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是严肃的新闻联播播报的片段,交代了背景和事件的重大 由地图的具体位置转到现实地点 地震时的色调均为冷色调 军队出发时的音乐振奋人心,给人足够的安全感 解放军从四面八方赶来时,最坚强的人都有了依靠 以飞行员的视角拍摄灾区,全都是废墟,阴沉的天气更加让人揪心 闪烁着的手电筒灯就像是天上微弱的星光,电亮了婷婷活下去的希望 总会见到光明的,再多坚持一下
#电影##电影推荐##汶川地震十三周年# “你,你是谁?” “我是来救你的。” “我知道,解放军叔叔。” ——电影#《惊天动地》 翻出部十年前的电影,再次证明眼泪不值钱,画质很是“感人”,这点可忽视。 记得08年汶川地震那会在读初中,全校动员捐款捐资,系红丝带点蜡烛,全民祈盼~ 每到危难时,军、医都是第一时间逆行而上,也能明白为什么说“军人优先”!!!
有感动、有震撼之处。就细节而言导演不用太表演化。比如第一点:学校小孩救出来之后,全员站立唱生日歌,什么鬼,救人在那时是第一位的,就算全民被救出战士应该抓紧时间休息、进食才是。第二点:华峰山方向出现气体泄漏,那开始的浓烟滚滚,到后期的满地火心,居然还没有爆炸,还有时间给你慢慢炸山掩埋。不必为了追求效果而一定要留到最后一刻出现奇迹。就是给人感觉很假、在表演。
灾难片是西方电影界最喜欢拍的一种体裁,特别是在灾难片中可以无限拔高人性,亲情,从而骗取观众的眼泪,得到不错的口碑,再加上高额资金砸出来的特效,从而能达到不错的成绩。一些大牌名星在中间客串几个镜头就能得到很好的收益。
但在中国,灾难片是最难拍,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不论拍多长,演员的演技再好,编剧导演再用心,都无法真实还原出灾区的全貌。因为我们是中国,是一个有把所有老百姓都入在心头,关键时刻能拉得上打的赢的军队守护着的中国,是一个政府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中国。
汶川地震时,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当时社里要派人到前线采访。那些将近60已经功成名就,头发花白,军内军外都非常有名的摄影记者,一句话都没说,当听到地震的消息后,立即就开始收拾行装,除了军装就是各种摄影器材。他们是第一批进入震中进行采访的。紧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记者。我认识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少人去之前都是英俊小生,回来时都黑瘦黑瘦的。他们在去之前都是很开朗,很善谈,都是很好的采访记者,在回来后,至少半年时间都很沉默,一谈起救灾,最常说的就是太惨了,太可怜了。
但就是这样,汶川地震我们救回来了。
当时,我们杂志要求立即出一本救灾专刊。我们编辑部连续工作72个小时,60多岁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主编一直跟着工作。我们在办公室里不停的收集各种信息,讨论稿件。我是图片编辑,前方发回的照片,我要立即跟进。虽然都是初审过的照片,但其中很多照片至今我也不想回忆。但只要图片中有那一抹绿色,那一面红旗,所有人脸上就没有绝望。看得出来,所有的灾发都明白,有那一抹绿色,他们就没有危险。
国外的灾难片,只要拍一两个人,有个近乎于超级英雄的主角,然后其它人围绕着他打转就可以了。中国的灾难片不可能这么拍。因为在中国救灾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不论是一线的战士,还是后方的干部,还是普通的民众。他们都在发挥着自己每一份气力。
中国的灾难片不用拍,只要把那些现场照片,录像归纳到一起就足够了。任何人想拍中国的灾难片都太难了。看看今年的抗洪,在抖音上发出的短视频,哪一个编剧,哪一个导演,哪一个演员敢说自己能拍出那种效果。那些战士吃饭吃到一半就沉沉睡去,如果拍到电影里,无数人会骂,可现实中那只是非常普遍,非常简单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女主角的戏,很多编剧无聊的加入感情戏,完全没有必要。真正的救灾中,有什么感情戏。都只是一句句非常贴心的话,一个简单的拥抱,然后就立即投入救灾中。今年的抗疫中,有多少这样的闪光点。可这些如何拍进电影里,太难了。
任何一个真的经历过那年5月的中国人,不论是否到了汶川前线,都会留下极深的印象。电影不可能拍出那些在汶川救灾的士兵、干部、志愿者的真实作为。这部电影也只是还原了极少一点当时我军指战员的日常救灾。
又重看了一遍「惊天动地」。基本上隔两三年我就会重看一遍这一部,因为不想忘记。太容易共情导致一直在流眼泪。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入党的缘故,这一遍我的视角和观感又不一样了些,听见“党员先上”这种话,有种自己被召唤的使命感出现。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并尽力挽回。我清晰的记得,2008年5月12日,那时候我在一完小读二年级八班,正上着课,班主任胡老师突然进来让我们全部撤离到操场去,其实我已经不记得我记忆中的晃动是被语言添加进去的还是真的存在,我总感觉我当时是感受到了前桌和黑板的晃动。但真正感受到地震的余波是在2018年6月,我和舒去成都,第一个晚上住在一个13(还是14记不清了)的民宿里面,我刚敷完面膜在客厅玩手机,舒在房间里。我眼看着茶几上的东西和机顶盒都在摇晃,我愣了几秒才喊舒,太没有这种经历了,导致我和她在意识到是地震之后,跑出去我还在说坐电梯。跑下楼路过10楼,有两个小哥哥和我们一样慌乱的跑到门口,看到我们问是不是地震了,我说好像是的,他又跑回去抱狗。现在回想觉得搞笑又可爱。又蛮后怕的,万一真的是大地震我这速度人早没了,那天发生的时候是晚上十一点多,快十二点了,我也不敢和家里人打电话说,怕爸妈担心。没几分种就在热搜榜上看到了宜宾地震的词条。 仅仅是这种程度都让我清楚记到了现在,更不必说那场大地震给震中的人们带来的阴影有多大。 同样是真实事件改编,同样是国家重大灾情事件,「惊天动地」就拍的特别震撼和真实,比「穿越寒冬拥抱你」展现的好了几个档次。希望能看到有关疫情的影视作品,真正能够打动人的艺术作品。
