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所以我们来讨论一下凶手?看过片的进
出于对光妹和小七的喜爱,上影开票前我就瞄准了这一部。
顺利抢到票,昨天踏着轻快的小脚步走进了大光明。
片终,列完所有工作人员后,亮灯,观众鼓掌,离场。仪式感十足。
或许散场的人潮里,你也在其中,和我一样内心无法平静吧。日影要么不讲人性,一讲就特别深刻。
一部悬疑电影,集合了乱伦、虐童、灭门、校园派系、桃色交易、人性、社会阶层分化……石川庆导演的第一部长电影,画面和配乐都诠释着日式美感,也一如既往地压抑暗黑。
光妹不愧是影后,在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小七也演得好,但是戏份没有太多,爆点不够。
想讨论的是最后杀了那对夫妻的人是谁。
光妹? 小七(哥哥)? 光妹+小七?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光妹和小七一起。
1. 片中虽然光妹有承认是自己杀的人,但她说这段话的时候并没有听众。是对着空气说的,简单来说,很像是背台词或者练习台词。为哥哥承担这个罪名并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全片没有一处讲光妹使用暴力的段落。
2. 哥哥主动请求调查这个案子,且在咖啡店主怀疑妹妹时没有犹豫地果断杀掉了店主,说明哥哥是这个案件的知情人。那个放烟嫁祸的举动更是微妙,哥哥是有策划地接近店主和前男友,为了杀掉接近真相的人。
3. 在死掉的丈夫的ex打电话到杂志社时,画面明显分外紧张。应该是哥哥内心紧张情绪的映射。
4. 哥哥是有暴力因子的。不止是杀店主,在小时候妹妹被爸爸侵犯时,哥哥无意识地打爸爸。
5. 开头哥哥从坡道下来进那间凶屋,和妹妹从那个地方下来进去画面重合了。
5. 哥哥从事的调查记者,肯定采访调查过很多案件,对警察找出凶手的线索、从人际关系排查出凶手等是清楚的,所以有反侦察意识,这个案子才能一直悬而未决。如果是光妹的话,不可能做到那么好的善后吧。
6. 最后结尾公车上小七让座后明显情绪奔溃了,不知道是因为女儿死了还是因为杀死了一家三口里那个小女孩。
7. 光妹描述杀人过程时,对丈夫的死有很细节化的描述,砍了几刀、肋骨断了等等。但对妻子的死,就仅仅是她抱着孩子睡觉,一刀杀了两个人。妻子的死对比起来缺少了很多细节化的表述。她不一定有看到这段。
所以我更倾向于小七杀的人,杀人的时候光妹也在。光妹不一定有上二楼。
有没有人一起来讨论啊~!
顺便安利我的公众号Panic_pub 有对愚行录更丰富的剧情理解
也可直接点击查看:《愚行录》人性丑恶 人生艰难
2 ) 乱伦,虐童,灭门惨案,屌丝的逆袭只是一个华丽的梦
愚行录 愚行録 (2016)
小七和光妹的新片,有点社会推理派的意思,一件灭门惨案和一桩虐童案的双线索叙事。随着记者对死者社会关系的采访,从不同人的口中渐渐还原出死者的面貌,而随之渐渐清晰的是一个黑暗,冷酷,无奈的社会悲剧。鲤鱼给8分。
妻木夫聪扮演的田中武志是一名期刊记者,一年前发生了一件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一年之后案件凶手仍然逍遥法外,田中武志不愿放弃,决定对死者的社会关系再做一次深度采访。 满岛光扮演田中武志的妹妹田中光子,身陷一桩虐童案中,她漠视女儿的存在,致使女儿严重营养不良。女儿被送进医院抢救,而对光子的精神鉴定,将决定她是否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被灭门一家的男主人田向是一位事业小成的大企业白领精英。 女主人夏原则是一位全职主妇,夫妇两人养育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一家三口过着令人羡慕的美满生活。而一夜巨变全家都被残忍的杀害。 田中武志分别采访了男死者的同事和大学时的女友,女死者的大学女同学和大学男友。通过几人分别的描述,死者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而灭门惨啊的真相也若隐若现的浮出水面。
先说说电影,电影的叙事结构挺有看头。电影的第一男女主角分别是田中兄妹,而还有一对潜藏男女主角则是田向夫妇。而对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说,田向夫妇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田中兄妹。而田向夫妇在电影一开始就挂掉了,他们的人物形象完全借由其他叙述人的旁述拼凑起来,有点像《公民凯恩》的意思,但是就像先前所说那样这部的主人公其实是四个人,受于篇幅的限制,自然就无法象公民凯恩那样丰满,这也就是很多网友感觉这部空洞的原因。电影表达的东西很多,我倒觉得导演已经讲清楚了,之所以很多地方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则是留白的技巧,观众看过电影之后的思考是观影快感的一种延伸,至于答案未必只有一个。电影是艺术,不是数学,不需要真理的唯一性。
