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反射》老妈子推荐,豆瓣只有7.3,分数不高,大概是因为剧情的因果有些“刻意”?但我倒觉得这大概是导演编剧故意为之,因为很多时候生活其实要比剧本“不可理喻”得多。而这个故事更有点希腊式悲剧的味道,你会看到由无数个“小恶”行为共同作用,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一个“意外”的悲剧恶果。 . 都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在人类社会,恰恰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故事中的加山一家失去了两岁的儿子,这场事故被判定为意外,没有人需要为此负责。但事实上呢?促成这个最终结果那无数的因,环环相扣,组成了一场蝴蝶效应。 . 放任狗狗随地大小便的主人、因为被嘲笑不愿意清理狗屎的市政人员,患有洁癖对树木疏忽检测的工人,打着环保旗号拒绝政府拓路砍树的游行大妈,因为自己是内科医生无法处理外伤病患而拒绝接收加山儿子的值班医生…甚至于…因为感冒就来看急诊导致医院人满为患的学生,似乎统统脱不了干系。但他们有“罪”吗?连“大恶”都谈不上不是吗? . 中国人相信因果,我也笃信凡事皆有因,只是这个“因”往往复杂而难以判定,独立来看任何一个行为都无法推理出最终的“结果”,所以也就并不是所有的果都能有完美的解释因,能够找到所谓的“真相”,认命吧,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做到“接近真相”。 . 但这部剧最有意思的其实并不是这场“雪崩”,而是加山家庭“乱丢垃圾”的行为,哈,很戏剧也很真实。虽然加山家庭是故事中的受害者,但其实编剧也暗示了他们也正在参与制造另一场“雪崩”。为了方便?或是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将家庭垃圾拿到景点丢弃…这不是什么大恶,但谁知道他们的行为,不会成为另一场悲剧的其中一个小小的“因”呢?而一旦坏事发生,他们就如同上面的狗主、市政人员、值班医生…我敢保证,他们也一定会坚称自己是无辜的。 . 人,一旦丧失了理性的思辨便难以“称”人。人们总是能为自己的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小行为找到各种借口,觉得那不过是无关痛痒,更不会去思考可能的(特别是坏的)结果,这就是丧失理性自醒能力的人性。 .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善的行为其实也有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在道德上“理直气壮”。 . 一个人一生不做点小坏事基本不可能,只能求神拜佛寄希望于自己的小恶不要导致大恶的结果。但,这太不安了不是?所以,理性行事,自我约束,还是必要的! . 以上。
这部片子是闺蜜安利的,说社会意义很深刻,于是我来康康。 看的过程中,心情随着两位演技派主演起起伏伏,渗透到细节的演技让我的表情也几乎与演员保持同步。
我心目中的超神片段是光恵(井上真央饰演)目睹儿子被压树下的绝望表现,以及加山聪(妻夫木聪饰演)的步步“黑化”。
看完后真的心情沉重,找了个星爷的喜剧片挣脱负面情绪。 乱——反——射,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每一点人性之恶具化成黑色光束,在人群间反射传播,最后聚焦到了可怜的翔太身上。
父亲追凶无果,不是因为没有凶手,而是因为这个凶手是“无数的笨蛋”(外科医生原话)。
死因不是树根的腐朽,
而是这个社会的腐朽,
是遛狗老爷爷的图方便,
是行道树安全检测员的隐瞒,
是市政公务员的可怜自尊,
是熊孩子无意的嬉笑打趣,
是爱环保大妈的自以为是,
是实习医生的规避责任,
是大学生不想排队的省事心理,
是所有人事发后怕惹事的支支吾吾…… 知道真相了,有用吗,可以一个一个举报吗?
