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千次晚安,是一场抉择。
在刷豆瓣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这部影片。看了影片介绍,讲述一位战地摄影师的故事。因为一直想去做也想成为哪样勇敢的人,所以我去看了这部电影。
很多人对战乱的地区不会有很多关注,一来消息闭塞,我们无法了解更多的信息;二来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很多人不会去在意。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几欲落泪,看到战区人民被无辜屠杀,他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瑞贝卡用摄影机记录苦难,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人民的生活,在我心中她是伟大的。
影片的矛盾在于瑞贝卡和丈夫马库斯,丈夫希望她回归家庭,不要再去做冒险的事。看到这儿的时候开头其实我不理解妻子在做着伟大的事业,为什么家人会不支持。转念一想其实马库斯没有错,他只想要一个安定的家,家人互相照顾,彼此相爱这样其实也很幸福。
瑞贝卡选择了家庭,但我觉得他依旧担心这战区的平民,在看到阿富汗的照片,老人的眼神是无奈也是渴望。
分割线————————————————————
瑞贝卡带女儿来到了“没有危险”的肯尼亚,在难民营他们遇到了一场袭击,瑞贝卡让女儿先走,自己留下来拍到了更多有价值的照片。
照片发布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里的一切,也有更多的军人来保护难民的安全。
但在这之后大女儿不知道是责备母亲的弃置不顾,还是因为母亲不顾自己的安危 她生气了????回到家之后丈夫发现了这一段的事儿,他也生气了!他生气我还可以理解,但是他居然过分到把瑞贝卡赶出家门?我觉得着实没有必要。瑞贝卡开车准备走的时候,他不想失去女儿,拉着女儿们走。两个女儿走在车里哭。我不知道是因为爸爸妈妈吵架感到害怕,还是什么原因。
最后女儿又原谅母亲?其实我觉得瑞贝卡从头到尾都没有错,她不用跟任何人道歉。她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她在爱里,总是觉得很卑微。
当然影片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且瑞贝卡回到战区。
其实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尾,一个小女孩穿上炸弹背心,到了街头…… 首尾呼应的方式 选取了不同的人,让情感更上一层。
最后希望每一个战区的人们也终有一日能够在和平安定的地方。和自己爱的人说一声晚安。💕
2 ) 战地记者
看这部片子纯粹是被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所吸引,本身是个大三新闻狗,但对新闻却缺乏实际的理解,对摄影也只停留在带着单反拍拍花草的地步。
被炸伤的后吕蓓卡暂时回归了正常生活轨道,缺席了很久发现要面临的实在太多,丈夫的孤独和不解,女儿的内向和疑问。但她毫无疑问是专业的,表情永远那么冷静,在混乱中仍坚持拍下亲眼所见。
报纸上,她是英雄。生活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妈妈。没有人知道成功的背后到底付出多少。为了挽回婚姻,她甚至做了不会再回战区的准备。但他太了解她,她每一次的休息只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非洲之旅后,女儿明白了她的选择。而她重新出发,带着佳能单反,带着一堆闻起来有死亡味道的器材,又来到到那个让她宣泄愤怒的地方。在那里,她见证了人肉炸弹的残忍,看见穆斯林妇女和儿童生活的苦难,近距离地感受恐怖组织视生命如草芥的死亡威胁,面对难民彷徨无助的眼神,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按下快门。她想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想让人们在早上看报纸喝咖啡的时候能对遥远的另一边给予更多关注。
新闻联播节目里,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在世界的另一边却总在发生匪夷所思的事情。炸弹,自杀,宗教迫害,但这于太过普通的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国际大事与催缴的房租孰轻孰重?