下面的讨论严重剧透,想看的可以先看电影,之后再来切磋。
关于案情我认为真正的凶手是小七,而光的孩子也是和小七兄妹乱伦所生。这种结论我接受不同意见,但是要说出道理。
这部其实是非常黑暗的一部,导演非常克制内敛的,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黑暗社会。导演表达的东西很多,这部从很多侧面深入分析都是一部好电影,而鲤鱼最感兴趣的则是阶级社会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电影是岛国的,而这种压迫是全世界的。
屌丝逆袭现在好像是大家都喜欢的话题,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一直以来我认为人一生中最难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社会阶级的提升。当然如果世界观认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必将解放全人类,也就不难了。一个人就想领低保,住廉租房,做零排放的环保人士,应该不会太难。现在社会普遍价值观应该没几个人甘心一辈子做无产阶级。人生最难的是从无产阶级到中产阶级,或者从中产阶级到资产阶级的这种阶级跨越。而月收入三千变五千,或者一万变三万,则无足轻重,而且生活品质变化也不大。但是这里注意了社会阶级不能决定一个人人生是否幸福,只是社会底层阶级如果不是个人修养和心智都十分强大,真的很难幸福。
回头再说这部电影,电影中日本社会阶级划分也和全世界一样,资产阶级,田向为了找工作主动联系的前女友,把田向当备胎那个女人,大学里玩弄光妹的富二代;中产阶级婚后的田向夫妇,注意了是工作以后的他们,大学时代他们还不是;社会底层田中兄妹。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导演没有站队的,不是对小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进行批判,这部不是一部具有左派现实主义批判的作品。不是某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而同一阶级为了逃出升天,对同类的自相残杀,这一点对于理解整部电影很重要。
之前说了田向和夏原夫妇是这部的主角,这两人很好定义,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另一个则是名副其实的心机婊。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一点大学时代的他们,也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强大的社会人脉支撑。环境可能比小七和光妹好些,但是也是屌丝。最终二人靠着不择手段爬出了社会底层的泥沼。看过电影之后我翻了翻豆瓣的影评,基本上大家对二人是持痛恨态度的。这个很好理解,只要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时期的好朋友几年之后总会有一小部分脱颖而出。而这些人阶级提升之后,往往脱离原有的社交圈,而在原有社交圈子里他们口碑往往极差。这背后的原因,可以这样理解,某一时代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的,可一小部分人世界观价值观和大部分发生了背离,而之后这些人看起来过得比大部分要好。这就是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可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疑问一定大部分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是正确的吗?而这部电影也提出了一个更残酷的疑问,这些踩着同伴爬上去的人该死吗?