答案是否定的,加山聪(妻夫木聪饰演)露出了苦笑。 他其实也是罪恶的一员,他把家庭垃圾丢在了不该丢的地方。
他并不是毫无过错的道德楷模,又怎么能要求同样的普通人承担罪责! 勿以恶小而为之。 结尾真的把我看怕了,我怕送了团子后让好心前辈确诊糖尿病,还好不是。 前辈送来的好吃的三明治让夫妻两人重燃希望。
世界就是这么矛盾,恶意会反射,善意当然也会。
(有一定剧透)某天狂风大作,一棵大树连根倒下击中了一对母子,尽管母亲(井上真央)试图用身体护住婴儿车,但大树在把她击偏之后还是落到了婴儿车上,一时间血流成河。小朋友抢救无效死亡。身为记者的父亲(妻夫木聪)企图为儿子讨回公道,在抽丝剥茧中发现这是由一连串人的“小罪恶”造成的“大悲剧”:某大爷遛狗时老是任由小狗在同一棵树下大便并以自己腰疼为由拒绝铲屎,接到有关狗屎投诉的公务员为自己辛苦考试终入仕途却需要应付鸡毛蒜皮感到愤愤不平而置之不理,负责检查树木情况(以判断倒伏危险)的外包员工有严重洁癖导致无法检查堆满狗屎的大树,(在小朋友被送上救护车后)就近医院的兼职医师因觉得伤者死亡风险较大怕被医闹而拒绝接受导致小朋友在救护车上呆了几个小时才终于找到愿意救治的医院。“小罪恶”的每一环都层层相扣,最后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造成了“大悲剧”,导致妻夫木聪最终也不知道该问责于谁。可能现实里犯“大罪恶”的人是极少数,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小罪恶”最终会以怎样的展开方式慢慢滚成雪球。影片的结局是妻夫木聪和井上真央再一次到了充满和儿子快乐回忆的海边,然后妻夫木聪拿出了家庭垃圾义无反顾地等到了景点的垃圾桶(日本有许多城市出售专用家庭垃圾袋,此举意图抑制垃圾的产生量,有人为了避免负担家庭垃圾费用用普通塑料袋装着垃圾带到景点或便利店丢弃)。
最近几天,《三十而已》这部电视剧频上热搜,看到“顾佳打人”那里,我彻底燃了,还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这个世界吧,要“生活”不容易,但要“谋生”却一点也不难。换句话说,就是不用太过委曲求全,饿不死你。
顾佳本是一个超级优秀的“内助女王”,她是她丈夫的“情商”。家里的事,她全权负责;公司的事呢,她去“救火”。
家庭的体面,丈夫的尊严都建立在她的隐忍之上。她的目标就是全家人过上更精致的生活,孩子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有句话叫做“无欲则刚”,她有那么深远的渴求,所以就算外表看上去再光鲜,该历的劫却一个也不会少。
然而,每个人还是得保存自己的底线,如果达成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超出了这个底线,那么目标的达成就会变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顾佳的璀璨就在这里。
丈夫和投资人闹掰了,为了公司的利益,顾佳放下身段去“请罪”,连灌自己几杯白酒,忙不迭地替丈夫致歉。可当对方提出可耻的要求,将手伸到她的大腿上来时,她义正言辞地痛斥了对方。
资金链断了就断了,断了也不能和如此肮脏的人合作。大不了走出舒适圈,将房子抵押出去,饿不死!
幼儿园家委会的一些家长特别趾高气扬,顾佳“不违逆”地小心行事,看眼色,听指令。但也会谨慎地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之后免不了耐心地解释。
但是当对方行为过火,将幼小的孩子一个人关了起来之时,顾佳就被彻底激怒了,她做出了最没有涵养却又最合适的举动——痛打了对方一顿!
