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麦卡锡笔下的绝望
“能够活才是讽刺/ 故此不用做傻事/ 让痛苦轮回千次/ 来彰显快乐有尽时”
这是黄伟文填词,傅佩嘉唱的粤语歌,名字叫“绝”。那天无意中翻到这句歌词,立即把歌下载到了手机里。我太需要一首关于“绝望”的歌。
很多小说、剧本、歌词……过于用力地呈现“希望”,又太过急于回避“绝望”,容易让人误以为人心真的很简单。但未曾品尝过彻底的绝望,又怎么辨别出真正的希望?可是往往给人天真的“希望”容易,让人冷静地直视“绝境”却很难。
古龙说,这世界上最沉重的事,莫过于“无可奈何”。扭转乾坤的英雄活在传奇小说里,而我们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我曾问别人:假设到了世界末日,地球上一片荒凉,人们不得不依靠吃人才不至于饿死。那样,你也会吃人吗?
这样棘手的问题也正是Cormac McCarthy在《the road》里试图去询问人们的问题。如果在以前,我会把屏幕关掉、电源拔掉,假装什么都没看到,也就不用思考这种难题。但说真的,把电影里那个无关痛痒的“第三人称”换成我的第一人称,那么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便锐气凌厉地成为了对灵魂的拷问。我真能避得开吗?
Cormac McCarthy以冷峻坚硬的文风闻名,《the road》是他在2007年赢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曾经麦卡锡写出过如《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样生冷孤僻的文字,年近八旬的他在《the road》里终于写出了一些明亮的色彩,是属于人间的温暖的希望。《时代》杂志赞他:“揭开了隐藏在悲伤和恐惧之下的黑色河床,延续着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文学风格。”
“幽暗的森林,冰冷的夜晚,他醒来时,总要探手摸向睡在身旁的孩子。夜的黑,远胜过浓墨,白日则比那些逝去的日子更加灰暗了。就好像患了青光眼,生冷的眼珠模糊了这世界。他的手随着孩子每一次珍贵的呼吸,轻柔地起伏着。扯开塑料防水布,他从臭烘烘的大衣堆和几床毯子里直起身来,想从东方寻出一丝亮光,但根本没有。”这是《路》的开头。一对父子被彻底地抛弃在了末世的废墟中,核战争早已把人类的现代文明才地球上抹去,仅存下一群垂死挣扎的人类在饥饿与恐惧的边缘游走。在这个世界里,比饥饿更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杀,为了填饱肚子,杀害同类再烧烤了吃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男人的妻子不愿意把孩子生下来,她临盆前痛哭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没有上帝,没有救世主,没有突然降临的希望,没有得到重新获得宽恕的机会,周围只是冷冰冰青灰色的现实——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绝望?
都落魄成这样了,为什么人们不干脆死了好了?这个问题一旦被提上心头,就像心魔一样缠绕不休。说真的,活着是为了什么?仅仅为了活下去吗?如果连生命本身都没有了意义,那么坚持那些道德、原则、底线又有什么必要呢?正如电影里的最常被提起的那句话:“人反正是会死的”。
可是,当那把上了膛的手枪对准一个同样饥饿的人的时候,我多希望不必这样。即使是为了自保,即使被逼得无可奈何,我觉得还是下不去手,我下不去手下不去手下不去手。
Cormac McCarthy在书末说:“或许,只有在世界的毁灭中才能最终见到世界是如何生成的。”或许上帝并没死,他在绝望中现身的时候,就是当你面对另外一个生命而“实在下不去手”的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说,死亡与世界末日一样的绝望;对于世界来说,清澈的灵魂在任何时代都难能可贵。人总是会死,世界终有尽时,然而心中的火焰一旦吹熄就难再点燃,善的种子终会在绝望的尽头重新长出。如那个孩子在父亲死后所说:“上帝的呼吸就是爸爸的呼吸,虽然上帝的呼吸会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直至天荒地老。”
2 ) 不是所有的好电影都有机会出现在公众的记忆里--写于奥斯卡颁奖之后
有些电影基于技术的创新,或者巨大的票房,被人们记住了,比如Avatar。
有些电影则在颁奖季扬名立万,载入史册,比如The Hurt Locker.