电影里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光妹真的是无辜的吗?我看电影时是对光妹的角色有怜悯之心的,小时候被母亲虐待,被父亲性侵,与哥哥乱伦,大学被闺蜜出卖给富二代当玩偶,编剧心够狠,怎么把这么多事都压在一个角色上,这是多么悲哀的人生啊。但是看过之后我一直在想,光子没有脱离苦海的机会吗?有的她考取了名牌大学,这不是个可以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机会吗?可怎么就会成为了富二代的玩物,而毁了一生呢。这都应该归罪于夏原吗?可能未必,夏原是不折不扣的心机婊,她把光子献给那些纨绔子弟,当然不只因为光子美貌,而且她洞察了光子有接近这些纨绔子弟的主动意愿。光子没有吗?如果说利用这里是互相利用,夏远利用光子讨好富二代,而光子利用夏原接近富二代。这里要注意一个关键的细节,在别墅的聚会里,夏原和光子都去参观了富二代的卧室,参观之后夏原主动消失,而光子想和富二代继续交往。这里光子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是被灰姑娘的童话骗了而不是夏原。之前我说了阶级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而跨越几个阶级的飞跃基本就是童话。当然这世界出过戴安娜王妃,可妹纸们长点心吧,这是特例而不是惯例。换句话说王妃也未必幸福。而夏原真的很有心机,她在那些纨绔子弟中长袖善舞,可最终选择和田向这种同类幸福的生活,就是她的过人之处。
最后说说杀人动机,无论最后下手的是谁,动机都是当夏原漠视的从光子身边走过,而光子发现此生都没有机会和夏原一样幸福的生活。绝望之下,毁了夏原拥有的一切。本来拥有一切的并不可恨,最可恨的是本来和自己一样一无所有的人,现在拥有了一切,而自己却永远也无法拥有。我这样理解对吗?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此时光子的孩子已经出生了。
非常冷酷的一部,冷得不寒而栗,看不看随你。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3 ) 【翻译与整理】主创评论和ON MUSIC观影会摘录
翻译:Shytine
【一、官网的主创评论】
妻夫木聪:将“人类是愚蠢的生物”这种想法直击观众的作品,是很少会有的。而我们决定陷入这样的泥淖。不断被逼入绝境,直到最后,看着最后的生命的一点一滴,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到幸运。我和满岛光有过多次公演,她是能竭尽全力诠释角色的女演员,我非常喜欢。也想要同样全力以赴、全力返还。我认为去追求愚蠢的事情,本身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但是,对这部电影毫无期待、也不想去看,这样的想法也是人应该有的做法吗。虽然我知道自己无法踏出这一步,但我还是想和这部作品共同前进。
满岛光:虽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才演绎的角色,因为对光子在成长环境中所产生的独特的爱,对存在,对会被问到与以往不同的风格有所预感,所以决定参演。难过的心情不断用来,也会流泪,但并非同情,而是想要放松的心情。因为有像真的哥哥一样敬慕的妻夫木聪先生公演,所以我非常安心,也能感觉到一起完成新的挑战的幸福。石川导演希望能以自己内心原本的状态来完成这部电影。我想,如果能表现出让导演开心的演技的话,也同样能看到诚实的姿态吧。
石川庆(导演):结构复杂的情节,绝非普通的登场人物,以及贯穿整体的沉重的主题。“想看这部电影”,这是把经常想到的内容全部集结到一起的作品。妻夫木桑、满岛桑等人纤细的演技,以及为了这部作品聚集的最棒的斯达夫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我预感这部电影将成为规格之外的作品。
贯井德郎(原作):听说要将《愚行录》电影化时,我感到相当意外。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构成上,我都认为这是一部很难实现电影化的作品。然而制作人和导演的热情终究还是实现了这一愿望。不仅是这一点让我吃惊,妻夫木聪桑和满岛桑,这些人气和实力兼备的当代演员能够出演,更让人感到喜出望外。希望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会有心中被深深刺痛、像是被荆棘扎到拔不出来的感觉。
【二、ON MUSIC 观影会摘录】
括号和ps是我的个人意见补充。
前编:
//www.m-on-music.jp/0000190470/后编:
//www.m-on-music.jp/0000190630/amp/许多营销号在划重点的“日本不是格差社会,而是阶级社会”这句话,实际上不是原著里的句子。电影原创的决定性台词也很多(没看过原著不知道还有哪些)。
其中一位对谈者说,原作中,田中在做采访时都让谈谈受害人一家的事情,结果所有人却都自说自话——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自私、过分、薄情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出来了。电影中却没有深入挖掘这样的部分,没有渲染这些方面,而是表现所有人都有借口,就稍显普通;电影表现得更为正统(orthodox),不过刨除小说原作的影响,单独看这部电影也还是不错的。