这世界的苦难和创伤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从未停歇过,然后像消逝的硝烟一样被遗忘。我们在别人的镜头里见过太多的杀戮,并因此变得麻木。正如电影《卢旺达饭店》里一位西方记者所言,“你以为拍下的东西就会有人看,如此就有人关心这儿的情况?我想不,他们会边看电视边说‘天哪;那真恐怖。’然后继续吃晚饭。”
展江曾言,中国没有真正的战地记者,“水均益是饭店武士,闾丘也是。”诚然,中国不乏优秀的记者,但战地摄影记者由于新闻的标签,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要求,加上中国独特的新闻环境,优秀的战地记者可谓零星。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一群在战火纷飞的镜头前面用生命在报导的人。而是什么让他们甘愿用生命去冒险,记录甚至是很少人关心的事情,一张照片到底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多。没有答案。有人预言,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战争。而有战争,我们总能看到那群勇敢的人。
我不愿站于道德的最高点去赞扬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热爱,坚信这世界最该看到的是正在发生的苦难。
3 ) 她除了记录,无事可做
挪威电影,开头挺震撼的,但主要还是讲理想与亲情,女主是一名战地记者,在一次采访中重伤回国,丈夫告诉她不愿意在提心吊胆地等她归来,要和两个女儿一起离开她,女主决定放弃工作,陪伴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本来一切尘埃落定,但大女儿上学研究非洲,拉上母亲到非洲难民营采风,遇上种族屠杀,女主送女儿上车逃离后拿着相机重返难民营拍摄实况,家庭再次破碎,最后女儿还是原谅了母亲,“当我想到那些天天生活在惊恐中的孩子们,他们显然比我更加需要她”,女主再次踏上战场,但作为一名记者,她除了记录,无事可做,无法改变镜头下那些人的死亡,她一边拍,一边留下了眼泪...好片。
4 ) Life or Career
这部来自挪威的电影拥有着和北欧气候一样的气质。也和故事的主角的职业战地记者一样,有一种冷静,克制,平淡的味道。
影片起始对于自杀式炸弹者的表现,中段的集中营屠杀,结尾的再呈现。展现了战地记者的常态,客观,只是单纯的表现事件。这一点本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现在看来,能做到者实属不易。
电影的叠化转场堪称精彩。女主的心态有两次改变,第一次决心回归家庭,却又因女儿的缘故重回混乱的非洲。第二次决心去继续自己未完的拍摄,又因女儿的留言而暂时驻留。因为她如此热爱这份工作,又想同时兼顾自己的家庭。工作和家庭的矛盾贯穿全片的始终。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在不停的两难选择之中艰难前行。
影片的内核其实还是一个在自己所爱的工作和自己所爱的家人之家的艰难选择。中国古代便有忠孝难两全之说,战地工作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和脆弱性更容易导致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创伤,以及其工作性质对家人带来的心理困扰。不仅限于个体本身,对于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解决的方式无它,要么迁就家人,要么执着工作。当一个人结束了一个人生活的岁月,他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什么。同样,当你下定决心和一个人开始长久生活,也要明白,你要容忍一些什么。如果那工作真的是你生活的源泉,哪怕短暂的决心放弃,你还是会念念不忘。其实最佳的解决方式还是那句说了又说的话:理解万岁。最后,女儿也懂得了理解,选择了支持。
感谢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不顾危险,不顾高压,敢于向我们展示世界本真的面貌。
5 ) 一直没明白一千次晚安从何而来,但还是一部好电影
当贝卡和女儿在肯亚遭遇种族冲突后,这部电影的最大冲突也呈现出来了。
贝卡,也许把战地摄影当做了她的信仰,电影里也从各个方面对此有暗示明示。从这个角度说,为了信仰而舍弃一切,况且这个信仰没有带来危害,甚至还带来了某种促进(因为她的照片,影响了肯亚政府,派遣了军队来保护难民),这都是值得坚守的。
但作为丈夫女儿来说,因为贝卡的这一特殊信仰,备受煎熬。好不容易因为爱而再次相信了她,与贝卡再次和解之后,这份信任和爱却在肯亚的难民营被毫不留情地撕扯得粉碎。女儿担心贝卡,也需要贝卡的时候,却被贝卡毫不迟疑地抛弃了。也许说抛弃,稍微严重了。但赤裸裸和冷冰冰的事实,的确如此。
于是,冲突完全爆发。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就是生活的两难,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不一样,就会导致生活态度、行为、结果完全不一样。
前一天,我跟小猪聊到人生意义时,小猪的看法就是如此,她说,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不一样吧。
好吧,暂时,我们接受这种看法。
再接下来,贝卡和家人都在调整自己,也可视为每个人的自我救赎。贝卡在机场转身的那一刻,就是她的救赎时刻。女儿在演讲的时候,承认贝卡是最勇敢的妈妈,那些受苦受难的孩子更需要贝卡。而这种思考,也是女儿的救赎时刻。她也许原谅了妈妈。
但,这还没有完。我觉得这恰是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
最后的场景与最开始的场景完全一样,还是拍摄一样的人体炸弹。但这一次,不同的也太多了。首先,女人人体炸弹换成了孩子人体炸弹。于是,贝卡完全崩溃了。当然,她崩溃也是有前提的。第一次拍摄人体炸弹,接下来家庭的冲突,都为她这一次崩溃做好了伏笔。
最后,也许终于能够明白,摄影不能当做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能够带来安慰和平安的。
而贝卡宿命般地两次拍摄人体炸弹,应该破碎了她将摄影当做信仰的认定。
希望如此。
6 ) 很可惜的是预告片刻画的镜头那么美,而正片却完全弃了。
预告片当中朱丽叶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都会呈现并且停顿下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我就是被预告片这样的画面给打动,并且我觉得非常有新意,可是在看影片的时候我一直期待的并没有,当然有些失望,但是情节虽然并不那么有力,可是细细品味还是很有味道。
还是不吐槽下朱丽叶的口语,有些口音也是正常的,并不是所以妈妈都想朱丽叶那样爱摄影和她的事业,我不能说胜过她的孩子,--------但是这部片要表明的主题和《美丽谎言》开头那一段是一样的吧。
这个算不算是浪漫现实主义那?