但很显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有这样的际遇,比如The Road。它是以一种被“河蟹”的方式在09年的美国电影界被直接忽略了。
先是公映时银幕的稀缺,最开始只有几个大城市有屈指可数的屏幕放映,等到公映近一个月了,才能在一些中小城市依稀看到。
然后是颁奖季在提名阶段被近乎恶意的略去。即使你诟病这部电影的一些缺点,恐怕看过的人也难以想象Viggo Mortensen连一个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都没有获得,同样出彩也同样可惜的还有Nick Cave和Warren Ellis合作的配乐。
在美国看过这部片子的人不多,但不少看过的都直接把这部片子放到了09年美国电影的Top5里。The Hurt Locker自有它的精彩,但综合而言,我并不觉得它真的比The Road更出色。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原著这几年在美国如此畅销,甚至在这部电影出来后,都直接再版发行了以电影海报为封面的口袋书版本。所以我就在想,如果这部电影是由科恩兄弟这样的美国本土导演来拍,即是同样的质量,是不是也有可能拿奖拿到手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无声无息的直接忽略掉。
也许所谓圈子与人脉这样的社会生态,中国的情况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独特和夸张。
谈到原著,发现很多人批评这部电影把好好一本Cormac McCarthy普立兹奖的原著糟蹋得如何如何,我就很困惑。说这种话的人,真的每个都认真的读过原著了吗(如果真的读过,只是读法不一样,就不用对号入座了)?这本书的原著英文版和中文版我都读过,在看过电影后,我觉得此片最成功也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忠实于这本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原著,以至于其口味大大迥异于美国主流的电影消费者(注:不是阅读爱好者)。平缓沉郁的节奏,以及近乎没有高潮的情节走向,其实都缘于导演对考麦克·麦卡锡致敬般的忠实。把原著改成自己的风格谁都可以做到,拧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就更是TVB三流电视连续剧编剧们都能做的事。反倒是很大程度上的去忠实于原著,是需要勇气的事情,这,难道不也是种自信么?
所以最后,向John Hillcoat致以敬意。大众的历史没有给他所谓“成功”的机会,但他一定不会在小众的记忆里沉没。
3 ) [影评]The Road:南方到底有什么
这是一部老片子了,记得刚上映时我曾经看过,感觉大抵也是压抑、绝望,但当时这种灰暗的色调并没能俘获我的心。几年后,我独自一人在家,无意间打开来又看了一遍,结果,久久不能自拔。
说起来,成长终究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些什么,一些在更为年轻的时候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都不可能触及的什么。比方说,年轻时的我们多少都带着一点自负,这种自负并不体现在自认比他人优秀,而是觉得自己就是和别人不同。记得念小学的时候,社会上离婚率还比较低,班里只有一个男生是从离异家庭出来的,因此老师们总是对他特别关照,也悄悄叮嘱我们要善待他。然而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眼中,这个男生不但不可怜,相反倒是令人羡慕,以至于我们也恨不得发生一些什么,好让自己和他一样,可以拥有某种孤单不群的理由。
显然,那时的我们,是不会懂得何谓真正的绝望的,因为真正的绝望,绝非仅仅是苦难的产物。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相信未来会与现在不同,哪怕遭遇了不幸,这种不幸在带给我们痛苦的同时也令我们感到,自己又多了某种不一样的可能。童年时我曾背井离乡,长大之后,我也曾与人热恋又分手,我知道无论是故乡,还是深深爱过的那一个人,都一去不返了,我为之悲伤,但我却并没有在这种悲伤中停留。就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日落是沉潜,日出是成熟,在最深重的黑暗中,未来,它一步步,来了。纵然它并不一定会变得更好,但还是以它全部的未知和新鲜吸引着我们,令我们不能自禁地向前走——直到有一天,仿佛是突然之间的一种了悟,我们开始明白到:人生就是这样了,再怎么走,也就是这样了。就像片中的父亲,带着他的孩子一路向南,可是南方究竟有什么?他到底也没有说得出来,那或许只是他心底的一个执念,一个在妻子离开时所种下的执念,其实他深知这一点,只是面对孩子,他无法说出口罢了。
我想,这是属于一个中年男人的绝望,它既不是苦难本身,也不是失去希望,而是明知没有希望,但仍不得不拖着脚步向前走,扛着他全部的生活重负。孩子曾经问他:“如果我死了,你会怎样?”他很坦白地回答:“如果你死了,我也就死了。”是的,这个问题并不难,相比起“南方有什么”来说,它轻松多了——倘若身上没有重负,倘若他只是孑然一身,那么他明天死在哪里就毫不重要,他的绝望连同他自己,就根本无足轻重。但他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孩子,因此他得时时拿出地图,指给他的孩子看:快了,南方很近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男人死去的一幕才如此令人动容。有很多人奇怪,照理说苦难的童年会令人早熟,但这个孩子到底还是那么柔弱,在望风时睡着,连枪也不会握,看起来这一切都是他父亲的错,因为在如此乱世之中,这个父亲不教孩子任何的求生技能,却让他成为了一个“天使”……可是这样认为的人似乎都忘记了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抑或是根本就不懂得):这是一个早就绝望的父亲,他根本没有指望过南方真的会有什么,也不认为结局会有任何的不同,在这条末路之上,他所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仅仅是陪他的孩子直到最后罢了。