这个世界本就是“我尊重你你尊重我”的,彼此谦让才是美德,“孩子”是每一个“母亲”最后的底线,别说揍你,捅你几刀都是活该。因为虐待孩子的人不配为人。
顾佳的处世态度实在太优秀了,先“让”,先“忍”,是涵养,是为成功该付出的努力。可是,不要忘记,你有底线!别怕,这个社会发财难,要饿死也难。
太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的人一味地忍受,只到把自己逼成了抑郁;有的人又一味地傲娇,强自取折。
这两种人都不会快乐。
顾佳的刚柔并济要学,可是,往往很倒霉的,我们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
《乱反射》
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走在回家的路上,然而狂风四起,眼看就要有一场雨。路边的行道树在风中摇摇欲坠,瞬间朝这对母子砸了下来。母亲倒在地上,而婴儿车七零八落,车里的婴儿在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孩子的死,应该怪谁?
天有不测风云,怪“风”是肯定不可能了,那只能怪“树”了。这么多棵行道树都在狂风中坚挺着,为什么就这棵树那么脆弱呢?
死亡孩子的父亲是一位记者,他誓要查出真相。
“树”不行,就找负责树的人。
他找到了市政厅,市政的负责人将这个锅甩给了“树木健康检测机构“。树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被专员检测一次,发现患病或者烂根的树木,就要及时进行治疗或砍伐。
检测机构的人确实没有及时检测这一带的树木,因为当时他们在现场被一群由主妇们组成的“环境保护组织“包围了,大妈们每天都会在闲暇的时候聚起来,举着条幅,拿着大喇叭,雄赳赳气昂昂地游行,认为自己做着很有意义的事。
那一天,她们发现了拿着工具的检测人员,却认为他们是来砍树的,于是一拥而上地指责,不听任何解释,狠命地将他们赶走了。
当然,老板还是很负责地委派了另一个员工过几天再去检查。结果这个员工的身体状态很不好,他患有严重的强迫症,但为了工作而没有就医治疗。当他看到大树的底下全是狗大便之后,立刻忘掉了自己的工作,惊恐得落荒而逃。
于是责任又回到了市政厅。因为早有人投诉过这个问题,而清理狗屎是市政的责任。市政负责人确实在接到投诉电话后,拿着铲子和塑料袋前往。可是却在当时受到了一群小孩子的嘲笑,他自己也感到愤愤不平,寒窗苦读十多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公务员,却没想到与狗屎为伍。一气之下,他扭头就走。
那么,狗的主人呢?狗的主人是一个老头,他每天遛狗的时候不牵狗绳,狗在树底下排泄,他也从不清理。只是感叹一声“哎哟喂,我的腰不行”,之后就光明正大地离开了。
还有医生。孩子出事故的地点就在某间医院附近,如果抢救及时,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可当时这间医院里只有一个非正式的小医生值班,他考虑到自己的非在编身份,不想惹事,就选择了“拒接”。而且,他当时要治疗十几个感冒病人,实在太累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大晚上来看感冒呢?因为早上排队实在太久了,一群机灵的学生觉得挂夜间急症可以不用排队。
所以孩子的死亡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市政?
树木健康检测机构?
主妇环保团体?
落荒而逃的员工?
愤而离去的公务员?
口无遮拦的孩子?
不讲文明的大爷?
明哲保身的医生?
不按规定的学生们?
还是他们全部?
具体到每个人都好想没有什么大错:
主妇们也是为了维护环境出一份力,
检测机构的员工只是生病了,
公务员的耻辱爆发确实也情有可原,
小孩子嘛本来就淘气,
最终的矛头确实在树下的狗屎,可如何去和一个大爷斤斤计较,
那个医生就更加有理了,不是人人都有舍己为人的精神的。
至于学生们,也只是耍了个小聪明而已。
这位父亲,他年幼的可爱的纯真的无辜的孩子死了,死的特别冤枉,他原想找到仇人后好好发泄一场,大闹一场,可是,他的怨怼却根本没有方向。
你有没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有时候,你也许也想像顾佳那样,守住底线,出一口恶气,可是你却发现,这口气不知道朝向哪里。
于是只能感叹:我真是太没有运气了!人间不值得啊!
