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叶说,这可以是一部抗雾霾宣传片。从前有个段子说,北京一个小白领跑步一年,体脂跟三高都正常了,再跑第二年,死了☞肺癌……
1.目测是天通苑区域:张译跟王佳佳的这个合租房真的真的真的还算比较大的……太不北漂了……按北京的瑜伽教练平均6k+、冰球教练平均10k的工资,要么你就整的更惨一些,比如人防改造的地下室,要么咱就整个“半月光”,住在皇城脚下
2.黄金配角:感觉上王志文不能够收放自如,太压场子了,还是金士杰老爷子的配角戏更有代入感
2 ) 都江堰与许巍的《世外桃源》
想看这部影片,很重要的一个由头是源自许巍的《世外桃源》。一直很喜欢这首歌,特别是开头一引用古琴曲《酒狂》的旋律,瞬间就可以把你代入到到古朴典雅的意境当中。
一次在网上想找一下相关MV视频,好好听一听。偶然发现一个3分钟左右的视频,内容就取自这部电影,伴奏刚好用的就是《世外桃源》。视频里画面的意境与歌曲旋律真是相得益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许巍为这部电影量身定做的。凑巧的是,其中还有两个我特别喜欢的演员:张译和王志文。所以就凭这两点,这部电影,也是要认真看一看。不过看完后,印象深刻的倒不是文艺浪漫又伤悲的剧情,而是取景地——都江堰。看着他们走在古老的青石街道上,背靠远处山峦上若隐若现的宝塔,以及绵柔幽长的河道,处处充满着祥和安定的古城气息。很喜欢走在这种幽深古朴的千年古城的感觉。就像歌名一样,世外桃源。能够使人远离都市喧嚣,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温润的味道,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不过让人可惜的是,曲子竟然只当作片尾曲过过耳,给我感觉是,故事悲情过后,那古城的意境早就烟消云散了。如果中间插上那么两三小段,电影的票房估计还能上个一两百万吧。将来要是有机会,必定要去上一回都江堰,亲自感受漫步在护城河的墙边上,伴随着碧绿幽深的河水,远眺锁江塔的感觉。然后,缓缓地听着耳机里放的《世外桃源》,一步一步像远处走去。
3 ) 我在回忆里等你
很干净的剧情,不做作的故事。剧中的景色还是感情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无论是父女情还是爱情都很让人感动。并且加入了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生活的问题。
里面的爱情故事很简单却很感人。两个合租的青年在夜晚中敲墙壁来表达队彼此的爱意,用猜丁壳的方式来决定谁做饭,女主在弹钢琴男主举着棉被附和着跳舞。一切都是情侣间平淡的事情,却拍的很唯美,并且因为他的结局而显得更加感人。
父女的感情也很美好,尤其是王志文演绎的父亲很慈爱。并且在不经意间回忆自己去世的妻子的深情让人感动。尤其父亲的那句“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十分感人。
或许导演是想让女主回到小城市或是想让她理解父亲再婚的做法,所以才会有男主去世的结局。但结局太过突兀,让人一时接受不了。
除了结局外,电影的故事,景色,画面都很美好。女主再最后选择了回到家乡,也逐渐理解了父亲对母亲的爱。有时清醒过来忘记美梦,回到生活并不代表着背叛,那一株株花就是父亲爱的见证。毕竟美梦醒来后,日子总要过下去,或许当初父亲那么快再婚是在逼迫自己快点接受现实。
女主在结尾向父亲说出男主去世的事情时,就说明她已经放下了,最起码做到了承认了对方已不再的事实。无论她的选择是否和父亲一样,她都曾经爱过,那就够了。在回忆里她都能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4 )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有剧透,慎入)
昨天下午连续看了两场国产电影,都很好,一部是无数影迷翘首以待的《山河故人》,另一部是静悄悄登场的《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之所以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写,不只是因为在同一天看了它们,更是因为它们都是慢节奏的文艺片,都是以影像来传达意境的佳作,无数细节打动人心,镜头里的画面像在静静流动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然,它们的风格和题材都是截然不同的。先来写写《回到》吧。
