女人,而且她的丈夫確實也因為她變得更好且重獲魅力,重要的是她實在太了解她的老公了,知道他老公絕對不會放棄手上的一切來換取離開他的自由。
「你知道你需要我的」
《控制》的台詞一與《隱形人》比,後者就明顯相形失色,因為在《控制》裡我們能看到艾咪這個反派的魅力所在,她如何在有明確意識的狀況下去偽裝自己成為世人、丈夫想要的模樣,然而在《隱形人》裡艾卓安一點魅力的沒有,高富帥都僅止於表面,我們看不到他對女主有什麼病態的愛,比方說前面說的他自己說不會傷害女主,但會傷害女主愛的人,但很明顯的是他在片中直接做了不少傷害女主的事情(這裡指的是身體上的,因為心靈上的已經歷歷在目)所以這個角色就沒有什麼魅力,如同他弟弟告訴女主的:
「他知道他需要妳但妳不需要他」
難道女性不值得一個有魅力又有智商的邪惡反派作為要擊敗的敵手嗎?非得要是個有權勢但沒腦袋的蠢蛋(比如《小丑女大解放》的黑面具)或是本片的高富帥但沒腦袋的艾卓安?
最後,作為一部900萬美金預算的電影,去苛責那個有點噁又有點酷的「千眼裝」在片中出現的次數過少或許不太公平,畢竟動畫是要燒錢的,也可以看到為了打進大眾市場《隱形人》捨棄了許多《人類升級》的血腥橋段,比如說人體的切片還有一些黑色幽默都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受盡凌辱的女孩的日常生活,我不知道雷納爾怎麼想的,他可能覺得因為是女性主角所以便不能繼續開黑色幽默的玩笑了,當然這種想法在我看來本身就是更糟糕的。除非你說本片結局,一個受盡凌辱的女性最後使用男性用來迫害她的機器來達成自己的復仇,並且在警察男友面前帶著犯罪工具離開來做伏筆,是一種諷刺的黑色幽默,那我可能會認同,因為她在男性製造的皮裡,才找回全片沒有的好氣色與紅唇,他的機器加上她的腦袋,兩人最終仍然結合了。
新拍摄的电影《隐形人》,有别于2000年的《透明人》,再者,就是隐形的定义,虽然不同于小说,这次的隐形是利用隐形衣进行犯案,有别于生物科技。
本片中的女主是塞西莉亚(伊丽莎白·莫斯 Elisabeth Moss 饰)再也想不到,曾经将自己迷得神魂颠倒的英俊男人阿德里安(奥利弗·杰森-科恩 Oliver Jackson-Cohen 饰),如今会成为噩梦的始作俑者。在和自己恋爱后没多久,阿德里安便开始对西西莉亚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控制。
还有就是男主阿德里安有强烈的占有欲,利用隐形衣做自己见不得的事情。
科技制造的隐形衣给女主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也是本片中的看点,惊悚时刻,对于隐形人的含义解释也是多重的,还有就是隐形衣在影片中如何制造出来的,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留下悬念。
《隐形人》。2020版。6分。 忽略导演、女主、男配们的身份,单聊这部戏。 应该说氛围的营造相当精彩,确实从一开始就很紧张。 但很快这种紧张就陷入了逻辑的巨大漏洞。 男配简直不能太赞,被安定了还能迅速爬出来顺利追到女主。 这么一个全球领军的科学家企业家自杀了,竟然没有引起关注,没有被调查,简直无法想象这个国家是多么缺乏基本的法制意识。 而作为一个能发明隐身衣的时代,女主竟然连个像样的手机都没有。另一个作为警察的男配就更惨了……但最最惨了还是那些警察们,那都是些啥玩意儿。 不说太多,主要是女主太丑了。