自觉和Rebecca是同一类人,特别有感触,一切值不值得,只有我的良心能告诉我。作为战地记者,Rebecca英勇在于有趟入危险揭露真相的气魄,而她又是怯懦的,在于她根本无法作为一个平凡人去面对家庭,面对生活,她甚至无法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因为内心的使命感甚至比家人的存在更加重要
开篇十多分钟即引人入胜,冲突设置的很好,结尾家庭关系处理的有点刻意。
拍俗了。
比诺什可是我超级喜欢的演员。在这部电影里,她是一位战地记者,用照片记录残酷的战争,用微小的行动改变着世界。家人的不理解,其实是一种关心和担心,丈夫和女儿只是希望她能安全地回家。
It is hard to imagine,but they should understand her as a person,not a mother.
感慨万千
北欧冬日阳光很暖,喀布尔很冷。对做战地摄影记者的她来说,有一个温暖的家不够,她说我不擅长生活。“我希望那些每天喝着咖啡打开报纸的人能够看到这些受难的人们,有所感觉,有所反应。”和大女儿两场戏不错,营地对话,车内对峙,S拿着相机对着她开枪般猛拍。Binoche五十岁眼角眉梢的皱纹这么好看。
生命的记录,很细腻感人的冲突描写·!
叙事节奏有点快,转折无力,女主角在后面被赶出家门后独处的表情表演呵镜头似乎缺乏变化,那种蛋疼的选择的感觉完全没出来;配乐做的像《羞耻》OST那种风格,具有强压迫感的连续不断的声音很能表现思维状态和受困的处境;与其用那些故弄玄虚的画面,还不如多几个对准主角发呆的长镜头。
他们举起枪炮射击手无寸铁之人,满眼都是怒不可遏的信仰;她端起相机瞄准饱受蹂躏之地,满耳皆是源自于心的呐喊。视死如归的墓坑女人、挂扣炸弹的圣战少女,正在被记录与警醒。远方是无法妥协利益矛盾的战区,近处是无法调和取舍矛盾的家庭。战火绵延万里,一千次的快门抵过凌迟子弹,道不出一句晚安。
用生命记录生命的人,真是很矛盾,这样的工作无法与家庭平衡,但分开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给予支持,成就她,她只会在女儿的枪(镜头)下败下阵。摄影不错(突然觉得兰尼斯特好帅)
个人使命VS亲密关系,无奈、无力、无法兼容,天性太偏的人不适合组建家庭?但既然此生有缘 彼此纠缠 那就让我们一起失控。放不下的 就去面对。
战地女摄影师跟拍人肉炸弹 经历爆炸后回家休养 丈夫无法忍受她一次次用生命去冒险 她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中抉择 想起了前段时间被ISIS处决的jp记者 他们对家庭是自私的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家人不理解 只有亲生经历过才明白母亲的选择 一种使命感 将世界遗忘的地方 用镜头笔头呈现出来 崇高敬意
谁活得容易? 没有。
老妈心中有雄鹰,奈何家人觉悟低。编导是瑞典人吧英语台词写得很外国腔有点影响剧情深度。PS 尼古拉一直这么帅....
圣母癌这种东西,想想就好了。我就奇怪了,又要装爱家庭,又要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目的再伟大,方法错了就是错了,程序错了就是错了。爱世界和平永远不是无限伤害家人的借口。
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尊敬的?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又如何才能平衡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敬佩她的狂热,她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哪怕因此而需要舍弃一些东西。另:战争永远是罪恶而残忍的,而罪恶被揭示才能被遏制!
三星半 闷片佳作 题材讨巧 女性猪脚增加戏剧性和冲突性 家庭与职业的探讨
比Louder Than Bombs好多了