最后,他终于要死了,我是说,终于。孩子伏在他的身上哭道:“你说过要永远陪着我的!”而他则用最后的气力回答:“对不起,我不能再走了……你要找个好人,然后一直向南走。”可是南方到底有什么?他天使一般的孩子在离开他后,真的能幸存下来直到看见下一个日出吗?没有人知道,知道也说不出口。
或许,对这个疲惫的父亲来说,在那一刻,答案已不如想象中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终于走到了最后,虽然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理由那样做(当妻子问他为什么要她把孩子生下来时,他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虽然到最后也没有谁给他惊喜,没有任何意义在其中获得,但他还是那样做了。在最后的那一刻,他终于将“向南走”这句话传给了他的孩子,也终于放下了他全部的重负,然后,永远地,去了。
请不要觉得这番话说得过于凉薄,也不要觉得,一个会说“Carrying the fire”的父亲,绝望就不是他人生的底色。(如果换作是你,面对孩子,你又会怎么说?)事实上,“南方到底有什么”这类的问题,终究是没有答案的,作为“终有一死者”的我们,对此再清楚不过。可尽管这样,在所有故事的最后,我们仍然走着,就像这部影片的结尾一样。它貌似给我们留下了一条出路,又或者,那是影片的作者在对我们说:
对不起,我只能到这儿了,你要一直向南走。
4 ) 注意片尾字幕的后半段,注意音乐没有了,但是电影背景声音的继续。。。
大家有没有在正片结束后看字幕看到尾?如果有,那会发现字幕后半段没有了电影音乐,而是电影继续的背景声音。有很多鸟叫,像是在树林里,有狗叫(这个很明显),还模模糊糊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叫声。这进一步呼应了救赎的结尾。
我没有习惯性的在看完正片后就关掉播放器,想让字幕过完,让结尾充满温暖和希望的背景音乐包围我,结果意外发现了结局的延续。
5 ) 善的理由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变成坏人,是吗?”电影《The Road》里,孩子这样问爸爸。
“任何时候。”爸爸答。
与好莱坞其它的灾难片相比,《The Road》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希望。在《彗星撞地球》里,人类靠聪明才智击毁了撞向地球的彗星;在《后天》里,被淹没城市的幸存者最后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在《地心》里,科学家们最终逆转了紊乱的地心磁力……但是在《The Road》里,阳光已经消失多年,庄稼和树木不再生长,建筑纷纷腐烂,人类几乎灭绝,剩下的“人”已经不再是人——他们象动物那样四处翻找越来越不可能找到的文明时代的遗剩食物:一瓶可乐、一盒罐头……在不能找到这一切时,他们吃人。
在一个毫无希望的世界里,“善”还是必要的吗?在生命本身都不再有意义时,“做个好人”还有意义吗?
电影里大多数人以行动作出了回答:象其它动物一样,他们瞪着血红的眼睛,被永恒的饥饿驱使,将眼里的世界分为食物与非食物,急迫地向食物扑去,哪怕这个食物有一颗跳动的心脏,跟他们说一样的语言。
但是主角父子的选择不同。他们宁愿饿死也不吃人,甚至碰到垂死的同胞时,孩子坚持:爸爸,给他一瓶罐头吧。
“你必须守住内心的火焰”,这是父子间的约定。
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守住内心的火焰”呢?真的,为什么要追求美好呢?以前我曾和一个基督徒就道德的起源辩论。在他看来,人类的同情心、爱的意愿、对美好的向往是如此神秘如此顽强,只能用“神意”来解释。“比如所谓自然权利,哪有什么‘自然’呢?天上怎么会掉下来权利呢?当人们诉诸于‘自然’时,实际上是在诉诸内心深处的上帝”。我说道德哪有什么神秘之处,它完全可能从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得到解释:人与人之间一定程度的友爱善意是一种集体生存的策略,“团结就是力量”,这种策略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慢慢内化为一种本能情感,这和上帝有什么关系呢?
看完《The Road》走出电影院,突然想起这场辩论,并意识到自己的逻辑是多么的噩梦——也许正确,但是噩梦——如果“善”其实是一种求生策略,那么“恶”其实也是,如果都是求生策略,那么,难道善恶本质上没有区别吗?难道将罐头分给濒死老人的孩子,与那些捕猎同类的食人者,没有区别吗?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
走在深夜的大街上,几乎感到上帝的影子从前面一闪而过,感到他宽大袖袍的一角拂过脸颊。
所以《The Road》本质上不是灾难片或亲情片,它是一个哲学拷问,直指人类在生存困境面前的道德虚空。因此,它讲的不是什么后灾难时代的故事,而是现在,此时此刻,你、我所置身的世界:只是此时此刻匮乏不那么极端,作恶也不象食人那么极端,但是把电影里的极端性去掉,它所暴露的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身。它追问每一个人:如何生命的虚空里打捞“善”的意义?