我是一个对恐怖片惊悚片的导演能力要求更看重,而编剧逻辑缜密程度如果还行,也能接受的那种观众。只要气氛节奏很好,中途不泄气,对于一些细节逻辑层面不是很通顺,我是能接受的,因为气氛紧张起来会让你暂时忽略开启脑内小剧场的严密推理,但这次这部居然让我变成了我不喜欢的那种人(豆瓣很多对剧情设计逻辑要求很严格所以打低分的人啦,我不是很喜欢,因为这会让看片乐趣大打折扣,那么在乎逻辑为什么不去看探案片)。可能是因为,确实有不少地方让人觉得,「恩?这样真的可以吗?」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导演能力强的选手做了一个完成度不错的片子,我就斗胆来挑刺一下。
隐形衣的不沾油污设定:阁楼油漆淋头,迅速跑到厨房,冲个头洗把脸,就能洗掉了。
隐形衣的静音设定:呼吸声不存在,在阁楼楼板上活动的声音不存在,雨夜狂奔没声音。
看不见=时不时碰不到:弟弟和警察情人(后文简称牛蛙,抱歉,这个男演员实在是太爱秀身材+张铁林式吹胡子瞪眼了)近身格斗,牛蛙手脚并用,这种百用百灵的王八拳却没有伤到弟弟,反倒是弟弟可以在王八拳里揪住领带把牛蛙一顿猛揍。
面料透气性的糟糕品控:秋冬喘气清晰可见,下雨天狂奔居然没有任何白气。牛蛙女儿喷防狼喷雾又可以闻到还是会辣到眼睛?
至于雨天走路不打滑,温控一流,那就更别提了。
当然最蛋疼的还是「一个穿着隐身衣的男人是怎么让女人怀孕的」,难不成是穿着隐身衣进行的OOXX?所以JY是能穿透隐身衣的?细思恐极
这种「我只是想表达这个科技很厉害其他你别细抠啊」的回路让人略感头疼。
姐姐在拜访女主新居时提到「你不需要再和我断掉联系了」。
是姐妹关系一直不好?还是因为男主的控制欲导致无法联系?不确定。假设是后者,那女主怎么又会联系上愿意后半夜驱车赶来搭救的姐姐?
假设平时关系断掉,女主来不及解释铺陈,姐姐一个电话赶过来,那,中间俩礼拜总不能只字不提?而后女主是怎么从姐姐的车上就进入新居,牛蛙警察又是怎么和女主住在一起,牛蛙开门姐姐出现那个拥抱感觉又是很久不见,这其中女主的动线和交接真是让人想破头皮也弄不清楚。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姐姐亲自带着女主去男主公司谈判,姐妹关系回温之后,姐姐竟然会因为一封女主的长篇email就反目?反目的理由和动机,影片没有表现,这个姐妹情的脆弱真是。。。毫无说服力。
类似的不合理还有,牛蛙女儿被隐形人打了之后会把矛头直接对准女主(这可是天天跟你睡在一起,还送你上大学的人啊)?牛蛙进屋之后对女主也是瞬间防备。这些情感变化的铺陈,影片完全没有做。如果有,我认为会更好,比如对于女主的情绪突变,周围人可以又怜爱又怀疑,比如女主的可信度降低可以通过各个角色眼神动作里的犹疑去侧面烘托。但影片没有,影片里这几个角色都是无条件相信女主,却突然翻脸,这让人很难理解。只能解释为,人物的行为动机让步于剧情推进了。
其实能看得出来,编剧是想营造一种「一个从富豪家里跑出来的疯女人,不知道为何有了被害妄想症,可能是老公死了加重了她的病情,尽管过去我们关系一般,但是看在她现在可怜的样子,我们就好好照顾她,只要她别再回到从前」的氛围,但想要做到这点,一要说明女主的「前科」,二要呈现其他角色的判断发生了实在的变化。而影片输出的都是反常识的「瞬间失信」,让人觉得剧情是在走,但是不通顺。
1.女主在警局还是精神病院捡枪之后矫健的身形,射击的熟练,让人顿时觉得,恩?怎么换了个人,是不是有一些基础?