灾难无情,人有情。吊念在大自然底下不幸遇难的同胞们,缅怀那些舍己为人的解放军将士们。感谢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华人们鼎立救助。望2021不要多灾多难,新冠快快离去。
电影主要讲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由解放军八一制片厂在2009年出的片。这当然少不了许多老戏骨出演,其中就不乏亮剑的主人公李幼斌,人民的名义的处长扮演者侯勇,巡回检察组胡雪娥的扮演者宋春丽。
下图是我简单画了一个电影时间线(加粗部分是感人的片段):
这部电影也是有很多看点的,比如首长的儿子当志愿者,而他原先他是一个被自己父亲责怪是不学无术的游戏玩家,在电脑前看到灾难的恐怖而且又急需人力资源下,给灾区带来了外国人来进行援救,同时暗示国际社会对我们进行的人道援助。
学校老师舍身救孩子的细节还原的不错,老师为了保护孩子,用他的身躯来抵住危险的石头,在武警官兵营救孩子的时候,它坚如磐石的手臂一度无法撼动,不得进行舍臂救人的举措。有个镜头描述的是解放军田野在余震中为陪伴小女孩而牺牲,看着十分抓急,不听指挥,该撤离时候却在安抚女孩的行为。看出当时军人,年纪很小,缺乏撤离的果敢,过于理性。余震的存在,给当时的救灾官兵带来了很多危险和变数。
堰塞湖泄洪的事件是真实的存在的,还原发生在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进行泄洪也是实属无奈,以预防带来的次生灾害。影片最后,唐新生跳车和魏霁虹孤生救人,画面感来的比较强,感觉有点强行加码的味道,但另一方面还原当时情景下解放军舍己为人的精神。
老实说这是一部比较老的剧,很多特效已经在现在非常过时了。为什么我要看这部剧呢,是因为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3年了,当时我还小在读小学,我也在老师们的带领捐出十来块的零花钱来献爱心。而今年的五月中出了新的汶川地震回忆性质的电影,
如果有机会等我隔离完,我一定去看看。他讲述的是一个寺院,为了救灾,破了他们的门规的,住持很有魄力让孕妇入住自己的寺院,而且还给他们做肉来,补充营养。灾后共108个孩子出生在这个罗汉寺,“108”这个数字很有味道,是水浒传里面的108汉,暗示上天指缝间给予孩子们生的机会,或许冥冥之中,老天自有安排吧。
端午节和家人在湖滏镇竹海社区小住,晚上吃好饭出门散步正好赶上社区活动放露天电影,为了做安全常识推广,放了这部电影,然而没有很多人看,我老妈是老党员,一直给我做思想教育,解放军就是中国人民的安全感,有不少孩子在看,家人叫都叫不回去,这是一次非常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个破海报真是抄袭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学校放映的时候,听说有同学看哭了?
一直在找这样的电影,,,哈哈哈哈也不至于很差
发现主旋律影片在豆瓣评分都低的可以,也不知道为啥,不过在我心里是四星,管它评分呢,自己喜欢就行啦
我买的全价票看的啊!我这是什么爱国主义精神啊!!!
这部片子,可能在您们专业影评人or某些键盘侠看来。抄袭过度渲染等等。。。。我想问个问题:对比其他国家,中国是不是在自己百姓出现困难时候第一时间出现?,2020年疫情,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无数次抗洪救灾。牺牲多少年轻的战士。这部片子掺杂些商业化也不为过,我们应该从影片中感恩军人,感恩国家。『2020年7月12日,唐山又遭到了5.1级地震,那种人无助的感觉,希望你们体会不到。』
一星还是多点,咳
真混账,把爷弄哭了~!!
叙事结构还差一些,紧迫感和时间线也没把握好。但毕竟是我们身边的灾难,从头哭到尾。
主旋律啊主旋律~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在央六看到这个,真不知道是太合时宜还是怎么着。SIGH。
这海报太山寨了
白白浪费好题材,没错。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的玩起了“大家来找茬儿”,真太假了——!
什么年代,还玩这一套。老老实实拍个灾难片不好吗,再烂也可能有市场,偏偏又要不顾别人承受力的去塑造一群“上帝”。假一点,可以说是艺术化手法,但硬要把观众当白痴,只会换来更多骂声。
吐槽显得我没觉悟,主旋律题材好歹也是传播正能量呀,三颗星吧!
电影院里哭得死去活来。
没觉得在看电影,倒想是在看新闻联播。
我早说过主旋律电影不是我们不去看,是人物塑造及故事上的乏力。惊天动地可以看出八一厂是下了本的,但依然不够,明明医生说要急救,你却跟人家唱生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