以前读到过别人出的一道题:假如有一天一种非常强大智慧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食人,你有机会去说服他不要吃你,你能举出什么样的理由去说服他,而这些理由却不能用来说服你自己食素?
我想不出来。如果我说人类比牛羊猪聪明会制造工具,外星人可以说我们都造出可以飞到地球的船了你们那点波音747还好意思拿来说事。如果我说人类感情丰富会哭会笑,外星人没准会说,你不知道我吃完你后马上就去捐助我们星球上的希望小学啊。人吃动物的唯一理由似乎就是人类比它们强大智慧,但是如果强大智慧就是干掉弱小生物的理由,那么希特勒屠杀病残儿似乎就天经地义。
因为想不出来理由,所以对食肉这件事始终视为自己的人生污点,难以释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罪恶感本身也许就是“内心的火焰”?这火焰来自哪里,又为什么在心中噼啪作响,我至今无法领悟,只在诚惶诚恐中心怀莫名感激。
6 ) 没有尽头
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精彩之作。电影只是在叙述一个逃亡的过程,发展的线索单一,且并无太多旁枝末节的延伸。在世纪末的边缘,每个人为了活下来拼命的往前赶,去哪里?也许自己都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已经不再清晰,但只要脚下其还有路,就会一直往前。也许仅仅是为了“浑浑噩噩也比死了好。”其实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自嘲的话语下面,恰是对生的向往和仅存的最后一丝希望。
整部电影在灾难的前后情节交代的并不是特别清晰,但在色调上做了明显的区分,形成时间空间上的差异。灰色阴郁的镜头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衣裳褴褛的两父子、很低的云层、高架桥、大海,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灰色的基调,透露着绝境中的冰冷。这些画面精致大气,把绝望从直观上传达给观众,让人心生压抑和沉重。但还是忍不住惊叹,这镜头和画面真酷毙了!
好像世界末日如今已成为一个定时炸弹,随时爆发。这几年的相关电影题材层出不穷,但相较于场面恢宏气势浩大的科技场面,我还是更喜欢像末日危途这样类型的末世片。它用简单的剧情传递我一种情绪,用阴暗晦涩的精美画面给我视觉的震撼。已经不再需要其他。
眼见着路已经走到尽头,前面是一片茫茫的海。这漫长的一路走来,已是身心疲惫。爸爸已经死去,只剩下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幼小儿子。在电影的结束,导演和编剧仍然留给我们一丝绝望中的希望,站在儿子对面的,有一群友善的人和一只忠诚的老狗。
色调太灰暗了 以至于我经常性以为显示器亮度有问题……
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 太阴暗了
编剧4星 摄影4星 剪辑5星 布景5星 音乐5星(你娘的,Nick Cave啊!) 表演Viggo Mortensen5星小男孩5星半……
又是末世恐惧,又是孤独绝望,看多了总会心烦,虽然在后半个小时稍有改变,但这个神神叨叨的片子始终让人提不起精神,即使他的主演是雨果·莫特森
音乐加分,小演员加分
《The Road》不明原因的灾难毁灭了世界,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微小,人们开始互相猎杀蚕食,父子俩遵循着人类最后的道德底线,不停的行走躲避猎杀,收集仅存的食物,衣服鞋子。镜头滑过散落地上的美元和珠宝,此刻却再无价值。海边是他们仅存的一个希望,路途中遭遇散落在世界角落中不同的人群,最终到达海边。本质上不是灾难片或亲情片,它是一个哲学拷问,直指人类在生存困境面前的道德虚空。因此,它讲的不是什么后灾难时代的故事,而是现在,此时此刻,你、我所置身的世界:只是此时此刻匮乏不那么极端,作恶也不象食人那么极端,但是把电影里的极端性去掉,它所暴露的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身。它追问每一个人:如何生命的虚空里打捞“善”的意义?
跟书一样,更多的是氛围,没什么情节,新年选择原因:总有比你更惨的,绝望到最后还是有出路的。
那个小孩长得好像莎莉兹塞隆啊
充满文学气质的阴暗末路
原来是阿拉贡大人
我等啊等的,一直等到影片那莫名的结尾出现,都没有发现高潮的来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地狱提前来临,结尾有点扯淡。
最后,那家人把小孩吃了
电影的历史会证明Avatar的伟大而历史本身会证明The Road的伟大
看到最后两秒一只大脏狗狗出现的时候,我鼻子酸了。
这部电影会告诉全世界,Viggo Mortenson,只是一个被忽视太久了的,过于低调的学者,诗人,和影帝
再次明确美国四好家庭的标准:一儿一女一条大狗。
最后那段只不过是他死前的幻觉。
当父与子来到敌托邦,爸爸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