2.隐形人和女主在雨夜对决,隐形人掐住女主脖子,两人对话,女主明显可以分清楚隐形人的声音是男主。到了牛蛙家,电影给了有人隐形人从窗户进来的镜头,牛蛙女儿拿出喷雾去喷,隐形人倒在桌子上。
女儿往走廊跑,忽然被打倒
按照正常的速度,一个人很难在被喷个趔趄,还能这么快从室内跑向走廊,难道屋子里有两个隐形人?
3.隐形人过于自大,无论在警察家,或者是持枪警员较多的警局,居然都可以赤手上阵。除非隐形人经受过足够的动作训练,可以真的自信做到避开专业警员的各种操作,还能各个击破,杀人如砍菜切瓜。
1.动作戏换成隐形人第一人称视角是不是更好
2.侧面交待男主和弟弟的酷爱空手道or射击等格斗功底的背景?
3.一定要呈现女主身边人的一步步怀疑,让大家的「背叛」显得更加合理。
去掉最开始那一段,直接从「女主搬去警察家,从看起来有点疯狂和情绪不稳定」开始讲起。主要表现从搬到新家后,遭遇一些「观众以为是灵异事件,女主觉得是老公又出来控制她」的零碎事件,女主说的话,大家半信半疑,慢慢大家开始受不了,比如女主总发email说自己在牛蛙家会感觉受到监视,姐姐总开始愿意配合到后来觉得你是不是该去医院,二人矛盾激化。再比如牛蛙和女儿虽然感恩女主发横财送闺女上好大学,但不是很爽每天夜里女主会突然歇斯底里说老公来了老公在监视她,从最开始喜欢她可怜她,到后来觉得要照顾她,最后觉得她应该去医院看看。大家都觉得女主是疯子。
因为女主的举动一直被男主和弟弟的隐形施压,最后不小心让别人受伤还是杀了人,被送入警察局,大家也不相信女主了。此时男主或弟弟在警局还进一步push,女主觉醒反杀。由此发生了警局互搏,雨夜追击,牛蛙家大战,警局来抓人,弟弟死了,男主被困在某处,「真相大白」。
-至于女主在富豪男主家的遭遇,可以拆成小片段在故事中间插入。插入手法可以半虚半实,有时是真实发生,有时是女主的噩梦。
-姐姐设定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控制狂,这样就完美迎合了「女主是从控制狂的家里逃离,嫁给体面富豪,没想到是又一个控制狂」。
-富豪男主的弟弟设定为,从小被控制狂哥哥控制,到后来没想到自己也变成了控制狂(抖M变S)。
故事的最后,男主恢复身份(一直是弟弟在迫害,绑架,制造男主死讯,并盗走隐身衣blablabla),牛蛙陪女主赴宴,一直守在外面。女主得胜归来,和牛蛙讲述了一切(但把隐身衣藏了起来),真相大白again,过着三个人的普通生活。
某天女儿发现自己的牙刷被人调整了和女主一样的方向,女儿房的各种东西都摆放的井井有条,牛蛙的衣服都熨烫的非常完美,一家三口过得很开心。但就在吃饭的当口,女儿说起自己还是对生活里的各种东西摆放可以随意一点,但是还是很感恩女主的照料啦。说到这的时候,女主的表情有了一丝丝微妙的变化(特写给女主咀嚼食物时突然用力的腮帮子),而牛蛙也察觉到了这个变化。
全剧终
其实一开始在看着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以为就是一部普通的恐怖片,利用隐身人的那些常用套路,但是以恐怖片的形式来惊吓观众。
至少,对于我来说,这部隐身人的恐怖点有三个。
1. 隐身人的恐怖
那种你看不到他,但是他永远能够看到你,这种他在暗而你在明的恐惧感。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很好的展现,比方说,把你的火力开大,踩在那个被单上,突然间在你的旁边哈气,等。以及,到了影片的后期,为了能够展现女主和隐身人的打斗,隐身人那套衣服损坏时一闪一闪的感觉也设计的挺棒的,至少不同于其他电影中,往他身上泼东西之类的感觉吧。因为,这样一闪一闪,一是能够暴露他的位置,他的存在,二是又能够保证他的不可见性,有时候,那件衣服还在正常运行着嘛…
2. 对于自身怀疑的恐怖
为什么说这种情况会有点恐怖呢?因为,在影片的开始,还没有实际证据去证明说Adrian还活着,而且还是以隐身人的姿态活在世上的时候,确实,从女主那种因为受到Adrian家暴的后遗症,我有那么一会儿认为,这一切都可能是女主的受迫害妄想症,同时,我还一直在找补着看看能不能通过这是女主自己精神分裂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后来,我放弃了,毕竟,这一步电影叫做隐身人。而且,后面也给出实锤了。