原作案件的取材的确与2000年的世田谷一家杀人事件(至今尚未解决)相关。可以说是通过小说这种方式丰富、充实了事件,也让人对犯人的极端性产生猜想。
还是刚才那位对谈者,他说原作更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电影因为是视觉表现,会给人“看到(且知道)了太多”的感觉。他觉得不完整的情节会更有魅力,而电影却特意将各条主线树立清晰,变得完整。这人还说,女人之间的嫉妒和憧憬这一话题反而很普通,是常有的事。就像「First Class」里的mountaining女子(以个人态度、语言、行为等来彰显自己更有优势的女性)的世界一样。
另一位对谈者拿《摇摆》这部电影作了比较。(豆瓣的影评里也有人提到了,2006年西川美和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小田切让、香川照之、真木阳子等人出演)他觉得《愚行录》还不够恐怖——人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灰色带给人的暧昧和恐怖更让人动摇。
也提出了相似的疑问:能一下就在校园内消除阶级差别、融入内部生的夏原,究竟是怎样和田向结婚的,这一过程在原作和电影中,都完全没有任何描写,但有着莫名的说服力。
叙述者主观角度不同,同一个故事会有完全相反的表述。如宫村(咖啡店老板娘)说对夏原没什么兴趣,但前男友却说她是最对夏原感兴趣、想要竞争的人,而两者都没说谎,只是看法不同罢了。所以关注点不应该在他们所说的话的真假。
开头田中在公交车上假装腿脚不好的场景也是电影独创。
(ps.我觉得这一幕比后来的任何场景都有冲击感,也在最初就暗示了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善人或恶人)
而开头和结尾虽呼应却有不同。开头时那个让田中让座的上班族,他的愚蠢在田中小聪明的衬托下显而易见;而结尾处的群像却让人不禁去想“这些人也做过各种各样的愚行吧……”在这样的猜想中,电影戛然而止,是很不错的收尾。
(ps.这么说来还有一点,就是“愚行录”三个字的标题在此处才出现,而不是像多数电影在开头十几分钟就放出)
影片也没有给出明确的道德判断。尽管观众看田向和夏原的行为都会感到愤怒不平,但如果有选择机会的话,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像他们这样易如反掌的生活和数不清的好人缘吧。
4 ) 《愚行錄》 人性的正常發揮
《愚行錄》確實是部佳作!「別用對白解釋劇情」是布萊克史奈德的電影編劇守則之一,然而本片卻反其道而行,充斥著大量對白,解釋了所有背景跟劇情,是一步險棋,下得不好便滿盤皆輸,慶幸導演石川慶總能不時地在情節中,安插一些足以震懾觀眾的爆點,好讓觀眾不至於因大量的對白而感到枯燥,對於首次執導便有如此功力,我著實感到佩服;另外,滿島光的演技,的確無愧影后二字。
(女主角滿島光,演技精湛,值得為她額外放張圖)
《愚行錄》主要的敘事觀點是透過男主角妻夫木聰與其他配角進行訪談,調查一家三口的滅門血案,眾人娓娓道出以往求學時的情況,這種查案式的訪談,不自覺的想起《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這部片,但《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風格,側重於諷刺一些網路跟媒體亂象,敘事詼諧,屬於黑色幽默電影;反觀《愚行錄》的風格,沉鬱壓抑,挾帶一股濃厚的悲哀感,裡面提到的階級制度、性別歧視,並未隨著封建制度的瓦解而跟著灰飛煙滅,依舊在人心中紮下強壯的根,電影當中因為階級制度和性別歧視所衍生的事件,會令所有觀眾對人性、社會產生失望或質疑,但導演用他平淡不帶任何情感的鏡頭語言,向觀眾宣告:這就是人性的正常發揮,不意外!
整體來說,電影調性、敘事手法、劇情節奏,導演石川慶掌握得相當不錯,但仍是有所缺點,《愚行錄》有些地方不夠細膩,試圖耍小聰明掩飾情節上的BUG,例如用一根煙蒂就能栽贓,讓真兇逍遙法外?別忘了真兇身上可是沾滿了鮮血,一身血衣還有兇器,以及店內的工讀生見過真兇來拜訪,都是能構成破案的關鍵,未免太低估警方智商;不過我承認,當下看到那一根煙蒂時,畫面太過震撼,滿腦子只會感到人性的黑暗,那一瞬間直接把劇情的邏輯性拋到九霄雲外去,這就是導演的小聰明,用一個震撼的畫面,讓劇情的合理性變成支微末節。
《愚行錄》的結尾跟開頭,彼此互相呼應,這兩幕的場景都在公車上,背景音樂也相同,此時的男主角妻夫木聰卻做出與開頭時不一樣的舉動,這與小說家史鐵生〈命若琴弦〉這篇小說的手法雷同,前後場景相同,而當中的主角心境已然蛻變。至於《愚行錄》中,男主角妻夫木聰心境是否有所改變,是真心還是偽善,屬於開放式結局,端看每個人的各自解讀。最後,用一首十四行詩點評:
愚行錄讓人深感萬念俱灰,
文明雖進步人性反而倒退,
開宗明義點出這階級社會,
階級依舊分明仍存有權貴,
底層人民無法跟權貴匹配,
別妄想有朝一日出雙入對,
權貴玩弄女性從不覺有愧,
他們的字典不存在著理虧,
攀龍附鳳上枝頭注定枉費,
不如活出真我將尊嚴悍衛,
我覺得導演沒有批判意謂,
因為這是人性的正常發揮,
越了解這個世界會更傷悲,
有人在的地方就沒真善美。
歡迎關注我的豆瓣主頁→
//www.douban.com/people/150455877/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三品,上下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5 ) 我为什么不喜欢《怒》但是喜欢这部电影
当我在长途旅行飞机上第二遍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就知道我必须要写篇影评,因为在今年早些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狂吐槽《怒》的影评,引起了很多争议和差评。当时的自己心高气傲,总有一种要跟网友争高下的心理,但是现在却无比平静了。毕竟人们看电影的心理不一样,比如说觉得《怒》很好的人,可能只是碰巧被导演戳中了某个自己生活中的点:比如恰好是同性恋(这是目前在我看来的主要原因)或者腐女,还有就是我原文中分析的太感性比较容易被感动之类的特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似乎一边倒的好评。不过作为被很多人痛骂的影评,点有用的人竟然比没用的多,让我意识到我大概也是戳中了某些人的点吧。
说完废话,回到《愚行录》这部片子,它和《怒》有太多相似性,都是群像照,都是涉及精神病患者灭门(对不起一开始就剧透了),也涉及边缘人士被排挤,而且最关键的主角都是夫妻木聪(我不追星)!但是我个人觉得它比《怒》要高明出很多,在于导演在每个人娓娓道来的过程中,把两个自私不择手段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彻底地暴露在了观众眼中,而让我觉得更高明的,是他从来没有用过任何刻意煽情的镜头,电影里的人大多除了冷漠就是呆滞,也比较符合我对日本人一贯的刻板印象(不要再追着我打说我武断了,纯粹是个人观点),最关键的是,在看完这部片子,我完全相信了导演的narrative:
那就是日本社会本身的阶级固化是导致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比最近国内某情怀电影用了吃奶的力煽情最后却让我一点都不同情主角的结果显得要有力得多(Again, disclaimer: 我本人不喜欢那部电影不代表你的喜欢有问题)。我对那个被灭门的家庭在片子结尾处自然不会有太多同情感,但是同时我也在思考,难道现代社会上(包括中国社会)大部分人不都是这样的人吗?当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都会心理扭曲,不论平时作为键盘侠怎样在网上展示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所以我无法彻底把他们当成“坏人”,这也是我觉得人物描写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一点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在于,导演从来不会像喂食一般告诉你剧情的走向,而是在这里撒点线索,那里放点蛛丝马迹,让故事在最终完整起来的瞬间在我看来变得特别掷地有声,而且首尾呼应的长镜头加上悲鸣的背景音乐也彻底感染了我,让我更加佩服导演的执导能力。
而为什么我觉得它会比《怒》高明?在于《怒》在我看来把所有人的动机都解释得模糊不清逻辑混乱,但是又企图通过各种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让观众去产生共情感。这无异于有人在大街上直接拉着你就开始一边哭一边卖惨,最终让我产生了生理厌恶感。而故事类似的《愚行录》,对于精神病人的描写则更加符合我所了解到的精神病人的状态,而且对于她病因的产生,也做过很详尽地铺垫和解释,让最终的崩溃变得合理起来。而对于周围其他角色的描写,也比较符合我对常人的认知,即使最后夫妻木聪做出来惊世骇俗的事情,我也完全可以理解他那么做的原因。