其实这部电影在上映的第一天我就跑去影院看了,而且是早场,9:40开始,但那一天不知怎的,始终电话不断,坐在影院里完全无法安心地观赏电影,后来还中途跑出去处理一些事情,好不容易断断续续将电影看完,大致情节是弄懂了,但我看电影从来不是只看情节的,我更喜欢它所传达的意境,所以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想来想去,今天就还是跑去二刷了。在我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在影院里将同一部电影重复看第二遍,即使是侯孝贤的《聂隐娘》也没让我产生二刷的动力。在看第二遍《回来》的时候,依旧是淡淡的喜爱(对这样的电影你无法产生浓烈的爱),给我更深印象的是我观影的电影院。新街口是我多年前熟悉的地方,那时候姥姥家在后海,常常会穿过刘海胡同走到新街口去逛那边的小店,后来多年不去了,发现它竟然还是原来的模样,似乎并未曾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面目全非。而新街口影院,竟然在原地矗立了整整60年,比我的年纪还要大。昨晚我从一楼走到三楼的影院(二楼是公共少儿图书馆),空荡荡的走廊上弥漫着上个世纪的气息,木门后玻璃窗里放着用了好多年的暖水瓶,书架里摆放着我小时候看过的少儿书籍,阅览室的门口竟然写着两个大大的红字——肃静,而楼梯拐角处的海报,虽然是一些上映的新片,不知为何总觉得像老电影一样。于是我瞬间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跑题跑得实在太远,但管它呢,文字不就是要自然流淌出内心的语言吗?我多么庆幸在这座古老的影院看了这部意蕴深长的电影啊。第一个镜头几乎就把我牢牢抓住了。南方,我深爱的南方。老宅子里被雨水淋湿的青砖地面,昼夜不停哗哗流淌的河水,吱呀作响的木头楼梯,窗前静静开放的洋牡丹,主人公慢条斯理的对话里,隐藏着未说出口的情绪,一切都是细腻婉约,耐人寻味的。我后来去百度了一下,知道那是都江堰的风景,是我喜欢的四川。
电影是写北漂的,在这方面其实我很难产生共鸣,因为我从不曾体会过作为北漂一族的感受。我在看到片中很多人一起住合租房,共用厕所和厨房的时候简直莫名惊诧。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的人我似乎从未真正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孤身一人拼搏和奋斗的经历。我的共鸣在无时无刻不笼罩在北京这座城市上空的雾霾,在地铁站里穿梭的人流,和夜晚窗外密密麻麻的灯火。不知为何这座生活了40几年的城市,却从未曾带给我家的感觉。多年以来我心心念念想着逃离。而家在南方的女主,对于她来说,离开北京这座城市,不只是逃离,更是回归。影片的两条主线穿插进行,一条北京,一条四川。打工的城市和回归的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总是说,人们年轻时无一例外要远离家乡,去大城市见世面,同时也开始奋斗的过程,而到了中年,最想的不再是出去看世界,而是可以有安稳的一隅,收敛年轻时狂野不羁的心,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这时候,“回家”就成了生命的主旋律。
当然女主距离中年还很远,她的回归更大程度上是受爱情的左右。我们爱上一座城,其实是爱上这座城市的某个人,当那个人不在了,这座城也对我们失去了吸引力。孤独的感觉在大城市里总是显得特别突出。而回到熟悉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吧。在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女主内心所隐藏的伤痛,她的表情淡然,面上甚至不时隐现微笑,她在街头驻足舞蹈,在墙角处静静压腿,在舞蹈教室里悠然地独舞,在自家的楼道里轻盈地掠过。也许舞蹈是她最大的心灵慰藉吧。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爱着自己所爱的人,并且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她似乎都有了,应该算是最幸福的女人了吧?