3. 家暴的恐怖
在这之前,当我看到网络上,电视上的那些家暴新闻的时候,不只是那些被家暴的人,甚至连我都在想,为什么当时不早点跳出来呢?你和他对线呐,你才是合理的那一方啊,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你分分钟可以将他告上法庭的啊!而且,当事人也在后悔,她们觉得,其实还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没必要闹这么大。但是,在b站看了亿些罗翔老师的法考视频之后,我知道我应该用一般人思维来考虑这一件事。而,我在这一部隐身人中,很意外地看到了家暴的元素,并且,带入女主地,通过一般人思维,深切地感受到了家暴的恐怖!
怎么说呢?
就是,在接受了女主一开始说她接受到了来自Adrian的家暴之后,我的反应和她一样,是深恶痛绝的,恨不得将Adrian千刀万剐,然后离开他,有多远跑多远那种。特别是,当女主在离开了Adrian之后,那种受到家暴的后遗症“发作”的时候,我这种想法愈加刻印在了脑海里。
但是,到后来,当我发现,无论我逃到哪里,Adrian总有方法找到我,并且继续对我施暴时,我是崩溃的,我想找一种方式结束这一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种。
接着,(通过你的“合伙人”tom),我又得知,“结束”这一切的方式,其实不用那么极端。你之所以想要缠着我,只是因为我怀了你的孩子,而你想要的也只是孩子。尽管,可能在把孩子生下来之后,我不可能离开我的骨肉,但是,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或者停止你对我的家暴,从而“结束”这一切。(尽管我知道,这种结束,并不是真的结束,因为,主动权依然在Adrian手上)。不过,在我通过用孩子来向你威胁之后,我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印证。
但是,这个威胁,的作用有点和预想中的不太一样,你反倒变本加厉,对我也越来越暴力,而且,还不惜伤害那些和我相关的人。(尽管有部分是tom做的,但是,我在那看电影的时候并不知道嘛,要是我知道的话,也许,在家暴这一事上,我就不会有后面的想法了。)
所以,后来,(你将隐身人的那一切给嫁祸到了tom身上,并且令自己变成了局外人,甚至是受害人),我开始害怕了,因为你的法力无边,我似乎无论如何也逃不出你的五指山了,要不然我就妥协一下?我就按照你说的去做?这样至少我还能“活着”。
而且,当我接受他晚餐的邀约之后,他表现出来的那些体态,是如此地优雅,他对我是多么地绅士,就像是我一开始爱上的那个人。在这个时候,我甚至要蒙骗我自己,相信Adrian说的那一番话,他之前的暴行都是受到了tom的操控,实际上,我和Adrian可以继续过下去的!
PS:以上都是我自己在看电影时的想法,并不是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女主到后来,特别令人爽快地将Adrian解决掉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过了,实际正义自然爽快,但是,你要走程序正义,Adrian的罪行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啊,只是实际正义的话,不太有“公信力”)
为什么我会觉得恐怖呢?是因为,我发现,跟着电影剧情走,我是从一开始很强硬想要反抗的想法,而转成了妥协。为什么,因为他的法力无边,因为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成功地收集到证据,因为我怕当我不能成功反抗的时候,我会受到更加残酷的对待,甚至说,我会死!因为他之后某一次对我的温柔,让我觉得,之前的只是一场噩梦,实际上,他并没有那么坏,实际上,日子可以接着过!