“人间”为人类背了好多锅啊,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在七情六欲之下,谁不会犯一些小错呢?就如同这个故事里的那个“父亲”,他在郊游的时候依然会将家庭垃圾扔在公共的垃圾桶里,这看起来是一桩多么多么小的过失,就如同那个让狗在树下排泄的老头一样。
可谁又想到,一个那么那么小的过失却会反射出那么那么大的伤害。
伤害造就了,相关人都无所察觉。就如同那场冰冻万物的大雪,每一片小小的雪花都不是无辜呢。那么怎么办呢?
你很倒霉,你被反射到了,你无法向那群雪花开炮,你只能学着自我疗愈。
顾佳的“先礼后兵”要学,“自我疗愈”也要学,那就,看个吃播吧。
图文并茂请戳公众号
全片讲了一个故事,可以用中国谚语概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至于它深层次要表达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朱光潜先生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我认为朱光潜先生讲得很透彻。
人是社会的动物,他是一个人,也是社会一分子,我们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离开社会一分子的地位, 一个人在人的地位有无道德修养可言呢?二、一个人在社会一分子的地位所表现的道德修养,是否要根据 他在人的地位所表现的道德修养呢?中国传统思想对于这两个问题向来予以很肯定的答复。西方思想或是 忽略这两个思想,或是根本否认它们有何意义。这两种思想类型各有其环境背景
意外发生前,男主是一个在正常轨道上运转的、大多数中年男人的典型缩影。
家庭是相对稳定的,即使父亲正在病中,但有母亲和妻子的照顾,情况大抵还可以维持。对于妻子的抱怨和求助,他故作轻松地岔开话题,短暂地遮掩过去了。
工作也是相对稳定的,与后辈的敏锐、勤奋、进取相比,他对工作的态度几乎是躺平的,发几句牢骚后带着设备出发,以一种抵触、敷衍的态度完成了平庸的工作。
日语中有一个词非常妙,“まあまあ”,意思大概是:不高不低、不好不坏、马马虎虎,凑合着、还行吧。用这个词形容男主,很贴切。
儿子意外去世,平稳的生活脱轨了。
他先是试图以一贯的方式接受它。可是这件事与平常的琐事不同,它太大,他的痛苦、愤怒需要一个出口。
从追查真相开始,他的情绪慢慢积累直到失控爆发,在雨中他与急诊医生扭打在一起,怒吼着向医生也像是向自己质问道;那你告诉我我该杀了谁?我们以为电影想要继续拷问的是道德与规则、文明与野蛮,男主会不屈不挠,直到获得一个答案。
然而拷问就此结束了。
调查中的每一个人都似乎有错又似乎没错。
男主如平常般回到办公室,平淡地与同事攀谈甚至玩笑。扔垃圾时依旧偷了懒。他自己说服了自己,回到了熟悉的、安全的、不需要大破大立、不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轨道里,继续生活。其他的所有人也是一样。
最后一幕,感冒了看急诊的学生,投机得逞了,脸上不可抑制的偷笑的表情,这表情多平常、多普通啊,那一刻竟也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电影想要拷问的每一个普通人,而不仅仅是与这场意外有关的人。
SIFF. 7. 他人即地狱,连锁反应引发的惨剧,篇幅略短,一些线索没有铺开讲述有点可惜。妻夫木聪表演出色。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揭示了不同于阿伦特概念的另外一种平庸之恶。当人们盲从于结构或秩序的要求参与其中,固然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但在另一个些时候,人们可能逃逸出结构的要求来回避自己本应承担的一些责任,虽然这种回避看起来微小无害,但层层累积后的蝴蝶效应却可能带来一场无法溯源的巨大悲剧。最难战胜的不是某种权力、结构、意识形态这些大词,而是永恒的人性。这部电影最厉害的一笔是,即便是善良无暇的男主也会在无人注意时,到不该丢垃圾的区域丢垃圾。谁能预料这会不会是另一泡树下狗屎呢?经历了调查遍历了人性之暗的男主还是扔了下去,虽有犹豫。小时候也我曾发生过一次差点丧生的意外,感恩那次事件中所有关涉到的人都尽到了责任,才有了此时此刻的我。“我现在的心情,乱七八糟的”。补一句,几处主观镜头,用得特别好。