想起了那个叫做姜和的男人。这样一个温暖而宽厚的青年是每个女生在年轻时梦寐以求的恋人。他可以在你晾晒衣服时默默地递上衣架,隔着一堵墙传递他对你乍见的喜欢,可以在牵手之后无限地宠溺你,每次猜丁壳都故意输给你然后背你走楼梯,可以陪你一起在铁轨上跑步,兴致勃勃地和你一起讨论未来,为你描画一副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浪漫场景,可以在你弹琴时顶着棉被在你身边乱舞,可以在争吵后主动给你台阶下,可以望着你的眼睛在你的嘴唇上深情款款印上温柔的一吻,只是呵,我们要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个完美的恋人?所以在幸福的巅峰还是破灭了梦想,他在铁轨上倒下,留下女主孤零零的一个人。原来,是“永失我爱”,在陌生城市里不再有任何牵挂,才使她走上了回家的路啊。在那座曾经离开过却依旧无比熟悉的南方小城,她终于找回了自己。
除了这段耽美的爱情之外,剧中的那段父女情也特别打动人心。王志文一出场时我简直有些不知所措,原来他竟然已经老得只能扮演父亲的角色。可他演得又是多么好啊,因为丧妻不久后再娶他失去了女儿的亲情,多年来未能与之达成谅解。其实他内心始终深藏着过去的妻子,那是多么隐忍的爱情。和女儿一样,他也是“永失我爱”,却只能守着窗前的一盆洋牡丹日复一日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表面却佯装无事地与庸俗的妻子一起过着平凡琐屑的日子,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女儿的误解和伤害。直到姜和的斡旋和女儿的回家终于给了他一个契机,可以慢慢抚平父女心灵之间的那道鸿沟。
特别喜欢几场戏:他捧着一盆洋牡丹送去给女儿,告诉她这是她妈妈最喜欢的花;他在大坝上淡然地对姜和诉说起他内心的隐情,似乎在说着旁人的事情;他和女儿一起坐在床头翻看过去的老照片,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慢慢领会到,原来爱情不是只有热烈的一种,有时候隐忍的爱反而更深刻,更绵长。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才是最真挚难忘的感情呵。
幸好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尾,父女俩并肩走在河边逐渐远去的背影,然后响起了许巍的那首“世外桃源”。真正的世外桃源其实就在我们的心里,那有爱的地方。
5 ) 真实的故事
艾中华是男主,姜和只能算第二男主,故事讲的是女儿和父亲和解的故事,最终女儿回到了“家”。
姜和一直知道会比艾伶先走。他试图解决父女二人之间的矛盾,背着艾伶去找艾中华了解事情的由来。不去拍婚纱照,怕艾伶会更加伤心。艾伶一直在被所有人爱着,被妈妈爱着,被男友爱着,被父亲爱着,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其他人的心。
故事和北漂没关系,换别的城市也一样,那是外面。从家走到外面,再从外面回到了“家”。
内地这几年关于写爱最好的故事
19年的更新,
几年以前我看部电影,我对艾伶失去姜和的感觉感触并不深,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现在明白了,失去之后的你的活着才是生活对你的挑战。
如衣衫褴褛行走于曝日之下。
6 ) 清新平静
这是一部非常清新平静的作品,没有太多情绪化的表达。不同时间的穿插叙述,大城和小镇的对比,我想大概能描绘出很多人的现实经历和内心历程吧。那些很难再聊到一起的同学,那些光鲜喧嚣的白昼和孤独静谧的夜晚,那尝试沟通的两代人,还有那想见而见不到的恋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询问平凡生活中对爱的定义。
面对多方面情感的困惑和艰辛创业的人生困境,通过大都市和故乡小城、爱情和亲情之间的几经辗转,艾伶离开北京的原因渐渐显现···在现实与回忆中,艾伶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命题,对于所有的选择都有了更从容的心境,从寻找“被爱的每一天”,成为了拥抱“倍爱的每一天”。
真诚的情感,即使朴实,依旧动人。
王志文演的真好。王佳佳演的就逊色不少,舞台感太强,并非好事。张译的角色被限制得太多。电影谈不上多好。但是绝对不差。就是中间关于北漂的问题探讨得太勉强了。