(当然,电影中,要不是因为后来tom顶替Adrian作为隐身人时,那些暴露身份的操作,我觉得,Adrian可以一直将自己隐身人的存在很完美地隐藏下去,他不用跟我大开大合地打架,他只需要时不时惊吓我一下,告知我他的存在,然后,我就会一直处于受惊状态,然后我自己的精神状况就会越来越差)
这是通过隐身人的观影,而获得的关于家暴的一般人想法,当然,这是不完全的,但是,这也令我浑身发毛,因为,似乎当这一切发生在我身上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作为局外人,找律师,报警,当然是最正确的,但是,万一我拿不出证据,万一他的法力无边导致我得不到平反,万一我…但是,还是试试看再说吧!
这就是我在隐身人整部电影下来的观影感想了,也许这在一惊一乍上,没有那么高超的技巧,甚至都没有一惊一乍的配乐,但是,这三个恐怖点,尤其是家暴这一点,让我在观影过后,都背后发凉!
而且,在结尾的时候,一开始,我以为,真的是tom控制了Adrian,然后通过杀了tom来保证自己不会被暴露,而且还能法律死亡。但是,哈,原来是女主干掉了Adrian嘛…
写在最后:
哈哈,在卫斯理里面也有个隐身人,里面的说法是,隐身人没穿衣服,而且眼睛视网膜一定不可能隐身,否则的话,会因为视网膜无法反射光而导致失明。
但是,这部电影中给了一个方向。就是说,隐身是通过特殊的材质制作成的盔甲来实现的,这个盔甲不单是全身覆盖的,还有摄像头,能够反映外部世界,也就是说,你可以将这部电影中的隐身人给理解为钢铁侠,但是穿上了能够隐身的钢铁战甲,光可以直接通过钢铁战甲达到隐身的效果,而摄像头可以在头盔内部生成影像来实现隐身的同时能够“看”到外面。
作为一部惊悚恐怖片,能做到同类型该有的氛围已经很不错啦,影片没有贴合环球此前的黑暗宇宙,但结尾的惊喜让人浮想联翩。伊丽莎白.莫斯潜力很大,大脸五官在大荧幕下一点微表情都能放大很多倍,把角色那种无助惊恐彷徨进而迸发的逆袭都演绎了出来,她一人撑起了整部电影,甚至说不定捞回了环球暗黑怪物宇宙哈哈哈嗝哈哈哈。
很久没那么优秀的恐怖片了。或许这么些年来,haunted house、驱魔等主题已经被拍烂了。这部影片完全依赖镜头语言,将男权主导社会所施加给女性的恐惧宣泄了出来。女主角的形象在前半段一直是神经质的,而后半段却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令人反思自身: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已成为了父系社会秩序的巩固者、精神碾压的施虐者。undiegetic音乐像片头的浪潮一样令人窒息心慌...前面剧情少许平缓冗长,越到后面越精彩,结局很开放。想看到更多的讨论。补充一下:看到不少人嫌弃女主丑,我想说在外国人的审美中不是只有身材苗条五官小巧的女人可以被认为是hot的。女主在《广告狂人》中的设定也是美人。不是说谁的审美高人一等。我个人认为女性都是有美可被发掘的,只是个人角度不同罢了。
3.5;旧瓶(陷入孤立困境的自我拯救)装新酒(电子科技时代的概念设定),空间内摄影机的横移虽是常见手段,对于营造氛围依然相当有用,在建立有效空间内的统一视点仍是模糊的。不过剧本的完成是过关的,相当扣人心弦,伊丽莎白·莫斯的表演很有说服力,形象意外契合,且终于在2020之际看到一部聪慧勇敢的恐怖片女主了!(实在太厌烦以前不少恐怖惊悚片中只会让女性担当尖叫的无脑工具人)
多想化成隐形人,掩饰我伤痕,给你我的体温好帮你驱走寒冷,看不见也能感受心疼,我想化成隐形人,隐藏我的泪在翻滚,我在你凌乱世界留下的指纹,对你是没心跳的一个吻,拖沓磨叽,硬伤智商堪忧,走向好猜到没惊喜,除了第一次割喉,既不恐怖亦不够惊悚,依然过多夜戏,既然隐形何不白昼恐怖,浪费设定,脑补《附注:我爱你》《人鬼情未了》《未了阴阳情》高科技版,
