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势造英雄
2022.05.02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偏偏沃特西少校不仅仅是这样的军人,他想的更多更深“这仗该怎么打?怎样才能保护我们士兵的生命?”碰到这样的指挥官,士兵们有福了。当然,打仗是会死人的,这个神仙也保证不了,尤其是这种送死的孤军深入,九死一生。
但是遇到这样坚持和士兵们在一起的指挥官,让士兵们有了拼死抵抗的本能而坚持下来。假如是在战争的初期或中期,这样的坚持只能是全军覆没。偏偏这是一战的最后一仗,于是在亚历山大将军和各级同僚都认为无可生还的情况下,沃特西少校打出了彩,和他的士兵们一起活着等来了援军。
2 ) 中途发言
其实还没有看完!但是影片在23分钟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很明显的穿帮镜头。一个摄影机拍摄到了另外一个摄影机的位置。。。哈哈。
3 ) 之后的故事
看完后觉得不错,想知道之后,于是查了查片中的主角: Whittlesey少校,出生成长就省略了,1918年10月7日被从包围圈中救出后,如下:
由少校升为中校;
10.29调回美国;
12.5根据Special Orders No. 259光荣退伍;
12.6获得the Medal of Honor(美国军队的最高奖章,他的两个部下也获得了这个奖章);
1919到1920期间回到原来的律师事务所(他和朋友共同创建的);
作为英雄不喜欢引起注意,谦虚而敏感,不愿意谈太多关于战争的事情,必要的演讲也主要讲述战友的英勇;
1919年后期开始服务于Red Cross Roll Call;
1921年被提升为上校,并领导预备役第108师(他觉得他无法拒绝此项工作);
1921年11月24日订了开往哈瓦那的船票,这之前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所有事情,包括向房主支付了后面几个月的房租;
11.26从甲板跳海自杀;
他的所有朋友都不知道他的出行计划,也不相信他会自杀,但他给最密切的人都留下了信件,这些人包括他的父母、两个兄弟、叔叔和几个朋友;
这些信件并没有揭开他自杀的原因,而且收到信件的人也都拒绝公开;
(Several theories existed at the time as to what had pushed Whittlesey to such depths of depression. Those close to him believed that his death could be counted among the War casualties in as much as it was his sensitivity to the constant reminder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ar that drove him to suicide. Some believed that his suicide was caused by feelings of guilt: the possibility that he had given incorrect coordinates to the 'Pocket', thereby causing friendly fire, or having refused to surrender to the Germans, leading to increased loss among his men. Others believed that it was his modesty and inability to adjust to the life of a hero that caused the depression that eventually ended his life. Whatever the exact reason may have been, it is clear that Whittlesey's death was indirectly related to the unhappiness which befell him after his experiences in the War. )
他的遗嘱包括把德国人的那封劝降信原件留给了他的战友(也获得the Medal of Honor奖章中的一人),把他的奖章留给了他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替他的兄弟还清了债务,然后把所有财物都留给了他的母亲;
他死后很多年,人们依然记得那场战役也依然称赞他;
1948年纽约的the Williams Club专门为他建立了the Charles White Whittlesey Room,George McMurtry 和Williams大学院长James P. Baxter出席了纪念仪式,Colonel Whittlesey的雕像也在纪念仪式上揭幕(他毕业于Williams大学)。
4 ) 买什么看头
买什么看头,和我们的比,差。
据史实改编,在卢森堡实地取景,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谢幕阶段,美军与德军对叠的血腥十月。这是联军的最强组合,由一位平民士兵带领下,一群来自爱尔兰、意大利、犹太及波兰等地共600个年轻勇敢的士兵肩负起攻打德国的艰辛任务。在烈火遍野的战地上,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们只有两条出路:投降或战死。他们却选取了第三个抉择,因而成为举世赞颂的人民英雄。
5 ) 好题材 拍的还行。。。主旋律过浓恶心了
给较差完全是因为它的主旋律意味太浓了 而且完全忽略了考证 并贬低了敌人
真不知道这片子怎么敢号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关于考证:枪支寥寥,唯一的亮点就是绍沙轻机枪和哈乞开斯重机枪 本以为要算重头戏。。。结果和一起就给了4个镜头。。。绍沙估计不是道具枪 所以击发不能。。。太失望了 德国的重机枪好像还是维克斯不是马克芯 。。而1918年是一战的最后一年。。。这时候还用法国武器有点太水了。。。而盟军唯一的一支重机枪布置在第一战壕。。。号称打了八年的老兵?真不忍心继续说了
关于无限的贬低敌人。。。这个才是我打两颗星的主要原因 老实说 交战的场面还是可以看看的 但是。。。德国的突击班呢。。。居然还排成一排射击,我要大喊一句 德军不是这么打仗的。。。
此导演在央视可晋升为一流导演之列
美国主旋律
叙事还行,人性的刻画比较到位
两个法国人一唱一和还挺好玩的
都把我看哭了,就不用多说什么了。
战斗场面有点儿弱。
这就是一战版的兄弟连
一方面拍得不真实,另一方面太浓重的好莱坞色彩了....(自吹自擂 - -)..还有很多..我不想说了...
森林堡垒
01年的电影拍成这样真的不错。
他们被遗忘,但是很坚强。
7分。真实战役改编,这支杂牌军战斗减员超过百分之六十,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电影因为受制于成本,无法拍出《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史诗级别恢弘气势,同时作为一部群戏,人物刻画也不算成功,除了范特西少校,其他人有些扑克脸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深。其实不只是一场战役,人生的很多事,即使身处绝境只要在坚持一下,就能迎来意想不到的结局。
真实故事改编,但挖掘的不够,剧情和人物都有点粗糙。比起电影本身,电影现实主角在战争结束3年后自杀更引人深思。
现实中的主人公后来自杀了!
You Krauts are crack force, we yanks are green, so what?
大义写实,小品仿真
蛮真实的,美国人在一战的时候的战术素养还真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连炮击都会打到自己人头上。
我怎么就没看懂Whittlesey少校是怎么让人死心塌地的呢……
烂片。只能快进看剧情。不存在什么演员演技。水平大致约等于CCAV6拍摄的电视电影。美国鬼子在YY完二战的风光史后再次间歇性的把目光转向了一战,当然这个不是斯皮尔伯格的那部人与自然。而是继续挖掘美帝两次世界大战拍黑砖发迹史中能拿来搞主旋律洗脑宣扬霉菌大无畏牺牲精神与狗屎民猪忠诚的套路戏。
这个男主演的很好,不是美式的风格,倒有点欧洲的意味
“谁不想回家陪着家人,喝喝酒,打打牌,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这场战争就可能结束。” 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