虽然剧情看着有点平淡,但是镜头真的很好,张译演这种普通人真的很有代入感,真的是一部很不错的文艺片
影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很贴近现实,成片也不错。但也有点想要矫饰一番的嫌疑。毕竟电影这东西感觉起来比较高大上一些,想讲述的东西很容易一叶障目。
如果不是何平导演突然离世,我大概不会看这部片子,也没想到他能驾驭这样的题材,和现实没有距离的东西拍好挺难的,他做到了,相信很多漂泊在京,又因为各种原因回到家乡小城的青年都会有共鸣。不长的篇幅,过去男孩女孩在一起单纯的美好拍出来了,以及之后的变故,女孩随之的心绪,平实,有说服力。普通男孩的简单快乐也演出来了,傻乎乎的可爱。比较宿命的是,片中男孩也死于心脏骤停。起初好像是来自两个世界的父女,最后同病相怜。
今年终于有不浮夸的爱情片!很感动。
何平终于有部能看的片了,张译最出色,看好此演员的后续。
沙发上那场戏值四颗星
何平导演蛰伏六年的作品,与以往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返璞归真的平淡,让我们看到一个文艺的他。张译的演技一直都是不错的,特别喜欢他演的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孟烦了,近年来在都市生活剧里塑造了很多经济适用男等角色,驾驭影片的男主角一点问题都没有。最近似乎开始主攻大屏幕了,看好他。
好電影不是只有用眼睛才看得到的,要用心去體會,這是何平導演首次執導都市現代題材電影,其實闊別的這六年他一直都在,監製了好多片子,這也是第一部反映現代都市中產階級的中國電影獲得國際A類影獎,故事很好,演員演的特別好,攝影難見的超完美!我不想回到被愛的每一天,我只想回到愛你的那些天~
北漂妹子归乡忆故人,出租屋里一卷厕纸触发的恋爱。又假又装又神经病,最可怕的是摄影还真心不错……
我觉得何平挺会拍电影的,只是剧本总有致命伤。他自称“我的视觉很好”,的确他的摄影美术一直做得很好。张译若隐若现那三个镜头多灵啊!同学聚会和逛老街两个长镜头也很有意思。这次没剧本直接拍,我觉得很适合他。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和王佳佳这么多年稳定的忘年恋。
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地方是家乡,很真实,平凡中的感动,导演用心了,值得一看!
特别有缘分的一部电影,从雾霾的北京回到清新的都江堰,就好像曾经的自己,思考关于什么才是生活,以及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孤独与爱,自我的回归与和解。导演用小清新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从大都市到小城镇,变化与不变的我们。平淡,细腻,小文艺的爱情有几段非常真实,让电影回到生活,这点太难得了。
谁能理解导演在微博上自己发电影网盘资源的心情
7.0/点映,何导用王家卫的模式实验了一部手法老练叙事新颖文艺而不矫情的片子,两城三个时空随意剪辑切换、无剧本即兴精彩表演、7分钟长镜头等实验还算成功,人物并没有鲜明性格更像是当代都市飘族镜像。爱与被爱,思念和遗忘,像一泓清水缓缓流向生活本身。结局收的好。许巍片尾曲《世外桃源》加半星
许巍《世外桃源》。何平导演蛰伏6年的新作,竟然是北漂题材。三组时空的交叉叙事,细腻,平淡,直白,自然,伤痛前的爱情,伤痛中的成长,伤痛后的和解。演员状态极佳,有几场戏应该是无剧本的即兴发挥,爱过的人都懂。有30%的院线片是这种质量,再差的空气和教育质量我也愿意继续承受。
细腻的镜头、淡淡的故事,舒缓的节奏,北漂青年的爱情与亲情,迷茫与希望。王佳佳,这个名字我记住了,优美的体态流畅的动作,将瑜伽教练这个角色表现得很真实。这个女孩很适合演小妞电影,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白百合。
很多镜头虚虚实实的真的好美。我比较关注的是片子里面两段grief。女主改变了人生轨道,追求内心的安宁;女主的爸爸闪电再婚,却一辈子养着那盆花。后者看似不专一了,却也永远的把自己困在了一个不爱的女人身边。我总觉得,人还是该给爱一个机会。说不定,就碰到了呢?
太温吞,三流剧即视感。王佳佳眼熟,想了半天,是《风车》里更好的女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