故事有没有完美到没有逻辑漏洞?当然没有!比如虽然导演隐晦地表达了光子的孩子其实是她和哥哥乱伦的产物,这里容易让观众产生迷惑的情绪,比如:她哥哥是不是也是施暴者?虽然没看过原著,我的认知是这个孩子是夫妻木聪送给她的“礼物”,也是他们相依为命的主要纽带。因为假设他也是施暴者,那么光子不会对他有那么温柔的依恋感,包括片子最后去透过窗户抚摸他的脸。但是假设孩子真的如我上述所说,那么夫妻木聪怎么会允许妹妹把孩子彻底饿坏的情况出现呢?难道他对孩子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嘛?这是在我看来电影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片子似乎透露出来他并不知道孩子是谁的(也许只是在撒谎?)可是光子至少说了两遍“这是我们的秘密”又让我觉得他不知道的可能性很低。但瑕不掩瑜,我不会因为这一点小问题就否定这部电影的优秀。
最后,镜头的运用是我认为这部电影很高明的地方之一,我后来去做了些功课,发现这是导演的首秀,而且他是拿着政府奖学金在波兰学习了电影制作。他的镜头和我印象中的日本片的确不太一样,静态镜头特别多,而且远景也很多,更像是欧洲导演的风格。
会不会有人觉得这部片子不好?当然!而且我觉得原因恰恰就是导演讲故事过于沉闷了,这对于看惯了art-house films的我来说完全不是缺点,但是相信可能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点。毕竟大多数人习惯了被动思考被动煽情,所以当导演把这两个元素都去掉之后会让很多人不知所措觉得自己看了部莫名其妙的电影。在这里我觉得他的手法有点点像我最喜欢的导演Michael Haneke,而他的电影也是经常在大众中褒贬不一的,因为他从来不会带着你思考或者主动带动你的情绪。
总结一下:《愚行录》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做到了《怒》特别努力尝试做到但是却失败得一塌涂地的效果,在我个人看来是值得看很多遍去研究的片子。
6 ) 我从不认为这世界是公平的
我从不认为这世界是公平的,但人总该有些希望吧,可世上偏偏就有恶魔,连这点希望都要粉碎。
——————田中武志
光子的亲生母亲在16岁时就糊里糊涂的跟光子的亲生父亲 生下了光子的亲哥哥田中武志。
光子的出生让本来不稳地、不幸福的家庭更加糟糕。
光子的亲生父亲在光子三年级时开始对她性侵。而哥哥武志这时就已有察觉,只是怕挨打不敢说。
光子升中学之际,武志也开始上高中,生父对越发漂亮的亲女儿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而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武志终于爆发,打了生父。第二天父亲离家出走,光子将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却说是光子主动勾引自己的父亲。
光子的母亲改嫁。光子决心要考上好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光子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家庭背景仍然阻挡着她。
光子认识了夏原。夏原虽然出身普通家庭却能“升格”与富二代、官二代们一起玩耍。光子、宫村等普通家庭出身的女生都很是羡慕。偶然的机会,夏原的几个“内部生”朋友看到了漂亮的光子并随口打听。夏原遂即介绍光子与内部朋友认识并邀请一起吃饭。
光子以为自己也能像夏原那样升格,然后找个好出身的男人,给他生个像他的孩子,一起生活。但夏原虽不在意别人模仿自己,但绝不允许别人也能像自己这般“升格”。因此,夏原先是挑拨了宫村与尾形的关系,打压了拥有独特气质的宫村,避免了宫村“升格”。继而又将漂亮单纯的光子引入“内部圈”。
光子听某富二代吹嘘自己家房间多且装修豪华于是想去参观。而富二代则顺水推舟与光子在房间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光子以为这是恋爱,富二代觉得这是消遣。而夏原计谋得逞还四处散播着光子的谣言。光子依然选择留在“内部圈”。“内部圈”的公子哥们从夏原散出的流言中得知光子是个放荡的女生。因此假借恋爱之名玩弄光子,甚至带光子参加不可描述的多人派对。
光子大学毕业后由于此前种种事迹,无人再愿与光子来往。
田向浩树,一个出身农村毕业早稻田大学,志向过上衣食无忧,体面生活的年轻人。长相英俊的他按照稻村惠美的话说,是那种即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也会毫不犹豫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的人。他在大学毕业之际为了能够顺利拿到大公司的内定,不惜在昂贵的餐厅请某企业社长女儿身份的惠美吃饭,并求她让她父亲帮忙,惠美要求浩树做自己的备胎,浩树欣然答应。而同时浩树还与某建筑公司社长的千金恋爱,目的也是为了拿到大公司的内定。而惠美其实是深爱着浩树的,因此她选择了逼宫。浩树说若没有今天三人的见面大概会与其中某个女生结婚生子,并守护好家庭子女。社长千金在听了浩树的一番言论后泣不成声的跑了。