75分。碍于篇幅,后段有些操之过急,无论是调查的逐步深入,还有夫妻感情的变化,以及个人情绪的张力都塞不进这么短的时间里,但石井裕也仍旧不含糊的给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每场戏目的明确,就像攀岩一样一步一上升。用妻子胖子女同事来点题“想象力的射程”一场戏拍得感人又深刻。在这个事件里成果只因全都是因为“想象的自私”,每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导致里引发了一连串的意想不到的结果,无论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时间发生后,这些人仍旧回归本位去嘲笑他人自私肤浅的想象,这层社会关系做得深刻。男主角因为工作也被同僚嘲笑,最后去寻丧子之仇更加面对人人如此的借口,他的想象力射程起作用了吗?在结局看来也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乱反射而已。
树倒了 不过换另外一棵腐烂的根永远埋在地里这样的故事太残忍事实永远只被当成事实记录下来但重要的是背后的隐情也就是“想象的射程”小七那段摇晃的镜头太喜欢虽然翔太没了但我们不是因为喜欢才结婚的吗杀害的因素没有最大值所有人都在自保所有人都无缘社会最后的收缩实在太妙毕竟这世界无药可救EX 55yr今年SP最佳吧
讲蝴蝶效应,讲人的自私,讲家庭,讲复仇,甚至,讲环保…讲了很多,却都没怎么讲通透,人与人之间休戚相关的事实并不需要这样一个(并不新鲜的)丧子故事来再次说明。算是石井裕也水准之下,妻夫木聪在这部戏里的演技被井上真央吊起来打,小七一和演技女星配戏就露怯啊。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蝴蝶效应是想象力的射程。(守土有责,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事不赖我”册那,明明就是你。
由行道树“杀人”事件带入的社会众生相写实,在这起看似意外的事故中,没有人是无辜的。害怕被卷入“麻烦”,所以他们没有尽职尽责,逃避与推卸责任,以无关者的姿态围观与擅自评论,这样下去不仅“日本要完蛋”,而且悲哀的是受害者的无奈“我又该找谁复仇呢?”可以设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国,更加是无处申诉不了了之了。PS.石井裕也开始带相乐树拍戏了啊,为他前妻某光叹口气,唉。
不知不觉被人害,无知无觉害别人,该片从一种特别的视角来看互害社会的成因,虽然这放在日本发生的频次远远低于某朝,但能拍出这样的片子也很好地说明了创作族群的自省能力。
找谁去复仇?谁都有理由成为凶手,谁都有理由推脱,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说不清楚。#20190217
凑佳苗风的剧本,不过有点看够了这种全世界害了我一个人的故事了,和小七上一部愚行录很像但又比不上(感受不到和井上真央的对戏火花)。倒霉的小七演父亲死儿子,演炮友变逃犯,演基佬死真爱,演学生丢女友,演哥哥疯妹妹,演小三跑姘头,改名妻夫木惨吧
石井裕也肿么了 无聊而表面
杀害你儿子的是无数个蠢货。都无心,都自私也有理由来搪塞,在社会新闻层面和丧子后家庭内部平复、释然上,叙事的重心摆得尴尬了。小七演得还是很强的,苦笑着打起精神来
社会中每个人无意识的恶,积累和反射,衍生出悲剧,怒气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压抑,可怕的是结果可能回归到无意识的恶的轨道。石井裕也有几幕拍得极好。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发现小七(妻夫木聪)的戏路很宽,并没有被帅气的脸限制
医院看病有熟人的重要性女主终于摆脱偶像剧模式,孩子被压住那里的台词,有种令人窒息的绝望不接受现实怎么办,房贷还没还完,又没有胆子复仇,只能let it go
男主最后终于可以理直气壮无所畏惧的乱扔垃圾了
小七这样的好老公要怎么样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