电影院里面前排四个男生,看到女主被吓到精神紧张,都笑出了猪叫,疯狂大声嘲讽,生怕别人感觉不到他们的优越感。但最后结果是女主是这片里面最勇敢的人。现实就是,当你因为精神压力而崩溃的时候,他们会嘲笑你,当你勇敢面对现实的时候,他们又会默不作声。
几乎是moss的独角戏,演技真神。有几处剧情设计得还挺让人意外的。不过吧,我觉得高富帅科学家发明出隐身衣就只是为了吓女友,这......为毛科学家他哥也出来穿隐身衣吓他弟女友?一对变态兄弟吗?去干点其他有意思的事情不好吗?刺杀总统之类的,多酷?大概看恐怖片看太多了,抛开电影明晃晃的呈“显摆”态度的这几年全球流行的社会议题姿态,仅从惊悚片角度看这部也就还好吧,看短评都一片要被吓死的声音觉得至于吗?
为什么?这么帅、有钱、智商高、事业有成的男人 专情的对象不是我?(摊手)我!可!以!啊!(狗头)
后韦恩斯坦时代的主旋律惊悚片典型,雷·沃纳尔在传统类型与时下主题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整个高概念的故事并未局限在女权,科技入侵导致的人际异变将作品推向社会派,《升级》中的“机械舞”式摄影机运动继续保留在动作戏,对空间的调度能力借由题材的特殊性反而激发了观众最大限度的想象乐趣和互动潜力,古典与时髦并重,对交互式体验的视听技法探索,已然直逼好友温子仁。但刻意塑造的配件般的假想敌式反派又是缺乏足够现实根基的,范霍文版赋予透明人的心理侧写和行事动机无疑更加自主真实进而具备生动的冒犯性与威慑力,而不是一个集当下舆论价值导向所反对的各种“不正确”于一身的等着被主角打倒的工具人。
别再问姿色并不出众的女主,为啥能得到霸道总裁死心塌地的爱了。stalker 的行为逻辑里不具有一毛钱爱的成分,只有疯狂的力量炫耀(隐形衣是开挂利器)和权力碾压——你不过是我豢养的一只小玩物,怎么胆敢拥有自主意识,还胆敢弃我而去?所有不休不止的纠缠,只为了向逃离他掌控的女主施以最严苛的惩罚与复仇。moss 演得太棒了,好几幕的心理惊悚达到了饱和。不过情节bug有点多。
雷沃纳尔在这部电影已经完全跳脱出《升级》里那种温子仁影子很重的镜头语言,拍出了自己的风格,青取之于蓝,可能还胜于蓝。整部电影的气氛渲染仿佛把影迷拉回了那个以密闭空间,创意取胜的欧恐黄金年代,现在还能拍出这种压迫感极强的心里惊悚可是太难得了,恐怖片是对镜头语言要求最高的片种,而且编剧出身的沃纳尔剧本功底一直很强,镜头还能在烂俗桥段上调度出新意,有望成为这个时代的恐怖大师。
女主Moss的大银幕呈现真实得罕有表演痕迹 但剧本实在太不精巧以至于几个反转都可以轻易被猜中 另外要着重吐槽一下音效 一切生硬和违和在杜比影厅里被无限放大
開場幾分鐘,Elisabeth Moss的演技就徹底說服了我——「(還)沒看到」記憶、情緒、痛苦的來源,但已經一寸寸顯現在她每分眼神呼吸顫抖紋路。一開始,就像是一個黑暗故事最後的高潮收尾。但她的磨難還無盡無休。適合搭配導演的前作《人類升級》(Upgrade)。剛好是一體兩面的互相昇華。兩種「技術原罪」逼近與反省:一個從科技降身的自信(Grandiose)、一個從科技迫身的偏執(Paranoid)而來。「控制」這個概念在兩部片互相成就了理性與感性:控制的系統化這麼精密精準,無孔不入,卻不要忘了控制的人性化可以這麼滲透蟄伏、纏綿入骨⋯⋯。
20200227 AMC Burbank 16 IMAX 顶级的气氛渲染一方面来自如午夜怒海波涛般汹涌的声效,另一面则是和隐形人这个概念相匹配的视觉呈现:大量的长时间空镜头(隐形人的空间),莫名其妙的横摇(隐形人和女主的位置关系),以及鬼视点平行移动镜头(隐形人的移动)的多重组合,导演在可见的画内空间里,放置了大量不可见的“画外空间”,诱导人们去想象那个不在场的在场之人。时间和空间都被拉长放大,恐怖感由此而生。电影背景放在北加+科技公司也极富意涵,一个指涉着对私人空间不断入侵的现代科技,一个则是那个死而不僵的,看不见的,牢牢支配着女性的父权。EM的表演很好,但依旧是适合自己的角色的正常发挥。