后来稻村惠美的父亲破产,惠美嫁给了父亲的手下,并育有一个儿子。三人在父亲的家乡过活,孩子的父亲在惠美父亲朋友的介绍下进了某保险公司并非常知足。
浩树后来凭借自己应聘进入了某地产公司,原本要做发开项目的他被分到了销售部。而同期进公司的同是早稻田毕业的老乡渡边是浩树在公司走的最近的朋友,两人私下里经常一起操着家乡土话喝酒。据渡边回忆,某次新人欢迎会上浩树与主动接近自己的山本第一次见面就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之后浩树觉得山本并是自己的理想型,想要甩掉她,于是就与渡边合谋,让渡边主动接近山本。渡边与山本两人做过几次不可描述的事情后渡边说出浩树与山本的关系,并以此为借口要求终止关系。山本最终嫁给了有钱人并生了孩子,做了家庭主妇。
田中武志,某周刊记者,由于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原因,性格孤傲、狡黠,遭受过父亲家暴,有恋妹情结(建议去德国看骨科)。妹妹出生后母亲基本就没管过她,都是武志照顾妹妹的饮食。在亲妹妹光子被亲父亲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后暴打了父亲,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改嫁。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妹妹希望考入名牌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无奈名牌大学的学生也看家庭背景。妹妹在与有背景的公子哥做过不可描述的事情后被教做人:“生在富贵人家也不是我的错啊”。但妹妹仍不死心,仍憧憬着被富贵公子爱上并结婚。但妹妹的大学同学夏原并不允许光子“升格”,并散布了光子放荡的流言。妹妹被富贵公子哥们轮流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并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妹妹毕业后再也无人愿意与其往来。妹妹终日活在自己的憧憬中。
武志虽然明知不对,但为了帮助妹妹完成“为最爱自己的人生孩子”的愿望,仍与最爱的亲妹妹光子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武志与光子的不伦使光子怀孕,光子找到改嫁的母亲希望她帮助自己生产,完成愿望。母亲为了现有的幸福不被破坏,帮助光子生下一个女婴,女婴名叫千寻。
某天武志陪妹妹逛街,光子在商店碰到了老同学夏原,夏原的生活状态又勾起了光子的无限憧憬,但夏原却对光子视而不见。光子不自觉的尾行夏原回家,看到了夏原的老公英俊的浩树,一家人幸福美满,其乐融融。但对光子来说着一切却都是遥不可及的。光子本想按门铃,但发现后门开着,于是从后门进去,路过厨房时顺手拿起了锋利而昂贵的厨刀,光子捅死了浩树,捅了很多刀。武志尾随光子来到夏原家,目睹光子捅死了浩树,为了保护心爱的妹妹,武志夺过厨刀上楼捅死了夏原母女。在周刊工作的经验帮助武志毁灭了现场杀人的证据。事后并作为周刊记者报导了这起杀人事件。
杀了人的妹妹在家变得更为恍惚,对孩子也无法尽心照顾。武志无法既照顾光子母女又工作挣钱。因此得不到照顾的千寻几近死亡,无奈武志选择了法律援助。但这一事件同时也被媒体进行了曝光,光子被拘留。疲惫不堪的武志坐上了去探视光子的公交,武志装跛脚骗过了让他给老人让座的大叔。在探视并确认光子没有说出秘密后,武志回到杂志社,要求对一年前的杀人事件再做一次报道。主管同情武志因妹妹虐待孩子而被报导,遂同意武志的主张。武志借由记者的身份采访浩树、夏原夫妇二人的同学朋友,以探听妹妹的新闻对杀人事件造成的影响。
武志在采访了渡边、宫村、尾形后以“揭露田向夫妻不为人知的一面”为题进行了刊登。引出了稻村惠美的不同看法,惠美觉得是夏原发现了浩树与自己仍有私情才制造了惨剧,并且提示武志孩子越来越像浩树。。。另一方面,宫村想起了光子,并得出光子杀害夏原夫妇的结论。武志遂即杀了宫村并嫁祸给尾形。在武志成功将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并除掉能够威胁到光子的宫村后,律师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千寻夭亡了。。。
脸色苍白而又疲惫的武志去探望光子,并表示会处理好千寻的事情。光子再次表示最喜欢哥哥,并说了感谢和对不起。身心俱疲的武志在探视回去的公交车上主动给孕妇让了坐,麻木的表情下不知是否是在想如何继续守护好妹妹光子。
PS:我也从不认为这世界是公平的