“升级”导演新作,涛声汹涌的悬疑氛围。前半段无形惊悚,后半段尖锐暴戾,结尾的反转有点画蛇添足但很契合大女主人设。男权的压迫和残忍在这里不只是隐喻,而是真真实实的意象。忽略细节便是爽片~
年度顶级PUA恐怖片,IMAX影厅里女同胞们真正被吓到涕泪横飞.....但比起大女主复仇,结局令人觉得更加心寒(谁主张技术无罪的?最后,作为女建筑师男朋友还是光学科学家的我,感到一丝凉意……
肉身显形反暴露精神贫瘠,抚平了在场/不在场的梦魇式刺痛,以真刀实枪的武器反杀重赋女主斗志,却也推翻了苦心孤诣铺陈的心理痛楚。也可被归为是一种被超英电影所同化的二元式情节扭转,观众的记忆易被抹除,但经典的影像力量,如卡萨维蒂《醉酒的女人》,依然需要时间正名。
看不见的危险来自四面八方,还被人误解成疯子,女性在暴力之下处境的隐喻几乎成了明喻。爽利复仇完成了一次抒发。
身边一直有灵异事件发生,你明知道是他搞的鬼,然而所有人都不相信你,都觉得你疯了。毕竟你无法证明有一个隐形的人一直在骚扰你。敌在暗你在明,你做了什么他都知道,但是你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这简直就是恐怖版《三体》啊。塞西莉亚不能把她的计划说出来,因为阿德里安一直在偷听。要想打败他,她只能化身为面壁人。她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用智慧和计谋逼他显形,让大家相信她说的是真的。看多了真善美的结局,本片黑暗的结局显得太爽了。没有说教,没有教育意义,没有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只有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敌人狠,你就必须比他更狠。要是这是国产片,最后肯定是詹姆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将塞西莉亚依法逮捕。塞西莉亚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切都是阿德里安策划的,最终被判处死刑。
隐形也就意味着威胁无处不在,也刚好代表女主的心境。主要好在氛围的营造,很多缓慢移动的空镜头,会让你跟着主角一起疑神疑鬼,会觉得那看似空无一人的地方,是否真的藏着什么。女主的表演也很厉害,毕竟有多段无实物动作戏,还是很考验表演能力的。以及,还要努力演出虽然我没疯但是其他人都以为我疯了的奇怪表情。男性PUA及家暴主题与这个传统恐怖题材的结合也算密实,起码是合理且说得通的。结尾的处理还是很女性主义,很过瘾。整体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在经典恐怖设定基础上,加入更生活、更真实的元素,让你发现,这样的恐怖事件,其实一直发生在我们身边。
好看!貌似是现实增强版的《致命女人》和隐形人版PUA渣男,但内核还是在讲一段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和控制:大多数情况里,女性的痛苦不被理解,她们被认为是错误的一方,自己甚至都相信自己真的疯了。Elizabeth Moss演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