导演用很认真的态度拍出了空泛无力的作品。悬疑感还没造足就开始匆匆说明每个人物动机,导致最终满盘皆输。卖力铺细节和煞有介事地旋转多个视角,还是拯救不了这么老生常谈的所谓“人性黑暗面”,说起来此类日本小说电影真是同质化严重,永远一个死气沉沉的调性。两位主演的表演是片子最值得看的部分。
每个人都愚蠢地在世间行走,带着嫉妒贪婪和随时杀伐的恶念,惶惶度日。日本不是差别社会,而是阶级社会。有人笑意盈盈一把将你推入深渊,有人巧言令色夺走你的挚爱,有人慈眉善目陷你于万劫不复。一起灭门凶案映射的众生相,收起烟头装成瘸人。丑陋的人性泥潭中所有人胶着纠缠,在谎言乱局里难分难解。
画面拍的非常美啊。导演害羞地说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电影,也真是很厉害呐。
日本版《踏血寻梅》,宿命和阶级毫不留情地雪上加霜,在人性的角力里,我们撕毁自己能赢得什么?什么也没有。上层越来越圣洁,底层越来越污秽。没有救世主的,每一双碰触你的手都是要拉你下地狱的恶魔。哦,“如果真的是恶魔反而不可怕了。”
乱伦 虐童 杀人 挖掘真相的人原来是掩埋真相的人
前半段几乎是日韩影十佳备选了。后半段开始各种跑歪,不平庸但是有些故弄玄虚。好在气氛营造,光影技术,还有一些很有趣很好看的艺术化表达,一堆粗糙的手掌抚摸女主角的身体,带过被欺凌的戏份又十分好看。还有同样是一帮演员的好戏。妻夫木聪则戏份太少完全没发挥。比怒要弱了一个量级,勉强四星。
看完了就是觉得很空洞,推理的过程走马观花,根本感觉不到戏剧张力,虽然故事已经够黑了,还是觉得所有主创都差点火候。什么阶级社会,人性自私,童年毁一生的情节放在一起,只让看惯这类电影的人觉得肤浅符号化,虽然一切很可怕,还是让人觉得无聊,也许所有匪夷所思的重大杀人案,真相都很无聊吧。
本届最佳候补。双线结构,一条是单亲妈妈光妹虐待女儿的自白,一条是小七调查灭门杀人案。两条线最终交织到了一起,两个案子直到最后都没有揭明真相,而是给出了充分的线索留给观众思考。叙述为主,从各人矛盾的叙述中看人性,有竹林中的味道。镜头语言干净克制到近乎冷酷,精彩。
“最后她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别人的容器,而容器永远无法填补自己的虚空。” 用荒谬回应荒谬 以愚行对抗愚行 彻底的绝望 对阶级分化社会的控诉 鄙视链背后是一条人吃人的食物链 光妹继续扮演美如画又让人心疼的小女孩角色
愚不是愚蠢,而是貪癡嗔。影片反映的不僅是社會固化的現實,更是人性本能的掙扎,沒有純粹的善人,也沒有純粹的惡人,各人不過是為自己的慾望所推動辯解。欲念不在大是大非,卻在日常是非,導演捕捉得恰到好處,冷峻壓抑與溫情兼具,以案件寫人性,比東野圭吾更佳。
冷峻,疏离,放眼皆是虚伪,淡漠之中的一丝人情味,仅限于兄妹之间,原生家庭的悲剧渗进血液,阶级固化击碎平女孩梦想,妻夫木聪和满岛光厉害,满岛光去哪里都像带着一道光,对着空气自述那一段很动人,妻夫木聪婚后丢掉偶像包袱,继续挑战不同性格的角色,这个片子要进旬报十佳吧。
借着一宗灭门惨案,内核是在讲阶层固化。年少不更事的人们,以为拼命考上一流大学,就能爬到上层社会,进了学校才发现,一流大学里已早早帮你把阶层划分好,同一个大学里,你想打进顶层群体,几无可能,跪舔都舔不上。
其中有一幕群手的戏份,也算年度难忘瞬间了
#SIFF 影像上的惊心不在于物或事,在于人,每个常人。目睹的每桩愚行向着人心屈卑,女性角色话语中的自我物化,可怜的时代心理。妻夫木聪漩涡中央的爱憎入木三分,满岛光表演也尤厉害,两人冰冷的暴戾和践行的恶,是和直截点出的"阶级社会"平静、几乎理应的对峙。恶,怒,愚,小七演出了个系列
黑庆应黑得带感!
#SIFF2017#大银幕上看妻夫木聪完美的颜,所以看到前排有位男生,每当出现小七特写镜头或者单人镜头时,都会拿起手机默默拍时,是不是应该把他打死呢?
我就一个疑问:那个男的到底哪里迷人了是个女的都爱他??
感觉我有可能是第一个看到这个片子的中国人,极度地阴暗冷峻,加上Casino厅给力的空调,几乎是扶着墙走出影院的。画面相当克制的日式推理,却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人性最为黑暗的作品之一。
如果把愚蠢的人类的所有的行为都归为愚蠢的话也就没有什么讲述和记录的意义了。然而也只能如此活着,在愚蠢中做对自己最合理的选择和最精湛的演技。(光酱真人好美好可爱因为是首场舞台挨拶加一星w
至湊佳苗《告白》以來,這種人性扭曲病態癡線不正常中二病復仇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出現,說穿了這些作品都帶著同樣的價值觀,自私到極點,中學生水平的心理思維,但為何會大受歡迎?向井康介算是為這「類型」加入了階級意識,其空洞依然,如果電影拍得黑色喜劇一點,諷刺性強,會否來得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